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Cu (OH)2;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过滤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O,过滤C.分离KCl和FeCl3溶液: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D.鉴别NH4Cl和CO(NH2)2(尿素):取样,分别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2.下列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中B.将光亮的铜丝放入硫酸溶液中C.将氯化氢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4.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能签别出来的是A.H2SO4、 FeSO4、CuSO4、KMnO4(溶液)B.C 、CuO、 Fe3O4、MnO2C.浓氨水稀HCl 稀硫酸石蕊试液D.Ca(OH)2、CaCO3、NaCl 、H2O5.下列物质的溶液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KNO3B.NaCl C.Cu(OH)2D.MgSO4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盲目推理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8.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KCl溶液中的Cu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B.鉴别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C.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滴加BaCl2溶液.D.分离食盐和泥沙,加水溶解,过滤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在稀盐酸中:Na+、CO32-、SO4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Zn2+、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13.利用超临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2O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CuSO4•5 H2O)等物质。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酸和碱(包含答案)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酸和碱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又能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能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④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一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3.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A.B.C.D.4.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5.下列物质所对应的俗名,错误的是()A. NaOH烧碱B. Na2CO3纯碱C. CaO生石灰D. NaHCO3火碱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CO2+2NaOH===Na2CO3+H2OB. CuO+H2SO4===CuSO4+H2OC. Fe+2HCl===FeCl2+H2↑D. KOH+HNO3===KNO3+H2O7.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A.B.C.D.8.下列制备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 Cu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B. CuO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C. Cu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再加稀盐酸D. Cu(OH)2放入MgCl2溶液中充分搅拌9.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A. KNO3K2CO3NaNO3CaCl2B. KC1NaHCO3K2SO4NaClC. NaCl ZnSO4KNO3KOHD. HCl MgCl2Na2SO4NaCl10.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11.下列有关氢氧化钙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B. CO2和HCl的混合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D.可用纯碱溶液区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12.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3.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A.消耗锌粉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D.生成ZnSO4的质量14.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CO3B. NaHCO3C. P2O5D. KOH1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二、填空题16.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酸和碱 练习题(含解析)
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酸和碱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B.C.D.2.(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A.食醋B.橘子汁C.食盐水D.炉具清洁剂3.(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安全无小事,关系你我他。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移到通风处急救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4.(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5.(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C.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6.(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020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是A.铁B.氧化镁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取的方法错误的是A.纯碱(小苏打)——加热B.N2(O2)——通过灼热的铜粉(足量)C.MgSO4溶液(H2SO4)——加入固体Mg(OH)2,过滤D.KNO3溶液(NaCl)——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烧碱C.氯化钠和硝酸钾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4.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4.8g B.3.2g C.2.56g D.1.6g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6.白蚁会腐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
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A.大理石B.铝合金C.钢筋D.铜制品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u→CuO B.CO2→COC.CaCO3→Ca(OH)2D.CaO→Ca(OH)28.为探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每个实验最后都有一种叫复合肥的物质生成。
推出符合a、b、c、d对应的物质是()①a+K2SO4→②b+K2O→③c+K2CO3→④d+KOH→A.A B.B C.C D.D9.加碘食盐中碘元素以碘酸根(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条件下,IO3 ﹣离子能跟碘离子(I﹣)发生反应生成碘(I2 ),碘能使淀粉变色,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碘化钾溶液(溶液中含有 I﹣)②白醋③白糖④白酒⑤淀粉⑥纯碱.欲通过实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碘酸根离子,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②④⑥10.现有Na2CO3、Fe、Ca(OH)2、H2SO4这四种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几组()A.2组B.3组C.4组D.5组11.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CuSO4,NaCl B.BaCl2、Na2SO4、NaOHC.CaCl2、NaNO3、AgNO3 D.K2SO4、NaNO3、NH4Cl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3.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Na2CO3、BaCl2、NaOH、过滤、HClB.NaOH、BaCl2、Na2CO3、过滤、HClC.BaCl2、Na2CO3、NaOH、过滤、HClD.BaCl2、NaOH、Na2CO3、过滤、HCl1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向Na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通入CO21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6.果果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经查阅记录本发现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铜、食盐、碳酸钙中的一种。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空气是由不连续的空气分子构成的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2、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于检验贝壳中含有碳酸钙.你认为利用该装置原理,改变试剂后不可以做的验证实验是()A.氨分子的运动B.浓盐酸的挥发C.蜡烛燃烧的产物D.二氧化碳可溶于水3、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能支持燃烧C.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CO2能与水反应4、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5、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6、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④倒入水后加盖振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B.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使石蕊变色C.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变色D.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8、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C.甲和乙两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二、填空题:1、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2020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2.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 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 X 和液体 Y 可能是()A.X 是 O2,Y 是 Ca(OH)2溶液 B.X 是 CO,Y 是 Ca(OH)2溶液C.X 是 SO2,Y 是 NaOH 溶液 D.X 是 CO2,Y 是硫酸溶液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4.下列有关物质、微粒或元素的检验或鉴别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6.下列关于碱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或氢氧根的化合物B.溶液pH>7 的物质不一定是碱C.任何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任何碱都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7.很多古诗词与化学完美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现象C.“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说明食醋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方法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C.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D.在Ba(OH)2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只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毒气体能致人死亡,致人死亡的气体一定有毒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一定是活泼金属C.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2KClO32KCl+ 3O2↑ B.NaCl+KNO3= NaNO3+KClC.6HCl+2Fe = 2FeCl3+3H2↑ D.2NaOH+SO2= Na2SO3+H2O11.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化钾A.A B.B C.C D.D14.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该粉末可能是CaCO3 B.该粉末一定是碱C.该粉末可能是Na2C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CO二、填空题15.身边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5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①小苏打②石灰石③盐酸④氯化钠⑤食醋(1)生活中可做调味品的酸的物质是_____,盐是_____;(2)生活中常用_____来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3)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16.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纸制食品袋。
2020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3.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D.金属铁表面锈蚀4.下列能一次性将稀H2SO4、Ca(OH)2溶液、NaCl溶液区别出来的试剂是A.无色酚酞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CaCl2溶液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Fe(O2点燃)➡Fe2O3(稀HCl)➡FeCl3B.O2(C点燃)➡CO2(C高温)➡COC.CaCl2溶液(CO2)➡CaCO3(高温)➡CaOD.NaOH(HNO3)➡NaNO3(KCl)➡KNO3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法,其中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可行的7.下列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方案中,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糖和食盐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饮用酒和食醋C.用洁厕精(含有盐酸)来除去铁锈D.将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以获得少量炭黑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B.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沉淀产生C.四氧化三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D.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10.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1.现有下列方法:①蒸发、②用石蕊试液、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④用硝酸银溶液、⑤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②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④⑤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B.碘放入足量的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棕色溶液C.加热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D.将少量的硫酸铵和熟石灰研磨:白色固体减少,同时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14.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1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插入足量铁丝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氧化钙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镁粉二、填空题16.铁生锈是铁与_____反应,去除铁锈可以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试剂中,能.除去铁锈的是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D.水2.下列对客观事实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氢氧化钠能改良酸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4.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OH)2→CuCl2 B.KNO3→KCl C.Na2CO3→NaOH D.H2SO4→Fe2(SO4)3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FeSO4→CuSO4C.Ca(OH)2→CaCO3D.NaOH→Na2CO3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某固体由Ba2+、Cu2+、 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Cu2+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a+和Cl-C.该固体由Na+、Cl-、CO32-三种离子构成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Ba(NO3)2溶液,通过步骤③可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12.“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测试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测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解析:B【解析】【详解】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
故选B。
2.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答案:D【解析】A、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B、根据醋酸(C2H4O2) 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解析:D【解析】A、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B、根据醋酸(C2H4O2) 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C、醋酸是一种酸,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错误。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卷:酸与碱
酸与碱考点一:酸碱中和反应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B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和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查阅资料】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研究之《酸碱的主要性质研究》专题 (word 版有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科学研究之《酸碱的主要性质研究》1、小杨往NaOH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显然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可否发生反响”为课题进行了科学研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一】(1)向NaOH 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察看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连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 溶液,不停振荡,假如察看到现象,证了然滴加的稀硫酸过度。
【实验二】依据“证明反响后NaOH 消逝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4NaOH 溶液、CuSO溶液、稀盐酸相同证了然酸和碱能发生反响,此中试剂丙是 。
2 2【拓展延长】CO 通入NaOH 溶液中也无明展现象,CO 与NaOH 溶液可否发生化学反响呢?小组同学对此继 续研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 、Na23CO 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以下表所示:溶质溶解性 氢氧化钠碳酸钠溶剂水 极易溶 易溶乙醇 微溶【实验三】小组同学设计了多角度考证CO 与NaOH 溶液反响的实验,如实验三图所示(装置已连结好,气密性优秀,2易溶止水夹a和b已封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1/15【温馨提示】CO与乙醇不反响,本实验条件下CO在乙醇中的溶解忽视不计。
22(1)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察看到的现象是。
2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翻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
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封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察看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污浊。
此实验从角度证了然2CO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响。
【总结概括】关于无明展现象的反响,能够经过改变实验装置,创建新的情境,察看到显然的反响现象,从而判断反响的发生。
2020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碱、酸、盐:NaOH、Ca(OH)2、HCl、H2SO4、Na2CO3,请你整理归纳,这五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共()A.4 组B.5 组C.6 组D.7 组2.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A.Y中一定含有Na元素B.X可以是单质C.Y可能是NaCl D.X可能是FeCl33.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4.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疫苗事件”,小照查阅资料认识了一种生产流感疫苗的原料——莽草酸(C7H10O5),它具有酸的通性,下列关于莽草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B.加入金属铜后产生气泡C.能与氧化铜反应产成蓝色溶液D.加入碳酸钾后没有明显现象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A B.B C.C D.D6.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7.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8.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证明金属活动性Mg>Ag:Mg+2AgCl2MgCl2+Ag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K2SO4+Ba(NO3)2BaSO4↓+KNO3C.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 CaCl2+2H2O9.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10.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 HCl K2SO4 BaCl2B.NaCl AgNO3 CaCl2 HNO3 C.CuSO4 NaCl KNO3 BaCl2D.KCl H2SO4 NaOH Ba(NO3)21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2.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020届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D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碱溶液中存在OH-
A.AB.BC.CD.D
10.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CaO固体(CaCO3)
加入过量的水,过滤
C
O2(H2)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CO2(HCl):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显中性
D.等质量Na2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质量相等
Ⅲ. ③操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原子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Ⅳ. “绿色化学”倡导原料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该实验方案中_______步骤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若要体现的更好,还可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遇明火b食物的腐烂
e把红热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d农村堆积的麦秆引起的“天火”
(3)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硒等。这里的“铁”和“钙”是指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7.(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①氧气、②石墨、③盐酸、④熟石灰、⑤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的数字序号填空: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硝酸钾2. 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显示什么颜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紫色3. 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A. 碳酸钠B. 硫酸C. 硝酸钾D. 氢氧化钠4.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硝酸钾5. 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什么?A. 酸和碱B. 盐和水C. 氢气和氧气D. 二氧化碳和水二、填空题6. 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通常显示________颜色。
7. 根据酸碱性质,________(填“酸”或“碱”)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结合。
三、简答题9.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10. 描述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B二、填空题6. 碱性溶液中通常显示蓝色。
7. 碱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
三、简答题9.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10. 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时,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置于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指示剂。
根据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粉红色。
【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酸碱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酸和碱复习题附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酸和碱复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C.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溶于水放热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 滴入溶液之前,液体的pH<7,则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此选项错误;B. 50s时,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表示NaOH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解析:B【解析】【详解】A. 滴入溶液之前,液体的pH<7,则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此选项错误;B. 50s时,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表示NaOH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 和生成的NaCl,此选项正确;C. 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此选项错误;D. 由图像可知,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SO42−、Cl−B.Na+、H+、NO3−、HCO3−C.NH4+、K+、OH−、SO42−D.Ag+、Mg2+、NO3−、 Cl−答案:A【解析】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时不共存;A四种离子间不能生成沉淀、水、气体时能共存;B、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共存;C 、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D银离子解析:A【解析】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时不共存;A四种离子间不能生成沉淀、水、气体时能共存;B、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共存;C、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D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共存。
选A。
点睛:熟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
3.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C.两者都变大D.两者都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几乎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剂质量几乎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1、大致测定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要采取()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石蕊试纸④pH试纸.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④D.以上都可以2、往Na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定是催化剂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5、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如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可得出“消化液都是呈碱性”的结论C.血液的碱性比胰液的碱性强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上述体液的pH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7、关于家中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的pH(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肥皂水比玉米粥的碱性弱B.白醋中滴加酚酞变红C.被蚊虫叮咬(蚁酸)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减轻疼痛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则下列有关模型的建构正确的是()9、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10、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下列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B.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向该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向该溶液中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产生二、填空题:1、某化学小组同学对NaOH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装置及实验测定结果如下(1)某同学检验A装置气密性(夹持仪器省略),甲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测试题
一、选择题:科学探究能力《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测试题1试剂稀盐酸食醋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蒸馏水草木灰水颜色红红绿黄黄绿小良又用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可加入上表中的()来改良花盆里的土壤.A.食醋B.食盐水C.蒸馏水D.草木灰水2、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A.NaHCO3 溶液B.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C.Fe2O3 粉末D.NaCl 溶液3、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4、分液漏斗中有液体甲,锥形瓶内盛有固体乙。
打开分液漏斗,气球会逐渐鼓起的组合是()A B C D甲水盐酸水浓盐酸乙氢氧化钠固体锌粒硝酸铵固体大理石A.A B.B C.C D.D5、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处溶液呈蓝色B.b 处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c 处产生白色沉淀D.d 处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烟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7、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 和曲线2 分别表示瓶1 和瓶2 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1 说明1 体积水约消耗1 体积二氧化碳B.曲线1 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1 和曲线2 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继续向瓶2 注入稀盐酸至气体不再放出,共注入稀盐酸40 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A.都能与酸反应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C.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溶液的pH 大于7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10、如图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 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B.b 可能是氧化物C.c 不可能是氧化物D.d 可能是单质二、填空题:1、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能力《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表试剂稀盐酸食醋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蒸馏水草木灰水颜色红红绿黄黄绿小良又用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可加入上表中的()来改良花盆里的土壤A.食醋 B .食盐水C.蒸馏水 D .草木灰水2、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A.NaHCO 3溶液B.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C.Fe2O3 粉末D.NaCl 溶液3、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4、分液漏斗中有液体甲,锥形瓶内盛有固体乙。
打开分液漏斗,气球会逐渐鼓起的组合是(A B C D甲水盐酸水浓盐酸乙氢氧化钠固体锌粒硝酸铵固体大理石B.B C.C D.D5、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处溶液呈蓝色B.b 处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c 处产生白色沉淀D.d 处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烟D .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7、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和曲线2 分别表示瓶 1 和瓶 2 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1 说明1 体积水约消耗1 体积二氧化碳B.曲线1 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1和曲线2 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继续向瓶2 注入稀盐酸至气体不再放出,共注入稀盐酸40 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A .都能与酸反应B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C.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 .溶液的pH 大于7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10 、如图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 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B.b 可能是氧化物C.c 不可能是氧化物D.d 可能是单质二、填空题: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
2)bc 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3)cd 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 A 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甲同学观察到 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然后向 B 试管中继续滴加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
此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3)为了验证 C 试管中有碳酸钠生成,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所示,请你帮助填写完整。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①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二①②3、探究水、石灰水、NaOH 溶液对CO2 的吸收。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 1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 a 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 ,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 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 2 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导致AB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3)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4)对比曲线1、2、3,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a.CO 2能溶于水b.CO 2能与水发生反应c.40%的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CO24、为探究CO2 与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如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 3.89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 3溶液的pH 分别约为11.0 和8.5。
【实验探究】(1)实验一:为检验CO2 与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 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 2溶液换成CaCl2 溶液的原因是。
(2)实验二: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 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 中有NaOH 剩余。
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 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
(3)实验三:兴趣小组将CO2 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用数字化实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研究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探究CO2 与NaOH 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乙醇不与NaOH 、Na 2CO 3、CO 2 反应;②25℃时, NaOH 和 Na 2CO 3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表:物质 NaOH Na 2CO 3溶解度 /g17.3<0.01【实验装置】如图 1。
【实验步骤】i .打开 K 1,关闭 K 2,从导管口 a 通入 CO 2气体,直至观察到饱和 NaOH 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 止通 CO 2;ii .从导管口 a 通入足量氮气;iii .关闭 K 1,打开 K 2,向装置甲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装置乙的现象。
( 1)步骤 i 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 2)步骤 ii 的目的是。
( 3)步骤 iii 装置乙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装置】如图 2(三颈瓶内集满 CO 2气体;装药品后的注射器 B 的活塞用夹子固定)。
【实验步骤】按以下步骤完成实验, 通过相对压强传感器测量瓶内压强的变化。
整个实验过程的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 3。
i .将注射器 A 内的 NaOH 溶液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ii .取下夹子,将注射器B 内的盐酸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iii .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都用夹子固定,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4)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5)为缩短①→④中反应的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
(6)写出导致⑤→⑥压强变化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步骤iii 结束后瓶内压强比注入NaOH 溶液前小,其原因是(8)请结合图3信息,说明NaOH 与CO 2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C5、D6、B7、D8、B9、A 10、D二、填空题:1、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3)Na2CO3+2HCl═2NaCl+H2O+CO2↑。
2、解析:(1)A 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故填:产生蓝色沉淀。
(2)甲同学观察到 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然后向B 试管中继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此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故填:能。
(3)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 ═ 2NaCl+H 2O+CO2↑;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23233、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2)推入液体的起始阶段,二氧化碳基本上还没有被消耗,气体体积减小很不明显,所以气压增大;(3)二氧化碳溶于水;振荡;(4)ac。
4、解析:(1)实验一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实验中不宜将BaCl2 溶液换成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干扰实验的验证;故答案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也会有白色沉淀,对实验产生干扰;(2)实验二: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 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 中有NaOH 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 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3)实验三,图1中,BC 段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CO2+Na2CO3+H2O=2NaHCO 3。
5、解析:方案一:(1)步骤i 产生沉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2)步骤ii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CO2 气体;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CO2气体;(3)步骤iii 装置乙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O2+Ca(OH )2=CaCO 3↓ +H 2 O;方案二:(4)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向下推其中一个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会向外移动,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向下推其中一个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会向外移动,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5)为缩短①→④中反应的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振荡;故答案为:振荡;(6)导致⑤→⑥压强变化的主要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 2O+CO 2↑;(7)步骤iii 结束后瓶内压强比注入NaOH 溶液前小,其原因是:溶液中的水溶解了部分CO2;故答案为:溶液中的水溶解了部分CO2;(8)结合图 3 信息,说明NaOH 与CO2发生了:①→④的压强减小量明显大于①→⑦的压强减小量的反应;故答案为:①→④的压强减小量明显大于①→⑦的压强减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