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文本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一、背景引见文科先生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兽性中的矛盾、多面往往不会有深入、片面的看法。

«鸿门宴»作为一篇高中重点课文,充溢了力气之美、智慧之美、兽性的复杂之美,深受先生的喜欢。

本设计是第三课时。

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员对文本停止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本课将经过先生的网络探求,使他们对项羽、刘邦的性情有更深入、更片面的了解。

二、教学目的及切入点1、教学目的(1)使先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深化而片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情。

(2)使先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少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剖析、整合的才干。

(3)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吸取力气,使先生充沛体会文学笼统所蕴涵的高尚美。

2、切入点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悬殊。

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载了项羽的生平功劳,并把他列入帝王才干进入的〝本纪〞外面。

教学时从探求刘邦成大事的缘由以及项羽的人格魅力中切入。

三、教学进程1、导入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俊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无敌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

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

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先人所敬仰。

但是,项羽毕竟是一个喜剧式的历史人物。

他的喜剧,不只是历史的喜剧,也是性情的喜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看看司马迁是如何描写项羽的性情的。

2、标题解说鸿门〞,即项羽率军屯兵的地点新丰鸿门,〝鸿门宴〞是公元206前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隐藏杀机的宴会。

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机点。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妥协。

故事末尾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要10万。

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曾经能清楚地预见到未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

项羽由自动步步转化为主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主动转为自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第6课 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第6课 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

6 鸿门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请学生欣赏两首诗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三、背景简介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鸿门宴》一、学习目标: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积累文言常用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3.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二。

学习重点: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三。

学习难点:注意作者运用对比衬托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四.学法导引1.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人物语言、行动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2.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3.归纳文中文言词语,特殊句式4.合作交流,解决疑难五.学习时数:三学时[资料]1、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某某韩城南〕人。

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20 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

元封三年〔前 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公元前 98 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

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 3000 年的历史,分本纪〔12 篇〕、世家〔30 篇〕、列传〔72 篇〕、书〔18 篇〕、表〔8篇〕等五种体裁,共 130 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背景知识:《鸿门宴》写的是X邦和项羽的斗争。

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鸿门宴》1

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鸿门宴》1

特殊句式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操─ 操何)
大王来何操?(何
─在安)
沛公安在?(安在
以——以何)
籍何以至此?(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 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籍(造户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6 鸿门宴
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90年), 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 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是一 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 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 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 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20岁时,遨游大江 南北,其后侍从汉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全 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作了良好的准备。 20多岁任郎中,36岁父死,38岁继任太史令,博 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42岁时主持修订历 法,同年开始写《史记》。5年后,因替战败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出狱后 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至53岁 时基本完成《史记》的著述。

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6课《鸿门宴》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6课《鸿门宴》

史记构成
书(8)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经济。 如《礼书》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载。 如《六国年表》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如《高祖本纪》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如《陈涉世家》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如《游侠列传》
我国史书体例(一)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件的史书,如《左传》.
导入新课
• “鸿门宴”这个词想必大家都 熟悉,有没有同学知道“鸿门 宴”现在的含义是什么?(多 指不怀好意的集会)。刘邦、 项羽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一个帝王之君,一个虽然兵败 却仍流芳千古。
•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司马迁去 看一场历史上的《鸿门宴》。
制作yu
学习目标
•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 物。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应历史事 件 ,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 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我国史书体例(二)
• 通史:不间断的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 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 史,如《汉书》.
课文解题:
道芷zhǐ阳
探究问题: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 万”,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居于主动 的、优势的地位,刘邦居于被动的、 劣势的地位。在《鸿门宴》这场斗争 中,项羽是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 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 主动转化的?
讲授翻译课文
沛公军(于)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
见。 驻军,军:名作动 没有能够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庄不得击。

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鸿门宴

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鸿门宴

第6课鸿门宴千年项羽你夺巨鹿,覆秦室,立霸业,却于鸿门宴上放走宿命死敌。

性格在命运中设下的生死密码,谁可以破解。

你的横刀立马,旌旗飘扬最终成全了谁的天下。

项羽之名在历史的长河中烨烨生辉,项羽之躯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项羽之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久传诵。

项羽,你虽故去,关于你的荣誉始终闪耀。

杜牧这样评价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是他又怎会明白,当一个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时,自杀代表着尊严和抗争。

李清照这样赞颂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人们心中你一直是个英雄,即使你未开创帝国。

别人口中的你始终不是真实的你。

目睹心爱之人玉殒于前,自己却无能为力,谁知你心中的痛苦。

乌江之上,你毅然赴死,心中有怎样的波澜又有谁知。

项羽你是孤独的殉道者。

刘邦成王亦是必然,只是你闯入这场纷争是个偶然。

你只是历史规则手中的一颗棋子,来完成这一历史必然结果的棋子。

你不应背负太多,因为对于历史规则,谁都不是对手。

但是,我始终相信岁月的沧桑会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你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曾记否,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青史留名,有慷慨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项羽,千年之下,终究不休。

一、作者连线“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

初任郎中。

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 500字。

二、背景探寻项羽破釜沉舟挫强秦刘邦约法三章得民心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并派兵把守函谷关;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课文品读】《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极具影响力的名家经典。

它讲述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司马迁用细腻的笔法一一精心描绘,使这些人物形象生动。

如刘邦是一个虚伪狡诈而又随机应变的所谓成功人物;项羽则是一个粗豪自恃、浅听轻信的所谓失败英雄。

作者把刘邦、项羽放在鸿门一会的具体历史事件具体矛盾开展当中,进行描绘。

最后达到人物形象的高度鲜明与统一,完成传记文学人物的典型性质。

所以刘邦、项羽,尽管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所描绘的的也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然而后世却常用来概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作者在描绘这两种人物性格时,爱憎倾向是十分明确的。

对项羽主要的是同情和赞颂;对刘邦主要的是鄙夷和贬斥。

这就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后读者群众情感的向背,使人们同情的都归于项羽一面。

由于《史记》是文学和史学尚未分家时期的著作,司马迁一些过度文学化的描写,有时也造成颇多不可解之处。

拿《鸿门宴》来说,如有人认为,文章开篇“项伯深夜告张良”一段,鸿门和霸上相去四十里,而项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入见沛公”、“约为婚姻”、“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等六件事,殊不可信。

再如,文章最后刘邦在宴席上脱身逃走一段,究竟是骑马还是步走,还是先骑马而后步走?叙述得并不清楚。

而刘邦嘱咐张良,等他从小路走过二十里回到军中的时候,再入宴席告诉项羽自己离开的事——让项羽枯坐酒席等待刘邦这么久,却一直没有查问,实在不合情理,而对刘邦不辞而别的严重失礼行为,项羽没有任何表示,也很难理解。

综上浅析,细读《鸿门宴》,能读出疑惑。

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文本探究时,可以借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敢疑、善疑、敢探究、善探究的能力。

可以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5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5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天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 (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 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连我自己也没 有料到能先攻进函谷关打败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 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您和我之间产生了隔 阂。”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 然的话,我为什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沛公和他 一道饮酒。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 —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块 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梳理文本并积累文言实词; 2.感知故事并探究人物性格。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 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 子婴做相,已全部占有了(秦国的)珍宝。”项羽大怒, 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这时 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 10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 以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 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这 些)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 状,呈现五种色彩,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 不要失去时机。”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项羽至 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联兵56万。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
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月用张良、陈平计合诸侯兵追项
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 兵败垓下。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先后镇压义军陈胜,击杀楚军 项梁,所部秦将王离率兵20万渡河攻克赵邯郸。赵王歇 退守巨鹿(河北平乡),被王离军20万人围困。楚王以原项 梁部将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军5 万人救赵。宋义屯兵46天不进,坐观秦赵相斗。项羽斩 宋义。项羽率楚军渡过漳水,“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 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史记·项羽本纪》),楚军以一当 十,击败章邯军,俘获王离。秦军屡败,二世遣人追究。 章邯恐惧,于前207年7月在河南安阳率部众20万投降 项羽。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2..6《鸿门宴》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2..6《鸿门宴》

鸿门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的句式。

2.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懂得善于听纳建议而兴事业的道理。

学习重点和难点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过程:一、讲解重点字词<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出解释。

要项伯距关,毋内诸侯。

不敢倍德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卻沛公不胜桮杓因击沛公于坐<二)分析下列句中红色字体字词的用法,并解释。

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素善留侯张良臣活之吾得兄事之籍吏民,封府库不义也范增数目项王常以身翼蔽沛公头发上指道芷阳间行<三)分析下列句中红色字体字词的古今异义现象沛公居山东时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而听细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四)分析判断下列文句的句式特点。

欲呼张良与俱去。

曰:“毋从俱死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项王曰:“沛公安在?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亚父者,范增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分析鸿门宴人物形象项羽、刘邦人物形象分析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

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

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

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善于采纳意见,又能随机应变。

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范增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张良老练多谋、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樊哙临危不惧、忠勇三、问题探讨<一)讨论: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1.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描写。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人物。

<二)思考题:试根据《鸿门宴》的内容简要分析刘邦转弱为强、最终胜利,项羽由强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鸿门宴》一、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方法:1。

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2,查找资料,分析古人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3,从这场斗争中,我们有怎样的人生借鉴;三,教学过程:(一)课文及文学常识,背景简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后人.两千年前,项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成败得失还不断启示着后人。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学习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鸿门宴》.《史记:导入》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鸿门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

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中华文化,哺育着后人。

两千年前,项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的成败得失还启示着后人:自古成败多少事,千秋功过后人说。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少时随父司马谈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乎遍及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司马迁耗尽一生心血完成《史记》,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背景探寻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

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

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函谷关)中者王之。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

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

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3.文体知识《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大约3 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52万余字。

“本纪”写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表”是按世代、年、月写成的简明大事记,“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列传”记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开我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先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群像。

鲁迅对其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名言警句一、文本名句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二、有关项羽的名句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文白对读沛公 军霸上,未得 与项羽相见。

沛公 左司马曹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相见。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 王关中,使 子婴为相,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做相,珍宝尽有之。

”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 士卒,为 击破沛公珍宝全都占有了。

”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败军!”沛公的军队!”⎣⎢⎡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左司马:官名。

王(wàn ɡ):称王,动词,省略了介词“于”(在)。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有:被动词,被占有。

之:复指珍宝。

旦日:明日。

⎦⎥⎤飨(xiǎn 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为(wèi ):介词,替、给。

后省宾语“我”(项羽自称)。

当是时,项羽 兵 四十万, 在 新丰鸿门;沛公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兵 十万, 在 霸上。

范增 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 美 姬。

今 入 关,财物无 所 取,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

如今入了关,不掠取任何财物,妇 女无所幸,此 其 志不在小。

吾 令人望 其 气, 皆也不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我(曾)派人观察他的‘云气’,都呈为龙 虎,成五 采,此 天子 气也。

急 击勿现出龙虎的形状,五彩斑斓,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赶紧攻打他吧,不要失!”失去时机!”⎣⎢⎡ 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

说(shuì):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可译作“劝告”。

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于:介词,表对象。

财货:都指钱财,与今义有别。

姬(jī):美女。

无所:动宾结构,没什么。

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望其气:这是迷信,说是“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会望气的人能够看出来。

⎦⎥⎤五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天子:皇帝,天帝之子。

失:失去时机。

楚 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 善留侯 张良。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

张良是时 从 沛公,项伯乃 夜驰 之 沛公张良这时正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 私 见张良,具 告 以 事,军营,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欲呼张良与 俱 去,曰:“毋从 俱 死也。

”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说:“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

”⎣⎢⎡左尹(yǐn ):官名。

项伯:名缠,字伯。

季父:叔父。

素:向来。

善:友善、交好。

留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乃:副词,就。

之:动词,到。

具:副词,全,⎦⎥⎤都。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之”。

与: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代项伯)。

从:跟随,后边省略宾语“之”(代刘邦)。

张良曰:“臣为韩 王送 沛公,沛公今事有急,张良说:“我替韩王送沛公(到这里),沛公如今有急难,亡 去 不 义, 不 可 不 语。

” 良 乃我逃离了他,是不守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

”张良于是入, 具 告 沛公。

进入(中军帐),把全部情况告诉了沛公。

⎣⎢⎡臣:张良对项伯称臣。

称臣,表谦。

为(wèi ): 替。

张良本是韩国人,后跟随刘邦。

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劝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

后来张良就做了韩王的申徒(相当于国相)。

刘邦从洛阳南行,张良率兵随之。

刘邦让韩王成留守,自己就同张良西入武关。

这里张良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是向项伯表示他和刘邦的关系。

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及道理,封建道德观念之一。

⎦⎥⎤语(yù):告诉。

沛公大 惊, 曰:“为之奈 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沛公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办呢?”张良说:“谁替大王为此 计 者?” 曰:“鲰 生 说 我曰:‘距 关,献闭关这条计策的?”沛公说:“有个浅陋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毋 内 诸 侯,秦地 可 尽 王也。

’ 故听 之。

”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

’所以听了他的。

”⎣⎢⎡为之奈何:怎样对付这件事。

奈何,如何、怎样。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wèi ),介词,替。

第二个为(wéi ),动词,献,出。

者,句末语助词,表疑问语气。

此计,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的计策。

鲰(zōu )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浅陋、卑微。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

内,通“纳”,接纳。

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尽:全部。

王(wàn ɡ):称王,统治。

良 曰: “料大王 士卒足以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当项王 乎?” 沛公 默 然,曰:“固 不如也。

跟项王抗衡吗?”沛公沉默了一会,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项王 也。

” 沛公曰:“君安与 项 伯有 故?”不敢违背项王(意旨)的。

”沛公说:“你怎么跟项伯有交情呢?”张良曰:“秦 时 与臣 游,项伯杀人,臣 活张良说:“秦朝的时候,他与我交往,他杀了人,我救活了之;今事有急, 故幸 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 长?”他;如今有急难,幸亏他来告诉我。

”沛公说:“你跟他谁大谁小?”良曰:“长于臣。

”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 得 张良说:“他比我大。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 事 之。

”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料:估计。

当(dān ɡ):对等,比得上。

往:到……去。

谓:告诉,后边不直接接引语,这一点与“曰”不同。

安:疑问副词,怎么。

故:旧交。

游:在这里指交往。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幸:幸亏,幸而。

孰与:文言惯用格式,即“跟……比,谁……”。

少长:偏义复词,义在“长”。

呼入:即“呼之⎦⎥⎤入”。

兄: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

像对待兄长一样。

事:侍奉。

张良出, 要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项伯即入 见沛公。

沛公奉 卮 酒为 寿,项伯。

项伯就进来见沛公。

沛公捧上一杯酒,祝项伯约 为 婚 姻,曰:“吾入关, 秋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有所 近, 籍 吏 民,封 府库,而毫不敢据为己有,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 将军。

所以遣 将 守 关 者, 备待项将军来(处理)。

之所以派军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日夜 望将军 至,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

我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岂 敢反 乎!愿伯 具 言 臣之不敢倍 德 也。

”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的。

”⎣⎢⎡ 要:通“邀”,邀请。

奉:献,进。

卮(zhī):酒器。

为寿:即“为之寿”。

寿,动词,特指敬酒或赠礼物向人祝健康。

敬酒时献祝颂之词都可叫“寿”。

约:约定。

为:结为。

婚姻:亲(qìn ɡ)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有所:动宾结构,有什么。

近:接触、沾染。

籍:簿籍,即今天的户口册。

在这里用作动词,给……登记户口。

府库:这里指财物仓库。

所以:表原因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者:表提顿的语气词,用在因果复句中的原因分句之后,常与“所以”配合,构成“所以……者”的格式,表示提起下文和句间停顿。

盗:这里指农民起义队伍。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入:偏义复词,意在“入”。

非常:意外的变故。

伯:项伯的字,刘邦称项伯的字,表尊敬,自称臣,表谦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