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作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d e r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校:永川区何埂镇科名小学校姓名:王增阳)摘要: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源”,以此为基础改编为剧本,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欣赏,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增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教学作用增强能力
课本剧是最近几年来在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课本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演员构成和接受对象。课本剧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源”,以此为基础改编为剧本,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欣赏。课本剧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宗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宠爱。课本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我校开展课本剧研究两年多来,我能感受到课本剧在教学中凸显了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本剧是入情的,不是造作的。这就强调了朗读的首要意义:即感受角色、进入角色、融入角色、表现角色
要编课本剧,首先就要选定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反复地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诵读就是最好感受语言情感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常有“换位思考”的说法,而这运用于诵读之中,必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必须像演员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朗读时,把自己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学生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学生自己说的,学生必须要与文中的人物
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时刻地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才能为表演做好铺垫。这样,学生就自主地培养了自己的朗读能力。随着不断的编演课本剧,学生朗读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两年多来的事实证明,学生在朗读上有质的飞跃。如:学生在读(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看海》描写高潮时的海水一段中,学生能抓住“跃”,“跌”,“跳”,“飞”,“怒号”等词语,读出潮水汹涌澎湃的气势,能给人壮美的感觉。又如:学生在读《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刘老师板书一段时,学生能抓住“只靠着”,“一根”,“好几个小时”,“撑地”,“离地”,“急速”,“转”,“又”“再”等词语,读出刘老师板书的艰难,表达出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二.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波莉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对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一出课本剧的成功要求学生对课文先要有正确的感知、熟练的阅读、深刻的理解,再到较高的感悟,它要求学生要把书面文字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而且对剧本还要有大胆的、合乎情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这样,也就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发现,平时爱好课本剧编排演的学生,记忆能力和方法都有较普通学生更快的提高。如:学生在背诵《少年闰土》一文第一段时,平时不爱好课本剧编排演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花时多,正确率低;平时爱好课本剧编排演的学生,多使用情景记忆法,花时少,记得既快又准,且不易遗忘,效率很高。因为,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把文字形成表象,把死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图像,即使过了很久都不会遗忘。
三.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课本剧的编演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新奇、智慧、刺激、挑战的创造之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展开想象和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再现和加工。因此,课本剧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禀赋,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激情的人。
课本剧和戏剧一样,集舞蹈、音乐、文学、绘画于一体,通过学生的再次创作和表演,将课文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学艺术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使语文真正地动起来,并时时刻刻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返璞归真,且有创新。如:
我在上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看看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是否与课文插图相同而多数学生都说:“不一样!”当我问他们哪些地方不一样时,有的学生大声说:“第一句中的‘黄师塔’插图上不清楚。”我问其原因,他们说:“插图上根本看不出来究竟是谁的墓,凭什么说这就是‘黄师塔’呢”我便问:“你们能把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画下来吗”许多学生毫不思索的回答:“能!于是,我便叫他们把自己感受到的古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他们马上拿出彩笔,展开画纸,兴致勃勃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学生举手问道:“老师,‘黄师’叫什么名字呢”我问:“为何要用到他的名字呢”另一学生说:“墓碑上要他的名字呀!没有他的名字,这墓碑怎么刻呢”立刻,我与学生一道查阅资料寻找着‘黄师’的名字。可是,资料有限,40分钟的课堂也有限,我只好让学生先停下来,以后去查找。考虑到学生要解决墓碑的问题,我突然想起国王画像的故事:
“有个国王,一只眼睛是瞎眼,一条腿是瘸腿。一天,他召来三个画家,命令他们给他画像。第一个画家把国王画得很像,第二个画家把国王画得很美,结果都被处死了。第三个画家急中生智,他把国王画成正在打猎,那只瞎眼闭着,一只好眼瞄准,一条好腿站着,那条瘸腿跪在石头上。这幅画既真实又没有暴露国王的残疾,国王十分高兴。”
我讲完故事后,问学生们是否能受到启发:既要让别人看清楚这是一位姓黄人的墓,又要让别人不要看清楚他的真实姓名。
有学生建议:“把姓刻上,把名涂掉,这样,别人就不能看见他叫黄什么了。”
有的学生支持,有的学生反对。支持者认为这样做很好,因为大家都弄不清楚他究竟叫什么名字。反对者认为这样做不妥,理由是:为什么单单这两个字不清楚呢会让人感到有些“假”。我问:“你们还有别的办法吗”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有,用一丛小草把刻着名的地方遮住,别人就不会怀疑了。”我一听,有道理,有创意。随即,我便鼓励学生们打开思维,大胆想象,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使我们的画更美的方法。大家议论了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说道:“我有了,把一丛小草改成一簇桃花。因为,古诗的第三句是“桃花一簇开无主”,这样,既能符合诗意,又能使我们的画更美,同时,又解决了知姓不知名的问题。这叫‘一箭三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从客观上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爱好、特长、能力,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就语文能力而言,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并擅长阅读、写作等。但也正因为如此,课本剧这种对学生能力要求较多的活动形式恰恰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能写的编剧本,能想的当导演,能演的去演戏,能画的设计布景,实在是什么都不擅长的就去当评委、当观众。总之,只要教师组织得当引导得法,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课本剧的编、排、演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各种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愉快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