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论文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 期末复习论文

旅游美学 期末复习论文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经过一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我对<旅游美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更深刻的了解,从旅游美学的思想起源,旅游与美学的联系,到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到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用美学的观点去欣赏旅游的景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感觉与欣赏。

所以本次就我所感兴趣的是关于旅游者的心理,我认为无论是旅游中的心情,还是一种对于景色的审美都与旅行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旅游者心理因素的探讨与研究,将会更好的把握对旅途的风景的感受,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与美的感叹。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

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的所谓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

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

在旅游观赏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愉快心理体验是直觉和理性相交融,又与情绪的愉悦相始终的,旅游美学正是对这种风景美色与旅行者心理的讲解的学科。

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

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可见,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寓美于游”的美育活动。

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审美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旅游审美可以满足人对更自由超越的形而上审美境界的领悟和体验。

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人能在不断提高和发展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又不断超出物质利益去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旅游中悦神悦志的审美需要就体现在人们这种精神性追求。

在整个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中,旅游者在“耳目”和“心意”的愉悦中会获得某种直觉感受和审美领悟,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审美需要的终结,它还会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进一步达到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的境界。

所谓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是指主体在观照审美对象时,经过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精神意志上的完善、飞跃和升华。

旅游美学的论文

旅游美学的论文

旅游美学的论文引言旅游是一种寻求美学体验的活动,旨在通过游览和探索新的地方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旅游美学研究了旅游体验中的美学要素,以及如何通过旅游来增强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本论文将探讨旅游美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将旅游美学应用于旅游规划和设计中。

旅游美学的定义和原理旅游美学是关于旅游和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其中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哲学分支。

旅游美学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建筑、风格和艺术等的感知、评价和理解。

旅游美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知与情感旅游美学的第一个原理是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情感。

旅游的美学体验与个体对景观、建筑和艺术等元素的感知和情感有关。

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是通过观察、聆听、闻、尝和触摸等感官来实现的。

文化与历史旅游美学还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欣赏。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和文化活动等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文化和历史使旅游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目的地的美学价值。

空间与景观设计旅游美学还涉及到空间和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

任何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点都需要考虑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等因素,以提供美学上的愉悦和吸引力。

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包括比例、对称、重复、平衡、色彩和材料选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美学还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

许多旅游目的地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和传统节日等。

通过旅游,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使旅游者能够欣赏和体验当地的文化艺术。

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旅游美学可以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优美的景观、建筑和艺术等,个体的审美感受可以得到提升和开拓。

旅游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美学价值。

促进文化交流与熟悉旅游美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熟悉。

旅游呼唤审美——浅论旅游审美活动

旅游呼唤审美——浅论旅游审美活动

1 史 性 .历 旅 游 审 美 属 于历 史 的 范 畴 , 着 历 史 变 迁 而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随 的 人类 活 动 。人 类 早 期 的 旅 游 活 动 中 , 于 人 类 无 法 通 过 掌 握 由
旅 游是 异地 的审美活动 , 旅游者离开 了惯常生活 的舞 台, 便 可 以使 自己从 日常现实 中脱离 出来 , 保持一种与 日常生活和实
单 位
参 考 文献 :
[]李 国卿. 1 河北省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 究[ ] 2 0 . . D .053
% % 人 万 人
E3吴显英. 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中的因子分析E3 J .哈 尔滨工程
大 学 学报 . 0 3 2 20.。
E]温桂兵. 3 基于模 糊综合评价 的国家创新能力 实证 分析 E] 科技 J.
次 评价 模 型 , 为 目标 层 、 分 准则 层 和 指 标 层 。 目标 层 就 是 中部 六
亿 元

投 入
科技 活动人员 ( 1 ) x4
科 学 家和 工 程 师 ( l ) x 5
万人
万 人
省 自主创新能力 , 准则层分 为 四部分 : 自主创新基础 能力 、 自主
创新投入能力 、 自主 创 新 环 境 能 力 和 自主 创 新 产 出 能 力 。 指 标
规模 、 创新模 式和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存在 , 在指标的选
择 上 , 量 选 择 具 有 可 比性 的 相 对 数 指 标 。 尽
研发经 费支出(l) x 1 研 发 经 费 支 出增 长 率 ( 1 ) x 2 创 新 产 品 开发 费用 ( 1 ) x 3
亿 元
本 文构建 的中部六 省 自主创新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

旅游审美文化之论文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

旅游审美文化之论文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

旅游审美文化之论文|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实力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要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一、旅游教学的发展现状目前的一份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但是,在教学实际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一些地方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相对落后的,这导致了很多的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二、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目前存在着一个相当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市场上出现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的情况;但是另一方面,市场能够提供的旅游人才相当少,很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常常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为了能够扭转这种矛盾的局面,就需要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旅游人才。

新的旅游教学模式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的核心对视要改革旅游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旅游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在旅游教学模式的探索当中,其中对传统的旅游内容进行改革的最突出的一定是: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旅游工作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对美的认识。

一个优秀的旅游工作不仅有对美的感知,还要有极强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旅游服务过程当中能够将这种美传递给游客。

审美能力应该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旅游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

为了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旅游审美能力,在旅游教学当中实行美的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探讨旅游美学的特点,比如旅游对人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旅游景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2. 旅游美学与主观感受:分析旅游美学对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旅游美学可以提供旅游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包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欣赏历史建筑和艺术品等。

同时,还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3. 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考虑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拓展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旅游美学应该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旅游活动中遵守道德和伦理规范,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4. 旅游美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探讨旅游美学对目的地形象塑造的作用。

旅游美学可以通过设计和布置景点来创造美的感知,在宣传材料和广告中使用美的元素来吸引游客。

同时,还可以考虑旅游美学对旅游业的营销和发展的影响。

5. 旅游美学的实践案例研究:以具体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为例,通过对旅游美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旅游美学的应用和效果。

比如,可以研究某个著名景点的设计和规划,分析其如何利用美学元素吸引游客,或者研究某个旅游项目的表演艺术和视觉效果,探索旅游美学在创作中的应用等。

这些是你可以在旅游美学结课论文中进行论述的一些观点和方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个人兴趣来展开更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旅游审美文化论文

旅游审美文化论文

一、1、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形态美客观存在物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包括雄伟美、奇特美、险峻美、秀丽美、色彩美。

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应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构成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

“光线是一切色彩的摇篮”。

听觉美自然景观中的鸟语、风声、钟声、水声,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景观起到一种对比、反衬、烘托的强化作用,它们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听觉美感享受。

嗅觉美嗅觉美是一种以生理快感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享受。

包括新鲜空气、海洋气息、木香、草香、花香、果香。

动态美包括水流、云雾、时间、季节、光照、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如山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摘自宋朝郭熙)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

象征美在美学范围内,人们常常凭借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或体现某些概括性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趣、志向抱负或抽象哲理,使之对象化,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审美属性,称之为象征性或象征美。

幽静美、敞旷美等美感类型。

2、如何欣赏自然景观?①选择适合位置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因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异,所产生的美感不同。

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如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或远眺。

故孔子“登东山小于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

如黄山仙人晒鞋、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峰,在特定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方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湖沼池塘、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近观方知其妙。

如长江三峡,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瀑布景观宜适当位置仰观。

我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万练倒悬,飞沫反涌,千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选择适当位置仰观则可收到形、色、声、动等美感;李白置身于适当距离仰观庐山瀑布,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受。

②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不同自然景观的美。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策划学号:20120514263 姓名:万霞一、风景美我国风景遍布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烟云变幻的黄山之美称为“黄山之奇”,泰山美称为“泰山之雄”,称华山美为“华山之险”,称嵩山美为“嵩山之峻”,称峨眉山之美为“峨眉之秀”,称青城山之美为“青城之幽”。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天然和纯朴的风格,就像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九寨沟的静谧幽深都保持了一种素朴、纯真的天然本色。

自然旅游景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限性,例如,我国的吉林树挂只能在12月和次年的2月内,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才会出现,而北京香山以及南京栖霞山的红叶在深秋才能看得到,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的8月16日至18日。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例如,“西北之山多雄浑”,“东南之山多奇秀”,这边是最形象的概括。

自然旅游景观分为很多种类。

有奇特的岩溶景观,被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云南的路南石林以深切的溶蚀裂隙、高大的石柱、壮观的地上熔痕和丰富的地下熔痕成为了全球的独特岩溶景观,有着洞中洞、洞连洞,洞天别具的奇特之感。

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便可以想到那是一幅多么悲壮、苍凉、狂野的画面,我们不能忽视石蘑菇、石笋、石兽、石亭、石塔的千变万化,那险峻崎岖的“雅丹景观”。

当你发现有泉水缓缓溢出并夹带出串串气泡,犹如串串珍珠,即为珍珠泉,不要感到惊讶,这是泉的美丽,如含羞泉,广西桂平的乳泉,河北野山坡的鱼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还有许多动人的景观,如云雾、山岳、峡谷、瀑布、江河、森林、草原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工美也是一种风景美,它是指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观,例如,亭、台、楼、榭、桥等,我们在观赏西山八大处的风景时,主要是观赏八大景点的人造景物,即八座寺庙,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寺、大悲寺、龙王寺、香界寺、宝珠洞、正果寺等、若没有这八大寺的点缀,哪里的风景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就像西湖的白堤、苏堤、湖心亭也为西湖美景增加了大大的魅力。

旅游审美论文

旅游审美论文

简述旅游活动的审美内涵学号:0818020101 班级:08旅1 姓名:余航摘要:旅游审美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今的游历。

现代意义的旅游有着全新的内涵,它已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一种新的产业。

无论是客体的开发、主体的审美行为,还是导游,都是经济行为,没有钱是不能旅游的。

人们越富有,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旅游;就旅游目的而言,旅游者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并非所有的旅游者都是为了审美才去旅游。

古人中有的人游历是为了做学问,有的人是为了遁世,有的是因官场不得志,有的人是做官被贬被罚;现代人中有的人是想轻松一下而投入大自然,有的人是为了看看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有的人是为了寻找知识,有的是为了寻觅发财梦;更何况不同处境不同身份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各有不同的审美眼光。

关键词:旅游审美、物我关系、内涵正文:一旅游活动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

通俗地说,旅游活动就是人们所说的“玩儿”的一种,是游玩,是消闲,是消遣,是娱情、娱乐的一种方式。

从理论上讲,旅游活动就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

人在旅游过程中,爬上山峰、坐上游船,感到愉悦,这就构成了人与山水之间的一种和谐,也就是客体“物”与主体“我”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人走进庙宇、面对神佛,心中产生一种敬慕与崇仰的感觉,这也构成了物我(神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与心理上的和谐关系。

所谓主动寻求,是说这种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于人们在平日生活当中时常也可能产生的那种和谐关系。

旅游是人的一种主动活动,是寻幽访胜,是寻奇探异,是寻新鲜、求刺激,所以说是主动寻求。

这里所说的物,是指人在旅游活动中观赏的或参与其中的对象,或者说是人作为旅游主体的审美对象(审美客体)。

这种审美对象主要是指山水风光、园林建筑、寺庙祠宇、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以及旅游主体可直接参与的活动如游泳、漂流、滑冰、滑雪、滑沙、滑翔、划船、骑马、打高尔夫球等以及其他竞技类活动等。

旅游文化与审美范文

旅游文化与审美范文

旅游文化与审美范文旅游是一种追求美的行为,而审美则是一种对美的感知与欣赏。

旅游文化与审美紧密相关,既受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也受到游客自身审美观念的塑造。

本文将讨论旅游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旅游文化是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根据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旅游文化是地域特色的载体,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审美是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不同的文化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审美形态。

旅游可以促进审美的发展,通过欣赏他人的文化之美,人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提升自身的审美品味。

旅游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对游客的审美产生直接影响。

游客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吸引。

他们会观赏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等,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例如,来到中国的游客可以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游客自身的审美观念也会对旅游文化产生影响。

游客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选择旅游目的地。

例如,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去海滨度假区或山区游玩,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对于喜爱艺术的人来说,则会选择去文化名城,观赏名家名作。

旅游文化与审美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层面上,旅游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身心放松的体验,人们可以逃离繁忙的生活,置身于美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和文化带来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这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在社会层面上,旅游文化与审美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跨越地理和文化的边界,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旅游还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繁荣与进步。

在旅游时,游客也需要加强对旅游文化与审美的教育与培养。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旅游美学课程论文题目:旅游的美学体验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20XX4163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二0一八年十二月摘要: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在领略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揭示其审美特征。

人们通过观赏、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风土风情,加深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体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学;旅游;体验旅游就是人们出门在外游览观光,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虽用意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以自然山水来作比喻和陪衬,但山水之美能使仁智者精神和心灵得以乐。

这其实是圣人在对大自然审美的同时,又将精神和人格进行了升华,做到了天人合一。

后来有许多圣贤都遵循孔子的话去乐山乐水。

圣人与贤者纵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其真正目的是通过观光游览,释放烦恼,舒畅精神,愉悦情感。

圣贤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要飞跃到悟获自然、宇宙之哲理的最高层次,这应该是最完美的旅游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讲究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

真,即符合客观规律,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情感,甚至对自然和人生产生顿悟。

旅游是一种体验的游戏。

通常人们都喜欢运用旅游观光这个联合词组,把旅游和观光联系在一起。

其实,观光性旅游只是旅游的一种,而且现在看来,也许还是比较浅层次的一种。

现在的许多旅游,都有了极强的参与性。

虽然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城里人到乡间旅游或乡村人到城市旅游,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其实也同样具有进入陌生世界、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意义。

中国 “古墙”旅游审美价值论文

中国 “古墙”旅游审美价值论文

中国“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探析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古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

但关注的角度主要是墙本身的功能和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而它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往往被人们忽视。

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角度转型的铺垫;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前期开发、规划以及后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本文以古墙为例,简单介绍了中国各类典型的古墙,阐述了古墙的建筑艺术属性,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诗意之美。

通过管窥古墙的艺术属性,探究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力图增强人文旅游资源观光活动中的审美效果,提升观光旅游活动的理念和质量,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古墙旅游审美价值“墙”,作为中国独特的古建筑,人们更多地重视的是它本身的防御、隔断、封闭、挡风、保温、隔热、防火、防潮、隔音等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装饰性功能日渐突出。

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

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

建筑的艺术属性主要体现在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诗意之美。

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主要就是通过建筑的艺术属性体现出来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墙艺术属性的分析来探究它的旅游审美价值。

一、古墙的概念和基本功能(一)古墙的概念墙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古建筑形式,在古代典籍中,墙有墉、垣、壁等称谓。

《尔雅》:“墙,谓之墉。

”《广雅》:“墉,垣墙也”。

《说文解字》曰:“垣,墙也,从土。

”“壁,垣也,从土。

”“墙,垣蔽也。

”(二)古墙的基本功能首先,墙是房屋的基础构造。

《淮南子》云:“舜作室,筑墙茨屋”。

其次,墙具有遮挡掩蔽的作用。

《释名》:“墙,障也。

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

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

墉,容也。

所以蔽隐形容也。

”第三,因墙掩蔽的起源可以延伸到墙在古代的基本功能,它具有隐蔽屏障、自我保护、军事防御的作用。

旅游审美论文

旅游审美论文

旅游审美论文——游泉州开元寺021211127 庄兴杰此次我所向大家介绍的我所去参观过的旅游景点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

泉州自古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犹太教和拜物教等等,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

其中佛教在泉州极为盛行,唐朝就有“泉南佛国”之誉。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对泉州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语。

而泉州的开元寺便是泉州佛教的象征和代表性建筑物。

正如老师说所的,全国的佛教建筑的格局都是一个模式的。

开元寺也不例外,它大体的格局是这样的:经过门口的紫云屏后首先见到的便是天王殿,其次是宋代二塔——泉州人都称它为东西塔,这也是泉州开元寺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后面我也会详细地给大家介绍它。

再走进去就是最核心的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是寺庙的藏经阁。

这便是开元寺的“主干线”。

在此之外,在开元寺的里面,还有诸如镇国塔、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等建筑物。

开元寺给人的感觉很大,但又不会很空旷,所有的东西建筑都分布的格外有致。

那我就从头开始讲起吧。

我会介绍每一个建筑和它们给我的感受。

首先便是游客第一个会见到的天王殿。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这老师也向我们介绍过。

走进天王殿,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光线并不是太好,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再加上在你两旁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体型巨大,再加上怒目对着所有游客,更会让你倒吸了一把冷气。

这应该就是两大护法所带来的威慑力吧。

经过了天王殿后便是比较宽敞的路和视野。

在最两旁会有东西两道走廊,也是古代的风格,墙上会有佛教的标志形象在上面。

因为走廊建得比地面高,大部分游客都会在上面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走廊的走向,所以格外通风,夏天的时候格外地凉爽。

在往外扩,看去便是开元寺里最有名,也是泉州人所骄傲的建筑——东西双塔。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中的美学论文浅谈桂林山水题目浅谈桂林山水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班级2014年 6 月 8 日浅谈桂林山水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

旅游活动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是旅游资者怀着对美得向往与追求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

对旅游资源进行审美思考,能更好地研究自然旅游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涵盖的特征,阐发旅游资源的审美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的品味和特色,对提高旅游资源的审美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桂林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桂林、美学、审美价值、鉴赏目录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1.1旅游美学的概念 (1)1.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2.1自然美 (1)1.2.2艺术美 (1)1.2.3社会美 (2)二、对桂林旅游美学特征的探究 (2)2.1桂林简介 (2)2.2对桂林的审美方法 (3)2.2.1自然美的审美方法 (3)2.2.2艺术美的审美方法 (3)2.2.3社会美的审美方法 (4)三、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 (4)3.1在文学中看桂林山水 (4)3.2桂林山水具有浓厚的政治历史文化底蕴 (4)结语 (6)正文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1.1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

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

中国是旅游古国。

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中西方艺术的旅游审美

论中西方艺术的旅游审美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游客消费理念的成熟,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人们在领略大自然奇特风光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各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灿烂文化,从中激发热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故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能够表述文化、传播文化的旅游产品的载体就是人文旅游产品。

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搞好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当前我国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旅游审美;审美价值;差异一、引言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个复杂微妙的心理过程。

审美效果的充分获得,需要审美者全身心的投入、专注地进行审美凝神关照,通过视听等五官的感知、思维的联想、情感的交流、深入的领悟和理解等多种审美心理活动的交相引动机制,逐步地获得美感,即由第一层次在生理基础上感官“悦心悦意”的中级美感,最后达到在精神、情感和理性上的“悦志悦神”的至高审美境界。

从旅游主体自身的追求上来说,导向于内心的和谐是旅游审美的高级境界。

人化的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故乡,人与人化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有一种情境与心境上的感应,人们总是希望在与之亲近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和顿悟,摆脱人事羁绊,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因此旅游便是使人类饱受污染的精神得到栖息的最佳方式。

人与旅游吸引物的精神契合似乎总是处于一种“心物感应”式的主客体交融状态中,它以“物色之动”为前提,而为“情以物迁”为方式。

”[1]37审美在重塑人的心灵的过程中,在“物我感应”的同时,人的个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张扬和成长。

人离不开现实的空间,旅游使人的心灵在以自然为永恒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这种超越性的心态就会不断为现实生活输送无穷动力,这种稳定而和谐的心理特征会因此而不朽。

“在异质文化环境中旅游,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的环境等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异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内容表现不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

旅游过程中如何获得最佳审美感受作文

旅游过程中如何获得最佳审美感受作文

旅游过程中如何获得最佳审美感受作文
一般说来,旅游的目的除了让人们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解脱,让身心得以休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丰富知识,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享受,旅游中的美学欣赏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人文景观的欣赏。

所谓自然景观欣赏,当然是指大自然中山水风景的自然形态带给人们的朴素而明快的美。

人们在游山玩水中,不断地发现美,领悟美,追求美。

各人对山水的审美意趣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总的说来观山重在游。

具有多侧面的景观,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去欣赏,自有步移景换之趣。

许多中景观的命名,便是依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定。

赏水贵在玩。

水因流变多姿的形态,或妩媚秀丽或摄魂动魄而展示其美。

远处观水自有其美感,但你若能泛舟水上则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你若能贴近那飞流急瀑,感受那摄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使人在玩水中纵情放怀,涤尽世尘。

其次是人文景观的欣赏。

我国大多数游览地区的自然美景中都融合了社会文化之美。

例如,人们在游中,除了欣赏山的险峻秀美之外,还能同时欣赏到著名的人文古迹和艺术景观。

像建筑艺术、书法、篆刻艺术、石雕石刻、名人的诗文题词等,都更加衬托了山的至尊之美。

再如我国的园林艺术充满了民族格调和诗情画意,融入自然的丽山秀水中,往往能获得巧夺天工、和谐完善的奇效,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艺术明珠。

旅游文化及审美论文

旅游文化及审美论文

《旅游文化与审美》论文学院:XX大学班级:201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XX:陈国强学号:1浅谈XX文化与旅游审美XX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XX文化的发展。

所以,XX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旅游XX的含义XX旅游是一种以XX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

自古以来世界上三大XX(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朝圣的历史传统。

凡XX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为教徒们的朝拜圣地。

如耶路撒冷,由于基督徒认为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地,犹太人认为是大卫王的故乡、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在地,穆斯林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圣者。

现代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圣地有罗马教廷梵蒂冈,传说“圣母玛丽亚显圣”的法蒂玛(葡萄牙)以及联邦德国的奥柏拉格尔高和法国的卢尔德;佛教圣地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如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以及新近发现的佛祖指骨的扶风法门寺;伊斯兰教有四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凯鲁万。

其中麦加是所有XX旅游中规模最大、朝觐人效最多的一处圣地。

该城中心的清真寺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将XX旅游作为一种对寺院、道观古建筑的“观光旅游”来发展,处于一种物质性的开发层次上,同时表现出过多的商业化成分。

而XX能启迪智慧、唤起道德、重塑人生价值等功能却很少挖掘开发,没有展示出其精神层次的价值来。

二、XX文化的旅游价值XX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古建筑的旅游美学价值分析20xx字论文

中国古建筑的旅游美学价值分析20xx字论文

中国古建筑的旅游美学价值分析20xx字论文篇一:旅游美学论文旅游中的美学论文浅谈桂林山水题目浅谈桂林山水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班级20xx年6月 8日浅谈桂林山水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

旅游活动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是旅游资者怀着对美得向往与追求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

对旅游资源进行审美思考,能更好地研究自然旅游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涵盖的特征,阐发旅游资源的审美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的品味和特色,对提高旅游资源的审美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桂林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桂林、美学、审美价值、鉴赏目录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 .. 11.1旅游美学的概念 .................................................................. . (1)1.2旅游的审美形态 .................................................................. . (1)1.2.1自然美 .................................................................. .. (1)1.2.2艺术美 .................................................................. .. (1)1.2.3社会美 .................................................................. .. (2)二、对桂林旅游美学特征的探究 (2)2.1桂林简介 .................................................................. . (2)2.2对桂林的审美方法 .................................................................. (3)2.2.1自然美的审美方法 (3)2.2.2艺术美的审美方法 (3)2.2.3社会美的审美方法 (4)三、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 .................................................................. (4)3.1在文学中看桂林山水 (4)3.2桂林山水具有浓厚的政治历史文化底蕴 (4)结语 .................................................................. . (6)正文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1.1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

旅游资源审美与赏析论文

旅游资源审美与赏析论文

九华山旅游资源审美赏析九华山,在汉代称陵阳山,南朝梁时又称九子山,只因诗仙李白的到访而改为今名。

李白的更名正突出了九华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山水审美特征,从此以后“何人不道九华奇”。

这“奇”既不同于黄山的山水文化,也有别于齐云山的道教文化,而是具有独特的佛教文化。

由于九华山的奇山秀水、藏奇僧,造就了九华山奇特的佛教旅游文化,这就是九华山的魂、九华山的精髓。

一、教圣迹的神奇显现九华山素有“佛国圣境”的美称,自晋代天竺僧人杯渡入山立茅庵以来,几经兴衰。

特别是唐代地藏菩萨道场创立后,形成了“顶礼膜拜,不绝于道”的空前盛况。

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让人着迷、人称绝的僧尼圣迹。

1、藏菩萨转世之奇。

中国佛教名山所形成的四大佛教道场,惟独九华山道场奇特。

五台山为文殊大慧菩萨道场,因唐太宗登基前在华阴曾遇文殊菩萨的帮助,称帝后在五台山诏修文殊殿,遂成供奉文殊菩萨的道场;峨嵋山为普贤大行菩萨道场,传说普贤菩萨骑白象、用船运佛经来到此山,显灵说法,遂成道场;普陀山为观音大悲菩萨道场,也是出于观音显灵于此。

2、人肉身不腐之奇。

肉身菩萨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一大奇观。

自金地藏圆寂后 1000,多年来,肉身不腐的和尚不断地出现,至今共有 6尊。

九华山地处江南,雨量充足,气候潮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此之多的肉身不腐,确是千古奇迹。

这既留给人们解不开、不透的谜团,又有令人神往的传说故事,为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3、佛僧塑像特征之奇。

九华山的佛像有 6000余尊,从构造的材料来看,有铜佛像、佛像、佛像、佛像、佛像、佛像、苎合塑佛像、木雕佛像、画像及肉体真身像。

最突出的有三大奇像。

一是祗园寺大雄宝殿中释迦牟尼的“肉髻”佛像,其头饰并非僧帽,而是“发髻”,额头一块光滑的红色装饰,是释迦在雪山苦修以至毛发粘结的样子。

“肉髻”是大鹏啄食不尽的疙瘩。

二是金地藏别致独特的塑像,十王殿内和肉身殿正面的金地藏塑像的骑坐是四不象的“谛听”,名为独角闪电兽,金乔觉当年就是骑着这只怪物渡海来九华山开辟道场,这与其他地藏像截然不同,是纪念金地藏在九华山苦修生活而建造的。

旅游审美

旅游审美

旅游审美报告( 2012 ~ 2013 学年第 1学期)论文题目:旅游审美---麦积山景区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12/12/18旅游审美---麦积山风景区旅游文化审美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也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

特别是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里,旅游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而它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极其广泛的,不管从什么方面什么角度都有与其密切的联系。

而现代对旅游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一般而讲我们都会想到什么名山什么著名的建筑。

其实旅游不止这些方面,它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宗教、饮食、风俗等等。

不管是名山大川还是无名的小山,不管是古代遗迹还是现代的杰作,不管是国外旅游景点的还是国内的风景名胜,不管是以哪种方式,什么地方,什么形式去旅游,都联系到了许许多多的因素和不同的文化。

而我这次要谈的是天水麦积山风景区。

我去麦积山是在冬季,虽然错过了夏日的绿树成荫,但冬天的景色也独有一番风味,特别是白茫茫的雪景下,更能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山上的松柏点缀,使人眼前猛然一亮。

远远看去麦积山就似在群山之中白色的一枝独树,又不乏单调,而它上面的树木再披上白色的卫衣之后给游客一种麦浪般的感觉。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而其中麦积山石窟更是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具有很多值得去观赏的地方。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也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麦积山,它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观赏的地方,特别是独特的石窟艺术。

第一、麦积山的历史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

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个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旅游欣赏论文

旅游欣赏论文

旅游欣赏论文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中国旅游名胜赏析之“红色旅游井冈山”【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消费要求不断提高,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在人们心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旅游是现代社会引人注目和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中,踏上旅游文化审美的历程,尽情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关键词】中国旅游名胜、井冈山、红色旅游、赏析【正文】中国风景名胜集中国大地自然美和人文美之精华,能给人以美感、熏陶、认知、遐想、舒畅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我们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方式。

我们选择旅游,以阅读大地和解析人类社会的名义,领略、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中华风景名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主要具有“娱目欢心”、“山水比德”、“感物造文”、“润色鸿业”的文化功能,而且山青水秀之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居者精神愉悦,并且健康长寿!可以让我们将日常承担的繁重的社会角色暂时卸下,轻松地置身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徜徉于青山秀水和人文胜迹之间,带着新奇、冲动、激情与渴望,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自由行走、观看、攀登、体验、遐想、抒发、渲泄及交流。

去尽情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好,去用心阅读那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文历史画卷,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高,心灵得以慰藉,这是何等奇妙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美,是风景名胜的强大吸引力之所在,而风景名胜之美,则源于自然山水之美,源于历史与人文之美,源于民俗风情之美。

自然之美,它是以一种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关爱,通过名山大川、浩瀚林海、奇花异卉、珍禽异兽及变幻莫测的气象气候景观等美焕绝伦的自然形态,向我们展现大自然的真实面貌和揭示大千世界变迁和演进的自然规律。

自然之美,以其美学与科学的有机融合,唤起我们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并且给人的心灵以启迪、抚慰或震撼!而人文之美,则是那些存在于先祖聚居的文明发源地以及那些附丽于名山大川间的人文胜迹与当代社会民俗风情和时尚所蕴涵和折射出来的人类先祖先辈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灵光,通过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景观等辉煌灿烂的人文形态,向我们体现人类审美观念和标准、历史发展轨迹与规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中蕴涵的人们智慧和创造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旅游活动的审美内涵学号:0818020101 班级:08旅1 姓名:余航摘要:旅游审美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今的游历。

现代意义的旅游有着全新的内涵,它已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一种新的产业。

无论是客体的开发、主体的审美行为,还是导游,都是经济行为,没有钱是不能旅游的。

人们越富有,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旅游;就旅游目的而言,旅游者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并非所有的旅游者都是为了审美才去旅游。

古人中有的人游历是为了做学问,有的人是为了遁世,有的是因官场不得志,有的人是做官被贬被罚;现代人中有的人是想轻松一下而投入大自然,有的人是为了看看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有的人是为了寻找知识,有的是为了寻觅发财梦;更何况不同处境不同身份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各有不同的审美眼光。

关键词:旅游审美、物我关系、内涵正文:一旅游活动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

通俗地说,旅游活动就是人们所说的“玩儿”的一种,是游玩,是消闲,是消遣,是娱情、娱乐的一种方式。

从理论上讲,旅游活动就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

人在旅游过程中,爬上山峰、坐上游船,感到愉悦,这就构成了人与山水之间的一种和谐,也就是客体“物”与主体“我”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人走进庙宇、面对神佛,心中产生一种敬慕与崇仰的感觉,这也构成了物我(神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与心理上的和谐关系。

所谓主动寻求,是说这种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于人们在平日生活当中时常也可能产生的那种和谐关系。

旅游是人的一种主动活动,是寻幽访胜,是寻奇探异,是寻新鲜、求刺激,所以说是主动寻求。

这里所说的物,是指人在旅游活动中观赏的或参与其中的对象,或者说是人作为旅游主体的审美对象(审美客体)。

这种审美对象主要是指山水风光、园林建筑、寺庙祠宇、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以及旅游主体可直接参与的活动如游泳、漂流、滑冰、滑雪、滑沙、滑翔、划船、骑马、打高尔夫球等以及其他竞技类活动等。

这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当然,在旅游活动中还包括住宿、吃饭、乘坐车船、逛街购物等,这就把旅馆、饭店、露营地与设施、车辆船只、旅游用品与旅游纪念品等也变成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的另类的审美对象了。

既然说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旅游活动又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那么这种主动寻求说的其实也就是旅游活动的审美本质,而这一审美本质的内涵又是非常复杂、多样、丰富、深厚的,所以绝不可对这种物我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作出表面的、简单化的理解。

旖旎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园林建筑、高品位的艺术创作等等,作为审美对象,它们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和谐关系,尽管这些审美对象自身的种种和谐关系也可能表现为种种复杂的情况,但它们仍然只是作为审美对象、即“物”自身的和谐,还不是我们所说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即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审美对象自身的和谐,诸如内容与形式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具体对象与周围环境、与时代、社会之间等等的和谐关系,自身可以产生美,但这种物自体的和谐关系,却不能等同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它不能用之于说明或替代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平常我们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意思是说,并不在乎这个女子是否真像西施那么美丽,而在乎她在她的情人(或一厢情愿地视她为情人的人)眼里,她就是西施。

这个“西施”,作为审美对象,当她确实具有很多美的质素时,一般地说,她应该被多数人认为是美的。

但她仍然可能被一些人评头品足,不认为她是很美的,或者并不喜欢她,甚至有人还认为她丑。

可是,一个的确说不上很美的女子,在一个十分欣賞她的人的眼里,也就是说在“情人”的眼里,她却可以被认为是很美的,甚至是最美的。

她就是“他”眼里的西施。

这就是说,审美客体的美与不美是一回事,审美主体的审美评价是另一回事。

这也就是说,审美客体自身关系的和谐(或不和谐)不能等同于审美主体与其关系的和谐(或不和谐)。

桂林山水应该说是很美的了,所以唐代大文豪写出“江作青罗帶,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

但同样是这一桂林山水,也是唐代的另一位文豪柳宗元却写出了“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

这就说明,物(审美客体)自身的和谐是一个问题,物、我(审美主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另一个问题。

二物我和谐关系的复杂性对同一个人来说,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有变化的。

柳宗元写出“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是因为他这年秋天到桂林时,正赶上他遇上麻烦事,忧愁满怀、心烦意乱的时候,如果换了他心安神泰的时候到桂林,也许他写出的诗句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提出一个物我和谐关系的复杂性问题。

当然,审美客体自身的和谐是构成与审美主体之间关系和谐的基础。

我们说和谐为美,但和谐不等于同一,《国语·郑语》中记述史伯的话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这个意思。

有差异的事物,矛盾对立的事物才可能“和”,即可以形成和谐关系。

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天道之和,就包括天与地、阴与阳、尊与卑、高与下等等的关系之和。

因为有差别,有矛盾,即有不同,才有“和”的问题,亦即和谐、统一,这样才有事物的发展、前进。

前面讲到审美客体存在自身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而审美主体同样也存在自身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

如人的五官感觉之间、感觉与认识(感性与理性)之间、生理与心理之间等等,由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各有其自身的差异、矛盾方面,即各有其自身的和谐与不和谐方面,这样,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和谐关系上,就构成了十分复杂、多样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我和谐关系的丰富性与变异性。

在旅游活动中,以形式美为主的旅游景观作为审美客体,它与作为审美主体的旅游者构成物我之间的和谐,这是比较简单、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物我关系和谐的类型。

山水风光、园林建筑等自然天成或人工建造的景观,以其合理的结构、适当的布局,匠心独运或鬼斧神工的构筑造型,晦明无常或变幻莫测的奇妙视象,以及充分展示某种意薀、内涵的高超完美的艺术显现,还有那些必不可少的丰富的或适度的色彩、声光等等,这些条件形成了或平衡对称,或动静自如,或韵律协调,或出神入化等等与审美主体——人的性格、感情、思致等相呼应的形式美,并由此激发出优美、幽美、柔美、壮美、雄伟、庄严等等不同的审美效果,正是这些审美客体适应了审美主体心神的需要,或是它们拨动了审美主体情感的琴弦,或是它们引发了审美主体情绪的变化,或是它们调动了审美主体的理智的联想,使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情体验、审美经验、心境意绪等等主观因素,从审美客体中获得了种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诸如心旷神怡、心动神驰、心凝形釋、心智顿开、心开目明、心旌摇曳、心潮起伏、心神不宁、心猿意马、心怀仰慕、心生骇惧等等),所有这些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的产生,都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物我之间关系和谐的不同表现形式。

而所有这些表现形式,都还属于旅游活动中物我关系和谐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方面,它们还不是旅游活动审美内涵的全部内容。

三旅游审美的类型与层次的不同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其表现形式,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还有另外几种更为复杂的情况。

作为审美主体的旅游者,面对作为审美客体的旅游景观,所产生的美感并非只是优柔与壮伟之美。

也就是说,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还时常产生不同于一般赏心悦目的其他美感体验。

比如奇险之美、狞励之美、惊恐之美、抽象之美(精神与心理的内在体验之美)等。

奇险之美除产生于专门的猎奇探险性的旅游活动之外,在一般的旅游活动中也常使人体尝得到或观赏得到。

比如攀登黄山、华山,坐在穿越长江三峡急流险滩的船上,都能使人品味到某种程度的奇险之美。

其他如漂流、冲浪、滑翔、滑雪、跳伞等旅游活动会让人体验到更大程度的奇险之美。

即使是坐在索道缆车观赏脚下的万丈深渊、云雾缭绕的山水林泉,也同样可以体尝到一种奇险之美。

这种奇险之美,是由于旅游景观作为审美客体之险,以及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的观赏方式之险,与审美主体最终对于奇险的规避与克服而具有的安全感这种特殊的物我关系的和谐所产生的。

与奇险之美相类似的还有怪异、恐怖的旅游景观令审美主体产生的狞励之美。

一些看似摇摇欲坠的悬崖峭壁,一些诡秘阴森的洞窟岩穴,一些幽谷暗河的嶙峋怪石与突兀来去的飞禽走兽,还有庙宇神殿中凶相毕露、面目狰狞的神像鬼王等,这些令人骇愕、惊恐的旅游景观,作为审美客体,它们使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在感到心理压抑和生命临危之后,又产生了超脱感,这种对刺激性的主动寻求,使主、客体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物我关系的和谐,从而满足了审美主体的某种特殊的审美需求。

在旅游活动中,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抽象美感的审美类型。

抽象美感的产生,主要是依靠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的心智活动来完成,因此作为审美客体的旅游景观本身,倒未必具有产生这种美感的直观因素,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只是作为一个触媒,引导、诱发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联想,使之在精神上、智识上产生一种非感性的审美满足与审美感受,这种抽象美感当然并非是感官的而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内在体验之美,但它也同样可以使人怡悦,使人欢乐,甚至可以使人激动、亢奋、慷慨悲歌乃至潸然泪下。

旅游活动中这种类型的美感,当然也需要通过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物我关系的深层和谐,才能产生与完成。

类似西安半坡遗址那样的文化古迹,在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旅游景观中也都有不少。

这类旅游景观所给予观赏者的美感,既不是山水风光、园林建筑的优美、壮美,也不是巍峨宫殿、庙宇神佛的神圣、崇高之美。

它们所给予观赏者的是历史知识、人类智慧、文化启迪之美。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不以建筑艺术取胜的古代与现代的名人与重大事件的故里、遗址、纪念地等。

(当然,此类景观如黄陵县黄帝陵、曲阜孔庙、洛阳关林、扬州鉴真纪念堂、内蒙成吉思汗陵等,仅就其园林、建筑艺术来看也足可观。

)它们给人的美感也主要不是直接感官方面的,而是精神、思想方面的。

即如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其兵马俑之制作、造型艺术固然很有审美价值,但作为一处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它是以其宏观的文化审美价值与总体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吸引旅游者的,整个兵马俑坑的巨大规模,兵阵排列有序的恢宏气势,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制作技术之高超,都让人感到远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国秦代文明、文化之伟大。

秦兵马俑坑作为审美客体,它给予作为审美主体与旅游者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文化伟大之美,其主、客体物我关系的和谐之点也正在这里。

在旅游活动中,有些旅游景观还可以使人产生产多重的以及模糊性的审美感受。

这是因为,这些旅游景观历史悠久,景区较多,内容丰富。

不同景区或同一景区内的不同内容,使人产生的美感也是复杂多样的。

仍以泰山为例,从总体上看,泰山是以雄伟,庄严之美著称的。

它被称为“五岳之尊”,历代帝王到此登山封禅、建造庙宇、刻碑题字,历代名人为之吟诗作赋、著文书丹,因此泰山上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古迹、诗词名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