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工作的意见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75177d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0.png)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1•【字号】潍政发[2010]18号•【施行日期】2010.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工作的意见(潍政发〔2010〕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切实解决当前供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区供热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供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我市集中供热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截至2009年底,城区供热能力、供热面积分别达到1585吨燉小时和1650万平方米,供热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供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供热管理体制不顺,热源、管网和换热站未实现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混乱,职责不清、服务质量和效率与群众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居民居住环境和采暖设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供热质量高低不齐。
三是现行收费方式存在缺陷。
在当前按供热面积收取热费的模式下,供热质量与企业利润呈反比关系,部分换热站为获取非法利润擅自降低供热质量,用户权益受到侵害。
四是供热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力度不足,缺乏约束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市供热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城区供热管理,切实解决当前供热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保障城区居民采暖、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级各部门、各供热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供热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二、减少中间环节,理顺供热管理体制要按照《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快供热资源整合,规范供热市场秩序。
第十四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课堂PPT)
![第十四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a600c92b160b4e777fcf7b.png)
其三是这类地热系统多出现在断裂破碎带或两组不同 方向的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本身的渗透性能很差, 主要靠裂隙和破碎带导水,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 压差下形成受迫对流,构成地下热水环流系统。
图14-2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
7/103
一、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 我国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
滇西地热带以及台湾地区。 从全球地热系统及地球资源分布来看,藏南-川
西-滇西地热带(或称“喜马拉雅地热带”)实际上是 地中海地热带的东延部分,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 物。
8/103
图14-3 西藏羊八井热田的概念模型
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以及江西、湖南和 浙江,胶辽山地和汾渭地堑边缘。这些都是新构造活 动强烈的地区,活动断裂发育。
14/103
图14-4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模型
15/103
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分布有如下特点:
其一是没有特殊的附加热源,主要靠正常或略微偏高 的区域大地热流供热和维持,这是与高温地热系统的 主要区别。
第十四章 地热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 ❖ 第二节 研究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 第三节 地热资源评价 ❖ 第四节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1/103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越向地球深部,温 度就越高。这种以热能为主要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 热量就是地热能。
地热能一部分来源于地球深部的高温熔融体,另 一部分来源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 变。
潍坊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潍坊矿产资源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4084b0181c758f5f71f67cd.png)
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潍坊市人民政府二O一六年十二月目录总则 (1)一、现状与形势 (1)(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1)(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5)(三)面临形势与发展要求 (10)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3)(三)规划目标 (14)三、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17)(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18)(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21)(三)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22)(四)有关市县区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24)四、严格规范砂石粘土/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5)(一)合理调控开采总量 (25)(二)优化资源开采布局 (27)(三)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 (29)(四)延长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增加附加值 (31)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32)(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32)(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33)(三)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作机制 (34)(四)保护与治理分区 (34)(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37)(六)矿山土地复垦 (37)六、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38)(一)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38)(二)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38)(三)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39)(四)扩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和绿色矿山数量规模 (41)七、矿业权规划设置及监督管理 (41)(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41)(二)采矿权规划设置 (43)八、环境影响评价 (50)(一)地理地质背景与生态功能区划 (46)(二)规划概述与环境现状分析 (50)(三)规划环境识别与影响指标 (52)(四)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监测计划 (56)九、重大工程 (60)(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程 (60)(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程 (61)(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 (61)(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61)(五)矿山复绿行动工程 (62)(六)地质资料信息化集成与社会化服务 (62)十、规划实施管理 (63)(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63)(二)建立健全规划重要指标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64)(三)规划实施的科技和社会监督措施 (64)(四)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65)(五)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 (65)附表目录附表1 规划基期潍坊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 规划基期潍坊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3 潍坊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规划表附表4 潍坊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5 潍坊市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附表6 潍坊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7 潍坊市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附表8 潍坊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附表9 潍坊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0 潍坊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1 潍坊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点治理区规划表附表12 潍坊市矿产资源规划重大工程一览表附图目录附图一潍坊市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二潍坊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附图三潍坊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与调查评价规划图附图四潍坊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附图五潍坊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附图六潍坊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总则矿产资源是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9d0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0.png)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低碳、低排放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地热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一、勘探调查阶段:
1. 选择有潜力的地热区域进行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地温等方面的勘探,确保资源量和可开发性。
2.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热勘探仪、地震仪等,对地下地热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测和分析。
3. 对勘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热资源的规模、稳定性和分布情况。
二、开发利用阶段:
1. 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包括直接利用、发电利用等。
2. 根据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包括地热能钻探技术、热水井选址技术、地热能转换技术等。
3. 建设地热电站或者利用地热进行直接供热、供温等。
4. 加强地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经过勘探调查和开发利用两个阶段,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式,并加强管理和保护,才能真正发挥地热资源的巨大潜力,为人类的清洁能源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评估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ab4e2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b.png)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评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点。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因其稳定、可持续的特性备受重视。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相关地质环境评估。
一、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地热能是指在地球的深层热资源中,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或供热的过程。
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地壳和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以及地球内部的地热流。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利用,即将地热能直接应用于供热和温泉浴疗等领域;另一种是间接利用,即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
1. 直接利用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能是将地热能直接应用于供热和温泉浴疗等领域。
地热供热系统通常由地热井、热交换器、传输管道和终端用户组成。
通过将地热能转移到终端用户,满足其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
另外,地热资源中的温泉水也是人们常常利用的一种直接地热能。
人们通过开发地热温泉资源建设温泉浴疗中心,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养生的场所。
2. 间接利用地热能间接利用地热能是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
常用的地热能发电方式包括干蒸汽地热发电和二元地热发电。
干蒸汽地热发电是通过地热井将地热水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而二元地热发电则是通过地热井中的高温地热水与低温工质进行热交换,使工质蒸发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地质环境评估,以确保开发活动的安全与可持续性。
二、地质环境评估地质环境评估是指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区域的地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条件、地质灾害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开发利用地热能的可行性和风险。
1. 地下地质条件评估地下地质条件评估主要研究地下岩性、构造和地层特征等,以确定地热系统建设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
同时,地下地质条件评估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和地下水化学性质等,以确保地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与分区评价探析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与分区评价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291de3bceb19e8b9f6ba61.png)
- 134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1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及其特征山东省目前的地热资源分布主要以齐河——广饶断裂带为界,主要地热资源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数据来源:《山东省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
鲁东山地丘陵地层相对古老,板块构造相对活跃,热储层主要是火成岩和变质岩,厚度基本上控制在50m~280m,并且基本上为60℃~90℃的中高温温泉。
鲁中山地丘陵区域分布有大量的天然露头温泉和人工揭露地热资源点,地热埋深在200m以下,基本上都是60℃的中温温泉。
鲁西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范围位居山东省之首,现有的人工揭露地热资源上百处。
鲁北地热区为平原,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基本上都是层状热储层,垂直表现为多层热储结构,埋深都在1000m~2000m,温度控制在40℃~110℃。
2 地热资源分布影响因素鲁东地区地热资源主要是古老底层加上活跃板块构造,新生代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明显,大量的基性岩浆、酸性岩浆喷出产生的热量形成了该区域的地热资源。
鲁中沂沭地热区主要是地震多发区,再加上主干断裂等断裂活动形成了大量的地垒和地堑,当然还与花岗岩入侵围岩蚀变带、新生代喷发安山岩有关。
鲁西地热资源主要是寒武-奥陶碳酸盐层,热源成因主要受该区域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在断裂构造影响下,该区域局部出现深循环地热资源。
鲁北地热资源主要是新生代碎屑沉积物不断地挤压之后形成的重力压缩热能,同时该区域的石油资源所提供的化学应热也为热源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3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区评价3.1 山东省区域控热地质条件图2显示的是山东省主要地热点分布区域简图。
图2 主要地热点区域分布简图如图2所示,自然出露的地热点热储层整体埋深相对较浅,例如自然出露的地热资源集中度最高的鲁东一带,基本上热储层顶板埋深都在50m以下,区域大气降雨会沿着断裂带或者是不同岩体接触带渗进地层深处,之后经过深部围岩加热再沿着通道上升到浅部地层,最终形成区域地层热异常现象,所有的地热点基本上都集中在山前平原地带、沟谷地带以及山间盆地区域。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cec6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a.png)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摘要:本文应用GIS技术评价潍坊市地热资源,通过浅层采集温度和孔隙水压评价深部岩石层内地热资源,钻探样品分析确定地层温度梯度,利用跨层温度平衡法求解压力梯度,结合热采水文地质信息,实施建筑物节能减排效果对比分析,建立了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的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潍坊市地热资源丰富,大多深部岩石层内地层温度在40℃-60℃之间;地热资源渗流系数大多在1×10-6/m·s以下;利用地热资源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效果,可实现建筑节能量的节约和降低建筑能耗。
本文研究的计算模型可为潍坊市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且对地热资源利用潜力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潍坊市;地热资源;GIS;跨层温度平衡法
1.引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804e9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6•【字号】鲁政字〔2023〕173号•【施行日期】2023.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字〔2023〕17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山东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持续深化能源革命,围绕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着力深化勘查评价、创新开发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地热能开发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依法规范勘探开发行为,结合地下水超采情况,科学划定地热资源适宜开发区域,推行节水环保型地热能利用技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地热资源禀赋、用能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科学选择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加强示范引领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发挥地热资源效益。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强化宏观指导,加强政策供给,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地热能开发建设。
产业带动、协同发展。
以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为契机,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思路,加快地热能配套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9243c565ce05087732135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部标准DZ40—85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地热资源是地质矿产资源之一,为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可作为国家、省、市、自治区制定长远规划的依据;也作为本系统进行地热田普查和初步勘探的设计依据。
1 名词、术语1.1地热资源系指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地下岩石和水中的热能,也包括在未来条件下具有替在价值的热能。
根据研究程度,地热资源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远景地热资源、推测地热资源及已查明地热资源(图1)。
图1 地热资源评价表1.1.1远景地热资源系指在小比例尺(相当于1∶100万或1∶50万)区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某些地热现象,如温泉、浅层地温等物探资料,并基于一般的地热地质条件和理论,推测其存在的地热资源。
远景地热资源可作为进行中等比例尺调查和制定规划的依据。
1.1.2推测地热资源系指在中比例尺(相当于1∶20万或1∶10万区域调查的基础上,相应开展了地热地质、地热地球化学和地温调查,重、磁、电或地震等物探以及钻探工作,得出的地热资源。
推测地热资源可作为规划大比例尺地热调查,编制地热普查、初步勘探设计的依据。
1.1.3已查明地热资源又称已确认地热资源,系指在大比例尺(相当于1∶5万等)调查的基础上,相应开展了地热地质、地热地球化学、地温调查,重、磁、电或地震等物探工作,经钻探验证,地质构造和热储边界清楚。
同时,经过长时间单井、多井抽水试验或放喷试验以后,在计算出的地热资源。
1.2地热储量系指已查明地热资源的一部分,即在当前条件下可以用地质学方法圈闭而又能经济、合理、合法地开采的有用能源。
1.3热储系指含有能被开发利用的热流体的岩石和岩层。
热储还可分为孔隙热储和裂隙热储。
砂层、砂卯砾石层、胶结较差的砂岩、砾岩和部分碳酸盐岩等属孔隙热储。
火成岩、变质岩、部分碳酸盐岩和致密砂岩、砾岩属裂隙热储。
在进行地热资源评价时,对于孔隙和裂隙二者兼有的热储,如砂岩、砾岩和碳酸盐岩等按孔隙热储考虑。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3a622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9.png)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第一章:引言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成为了地热能开发的关键。
第二章:地热资源的评估2.1 地热资源的概念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存储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地壳和地幔的热量。
地热资源可以通过地热梯度和地温场来进行评估。
2.2 地热资源的评估方法地热资源评估是指对地下热能储量和热储体的分布、温度、厚度和热导率等参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估方法包括地热勘查、地热勘探、地热监测和地热模拟等。
2.3 地热资源评估的工具和技术地热资源评估需要借助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热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估工具和技术包括地热热流计、地热地层测井、地热地球化学分析和地热数值模拟等。
第三章:地热资源的利用3.1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可以通过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进行利用。
直接利用包括地热供暖、温泉利用和温室养殖等;间接利用则是指利用地热能发电。
3.2 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发电是指利用地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常用的地热能发电技术包括干蒸汽地热发电、闪蒸汽地热发电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等。
3.3 地热能的利用案例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地利用地热能进行电力供应和供热。
冰岛、菲律宾和新西兰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能在这些地区的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四章: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1 地热能的可持续性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4.2 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为了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这包括合理开采地热能、优化利用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地热能政策的制定等。
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
![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9e10e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a.png)
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然而,地热能开发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地热能开发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从而确保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本文将对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性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开发地热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地表破坏、水资源的变化、地震风险的提高等问题。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成为必要的举措,以便减少破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二、地热能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步骤1. 资料搜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质、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以便了解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 影响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地表破坏程度、水资源变化、地震风险等方面的评估。
3. 风险评估:根据影响分析的结果,对地热开发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4. 影响评价:综合考虑开发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影响进行评价。
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环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5. 方案制定: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可行的开发方案,并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计划。
保证在开发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减少地热能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的措施1. 热水回灌技术:合理处理地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以采用热水回灌技术将废水重新注入井中,从而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
2. 底泥处理:地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应采用适当的底泥处理技术,以确保废物不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 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地热能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社会参与:在地热能开发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进一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83883b0b4c2e3f572763ac.png)
1 区域地质条件
1 . 1 地 层生代 以来 . 该 区域在喜玛拉雅 山和燕山运动 的影 响下 . 一直 本 区沂沭断裂带 以西 . 馆 陶组 热储层最有开 发价值 . 其顶 界面埋 处于缓慢 下降状态Ⅲ 巨厚 的新生代地层沉积形成 . 且新生代地 层发育 深为 8 1 0 m ~ 1 1 3 0 m. 厚度为 3 1 0 ~ 3 7 0 m. 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细砂 岩和卵 相对 比较齐全 .自 下 第三系至第 四系地层均有发育 .沉积厚度可达 石状粗砂岩 . 孔 隙和裂 隙承压水 . 其渗透系数一般 为 O . 2 6 0 . 3 6 m / d : 地 4 0 0 0 m 以上 。 温梯度与距离 沂沭断裂带 的距离成正 比 .本 热储层平均地 温梯度在 1 . 2 地质构造 2 . 8  ̄ C / l O O m. 东南 山麓大气 降水 以及一定 程度的水迁移的渗透是本地 潍坊市所处 构造部位特殊 。 鲁西 、 鲁东型地层均有分布 , 且发育齐 区的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全目 。沂沭断裂带纵 贯潍坊市南北 . 它 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 . 自东向西 3 . 2 评 价 方 法 . 2 . 1 基本认识 为: 昌邑一 大店断裂 、 安丘一 莒县 断裂 、 沂水一汤头 断裂 、 唐 吾一 葛沟 3 断裂。 呈北北东 向延伸 , 北部较宽 . 南部收敛。 东部为安丘一莒县地堑 、 本 区按照分类属于低温地热资源 ,热储形状为层状 .分布广 . 岩 西部是唐吾一 马站地堑 、 中部为汞丹 山地垒 。另外 , 益都 、 临朐西部山 性 、 厚度 , 规 则的改 变 , 简单 的结构 条件 , 热储 深度大 , 为较高 的压 力 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 . 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 、 诸城和 水 . 应用整体 的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的宏观和微观的 . 局部 的 . 静态 的和 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 隆起 的一部分 . 北部 昌潍 凹陷是济阳坳陷 动态 的关系分析方法 的一部分 . 与渤海湾毗邻。 昌潍凹陷位 于沂沭断裂带北端 的平原地带 . 3 . 2 . 2 有效利用资源量计算 西接济 阳拗陷 , 北临莱州湾 区内有一 系列轴 向近东西的相间排列 的 计算方式 : Q k = p Q C W( t w — t 1 ) 凸起和 凹陷[ 3 1 。 该 区 自中生代开始发育 , 普遍沉 积了一套侏罗一 白垩 的 O k —— 可有效 利用热 资源量 红色碎屑岩和火山岩 , 进入新生代 . 在喜 马拉雅 山运 动影响下 . 出现大 t 1 ——热 水利用后废弃温度 。 根据利用方式不 同分别取 : 幅度 的下沉 洗浴 ( 3 s o c ) ; 游泳 ( 3 1 q c ) ; 土壤加热 ( 2 6 ℃) ; 养殖( 1 7 ℃) Q ——分别取降深 5 0 m 、 1 0 0 m对应的 3 8 4 1 m 3 / d 、 7 6 7 8 m 3 / d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5084e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9.png)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位才波【摘要】该文在充分收集以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工程建设适宜性、区域地壳稳定性、地下水质量、地下水富水性等单地质环境要素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潍坊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潍坊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为好区、较好区、较差区和差区等4个等级,好区面积350.39 km2,主要分布于城区北部一带;较好区面积562.68 km2,主要分布于质量好区外围;较差区面积1 004.70km2,主要分布于央子街办外围及峡山水库一带;差区面积687.23 km2,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区域及萧家营、老坊子区一带.【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8(034)009【总页数】9页(P67-75)【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地壳稳定性【作者】位才波【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地矿局海岸带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3地质环境质量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而生存发展,人类所有的经济—工程活动都是以地质环境为背景而展开的[1]。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城市的地质环境质量状况,为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优势,控制地质环境劣势,治理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而为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提供依据[1]。
潍坊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会处,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多,潍坊城市地质环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因此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对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范围以潍坊市城区为主,涉及14个1∶5万图幅,总面积2605km2。
1.1 气象水文研究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具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北部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海洋较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具有海洋与内陆气候的特点;南部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efc07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7f.png)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篇一:浅谈威海地热资源的开发评价(2)(一)把资源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计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地热资源幵发利用经济评价的作用与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地热资源经济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影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等。
(二)我国地热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经济评价综合分析。
对低温地热资源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深层地热水供暖、浅层地温能供暖、深层地热水供暖项目投资人、风险高,比较侧重于净现值等财务数据的计算;浅层地温能经济评价汴重別其节能效应的评价,威海地区主要为浅层地热;地热温泉评价主要是影响温泉幵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地热资源经济评价以单类型为研究刘象,缺乏对各种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项目的宏观评价分析。
(三)分析影响各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刘地热资源幵发利用进行了评价。
深层地热水供暖项目调整参数为事务收益率、单井产量;对于浅层地温能项目,可以通过提高投资额和缩短投资冋收期的参数來提高效率;对于地热温泉项目,可以通过提高投资额和内部收益率的参数来提高效率。
(四)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路径一推进我国地热资源一经济一环境协调发展。
项目层面,通过梯级利用、地热(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回灌技术方法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效率和积极幵发cdm项目;产业层面,通过开展我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合理规划地热产业、建立地热产业投资基金来保障我国地热资源一经济一环境协调发展。
三、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措施(一)加强地热资源勘察评价,地热资源开发的风险比较大,要降低地热资源开发的风险成本,就必须加强地热资源的勘察评价工作。
地热资源的勘察应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重点结合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做。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64a1b8f121dd36a32d8242.png)
浅谈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摘要: 地热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发展前途十分广阔,重视对地热资源的研究,加快对其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更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主题词地热资源地热开发地热利用地热研究中图分类号: p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地热研究在本世纪升温地热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发展前途十分广阔。
现今,各国纷纷重视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开发技术。
重视对地热资源的研究,加快对其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更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二、地下热水的开发和利用1,地热资源的温度分级地热资源的温度分级有三类:高温、中温、低温2,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利用包括发电和非发电利用两个方面,非发电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利用地热的经验表明,高温地热资源(在150℃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后排出的热水可供直接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在150℃以下)则以直接利用为主。
所谓直接利用是指不进行能量转换而直接对热水(汽)能量的利用,利用于工业和农、林、牧、渔业及人民生活等方面。
(1)地热发电意大利利用地热资源发电最早, 1904年在拉德瑞罗地热田利用地热蒸汽建立了第一座地热电站。
世界其它国家的地热发电事业都是50年代才相继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利用地热发电的国家已有15个。
1980年全世界地热发电的总装机容量约为250×104kw,截至1983年6月止,已增至319×104kw,预计到2000年发电量可达到1700×104kw以上。
地热发电的优点是,一般不需要燃料,多数情况下发电成本比水电、火电和核电要低,设备的利用时间长,建厂投资一般低于水电站,且不受降雨、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稳定,可减少环境污染等。
(2)地热采暖利用地热采暖可以保持室内最佳环境温度,可以节约燃料,还可避免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利用地热采暖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
冰岛的地热资源主要用于房屋的采暖。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95d0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8.png)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地热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地热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方法,对潜在地热资源进行勘探,确定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储存条件。
2. 温度测量:通过地热井和热储水井的温度测量,获取地下热水或岩石的温度数据,评估地热资源的温度梯度和热储量。
3. 水文地质调查: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揭示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并确定热水的循环路径和流量。
4. 地热潜力评估:通过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和统计方法等,分析地热资源的潜力,包括资源的可开采性、可开发程度和经济价值。
5. 环境评价:评估地热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热井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地热开采对地热区域温度分布的影响等。
6. 经济评价:通过经济学方法,对地热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估,包括资源的开发成本、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期等。
综合以上评价方法,可以系统地评估地热资源的储量、温度、产能、可开采性、
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a20cd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a.png)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28•【字号】潍政字〔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潍政字〔202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已经省自然资源厅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2023年1月28日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总则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加强潍坊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细化落实上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功能分区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做好全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遵循。
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规划》适用于潍坊市行政辖区。
《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1年至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35年。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ec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4.png)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 引言地热资源是指地壳内储存的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在能源领域,地热资源被广泛应用于供热、发电和温室等领域。
本文将提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包括资源评估、开发技术和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2. 资源评估地热资源的评估是开发利用的基础。
评估方法通常包括地质勘探、地热勘测和地热水样分析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获取地热资源的储量、温度和分布等信息,以确定地热资源的潜力和开发价值。
地质勘探主要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地下地热岩石的分布和性质。
地热勘测则是通过测量地温和地热流等参数,来确定地热资源的分布范围和温度等级。
地热水样分析则是对地下地热水的水质、温度和成分等进行测试,以确定地热资源的可利用性。
3. 开发技术地热能的开发主要包括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能两种类型。
浅层地热能主要指地表至2000米范围内的热能,深层地热能是指2000米以下地壳内的热能。
3.1 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浅层地热水源热泵系统和地表热能利用系统。
浅层地热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地热水和热泵的工作原理,将地下低温热能转化为供热和制冷的热能。
通过地下水循环系统,将地热能源与室内空调系统相连接,实现供热和制冷功能。
地表热能利用系统主要包括浅层地热能集热器和地热能利用设备。
浅层地热能集热器通过地下水、土壤或岩石等介质吸收地热能,然后通过热交换器将地热能转移到利用设备中,如地板供暖、温室种植和游泳池加热等。
3.2 深层地热能开发技术深层地热能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深井地热利用两种方式。
地热发电是指利用地下高温的地热水或岩石融岩等深层地热能源,通过地热发电站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具有稳定可靠、环境友好等优势,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
深井地热利用则是利用深层地热水或蒸汽进行供热和供暖。
通过深井抽取地热水或蒸汽,然后通过传热设备提供供热或供暖服务。
这种方式适用于供热范围广、节能环保的场所,如温室、养殖场和游泳场馆等。
地热能开发利用
![地热能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0bcded227916888586d7c2.png)
地热能开发利用作者:王效勇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6期作者简介:王效勇,男,(1968.9-),山东潍坊人,中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从事建筑安装工作。
王效勇(寿光市环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41)摘要:干热岩型地热能是地热能的一种,它利用水作为导体将地下岩石上的温度提取上来,用于采暖。
干热岩型地热能采暖具有局限性小,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但是与此同时,它又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
干热岩采暖有三种方案:两井连通法、单井干热岩采暖(单管式)以及单井干热岩采暖(双管式)。
三种方案均需要打实验井来实验。
关键词:开发地热能干热岩型发电采暖中图分类号:TK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00-001 地热能的一种——干热岩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遍布广泛。
干热岩是指地表以下2000米至6000米的岩石层,干热岩的温度一般在70度至200度之间,干热岩中的温度一般是用水将它提上来。
然后用于发电、采暖等。
2 干热岩型地热能取暖的原理根据地质情况打出两口深约4000米左右的井,两井相距200米至600米。
将两井连通。
用高压注水泵向一井内注水,水通过干热岩层,将干热岩中的热量吸收后,从另一口井中喷出,进入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后的温水再回到注水井中。
这样就好像把一个锅炉放在4000米的地下,水在这个系统中不停的循环就达到了取暖的目的。
3 干热岩型地热能发电干热岩型地热能发电比较复杂,因为发电要求热水或者蒸汽的温度高,也就是钻井相对要深,技术要求要高,投资要大。
并且发电设备也是一项很大的投资。
所以干热岩发电项目一般为政府投资行为。
4 干热岩采暖与干热岩发电相比较(1)采暖温度为40度或70度,暖气片方式供暖的,供水温度最高70度。
低温辐射地板采暖方式供暖的,供水温度最高40度。
这样钻井深度大大低于发电要求钻井深度。
(2)冷水在井底变热后可能最终会使岩石温度降低,因此一处热岩发电站也许只能工作20年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摘要】潍坊市地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便利。
近年来,该市出现了一些规模化的地热关联企业和温泉洗浴品牌,对于综合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论述潍坊市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同时提出了地热资源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山东潍坊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濒渤海,南靠沂山,东连青岛、烟台,西接东营、淄博。
面积15859平方公里。
潍坊市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
区内低温地热水资源丰富,地热水资源的勘察与开发利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地质条件
1.1 地层
自新生代以来,该区域在喜玛拉雅山和燕山运动的影响下,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状态[1]。
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沉积形成,且新生代地层发育相对比较齐全,自下第三系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发育,沉积厚度可达4000m以上。
1.2 地质构造
潍坊市所处构造部位特殊。
鲁西、鲁东型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齐全[2]。
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
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
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
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
昌潍凹陷位于沂沭断裂带北端的平原地带,西接济阳拗陷,北临莱州湾。
区内有一系列轴向近东西的相间排列的凸起和凹陷[3]。
该区自中生代开始发育,普遍沉积了一套侏罗—白垩的红色碎屑岩和火山岩,进入新生代,在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出现大幅度的下沉。
2 地热地质条件
2.1 地温场特征
地温场的平面分布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地温高低与基岩面的起伏呈正
相关关系[4],深大断裂附近的地面温度是比较高的,温度梯度变化缓慢。
据第四系地热井中所获得的测温数据,恒温层埋深为40m,恒温层温度为13.6℃。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浮烟山校区1#、2#地热井在1200m处地温为58.0℃、61.3℃,经计算1200m以浅平均地温梯度分别为3.11℃/100m、3.72℃/100m、3.86℃/100m。
2.2 热储层特征
潍坊市地热水,按其赋存条件可划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新生界赋存于碎屑沉积层的孔隙水。
另一种是砂岩裂隙水及裂隙岩溶水,赋存于碳酸盐岩中。
本区热储层根据其水文地质特征的不同,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三个热储层:上第三系明化镇组热储层、馆陶组热储层和基岩热储层[5]。
①上第三系明化镇组热储层
全区均有分布。
顶界埋深855~1381m,底板埋深1322~1625m,沉积厚度161~653m。
岩性为暗棕棕红色泥岩与灰绿色砂岩叠层。
②上第三系馆陶组孔隙热储层
本区馆陶组地层厚度为330~430m,底板埋深1353~1980m,呈西薄东厚、西高东低的分布,岩性为块状细砂岩与砾岩夹杂;中部为细砾岩夹红棕色、灰绿色泥岩;下部为棕褐色、灰绿色细砂岩;底部为灰白色细砂岩。
砂岩大部泥质胶结,质地较为疏松,具备良好的储热空隙,单井出水量42~91m3/h,井口水温56”--88℃。
水质pH在7.0~8.71之间,呈弱碱性,是本区重要的热储层。
③基岩热储层
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均有隔热较好的盖层。
断裂带西侧第四系和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热储盖层,厚度800-1050,岩性为砂岩、泥岩及砂性土等互层,隔热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热储保温效果。
断裂带东侧地层为二叠系砂岩和上第三系粘土石炭岩,该层厚度650-1560m。
上述盖层导热率极低,所以断裂带两侧盖层对地热形成了隔热且保温的天然屏障。
3 地热资源评价
3.1 热储模型
本区沂沭断裂带以西,馆陶组热储层最有开发价值,其顶界面埋深为810m~1130m,厚度为310~37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卵石状粗砂岩,孔隙和裂隙承压水,其渗透系数一般为0.26~0.36m/d;地温梯度与距离沂沭断裂带的距离成正比,本热储层平均地温梯度在2.8℃/100m,东南山麓大气降水以及一定程度的水迁移的渗透是本地区的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6]。
3.2 评价方法
3.2.1 基本认识
本区按照分类属于低温地热资源,热储形状为层状,分布广,岩性、厚度,规则的改变,简单的结构条件,热储深度大,为较高的压力水,应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的宏观和微观的,局部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关系分析方法。
3.2.2 有效利用资源量计算
计算方式:Qk=ρQCW(tw-t1)
Qk——可有效利用热资源量
t1——热水利用后废弃温度,根据利用方式不同分别取:
洗浴(38℃);游泳(31℃);土壤加热(26℃);养殖(17℃)
Q——分别取降深50m、100m对应的3841m3/d、7678m3/d
CW——取4162.9J/kg·℃
ρ——取979.30kg/m3
tw——取53.0℃
计算结果:
当t1=38℃则Qk1=2.46×1011J/d,折合标准煤8.40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