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框架涵施工方案及方法

框架涵施工方案及方法

框架涵施工方案及方法1、总体施工方案针对该段框架涵的施工特点,基坑采取明挖放坡开挖,开挖方法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混凝土由DK172+880右侧的JS750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罐车运输。

涵身混凝土优先选用吊车吊运料斗,基础采用溜槽入模。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一基坑开挖一地基加固一基础施工一框架身主体施工一框架两侧、顶部防水层施工一出入口铺砌及附属工程施工一框架涵两侧碾压回填施工。

2、施工方法施工放样施工前,首先确定出框架涵中心及纵横轴线,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框架在圆曲线和在缓和曲线上的定位方法,准确的定出涵洞轴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准确位置。

基坑边坡坡度可依土质情况按《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所列基坑坑壁坡度。

开挖宽度应能保证施工需要和有利于涵背回填。

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依据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基坑开挖、基底换填弃土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弃土场,不允许堆放在原地面上,要做到随挖随运。

其中动力设备应堆放在距坑顶边缘〜外且不小于基坑深度的地方,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且不得妨碍施工。

框架涵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底,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 时采用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地基。

基坑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米,基坑范围以外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

弃土堆距离基坑坡口线不得小于1米,堆土高度小于2米。

框架涵基坑开挖后,立即以静力触探法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查,如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立即对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换填使用砂卵石粒径不得大于10cm,含泥量小于5 %,采用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重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无法压实的采用人工夯实,对换填层逐层检测,需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工作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垫层的浇筑,以免雨水浸泡基坑而影响地基承载力。本涵采用C35混凝土垫层,环境类别H1。
(1)测量放样
垫层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定出垫层边缘轮廓线,轮廓线为基础外边缘+20cm襟边,并注意各节垫层的厚度和标高。
(2)支模
1)模板支撑结构形式
两端涵节加厚垫层侧面采用大块模板以保证涵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支撑采用Φ48钢管搭设,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米。模板采用钢管搭架打斜支撑加以固定,组合模板、背撑钢管一起构成模板和支撑体系。
施工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编号:
工程名称
里程
工程部位
日期
一、施工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方法
1、本涵基底需换填级配碎石,换填至(3)8-2卵石土,承载力:400KPa。
本涵用途:灌溉。
2、总体施工方法
(1)开挖:框架涵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遇到软弱层的需挖除换填,先挖至设计标高20cm以上,经监理、设计、试验检验通过后确定开挖深度。
3)质量控制
①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和结构必须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②模板安装必须稳定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必须清理干净。
③模板必须刷隔离剂。
4)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后才能拆除,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X——该段框架涵身到涵身中心的距离
L——框架涵的涵身长
涵洞地基需根据涵节高程预留错台,各分段涵身的高程=原设计高程+预留上拱度值
定出换填范围和原地面标高,填筑后的级配碎石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整平夯实,做基底承载力检测,承载力达到400KPa时通知监理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涵身、底板和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的涵洞,当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结构示意见图13.1.1-1)。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明挖、换填、强夯、砂桩、粉喷(旋喷)桩加固等措施,或采用其它桩基形式。

本工艺适用于框架(桥)涵基础以上结构的施工,关于基础施工可参考第 2 章有关内容。

图13.1.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身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3.1.4-1。

图 13.1.4-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

⑶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吊装机具等。

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涵洞基坑临时放样点应在场地平整完成以后进行,临时平面点位应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5m 左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开挖和运输机械的破坏。

根据测量放样的临时平面点,采用石灰粉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基坑开挖交底中应明确开挖坡度,以便控制基底开挖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

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4.3-1 框架涵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先施工框架涵顶进部分,再施工出入口翼墙及引道。

⑴、开挖工作坑A、根据设计和现场条件,选择工作坑位置。

工作坑顶进端及侧边边坡均采用1:1.25,后背端边坡采用1:1,顶进端坑顶距既有线中心距离3.3m。

B、工作坑平面尺寸按以下原则确定。

长度=前端空顶长度+顶进框构长+顶镐长度+后背梁厚度+后背厚度+后端工作面宽度=顶进框构全宽+两侧工作面宽度+两侧集水井和排水沟宽度。

C、工作坑四周挖排水沟。

D、工作抗开挖好后,应检查承载力是否满足顶进涵的要求,若土质松软,或基本承载力小于150Kpa,应用级配砂石夯实以防不均匀下沉,底面还应结合滑板制造,做成沿顶进方向头高尾低的仰坡,以便在顶进出现“扎头”时调整到预期位置。

⑵、修筑滑板及设置润滑层A、修筑滑板:滑板采用C15号砼灌筑,厚20cm。

滑板修筑前在其下部地基上夯填10cm厚的碎石层。

为增加抗滑力,滑板下每3米设地锚梁一道,与滑板一同浇灌。

地锚梁上底40cm,下底30cm,高40cm。

地锚梁直接挖槽浇注,不需支撑。

滑板砼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度在2米长度范围内凹凸差不超过3mm。

施工时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用直径16mm钢筋头埋入基坑内,分成2×2m方格网,在灌筑砼时按点找平,以控制滑板面高程,待砼初凝后,顶面用厚度不大于2cm的M10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其平整度力求最佳。

再在其上涂刷1-2mm厚的机油滑石粉或喷涂2mm厚的石蜡,要求表面光洁平滑。

在预制框构之前,再铺一层塑料布,以防止框构底板与滑板粘连,减少启动阻力。

B、设置润滑隔离层:润滑隔离层由润滑层和塑料薄膜组成,其作法是:待滑板顶面干燥后,浇一层石蜡油,厚约2mm。

浇洒时沿滑板长度方向每米挂一道铁丝,作为石蜡厚度的浇洒标准,每浇完一格,用刨光的直木板马上刮平,铁丝拆除后的槽痕用喷灯烤熔整平。

石蜡油凝固后,撒一层0.5mm厚的滑石粉,继着铺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压茬20cm并使茬口朝路基方向。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接长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部分框架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长施工,临近既有线的需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处理。

1线路防护对接长涵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线路、边坡防护。

采用扣轨梁等防护措施进行线路防护,利用43kg 钢轨桩进行基坑边坡防护,并申请施工慢行。

扣轨梁数量及密度先进行验算,必要时加设临时支墩。

在既有涵洞的出口路堤上施工钢轨桩,涵洞顶部打入钢轨桩,桩顶高出路基坡面约0.2m ,桩间距0.8—1.0m ,桩的入土深度一般在原地面以下2m 。

钢管排桩防护示意图如下图2.5.2-13。

2接长施工在接长框架涵施工时,根据框架涵的间隔距离采取跳隔的施工方法,即相临立交涵洞不能同时开工,必须给当地群众留下过往通道,做到交通施工两不误。

涵洞主体竣工后,尽快与原路顺接。

钢管排桩防护示意图(1)、拆除既有框架涵的翼墙、八字墙后,检查框架涵接长处土质变化的情况,并检查原有圬工有无缺陷及倾斜,如有则分析原因,并对接长框架涵基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框架涵基础、墙身、顶板等施方法及工艺: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新既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当挖至高于基地0.3m~0.4m时,用人工继续开挖并修整成型。

②地基处理:依设计要求进行基底换填改良土或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

③基础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将基坑底部浮土清理干净,立模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采用草帘或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

气温低于5℃时不浇水养护。

④顶板支架:利用WDJ型碗扣支撑架。

⑤铺顶板底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上铺塑胶板,组合模板得保证了底模的钢度,塑胶板面积大且表面平滑,且施工时不需涂刷脱模剂,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⑥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吊装到底模上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骨架要确保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

⑦混凝土浇筑框架箱身采用就地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与边墙相交处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筑边墙和顶板。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施工工艺流程是指在进行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时的工艺过程和步骤。

这一过程涵盖了从项目准备到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准备、施工工序执行、验收、总结等多个环节,确保施工按照规范、高效、安全地进行。

首先,项目准备阶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编制和合同签订等工作。

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建筑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框架结构施工的基本方案和施工组织体系,编制详细的预算和合同文件。

接下来是施工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场地勘测和平整,搭建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并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此外,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随后是框架结构施工工序的执行。

首先是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随后是框架梁柱的组装和安装,包括梁柱预制、安装和固定等工序。

然后是框架梁柱的砼浇筑和养护,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最后是框架的拆模和封闭,包括拆除模板和进行防水、防腐等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这包括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防止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最后是工程的验收和总结。

在工程竣工后,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结构安全性、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还要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框架施工工艺流程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协调。

通过科学、规范地实施这一流程,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阶段框架涵施工前期,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编号: SJ-HD-001 工程位臵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交底依据施工设计图、相关技术规范交底日期施工工班交底内容一、施工概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主体部分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

涵洞涵身下采用20cm厚C30混凝土封底,其下采用砂夹卵石换填至泥岩夹泥质砂岩层。

要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必须大于、等于0.15MPa。

二、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一。

(二)施工方法总体施工方案:底板、涵身和顶板各部位均采用组合钢模板立模,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撑,罐车运输砼进行现场泵送入模浇注,涵身分底板和墙身下部倒角一并浇筑、涵身上部和顶板钢筋砼一并浇筑的两次浇筑方式。

1、测量放样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全标段建立统一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坐标进行放样,准确标明基础的位臵、尺寸及基础的轴线位臵,并在框架涵四周线路纵横向放出十字桩,以便常规检查复核用。

高程控制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全标段建立精密水准控制测量网,水准点设于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处;两点高差以安臵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2、基坑开挖土质基坑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

主体涵身基坑与出入口基坑开挖可分步进行。

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 高度时,人工进行清理,避免扰动地基。

基础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坑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0.5m。

基坑四周应根据地质情况按坡度1:1进行放坡,防止坍塌,需要进行加强防护的可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在基坑底四周加设30cm×30cm排水沟,涵洞进出口各设一个2m×2m×1m的集水井,收集基坑内的地表水及地下水。

若基坑内有积水,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应及时安排抽水,保持基底干燥。

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

集水井采用1:0.2水泥砂浆抹地和护壁。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

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框架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的深基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的深基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

框架涵施工工艺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4.3-1 框架涵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3.4.3-2 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浅谈框架涵施工方法

浅谈框架涵施工方法

浅谈框架涵施工方法摘要:框架涵在铁路、公路等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通道、灌溉、畜牧、防洪等,本文主要介绍框架涵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框架涵施工方法质量保证一、框架涵施工工艺1、框架涵施工流程框架涵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箱涵底板施工→墙身及顶板施工→沉降缝处理及涵身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检查验收。

2、测量放样在基础开挖之前,按照图纸所示坐标及尺寸,放出箱涵中心线及基础开挖边线,并设临时水准点,作为箱涵施工过程高程控制依据,箱涵中心线应引至两端木桩上,以便随时进行中心线检查。

3、箱涵底板施工框架箱涵底板采用钢模一次性支设完成,模板外侧用短钢管夹紧打入土中并支撑在基坑边坡壁上,间距50cm。

根据设计要求,沉降缝采用浸沥青木板,在支模时一并支设成型。

内侧模板支撑可利用在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撑脚,采用钢管进行对撑。

模板支设完毕,绑扎底板钢筋,预留侧墙钢筋。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从商品混凝土站运至浇筑地点,泵车入模,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密实。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及支撑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松动变形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4、墙身及顶板施工墙身和顶板施工与底板对应,每段按沉降缝分开,并与底板垂直保持一致。

墙身施工前,将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松散混凝土,清理渣物并冲洗干净。

然后绑扎墙身钢筋,将内膜安装完成。

墙身模板采用定制大模板(钢制),以φ48钢管为竖向背楞,间距30c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6@60c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得大于30cm,螺杆外套φ20PVC管。

墙身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考虑连续安装,墙身模板在沉降缝处使用加密拉杆固定墙身两端挡模。

顶板支模搭设满堂支撑架,双向间距100cm,顶板模板采用δ=1.8cm厚竹胶板拼装而成,以100×100木枋作背楞,间距30cm,φ48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体系。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检查部位
允许偏差<mm)
检测方法
基底高程
±50<土);+50,-100<石)
水准仪测量
纵横轴线
50
经纬仪测量,纵横各测1点
基坑尺寸
不小于施工图标示值
尺量,每边各1点
工程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3.3基底处理
本框架涵要求基底持力层承载力必须大于等于180KPa,根据设计图纸和涵洞基底承载力情况,如基坑开挖后基底持力层承载力与设计不符时及时联系监理及设计单位到现场确定变更方案,根据变更方案采取相应地基处理措施。
二、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2.1、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垫层施工→涵身基础施工→涵身边墙、顶板施工→翼墙施工→附属工程。
2.2、施工工艺流程图
框架 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三、施工工艺
3.1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包括平面位置放线和标高测量控制。首先按图纸设计放出框架涵中桩,然后用全站仪放出斜交<或正交)角度,得出框架涵纵向中心线,并且在框架涵一侧放出中线控制桩,最后根据平面基线和标高放出基坑上口开挖线,并撒上白灰线,将开挖值和有关要求交待给施工人员,经监理复查认可后进行开挖。
无填土的框架桥顶面上的保护层横桥向每隔4m设置一道宽2~3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
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细骨料、粗骨料、聚丙烯腈纤维、粉煤灰、外加剂、水等材料应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科技基[2007]56号)<2007年4月)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涵施工工艺13.1 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标准13.1.1工艺概述框架桥(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底板和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形式的涵洞,一般作为过水涵洞或人行通道。

在涵洞顶面无填土时,也称为框架桥,框架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同一般客运专线桥面系。

框架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涵洞施工前,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框架涵结构要素见图13.1.1。

图13.1.1 框架涵结构要素13.1.2作业内容框架桥(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涵底板施工、涵身及涵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桥面系施工(框架桥)、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1.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13.1.3-1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1.3-2的规定。

2、涵身直顺,顶板平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4.3-1 框架涵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05 厚度 +10,-5 顶、底板、边墙、框架各检查2处6 涵身接头错台 3尺量检查不少于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表13.4.3-2 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1.4工艺流程图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4。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底板施工材料准备桥面系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顺接防水层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端翼墙施工图13.1.4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1.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框架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的深基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的深基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

⑸基坑开挖前认真阅读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及水文状况,掌握地下常水位及施工水位情况。

⑹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2.材料准备⑴钢筋、钢材、水泥及混凝土粗骨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具有产品质量证明。

⑵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对需掺加的外加剂必须进行试验确定配合比,同时应具备产品质量证明。

3.机具准备框架涵洞施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吊装机具等。

4.作业条件⑴试验室符合资质条件,混凝土配合比、钢筋试验等报批工作已完成。

⑵混凝土搅拌站安装调试完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

⑶具备钢筋加工、存储和运输条件。

⑷施工现场供水、供电条件达到开工要求。

⑸施工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学习、考核、技术交底工作已完成。

⑹编制完成环境保护措施及具备使用功能的环保设备的运行条件。

二、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涵洞基坑临时放样点应在场地平整完成以后进行,临时平面点位应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5m左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开挖和运输机械的破坏。

根据测量放样的临时平面点,采用石灰粉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基坑开挖交底中应明确开挖坡度,以便控制基底开挖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2、基坑开挖⑴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⑵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

在有地面水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排开地面水后开挖。

⑶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

适宜垂直开挖且不立模板的基坑,基底尺寸应按基础轮廓确定。

⑷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

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30cm厚度由人工开挖。

⑸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进行平面和水准测量,采用模板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的基底边线应比基础每边大50cm,保证基础施工的工作面。

3、基础及涵体施工⑴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前,原地基或经处理后的基底应进行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由测量组精确放出涵洞基础平面尺寸。

根据放样结果,铺设设计要求厚度的碎石垫层并碾压密实,立设模板,浇筑3~5cm厚砂浆垫层。

在砂浆垫层上根据测量组的放样结果,用墨线弹绘出基础边线,立设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

⑵底板施工底板施工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2.5MPa以上。

在基础混凝土顶面精确放样出涵洞底板平面边线。

底板模板立设时,应考虑将底板以上30cm 的边墙混凝土与底板整体浇筑,浇注完成后,边墙混凝土顶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模板立设完毕,绑扎底板及边墙钢筋,边墙钢筋安装时注意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

⑶边墙和顶板施工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

先立设涵洞内模板,绑扎边墙和顶板钢筋。

边墙模板采用拉杆固定,横向采用钢管对撑。

顶板采用建筑钢管做支撑,建筑钢管顶部应设置可调顶托。

钢管纵、横向间距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参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架搭设完毕应全面进行检查,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检查内容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

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拆除钢管脚手架支撑。

框架涵边墙及顶板模板支撑见图13.1.5。

图13.1.5 框架涵模板支撑图4、工艺要求⑴模板①基础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②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

模板材料能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

③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应涂刷隔离剂。

钢模板用隔离剂应同时具有防锈作用。

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水平横杆④钢模板制作和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 212)的规定。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

⑤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采用螺纹钢拉杆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

拉杆采用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如需接长时,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⑵钢筋①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

钢筋(含加工完毕待安装的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并分类设立标牌。

②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等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有关规定。

③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④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应妨碍浇筑工作正常进行,不应造成施工接缝。

⑤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以及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进行检查。

当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时,应及时纠正或返工。

⑶混凝土①混凝土浇筑前,应有适合浇筑方式的配合比和坍落度,认真检查搅拌设备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距预留其坍落度损失值,混凝土到达现场后严禁加水。

②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机械(具)的工作状态、施工人员安排、施工用电及备用电力、混凝土运输交通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

③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吊机和料斗、汽车泵以及地泵等机械进行浇筑。

混凝土在拌和、运输、浇筑过程中,浇筑现场和搅拌站应密切联系,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④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对于浇筑面较大的底板混凝土时,应分层分段连续推进。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伸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⑤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5、涵背回填⑴涵背回填必须在涵身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并涵身防水层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后进行。

⑵过渡段填筑必须从涵洞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进行施工,并应逐层碾压密实。

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部分和涵顶1.0m以内高度范围,宜采用轻型机械施工,并应防止施工机械冲撞、推压结构物,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重型施工机械。

涵洞附近路基填石时,应严格按设计填料和要求施工,并保护涵洞防水层不遭破坏。

⑶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路基施工的有关规定;靠近涵身的部位,应平行于涵身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涵身的稳定。

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⑸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填料和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涵洞顶至路基面高度小于1.5m时,涵洞顶面以上路堤填筑级配碎石。

涵洞顶面及其两端20m范围内路堤级配碎石应按设计掺适量水泥。

6、沉降缝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的道数、缝宽和位置,并按规定填塞嵌缝料,用有纤维掺料的沥青嵌缝膏或其他材料封缝。

7、附属工程⑴锥体施工①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压实,并准确放样。

②锥体填筑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锥体应与桥台过渡段同步施工。

施工中应采用机械分层填筑压实。

锥体填筑的检查项目和标准应与相邻路堤标准一致。

④锥体护面施工须挂线,砌面要平顺。

砌筑时不允许边砌边补土。

锥体护面铺砌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反滤(垫)层应按规定分层做好,并应边做反滤(垫)层边砌筑,同时做好沉降缝和泄水孔。

⑵框架桥顶面防排水①顶板道碴槽面应做好防水层、保护层与排水坡度,平顺无凹坑。

桥面防水层严禁在雨、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其施工环境气温条件除符合材料本身的要求外,尚应符合表13.1.5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