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水污染课程设计授课内容
![水污染课程设计授课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0a9c2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c.png)
水污染课程设计授课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常见类型,掌握水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水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列举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案例,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水污染数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水污染防治的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关注我国水环境质量,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行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 水污染的定义与成因- 常见水污染类型及特点2. 水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的影响-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水污染防治知识与法规- 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法规4. 案例分析与实验探究-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质检测实验与数据分析5.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水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的影响第三课时:水污染防治知识与法规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第五课时: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章节关联:《初中环境科学》第四章: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1. 水污染及其危害2. 水污染防治技术3.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与系统性,结合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水污染责任追究案例分析
![水污染责任追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66f3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e.png)
水污染责任追究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发达国家的某个城市,该城市的主要水源是一条宽阔的江河。
由于近年来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
鉴于此,政府决定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成水污染的责任人。
2. 污染责任人经过调查,政府确定水污染的主要责任人是一家化工公司。
该公司在这个城市的河畔区域拥有一座大型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化工原料的生产和加工。
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但他们的排放和处理措施却十分不合规范,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
3. 法律追责政府依据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对该化工公司提起了刑事诉讼。
法庭上,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该化工公司的排污行为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同时,政府也指出了该公司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
最终,法庭依法判决该化工公司为主要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惩罚和赔偿根据法庭的判决结果,该化工公司被罚款数百万美元,以补偿对水环境的破坏以及政府的调查和诉讼费用。
此外,该公司还需进行必要的整改和改善措施,以确保今后不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政府还对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不能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5. 效果评估在该案件的公开审判和媒体的广泛报道下,这家化工公司的名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同时,其他企业也对此案表示了关注,纷纷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对排污行为的监管力度。
此案的结果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推动了整个社会对水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6. 启示和建议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追究水污染责任的重要性和效果。
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和监管的到位。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自律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主动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并积极参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过程。
7. 结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水污染责任追究的案例可以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工程伦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c77c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f.png)
启示
➢二、企业经营行为要依法合 规。 ●严格规范内部人员岗位职责, 开展一岗双责制。 ●定期对专业设备操控人员进 行职业审查,考核,排除生产 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严禁出 借资质、挂靠、违法转包等行 为。
启示
➢三、应急预案及平时的演练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发挥有效功能。
中石油吉林分公司与吉林市政府都已经制定了应急预案。在该公司爆 炸发生后5分钟内,吉林市消防局的官兵就赶到现场;吉林石化启动企 业应急预案;吉林市政府则启动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虽然中石 化吉林分公司既有预案,又进行了演练,但污染事故还是发生了。据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鉴定,松花江水受到污染的直接原因是 消防人员用水冲洗爆炸现场时,制造苯原料的硝基苯与其他有机物一 起被冲刷出来,并被当成污水,通过排雨管线排放通道,流入松花江。 由此可见,中石化吉林分公司的应急预案及平时的演练在关键时刻并 没有发挥有效功能。这直接说明了应急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及平时演练 的实效性的重要性。
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造成松花江江面上有一条长达80公里 的污染带正在向下流动,苯含量一度超标 108倍。污染带先通过了吉林省的多个市 县,包括松原市;之后污染带进入黑龙江 省境内,省会哈尔滨市几乎是首当其冲。 过了哈尔滨之后,污染带将继续从南向北 移动,并且流经佳木斯市等黑龙江省的多 个市县,然后在松花江口注入黑龙江。污 染带将沿黑龙江向东流动,先经过俄罗斯 的犹太自治州,然后进入哈巴罗夫斯克边 疆区,并且流经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等城市, 最后注入太平洋。
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 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 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 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爆炸导致松花江江面上产生一条长 达80公里的污染带,主要由苯和硝基苯组成。污染带通过哈尔滨市, 该市经历长达五天的停水,是一起工业灾难。2005年11月21日,哈尔 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 修”。此后市民怀疑停水与地震有关出现抢购。同年11月22日,哈尔滨 市政府连续发布2个公告,证实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了松花江水污染, 动员居民储水。同年1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 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c1b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9.png)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水污染控制工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分类和危害。
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1.2 教学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水污染的来源和分类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水污染控制技术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介绍水污染的现状,引起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兴趣。
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水污染的来源和分类,以及水污染的危害。
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
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水污染控制技术2.1 教学目标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常用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用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法:进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活动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入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话题。
讲解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讲解常用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污染控制技术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水处理工程设计3.1 教学目标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8616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c.png)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教案标题: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目标:1. 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意识和解决能力。
教案大纲: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水污染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提出学生对水污染的认识和了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2.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
3.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分类和常见技术。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些实际的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解决该案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特定的水污染问题。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重视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导入部分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
3.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部分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总结部分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评估方式:1. 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试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可以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水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图片、视频和实例相关的教学资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教学顺利!。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547b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d.png)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部门,环境生态部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解决水污染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案例一:工业废水治理在一个较为发达的城市中,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发现一家化工厂存在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导致周边水体受到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与企业进行了沟通和协商,明确了企业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
他们指导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其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和抽检,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最后,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废水处理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废水处理技术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表明,工业废水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企业的废水排放浓度明显下降,周边水体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对环境的影响减弱。
案例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化肥等使用,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组织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耕作的知识水平。
他们向农民介绍了农药、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减少了化学物质对农田和水体的污染。
其次,工作人员加强了农田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定期检测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最后,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农田可持续利用的模式,减少废弃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田和水体的污染情况得到了控制,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耕作知识有了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们通过与企业和农民的合作,提高了污染源的管理水平,加强了监测和治理力度,推动了水环境的改善。
水的净化教学实践案例(3篇)
![水的净化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e9c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与净化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国教育部门将水的净化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
本案例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水的净化方法,了解常见的水污染问题及其危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净化。
2. 讲解水的净化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解水的净化原理,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
3. 实验探究(1)物理净化实验教师向学生介绍沙石、活性炭等物理净化材料,并演示物理净化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理净化原理。
(2)化学净化实验教师向学生讲解化学净化原理,如沉淀、过滤等。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净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净化原理。
(3)生物净化实验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净化原理,如微生物降解等。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净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生物净化原理。
4. 水污染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常见的水污染问题及其危害,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净化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 成果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讨论成果等,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00f7af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8.png)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水污染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而《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攻克水污染问题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一、教学调查分析1. 教学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的成因、污染物的特性、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
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难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
据学生反馈,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室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教材和教辅材料更新较慢,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4. 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评价,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笔试评价模式上,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
学生认为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互动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形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问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实际工程经验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结合近年来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更新教材和教辅材料,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主动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实践操作、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该增加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提升实验室条件,保障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教学工作的改进至关重要。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e2967b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1.png)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教学内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类型;2. 掌握水污染的主要原因;3. 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4. 掌握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难点: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实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然后展示有关水污染的图片。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水污染的类型:表层污染、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等;2.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矿业废水等;3. 解释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影响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等;4. 探讨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减少污染源、治理污水、加强监管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分析污染的类型、原因和可能的防治措施。
四、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水质测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以加深他们对水质的认识。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教学作业:1. 总结水污染的类型和影响;2. 调查身边的水源是否存在污染现象,并提出改善建议;3. 撰写一篇关于水污染及防治方法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来认识水质的检测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共同努力净化我们的水源。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污染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7cb2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3.png)
水污染案例分析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水污染案例层出不穷,其中一些案例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针对某一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某地区的水污染案例发生在一条重要河流上。
由于周边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这条河流的水质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
水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超标,导致水体浑浊、异味扑鼻,严重危害了沿岸生态系统的平衡。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中的主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工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废水的处理,直接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其次,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河流,导致水质污染。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加剧水污染问题。
针对这些污染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首先,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管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业废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再排放。
其次,加强对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排放。
除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水体的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加大对水环境的整治力度,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水污染处理教案高中化学
![水污染处理教案高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bfbc65c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6.png)
水污染处理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内容:水污染处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危害
2. 掌握水污染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学会使用化学方法对水污染进行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污染的处理方法和原理
难点:学生对水污染处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化学实验用具和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引入水污染的概念和对环境的危害
2. 让学生讨论水污染的来源和可能的处理方法
二、水污染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1. 阐述水污染的种类,如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
2. 介绍水污染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三、化学方法对水污染的处理
1. 介绍常见的化学方法,如沉淀法、氧化法、还原法等
2. 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3. 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编写实验报告
四、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污染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环境
五、作业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师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化学方法对水污
染进行处理。
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小学综合实践《关注水污染》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关注水污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e67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c.png)
小学综合实践《关注水污染》教案关注水污染:小学综合实践《关注水污染》教案引言:在当今社会,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使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我们设计了一堂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重要性,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一、课程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和成因;2. 了解水污染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影响;3. 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4.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和负责任的态度。
二、课程内容:1. 水污染的定义和成因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介绍水污染的定义和常见的污染源。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对水污染的关注。
2. 水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对环境和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意识到水污染对我们生活的日常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 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区角度给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和实用的方法,并激发他们参与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4.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设置实践环节,例如利用简单的材料设计过滤水的实验,展示水污染的去除过程。
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水污染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面临的水污染问题,并激发他们对保护水资源的兴趣和关注。
2. 水污染的定义和成因(15分钟)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水污染的定义,并分析常见的污染源。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3. 水污染的影响(15分钟)提供一些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案例,并展示他们所得出的结论。
4. 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15分钟)从家庭、学校和社区角度,向学生介绍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新和实用的方法,并强调每个人的努力都可以对改善水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水污染与治理教案
![水污染与治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03514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a.png)
水污染与治理教案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方法,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分类。
2.理解水污染现象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3.掌握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4.能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建议。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水污染的现象和影响,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知识讲解(30分钟)
(1)水污染成因和分类
通过课件、图片和实例,介绍水污染的成因,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城市排水、生活污水等。
讲解水污染的分类,如营养物质污染、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等。
(2)水污染的影响
讲解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如使河流变成黑臭水体、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们健康等。
(3)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介绍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如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并讲解国家在环保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3.案例分析(3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特定地区的污染情况,如某些地区的化工污染、农业污染等。
4.小组讨论(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并共同制定环保方案。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
通过班级讨论,总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教学评估
1.以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为主要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提高教学效果。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3篇)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663c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d.png)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控制工程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保障水质安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践教学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动手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内容1. 水质监测:学习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 污水处理工艺:了解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掌握不同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污水处理设备:学习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格栅、沉淀池、曝气池、膜生物反应器等。
4. 污染源控制:学习污染源调查、监测和治理方法,提高学生对污染源控制的认识。
5. 水环境保护:了解水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四、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方法1. 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 工程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站等工程现场,了解工程实际应用。
初中地理水污染教案
![初中地理水污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061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6.png)
初中地理水污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水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2. 掌握水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 了解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能力目标:1.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短缺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污染这一课题。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水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
水污染是指在水体中引入有害物质或破坏水体质量,导致水质恶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的类型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生活污水、船舶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水污染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水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例如,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河流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业污染使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影响人类健康等。
4. 探讨防治措施: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执法监管;(2)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3)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减少农业污染;(4)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指出水污染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水污染及治理教案
![水污染及治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8ba5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c.png)
水污染及治理教案教案标题:水污染及治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主要来源和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掌握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倡正确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行为。
教学重点:1. 水污染的定义、主要来源和影响。
2. 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水污染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水污染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水污染的认识和兴趣。
2. 提问:你们对水污染有什么了解?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水污染的定义、主要来源和影响。
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生活污水等。
2. 分析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水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等。
三、讨论与案例分析(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污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分享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水污染治理原则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防治结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等。
2. 介绍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五、环保意识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否合理。
2. 提倡正确的用水行为,如节约用水、不乱倒废水等。
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如参加清洁水域活动、宣传水污染治理等。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水污染及治理的重点内容。
2. 展望未来水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处理厂或环保机构,了解实际的水污染治理情况。
2. 带领学生进行小型实验,模拟水污染治理过程,加深对水污染治理方法的理解。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19adeaf61fb7360b4c65fb.png)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水污染及防治试讲教案模板
![水污染及防治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d5d55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2.png)
水污染及防治试讲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以水污染及防治为主题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水污染的概念和影响。
2. 掌握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类型。
3. 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水污染的概念和影响。
2.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类型。
3.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类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难点,水污染的复杂性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概念和影响,以及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类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了解水污染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水污染的概念、影响、主要来源和类型,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复杂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水污染情况,并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地考察的态度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 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污染的概念、影响、主要来源和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地考察和环境保护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共8页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共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33a0f2da38376baf1fae97.png)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19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初中地理污水问题教案
![初中地理污水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830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6.png)
初中地理污水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污水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掌握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污水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污水问题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污水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课内容。
2、新课导入:介绍污水问题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典型的水污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4、探讨解决办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污水问题的方法。
5、总结:总结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污水问题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污水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污水问题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典型的水污染案例,如苯污染、镉污染等,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4、探讨解决办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污水问题的方法。
可以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
5、总结:总结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污水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污水处理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新闻报道素材2、污水问题相关图片3、污水处理设施介绍4、学生分组讨论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6、视天气情况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努力改善二、盐城水污染2009年2月20日上午六点二十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
盐城市区盐都区、亭湖区几处居民,在此两个主要城区部分地区停水,稍边远的新区也发生了停供。
由于生活不便,很多市民在超市排队购买矿泉水、纯净水,以备暂时之用。
上午10点,当地广播、电视、网站等开始发布政府的紧急消息:早晨6时20分,城西水厂、越河水厂发现出厂水有异味,经初步检测,城西水厂的源水被酚类化合物污染,所生产的水暂不适合饮用。
污染原因取水口上游紧靠河边的多家化工厂。
在城西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12公里处,聚集了至少5家大大小小的化工厂。
盐城市政府官方通报,本次污染事件正是蟒蛇河上游的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所致。
治理措施:事件发生后,盐城市政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应急体系;组织市有关部门采取了各项紧急措施,启用备用水源通榆河取水口,加大城东水厂的生产能力,限制部分工业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启用深水井,以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经江苏省水利厅批示,当天上午11时许,盐城市水利局迅速开启新洋港开闸泄水,使受污染水源尽快排泄入海。
同时,临时成立的应急指挥部命令盐城市区新洋港下游沿岸以新洋港为水源的城镇密切注意水源水质变化情况,避免受污染原水进入水处理系统,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渤海污染渤海正在走向“死海”、“臭海”的边缘。
如今的海水一到四五月份就变成红色,有时候长达两三个月不褪去。
在渤海,赤潮爆发频率逐年上升。
据相关调查,渤海的污染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14%上涨到了2010年的22%,今年这个数据还在上升,渤海有将近一半的海水已经遭受了污染。
伴随着水质的恶化,昔日的渤海渔场已经闹起了“鱼荒”。
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发布的“渤海湾渔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项目报告显示,渤海渔业资源已经从过去的95种减少到目前的75种,野生牙鲆、河豚等鱼类已彻底绝迹。
来自陆地的污染是渤海污染的主要源头。
污染原因第一,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身水动力条件较差决定了它自净能力有限。
渤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水交换能力差,海水的自净能力有限,更新周期长达15年,几十年的污染积累很难在几年内消除。
渤海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流域周边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和农药及化肥污染是三大陆源污染源。
此外,船舶石油产品跑冒滴漏?船舶生活污水?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养殖中的添加剂也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另外,海岸曲折?水流交换不畅,也使得海水的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第二,多头管理造成“群龙闹海”?“治而反污”的现状。
第三,“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快速增长使得本已脆弱的海洋环境不堪重负。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由于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了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才?流通的突出优势,并且抓住了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北京奥运的历史机遇,近年来经济迅速腾飞。
然而,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排污总量有所增加,环境更加脆弱。
比如,环渤海地区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它们的发展一方面受资源约束强,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渤海遭到空前的污染,变成了“纳污池”和“垃圾场”第四,狂捕滥捞也是祸端。
第五,治污资金短缺是羁绊第五,法律体系存在缺憾。
治理措施第一、要转变观念,尽快树立起更为全面的发展观。
国家也应建立健全了相关法规,辅以及时且严格的政府监督,还应让民众与媒体的积极介入。
第二、要加大治污力度,有效控制陆海污染源。
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治理,改善入海河流水质。
合理布局入海排污口,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
要多管齐下,努力保护和修复渤海生态系统。
第三、好的企业必须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四、加大创新力度,让环境执法取得实效。
第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凡依法应当进行环评的建设规划和项目,都要严格履行环评程序。
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充分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
对环评文件未经审批即擅自开工、建设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动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责任企业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对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集中治理。
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加重污染的项目。
妥善处理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第七、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
对化学品项目布局进行梳理评估,对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环境隐患排查,对海洋、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业进行集中综合整治,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和安全保障措施。
提高化学品生产的环境准入门槛。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概述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突发严重镉污染,该事件水中的镉含量约20吨,污染波及河段达300公里,引发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危机。
2011年8月,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5222.38吨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导致污染,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
2011年8月,江西瑞昌宏益冶炼公司长期随意排放工业污水,污水渗入土壤腐蚀地下自来水管导致破裂并污染水质,百余人饮水中毒。
2011年7月,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境内一家电解锰厂的尾矿渣被洪水卷入涪江,导致沿岸江油至绵阳段约50万居民饮用水受影响。
2011年6月,杭州建德市发生车祸,20吨苯酚污染新安江水体,桐庐及富阳境内5个水厂停止取水,55万居民用水受影响。
2011年6月,广东化州市德英高岭土厂非法排放工业污水,造成附近村庄逾万斤塘鱼暴毙,威胁湛江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2010年7月,紫金矿业位于福建上杭县的工厂发生9100立方米废水外渗,造成沿江上杭、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
2010年7月,吉林省两家化工企业仓库被洪水冲毁,7000只物料桶被冲入松花江中,其中3000只为原辅料桶。
2009年2月,江苏盐城城西水厂原水受酚类化合物污染,20多万居民停水66小时。
2008年6月,云南澄江锦业公司长期违法排放含砷的生产废水,导致严重污染,沿湖居民 2.6万余人的饮用水源取水中断。
2008年3月,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白沙村饮用水受到工业污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造成41名村民中毒。
2005年11月,中石油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污染带长约80公里,哈尔滨停水4天。
中国水污染现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
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
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
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
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
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
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
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
2005年发生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珠江北江镉污染事件,沱江污染事件等重大污染事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005年,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局部近海域污染严重,Ⅳ类和劣Ⅳ类海水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