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
•
•
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 2004年,多国经济克服了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长速度 明显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底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 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高达5 %,比2003年的3.8%上升1.2 %,是近30年来最快的增速。美国将达4.3 %,日本4.4 %,欧元区 2.2 %,俄罗斯7.3 %,亚洲发展中国家7.6 %,非洲4.5 %,拉美4.6 %。后来资料证明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这些速度平均起来成为三 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们普遍预计,2005 年世界 经济会继续维持增长势头,但增幅将较上年有所减缓。主要国际经济 组织发布的初步预计表明,2005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比2004年 回落0.5到1个百分点。过去我们讲,全球经济都是衰退,中国经济一 枝独秀,现在变成了全球经济百花齐放。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经济进 行了一些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络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发展, 形成了几个大的共同市场。
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 •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调,是人类社会的 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一是:军备竞赛在发展。由于美国恃武争霸,加深了很多国家的危机感。美国 的军备一年比一年高,2005年的预算增长到4200多亿,比2004年增加5 %, 其中高新技术比例增大,美国花重金保持他在军事高科技上的力量。这样就 促使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甚 至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印度也都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全世界的,军事 开支呈水涨船高的局面。俄罗斯2005年的军费预算比2004年增加27.6%。 日本的军费预算比上一年增加很多。 二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冲突热点不断。2004年新发生的冲突,比上年增 加15起。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朝鲜半岛、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冲突,就随 时随地可以加剧。外国人还把我们台海也看成冲突地区。 三是:人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非传统安全指SARS、口蹄疫、禽流感, 还包括大面积停电、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印尼海啸震惊全世界,专家认 为,它不完全是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过程 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开发资源,使沿海的生态受到破坏,使海啸 的危害急剧扩大。 四是全球性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恐怖活动越来越分散、隐 蔽、本地化,而且频率高,破坏力大。今年英国、埃及、印尼、印度等都发 生了恶性事件。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1. 引言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各国之间的互动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也在不断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外交在应对国际形势挑战的过程中的策略和作为。
2. 当前国际形势概述近年来,国际形势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恐怖主义蔓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此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重大变革,各国的角力和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3.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3.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全球产能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努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方式,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外贸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更新,以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中国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当前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对中国外交造成了重要影响。
各种矛盾和冲突纠纷不断升级,地区和国际局势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南海争议、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严峻考验。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推动对话和谈判,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合作的地区安全架构。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相关议题的解决,为地区的和平发展提供积极贡献。
3.3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传统大国的力量相对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国际组织的机制改革等都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外交也迎来了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外交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应对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
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1. 坚持和平发展理念中国外交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将和平稳定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2. 坚持多边主义中国秉持多边主义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际关系的多边化和多样化。
3. 坚持共同发展中国将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和著名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1. 加强对外交传统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外交传统,积极借鉴和学习各国的成功经验,提升外交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中国将加强对外交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国外交在新时代的腾飞。
2. 加强人文交流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将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文交流的繁荣和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和范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各国的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维护国际社会的多边秩序。
中国将主动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关系的多边化。
5. 加强战略思维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外战略思维,认真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制定符合国际实际的外交政策,有效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该主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睦邻友好,推动“周边外交”政策,通过促进地区合作与共赢,实现共同繁荣。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治理,推动国际秩序的改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特点1.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附属于任何大国阵营,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和利益。
2. 和平发展: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
3. 合作共赢: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外交方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 多边主义:中国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和联合国的权威,推动构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的影响1. 维护地区稳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经济合作和对话对抗政治和军事对抗,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3. 提供公共产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如倡导跨国合作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4. 加强互联互通: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的挑战和应对1. 外部压力与质疑: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和质疑,对中国的国际政策提出挑战和压力。
2. 安全威胁与挑战:中国面临着一些安全威胁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3. 国内经济转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挑战,如应对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等问题。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
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
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
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
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
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学会分析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的特点、趋势及走向,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熟悉当前国际形势,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一、当今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在复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低速复苏,有些持续萎靡,导致现在的国际走势分三种。
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
②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
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二、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有很多表现突出大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如:美国“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等等。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简述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
简述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创造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政策。
为了回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实施了积极而主动的外交政策。
首先,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向世界,宣称中国的和平外交方针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
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其次,中国致力于发展双边外交关系,深化友好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中国将不断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包容性、公正的国际政治体系。
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加强政治互信和合作关系,以稳定的局面推进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致力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世界经济多元发展。
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更加包容、普惠、共同繁荣的全球经济系统。
最后,中国支持国际体系的建立。
中国将积极推进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消除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
中国将持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技术上的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及其他欠发达国家脱贫。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新时代外交政策注重和平、合作与发展,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和高度认可,为全球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改变。
总之,中国新时代外交政策注重和平、合作与发展,旨在实现创造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它将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双边关系,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形成一个包容、公正的国际秩序。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时事政治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篇长文旨在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所采取的外交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并明确目标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国际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各国之间关系与矛盾以及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
然后,我们将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并研究其总体战略与原则、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具体外交政策和行动方针。
第四部分将重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包括经济实力对国际地位的影响、中国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角色以及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探讨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为读者提供对当前重要问题的更深刻理解。
通过了解全球局势与各国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理念与行动方针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与地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形势中复杂而纷繁多变的因素,并为未来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2. 国际形势分析2.1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方面,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了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面临挑战,一些国家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冲击。
2.2 主要国家间关系与矛盾: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
美中关系是最重要且备受关注的双边关系之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揭示其背后的理念和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 和平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权益和尊严。
中国既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权利,也坚决捍卫自身的独立和自主。
3. 平等互利: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准则,倡导和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平等相待,推动各国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推进共同发展进步。
4. 多边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机制,推动多边主义进程。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的作用和权威,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1. 决策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中央的要求变成行动。
2. 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
3. 扩大开放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强调扩大开放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有关地区热点问题的斡旋调解,推动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干涉别国内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的实践和成就1.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独特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软件1012 江超伟 2010813084摘要: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呈现出“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
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
而这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要想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
关键词:全球化、和平与发展、利益。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知道一点国际形势,更能增强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一、当今国际势形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峰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四个特点。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继续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
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于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外交战略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进行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倡议的宗旨是增加全球互联互通,并推动以合作而非对抗为基础的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倡议的实施贯穿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所有层面,包括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人员往来等。
从战略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工具,同时也塑造了中国作为全球合作伙伴的形象。
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中国外交战略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银行于2015年成立,其宗旨是为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AIIB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开发银行之一,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中国成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贡献者。
从战略角度来看,AIIB的建立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和支持。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意在鼓励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困等。
该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从侧重于国家利益到更加注重全局利益的转变。
从策略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使中国成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外交政策也从单一的国家利益转向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贡献的国际领导者。
四、“周边外交”战略中国一直将“周边外交”战略视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部分。
该战略主要针对中国周边地区的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亚和南亚等。
在“周边外交”战略下,中国旨在与周边国家建立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以促进区域的发展和稳定。
从战略角度来看,“周边外交”战略使中国成为了周边地区的领导者,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以加强其地区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国际形势分有如下5个特点: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二、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当前,随着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进一步稳固,中国周边形势总体上将继续趋于平稳。
主要形势主要包括:1、周边热点继续降温,但存在着潜在危机;2、大国继续争夺地缘战略优势,中国安全压力“西缓东急”;3、睦邻互信继续增强,但“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4、安全对话更加活跃,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减压”作用加强;5、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维护国家安全任重道远。
三、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通过逐步的政策调整,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初步形成。
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
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是当下全球瞩目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因此,中国需要明确自己的外交政策方向,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扩大影响力,推动世界发展。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中国快速崛起的步伐,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市场、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第一大钢材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第一大食用油消费国等等。
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重要成员,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为一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仅仅关乎国内利益,更关乎世界和平和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一种开放、合作、共赢的精神。
技术、人才、资金的流动日益频繁,国际交流的频率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经济、文化和人民之间的交流推向了新的高度。
同时,中国加强与欧盟、非洲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关系,不仅满足了中国国内的建设需求,也对世界造成积极影响。
三、中国的国际形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积极成就,已经使其在国际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例如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海盗打击行动、公开发表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明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负责任的态度。
此外,中国在国际卫生、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积极作为,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和尊重。
中国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将为其走向世界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挑战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需要更好地注重世界各地的国际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加强内外部的协同,匹配不同文明体系和不同发展水平的,中西方的相互配合和互利合作,确保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和掌控主动权。
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政策方针
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政策方针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政策方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创新引领”,这是中国对外交往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更高层次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
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根本宗旨,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重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伙伴关系,推进“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开放包容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策略,坚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倡导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欢迎各国走进中国市场分享发展机遇。
创新引领是中国外交的战略手段,注重科技创新、文化思维、国际议程等方面的创新,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总之,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政策方针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同时推动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战略的同时发展,为推动世界繁荣发展、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随着国际格局的复杂多变,中国在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渐扮演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国外交政策不仅要面对传统的外交难题,更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制定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
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当前,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这其中的核心任务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在这个意义下,中国需要处理好与世界各国关系,特别是处理重要成员国关系,比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关系,这一政策应该充满活力、灵活、开放。
二、推进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外交也应该积极推进全球化,从中国的利益来看,全球化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机遇。
而在全球化进程推进中,中国还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多边机构的重要成员,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但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国在这些机构中的影响力。
三、稳定整个地区在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中,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彼此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和稳定威胁,如中东与北非地区的冲突、半岛核问题等。
因此,中国外交政策应该注重保持地区稳定,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四、守护自身利益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外交政策还应该守护自身利益。
在国际博弈中,中国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谨慎处理与外部力量的关系,在注重协作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身利益和安全。
总之,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应该不断更新和改进,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际和区域和平稳定,保护中国自身利益和安全。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加有信心地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五、秉持互利合作原则中国外交政策中应秉持互利合作原则,通过发展多边和双边关系,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合作,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分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形势及应对措施
分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形势及应对措施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力的不断崛起,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形势,对世界格局和各国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外交面临着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加大的国际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1. 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主线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主线,旨在构建建设性、稳定、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以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外交模式,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 严格遵守国际规则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强调遵守国际规则,推动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应用,主张弥补当前国际规则的不足和缺陷,推动构建更加全面、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和秩序。
3.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倡导走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推动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积极参与和推动构建地区和谐、合作、安全的安全架构,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4. 开放合作是基础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坚持开放合作的基础,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构建全球经济伙伴关系。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强人民间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深化民间外交,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形势及应对措施1. 中美关系的竞合格局中美两国是世界两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50%。
受到国际形势和双方各自利益的影响,中美关系出现波动,进入了一个由竞合到对抗的格局。
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应保持定力、明确重点,排除干扰,坚定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我形势与政策——当今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
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至关重要。
一、当前国际形势及其主要特点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2、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缓慢。
3、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4、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势头也不错。
“金砖国家”扩容。
5、欧盟国家经济面临考验,美、日、俄情况有所好转,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断6、朝核、伊核问题可能比今年突出7、反恐形势,本拉登被击毙,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8、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且前途不明。
二、中东北非局势对全球的影响及启示1、他给仍在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挑战。
2、他给世界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威胁。
3、他给以埃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4、他给美国重返亚洲带来新的借口。
5、他给阿拉伯世界带来长期的动荡。
6、他对我国与两地区的贸易、投资、石油供给等方面将产生影响。
启示:1、必须把经济搞好,这是确保国家稳定的根本。
2、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3、必须高举旗帜不动摇,齐心协力奔小康。
4、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坚决遏制腐败。
5、必须加强网络管理,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
6、必须做好反渗透的工作,进行正确舆论的引导。
三、中国外交面临五大挑战1、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戒心增大,防范和遏制的意识加强2、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战略依托,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也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但国际形势的变化确也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却已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属性,双方国际境遇不尽相同,利益与看法的差异,必然也影响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第一章:引言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是当今中国的重要议题之一,因为外交政策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经济安全、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
第二章:历史背景中国外交政策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奉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解放事业,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多个局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由“革命性”向“现实性”转变,奉行“以邻为友、以诚待人”的外交方针。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主张维护团结、和平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和谐世界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谐世界观是中国提出的对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观察和判断,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文明交流、文化传承、多元和谐等。
第四章:实践经验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积极参与南南合作。
二、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治理。
三、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
四、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五、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思考与建议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还需要对国际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形象。
具体而言,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根据国际形势调整政策重点和策略定位。
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
三、注重国家软实力提升,提高国家形象和吸引力。
四、坚持对外文化优势战略,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
五、注重信息技术创新,加强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治理。
第六章:结论总之,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是我国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已经形成,并且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新时代中国外交不仅仅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种新的表现,更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新作为和新贡献。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和新方向,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新基点——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基点是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外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重点,以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为宗旨,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处理国际援助和对外合作时,中国始终坚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无条件援助和帮助,致力于推动全球发展。
中国将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世界分享,秉持包容、开放和共赢的理念,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广大的国际朋友。
新方向——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方向是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为的挑战,中国外交始终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大力倡导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这一方向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贡献。
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事务,中国正在构建一个新的多边主义格局,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方向——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外交的新方向还体现在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上。
中国一直倡导变革世界经济秩序,使之更加公正合理,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重申多边贸易体制和多边合作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
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
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
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
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
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
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
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第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认同大于疑虑;第五,发展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机会仍大于挑战;第六,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动权在我。
第二、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朝鲜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加剧了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国李明博政府反映强烈,态度强硬!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
而朝鲜方面,虽有缓和,但仍然坚持核试验,朝核危机阴云不散,六方会谈终止。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面对东北亚的危机,中国政府游说于美、俄、韩、朝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
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的双重挑战。
2013年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力反对坚持核试验,引起了各方的强力反对。
最近,朝鲜又宣布朝鲜停战协议无效,半岛不可控因素在增加,甚至有人认为战争的阴云在弥漫。
然而,就我们分析,目前朝鲜半岛发生战事的可能性较小。
因为战与和的关键在美日韩而非朝鲜,朝鲜一旦发动挑衅行为无异于以卵击石。
目前来看,美日韩还没有动手的迹象而朝鲜继续在走其危机外交的策略。
日本“远交近攻”,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中日关系在21世纪开始就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小泉任期内,由于其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等不负责任的做法遭到中国等的强烈反对以及日本“入常”的失败,日本“归罪”于中国,中日之间出现冰冻关系。
后虽经“破冰之旅”和温总的“融冰之旅”,但“政冷经热”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钓鱼岛“国有化”风波未平,安倍晋三又在外交领域显示其“右翼”特征,当然这与其争取国内的选民有关。
日本现在经济下滑,国际地位降低,国民焦虑情绪在增加,“正常化”国家的呼声在增加。
然而,美国对其仍然是既利用又防范的策略,只要有美国主导的美日同盟在,日本不至于失控。
中日关系的关键不在中日之间,而在中美之间。
然而,美国对于中国的防范和遏制、拉拢是并存的,在一段时期内中、美、日之间的外交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三、海上矛盾激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出现了海上纠纷。
进入21世纪以后,纠纷不断升级,海上矛盾日益激化。
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矛盾已经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东海,有中韩渔业资源之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划界之争;在南海,南海领土争端就更加激烈,申索国几乎包括所有东盟国家(越南、菲律宾为强硬派,希望借美国日本印度之力改变现状;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为务实派,试图利用打国力量维持现状;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为中立派)与中国周边其他国家相比,印度虽没那么高调,但也不甘寂寞,不断加快“东进战略”步伐。
2011年9月中旬,印越两国外长在河内举行会晤,公然谈及联手开发南海油田。
10月4日,印度和阿富汗宣布建立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0月中旬,印度与越南、缅甸签署防务协议。
11月2日,印媒称印国防部未来5年将斥资130亿美元扩军,其中大部分新组建部队将部署在中印边境。
而日印“热恋”,的交集从政治上升到了军事安全核心层面,近期两国关系更是急速升温,高层互动频繁,连联合军演都提上了日程。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印度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安全与发展,与其他国家进行战略合作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处处视邻居为威胁,并介入与其毫不相干的邻国之间问题,则实属“以邻为壑”。
也许,作为和中国一样的新兴经济体,印度制定对外政策时,更应该考虑真正的国家利益在哪里,而不能只一味地追随其他国家的战略,充当“马前卒”。
第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南亚局势依然紧张缅甸之变不仅导致难民潮,而且影响到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自2008年11月孟买袭击案爆发、印度中止与巴基斯坦的和平进程以来,两国之间时有局部冲突。
印巴未能遵守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在边境地区频繁交火,造成双方武装力量和平民伤亡。
2011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边防军在存在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交火,各有伤亡。
印巴关系将长期成为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自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阿战已进入第12个年头,但阿富汗局势至今无明显好转。
相反,随着本·拉登被击毙、美国宣布从阿富汗逐步撤军,该地区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三点:美国战略调整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发展是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是重要因素。
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面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中国外交政策也在不断的改变。
近年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是北京奥运会的展开使得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还是在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基于越来越开展的中国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以至逐步呈现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中国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己在世界生活当中一些根本利益所在,现已越来越积极地去主动追求战争开展、战争外交方式,积极追求中国至关重要国度利益,不论这个国度利益是阻止台湾独立,还是促进在非洲战争友好关系,还是能源利益,还是中国商品市场和投资时机,还是坚持进一步优化本国和一些大国特别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中国正以迅猛的脚步逐步迈入世界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力。
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西方大国还未从中脱身之时,中国已然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海外「中国威胁论」尘嚣不散,今年以来中国外交不断出现被动局面,令到外交压力骤然上升。
与过去相比,中国外交途径显得较为困难。
虽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是别国造成的,但这与中国过多将精力和注意力放於对美关系上有关。
将来,中国还会在多方面的领域与他国发生摩擦,背后的原因在于,我国毕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在国际利益中肯定会带来多方面的争执。
这在今后可能会愈来愈频繁,在外交上将面临调整和不断的改变或增加外交政策。
现今的中国不因之考虑中美关系,而忽视周边国的关系,因此在外交上不能同日而语。
部分外交战略需要优化,加强对欧洲关系,耐心处理对美关系,开始缓解中日对抗,反思过去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需要加强全局观,从战略全局、外交全局上考虑问题。
如,从中美、中欧、中日关系上,中国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
30年来中国都是使用韬光养晦,但其是有一定的背景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阶级性的战略,而不是一个教条,它是更具当时的历史所需的精神和思想方法而定义。
在外国,他们的理解就局限了,最近中国在很多问题上都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强势的姿态,再加上温总理在联合国发言中称中国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国家」,有人认为这是外交转向的趋势和宣示。
其实不然,韬光养晦是一种谨慎的精神。
无论多少年,都不会割舍。
“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学术界都表现出这种迹象。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底气较足,舆论上要求外交强势的声音逐渐增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组研究员褚浩博士指出,南海等中国海权问题一直存在,之所以今年被炒热,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加快,中美之间关於海权的争夺加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提防增加,预料未来海权之争将会加剧。
二是以东盟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担心中国的日渐强大,年初中国海军走出去速度加快,令到东南亚国家反应较大,导致南海问题升温。
三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随之上升,大国主义的理想在一些人心中越来越强,国内要求宣示南海主权的需求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