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第二,通过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教 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奋 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觉醒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中国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 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 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 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 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 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 民族危亡的道路。中国人民不分阶级不分 政党空前的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 原因:外国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打击 清政府。 结果:义和团被绞杀,签订近代空前丧 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在苦 难中走入20世纪。
五、日本侵华战争
时间:1937—1945 原因: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原材料 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资源和劳动力众 多并且成本低廉,同时还为了打开海外市 场。 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抗日 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 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争使国人认识到中国科技文化 的落后,同时战争也带给了中国近代科 学文化的萌芽,使很多人认识到科学文 化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 引进先进文化的先驱人物,如:严复、 詹天佑、侯德榜等。中国从此开始积极 探索并引进先进的科技文化,中国近现 代科学文化的大门就此打开。
一、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时间:1840年6月—1842-8月 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9 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 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迫切需要广阔 的殖民市场。直接原因是中国禁烟运 动。 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的市场开始被打开,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 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怎么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意义1

•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在《台湾统治志》中心有余悸 地说:“不论何时,只要我军(指日军)一被打 败,附近村民便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个人甚 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 入战斗。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他 们隐蔽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大炮摧毁,他们 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 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 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 著称的。”
日军罪行、危害与中国社会各阶层 的不同反应
罪行、危害: 灭绝人性的暴行—国家、民族危亡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反应 亡国论者:必败论--投降 军人与盲目乐观者:速胜论--战场上的急噪 清醒者:退步进步论--持久战
中华民国26年 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 26 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 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露营之歌—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军歌 露营之歌 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军歌 作者: 作者:李兆麟
•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 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 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浓荫蔽天, 野花弥漫/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吮 血透衫/兄弟们!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携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熄烽烟/荒田遍野,白露横 天/野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疾,霜晨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啊!重任在肩/突封锁, 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光/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 蹰,冷气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 火烤胸前暖, 壮士们! 火烤胸前暖 风吹背后寒/壮士们 精诚奋斗横扫嫩江原/伟志兮 何能消灭/团结起 赴国难, 伟志兮! 团结起, 精诚奋斗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灭 团结起,赴国难, 破难关/夺回我河山 夺回我河山。 破难关 夺回我河山。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简答题

四、简答题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有哪些?[答案]①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
②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 简述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案]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②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3.简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害怕人民群众,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落后。
表现在军事装备的落后和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③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4.简述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答案]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近代史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P1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这个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P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
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P11)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近代史

• • • • • • • • • • • • •
•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 社会发展方向发生变化,中国已经不可能由没落的封建大国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 级的矛盾,复杂化为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中国革命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主 主义革命。
•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给中国带来亡 国灭种的危机和深重的苦难,严重阻碍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客观上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侵华有功”。资本—帝国主义不过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 •
四、简述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经常考简答题。)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 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党的建设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保证,是三个法宝的 中心环节。(3)这三个法宝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五、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重要)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诞生。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3、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一到八章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至第八章)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封建主义的大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从一个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并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在中国不同的时期和社会冲突下,此消彼长。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中国近现代史课后题目答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
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课后练习答案

革命的进步性:革命固然会流血,但是其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① 经济上:
② 军事上
③ 文化上
④ 政治上
从正反两方答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意义: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猖狂气焰,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3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及教训
答: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第五,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
3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原因: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主观上: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性与妥协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们群众。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
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反侵略战争的意义20151615236王晓琛应数二班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遭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大批中国人民被屠杀,大量白银流出,大量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列强一步步侵占中国的领土,致使中国遭受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甚至是文化渗透。
帝国列强压迫的过程也促使了人民反抗斗争队伍的形成。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虽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的抗英成果没有对战局产生大的影响,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表明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正是他们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粉碎了他们企图瓜分中国的图谋,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使得帝国主义分子自己也要承认:“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虽然有此历史记录,但并不代表这些曾轰动一时的反侵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而失败的原因竟然包含清政府的阻挠,甚至帝国列强在他们的”帮助“下围剿这些爱国组织。
且不论他们自身原因(人员混杂),毕竟这只是一支人民所自发组织的队伍,仅仅凭的是一颗爱国的决心。
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有多少人被联军打死就会有多少人继续向前冲。
他们的前赴后继连外国人也惊奇佩服,而昏庸的帝皇权贵却还是在国家危难面前选择了个人小利,不惜出卖国家与民族亲自镇压这些正在拯救国家的人民,向英军投降妥协割地赔款。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侵略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反侵略战争的成功在于:凝聚了民间爱国百姓的力量威慑了帝国列强,保护了中国没有被瓜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试题库(材料一)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第三,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意义

一.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答:1.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沉重地打击和教训了资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资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2.在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答: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是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直至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
这一切都大大消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站在带来危害。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
4.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
四.简述三民主义。
1.简述三民主义学说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五.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答:1.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意义组员:汪若云黄漪莎王明爱宋泽华叶茂嘉王施阳斯琴澳东近代百年,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
通过战争和武力威胁,列强侵夺、蚕食了大片国土。
仅仅百年,便有18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侵占。
其间,中国与外国先后签订了1100多项条约、章程,其中大部分是帝国主义迫使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中国人民反对外侵的斗争从未停止,贯穿整个近代。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62年,清廷与英法勾结,借师助剿。
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侵略势力,但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更改的认识,且他们也不是以反侵略作为自己的主要斗争目标,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
1900年左右,义和团运动在广袤的华北大地兴起。
但是他们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同时盲目排外,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要推翻清朝政府,可是并没有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但是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就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
此后,中华民国成立,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是中国人民反对外侵的一次胜利。
1913年以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边年纷争不断,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近代史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 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 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 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阅读书目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英 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周宁:《鸦片帝国》,学苑出版社2004
年版
•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
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租借地
国家 俄国 势力范围 长城以北、新疆 租借地 旅顺、大连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长江流域 “新界”、威海 广东、广西和云南 广州湾
山东 福建 胶州湾
4、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战争赔款
战争劫掠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一、错误观点剖析
观点一:帝国主义侵略,从文明发展程度看, 是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侵略落后的封建主 义文明,那么反侵略就是落后反对先进。
观点二:对帝国主义侵略要一分为几,不能只 讲帝国主义侵略的破坏性残暴性,而不讲建设 性。而它破坏的是封建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
观点三:近代史研究要讲情与理,从民族感情 上来说,接受不了帝究竟 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军事侵略 经济掠夺
政治控制 文化渗透
军事侵略
1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 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主权独立
3 侵占中国领土,破坏领土完整 4 勒索赔款,劫掠财富
2、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主权独立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3、侵占中国领土,破坏领土完整
割占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租界
观点四:“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 近代文明。”“世界走向中国”,“中国 走向世界”才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信安090120 郭天佐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意义》
摘要: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对侵略者作出了坚决的抵抗。
通过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教育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等思想逐渐传播开来。
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的仁人志士从此走上了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道路,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关键词: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重要意义
学院:
专业:
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婪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
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面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早在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三元里的的暴行就引起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这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伟大英雄气概。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国家濒临灭亡的边缘。
巨大的屈辱和灾难,给中华民族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强烈的爱国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著的探索。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等被革职查办,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清政府急于妥协不惜割地、赔款。
此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并编成《四洲志》一书。
魏源又在此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甲午战争中,虽然中国人民英勇斗争,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为了筹办慈禧太后60岁生日庆典提用户部饷银和边防军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
他们消极避战,积极求和,导致中国最后以失败告终。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
”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在其《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中国如果不自强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权利。
这
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副药力猛烈的清醒剂,也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发扬和升华。
后来的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以后,执政者们一直在背后与列强讨价还价,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他们却逃跑了,清政府的无能与中国人民的顽强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它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迅速瓜分中国的迷梦,在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肩负起了抗击外来侵略的任务。
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也为后来的反侵略斗争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侵略者进行了最为野蛮的持续杀戮。
“东亚病夫”,这就是洋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猪仔”,这就是对被骗卖到海外华侨的蔑称!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古老的华夏文明濒临灭亡的边缘。
英法军队对圆明园劫掠后的焚毁,八国联军对五代帝都北京的洗劫,……侵略者在血腥征服的同时,还要装扮成文明进步的化身。
中国人是渴望着文明进步的。
然而,我们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却总是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在华的所谓文明事业的拓展,即殖民化的加深
形成尖锐冲突。
当中国资产阶级自觉地为现代化而斗争的时候,西方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国反侵略斗争也是一场反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更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反帝成为中国人——包括教育、科技、实业、各党派乃至广大民众在内的广泛共识。
“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中国人在反侵略斗争中明白的道理,而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腐败。
历史上的几次失败战争均与避战求和的失败主义有直接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与外敌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浴血奋战,为民族生存与尊严而战的义和团运动,具有无可置疑的正义性。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以巨大的牺牲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趋势,振奋了国民精神,启迪、鼓舞了来者。
在同外国侵略者的战斗中,激发了中国各民族的顽强斗争精神,彰显了各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部分主权,保卫了部分领土,使近代的中国避免了彻底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同时中国人民意识到了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
中国人民的意识从此开始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中国在反侵略的过程中,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中国。
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岭南地区和江浙、福建等东南沿海抗英前线曾经一度出现购置、仿制西洋武器的浪潮,它并未带来近代军事工业在中国的勃兴和西洋军事技术的大规模引进,说明此时尚未形成向西方学习的普遍自觉。
但它毕竟是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初次尝试,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第一次启动。
林则徐认识到“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提出引进西方“良器”,学习西方“熟技”。
他曾组织编译有关西式大炮瞄准发射技术的书籍,还委派龚振麟等人对西式武器加以研究和仿造。
佛山的军工厂采用了许多西方造炮技术,在加工工艺、瞄准仪器、炮弹种类、发火装置、炮座、火药配比等技术上进行了模仿和改进,为了反侵略中国也不断地学习着西方的先进技术。
近代爱国主义在反侵略中孕育,在学习西方中萌发,在反封建中确立。
在一次次的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意识到了想要改变中国目前的现状,首先就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其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是反帝的逻辑要求和学习西方的历史流向。
最后,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发展自己。
所以,正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遏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狂妄野心,是近代中国虽然历经劫难而终未灭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