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 教学反思参考
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花的学校(定稿)

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花的学校(定稿)第一篇: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花的学校(定稿)(教学反思参考2)花的学校《花的学校》是一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教学中,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写字,甚至细化到每一个笔画,当然个别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个别同学进行了手把手的书写指导,让他们感受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要领。
我想,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字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其次,我结合课文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
本课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升华情感。
第二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2《花的学校》优质课教学设计2花的学校1.认识“荒、笛、罚、裳”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1.识字、写字教学对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自主认读,读准字音,再集中进行指导。
要求会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字可以归类书写。
本课的生字中,“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是第二声,可以结合词语“荒野”“衣裳”“口笛”“惩罚”等进行认读。
多音字“假”可以根据词语意思来确定读音,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读第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等;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等。
对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难写的或者重点掌握的生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设想】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互相能够猜出扬起双臂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篇二【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第【1】篇〗教师以教学为本,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
一、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工作情景的设置,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来设置真实的典型问题,如在《观赏植物栽培》课程兰花栽培内容中,以学校园林示范基地中盆栽兰花炭疽病和介壳虫的病虫害发生为例完成兰花病虫害防治的教学任务,通过这个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一年级学过的《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知识来分析兰花生产上常见的炭疽病、黑斑病、白绢病、介壳虫、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发展条件,病虫害症状鉴别,对兰花生长产生的影响,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生产上有很多的案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捕捉,都会发现很多的生产案例能为教学所用。
二、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按照课前准备,确定项目任务、布置任务、确定分组、学习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小组分工合作、实施计划、师生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成果展示、检查评估、成果应用几大环节。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能实现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单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园林专业学生的各种能力明显提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及反思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花的学校》第一篇课文•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了解花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花课校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课文讲解及梳理•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全班分享2. 教学流程第一步:课文朗读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老师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留意课文中高音调和低音调的变化。
第二步:课文讲解及梳理1.向学生讲解并解释不了解的生词和词组,例如:•花圃•嫉妒•互惠互利•颜色逐渐深浅•一片花海2.让学生梳理课文,提取出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花的学校,花之间都做了哪些事情?•课文中的“互惠互利”是什么意思?•花之间的互动,体现出了哪些美好品质?•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个词句?为什么?第三步: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如果你是花之一,你该如何在花的学校中生活,如何与其他花进行交往合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调解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第四步:全班分享结束小组讨论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评论。
三、教案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朗读、课文讲解及梳理、小组交流合作以及全班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花的学校,并了解到花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本节课还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小组讨论时也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在分享环节中,学生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第【1】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
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
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泰戈尔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
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
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 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
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
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第【2】篇〗《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采用了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进一步理解课文。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看谁想得奇妙。
”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多角度进行思考。
在课后,各位老师对我课堂的点评,也让我受益颇多。
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
部编版的新教材内容更多,难度也加大了,因此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教学环节的设计,让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做到面面俱到,环环相扣,重难点把握得当,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另外,在语文课堂中要注重朗读,其中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
教学实践中,阅读课以学生阅读为主,在朗读中揣摩词语、理解内容、领悟写法、体会情感。
课堂上学生读得好的前提是教师有效的示范阅读和朗读指导。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引言《花的学校》是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花朵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通过花朵的视角传达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本文的理解和感受有待提高,因此,我在反思中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在下一次教学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1. 文本引入不够生动有趣在上课的前期,我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没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应该在开头阶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预测故事的发展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计划使用一张插图或者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聆听来猜测花的学校是怎样的地方,从而主动进入文本,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 缺乏互动性的课堂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花的情感和经历。
例如,我可以提供几个角色,比如小花、大城市中的花等,让学生分组扮演,亲身体验花在不同场景下的喜怒哀乐。
这种互动性的角色扮演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花的情感。
3. 缺乏思维导图等视觉工具的应用在教学中,我未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等视觉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
下一次教学中,我计划在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制作思维导图,将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等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涵。
4. 缺少情感与审美的培养《花的学校》这篇课文通过花的视角传达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绝佳素材。
在教学中,我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并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通过感受花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此外,我还应该引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和色彩,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欣赏花卉的图片、观察花开花谢的过程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美的感知。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优秀12篇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优秀12篇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花的学校》1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花儿朵朵》。
2、能简单地学跳彝族传统舞蹈——摆手舞,并能跟着音乐伴奏有节奏的表演跳。
3、能准确地根据节奏使用打击乐器——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
4、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知道彝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难点:1、准确掌握节奏,学生尝试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跟着歌曲伴奏表演彝族摆手舞。
3、并准确的按节奏使用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
课前准备:手串铃若干,ppt,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在我国的西南部呀,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彝家山寨去走一走,逛一逛,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出发吧!起立。
1、生随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律动师: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来到了彝族的山寨,这个是我们彝族人民住的吊脚楼,彝族的人们身上绣满了花鸟鱼虫,它们代表吉祥,头上和身上呀也带满了漂亮的银饰,姑娘们穿着长长的彩色的摆裙,在舞蹈,她们喜欢演奏乐器,能歌善舞,快看,这个山寨的人们啊,在跳起舞来欢迎我们呢。
2、播放音乐伴奏,师随着音乐舞蹈师:他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加入舞蹈的队伍当中,好不好,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起立。
3、学习彝族摆手舞师:刚才大家做的还不错,先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他们最有名的摆手舞,我们先来学脚上的动作,左右左踢,右左右踢,你们真聪明,小手的动作要怎么做呢,刚才老师怎么做的,下上下上,把你的小胯动起来,好我们一起来做做看,真棒,牵起手来,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舞蹈,加入他们的摆手舞当中。
第二遍时将手举到头顶再跳一次。
好的轻轻地坐回座位。
二、游戏接龙学唱歌曲1、按节奏读歌词师:刚才我们舞蹈的时候,听到彝族小朋友唱到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播放花儿朵朵)师:你听到他唱到了什么。
生答师:听听看他们说了什么呢(老师打响板念歌词,出示歌词)。
能不能用接龙的方式,老师来说红色的部分,你们说蓝色的部分,可以吗?我们试试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在菱形十字格中写好“落、荒”等13个生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读识字,运用菱形十字格写字。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情况提出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校生活,引入课文话题。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自己对“花的学校”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预习。
过渡:有谁能说说,“花的学校”在哪儿?花儿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假?你觉得他们在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嗯,说得真好!看来你们认真读了课文,想象力真丰富啊!《花的学校》这篇课文的作者发挥了神奇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
他可真厉害!现在,有谁帮老师介绍一下作者? 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自读要求: (1)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认读,能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评选“写字小明星”) (2)第二关:阅读展示台。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
(评选“优秀小主播”) (3)第三关:大脑。
尝试读懂课文内容,用“?”在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选“大脑”) 三、再读课文,解决任务 1.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指导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书写规律,在菱形十字格中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 [臂]上边部分写得舒展些,略扁。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引言《花的学校》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一所充满生机与美丽的花的学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以及情感体验。
本文将对《花的学校》这篇课文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相对较低,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3.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1. 导入在导入环节,我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与花朵的初步感知。
导入问题:大家在家门口或者学校的周围有没有看到过鲜花?鲜花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通过引导学生的自由讨论,激发起他们对花朵的兴趣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2. 阅读课文在阅读环节,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和合作阅读两种方式。
首先,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扮演一个角色,例如一组扮演花瓶、一组扮演开花的花朵、一组扮演香囊等等。
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朗读一段,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理解和评价。
通过合作阅读,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
3. 感悟与表达在感悟与表达环节,我采用了情景模拟和创作续写方式。
首先,我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蜜蜂,飞到《花的学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你在花丛中穿梭飞舞时,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感官感受去理解课文。
接着,我让学生自由创作续写,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朵开在《花的学校》中的花朵,记录下自己在那里的一天一晚。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案(附反思)

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谁
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
然段。)
(2)(课件出示 10)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
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
新课 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教学
指名读预习任务。
() 分钟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下面我
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
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大家认真预习了这篇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
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
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
读课文。
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诗歌的语言好美,
花儿好可爱!)
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 狂欢 跑出来)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跑出来、跳舞、狂欢”
写出了怎样的花儿们??(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
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
学生自由想象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文内容分析:《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
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
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第八自然段的两个疑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则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
学情分析:文章是散文诗,文中拟人化的表达,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是情感真挚饱满的。
欣赏这样拟人化的词句,需要边读边想象边品味,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新鲜之处、美妙之处。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养成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意识,并能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关注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边品味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 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1.认读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复习导入: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分大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板书设计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拨,可爱急急忙忙教学反思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感情朗读课文上。
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第2篇】《花的学校》教案一、导入新课你喜欢小动物吗?谁来说说你家的小动物?小朋友这么喜欢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的动物篇,来看我们的38课“偷看大王”,板书。
谁看出我们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二、学习《偷看大王》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动笔划出来。
3、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小动物,都有谁呢?小组学习:这么多小动物,你喜欢哪一个?读你喜欢的部分,如果有两个小朋友喜欢同一个小动物,可以读同一段。
教师评价:找读书快的小组介绍经验,如:分工合理等检查: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读,及时评价,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星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反思《花的学校》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所花的学校的情况。
该课文通过描述学校内各种各样的花卉,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同时也启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花的学校》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讲了一些关于花卉的基本知识,引发了孩子们对花卉的兴趣。
接着,我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每种花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花期、用途等。
在讲解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花卉的形态、颜色、气味等,让孩子们学会用形象的语言表述感受。
在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方面,我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对花卉的热爱和敬重,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爱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多从生活中的花卉入手,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也充分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比如通过手工、画画、观察等方式,让孩子们加深对花卉的认识和感受。
特别是在手工制作花朵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细致的操作和耐心的动手学习,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态度。
通过《花的学校》的教学,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们多关注自然,从花卉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培养孩子们爱护自然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此外,通过教学《花的学校》,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思考。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时间。
由于《花的学校》是一篇经典的课文,教材中也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扩展阅读,因此时间紧迫,往往难以面面俱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时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和体验。
其次是教学的多样性。
尽管《花的学校》这篇课文非常优秀,应用广泛,但也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深化和扩展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比如,可以通过采摘鲜花、参观花卉展馆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花卉的生长和使用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教学反思第1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1.画出“花的学校”。
这篇课文语句优美,景色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根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
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
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用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教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
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
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
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可爱、向上,体会到童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花的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花的学校》。
2.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要情节,了解并描述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的生活情景。
3. 学生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共同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 通过提问、引导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入理解,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花的学校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世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抓住文章主要情节,了解并描述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的生活情景。
教学难点1. 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拟人手法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的生活。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新词、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2. 课文录音或视频,用于朗读示范。
3. 黑板或写字板,用于书写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美丽的花朵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花吗?你们知道花朵们也有自己的学校吗?”2. 明确目标: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花的学校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将一起走进花朵们的世界,感受它们的快乐生活。
自主学习(10分钟)1. 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
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新词。
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课文中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是怎样生活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所花的学校?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问。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课件出示)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花的学校》是泰戈尔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一、成功之处1. 注重朗读,感受语言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等,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和韵律。
学生在朗读中较好地体会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2. 引导想象,激发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在学校里的情景,如跳舞、狂欢等,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独特的想法,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对文中一些关键的词句,如“簌簌”“急急忙忙”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花的活泼与欢快,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在课堂上,我运用了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来展示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
5. 问题引导,启发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孩子们在学校里做什么?”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6. 强调朗读的情感表达在朗读指导上,注重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来表达出花孩子们的活泼、快乐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二、不足之处1. 对诗歌情感的挖掘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对于作者通过花的形象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如对自由、快乐的追求,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感悟,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讲解花的形象和想象部分花费了较多时间,而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方面时间相对较少,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3. 对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关注不足在课堂交流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回答的正确性,而对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关注不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
4. 对修辞手法的讲解不够深入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但在教学中,只是简单提及,没有深入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作用,导致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扎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花的学校本文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描写了在雷云、阵雨、东风的环境中,竹林、草地上冒出了花,花儿们读书、放假、回家等情景,表现了花和儿童的活泼可爱以及对家、对妈妈的爱。
作者依照儿童的思维,以灵动的语言和瑰丽的联想,描绘出儿童种种动人的情态和奇思妙想,贴近学生的生活。
好奇、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而这篇课文联想丰富且灵动。
孩子喜欢联想的特点和作者善于联想的艺术手段就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不光读起文章来朗朗上口,而且能快速进入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1.收集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读“资料袋”的内容,了解泰戈尔的相关知识。
2.以读促思。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给予句子中重点部分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读中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从而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知识与技能】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拟人句。
【过程与方法】1.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通过“资料袋”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借助提示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感悟童真和浓浓的母爱。
重点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并能照样子写一写。
教师:泰戈尔的资料及《新月集》的创作背景,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资料袋”了解泰戈尔。
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点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1.请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泰戈尔,师总结。
2.出示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3.出示《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了解“资料袋”的作用了吗?根据“资料袋”,我们可以对作者有一个大致地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完后自由读课文。
2.读准字音。
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字:杨——扬听——所C.由词语记忆的字:衣裳——裳(强调在词语中读轻声)处罚——罚D.多音字“假”,在本课中读“jià”,教师板书另一种读音及组词:jiǎ(真假假如)3.出示字词,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放假互相所衣裳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并说说课文是谁向谁在诉说。
(孩子向妈妈诉说。
) 3.小组讨论:孩子向妈妈诉说着花儿的哪些情景?(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5~7:想象花孩子们在雨天放假了,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8、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句子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2.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4.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五、学写生字,强调姿势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舞”字的书写。
“舞”中间四竖要写得短小、靠拢,第三横要写长,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临摹,强调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
六、布置作业,课堂小结1.熟练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花的学校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第二课时1.品味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
重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感悟拟人手法运用的效果,并能仿写。
一、复习导入1.认读本课生字。
2.做“开火车”的游戏来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分小组朗读课文。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1)老师范读第1、2自然段。
(2)交流汇报优美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3)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A.理解体会: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B.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这两个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将东风赋予人的特征,体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B.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C.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D.“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跳舞、狂欢,体会大片花儿的灿烂,从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4.指导学习第5~7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合作探究。
①你是怎样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的?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出示花儿的情景,请学生仿照着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一照,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晚降临,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互相碰触”说明了什么?“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互相碰触一下,想象雷云在天空中轰隆隆作响的场景。
感悟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文字变成生动画面的巧妙。
③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④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3)教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学习第8、9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思考: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3)学生自由感悟、想象,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推荐阅读1.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继续阅读《新月集》,在课间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其中的文章。
四、课堂小结,自由书写师: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
让我们也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植物,相信大家会写得很有趣。
花的学校花孩子⎩⎪⎨⎪⎧⎭⎪⎬⎪⎫跑出来 跳舞、狂欢关了门做功课冲了出来对妈妈扬起双臂美丽、活泼、可爱、调皮教学伊始,我以“资料袋”导入新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利用课本提示,自主学习。
课堂上,我注重对汉字书写姿势的强调,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贯穿课堂始终的是朗读、想象。
通过引导学生对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情景的想象,带领他们入情入境。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析,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法带来的美感,并结合句型引导学生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我还注意到拓展延伸,由一堂课引导学生读一本书,开阔他们的视野。
教学反思参考对《花的学校》一文,我是非常喜爱的,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都会想到孩子们在读书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
站在孩子的角度读,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被作者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
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
所以课堂上,当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听我认真地范读完后,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
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
我想,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展望未来,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