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的建筑照片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85f91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c.png)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引言]汶川大地震后,福建省设协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组织结构专家到成都、彭州(彭州市区、通济镇、白麓镇、小鱼洞)、都江堰、绵竹市、汉旺镇等地进行震害调查,涉及的结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砌体、排架、钢结构等,为了认真总结震害经验教训,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提出设计的改进建议,对新建筑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汶川地震基本参数: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数据,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如下:震级M8.0,断层为龙门山断裂,震源深度14KM,断裂长度185KM(主震),烈度分布6~11度。
这次地震震害给人的总体感觉,随地形分布,西北高震害严重,东南底震害较轻。
二、典型震害及实景照片:图1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有一幢纯框架结构的七层建筑,底层空旷,上部有隔墙,图2楼梯梯板拉裂的震害图3 水泥厂结构的震害图4 白鹿镇中学在地震断裂带两侧教学楼的震害图5 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底层柱破坏图6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隔墙震害图7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单层厂房震害图7 小鱼洞大桥的震害三、结构概念设计问题:1、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必须有多道抗震防线,这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也充分表现出来,有些建筑倒塌,而有些建筑不倒,下面从空旷建筑倒塌来看结构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这次震害学校教学楼较为严重,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砌体结构,但这次震害表明空旷的学校(框架结构)教学楼倒塌(如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学楼,建于2007年3月),而附近的4层砌体结构办公楼,尽管破坏非常严重,但并没倒塌。
为什么在强震作用下,性能比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而不如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砖混结构?其主要原因就是纯框架结构只有一道防线,在大震时,一旦这道防线突破,结构就丧失了全部的承载力而倒塌;而砌体结构住宅和办公楼,由于小开间布置,纵、横墙体较多,按照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其整体性和延性较好。
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坏原因分析以及加固技术综述
![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坏原因分析以及加固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dcc397daef5ef7ba0d3c36.png)
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坏原因分析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坏原因分析以及加固技术综述摘要: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7.8级特大地震,我国多个省份都有震感,这是建国以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其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是相当之大的,如果对建筑物地震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可以针对建筑物地震破坏的原因,探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手段和方法,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指导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指导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等。
关键词:汶川地震建筑物破坏原因抗震设防加固技术5.12汶川发生地震后,建筑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整体来讲破坏还是很严重的。
由于个人各种条件限制,并没有能够对地震灾区后破坏的建筑物和未破坏的建筑物或者是破坏较轻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但是通过查阅一些资料还是可以从中找出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和规律的。
1.下面就5.12汶川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1.1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1]地震烈度越高,对建筑物破坏的程度越大。
比如5.12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镇的地震烈度达到11度,而汶川县城的地震烈度为9度左右,因此映秀镇的建筑物破坏就比汶川县城的建筑物破坏更为严重。
5.12汶川地震之所以造成地震重灾区建筑物极其严重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这次地震的烈度远远超过了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一般情况下,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约为9度左右)为大地震,大于、等于8级的地震即为巨大地震。
每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在震中的地方用震级表示,地震向四周扩散影响到的地方就用地震烈度表示。
每次地震的震中地震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5.12汶川地震的震级为8级,属于巨大地震,所以大部分地震重灾区的地震烈度都达到了9度以上。
一般超过9度的地震或者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两度以上时就可以造成房屋大量倒塌。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灾害应对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灾害应对中的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8c3e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9.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灾害应对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世界各地都面临着灾害应对的挑战。
而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正在逐渐被认可并广泛应用于灾害应对工作中。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灾害应对中的优势和潜力。
一、加速重建:中国汶川地震后的装配式建筑施工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大量房屋倒塌。
在这场重大灾难之后,为了加快重建进程以及提供臨时住所给受灾群众,中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推行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使用预先制造好的模块化构件,并通过简单的组合进行快速搭建。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迅速、高效的重建工作,并且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安全居住。
二、应急救助: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后的装配式建筑施工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和海啸灾害,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大规模的房屋破坏。
在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中,装配式建筑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和模块化特点,可以快速搭建临时避难所和医疗设施。
在东北地区大地震后,许多受灾社区使用了这种建筑方式以提供暂时住所和医疗帮助。
装配式建筑还具备可调节性,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内部空间布局,并灵活安置设备与资源。
三、环境友好: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的装配式建筑施工2005年8月29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发生了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此次灾害之后,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开始被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重建工作中,装配式建筑提供了一种环保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降低对当地资源的依赖以及施工废弃物的产生量。
四、未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随着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认可度的提高以及相关技术与标准的不断完善,预计装配式建筑将在灾害应对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灾后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
![灾后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https://img.taocdn.com/s3/m/772609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d.png)
四、灾后重建需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适当调整地震区划
汶川、北川、 绵竹、都江堰 等设防烈度设 为7度,绵阳、 德阳的设防烈 度设为6度。 但此次汶川地 震造成汶川及 周边地区的地 震烈度达到Ⅹ 度。
几年前我国就开始了断层摸底工作,但 主要是在城市集中地带。建议在边远地区 也开始这种系统的断层摸底工作。然后适 当调整地震区划图,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 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
震前文星塔
震后文星塔
专家指出,与其他倒塌的民房不同,古建筑 遗址修复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摸清楚遗址受损 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修复工作。如何恢复原 有遗址的建筑风貌,还需要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的 论证,确定方案以后才能实施。地震中损坏的一 些木结构建筑有望尽早修复。砖石结构建筑的修 复则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但专家提醒,其中 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
• 简洁、规则。
4.采用隔震、减震等新技术
优点:通过隔震垫调整结构动力参数,变形集中在柔 软支座,使楼体只发生缓慢平动,从而保护内部结构, 可抵抗7.8级地震。
5.将村镇建筑纳入国家规范体系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村镇房屋倒塌,造成 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村镇房屋根本是不设防的,建设之初也没有进行 正规的设计、施工和规划。很多村镇的建设都还 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大量的农村建筑是随意施工, 拍脑袋做事,材料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建筑 的质量。所以灾后重建中应该将村镇建设纳入到 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加强政府指导和监督。
• 第二种方案:迁址重建。 代表:北川 (新址选择)
• 第三种方案:行政合并。
四川省已经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规划工作实施方案》,规划期将分为近三年和后 五年。2008年-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2011年 -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力争在未来八年时间 里将汶川等受灾地区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工业、农 业和旅游等资源的新型城区。同时,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草案)》,重点将灾后重建涉及的重要问题做 了详细规定。这为科学有序的开展灾后重建提供 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2149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5.png)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汶川地震是2008年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毁灭性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提出了重要的反思和教训。
1.结构抗震能力不足:汶川地震暴露了许多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不足。
许多房屋和公共建筑没有设计和建造符合地震安全标准的结构,无法承受地震引发的巨大震力。
2.建筑质量问题:地震发生后,一些建筑物出现严重破坏并坍塌,暴露出建筑质量问题。
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工艺的控制以及质量监督的不健全等。
3.地理环境和规划问题:地震震害的调查也揭示了地理环境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
一些地理条件,如地震活动带、土壤类型等,应纳入设计和规划的考虑,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建筑文化和技术水平:一些地方的建筑文化和技术水平对地震的准备和应对能力不足。
在地震前,很多人对地震的认识和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应急预案和逃生意识。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的结果引起了重大反思和改进措施,对提高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1.加强抗震设计和规范:根据地震调查结果,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建设规范的制定,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对公共建筑、重点基础设施等的抗震设施建设,提高它们的抗震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
3.加强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监督,提高建筑质量水平。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4.提高地震科普和教育:加强地震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培养逃生和自救的意识。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为中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提供了重要经验教训,促使政府、建筑行业以及公众更加重视地震安全,加强建筑抗震能力的提升和灾害应对能力的加强。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_映秀_四川_中国_d85e4e3c_7801_42e2_8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_映秀_四川_中国_d85e4e3c_7801_42e2_8](https://img.taocdn.com/s3/m/415e8d49b307e87101f6968e.png)
设计团队/Architects: 何镜堂,郭卫宏,郑少鹏,何正强,陈晓虹,黄瑜等/HE Jingtang, GUO Weihong, ZHENG Shaopeng, HE Zhengqiang, CHEN Xiaohong, HUANG Yu, etc.占地面积/Site Area: 15 300m 2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era: 5 148m 2设计时间/Design Time: 2009竣工时间/Completion Time: 2011大地的纪念: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那一刻,大地颤抖,山河移位,家园破碎……为纪念那一刻,当地政府决定在震中映秀修建一座纪念馆,最终选址于一个高于城镇中心超过50m、可以俯瞰全镇的山岗上。
以植根于大地的地景式建筑为概念,来表达这大地的纪念主题,呈现一个自然、平和、静谧的纪念场所。
我们在场地中形成3条控制线,分别指向映秀镇的其他3个重要纪念节点——震源牛眠沟遗址、中滩堡地震遗址公园、新城镇中心,以此确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并依此对地面进行切割、抬起,形成最主要的建筑体量;再通过下沉广场将公共开敞空间向外延伸、逐渐升起、融入场地。
在内部空间组织上,以流水、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4个庭院作为3大主题展厅之间的重要空间节点,分别以水、石、树、光为构成要素营造场所精神。
在完整的空间序列中,庭院在建筑中打开了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为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地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的对话,在对话中缅怀逝者、平复心灵、思考未来。
在色调和材质控制上,我们希望回应平和、深沉的纪念主题。
除了环境的自然绿色外,我们采用质朴的清水混凝土和当地黑砂岩的自然灰调,不仅与山体环境形成整体、和谐的关系,同时也烘托出建筑的场所精神。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映秀,四川,中国EPICENTER MEMORIAL HALL IN YINGXIU, SICHUAN, CHINA, 2011建筑设计:何镜堂工作室ARCHITECTS: HE Jingtang Studio7126354in YingxiuOn May 12, 2008, one great earthquake ofmagnitude 8.0 on the Richter scale happened inSichuan Province, China. At that moment, the earthtrembled,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shifted and ourhome broke into pieces....In order to commemoratethe mo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a memorial hall in the epicenter of Yingxiu. Finally,the memorial hall was built on the top of mountainoverlooking the whole town, and 50m higher thanthe town center.We took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rooted deep in the earth to express the theme"Memory of the Earth" and create a natural,peaceful and quiet memorial place. We formedthree control lines on the site, respectively pointingto three important memorial sites of Yingxiu Town-the Hypocenter Niumiangou Site, ZhongtanbaoEarthquake Site Park and the center of the newtow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with the town; and according to the lines to cut9and lifted the ground to form the architecturevolume; then through the sinking square, extendedthe public space outward, lifted gradually andintegrated into the field.In the interior spatial organization, fourcourtyards themed by "water", "dying", "rising" and‘hope’were used as the important space nodesto connect three major theme exhibition halls. Itused water, stone, tree and light as the constituentelements to create the spirit of place. In the spatialsequence, the courtyards as the window openedto communicate with the nature, and formedmany different types of rhythmical dialogues tothe mountain, sky and nature during the visiting,enabling people to recall the deceased, ease thesoul and think of the future in the conversation.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of color andmaterial, we hope to respond to the peace anddeep memorial theme. Besides the natural greenof the environment, we used the concrete andlocal black sandstone, both forming integrated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untainenvironment, but also highlighting the site spirit ofthe architecture.□109 -5.000m标高平面/-5.000m level plan10 0.000m标高平面/0.000m level plan111312151411 东立面/East elevation 12 南立面/South elevation 13 1-1剖面/1-1 Section 14 3-3剖面/3-3 Section15 功能与流线组织分析/Func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希望庭植被屋面灾后重建展厅变配电房展廊植被屋面消能减震器序厅512地震灾害展厅山体161716 希望庭/Hope plaza17 崛起庭/Rise courtyard18 与山体相连的植草屋面/Planted roof connecting to the hill19 总体外观/Overview of the project1819。
汶川地震启示录迷失在高楼里的上海
![汶川地震启示录迷失在高楼里的上海](https://img.taocdn.com/s3/m/1a7177f204a1b0717fd5ddaf.png)
汶川地震启示录迷失在高楼里的上海在汶川的每座楼房化为碎石瓦砾之时,1600公里以外的上海,一座座建筑高楼似乎依旧固若金汤。
这是一座建造在长江入海口冲击平原上的大都市,其表层覆有三四百米的软土。
这里从未遭受地震的摧残,史料上记载的最高一次地震为4.7级,但距今已384年之久。
软土层虽为造楼忌讳的场地,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历史再把经济聚光灯打向上海之时,“根子浅”的上海经过了十八年史诗般的建设,5000平方公里的市区上,生生缔造出一片片令人窒息的钢筋水泥森林。
420米、492米、580米、摩天大楼不断摸高至新的记录,上海于是也愈发轻浮,浑然忽略了脚下松软的根基。
而5·12汶川地震,上海几乎所有高楼的摇晃,似乎也没能唤醒沉静在“大快上” 建设当中的人们,上海仍旧沿着其设定的轨迹,急步向前。
大都市地震记忆5月12日下午2时许,200多名白领正在曾经的第一高楼——金茂大厦里展开登高接力赛,参与报道的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藏鸣和同行,也借此机会进入88层的观光厅鸟瞰上海。
恰恰在饱览高楼美景之时,四川的强烈地震波传至上海,藏鸣顿感一阵头晕目眩,下意识认为是200人爬楼引起的共振。
当身边一位同行也觉得大楼是在震动之时,两人大惊失色,瞬即搭乘刚巧抵达的电梯,摇摇晃晃而下,一分钟后仓惶逃出金茂。
几乎每一座上海高楼里的白领、居民均感觉到了地震的摇晃,大家鱼贯而出。
1个小时左右,上海所有高层建筑下的马路边、绿地里人头攒动,人们为这场虚惊唏嘘不已。
作为上海人,在藏鸣的记忆里,或许只有1984年的黄海6.2级地震波及到了上海,夜里熟睡中的她被强烈的震动惊醒。
第一波是上下垂直抖动,第二波横向移动,电灯在空中像秋千一样摇晃。
再往前的上海地震经历也十分苍白,上海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表示,上海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有记载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4.7级是发生在1624年。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有。
”上海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尹京苑告诉记者:“上海地下还是存在小断层,虽为惰性不活动状态,但万不可掉以轻心。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pptx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83d0c5d856a561252d36fca.png)
4、填充墙的震害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承载 力低,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 破坏。一般7度即出现裂缝,8 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裂缝 明显增加,甚至部分倒塌,一 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 于实心砌体墙,砌快墙重于砖 墙。
加强填充墙 与整体结构 的连接
四、震害调查结论及建议
茅草屋、木屋,到砖瓦堆砌、钢筋混凝土, (2)什么样的建筑结构型式更适宜人类生存?
底框、砖混、框架 (3)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何更好地改进地震区划 (4)抗震设防标准是否合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灾后先后派出60多名专家赶赴四 川、甘肃、陕西,开展震后建筑应急评估工作
二、震害调查结果
震后应急评估――专家组在四川负责检测评估的建筑主要分布在 都江堰、绵阳、德阳等城镇地区。 截至5月28日,累计检测评估 建筑约80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占50%,住宅小区约占 50%。
城镇及周边地区建筑 损坏总体情况 严重损坏的建筑约占 10% 中等损坏的建筑约占 40% 轻微损坏的约占50%
程度 严重损坏
中等损坏
损伤轻微
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
农房、砖混砌体 结构、底框结构 等
砖混砌体结构、框 架结构等房屋建筑
框架结构等
特点
建设年代较早的、损坏部分主要为围
抗震设防较低的 护结构、加固后可
房屋建筑
隔震器设置部位
基础隔震太原市图书挡案馆隔震 楼(6层) 1998
(1)裂缝
“X”形裂缝
水平裂缝 竖向裂缝
1、砌体结构房屋破坏特点
墙体在竖向压力和反复水平剪力作用产生的 裂缝;发生部位:横墙、房屋两端的山墙、 纵墙及窗间墙。
纵墙出平面受弯产生水平裂缝,大都发生于 外纵墙窗口的上下皮处
汶川地震图片集
![汶川地震图片集](https://img.taocdn.com/s3/m/00e182ce76a20029bd642d79.png)
血脉相通,骨肉相连,跨越海峡,救援亲人. 47/112
人道无国界, 四海一家亲。 48/112
圣洁的红十字标志,源源的救援物资.
49/112
跑步进入机场 50/112
登机,出发!
51/112
是刀山,是火海,是恐怖,是死亡,跳!
52/112
空投!空投! 53/112
向前冲,冲锋舟!
54/112
95/112
宣灿 告烂 她的 将笑 重容 新和 站优 起美
的 手 势
乐观精神万岁
没混 有身 摧的 毁尘 她土 的和 勇压 气碎
的 背 脊
96/112
掩埋140小时重获生机,生命正在不断创造奇迹97./112
又一个奇迹中的奇迹,震后八天获救!
98/112
感谢恩人,我的兄弟!
99/112
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疲劳已极.
与 灾
五天五夜坚守震中第一线的温家宝总理 86/112
“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87/112
拾起孩子的书包遗物,心在颤抖,老泪纵横.
88/112
“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能得救!”
89/112
风雨即将过去,彩虹正在升起
90/112
你
你
将
在
在
可
祖
怕
国
的
怀
废
抱
墟
中
中
茁
得
壮
幸
成
生
长
6/112
大自然也报信: 都江堰上升起了地震云.
7/1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 山摇,风狂雨暴,以四川汶川为
中心的一场 8.0级大地震陡然暴
发,震区达10万平方公里,震感 延及全中国和大半个亚洲。倾刻 间,死亡逾 5 万人,伤者难以 数计,500 万人无家可归。这是 21世纪初人类遭受的特大震灾。
现在的汶川
![现在的汶川](https://img.taocdn.com/s3/m/765ffc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0.png)
现在的汶川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
这次地震造成了近7.9万人死亡和数以百万计的人受伤,整个地区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汶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现在的汶川地区,包括其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以及灾后重建的成果。
首先,汶川地震后,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用于灾后重建。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汶川地区已经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道路和桥梁的修复,电力和通信网络的完善,为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政府通过发展各种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现在的汶川已经成为四川省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吸引了大批外来投资和企业进驻。
除了经济发展,旅游业也是现在汶川的一大亮点。
汶川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最知名的景点当属九寨沟和黄龙。
九寨沟以其美丽的湖泊、瀑布和彩色碧池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黄龙则以其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此外,汶川地震遗址纪念馆和汶川地震博物馆也成为游客重要的参观目的地,让人们铭记这场灾难,缅怀逝去的生命。
灾后重建也在汶川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
政府在重建过程中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以保留地区的特色和历史价值。
此外,还建设了一批新的现代化住宅区和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灾后重建也促使当地人民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的汶川地区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太过严重,一些地方的重建仍在进行中,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避免过度开发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地震引起的心理创伤和社会问题,如居民的精神健康和社会安全等,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汶川地震纪念博物馆观后感
![汶川地震纪念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4921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7.png)
汶川地震纪念博物馆观后感走进汶川地震纪念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段沉重又充满力量的历史。
一进门,那种压抑感就扑面而来。
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就像一双双眼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状。
那些倒塌的房屋照片,曾经是人们温暖的家啊,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堆废墟。
照片里的人们,脸上写满了惊恐、悲伤和绝望,有的在废墟里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有的呆呆地坐在地上,眼神空洞。
我看着那些照片,感觉心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特别难受。
这时候我就在想,大自然发起脾气来,真的太可怕了,就像一个超级大怪兽,一下子就把人们平静的生活给搅得乱七八糟。
再往前走,看到那些从废墟里挖出来的遗物,有小孩子的书包,上面还绣着可爱的卡通图案呢,可是它的小主人可能再也不能背着它上学了;有一些破旧的生活用品,它们曾经见证着一个个家庭的日常,现在却只能静静地躺在这儿,成为那场灾难的无声证人。
这些东西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就像在我耳边大声喊着:“记住这个伤痛啊!”不过呢,这个博物馆可不光是让我们来感受悲伤的。
在那些展示救援的区域,我又看到了希望和人性的光辉。
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废墟里拼命地挖掘,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生命迹象。
那些医生护士们,没日没夜地照顾伤者,累得眼睛都熬红了。
还有那些志愿者们,送水、送饭、帮忙搬运物资,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就像一场爱的大集合,全中国的人都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啊,在困难面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灾难也能扛过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关于重生的故事。
汶川在地震后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但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它慢慢地站了起来。
新的房子盖起来了,比以前更坚固、更漂亮;学校里又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些曾经失去亲人的人们,也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开始新的生活。
这就像凤凰涅槃一样,从废墟中诞生出了新的希望。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的心情很复杂。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https://img.taocdn.com/s3/m/f75fdd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a.png)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撼了整个神州大地,10年后曾经的重灾区有的完成了从震区到景区的转变,有的高楼林立,有的没了活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将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县城夷为平地,遇难人员逾两万。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曾经的汉旺镇由于东方汽轮机厂的存在是个有活力的热闹的小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绝对热闹非凡。
1965年搬来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是按照当年三线企业“靠山、隐蔽、进洞”的选址要求,沿靠龙门山脉,在汉旺镇的边上,建成了“十里东汽”。
但10年前的大地震,顷刻间摧毁了这个花了四十多年建设起来的工厂,摧毁了这个热闹的小镇。
地震发生后,8000余人在此遇难。
曾经的汉旺镇由于东方汽轮机厂的存在是个有活力的热闹的小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绝对热闹非凡。
1965年搬来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是按照当年三线企业“靠山、隐蔽、进洞”的选址要求,沿靠龙门山脉,在汉旺镇的边上,建成了“十里东汽”。
难以置信到离谱的事故照片
![难以置信到离谱的事故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5657dc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2.png)
火山爆发会引发岩浆流、火山灰和火山气体等灾 害,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图片描述
以下是一张火山爆发的照片,火山灰和岩浆喷涌 而出,遮天蔽日,让人感到绝望和恐惧。
03
建筑事故
建筑倒塌
总结词
建筑倒塌是建筑事故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是由于建筑结构存在 严重缺陷或受到强烈外力作用所致。
详细描述
人员伤亡
人员被困
事故导致人员被困在车内, 救援人员需紧急施救。
伤亡惨重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严重, 现场血迹斑斑,令人触目 惊心。
紧急抢救
医护人员在现场对伤者进 行紧急抢救,争分夺秒地 救治伤员。
惊险瞬间
惊险逃生
目击者震惊
事故中有人惊险逃生,幸运地躲过一 劫。
事故现场十分惨烈,令目击者感到震 惊和悲痛。
船舶事故
船舶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它可能会造成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照片展示了船 舶事故的场景,船体破裂,乘客落水,令人感到 震惊和悲痛。
航空事故
01 02
航空事故
航空事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类型,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以下是几张令人难以置信的航空事故照片,展示了航空事故 的可怕和悲剧性。
体一旦从高处掉落,其冲击力极大,难以承受。
相关照片
03
பைடு நூலகம்
显示高空坠物造成的破坏和伤害,以及救援人员和现场情况。
施工事故
总结词
施工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通常是由于操 作不规范或安全措施不到位所致。
详细描述
施工事故可能包括脚手架倒塌、塔吊失控、工人坠落等,这些事 故往往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
千钧一发
事故发生时,情况十分危急,稍有不 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后的建筑照片,分析结构缺陷1.北川,箍筋虽然进行了加密,但弯钩没有锚固到混凝土中!!!
2.北川,箍筋虽然进行了加密,但弯钩没有锚固到混凝土中!!
3.北川某建筑,不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核心区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
4.北川某建筑,框架节点钢筋的绑扎不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出现了剪切裂缝!!!
5.北川某建筑,梁柱核心区钢筋的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
6.北川某建筑,柱的纵向受力主筋被人为切断!!!
7.北川某建筑,柱的纵向受力主筋被人为切断!
8.单层工业厂房,边跨因为有剪刀撑,屋面板没有掉落!!!
9.汉望镇倒塌的桥,桥墩内没有钢筋,大卵石也被打进混凝土!!!
10.汉望镇框架节点处箍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楼梯休息平台),钢筋在此处有搭接!!!
11.汉望镇框架节点处箍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在此处有搭接!!!
12.汉望镇幼儿园混凝土应力集中处破坏现状!!!
15.汉望镇砖混结构房屋,由于没有构造柱,横墙与纵墙没有拉结,造成房屋局部倒塌!!!
16.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导致震害加剧!!!
17.另一桥墩,钢筋直径只有16,数量明显偏少,且施工缝未作凿毛处理!!!
18.什邡市莹华镇单跨框架结构震害严重,单跨框架抗震能力较弱!!!
19.什邡市莹华镇框架结构震害照片,箍筋没有加密!!!
20.莹华镇倒塌的砖混结构房屋,没有看到构造柱!!!
21.莹华镇框架结构震害照片,柱根箍筋未加密,箍筋平直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22.莹华镇框架柱节点处箍筋未加密!!!
23.柱的纵向钢筋已达到极限强度!!!
24.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弯矩最大的部位搭接,箍筋间距过大!!!
专家意见:
1、从三处地震遗址倒塌房屋和未倒塌房屋的情况看,多跨框架房屋抗震性能较好,砖混结构房屋因没有采取相应的抗震技术措施,倒塌严重。
2、从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形态看,箍筋的135度弯钩和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非常重要。
3、梁柱核心区、柱根和柱顶的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加密对抵抗地震力的效果明显。
4、地震灾区在地震前是6度抗震设防区,仍然有许多没有倒塌的房屋,在距重灾区几十公里的什邡市,基本看不到被地震破坏的房屋,北京市是按8度设防的房屋,如果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遇到像汶川这样的强地震,基本可以做到房屋虽遭到严重破坏,但不倒塌,为人们逃生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