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笔下的蚊子“诗话”

合集下载

蚊子扰人清梦的诗句

蚊子扰人清梦的诗句

蚊子扰人清梦的诗句
以下是 8 条关于“蚊子扰人清梦”的诗句及运用例子:
1. “蚊子嗡嗡耳边绕,美梦顿成泡影消。


比如睡觉时,正做着去海边玩耍的美梦呢,那蚊子嗡嗡的声音一直在耳边不停,哎呀,真烦死了,可不就美梦顿成泡影消了嘛!
2. “半夜蚊扰惊坐起,困意全消怒满膛。


就像昨晚正睡得香呢,突然被蚊子咬醒了,一下坐起来,这时候哪还有一点困意啊,满是愤怒!
3. “蚊子烦人何时休,搅乱清梦使人愁。


哎呀,这蚊子一直这么烦人啥时候是个头啊,把我好好的梦都给搅乱了,能不让人发愁嘛!
4. “小小蚊子威力大,清梦连连被它掐。


你说这小小的蚊子,怎么就威力那么大呢,我这一个接一个的清梦啊,都被它给掐断了!
5. “蚊子尖尖嘴,专毁睡眠美。


这蚊子那尖尖的嘴啊,真的是专门来毁掉我这美好的睡眠呀!
6. “蚊子夜里狂,好梦尽泡汤。


那蚊子在夜里也太猖狂了吧,把我的好梦全都弄泡汤了,好气啊!
7. “可恶蚊子总捣乱,清梦屡屡化云烟。


真可恶啊这蚊子,总是来捣乱,我那清梦啊一次次的都化成云烟了。

8. “蚊扰清梦心烦躁,辗转反侧难再眠。


一被蚊子打扰了清梦,心里就特别烦躁,翻来覆去的怎么都难以再入睡了呀!
我的观点结论:蚊子确实是非常恼人的存在,常常搅得人不得安宁,破坏我们的睡眠和心情。

关于蚊子的84个诗句

关于蚊子的84个诗句

关于蚊子的84个诗句1.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刘禹锡《聚蚊谣》2.飞蚊尽逐南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仇远《閒十咏·树隔残钟远欲无》3.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毛泽东《七绝·仿陆放翁》4.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刘禹锡《秋萤引》5.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6.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著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

——阮籍《大人先生传》7.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

——方岳《新晴》8.惟有烂泥洪,蚊虻天下无。

——陈基《烂泥洪》9.蚊觜甚蝎螫,虻声殷雷如。

——陈基《烂泥洪》10.冬夜乃常燠,蚊鸣犹薨薨。

——罗公升《冬蚊》11.蚊蚋亦有时,羽毛各有成。

——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12.走蝎过乱蚁,飞蚊剧群蝉。

——文同《西冈僦居》13.人间虺虺方蚊雷,植杖裴回须月出。

——赵蕃《彦博许见过不至》14.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15.坐最蚊睫犹嫌影,妆对芙蓉不让花。

——张萱《迷楼怀古》16.小夷置蚊蝱壮志寄鸿鹄。

——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17.确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触。

——苏辙《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昔在京城南》18.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元稹《景申秋八首》19.茅山隐居有遗文,世人心动随虻蚊。

——苏辙《次韵子瞻生日见寄》20.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王建《荆门行》21.不怕飞蚊如立豹,肯随白鸟过垂虹。

——苏轼《次韵孙秘丞见赠》22.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23.蚊睫僾然不见,蝇头老矣停披。

——刘克庄《揽镜六言三首·蚊睫僾然不见》24.何人当年假尔名,曰蚊岂为文足称。

——张镃《蚊》25.蚊吾语汝汝切听,尔讵不闻大鹏举翼辞南溟,上九万里如云兴。

唐代诗人们和蚊子的关系

唐代诗人们和蚊子的关系

唐代诗人们和蚊子的关系(文/王路)夏天到了,略举一些《全唐诗》中和蚊子有关的篇章。

韦应物曾留心观察过琥珀里的一只蚊子标本。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咏琥珀》喜欢观察事物的诗人,还有殷尧藩。

他闲着没事,观察过蜘蛛逮蚊子。

“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

”《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元稹也算一个。

他专门写过三首诗咏“浮尘子”。

浮尘子是一种非常小的虫,学名叶蝉。

元稹发现,浮尘子可以在蚊子的睫毛上安巢。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浮尘子》权德舆也是个科学爱好者,他在一个清静的早晨,仔细观察过蚊子的翅膀,发现上边有一只醯鸡(蠛蠓)。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小言》可见权德舆的诗虽然算不上一流,视力绝对是一流的。

在唐诗中,视力能和权德舆相比的,恐怕只有莎地的一个道士。

这是施肩吾记载的。

“池边道士夸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

”《赠莎地道士》同样是方外之士,皎然的视力就不行了。

“蟭螟蚊睫察难知。

”《七言小言联句》蚊子睫毛虽小,皮日休却认为雨神可以住在上边。

“雨工避罪者,必在蚊睫宿。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恐怕皮日休是喜欢蚊子的,因为冬天煎茶的声音,都能被他想象成蚊子。

“松扉欲启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冬晓章上人院》不过,许多诗人认为蚊子的声音并不小,甚至有雷声那么大。

比如王起,在和白居易、刘禹锡联句的时候,就这样认为。

“蚊聚雷侵室,鸥翻浪满川。

”《秋霖即事联句三十韵》张祜也说,“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

”《题平望驿》张祜诗里的雷声是双关,有实实在在雷。

而韩偓笔下,就是明明白白说蚊声如雷了,“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冬至夜作》“蚊雷”典出《汉书》,是说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如雷。

不过,韩偓这句诗的重点不在蚊子声音大小,而在于他写的是冬天。

冬至的时候,竟然都有蚊子。

而且并不是在南方,而是在陕西凤翔府。

——这也不奇怪,杜甫也有同样的经历。

杜甫在通泉县的时候,天不算太冷,而且山中潮湿,依然有蚊虫活跃。

“蚊”之诗话

“蚊”之诗话

“蚊”之诗话作者:钟芳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8年第08期夏天来了,蚊子也来了。

这种小虫嘤嘤嗡嗡,成群结队,神出鬼没,只要瞅准机会就毫不留情地咬你一口,让人不胜烦扰。

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对蚊子是口诛笔伐,写下了许多诗文,细细读来,倒也不乏情趣。

晋朝的博选在《蚊赋》里痛说蚊子的危害:“众繁炽而无数,动聚众而成雷。

肆惨毒于众生,乃餐肤以疗饥。

妨男工于农田,废女红于杼机。

”蚊子聚众滋事,饮人膏血,不仅有碍人体健康,更让人无法专心工作,人人都恨不能亲手诛之而后快。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唐代孟郊的这首《斥蚊》诗揭示出蚊虫吸血是自然本能,为了延续生命与繁衍后代,才不惜冒险而偷生。

宋代范仲淹有一首五言诗《咏蚊》:“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诗人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蚊子吸血前后的形象,吸饱血时如樱桃之浑圆,饥饿时如柳絮之轻飘,可谓形象至极;同时又讥讽了蚊子嗜血贪婪的本性,岂不知其好梦不长,最后结果是被人巴掌一拍见了阎王,下场很不妙,令人读后颇感痛快。

被蚊子叮咬后,不仅奇痒难忍,更主要的是蚊子还会传播多种疾病。

“斯物虽微细,中人初甚轻。

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痏成。

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

”唐代白居易的《蚊蟆》诗道出了蚊子叮咬对人体的危害,对小小的蚊子,千万别掉以轻心,一旦染成重病,后悔晚矣。

唐代诗人刘禹锡深受蚊子之害,他在《怒蚊谣》中深有体会地说:“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响起初骇听,殷殷若有南山来。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清商一束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正在夏夜乘凉的时候,忽然遭到一群恶蚊的袭击,蚊声嘈响,嘴巴尖利,刺痛肌肤,防不胜防,真是苦不堪言,于是只好希冀秋风寒冬早点来临,尽扫蚊害,以免皮肉受蹂躏之苦。

对蚊子的愤恨,明代陌花馆主人写得更为深刻,他在《黄莺儿》这样写道:“恨杀咬人精,嘴儿尖,身子轻。

范仲淹的咏蚊诗

范仲淹的咏蚊诗

范仲淹的咏蚊诗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

以下是他创作的《咏蚊诗》:
原文:
咏蚊
宋·范仲淹
饱去樱桃重,
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
不用问前程。

译文:蚊子吃饱了血,肚子胀得像个樱桃那么大,看它来的时候轻飘飘的像柳絮一样。

它吃饱了就走,不用管自己的前程。

赏析:后世大家普遍认为《咏蚊》是一首充满了讽刺的诗。

从诗中来看,通篇是在写蚊子,可是他所要表达的却是人性的贪婪,以及世间那些不作为的人,无非就像是蚊子一样,只懂得去吸别人的血,自己从来不会有任何的作为,也不会去思考自己的前途。

古人如何与蚊子“过招儿”

古人如何与蚊子“过招儿”

在我们的想象里,古人的夏日应该是这样的:松间竹林、芭蕉纳凉、泉水叮咚、虫鸣蛙啼……殊不知惬意的古人同样难逃“夏日公敌”———蚊子的困扰,对蚊子的厌恶甚至到了写诗出气的程度。

宋代词人贺铸文风婉约,笔下曾有“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这样的词句。

但是在面对蚊子时,他忍不住直接以《诅蚊(节选)》为题“声讨”:如何造物工,种此生民害。

安得长风驱,投诸四荒外!词人发问:为什么造物主会创造出蚊子这样的民害?能不能来一阵风,把这些烦人的东西都吹出世界。

蚊子这么讨厌,人人恨不能诛之而后快。

然而古代不像现在有蚊香、花露水和电蚊拍等驱蚊灭蚊工具,古人又是如何与蚊子过招儿的呢?文/张爱笛声古人如何与蚊子“过招儿”32—火绳和香囊进攻型法宝——据《周礼》记载:“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

”早在周朝时期,朝廷就设有叫“翦氏”的专业驱蚊官职,用火烧莽草的办法驱逐蚊子。

因为莽草不适合在室内使用,人们又找到了更为健康,气味也更淡一些的艾草和蒿草,取代莽草驱蚊,还制作了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

“火绳”是用艾草或蒿草编成的绳,其燃烧时的香气可以驱赶33蚊虫,功能类似于蚊香。

明朝方孝孺的《蚊对》里记载了烟熏驱蚊的场景:“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

”火绳只适合居家使用,但外出还是会受蚊子困扰,怎么办呢?古人为此发明了香囊,驱蚊香囊制作精美,相当于在身上佩戴了一个“花露水香包”。

如果拿现代的驱蚊贴之类和它比,那我们还真是得甘拜下风。

论颜值比不过,论风雅,那更是相差千万里呀。

—蚊帐防守型法宝——既然蚊子这么狡猾,避开它不就行了?于是,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人躲进了蚊帐里。

34中国古代对于蚊帐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

《诗经·召南·小星》有诗句:“肃肃宵征,抱衾与裯(chóu)”。

这里的“裯”即床帐子。

《金楼子》中也有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有一顶碧纱帱(chóu)帐,让“营营饿蚊不得其缝而入”。

辟蚊 诗词

辟蚊 诗词

辟蚊诗词
驱蚊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们借以抒发夏日苦闷和寻求宁静的一种方式。

蚊子虽小,却能在炎炎夏日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下面便来细品几首关于驱蚊的诗词。

宋代诗人谢绛在《玉尘尾寄傅尉越石联句》中写道:“复屈驱虻蚊。

”简单的五个字,便勾勒出了夏日里蚊虫肆虐,人们无奈驱赶的场景。

同样是宋代的范成大,在《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中也有“驱蚊我相生”之句,表达了与蚊子斗争的无奈与自嘲。

张耒的《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中,“驱蚊夜张帱”描绘了夜晚为了避开蚊虫而张开的蚊帐,让人感受到夏日夜晚的闷热与不安。

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中用“驱蚊爇蒿艾”来形容人们用蒿艾燃烧驱蚊的情景,既展现了古人的驱蚊智慧,也透露出对夏日宁静的渴望。

刘宰的《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中,“孤光翻动枝头鹊,馀晕潜驱草际蚊”,则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蚊虫被悄悄驱散的画面,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陈宓的《潘丈游南寺灵岩天台回遂呈刘学录》中,“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则是以驱蚊来象征驱除尘世的烦恼与苦闷,呼唤着秋高气爽的宁静时光。

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古人与蚊子斗争的日常生活,更寄托了他们对夏日宁静的深切渴望。

在诗词中,蚊子成为了夏日苦闷的象征,而驱蚊则成为了寻求宁静的一种方式。

带蚊字的古诗大全

带蚊字的古诗大全

带蚊字的古诗大全蚊子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小昆虫,被认为是人类最大的天敌之一。

这种小昆虫在古代诗词中也经常被提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带蚊子字的古诗。

《夏夜曲》 - 罗隐《夏夜曲》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的是夏夜里的乐曲和蚊子的妨扰。

全诗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夏夜的美景,以及蚊子在这美景中的破坏。

夜凉如水,坐看园林月。

酒尽已忘情,管弦中更多愁。

低笛怨幽岳,高吟惊破烟。

遥知兄弟少,应是散人愁。

群蚊乱纷纷,宛转咽林兰。

半夜凉如水,何时得休眠?这首诗中的“群蚊乱纷纷,宛转咽林兰。

”描写了蚊子们的繁杂和喧闹,以及它们在夏夜中的存在感。

整首诗很好地捕捉了一个夏夜里的气息,同时也揭示了蚊子在这个气息里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的是秋夜的清凉和蚊子的轻扰。

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此时有感君怀我,五言诗郎情更切。

群蚊已无音信到,径自飞来烦我听。

这首诗以“群蚊已无音信到,径自飞来烦我听。

”结束,表达了诗人在享受夜凉之余,又要面对蚊子的骚扰的尴尬。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民间情趣,朴实自然,是鲜明的宋代特色诗歌。

《秋凉夜》 - 林升《秋凉夜》是宋代诗人林升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以蚊子为中心,描绘了秋夜中的凉爽和冷清。

全诗语言简洁,但充满了诗人对于秋夜的体验。

秋凉夜,月华夜,静谧松篁干霜重。

蚊蝇寂寂闻不闻,箱箧门牆何沉冷。

作者欲起坐深堂,拂衣不觉黏盂中。

借此清宵生感慨,归来还忆李将军。

这首诗中的“蚊蝇寂寂闻不闻,箱箧门牆何沉冷。

”描绘了蚊子在秋夜中的微不足道,但它们骚扰的作用仍然能让人感到烦躁。

整首诗揭示了秋夜的孤寂和无声,以及蚊子在其中的作用和存在。

不论是唐代的《夏夜曲》,宋代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还是《秋凉夜》等,这些古诗作品中的蚊子角色在其中并不是主角,但它们的存在感却让诗作更丰富,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古人怎么写蚊子?

古人怎么写蚊子?

古人怎么写蚊子?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蚊子要比高温还要令人无法忍受,想象一下夏天傍晚穿着短裤出门,还没感受到凉爽,先被蚊子盯上了。

这种难受程度,怪不得就连风雅的诗人也要为蚊子们写下不少诗词,其中就有杨万里《荷桥暮坐三首》、刘禹锡《聚蚊谣》、陆游《熏蚊效宛陵先生体》等诗词。

诗人们到底有多痛恨蚊子,才能留下这么多诗词,以至于让蚊子也在诗词界有了一席之地。

这蚊子为了吸吮膏血,性命都不要了,孟郊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大蚊帐,让天下能清静些。


短短四句,就能让人感同身受:大家都睡了,夜深人静,蚊香也灭了,无可奈何,我只能起身拍蚊子,一拍就是一晚上啊。

正是炎热的夏天,出门在外睡了个旅馆,窗户还不是严丝合缝,成群结队的蚊子围在我这个旅客的耳朵边。

睡也睡不着,蚊子也赶不跑,只能做出总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要等到九月西风起的时候啦。

本来趁着天凉想坐下来好好欣赏桥两边盛开的荷花,左右尽是美景,谁承想这个凉爽的天气也是蚊子出门觅食的好时候,无奈,无奈。

这蚊子吃饱了之后肚子鼓鼓像个樱桃,它来的时候可是轻飘飘柳絮一般啊。

不过蚊子也是蚊狠话不多,什么都不管,吃饱了就走。

讽刺意味满满的。

这一连串看下来,蚊子可真是千百年来所有人都逃不开的夏季烦扰啊。

不过也不必担心,就像诗人所说的,夏天一过秋天到来,它们就不能再嚣张啦。

周六发
小贴士
1. 保持室内清洁,垃圾及时清理,角落不要堆放杂物,减少蚊子
的生存空间。

2.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更换衣物等。

3.爱养花的诗友们可3-5天给爱花翻翻土,换换水。

4.出行时可喷少量花露水等驱蚊喷雾在脖子、手腕等部位哦。

关于蚊子的诗句

关于蚊子的诗句

关于蚊子的诗句关于蚊子的诗句,中心思想是描述了蚊子的存在和影响。

其中,诗人通过蚊子的生息活动,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通过蚊子的侵扰,来表达对生活困境的烦恼和不安。

关于蚊子的诗句:1. 雨工避罪者,必在蚊睫宿。

——出自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2. 未饱风月思,已为蚊蚋图。

——出自唐·元稹《苦雨》3.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

——出自唐·白居易《首夏》4. 夜半蚊雷起,西风为解纷。

——出自北宋·黄庭坚《和凉轩二首》5. 不堪堤上立,满眼是蚊虫。

——出自唐·元稹《闲二首》6. 飞蚊远床帷,来傍青灯集。

——出自北宋·黄庭坚《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葛幮》7. 风便更漏明,室虚蚊蚋静。

——出自南宋·陆游《夏夜》8. 抱枝寒蜩咽,绕耳飞蚊清。

——出自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9.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出自宋·苏轼《迁居》10. 运否前政缺,群盗多蚊虻。

——出自唐·颜胄《适思》11.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

——出自唐·罗隐《早秋宿叶堕所居》12.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出自宋·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13. 唯是此蚊子,逢人皆病诸。

——出自唐·吴融《平望蚊子二十六韵》14.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出自唐·白居易《蚊蟆》15. 平望有蚊子,白昼来相屠。

——出自唐·吴融《平望蚊子二十六韵》16. 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出自唐·韩愈《杂诗四首》17.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出自唐·孟郊《蚊》18. 拍蚊违杀戒,引水动机心。

——出自南宋·陆游《自警》19. 俯仰岁时久,帖然困蚊蝇。

——出自唐·唐彦谦《感物二首》20.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虻。

——出自宋·包恢《送蒙斋赴召六首》21.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打蚊子古体诗

打蚊子古体诗

打蚊子古体诗
蚊啭声嗡,入耳不省,夜夜清凉不成眠。

捻蜉虹蜓,揭花寻蝶,何曾有意杀生灵。

古人述说,惜命不杀,更须存一颗慈心。

斩蚊街头无多人,我每夜坚持一盘坚。

永不放弃捉蚊志,只为静夜无烦琐。

再打蚊子,当纵横十万段,必将收到满满好运。

世上最烦人,莫过于蚊子肆虐,夜夜嘈杂不安宁。

蚊蚋纵横,困扰人们整夜,百般忍耐抵御夏蝉声。

且莫说什么神仙下凡凯旋归,如何才能在无声处成蒸发。

贻笑大方,天道无常,谁能断言蚊虫不复当。

早知如此,干嘛不早做准备,避免蚊虫与我们口角不详?人之贪念,何妨慢慢淡化,把平安安然放在心头。

败也罢,胜也罢,我更看重那份从容不迫的胜利。

古代文人饱受蚊子追逐之苦的诗词记录归纳

古代文人饱受蚊子追逐之苦的诗词记录归纳

古代文人饱受蚊子追逐之苦的诗词记录归纳古代文人饱受蚊子追逐之苦的诗词记录归纳“三伏凉夜好,清风吹满怀。

时方爱露生,鸣镝一声来。

”杭州诗人叶城的这首《谯蚊诗》,让古往今来的人读之都身同感受。

夏夜纳凉正爽快,恶蚊如同响箭袭来,忍无可忍却还得忍。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饱受蚊子“追逐”之苦,他们留下的`诗词曲赋中,记载了他们被“追逐”的情况。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深受蚊子袭击之害,运用他采风得来的社会经验,浓缩成一首《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

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其中提到烟熏的方法,是旧时的主要对付蚊子的手段。

古人有“燃火绳”法,即把蒿草、艾草编织成草绳湿润后点燃,发出的浓烟可以驱蚊;富贵人家有熏炉,既可芳香室内空气又可驱蚊。

其中还倡导人们利用蚊子的天敌蝙蝠来除蚊。

明朝方孝孺的《蚊对》记载: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

诗人陆游“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烧艾草熏蚊,也是旧时常见的图景。

烟熏之外,还靠蚊帐防蚊子,“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唐·常楚老《江上蚊子》)。

蚊帐在当时,已是重要的避蚊措施。

不过,诗中的“锦窗”、“轻绡”显然不是百姓用品,更像是大户豪门的陈设,后来加以改进,才简化到蚊帐。

唐元稹诗云:“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蚊厨”就是指蚊帐,与清代袁枚《碧纱橱避蚊诗》中的“纱橱”一样。

宋代欧阳修在《憎蚊》诗句说“熏檐苦烟埃,燎壁疲照烛”,明显提到了用光来吸引蚊虫,直到现在,这招依然在用。

“乍停纨扇便成团,隐隐雷声夜未阑。

漫道纱橱凉似水,明中易避暗中难”(清·汪秀峰《咏蚊》)。

小小蚊子,东躲西藏,让人防不胜防,游击战术用得活灵活现,诗中也说到了“纨扇”,指的是蒲叶做的扇子,寺庙中的僧人也多用这种方法驱赶。

清道光年间,浙江名士单斗南写了首《咏蚊》诗,读之颇感痛快:“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愚,噆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余幼时写蚊子的文言文

余幼时写蚊子的文言文

余幼时写蚊子的文言文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像着这样的景象(专家翻译: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专家添加: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我仰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舞鸣叫,我把这景象当做青云鹤图来看,果真就觉得它们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作沟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癞蛤蟆)的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后,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国外蚊子的诗

国外蚊子的诗

国外蚊子的诗1、唐代:韦楚老《江上蚊子》
飘摇挟翅亚红腹,江边夜起如雷哭。

请问贪婪一点心,臭腐填腹几多足。

越女如花住江曲,嫦娥夜夜凝双睩。

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

2、唐代:孟郊《蚊》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3、唐代:皮日休《蚊子》
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

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4、唐代:刘禹锡《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小时候学过的文言文蚊子

小时候学过的文言文蚊子

小时候学过的文言文蚊子
原文
过去有秃头染衣人。

共儿持衣诣水边,浣衣已,绞晒持归。

尔时大热,眼暗。

道中见一树,便以衣囊枕头下睡。

有蚊子来饮其头血。

儿见己父疲极睡卧,便发恶骂云:是弊恶婢儿蚊子。

何以来饮我父血。

即持大棒欲打蚊子。

蚊子飞去,棒着父头,即死。

时,此树神便偈言。

宁与智者仇,不与无智者亲;愚为父害蚊,蚊去破父头。

译文
从前有个秃头,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为生。

有一天,他带着儿子一起,拿上已经染好的衣服,来到河边,衣服洗完了,绞干晒干拿着衣服回家。

时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气酷热难当,他就在路边找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枕着用来装衣服的袋子睡在树阴下。

时间不长,就听到染衣人的鼾声了。

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叮在他的秃头上面,吸他的血。

儿子看到蚊子叮在父亲头上,不禁非常生气。

他用手指着蚊子狠狠骂道:“你这个下xx的东西,为什么要吸我父亲的血?!”他走过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来,照准父亲头上的蚊子,抡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过去。

结果蚊子马上飞走了,没有被打中,他父亲却被当场打死了。

宁可和聪明的人结仇,不和愚蠢的人交往,愚笨的人打蚊子,蚊子没打到却打破父亲的头。

古典文学:蚊对,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蚊对,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蚊对,古典文学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译文】天台生因为天气热而难受。

晚上躺在细葛做的蚊帐里面,童子手里拿着大扇子在前面挥动,舒服极了,于是就睡着了。

唐代诗人是怎样写蚊子的

唐代诗人是怎样写蚊子的

唐代诗人是怎样写蚊子的
王路
【期刊名称】《初中生阅读世界》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下面,我来略举一些《全唐诗》中和蚊子有关的篇章。

韦应物曾留心观察过琥珀里的一只蚊子标本。

“曾为老伏神,水足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咏琥珀》)”喜欢观察事物的诗人,还有股尧藩。

他闲着没事,观察过蜘蛛逮蚊子。

“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

(《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王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42.1
【相关文献】
1.得了飞蚊症怎么办?先来鉴别是“好蚊子”还是“坏蚊子”!
2.我想变成蚊子一只“吸血”蚊子
3.别拍,我不是蚊子,我是蚊子直升机
4.一部唐代诗人研究的功力之作——评王辉斌教授《唐代诗人婚姻研究》
5.伊索点明《蚊子和狮子》的寓意了吗 --《蚊子和狮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人笔下的蚊子“诗话”
正值炎炎夏日,许多人被蚊子叮咬,饱受其害。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没有现代的驱蚊方法,更是饱受蚊子“追逐”之苦,他们留下的诗词曲赋中,有许多关于蚊子的记载。

<记述蚊子吸血形象>
唐代刘禹锡在《聚蚊谣》中就写出蚊子的食性特点:“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明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著不得。

”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咏蚊》也描述:“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以樱桃形容吸饱血的蚊子,形象生动。

清代诗人单斗南的诗《咏蚊》更直白些:“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寓。

嗜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唐代诗人孟郊也曾作诗《蚊》:“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这些诗句则把蚊子以性命博取“膏血”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载烟熏驱蚊方式>
烟熏的方法,是旧时的主要对付蚊子的手段。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深受蚊子袭击之害,他所作的《驱蚊歌》中曾描述:“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

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不仅记录了烟熏的方法,还提出利用蝙蝠除蚊。

陆游也曾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记载用艾草驱蚊,“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此外,挂蚊帐也是避免被蚊子骚扰的常用方法。

唐元稹诗云:“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蚊厨”就是指蚊帐。

<常以蚊子隐喻暗讽>
在文人墨客笔下,蚊子常被用来“做文章”。

冯梦龙编的《挂枝儿》中有两首咏蚊子的曲子,一首隐喻妓女:“小脚儿在绣帏中串惯了,轻嘴儿专向醉梦中讨便宜。

”另一首讥讽多言乱说之人:“你本是个轻脚鬼,空负文名,一张嘴到处招人恨。


也有将蚊子比作趋炎附势的清客的,明崇祯四年进士山东莱阳左懋第九岁时,劝其姑父远离一伙靠奉承巴结取利的清客,曾以蚊子为喻:“入耳皆雅奏,触面尽深机。

吸饱飞飏去,主人知不知?”
(综合羊城晚报、文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