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东地震带

合集下载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

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

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

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

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

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

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

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详细]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详细]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 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 "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 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为什么山东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山东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山东会发生地震?
山东地震是因为在其境内有郯庐断裂带穿过,山东之前有过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

而根据地震学和地质学研究的成果,所有的地震活动都是和板块构造或者地质断裂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如上图所示,世界最大的两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都是处在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大板块的交界处。

而根据下图,中国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活动也和中国的地质断裂带分布有密切关系。

比如中国最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其实就是其正是中国众多的断裂带的交界处。

而山东省正是中国的大断裂带之一——郯庐断裂带,所经过的区域,因此山东省也曾经发生过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

可见,山东省发生地震有其地质构造背景方面的原因。

当然,地震发生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有完全掌握,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山东省曾经发生过地震就过分担心,毕竟地震的孕育发生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尤其是大地震!。

山东 地震安全评估

山东 地震安全评估

山东地震安全评估
山东地处华东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因此进行地震安全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震安全评估需要对山东的地质构造、地震历史资料等进行分析。

山东地处华东地块与华北地块的交界处,两个地块之间的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但仍存在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青岛、济南、烟台等地,其中青岛地震活动最为频繁。

其次,需要对山东的建筑物、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地震安全性。

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地震安全规范,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对于已有的建筑物,需要进行结构鉴定和加固工作,确保其能够承受可能发生的地震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山东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地震安全评估也有一定影响。

人口密集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需要加强地震安全工作,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最后,地震安全评估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山东地区地震安全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能力、人口分布等多个因素,以保障山东地区的地震安全。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摘要:一、引言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七、总结正文:一、引言近年来,地震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我国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尤其是山东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东地区的抗震鉴定进行探讨。

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山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

其中,较为严重的地震有1937 年的临沂地震、1970 年的菏泽地震以及1996 年的烟台海阳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使得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抗震鉴定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判断。

通过抗震鉴定,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抗震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

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抗震鉴定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抗震鉴定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分析、抗震措施评估、抗震性能评价等。

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构件连接、支撑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年限、施工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以某山东地区教学楼为例,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首先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柱梁连接强度不足、框架柱箍筋配置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固方案,包括增加柱梁连接强度、提高框架柱箍筋配置等。

经过抗震鉴定和加固处理,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抗震鉴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抗震鉴定技术水平。

山东8月天然地震发生175次

山东8月天然地震发生175次

山东8月天然地震发生175次近日,山东省地震台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山东省8月份发生了175次天然地震。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全球各地,但山东省8月份发生175次地震的频率是不容忽视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天然地震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地震的原因地震是地壳中岩石的运动导致的地球表面的震动。

它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板块的移动有关。

山东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处在华北板块的边缘地带。

华北板块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等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了大量的地震活动。

此外,山东位于青岛断裂带和曲阜断裂带的交汇处,这些断裂带也是地震频发的区域。

因此,山东发生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和地壳断裂等原因引起的。

二、地震的影响地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震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可能会感受到地面的晃动,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地震还会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喷发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山东省而言,地震频发可能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地震会导致基础设施的损坏,如道路、桥梁以及水电设施等,从而对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生活需求造成困扰。

其次,地震可能会破坏农田和渔场,造成农业和渔业的生产受损,对当地农民和渔民的生计带来影响。

此外,地震还会使得当地的工商业遭受重创,导致企业停产、关闭,增加失业人口。

三、应对措施面对山东8月份地震频发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应对。

首先,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及时了解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加强对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和预测,提高社会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培养人们正确的应对地震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另外,加强抗震设防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山东地震带分布

山东地震带分布

东营市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

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

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

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

不排除大震可能。

威海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

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

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

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

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

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

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

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

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

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

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地震可能性大。

滨州:区域内有一条发育程度较浅地震断裂带:惠民诸城断裂带,从惠民县向南依次经过阳信县、博兴县,向北延续到德州的庆云县,向南至诸城县,全长240公里。

地震可能性大。

青岛:在三个地震带之间。

但不在地震带上,但不排除地震可能性。

泰安:历史上多大震。

泰安地处沂沭断裂带,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边缘,是7度重点抗震设防区。

【公元前1831—(夏帝发七年)泰安:泰山震。

《竹书纪年》公元76.5.4(汉建初元三月甲申)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公元1266.4.—(元中统七年三月)东平:东平路地震,河水摇动,七日乃止。

《康熙东平州志》1345.1.—(元至正四年十二月)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1346.2.—(元至正六年二月)泰安:地震七日。

《乾隆泰安县志》1485.2.22(明成化廿一年二月壬申)泰安:地震。

三月壬午朔(3.16)复震,声如雷,泰山动摇,后四日复诊,癸巳、已未、庚子、连震。

《乾隆泰安府志》1523.1.—(明嘉靖二年正月)泰安:二年,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肥城:二年春,黑风,暴雨,木拔,地震。

是岁大旱。

《嘉庆肥城县志》1542.夏(明嘉靖壬寅夏)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597.7.—(明万历廿五年六月)泰安:泰山震。

《乾隆泰安府志》1611—(明万历三十九年)新泰: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1614.冬(明万历甲寅冬)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622.3.18(明天启二年二月七日)新泰: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1637.春(明崇祯丁丑春)新泰:地震。

秋,复震。

空中蓝日无数,磨荡飞舞。

《乾隆新泰县志》1645.冬(清顺治乙丑东)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647.冬(清顺治四年冬)泰安:春,大旱,氵奈河无故水出。

冬,地震。

《乾隆泰安县志》1688.7.25(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戊时)泰安:坏城垣、民室几尽,珠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晨坼,地有裂陷。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有声如兵车铁马。

城垣民屋俱坏。

比天明,连震十一次。

七月甲寅、八月乙卯复震,泰安、莱芜地坼及泉,朱山崩裂,石上有文,莫能辨,泰山钟鼓自鸣。

《乾隆泰安府志》忽有白气冲起,天鼓急鸣,城随地震。

声如雷鸣,音如风吼,隐隐有戈甲之声。

或自东南震起,或自西北震起,势若掀翻,树皆仆地,食时方止,城垣、房屋塌滩大半(泰安县志一说民屋几尽),城市、乡村人皆露处。

当夜连震六次,比天明,震十一次,自后常常震动,至次年六月十二犹震。

城西南故县村地裂,深不见底,宽狭不等,其长无际。

城东梭村庄地裂,出黑水。

东南留宋、羊楼等庄地陷为坑,大小不等,皆有水。

朱山崩裂,石上有文,人不能辨。

泰山顶庙,钟鼓皆自鸣有声。

《清补明万历泰安州志》东平:城垣、民屋具坏,民房倒坏者不计其数。

《中国地震目录》夜,地震,有声,城垣民屋具坏。

比天明,连震十一次。

七月佳音,复震。

八月己卯,又震。

《民国东平县志》地震,由东北向西南,其声如雷,房屋倒坏者,不计其数。

《康熙东平州志》宁阳:文庙殿灾,官舍、民房有震毁者。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有声,文庙仆,官舍、民房有圮者。

《咸丰宁阳县志》肥城:震倒民房,死畜无数。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

《嘉庆肥城县志》新泰:房毁人没。

《中国地震目录》康熙戊申秋,地震如雷,坏屋伤人。

《乾隆新泰县志》1719.春(清康熙五十八年春)泰安:地震。

《民国泰安县志》1719.11.—(清康熙五十八年十月)新泰:地微震。

《光绪新泰县志》1723.2.18(清雍正原年正月甲午)新泰:地微震。

《光绪新泰县志》1829.11.19(清道光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宁阳:地震,有声。

《光绪宁阳县志》冬萍: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有声。

《光绪肥城县志》1830.6.12(清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二日)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宁阳:地震。

《光绪宁阳县志》1831—(清道光十一年)新泰:地震,坏屋。

《中国地震目录》1852.12.16(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初六)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1853.4.15(清咸丰三年三月八日)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1888.6.13(清光绪十四年五月四日)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泰安:地震二次。

《民国泰安县志》】莱芜: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西侧,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而莱芜市地处沂沭断裂带,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边缘,是7度重点抗震设防区。

最早的地震记录:至正十八年(1358年),莱芜地裂,大饥,死者枕藉。

临沂:是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也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预言的中国四个强烈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郯城是临沂城南部的非常近县城。

2、华北平原地震带3、汾渭地震带,4、银川-河套地震带)唯一一个还没有发生地震的区域。

临沂地区有多条地震带穿境而过,有极大地震可能性。

济宁:处于郯城和邢台两个地震带之间很有可能发生地震。

日照:所处是华北四个地震带中的郯城(山东临沂附近)-营口(辽宁)地震带边缘,地震可能性不大。

菏泽: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比较频繁。

1937年8月1日,菏泽县西南发生7级地震。

地震影响范围广阔,北起北京,南至镇江、武汉,西起洛阳,东至黄海、勃海沿岸。

有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菏泽县受灾最重,据对全县22个乡中16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死亡达3350人,受伤12701人,牲畜死亡2719头;房屋倒塌32万间。

由于人们多住土坯房,因此,许多村庄房屋落顶倒塌,所剩无几。

地裂严重,有的宽度达1米。

远离震中30多公里的黄河大堤也多处出现裂缝,最宽处为20多厘米。

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较普遍,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后又被水喷出。

震后发生降雨,整个震灾区均成泽国。

据史料记载,此次地震前的地震前兆现象十分明显。

一是气象异常。

大风忽起忽止,天空伴有黑红色。

大雨倾盆,少停之际,地大震。

旋又大雨如注。

震前闷热得喘不过气来,房屋的墙壁如火烫。

震中区热伤7人,热死牲畜13头。

二是地下水异常。

井水变浑、变色、起沫、冒泡、水位忽升忽降,甚至外溢、自喷。

三是动物异常。

震前二三天,坑边村成群家燕露宿,驱赶不散。

蝉出土比往年早一个月,而且特别多。

牛不吃草,马不进厩。

狗狂叫、哭泣。

成群老鼠向背离震中方向跑。

四是震前地声、地光、地气明显。

临震前“咯瞪咯瞪”地响声似沉雷。

一道白光闪过,惊魂未定,大震来临。

菏泽县城有多人看到东城墙外有红色火球升起,大如磨盘,形如照明弹,在空中停留2秒钟后消失。

震后此处有北东向地裂缝,最宽处10厘米。

德州:地处郯庐大断裂带西北边缘,震动可能性较小。

地震下一个山东临沂本人不是所谓GCD养的一些砖家,虽然学历低但是喜欢地理这门课,记得上学的时候汶川地震后,地理老师告诉过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因为临沂已经过了地震周期了。

临沂在清朝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也就是1668 年7月25日发生过8.5级的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中国山东省郯城、临沂(兰山区)、临沭三县交界处〈34.8 °N,118.5°E,威力比汶川更强,波及大半个中国。

因为临沂地处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也就是郯芦地震带上,往大了说就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

地震周期一般分为300年左右。

而临沂上次大地震到现在已有342年了,也就是说过了地震周期的42年。

临沂处在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日常中多留心注意些小变化,比如说动物,动物比人对自然界的感觉灵敏的多,地震前鸡飞狗跳、老鼠、蛇出洞乱跑。

井水突然浑浊井位发生下降或上升、味道改变等等。

癞蛤蟆到处乱跳。

这些畜生要比地震局的砖家要强百倍,不会马后炮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而不发临震预报。

每次大地震的震前征兆都很明显的,汶川、唐山大地震之前都有异常反常的现象。

说这么多只想告诉我的朋友们。

现在别信ZF (gcd) 别相信地震局那些砖家精蝇他们说的话要反着听。

老感觉现在的天气、气候太不正常了大家还是多注意的些好。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