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词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6分)①念去去,千里烟波,。
②,尽西风,季鹰归未。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
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⑤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⑥,到黄昏,点点滴滴。
【答案】①暮霭沉沉楚天阔②休说鲈鱼堪脍③樯橹灰飞烟灭④莫道不销魂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⑥梧桐更兼细雨【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4、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6、,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 2、料峭春风吹酒醒3、揾英雄泪4、佛狸祠下5、有暗香盈袖6、梧桐更兼细雨【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名句默写。
(每题1分,共7分)(1)羽扇纶巾,谈笑间,。
(2)人生如梦,。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4)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用之如泥沙?(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1)樯橹灰飞烟灭(2)一尊还酹江月(3)赢得仓皇北顾(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奈何取之尽锱铢(6)弃掷逦迤(7)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放在平时点滴解决。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樯橹”“尊”“酹”“赢”“仓皇”“锱铢”“逦迤”等。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4.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1)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文中共包含5个问题。
阅读短文后,将问题的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
(2)请将答案圈出或用直线连接。
短文一有一天,小鸟飞行时撞到了一棵树,把翅膀弄伤了。
它痛得哇哇大叫,可它的爸爸妈妈却听不到它的声音,因为它是不会叫的。
它伤心极了,就跑到草地上坐下来哭泣。
忽然,它看见了一只青蛙。
“青蛙,青蛙,你能帮助我吗?”小鸟问道。
“当然可以,我会游泳,我可以把你带到对岸。
”青蛙说着就跳进了水里。
青蛙游了一会儿,把小鸟安全地带到了对岸。
小鸟感激地对青蛙说:“谢谢你,青蛙,你真是个好朋友!”青蛙微笑着回答:“不客气,小鸟,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小鸟想了想,决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动物。
从那以后,小鸟和青蛙成了最好的朋友。
1. 小鸟为什么伤心?A. 它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B. 它撞到了一棵树。
()C. 它的翅膀受伤了。
()2. 青蛙为什么能帮助小鸟?A. 它会游泳。
()B. 它会飞行。
()C. 它能治疗小鸟的伤口。
()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小鸟把翅膀弄伤了,不能飞了。
()B. 青蛙是唯一能帮助小鸟的动物。
()C. 小鸟和青蛙成了最好的朋友。
()4.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青蛙很高兴能帮助小鸟。
()B. 小鸟只想自己一个人解决问题。
()C. 小鸟决定不再帮助其他动物。
()5.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A.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B. 小鸟应该学会游泳。
()C. 小鸟不应该飞得太高。
()参考答案:1. C2. A3. C4. A5. A第二部分: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提示:- 书名及作者-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书中的故事或情节-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这本书是由J.K.罗琳(J.K. Rowling)所写。
高一语文精练题集参考答案
华询教育
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直 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 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
【四】
1.(2 分)A 2.(3 分)因为作者故意不使用(1 分)大家默认(1 分)的社会约定(1 分)来解释地图, 所以这个练习只是一个把戏。 3.(2 分)答案示例: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 评分说明:“形象直观 1 分,“理论模型的特点 1 分。 4. (3 分)C 5. (3 分)答案示例:本文语言还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如文中多次使用设问,使用“我 们“你等人称代词,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评分说明:特点 1 分,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 2 分。 6. (4 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 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 性;三、理论 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 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 1 分。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 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二、说明文阅读专项
【一】 1、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 3、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植物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4、(1)( √ ) (2)( √ ) (3)( × )
【二】 1.阅读全文概括,迄今为止,人类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外星球栖息地的原因都有哪些?(3 分)
华询教育
高一语文精练题集参考答案
一、基础语法
【一】
高中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
中学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第一练一、基础学问。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哄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真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引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咆哮;②蓬头乱发跳动;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悲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宛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奇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心情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索,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索,就能比较精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留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复原朝气与活力;事实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变更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建光明奇妙的将来。
解析:解答时要留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妙手偶得”意思相近的是A. 妙笔生花B. 妙想天开C. 高超无比D. 绝妙好听【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妙手偶得是指能力高超,轻松得到好成果,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应该是妙想天开,即有着奇思妙想。
2.文中“明月几时有”这一句中的“明月”和“几时”相当于A. 句号和问号B. 句号和省略号C. 问号和句号D. 问号和省略号【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句子“明月几时有”作为一句诗歌,末尾使用省略号,表示作者的思索与感叹。
3.以下关于《小燕子》这首诗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诗歌描述了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B. 诗歌描述了一只小燕子的自由飞翔C. 诗歌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D. 诗歌描述了一对恋人之间的分离之苦【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小燕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既有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旧地的思念。
二、阅读理解题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唐代建筑物,永居莲花池中心而不失风雅,它就是“如意斋”。
如意斋是莲花池上一座四方形的亭子,亭子虽小,但非常精致,周围密集的枫杨、柳树和蓝天白云绿水相映,更显得奇妙而优美。
如意斋传说缘于唐朝的韩愈,他常常在此写作、吟咏。
据史书记载,韩愈东渡援朝平岗后,常常于此与友人闲谈。
他曾写下“敬池上如意斋,我五十已三千”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好的追求。
莲花池和如意斋是和中国诗歌名篇《江雪》有很大关系。
唐代的裴旻在《雪霁天山晴》中写道:“沽茶供酒赏杏花,石岭啼猿野童家。
往往寻幽到如意,十年读书半江月。
”诗中的“如意”便是指如意斋。
而黄巢在《登高》中也提到了如意斋:“如意斋边梧叶多,万犬千鸦一片皆。
”1.如意斋是什么建筑物?2.如意斋为什么被称为如意斋?3.如意斋和哪首诗歌有很大的关系?【答案解析】1.答案:一座位于莲花池上的亭子2.答案:因其精致而著名,与韩愈曾写下的“敬池上如意斋,我五十已三千”有关联,而被称为如意斋。
3.答案:如意斋与《江雪》这首诗歌有很大的关系,裴旻在诗中提到了如意斋的名字,而黄巢也用诗歌描绘了如意斋周围的风景。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技艺的磨练,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和精神的支撑。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锤炼和提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唯一手段。
B. 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技艺磨练和文化涵养。
C.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模仿。
D. 书法艺术的实践与个人品德修养无关。
2. 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3分)A. 技艺磨练B. 文化涵养C. 精神支撑D. 政治环境3. 作者认为书法艺术实践的意义在于(3分)A. 提升艺术水平B. 体验传统文化C. 锤炼个人品德D. 传承传统技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丝路贸易给罗马帝国……大概带来了当时一年收入30%的税收”错误。
由原文“罗马帝国当时一年收入的大概30%是依靠其在东边和南边的收税所得,其中特别谈到了东方消费品的税收”可知,这“大概30%”的税收并非全都是丝路贸易带来的。
)2.D (“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错误。
依据原文“到了唐代,这种文化传播进一步加强”,只能得出“唐朝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的结论,不能得出“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的结论。
)3.C (“双向共赢”观点的内容在材料一的第二段。
原文以“佛教的倒流”为例,说明“双向共赢”的涵义,是佛教东传后经过中国佛教界的改造和发展,使佛教发展到更高的高度,然后又传回中亚、印度。
可见“双向共赢”观点的关键在于交流的内容经过对方改造发展后,得到了更高的发展,再传回原产地,对原产地有所帮助。
A项讲的是欧洲借鉴中国瓷器艺术,使得欧洲瓷器具有了独特的瓷器艺术;B项讲的是苜蓿传入中国,对中国骑兵的帮助;D项讲的是茶叶传入欧洲并流行的原因。
这三项只说明物产交流后对传入的地区有作用,没有在得到更高的发展以后促进输出地区的进步。
而波斯锦是在中国丝绸制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对中国丝绸制造技术产生了促进作用。
故选C。
)4.B (根据图表地区Ⅰ的特产项目及“丝绸产品”的“产品生产”地等内容可知,地区Ⅰ为丝绸之路贸易的东段,地区Ⅱ则是丝绸之路贸易的中段。
而材料二的首句“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属于古代丝绸之路东段”表明,丝绸之路的东段,指从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之间的地区。
换言之,丝绸之路的东段,在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以东到长安、洛阳之间的地区,并不是“以东”没有终点的地区。
)5.①沿线民族的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
②贸易双方的双向共赢促进了丝路的长期繁荣。
③古代东西方物产资源交换和运输的推动。
(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丝绸之路贸易之所以能够进行且长期繁荣,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的沿线民族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有关。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总29分)(一)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国家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二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
新教材高一语文名句默写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叩问,又以“, "做出巧妙的回答。
2、《插秧歌》以农夫插顾不上休息来表现插秧季节繁忙景象的句子是:“,”。
3、《诗经·芣苢》中真实地再现了劳动的过程,其中写女子从茎上成把地采摘车前草情景的句子是:“,”。
4、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7、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世的感慨,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8、《琵琶行》中,诗人听琵琶女自诉身世后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谪居浔阳听到乐声的感受是“”,而今夜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
9、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10、《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久别重逢,谈心宴饮,诉说往日的情谊的诗句是,。
11、《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听到的声音的句子是,。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人生不如追求乐土,徜徉山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诗人对人生的伤感和逃避,但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1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那些磨脑子的作品已离我远去,那些浅薄的东西,虽然被投机商大肆渲染,却为我不再受骗。
C. 作者为了使作品情节曲折、生动,牵肠挂肚,常常在戏剧、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设置一系列悬念。
D.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深思熟虑所做不成功的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C、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3.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都是四折一楔子。
B.柳永,南宋词人,原名三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词人。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一丸冷月的韵味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黑塞只是否定“泡咖啡馆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的观点,并非说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生活的唯一途径。
C“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错,原文是说“互联网飞速发展”使“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
D只有黄志坚提到读书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答案】A【解析】原文“尽管如此”的“如此”是指“读书太多可能有害”,并不能等同为选项中的黑塞认为的“读书尽管有害、危及生活”。
3.【答案】A【解析】A属于“读书的社会意义”话题范围,其他三项各属于培养阅读习惯、营造阅读氛围、搭建阅读平台的举措。
4.【答案】①应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访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如材料二围绕“读书”提出了三个问题:读书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意义,好书的标准。
②各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逻辑要清晰。
前两个问题谈的是读书的意义,后一个问题是谈好书的标准,从个人到社会,从意义到标准。
(4分。
每点2分,各点概括特点1分,具体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5.【答案】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
②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
③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答案】B【解析】分析偏颇。
文章引述弗兰克的作品,是为了表明:“懂得‘为何’而活”是史铁生成为卓越的写作者的前提。
7.【答案】C【解析】“描绘公园冬日的情景”错,文章没有描写公园冬日的情景。
8.【答案】①他平静下来,让自己思考,接受苦难,充任世上苦难的角色;②经过长久地思考,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安心地活下去;③找到了活下去的方式,与写作结缘,走上写作的道路;④发现了写作的意义,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成为卓越的写作者。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左传·宣公十五年》宣公十五年春,晋师伐郑。
郑人使子产如晋,晋人执之。
子产曰:“吾闻君子不以人之罪,而害其身。
今晋以郑之罪,而执我,是害我身也。
”晋人释之。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词义。
- 执:()- 闻:()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 “吾闻君子不以人之罪,而害其身。
”的意思是:3. 子产在文中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4. 根据文本内容,简述晋人为何最终释放了子产。
试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5-8题。
《窗外》窗外,是一片繁华的世界。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然而,在这喧嚣之中,我更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观察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5.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6. 作者为什么更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7. 请分析文中“窗外”一词的象征意义。
8.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什么主题?试题三:作文9. 以“时间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1. 执:拘留、扣留;闻:听说、知道。
2. “吾闻君子不以人之罪,而害其身。
”意思是: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罪过而伤害自己。
3. 子产表现出了机智和勇敢的品质,他以君子之道来反驳晋人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聪明和胆识。
4. 晋人最终释放了子产,可能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子产的话中的道理,或者被他的言辞所打动,从而改变了主意。
5. 作者描绘了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包括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和人来人往。
6. 作者更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可能是因为他想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7. “窗外”一词在文中象征着外部世界,与作者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8. 作者可能想要传达的主题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以保持内心的平和。
9. 作文部分需考生自行发挥,围绕“时间的价值”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
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为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派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
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
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
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服务于其艺术目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
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
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
高一入学考试参考答案(语文)
参考答案1.A (中西医虽然都强调“治病必求于本〞,但二者对于“本〞的理解是不同的。
A项中,“效劳于生命的开展和进化的方法〞是中医的“本〞,而不是西医的“本〞,所对应的原文是“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开展、进化效劳的方法、技术、工具〞)2.D〔D项中,因果分析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想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就要从对青少年的中医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着手,可见,D选项的逻辑关系不符合原文)3.A〔A项语句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最适合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B项的“历史价值〞、C项的“敬畏与行动〞和D项的“登高眼界〞均与材料二关系不大〕4.材料一着重从认知层面分析〔2分〕,认为在西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中医学要卓然自立,坚持“天人合德〞的传统〔1分〕;材料二着重从措施层面分析〔2分〕,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二是加大中医药宣传的力度,重点阐释后者〔1分〕。
5.C〔担忧渔事无法进行。
〕6.①他是乌鸡河的见证,过去族间争斗的历史,与当下渔事形成比照,凸显了和平的主题。
②曾参与两族械斗、现皈依佛门的经历,增加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
〔每点3分,意对即可〕7.C〔原文标点: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氈,得不死。
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
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8.D〔“志多用韵文〞错。
志多用散文,表达死者姓氏、籍贯、生平等;铭用韵文,是对死者的颂扬、悼念、抚慰等之词〕9.D〔“裴度去看望蔡州士兵〞错,原文内容是裴度用蔡州牙兵在帐下侍候,有人劝裴度要防范,裴度不以为然〕10.(1)这样处分固然适宜,只是裴寰身为县令,爱惜陛下的百姓,怎么能治罪呢?(2)在他养伤的二十天中,皇帝拨派卫兵守卫他的住宅,看望问候的人接连不断。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1)小题的关键点:“责〞意为“处分〞;“第〞意为“只是〞;“惜〞意为“爱惜〞。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导语】在⾼⼀的学习过程中,做好每⼀道阅读理解题,有利于我们提⾼学习成绩。
下⾯是⽆忧考收集整理的⾼⼀语⽂阅读理解题⽬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家学习。
⾼⼀语⽂阅读理解(⼀) 我曾经想过,如若⼈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
年青⼈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垂尽便吝啬起来,⽽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最近的⼀个秋⽇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回来,⾜踩着⾃⼰的影⼦。
“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携着我的思想⼀同散步。
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躲在我的影⼦⾥。
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正如⼀个⾼⼤的男⼦低头和⾝边的⼥⼦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着⾛着,不知从哪⾥来的⼀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
那样轻,怕跌碎的样⼦。
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
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张树叶,分明是⼀张⽇历,⼀张被不可见的⼿扯下来的⽇历。
这上⾯写着的是⼀个⽆形的字:“秋。
” “秋!”我微喟⼀声。
“秋,秋。
”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
好像这个字代表⼀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
”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思。
“光……阴。
”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
我岂不曾拥有过⼤量的光阴,这年青⼈的财产,⼀如富贾之⼦拥有巨资。
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
正是这样秋暖的⽇⼦,在很早很早以前。
家门前的⽲场上排列着⼀⾏⾏的⾕簟,在阳光下曝晒着⽥⾥新收割来的⾕粒。
芙蓉花盛开着。
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只⽵箩⾥⾯——我的⾝⼦还装不满⼀⽵箩——玩着⾕堆⾥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我玩着玩着,⽆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
高一语文月考答案
【答案】1.C2.C3.A【解析】1.A.结合“从而使中国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知,最后一个是提供优质种源,立于不败之地;B.结合“到了汉代,则出现了‘顺时种之,则收常倍’的‘存优汰劣’的穗选法”可知,“存优劣汰”就是“穗选法”;D.结合“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可知最后一个是国泰民安。
故选C。
2.A.“只要实现科技自强,种源自主,就能……”错误,原文应是“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B.“我们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错误,是已然,原文“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是未然。
D.“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着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错误,以偏概全,“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不完全由“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
故选C。
3.A.体现了择优选种的重要性。
B.是说小满节气到了,如果这时候麦仁还没有小满,将可能欠收。
C.是说间苗、留苗时,要去劣留壮。
D.是体现要按农时播种。
故选A。
4.①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②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5.①建立自己国家的种子库,尽量不依赖进口,壮大民族种业。
②增加科技含量和育种水平,选择优质、高产、高稳定性的品种。
③给我国种子申请专利,开发基因限制技术,给种子设置生物锁。
【解析】4.从“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可知,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从“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知,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B. 锲而不舍(qiè)C. 锲而不舍(qiè)D. 锲而不舍(qiè)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很有创新精神。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旧精神矍铄。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D. 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真是不辞辛苦。
二、填空题1. 请填写《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以下问题。
段落一:“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也争先恐后地开放。
”1. 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特点?2. 作者通过描述小草和花儿,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段落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麦田,硕果累累的果树,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1. 这段文字中,“硕果累累”一词用来形容什么?2.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出作者对四季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应为“锲而不舍”注音为“qiè ér bù shě”)2. 答案:D(“不辞辛劳”与“不辞辛苦”重复,应选择其中一个)二、填空题1. 答案:疑是地上霜三、阅读理解1. 答案:春天2. 答案:作者通过描述小草和花儿,想要传达春天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景象。
3. 答案:形容果树上结满了果实。
4. 答案: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表达对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四、作文题(此部分为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及病句辨析与修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型”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我们对历年高考试题及一些模拟试题中的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罗列了以下一些规律,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应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应将“热情地”调至“同他交谈”前) 3.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序不当,“一种”应在“行之有效”之前)4.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
(用词不当,“减少”不可以用倍数)5.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用词不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 6.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
(用词不当,“人群”是集合名词)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人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主客体颠倒,应为“对青年人来说”、“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2.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关联词和副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确指的“这么”,“无论”和“不管”后应用不确指的“多么”)3.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4.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 5.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
(语序不当,出现了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6.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2.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3.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4.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偷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3.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九、出现了反问旬、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反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2.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此处与“忘”用,与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2.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应为“由……决定的”)3.它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的写法叫倒叙。
(应去掉“它是”)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1.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2.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
(“堪”即“可以”,“可以”与它重复)3.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4.《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注: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等。
十二、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3.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语序不当,应将“祈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十三、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2.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担心”“不会”,不合逻辑)十四、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或“不可”去其一)十五、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目前去汇报。
(是“15日之前去”还是“15 日这一天去”,意思不明)2.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是“新同学”还是“新生命”,意思不明)3.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4.独联体国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届世界杯足球赛。
(是“看不到”还是“瞧不起”,意思不明)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有介词和连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6.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是“整个初中教学内容部分”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十六、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2.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