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合集下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1. 精确度高:微机继电保护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 可编程性强: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较大的内存和高速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灵活的保护策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保护参数的调整和设定,提高了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3. 通信性能好:微机继电保护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方便了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4. 自诊断功能: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自检、自测和自诊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和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和记录,提高了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效果。

5. 可靠性高:微机继电保护采用双通道冗余设计和硬件故障自动切换功能,能够在单通道故障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确保保护系统的持续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微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1. 屏蔽:采用屏蔽技术,有效地阻隔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屏蔽可以是金属屏蔽或电磁屏蔽,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屏蔽方式。

2. 滤波:在输入和输出端口添加滤波器,通过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削弱和消除高频噪声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接地: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接地电阻的选择,减少地电势差和地回路干扰,提高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干扰检测:引入干扰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干扰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封装设计:合理的封装设计可以减少电磁泄漏和干扰,将关键电子模块封装在金属外壳中,有效地隔离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6. 程序保护:通过设置密码和权限限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保护系统进行恶意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标准范本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5072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

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

提高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的几项有效措施摘要:电力系统“原因不明”事故,经过分析多归根于干扰信号引起,为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对生产现场的二次设备,采取敷设接地铜排等抗干扰处理办法,本文介绍了提高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的几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微机保护,干扰,措施概述: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都安装在高压变电站、发电机旁等有高强度电磁场的环境中。

继电保护装置不断地受到正常情况下以及某些特殊偶然情况下产生的强电磁干扰。

发电厂、变电站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本身的电磁干扰,通过感应、传导和辐射等途径传入到元器件上。

当干扰水平超过了装置的干扰水平时,将引起装置逻辑回路的不正常工作,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工作不正确,例如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误动作和拒动作,这些不正确行为对系统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微机保护抗干扰的基本方法是: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以下结合发电厂已投运的微机保护来简要讨论提高抗干扰性的方法。

一、构造等电位面,减少电位传入如果微机保护装置集中在主控制室,为了实现可靠通信,必须将连网的中央计算机和各套微机保护以及其他微机的控制装置都置于同一等电位平台上,这个等电位面应该与控制室地网只有一点的联系,这样的等电位面的电位可以随着地网的电位变化而浮动,同时也避免控制室地网的地电位差窜入等电位面,从而保持了连网微机设备的地之间无电位差。

各微机设备都应有专用的具有一定截面的接地线接到等电位面上,设备上的各组件内外部的接地及零点位都应由专用连线连到专用接地线上,专用接地线接到保护盘的专用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以适当截面的铜线接到专用接地网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等电位面的网,有利于屏蔽干扰。

构造等电位面有两种可能的方法,一是将微机保护盘底部已有的接地铜排通过焊接连通,同时在尽头用专用铜排连通,形成一个铜网络,这个网络与由电缆沟引来的粗铜导线连通。

借粗铜导线对控制室的接地点形成要求的对地网的唯一一点接地。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
P o w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电力电子
微机 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千扰措施
文/ 王强 王瑞
会沿接地 点流 入到变 电站的地网 ,地 网的各个 近 年 来 随着我 国社 会 和经 济 的不 断发展 ,电 力事 业得 到 了快 速 的发 展 ,微机 型 继 电保护 装 置 对 系统正 常运 行 具有 关键 作 用。 微 机 型 继 电 保 护 装 置 与 传 统 的 继 电保 护相 比,具有 很 多 的优 点, 比如 完善 的 内部 结构 、应 用先 进 的工作 原 理 、安 装调 试 运行 工作 简单 、维护 便 利 ,但 是 在微 机 型 继 电保 护 装 置工作 的过程 中,容 点会产生很 高的地 电位差,这个 电位差被称之

护装置的二次设备端 。接地 电容使母线上的高 频 电流注入地网后 ,就会 导致地 网的 电位和地
网不同点 电位差的 区别 。干扰 的原理主 要是在
当前 来看微 机 型保护 装置 的生 产厂 家在 机械研 发的过程中 ,使用 了抗干扰的措施 ,使 用 VF C的数据采 集系 统,这样在 电气上 可 以 完全使隔离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加强 了微机 型继电保护 装置硬件 的抗干扰 能力。
2 . 4加强并规范 变电站二次 系统的防雷接地工

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中能够受 到高频 电流,从而
对二次回路发生干扰 。 键词 】微 机型 继 电保护装 置 抗 干扰 措施
研 究
( 3 )断路 器操作 故障产生干 扰。如 果直 流控制的回路 中电感线 圈被切 断,就会产 生宽 频 的干扰 电波 ,甚至这种 宽频 电波频率可 以达 到5 O MHz ;此外 当使 用 电话、对 讲机 、计算

微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

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归纳起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1)具有可靠的性能优势。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完全由程序控制,因而稳定性好,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可以自动识别和排除外界干扰,并能自动检测自身硬件的异常,因而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2)应用灵活。

微机保护装置的各项功能特性主要是由软件的逻辑运算来完成的,需要不同原理的保护功能时,程序针对相应的功能软件进行变更后设计即可完成,并且所实现的保护功能特性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组合相比只高不低,所以,可以说,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

(3)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所具有的串行通讯功能,能够实现与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进行相互通信,并且可以在微机监控系统中对其实施集中管理、远程控制和维护等操作,同时微机继电保护还具有强大的信息交互共享能力。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还具有维护、调试方便、使用寿命长、综合成本低、体积紧凑、重量轻、显示直观、种类齐全等特点。

2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2.1微机继电器装置本身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一般来说,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三相电源电流通道、信号采集模块、A/D转换器、CPU及存储器接口、数据存储器、通信模块、开关量的输入/输出模块及各种接口电路等几部分构成,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针对现场应用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易受到各类电磁干扰的问题,可以考虑从硬件、软件和印刷电路板三个方面来进行抗干扰设计。

2.1.1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设计时,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1)尽可能选用低功耗的单片机。

(2)针对模拟量输出回路,可以采用防频率混叠的模拟低通滤波器来图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光电隔离开入/开出模块CPUA/D转换信号采集模块存储系统(SRAM、EPROM、EEPROM等)电源系统[参考文献][1]姜锡伦,屈卫东.锅炉设备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韩景,李海峰.影响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及运行中可采取的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2)[3]徐宝锋.锅炉排烟温度异常的原因及消除措施[J].锅炉制造,2007(3)[4]黎云库.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运行中采取的可行性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收稿日期:2012-08-27作者简介:林海涛(1982—),男,吉林松原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厂运行工作。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当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取代电磁型保护装置的同时,来自多方面的干扰将不可避免地通过微机控制系统的开关量和模拟量的输入通道或其它途径进入微机内部,一旦这些干扰对该系统产生作用,轻则造成数据传送错误,重则造成保护误动、拒动,造成电力系统供电事故,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处理好抗干扰问题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1正确接地是重要的抗干扰措施由于变电站的接地网并非实际的等电位面,因而在不同点之间会出现电位差,当较大的接地电流注入接地网时,各点之间可能有较大的电位差,如果同一个连接的回路在变电站的不同点同时接地,地网地电位差将窜入该连通地回路,造成不应有地分流。

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将其在一次系统并不存在的地电压引入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回路中,或者因分流引起保护装置在故障过程中拒动或者误动。

(1)铺设高压场地二次接地网。

沿二次电缆沟道敷设专用铜排,贯穿高压场地的端子箱、机构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的所有二次电缆沟,形成室外二次接地网。

该接地网在进入室内时,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室内二次接地网可靠连接;同时在室外场地二次电缆沟内,该接地网各末梢处分别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接地。

(2)铺设主控室、保护室内二次接地网。

在电缆层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首末端连接的专用铜排,形成主控、保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

保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经截面不小于100mm2 的铜缆在控制室电缆夹层处一点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可靠连接。

保护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接地铜排,屏上设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该接地铜排上,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相连。

保护屏间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连接,然后在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接地网连通。

(3)保护装置必须可靠接地。

①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微机继电保护是一种基于微机技术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相比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许多优点,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抵抗可能的干扰。

下面是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的详细介绍。

1.灵活性:微机继电保护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进行编程和配置,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的组合,适应不同的保护需求;对保护逻辑的修改和升级也更加方便。

2.可靠性:微机继电保护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计算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4.功能强大:微机继电保护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电流、电压等基本保护功能,还可以实现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电能质量监测等高级保护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数据采集和记录: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实时采集和记录电力系统的电量、电压、电流等数据,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事故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电源稳定性:微机继电保护的正常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因此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如采用电池或UPS(不间断电源)备用电源,以防止电源波动或突然中断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2.电磁屏蔽:由于微机继电保护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来减小外界电磁干扰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如使用金属屏蔽罩、封闭金属箱体等。

3.抗干扰技术: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如采用抗干扰滤波器、抗放电装置、抗电弧装置等,来减小干扰信号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4.地线布置:良好的地线布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减小接地电位差,提高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5.软件设计:微机继电保护的软件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合理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去噪处理等,以提高保护装置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灵活性、可靠性、响应速度快、功能强大等优点,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和常规保护相比,具有微机保护具有现代化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

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维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化学成分及传播途径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释放出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艺术交流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执行非原订的指令,或者并使微机保护进入侵害死循环。

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六种:(1)变电站内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死机时,强大的故障电流沿着接地点进入变电站的地网,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

这种阻挠通常称之为50Hz工频干扰。

(2)当操作变电站内的开关设备,比如高压隔离开关切合电磁场母线时,将在二次回路上引起高频干扰。

干扰功率通过母线、电容器等器材进入地网,产生频率为50Hz~1MHz不等的高频振荡,在二次回路上引起较强的高频路旁干扰。

(3)每当进入雨季,发生雷击时,由于电与磁的耦合,也会在高压导线和大地之间感应出电压,称之为雷电干扰。

(4)当断开线圈或者继电器的线圈时,会产生宽度频谱的干扰波,其干扰频率甚至可达到50MHz。

另外,在高压区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也将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就是防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

一方面是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增加其保密性;另一方面可以从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各种屏蔽、隔离措施,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

根据省公司的“反措”要求,淮北供电局对集成电路保护采取了沿电缆沟铺设截面为100mm2接地铜排的措施,这为微机保护的反措提供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39953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
干扰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

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 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

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
(1)变电站内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故障时,强大的故障电流沿着接地点进入变电站的地网,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

这种干扰通常称之为50 Hz工频干扰。

(2)当操作变电站内的开关设备,比如高压隔离开关切合带电母线时,将在二次回路上引起高频干扰。

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产生频率为50 Hz~1 MHz不等的高频振荡,在二次回路上引起较强的高频干扰。

(3)每当进入雨季,发生雷击时,由于电与磁的耦合,也会在高压导线和大地之间感应出干扰电压,称之为雷电干扰。

(4)当断开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线圈时,会产生宽频谱的干扰波,其干扰频率甚至可达到50 MHz。

另外,在高压区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也将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 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就是防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

一方
面是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各种屏蔽、隔离措施,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

根据省公司的“反措”要求,淮北供电局对集成电路保护采取了沿电缆沟铺设截面为100 mm2接地铜排的措施,这为微机保护的反措提供了条件。

并针对上述干扰问题,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的要求,采取了以下几种抗干扰措施。

2.1 对微机保护硬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目前生产厂家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采取了各种优异的抗干扰措施,比如采用VFC数据采集系统,使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大大增强了装置硬件的抗干扰能力。

以WXB-11型微机保护为例,装置硬件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有:
(1)CPU插件的总线不出芯片;
(2)模拟量的输入通道加光耦;
(3)所有的开入、开出加光隔;
(4)引入装置的电源加滤波措施;
(5)增加对RAM、EPROM的自检功能;
(6)装置背板的走线采用抗干扰措施。

2.2 保护屏的接地措施
微机保护屏内所有的隔离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间应当有良好的屏蔽层,并可靠接地。

微机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定可靠接地;将保护屏底部的漆、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后,将保护屏和底部槽钢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可靠连接。

微机保护屏之间用不小于50 mm2的多股铜芯线将其底部的接地小铜排相串连,而后接于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接地铜排上,再将接地铜排和主控室电缆层的接地网可靠连接。

2.3 保护二次回路电缆的抗干扰措施
(1)对于由开关场引入保护装置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直流控制回路等电缆全部采用屏蔽电缆,如KVVP2-22、KYJVP、KXQ20等型号电缆。

屏蔽层应采用电阻系数小的铜、铝等材料制成,而以前普遍使用的KVV等型号的钢带电缆均无屏蔽作用。

(2)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

在做电缆头之前,用1.5~2.5 mm2的单股铜芯线在电缆两端的屏蔽层
上紧紧缠绕10圈以上,并进行固定,然后再做电缆头,用热缩管封紧,将单股铜芯线的另一端可靠接地。

保护屏处可接于屏底的接地小铜排上,开关机构处接于可靠的接地点上。

(3)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

对于高频保护用的高频同轴电缆,其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

室内保护屏上收发讯机一侧,高频电缆的屏蔽层用直径1.5~2.5 mm2的铜芯线紧紧缠绕并密封后,接于保护屏底部的接地小铜排上。

控制室外在结合滤波器的二次接口处,可用大于10 mm2的多股铜芯线将高频电缆的屏蔽层和接地线可靠相连。

3 抗干扰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1)利用备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来作为抗干扰措施。

实践证明,由于开关场各处的地电位不相等,两端接地的备用电缆芯中仍然会有电流流过,这对于其中不对称排列的工作电缆芯会感应出电势,从而对保护造成干扰。

(2)只将屏蔽电缆屏蔽层的一端接地。

这样,非接地端的屏蔽层对地和导线对地之间将出现很高的暂态电压,对保护装置造成较强的干扰。

所以电缆一端的屏蔽层接地、屏蔽层中间断裂不完整等都将严重地降低屏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