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交往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性交往

一、课程分析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同学等人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因此,通过这堂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介绍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让同学们知道高中时代的爱情还不够成熟。

2、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家知道为什么高中时代的恋爱还“早”。

3、同学们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异性交往。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而不是去恋爱。

难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异性交往。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10分钟)

艺术作品中的爱情(老师向同学们呈现两份资料)

(1)《泰坦尼克号》宣传海报

(2)《红楼梦》经典片段

老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

老师:今天呢,我们将要谈到一个在你们这个阶段,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话题----异性交往过密。

(二)关于爱情(介绍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15分钟)

教师引导:可能有的同学想过,我们青春期的相互吸引会不会就是所谓的爱情呢?如果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爱情,罗伯特·斯滕伯格博士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依然健在的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和他的学生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之后得出结论,他们发现爱情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是个心形,而是一个三角形(PPT展示爱情三角形)。

1.什么是激情

(1)激情:激情是指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在一起的状态”,是需要的表达方式。如对照顾、归属、支配、服从等的渴望和需要,它是短暂而强烈的情绪或情感。斯滕伯格把激情比作物质依赖,因为人们沉迷于它的刺激和愉悦。

(2)案例: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暗恋上一位可爱的女孩。没有常常见面,甚至没有好好说过一次话,完全像做梦一样,初恋的悸动让我夜不能寐。当时,我还试着写出两首短诗,整个身心浸透着一股快感,几乎忘掉恋爱的烦恼。

(3)全班分享:看了这个案例,让你联想到哪些描述异性相吸、激情的词汇?

(4)教师点评:大家提到的“日思夜想”啊,“不能自已”啊,“夜不能寐”啊,“辗转反侧”啊之类的,都是一种典型的青春期情感的感觉:冲动、神往、易变,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的感情往往源于过分美化、迷恋对方的外表。激情并不具有专一性,很多粉丝们对自己的偶像也会有这样的激情。

2.什么是亲呢

(1)亲昵:是情绪的成分,包括接近感、相互支持和分享。它符合依恋动机的心理动力系统。恋爱最初,亲密感逐步增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两个人对彼此了解的加深,而最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良好、健康的关系里,人们甚至在表面上注意不到亲密感,但是当他们共同面对危机时,亲密感就会立即出现。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2)教师点评:亲昵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希望对方幸福”、“跟对方在一起时感到幸福”、“相互理解”、“相互给予感情上的支持”、“跟被爱者默契沟通”等等。但亲昵也不具有专一性,某些亲人、朋友之间也很亲呢。但那肯定不是爱,所以我们需要再来看最后一个要素---承诺

3.什么是承诺

(1)承诺:代表认知成分,无论是短时还是长时感知,至少承诺需要与依恋的动机一致。我们很容易理解承诺在亲密关系里的发展历程,当你第一次遇见一个人时,对爱的过程没有特殊的承诺。但当你们逐渐互相了解,承诺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正如爱的其他成分一样,所做出的承诺也会最终趋于稳定,如果关系变了,承诺也会随之改变。

(2)教师点评:承诺不是什么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也不是什么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这些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承诺实现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三)什么是学生间交往过密(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5分钟)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是爱情,那么同学们,什么又是所谓的异性交往过密呢?在这里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心理学家,他叫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0—1.5岁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

1.5—4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

4—6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

6—11、12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

11、12—17、18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

17、18—25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都是在修身,到这里算才是齐家。

25—65岁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也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65岁以后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老师:同学们看出来了吗,建立亲密关系是在什么年龄?

同学们:

老师:对,是在20岁以后!你们这个年龄属于青春期,如果说要在这个阶段建立亲密

关系,势必因为许多不成熟的因素(包括心理认知和经验等方面的),而导致失败和苦恼,进而影响我们的学业和发展。

(四)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建议(10分钟)

老师:既然这个年纪建立亲密感是不好的,那么在这个年纪就不能有异性交往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又是非常有必要的。交往和交往过密,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在异性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

1、群体交往

最好多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由于同时与几个异性交往,你可能不像面对某个异性那么紧张、羞怯,更容易自然地表达自己,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另外,在群体活动中,你更有机会了解不同的异性,因为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比他(她)在某个异性面前的表现更为真实。如果经常只和一位异性单独交往,实际上失去了解其他异性的机会。

2、公开交往

同学们在学校交往的时候,多半都是在教室,或者学校其他的公共场合。大家这样做是对的,不私下交往。这样做心情平静,心地坦荡,不会对自己造成压力,其他同学也不会在背后“说闲话”。

3、距离产生美

不要一下子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的好感很容易变化。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随着了解的加深,原来颇有好感的男孩或女孩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就将两个人的关系定为亲近朋友,当感情发生变化时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与多个异性保持平等、广泛的交往有助于给两个人的关系的发展留下一些余地。

同学们,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在你们这个并不适合建立亲密关系的年纪,或许保持一点距离反而更能让这段青涩的感觉变得更加朦胧和美好,从而使高中生活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五)案例分析(10分钟)

小明和小红原本都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俩人性情相投,又因为都在学生会一起工作和学习,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但是大家都知道,对于高中生的他们来说,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各自都将对对方的爱慕隐藏在心底,心照不宣地默默地努力着。直到有一天,小明认为作为男孩子应该主动一些,所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小红一开始师拒绝的,后来在小明的再三央求之下,也放弃了自己的原则答应了小明,就这样两人成了“情侣”。事情也从这里开始转变,俩人整天沉迷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他们俩的关系开始变了。以前两人师很好的伙伴、朋友,作为朋友什么事情都可以互相理解和安慰,而如今小红却为小明和某个女生说了一句话这样的小事而不高兴,两人现在都很苦恼,再加上上次月考两人成绩都有严重的下滑,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to be or not to be,it is a question。

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结合这节课我们讲过的内容先自己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们起来说说,为什么中学生不适合谈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