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概论
书法教学大纲(完整版)
书法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为了进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提高学生对书法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尤其是毛笔书写技能,为进行职校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对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较为熟悉、流畅地书写中国汉字,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境界。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1 章书法概论(理论讲授 1 学时):了解书法的含义、历史、特征和性质等。
讲授内容: 1.书法的定义2.书法的历史3.书法的特征和性质重点:书法的定义、书法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书法的特征和性质。
书法作品欣赏:欣赏部分书法家的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第2 章颜体楷书(理论讲授 1 学时):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
讲授内容: 1.颜真卿简介2.颜体的特征重点:颜体的特征。
难点:颜体的特征。
书法作品欣赏:欣赏部分书法家的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第3 章笔法(理论讲授 1 学时):了解颜体楷书笔法的基本特征,掌握“点、横”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培养细致的观察、模仿、创造能力,锻炼毅力和耐性。
讲授内容: 1 .点的写法2.横的写法重点:点、横的写法。
难点:点、横的正确用笔第4 章笔法(理论讲授 1 学时):了解颜体楷书笔法的基本特征,掌握竖、撇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培养细致的观察、模仿、创造能力,锻炼毅力和耐性。
讲授内容: 1 .竖的写法2.撇的写法重点:竖、撇的写法。
难点:竖的写法,尤其是悬针竖写法。
第5 章笔法(理论讲授 1 学时):了解颜体楷书笔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捺、钩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培养细致的观察、模仿、创造能力,锻炼毅力和耐性。
讲授内容: 1 .捺的写法2.钩的写法重点:捺、钩的写法。
难点:捺的写法,尤其反捺的写法。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类型的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代书论集萃
历代书论集萃目录:1、书论导读1(1)秦汉部分2秦:李斯《论用笔》2汉:崔瑗《草书势》3汉:许慎《说文解字序》3汉:赵壹《非草书》4汉:蔡邕《九势》、《笔论》4(2)魏晋/南北朝部分5钟繇《用笔法》5成公绥《隶书体》6卫恒《四体书势》6索靖《草书状》7卫铄------卫夫人《笔阵图》7王羲之《自论书(传)》8羊欣9王僧虔《笔意赞》10(3)隋唐/五代部分11欧阳询《八诀》11虞世南《书旨述》12李世民《王羲之传论》13张怀瓘《书断》14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20孙过庭《书谱》21(4)宋代部分23米芾《海岳名言》23欧阳修《试笔》24苏轼《论书》24黄庭坚《论书》27赵构《翰墨志》29(5)元/明部分30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30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1祝允明《奴书订》33徐渭34傅山35(6)清代部分36刘熙载:《书慨》36包世臣:《艺舟双楫》37何绍基37李瑞清4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42于右任432、书法述要44书法的欣赏513、学古编534、海岳名言575、笔髓论586、墨影禅心597、寒山帚谈64权舆一64格调二68学力三71临仿四74用料五76评鉴六78法书七81了义八82附录:金石林绪论84 8、广艺舟双楫88原书第一(88)尊碑第二(90)购碑第三(90)体变第四(93)分变第五(93)说分第六(95)本汉第七(97)传卫第八(98)宝南第九(99)备魏第十(99)取隋第十一(100)卑唐第十二(101)体系第十三(102)导源第十四(103)十家第十五(103)十六宗第十六(104)碑品第十七(105)碑评第十八(105)余论第十九(106)执笔第二十(106)缀法第二十一(108)学叙第二十二(109)述学第二十三(110)榜书第二十四(110)行草第二十五(111)干禄第二十六(112)论书绝句第二十七(114)历代书论书论导读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中国书论学习笔记一、论书法之本质与功能1、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
——蔡邕《九势》①肇——起始、起源。
②阴阳——指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内含的两大对立面。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实阴虚等等,宇宙中无物、无时、无处不包含着这种对立统一。
在书法中表现为黑白、刚柔等等。
③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人。
东汉末年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家。
【按】蔡邕的九势是古代书论中最早对书法形势美进行研究的著作、它启发我们:书法形式美。
美丽除去其造型特点外,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在于“肇于自然”的“阴阳”,即相反相成的黑白对比。
书法中的阴阳——黑白的相互对立,牵制,衬托,消长等,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变化,构成了书法艺术美的基础。
蔡邕的“书肇自然”说,又是从哲学的角度,支出客观自然是书法的本源,同书艺“发于心源”说相对应,至今仍在中国艺术和美术史上闪耀着光彩。
2、书者,散也。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
蔡邕《笔论》①散——自己不拘束自己。
《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辨,散儒也。
”注云:散,谓不自检束。
②须入其形——必须将人或自然的某种形态化入其中。
【按】蔡邕给书法下了个定义——“散”,即“不自检束”。
“不自检束”则可进入抒情状态。
书法具有抒情的功能,这是书法作为艺术的先决条件之一。
同时,由于书法艺术以来自自然形象却又远离了自然形象的字体造型,抽象线条作为艺术材料,所以:“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每一个字或笔画似乎都成了有生命的个体,“若左若行”、“若愁若喜”,他们被赋予作者的生命和情感。
于是,那些“纵横有象”的线条、图案。
变作了一种容纳作书者丰富感情并向欣赏者传递某种情感的艺术形式。
3、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义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
中国书法讲义
中国书法讲义什么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使用毛笔和墨汁在纸上书写汉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它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并且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时期,这些刻有汉字的古代骨骼和金属器皿是最早的书法作品。
随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相继出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风格和特点。
这种书法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中国书法的特点和价值中国书法注重笔画的形态、结构、韵律和平衡。
每一笔都要求有力度、速度和节奏上的变化,这使得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此外,书法也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练书法可以培养专注力、耐心和艺术感悟能力。
中国书法的流派和名家中国书法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如汉隶、唐楷、宋真草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代表人物。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米芾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中国书法的方法研究和练中国书法需要时间和耐心。
以下是一些研究中国书法的基本步骤:1. 了解不同的书体和书法流派;2. 研究基本的笔画和构图规则;3. 借鉴名家的作品,模仿其风格和技巧;4. 参加书法班或请教书法家进行指导;5. 坚持每天练,逐渐提高技巧和理解。
结语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而精美的艺术形式,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才华。
通过研究和欣赏中国书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价值观,并且培养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现在就开始研究中国书法吧!参考文献:- 张如梦,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论,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1996. - 吴可熙, 书法的艺术, 北京出版社, 2008.- 蒋勋, 书法的智慧,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书法篆刻
由中锋转到侧锋再收笔
• 3、背临 • 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 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4 创作 • 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 重新选择书写内容,书写出来的新作品
学习过程 • 先掌握笔坐姿等基本基本功,切身体会书 法的奥妙。理解书法的基本章程和书法的 表里内涵。 • 1、认识毛笔。 •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体会和 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掌握中锋用笔, 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第八节 清代书法
• 清代书法的成就十分辉煌,特别是清代中期碑学的兴起, 打破了宋元明以来的帖学垄断,在篆、隶、北魏书上超越 前代。 • 乾隆年间有名的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四家。 • 乾嘉年间碑学活跃,其中有碑学大家金农 近代书法基本上是清代书风的延续,活跃在书坛上的书家也 多为清代遗老以及其弟子。 1917年,蔡元培任北平大学校长。后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书 法研究会发表《书法指导》。受此影响后来中央大学艺术 系北平艺专等学校均开设书法篆刻课程。近代书法名家有: 郑孝胥、罗振玉、章炳麟、李叔同等等。
• 张 旭 书 法
• 贺 知 章 孝 经
第五节 宋代书法
• 宋代书法生成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四家 • 苏轼擅长行楷,形方而扁,用笔丰满而 “棉里藏铁”,合雄伟与清逸为一,得天 真烂漫之趣。有人说苏轼“戈笔多病”字 太肥,他说“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 谁敢憎”,“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 烦推求”,这些都体现了苏轼在艺术上勇 于我行我素,独立不羁的精神。
• • • •
5、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 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 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 (4)身法——坐势、立势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2篇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2篇书法艺术论文范文一: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 [8]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
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 [9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
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 [8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
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
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
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
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
书法ppt课件
01
03
运笔
指毛笔在纸上的移动方式,包括起笔 、行笔和收笔。
韵味
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神韵和气质, 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
05
04
结构
指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求笔画之间搭 配合理、布局匀称。
CHAPTER 03
书法技巧学习
笔画学习
横画
横画是汉字中最基本的笔画之 一,要掌握好起笔、行笔和收
笔的力度和角度。
这类作品笔法柔和细腻,表现出优美的线条和细腻的情感,如清代书法家王羲 之的《兰亭序》。
CHAPTER 05
书法实践与创作
创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工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水等基础工具的准备是 必不可少的。
知识储备
创作前需要了解相关的书 法知识,包括字体结构、 笔画特点、章法布局等。
心理准备
书法技巧
学习了基本的书法技巧,如用笔、笔画、结构等 。
书法欣赏
学会了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并理解了不同风格和 流派的特点。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与规划
深入学习
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书法,了解更多关 于其历史、技巧和欣赏方面的知识。
探索创新
希望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 ,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实践练习
创作后期的处理与展示
作品保存
作品完成后应妥善保存, 避免受潮、虫蛀等损害。
展示技巧
作品展示时,应根据作品 风格选择合适的装饰和装 裱方式。
交流分享
与他人分享作品及创作心 得,以促进自己的进步。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书法历史
了解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代表性 书法家及其作品。
书法概论讲义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六日
第5页共5页
A、左右结构
敏幼形引如权幻都雅班嘶翻渐柳
B、上下结构
会圣皇梦意竟盆急景客
C、包围结构
原店武戴逃毯区匪回国品矗娶楚
第3页共5页
3、笔划
①定义:是指每一笔划留在纸上的痕迹。
这里面有轻重、缓急、力度、曲直的差异
同一笔划写出来面貌却大不相同,练字功夫的深浅,首先在笔划的痕迹上表现出来,是书法艺术创作
的起点。
钢笔字注重线条美,要求线条流利、挺拔、肯定、圆活、细劲、简洁,需注意力度(粗细)和角度(平缓
轻松、果断雄强)
② 笔划常用笔法
A、起收
笔法
要求
地位
特点
起笔
不逆,侧下稍按
一笔的开始
肯定、利落
行笔
宜轻
线条
有轻重变化
或直或弧或曲
收笔
或顿笔
稍顿回提,
圆活含蓄
或轻提出尖
不回锋
B、提按
笔法
作用
种类
方法
效果
把笔微提,在一划之
棱角自然、浑劲,不过分突出
D、快慢
运笔速度快
潇洒、流畅
运笔速度慢
沉着、有力
四、执笔法
① 的意义
关系到对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速度,直接影响书写效果。
② 正确执笔法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写字》中所所述:
在离笔尖三厘米(一寸)左右的笔杆上
A、拇指按在笔杆右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
第4页共5页
B、食指按在笔杆左前方,指端稍靠后些;
C、中指指甲根部内侧(食指一侧)抵在笔杆右后方;
初中美术《书法艺术》说课稿
《书法艺术》说课稿一、学情分析:书法是中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的一个门类,九年义务教育中对书法的涉及也很少,有些也只是普通的写字课而已。
因此导致学生们对书法概念、书法范畴、书法特点的认识不够。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已经让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美术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我们学校是老区中学,学生特点:学习态度认真,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的求知欲。
有一定书法技法学习基础,每年学校举办“百人现场书法比赛”为其创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特点本节课参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书法课本教材。
“书法概论”这一课是书法模块第一课,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总的概述。
有助于初中学生对日后的书法鉴赏与技法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2、整合内容,突出书法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书法的本质特征与价值,我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书法的主要特点重点讲解书法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体现出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书法艺术”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国书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家作品分析,名言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概括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掘书法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理清“中国书法”的相关概念,掌握中国书法的特点。
难点:在中国书法的特点中充分发掘文化与精神内涵。
三、教学、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播放视频故事和图片展示,引发学生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读讲结合,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欣赏书法作品,让学生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3、比较分析、加深体会。
通过书法名词的对比,东、西书法发展对比,让学生认识其发展现状。
四、教学过程1、视频叙事,激趣引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个环节播放一段纪录片中的片段,故事讲述的是:“2003年四月,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在期盼和等待着,他们甚至有些焦灼和激动,因为他们将要迎接的是一件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瑰宝,为了这件宝物,上海博物馆历尽艰辛,矢志不渝,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出资450万美元,把它从美国购回,其实这件令人牵挂不舍的稀世之宝,仅仅是几卷薄薄的纸,纸上也仅仅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中国汉字。
书法简介及基本含义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汉字书法是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
广义的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一般多指后世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内容。
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等。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大大增加,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等都可以运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书法的内容,建议查阅书法理论书籍或相关文章。
书法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
书法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书法艺术赏析论文范文一: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8] 。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
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9 ]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
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8 ]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
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
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
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
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
隶书书体概论
隶书书体概论隶书从文字学角度讲,经历了从书体到字体再到书体的发展过程。
战国时期是隶书书体的萌发时期;秦代至西汉是隶书书体成为隶书字体并逐渐替代篆书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媒介和载体;东汉是隶书字体和书体的共融时期,隶书作为字体仍是东汉社会的主流文化的象征,成为东汉艺术的重要象征,完成了隶书的审美艺术的转换阶段。
魏晋以后,隶书作为字体逐渐沉淀,逐渐丧失其主流文化的地位,被楷书所替代,但作为书体仍在发展演变,尽管这种发展演变是曲折的,有盛衰的,但基本没有改变它在书法艺术中占有的一席之地。
隶书书体的发生和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隶书的形成时期;隶书的发展兴盛时期;隶书的衰退式微时期;隶书的复兴时期。
第一节隶书的形成隶书的形成,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草篆阶段;第二阶段是隶化阶段。
草篆是孕育隶体的母体,虽然其字体结构仍是大篆,但字势已渐变为扁阔而趋向横势,笔画已露出波动的运动感,已有明显的笔画之间的映带势态,初步构成了笔画化的趋向。
这类书迹,例如:《侯马盟书》1965年12月在山西省侯马市原晋围都城新田遗址出土,朱墨书玉、石片、片形大小各异,字数少则10余字,多则200余字,已可读识的有近700片。
多数学者认为是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9年之间的盟书,主盟人即是晋国六卿之一的赵鞅(赵简子),属春秋晚期之物。
盟书手迹,点画流动,落笔重收笔轻,侧锋入笔略带扁方形,状如魏晋行书的入笔运锋法,收笔出锋尖锐,略似钉头鼠尾,圆转处运笔饱满。
《温县盟书》,1979年在河南温县出土,也是晋国遗书,也是玉石片,时代与《侯马盟书》相近。
该书体比《侯马盟书》还要草率,有明显的连笔,急速之态似是匆忙中的行为,体势也较宽博。
《战国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楚缯书》),1934年长沙楚墓中发现,现在美国。
该帛画书并存,中央书迹两段共约750字,四周彩绘图像大多是动植物,配写标题说明文共250余字,共计1000多字。
郭沫若对此说:“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
书法64种子字教学计划
书法64种子字教学计划English Answer:Instruction Plan for Teaching the 64 Calligraphy Seed Characters.Introduction:Chinese calligraphy, an ancient art form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is a multifaceted discipline that combines art, poetry, and philosophy. I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been embraced by many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foundation of calligraphy lies in the mastery of 64 fundamental characters, known as the "seed characters". These characters represent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ll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are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 art form.Objectives:This instruction plan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eaching the 64 calligraphy seed character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lan are:1. To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2. To teach the 64 calligraphy seed characters, including their structure, stroke order, and meaning.3.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alligraphy.4. To encourag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self-express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alligraphy.Materials:1. Calligraphy brushes (various siz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书法发展简史——隋唐
(六)隋唐书法
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鼎盛 时代,300多年间,大部分时间国家安定、 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当时有世界影 响的东方大国。在安定统一的有利条件下, 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二、书法发展简史——宋代
(七)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 创了一代新风。宋太宗时留意书法翰墨, 购摹古先帝王名贤墨迹,命王菁菁刻工为 十卷,以枣木镂刻之,是为《凉化秘阁法 帖》。有了帖,便打破了现书必真迹的限 制,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 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常见书体赏析——金文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 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 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 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 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 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 六国,约1200多年。 图为大克鼎。相较以前,书风渐变,笔 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 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 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表现出典 雅整赡的意趣。
四、常见书体赏析——甲骨文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 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 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 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 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 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 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 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 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 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 章法。 图为大型涂朱牛骨刻辞(正面拓本)。全 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 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 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 疏朗空灵,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三、楷书四大家简介——赵孟頫
(四)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昴,号松雪 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他是集晋、唐 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 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 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其篆 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 深、影响最广。 其楷书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华滋 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笔圆架方,流动带 行,结构布白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 舒展、重点安稳。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 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要不仅学其形, 而重在学其神。 其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 《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 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 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所写碑版 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 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 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 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四、常见书体赏析——小篆
(三)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 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 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 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 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篆体,又称为 “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 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 笔划、结构定型)。 图为《峄山石刻》,其运笔坚劲畅达,线条 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 又有飞翔灵动之势。整体笔画略细而匀整,且多 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
二、书法发展简史——秦代
(二)秦代书法 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代有八种书体, 一
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
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仔细研究,其中五种是指 书体的应用场合。如刻符用于古代调兵遣将,虫书用于幡 信,摹印用于印章,殳书用于兵器,署书用于门榜或封简, 都是指应用于不同场合的书体,在书体上并无太大的差别。 秦代实际只存在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秦统一全 国后,实行 书同文 ,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作为官 方公布的规范书体,秦代刻石是最标准的小篆书体。另外 在秦代日常书写的书体,并不是像秦刻石那样标准的小篆
二、书法发展简史——元明清
(八)元明清书法 元代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赵孟頫,鲜于枢等名家,是这时期书法的代 表。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唐,没有自己 风格,稍后于赵孟頫的康里巎巎还有些变化,奇崛独出于元代书坛。明清书法可 视为百花齐放的时代。比较而言,清代书法更具活力。明代书法,除少数名家, 大多被帖和“台阁体”所束缚。其中小楷有数家成就较高。清代前期书法仍不出 明代局限,嘉庆后碑学兴起,打破帖学笼罩书坛的局面,汉唐雄风得以振兴,书 法局面为之一变。
书,而是一种比较草率的体方笔直的篆书,已接近于隶书,
这在秦代的权量诏版上的铭文和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 出土的秦简中都可以见到,现称之为秦隶,是民间日常使 用的书体,也是小吏公文上奏所使用的书体。
二、书法发展简史——汉代
(三)汉代书法
汉代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 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 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 体;楷书和行书也开始萌芽。石刻和简帛为汉代 书法的主要载体。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进步,使 人们对文字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两汉时期的人们, 充分利用这种种有利的因素,对文字本身的美和 书写中可能获得的美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使书法 艺术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形势,创造了大批经典作 品;同时,汉末时期理论家们的思考,也成为保 留至今的最早的书论著作,在书论史上影响深远。
四、常见书体赏析——隶书
(四)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 、隶字、古书,是汉字中常见 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 “汉隶”(也叫“今隶”),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 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 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图为《曹全碑》(局部),该碑是汉代隶书的 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 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 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 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 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 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 来为书家所重。
三、楷书四大家简介——柳公权
(三)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十二岁能 为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穆宗李恒看中, 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 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 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 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 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 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 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相传穆宗皇帝曾问他笔法,他回答说: “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弄得皇帝立 即“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其传世碑刻中《金刚经刻石》、《玄 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 风格。其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 《辱向帖》等,其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 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其《蒙诏帖》气势 磅礴,痛快酣畅,乾隆称“险中生态,力 度右军”,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 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被人们誉为 “天下第六行书” 。
•
二、书法发展简史——先秦
(一)先秦书法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 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 时期。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 段时产生的。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 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 个方面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 金文。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文 ,铭文很简短,一般为二三个字,多为 族徽。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自为 政,文字的地方色彩更为浓厚,自春秋晚 期就已出现的文字异形的现象。东方六 国文字品式多样,风格不一,有很高的 艺术性。
三、楷书四大家简介——颜真卿
(二)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 东临沂)人。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 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 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他秉性正直,笃 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 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颜真卿少 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 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 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 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 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 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 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 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 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 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 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 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 树起自己的风格。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 《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 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
(一)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 南长沙)人。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 “大欧”。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 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 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 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 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 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后 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 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 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 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也称“率更体”)。 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 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 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所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 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 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 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 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 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 于正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