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重要隐喻
《西游记》所折射的社会意义与个体生命价值追求
《西游记》所折射的社会意义与个体生命价值追求《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更承载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个体生命价值追求。
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道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下面将从社会意义和个体生命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意义《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取经之路为主线,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完成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一历程中,无论是天宫、火焰山、流沙河等,还是悟空与蜘蛛精、白骨精的斗争,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种种问题的触及和批判。
通过主人公唐僧师徒的奋斗,作者折射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唐僧师徒路途中所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对当时社会丑恶现象的一种象征和抨击。
蜘蛛精、白骨精等魔鬼的心机和算计,其实是对当时官场尔虞我诈的一种投影;而火焰山、流沙河等险阻,则是对社会道路上险象环生的一种隐喻。
作者通过这些细节,对当时社会提出了批判和反思,正如我们现代人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批评一样,这也显示了《西游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
《西游记》也通过主人公唐僧师徒的奋斗,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友情、忠诚和正义之美。
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虽然历经了千难万险,但是他们始终坚守信仰,忠诚犹如一粒细沙,接连不断,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有一丝妥协的余地。
尽管一路上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但是他们仍然坚信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初心,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西游记》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更是通过唐僧师徒的奋斗,折射了中国传统的友情、忠诚和正义之美,这种美德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二、个体生命价值追求在《西游记》中,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更展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彰显。
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他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不断超越自己,舍己为人,最终成就了自己。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实用版)目录1.《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及其象征意义2.观音菩萨与如来佛祖的哲学寓意3.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4.西游取经过程中的哲学思考正文《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的精彩纷呈,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观音菩萨与如来佛祖的哲学寓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西游取经过程中的哲学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及其象征意义。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是佛教的最高象征,分别代表着慈悲和智慧。
观音菩萨在故事中,以慈悲心肠和巧妙手段,帮助唐僧团队度过重重难关。
而如来佛祖则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具有无尽的智慧。
这两个形象,体现了佛教中“悲智双运”的哲学思想。
此外,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形象也富有象征意义。
孙悟空象征着人的心智,猪八戒象征着人的欲望,沙僧则象征着人的意志。
他们在取经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考验,象征着人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障碍。
其次,观音菩萨与如来佛祖的哲学寓意。
观音菩萨代表了佛教的慈悲精神,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和帮助众生。
而如来佛祖则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具有洞察宇宙真相的能力。
这两个形象,体现了佛教中“悲智双运”的哲学思想,强调修行人既要有慈悲心肠,也要有智慧。
再次,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孙悟空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聪明、机智,具有七十二般变化,象征着人的心智。
猪八戒则象征着人的欲望,他贪图享乐,常常被美色和美食所诱惑。
沙僧则象征着人的意志,他忠诚、坚定,始终陪伴在唐僧身边,保护唐僧顺利取得真经。
他们三人的形象,体现了人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也启示我们在修行中要发挥智慧、克制欲望、坚定信念。
最后,西游取经过程中的哲学思考。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研究
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研究《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研究《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象吸引了读者。
在这部著名小说中,作者吴承恩通过对形象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丰富的文学意蕴。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孙悟空是这部小说中最为鲜明的形象之一,他具有俏皮、勇敢、聪明等多重特点。
孙悟空的形象隐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精神和智慧。
在孙悟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抗邪恶、维护正义的形象,这种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除了孙悟空之外,《西游记》中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形象。
比如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分别代表了愚笨与粗鲁、沉默与善良等不同的意象。
这些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出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西游记》中,文学意象的运用尤为重要。
比如作者通过描写西天取经的过程,隐喻了人生旅程中的艰难与困扰。
这种隐喻不仅仅是对小说情节的修饰,更是对读者心灵的一种启迪。
通过对文学意象的巧妙运用,作者使小说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探讨《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比如对《西游记》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动物来隐喻人性的。
又或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角度,探讨《西游记》中的形象隐喻是否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通过对《西游记》中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学者对《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其中的更多文化内涵。
西游记的社会寓意
西游记的社会寓意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瑰宝。
除了作为一部有趣的冒险故事,它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寓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西游记中蕴含的社会寓意。
一、正义与邪恶的对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一连串的困难和挑战,不断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斗争。
这一系列对抗彰显了正义与邪恶之间永恒的斗争。
唐僧代表正义,以智慧、勇气和善良为武器,与妖魔鬼怪展开斗争,象征着正确的道义力量与邪恶势力的对抗。
这种对抗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正义与善良的价值观。
二、团结的力量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众志成城,相互支持与合作。
面对种种困难,只有团结才能战胜一切。
通过师徒四人的合力对抗妖魔鬼怪,西游记向读者传达了团结的力量。
这也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集体与合作的观念。
三、舍小我顾大我在西游记中,悟空为了保护唐僧舍弃了自己的超能力,戴上了一个金箍,变得温顺听话。
他舍弃了自己的私利,顾大家的利益。
这反映出中国文化中注重舍小我顾大我,强调个体意识的牺牲和顾全大局。
这一精神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
四、对权力的警醒西游记中,玉帝和如来佛祖也代表了权力。
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常常显露出虚伪、嫉妒和贪婪的本质。
这是对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揭示,并对人们保持警醒。
西游记通过揭示人性的弱点,警告人们权力的危险性。
五、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升华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从妖怪、神仙到凡人,都有不同的人性弱点和优点。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然而,通过师徒四人的历练和成长,他们的人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和改变。
这表达了人类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培养良好品德和人性的进步。
六、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旅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扰。
这种困境是对现实生活中困境的象征。
通过师徒四人的历练,西游记向读者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勇气和乐观的心态,以充满希望的姿态面对人生种种挑战。
揭秘西游记中的寓言与隐喻
揭秘西游记中的寓言与隐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通过描绘孙悟空与他的伙伴们的故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传奇的冒险故事。
然而,除了这些表面的情节,西游记还蕴含着丰富的寓言与隐喻,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西游记中的寓言与隐喻,为您揭秘其背后的智慧。
一、寓言的空间——妖魔鬼怪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代表了人们内心中的贪念、傲慢和邪恶。
例如,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对决就是一个寓言,孙悟空代表了善良与正义,而牛魔王则象征着欺骗与邪恶。
通过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到,邪恶最终会被正义所战胜的事实。
此外,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还代表了人们内心中的欲望和诱惑。
比如,白骨精和红孩儿都是人心中的贪欲所化身,他们不断引诱和试探着主角们。
通过这些寓言,作者告诉我们,面对贪欲的诱惑,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被欲望迷惑。
二、隐喻的时间——修行历程西游记的主题之一是修行历程,它通过主角们的奋斗与成长描绘了一个完整的修行过程。
这一点可以被理解为西游记中隐含的寓言。
例如,孙悟空在修炼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这既是指他修行的艰辛,也是象征着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而唐僧作为西游记的主角之一,他代表了修行者的心智与智慧。
在他的修行历程中,唐僧经历了千难万险,但始终保持了对正义的信念。
这种修行的隐喻告诉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即使面对困难与诱惑,也不能动摇。
三、隐喻的情感——师徒情谊西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情节之一就是师徒情谊。
孙悟空与唐僧、八戒、沙僧之间的关系代表了师徒之间的情感与义务。
这种情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师长与弟子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师徒之间彼此扶持、信任和奉献的情感。
通过这一隐喻,西游记向我们展示了师徒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孙悟空作为师父的忠实战士,他为了保护唐僧和其他弟子们,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这样的情感关系,不仅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展示了师徒之间相互扶持的力量。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摘要:一、西游记中的心猿、意马、欲猪、情魔隐喻二、金银角大王的寓意三、六根清净与六耳猕猴四、色邪与蜘蛛精五、狮驼岭的隐喻六、唐僧师徒的五毒代表七、紧箍咒与定心真言八、三昧与心猿正文:《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隐喻和象征,深入剖析这些隐喻,不仅能增加对原著的理解,更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首先,孙悟空被称为心猿,白龙马意为马,这代表了人们内心的心魔。
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猿意马常常让我们坐不住,感到急躁、愤怒、贪婪等负面情绪。
然而,这些情绪并非全然负面,它们犹如指引我们前行的风向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调控自己的内心。
金银角大王的故事寓意着财富诱惑。
悟空在此故事中财迷心窍,中了金银角大王的计谋。
这告诉我们,面对财富诱惑,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金钱所役。
六根清净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理念,代表着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在《西游记》中,六耳猕猴象征着人们的二心。
孙悟空杀死六耳猕猴,意味着要摒除内心的二心,实现六根清净。
色邪是《西游记》中经常出现的象征。
如蝎子精克制出家人,寓意着出家人应远离美色。
蜘蛛精则代表着七情,八戒见到她们便失去了自我,最后被悟空全部打败,寓意着要斩断七情。
狮驼岭的故事则隐喻了人们的思虑。
狮和思谐音,修心之路需抛弃杂乱的思虑。
此外,唐僧师徒五人分别代表着贪、嗔、痴、慢、疑五毒,他们在取经路上的种种遭遇,启示我们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紧箍咒和定心真言则是调控内心的有效方法。
悟空为心猿,需要紧箍咒来约束,使我们明白,在追求心灵成长的过程中,自律和约束至关重要。
三昧是心神平静的意思,遇到三昧的法术,悟空往往会吃亏。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内心平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解析《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传世之作。
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的赏析
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的赏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不朽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在这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中,作者吴承恩创造了一系列独特而丰富的文学意象和形象隐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寓意深刻的世界。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进行赏析。
首先,从主要角色的形象隐喻来看,《西游记》中最为著名的角色当属孙悟空。
孙悟空作为主要形象之一,是一只石猴,具有惊人的智慧和超凡的能力。
他的形象隐喻了人们对自由、勇敢和正义的追求。
孙悟空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冒险故事,更是象征着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其次,从其他角色的形象隐喻来看,《西游记》中还有诸多千奇百怪的角色形象,如猪八戒、沙和尚等。
这些角色形象多以动物或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基础,通过形象隐喻展现了各种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猪八戒代表着贪婪和愚昧,沙和尚则代表了忠诚和执着。
这些形象隐喻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厚重感。
此外,从背景设定的文学意象来看,《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千百年前的唐朝时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作者通过描绘各种神话传说和传统风俗,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仙境世界。
这些文学意象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迷人的古代中国。
最后,从情节发展和寓意的赏析来看,《西游记》中的情节发展扣人心弦,寓意深刻。
作者通过虚构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主人公孙悟空一路历经磨难,最终取得真经,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生的奋斗与成长。
整个故事通过形象隐喻和文学意象,传达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总之,《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无疑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
通过对主要角色的形象隐喻、其他角色的形象隐喻、背景设定的文学意象以及情节发展和寓意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希望读者在阅读《西游记》时,能够更加细心地体会其中的文学意象与形象隐喻,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西游记》中关于“心”和“五行”的隐喻
《西游记》中关于“心”和“五行”的隐喻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毋庸置疑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拥有崇高地位。
然而就四大名著内部而言,怎样排定《西游记》的地位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即便如此,主流观点对《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的定位依然有迹可循——那就是排名比较靠后。
《红楼梦》被称作“清朝的百科全书”,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小说)的最高峰。
另外,四大中的其他三部都属累积型作品,只有《红楼梦》是纯粹的原创型作品,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三国演义》在清初被金圣叹列为十大才子书之首,该书以信史为依托,以王朝更替的大时代为写作对象,这种宏大的视角在古今中外文学史都不常见。
而《水浒传》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似乎天然格调就高于神话题材的《西游记》。
因此,主流观点似乎倾向于轻看《西游记》的地位,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西游记》应该排在四大之末,更有甚者认为它应该被踢出四大名著之列。
而在我看来,《西游记》无疑是最容易被人们低估的一部名著,《西游记》阅读和解读至少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就是把《西游记》当成一部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看。
那么读《西游记》的效果和看电视剧差不多,特别是最忠于原著的张纪中版《西游记》。
第二层,读出《西游记》的一些曲笔、对当时社会和官场讽刺和抨击,比如天庭的官僚,昏庸和无能,西方净土的不净等等。
第三层,也是隐藏最深、最玄妙的《西游记》中的隐喻和暗线。
今天我们就管窥蠡测,看一看《西游记》中的隐喻。
一、关于“心”的隐喻首先要解釋一下,这里的“心”,指的不是心脏——那个不断跳动的肉团。
这里的“心”指的是心理、心思、心灵、内心、心绪、心思、思想等。
如果勉强拿现代科学的名词去解释,基本等同于“意识”。
其实我国古代佛道两家经典中所说的心基本都是这个含义。
心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修行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甚至没有之一。
佛教经典中,关于心典故的比比皆是。
比如禅宗公案,二祖见初祖时,达摩所说的那句“将心来,与汝安”;《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曰:云何降伏其心;吕祖《百字明》的“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西游记》被认为埋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暗藏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法门。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丰富而深刻,涵盖了人性、修行、道教思想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哲学隐喻:1.心性哲学:孙悟空的经历象征着心性的修炼。
《西游记》强调修行必须解决心性问题。
孙悟空刚从五行山下被放出来时,遇到的第一个对手是六个毛贼,这六个毛贼的名字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孙悟空打死他们后被唐僧批评,因为心将他们全部打死,心也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控制自己的六根,不被六尘所困,是修行的重要一环。
2.佛法修行:佛家将人的意识归纳为六根,对应的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接触六尘后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它们总称“十八界”,是成佛的道路,也是成佛最难破的阻力。
《西游记》里,孙悟空打死的六个賊,离“十八界”全破还远,但也颇不容易了。
“眼听喜”,即只愿看好的,看不到其他;耳听怒,即听不进去不合意的话;鼻嗅爱,只闻爱闻的;舌尝思,只尝爱吃的;身本忧,即苦于身体的生老病死;意见欲,即精神被生理欲望捆绑。
孙悟空打死他们被唐僧批评,因为他们本就是人心的一部分,打死了,心也死了。
修行者要学会克制他们,又与他们相处。
因为六根是成佛的阻力,也是成佛的道路。
3.人性的欲望:白骨精象征人皮面具,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使人迷失自己的内心。
金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难以逃脱。
后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悟空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钱财把心困住。
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
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
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
这些形象都反映了人性的欲望和困扰。
4.人生道路的抉择: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困境。
他必须平衡自己的欲望、保护他的队友、以及尊重他的师傅唐僧的意愿。
这些选择反映了人生中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问题。
西游记中的官场描写与隐喻分析
西游记中的官场描写与隐喻分析《西游记》中的官场描写与隐喻分析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
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官场风貌的作品。
在小说中,作者吴承恩生动地
描绘了官场的种种特点和现象,同时通过这些描写,还蕴含了深刻的
隐喻。
在《西游记》中,官场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天庭、龙宫和朝廷等地方。
天庭是由玉帝统治的神界,龙宫则是龙王统治的水界,朝廷则是凡间
人类社会的中心。
这些地方各有其规矩和权力结构,官员们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形成了一个繁复的官场体系。
比如在天庭,玉帝统治下有
许多官员,如太白金星、二郎神等,他们各司其职,但又争相拉拢权力,欺压百姓。
在龙宫,龙王子龙、太子龙等龙族官员也存在着权力
斗争和腐败现象。
在朝廷,也有一众官员虚情假意、尔虞我诈,害人
不浅。
这种官场描写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写照,更蕴含了丰富的隐喻。
作者
通过这些官场描写,暗示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和权力斗争。
官员
们追求权力、金钱,不择手段,无视道德,这种现象正是作者对当时
官场的深刻批判。
在小说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为真理正
义而战,他们反抗了官员的专横跋扈、贪污腐化,表现出了一种忠义
仁爱的人生态度。
总之,《西游记》中的官场描写与隐喻分析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封
建官场的思考和批判。
通过描写虚构的神界和朝廷,作者揭示了官场
黑暗的一面,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批评。
这种官场描写在当时的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启发了后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西游记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西游记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也是最为广为人知和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虽然这本小说被认为是一部神话和史诗结合的作品,但它也透过其富有启示性和寓意的故事,呈现出中国社会现实的隐喻。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对社会现实的影射,并剖析其中包含的一些普世价值观。
首先,西游记中的天庭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政治中心,代表了当时的中国封建帝制社会。
皇帝以玉皇大帝的形象出现,他的权力几乎没有限制,其他神仙也都是向他效忠。
同样,在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其他有权势的权贵也向他效忠。
这种权力集中的格局在西游记中隐喻地体现了社会现实中的封建等级制度。
其次,西游记中的佛教故事是对宗教信仰乃至世俗价值观的批判。
僧人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前往取经,正是为了修得正果、实现救度众生的目标。
然而,他们在旅途中遭遇了各种世俗的干扰和诱惑,比如,妖精悟空和妖怪沙僧等的出现。
这些反派人物代表了人的欲望和缺点,对人类的追求、信仰和纯真产生了干扰。
这反映了西游记作者对封建社会中官僚主义、功利主义和虚伪思想的批判。
此外,西游记还隐喻了中国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念,如孝顺、忠诚和友谊。
在小说中,孙悟空对唐僧保持了忠诚,三藏对白骨精保持了宽容,这些都强调了个人感情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故事,西游记告诉我们要尊重师长、尊重传统,同时也强调了朋友之间的互助和团结,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历来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
最后,西游记中描绘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折射出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
佛教强调慈悲和解脱,道教注重无为和自然,儒家关注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
在小说中,这些思想融合成一个整体,提供了一种实践指南,帮助主人公们克服各种困难。
这进一步暗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中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赞赏。
综上所述,西游记通过其奇幻故事和丰富的隐喻,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揭示和印证。
无论是对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封建等级制度还是社会价值观念,它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修辞手法感悟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
修辞手法感悟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感悟《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的修辞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世界,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修辞手法在《西游记》中的运用以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一、比喻和隐喻的象征意义比喻和隐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西游记》中被广泛运用,并赋予了作品深远的象征意义。
比如,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被描绘为一个具有独特能力的猴子。
这个比喻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隐含了他具备的机智和聪明。
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试图告诉读者,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本质,而不是他的外表。
此外,孙悟空还被描绘为石猴,这个隐喻展示了他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不灭的希望。
二、夸张和反语的象征意义夸张和反语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西游记》中被广泛运用,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书中描绘的唐僧师徒四人在西行过程中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磨难,这些困难被夸大和渲染,以强调人生的艰辛和困苦。
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作者试图告诉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反语的运用,比如“妖怪”形容修行的道士,这种反语象征着修行的艰辛和隐藏的危险,通过这种手法,作者试图告诉读者,在追求梦想和理想的道路上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三、排比和倒装的象征意义排比和倒装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西游记》中被广泛运用,并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书中有一段描写孙悟空斗妖精的话:“兵器甲胄,衣冠朝服,抱城楼阁,掌权钩锁,把戏曲艺,魔术法书,神通变故,法力迷幻。
”这段话通过排比的手法,将妖精所具备的能力一一列举出来,强调了妖精的强大和诱人的诱惑力。
通过这种排比的手法,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要警惕虚伪和迷惑,要保持真实和正直。
西游记中的双关与隐喻意象
西游记中的双关与隐喻意象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丰富的双关与隐喻意象而闻名于世。
这部小说以取经之旅为主线,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这个旅途中,作者吴承恩巧妙地运用了双关与隐喻意象,使得故事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首先,西游记中的双关意象可以从人物形象和事件中找到。
例如,孙悟空这个形象就具有很强的双关意味。
他既是一个猴子,又是一个有智慧和力量的神仙。
这种双重身份的象征意味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孙悟空的猴子本性使他机智灵活,但也使他顽皮调皮。
他的神仙身份使他有强大的法力和能力,但也使他有时候过于自负和傲慢。
这种双重性格的冲突使得孙悟空成为了一个既可爱又可怕的人物,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另外,西游记中的隐喻意象也是其独特之处。
作者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猪八戒这个角色。
猪八戒是一个贪吃、懒惰又好色的形象,他的形象暗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诱惑。
猪八戒的行为和态度常常给师徒四人带来麻烦,但他也是师徒四人中最真诚和善良的一个。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和反思使得猪八戒成为了一个深具人性化的形象,引发读者对自身欲望和弱点的思考。
此外,西游记中的隐喻意象还可以从各种神仙和妖魔的形象中找到。
例如,白骨精这个形象代表着人性中的贪婪和欺骗。
她以美貌和诱惑来引诱人们,然后将他们吞噬。
这种形象暗示了人性中的欲望和诱惑的危险性。
另一个例子是牛魔王这个形象,他代表着人性中的暴力和野蛮。
牛魔王凶残而强大,他的形象暗示了人性中的暴力倾向和对力量的追求。
这些隐喻意象使得小说更加富有哲理和深度,引发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的双关与隐喻意象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富有深度和内涵的文学作品。
通过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双关意象,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通过隐喻的方式,作者反思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欲望,以及社会现象中的问题。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西游记不仅仅是一个冒险故事,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与揭示。
西游记中的隐喻与象征
西游记中的隐喻与象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是"最伟大的神话小说"。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吸引了广大读者。
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运用了大量的隐喻与象征,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西游记中的隐喻与象征。
首先,西游记中的人物可以被视为不同种类的象征。
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他代表了智慧与机智,他的灵活性和聪明才智帮助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
孙悟空的至高无上的力量被视为对抗邪恶势力,保护正义的象征。
可以说,孙悟空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
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唐僧,他代表了智慧与独立思考。
唐僧是一个聪明、经验丰富的人,他有能力指导和引导他的弟子们,承担起推动故事发展的责任。
他的冷静、耐心和正直也是对正义和善良的象征。
除了主要角色,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也具有象征意义。
妖魔鬼怪代表了人性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和欲望。
通过与妖魔鬼怪的斗争,主要角色展示了克服自身缺点和内在的冲突的重要性。
妖魔鬼怪还可以被视为世俗的欲望和诱惑的象征,唐僧和他的弟子们不断面对各种考验,试图保持他们道德良心的纯洁。
其次,西游记中的景物和地点也承载着隐喻和象征。
例如,花果山被视为孙悟空的家园,象征着安定和快乐。
孙悟空在那里受到猴族的热爱和尊敬,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
另一个例子是水帘洞,象征着人性的善良和希望。
唐僧和他的弟子们在水帘洞受到妖怪的款待和帮助,展现了人性中的友善和善良。
再次,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也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僧取经的任务。
这个任务代表了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旅程。
唐僧和他的弟子们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代表了寻找真理和克服自身缺陷的过程。
他们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象征着人类内在的欲望和缺点,而师徒们的斗争则象征着对自我的认识和成长。
总之,西游记中的隐喻与象征丰富多样,运用恰当而精彩。
这些隐喻和象征使得故事更有层次感和深度,让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西游记中各种哲学隐喻
西游记中各种哲学隐喻《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奇,更是一部充满着深刻哲学内涵的作品。
在小说中,作者吴承恩巧妙地融入了各种哲学隐喻,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层意义。
首先,孙悟空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他象征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孙悟空本是石猴,后经修炼成为了大圣,代表了人类的潜能和成长。
他在取经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体现了人生的奋斗与成长之路。
孙悟空的个性叛逆、桀骜不驯,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叛逆和追求自由的欲望。
其次,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也包含了许多哲学意味。
唐僧代表了人的本性和正义之心,他的修行过程是人类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猪八戒和沙和尚则分别代表了人的贪欲和愚痴,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和经历,揭示了人类的种种缺陷和困境。
而孙悟空的陪伴和帮助,也暗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另外,三藏经的取经过程也是一种启蒙之旅,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信仰。
三藏经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文,更是一种智慧和道德的指引。
师徒四人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困难后,最终取得了真经,体现了人类的信仰和执着的力量。
这也寓意着人类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坚持信仰和追求真理,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此外,《西游记》中的妖精、妖怪和魔王,也代表了人类内心的恶念和邪恶的势力。
这些妖魔在小说中扮演了种种角色,阻碍了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体现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矛盾。
只有通过师徒四人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化解这些妖魔的邪恶,体现了人类的勇气和正义的力量。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各种哲学隐喻,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奇,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哲学著作。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反映了人类的成长和奋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信仰。
西游记的经典之处,正是在于它的深刻哲学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西游记》中的隐喻及其文化意蕴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第36卷第3期2021年6月Vol. 36 No.3Jun. 202]《西游记》中的隐喻及其文化意蕴韩斌(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02)摘要: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将悟空、八戒、白龙马三个徒弟都设定为动物,他们或追求成功、征服;或功利性地追求生存智慧,而唯一人的形象的唐僧因抱持坚定的信仰,从而摆脱了功利主义,并试图寻求一 条有爱的、有精神追求的人间。
小说蕴含丰富的隐喻,当下,隐喻已被普遍认定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 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结合小说中角色分析,探讨《西游记》与隐喻的关系,用现代思想和 视角去理解这部古典小说里的隐喻,以世界文化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反思和解读这部经典作品。
关键词:《西游记》;隐喻;概念隐喻;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 《西游记》闪被誉为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 之一,虽然历经几百年,但不时被发现它新的精 妙之处,越长久地阅读,赋予它越丰富的内涵。
《西游记》并不因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显得落伍,反而随着西方文学思维、文学评论方法进入,人们开 始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视角,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读这本古老的作品。
早期对隐喻的研究是将之归于修辞类,亚里士多德首次在《诗学》中提出,隐喻是“用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汇来借喻他物” P]179o 美国语言 学家Lakoff 和Johnson 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
它完全革新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 文章编号:2095-4735 (2021) 03-0126-07的观点,提出了 “隐喻认知观”,对隐喻内涵提 出了以下三种认识:“1.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 言表达手段,而是一种语言常态,在人们日常生 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体现;2.隐喻的出现和发展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不同隐喻还会构成一个网络 架构,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3.隐喻不是简单 的语言产物,透过语言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3]3-6o 可见,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隐喻,人们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维和生活都具备隐喻性的特点。
西游记中的隐喻-作文
《西游记》中的隐喻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主角团队是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师徒四人组成的。
这四个人个个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唐僧意志坚定,孙悟空法力无边,猪八戒挑担子,沙和尚牵马。
因为有他们的团结协作,扫清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很明显,孙悟空一定是人的心。
在第一回,悟空去别处拜师。
但如果在这里仔细看看,不难发现,他师父须菩提祖师住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和方寸都是心灵的别称;而斜月就是心字下面的卧钩,三星就是心上面的三点。
并且,管住孙悟空的咒语叫做紧箍咒,又名定心真言,定住心灵的咒语,这心,不就是指孙悟空吗?唐僧,就是人的肉身,他几乎没什么自己的主见,全听两位徒弟的,一个是心灵,一个是魔鬼。
心灵约束着肉身,让他不要乱跑;魔鬼怂恿着肉身,让他出去走走。
但可悲的是,大部分时间,肉体听从了魔鬼,而不是心灵。
不然,每次被赶走的,是悟空,而不是八戒呢?比如在第五十回中,悟空去化斋,临走前变在地上画了个愿,反复叮嘱唐僧不可走出来,否则会有大难零头。
悟空走后,八戒变按捺不住性子了,要求出去。
可唐僧竟然听从了那无厘头的建议,随同八戒出了圈子。
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被妖精抓了。
佛教与道教而佛教在书里,就有截然不同的境遇,虽也是被大闹天宫所惊动,但被如来佛一个巴掌就拍在了五行山下。
佛教和道教中,同样是最高地位的如来佛和玉皇大帝,在吴承恩眼中,却有天壤之别。
《西游记》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是坚持不懈,团结一心,而是有许多隐喻在其中,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书中的另一番天地。
一个人的团队如此难以分割的团队,正如一个完整的人,身上的一切都难以切除。
如果就这样想,把师徒四人都看成一个人呢?而这八戒,可以看做人心中的魔鬼:欲望。
回头看看,便能看见,每次打退堂鼓的都是八戒。
它贪吃,好色,每次吃东西都是大口吞咽,且在书中几乎没提到他吃饱过,且他一见到美女就动心,在路过西梁女儿国时,八戒还差点留在那里不走了。
难怪作者吴承恩在写书时,总要给猪八戒加上呆子的称号呢!沙和尚,是劳动力。
西游记蕴含的内在道理
西游记蕴含的内在道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旅,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修行过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内在道理。
本文旨在探讨《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道理,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角色,揭示其中的哲理和智慧。
《西游记》的内在道理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背后。
它有着深远的思想意义,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人生的意义,还能引导人们在追求真理和成长的道路上抵御各种困难和诱惑。
通过研究《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道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中找到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对《西游记》内在道理的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以便读者能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西游取经的意义,以及师徒四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遭遇和修行经历。
最后,我们将总结全文,强调《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道理的重要性,并对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道理进行思考和行动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游记》这一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指导自己的道路。
同时,对于西方读者来说,通过对《西游记》内在道理的探讨,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引发更多对《西游记》内涵的研究和探索。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将按照以下三个主要部分进行组织和阐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针对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道理的概述,明确指出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道理的重要性。
该部分将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展开论述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道理。
第一个要点将深入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代表的道德观念。
通过对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深入解读,揭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西游记读后感三借芭蕉扇
西游记读后感三借芭蕉扇《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也让人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而其中关于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故事中,孙悟空三次向火焰山借芭蕉扇,以帮助唐僧等人度过千难万险。
每次借扇,都遭遇到火焰山主炉鼎的变故,最终导致芭蕉扇化为灰烬。
这一连串的事件,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智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信义和忠诚等品质。
“三借芭蕉扇”是一种伟大的友谊之情,也彰显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孙悟空为了帮助师父取经,不惜三番借扇,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以团结协作为核心的团队凝聚力;同时也表现了唐僧等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他们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各种困难,实现了对取经之旅的坚定信念。
借芭蕉扇的过程中,孙悟空所表现出的机智和智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每一次借扇的过程中,他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领,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灵活应对,最终解决了难题,挽救了唐僧等人。
这种智慧的体现,不仅教导了我们应该具备的灵活机智,更鼓舞了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应对,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同时,故事中火焰山主炉鼎的变故也折射出社会现实中的许多问题。
火焰山主以破坏芭蕉扇为乐,最终受到了惩罚,这反映了强者欺弱者、以权压人的社会现象。
通过这一点,我们不禁思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而不能因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断人根本,这也是《西游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隐喻。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和智慧,也揭示了社会现象中的问题,启发我们思考和探讨更多内涵。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深刻思考和智慧,也可以受到启发和教益,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性和社会,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自我圆成之道——《西游记》的重要隐喻一、简述人格,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关于人格的定义是很多的,这里我们不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
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定义,然后浅谈《西游记》的重要隐喻——人格自我圆成之道。
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里的“本性”是就人格而言的。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类似于我们平常说的个性。
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的特征。
精神分析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
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
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将一生都毁坏,然而健全人格的形成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时人格的圆成不仅仅取决于自我,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两者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人在外界环境中佛心与魔心不断争斗的过程。
二、《西游记》全文概括,暗含隐喻所在—人格的自我圆成《西游记》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从幼儿时我们就开始看《西游记》的动画片,那时的我们喜欢其中的情节,喜欢当像孙悟空一样的英雄,能七十二变打死各种各样的妖怪。
我们不懂得其中的深意,那时的我们只是个孩子,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西游记》,我们不能领会,这也很正常。
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的大环境,我们开始不在以孩子的童真角度去理解《西游记》,我们开始揣摩其中的深意。
《西游记》作为文人创作神魔小说, 与古代的中国神话和外国神话相比, 其神话思维是自觉的, 而不是朦胧的; 是系统的, 而不是零散的; 是文学的, 而不是神话的。
但它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寓言性质。
因而, 透过小说的神话外衣, 挖掘其蕴涵的文化意义,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故事的主体部分,由取经队伍组成人员的出身、经历、遭遇和结果等事件序列所构成的意义, 是直接浮于故事表层一望即知的, 也是故事直接明示的部分,整部书貌似是一场接一场的与妖怪的打斗,是一个个比较简单的打斗场景构成。
其实暗含了重要的隐喻,就是人格的重要磨练。
《西游记》对取经人物及过程的设计, 是将一个原本佛教的故事道教化了。
这一过程, 用小说中惯用的语言来表述, 是一个从“放心”到“归心”, 从“有心”到“无心”, 从“多心”到“一心”的炼魔过程。
在《西游记》中, “心猿”、“意马”这两个概念屡屡出现, 不仅出现在正文中, 而且出现在回目上。
除了心猿、意马之外, 还有“正法”、“禅主”、“金公”、“木母”、“黄婆, 、“金气“木”、“土”等概念。
上述概念分别指的是小说的某一具体人物。
其中, “心猿”、“金公”、“金”均指孙悟空, “木母”、“木”均指猪八戒,“黄婆”和“土”则指沙僧, “意马”即指白龙马, 而所谓“正法”、“禅主”所指即唐僧。
这些指代的概念, 其来源非佛即道, 此不赘言。
在这里, 我们要特别注意“心猿”“意马”这两个概念。
它们除了分指孙悟空和白龙马之外, 还共同代表了另一含义—“人”的欲念和臆想。
在佛、道两家的用语中, 心猿意马常用以比喻人的思绪飘荡散乱, 不可把捉。
万历刻本《西游记》陈元之序云“旧有序. .其序以为孙, 孙也, 以为心之神马, 马也, 以为意之驰。
”在一般人看来, 心猿意马指的也就是与见性成佛相背离的世俗杂念。
例如, 与吴承恩同时的散曲家冯惟敏在他《海浮山堂词稿》中就曾多次运用这一概念。
一忽儿, 他用“锁不住心猿意马, 便做道见性成佛待子么”来描写思凡的僧尼《仙吕点绛唇·僧尼共犯第一折” , 一忽儿, 他又用“罢罢罢将意马牢拴,准准准把心橇紧谈”来描写剪发的女性《黄钟醉花阴剪发嘲罗山甫》。
总之, 在佛道用语的影响下, 心猿意马的特殊含义为一般人所习惯和接受。
亦即人心所固有的佛性。
作为“禅主”,在《西游记》第十三回与众僧讨论佛门定旨时就曾说“心生, 种种魔生,心灭, 种种魔灭。
”“魔非他, 即我也。
我化为佛, 未佛皆魔。
”慢亭过客《西游记题询》在这一“我化为佛, 的过程中, 佛不在外, 而在我心中。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所以小说虽然讲的是一个西天取经的佛教故事, 但在叙事中却同时使用了儒、释、道三套话语,实则向我们暗喻了,一个人人格修炼的过程。
三、人格初期的本真阶段(一)孙悟空快乐的本我阶段—自出生到学艺归来孙悟空可以说是一个大众最为喜欢的角色,大众对他的出生也不陌生。
《西游记》中第一回便点出了孙悟空的身世,“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虽有通灵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崩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石猴”。
孙悟空童年时代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它“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一日, 他为群猴找到水帘洞洞天作为安身立命之处而被群猴推戴为“美猴王”。
自此,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朝游花果山, 暮宿水帘洞、春采百花为饮食, 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 冬觅黄精度岁华, 过着不伏麒麟辖, 不伏凤凰管, 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 自由自在的欢乐生活。
生活在洞天福地里的美猴王一向快乐逍遥, 可当他突然意识到人生之无常时马上悲从中来。
意识到自己应该多学习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
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要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的生活,这源自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当他听说“佛与仙与神圣三者, 躲过轮回, 不生不灭, 与天地山川齐寿”时, 立即决定于翌日辞别部属“云游海角, 远涉天涯, 务必访此三者, 学一个长生不老, 常躲过阎君之难”。
花费十数个年头, 飘过两重大海, 穿越一座南赡部洲, 他终于来到西牛贺洲并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里的须菩提祖师为师。
祖师赐他法名孙悟空。
六七年后, 祖师看他听讲认真, 智慧聪明, 能“识妙音” ,决定授他道法, 然而祖师提到的“三百六十傍门”因达不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孙悟空都不学, 于是祖师暗打哑谜, 撇下大众而去。
孙悟空猜破机关, 祖师欣赏他的天资, 终于为他“开小灶”传授大法。
又三年后, 祖师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与“筋斗云”。
于是, 孙悟空具备了不老长生的能力和保证自己长生不老的手段。
从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来说,这是孙悟空本我的本真体现,他要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如饥、渴、性等。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说,他仅仅在求满足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上的基本需求,对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在这一阶段孙悟空处于快乐的本我时期,他的生活还未与社会发生任何的矛盾与冲突,而当孙悟空进一步的扩展个人空间时,生活不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二)本我的一度扩张,五行山下五百年。
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进人更大的生活空间, 得到社会的认可。
孙悟空也不例外。
这就面临着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社会化即通过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 从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 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
”而孙悟空对社会文化却缺乏全面的了解, 他没有等级意识、贵贱观念, 也不懂得要服从权威。
在本领学成之后, 剿了混世魔王,各类妖王皆臣服与他。
整日操演武艺,因无锋利剑戟,就到傲来国兵器馆武库中抢了一番。
因少件自己如意的武器和披挂,便大闹龙宫,势法施威,骋凶骋势,惊伤水族,唬走龟鼍。
后因不服阳寿该终,便大闹阎王殿,弄神通,打绝九幽鬼使;恃势力,惊伤十代慈王。
强消了猴类生死簿,寂灭轮回,各无生死。
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他不会考虑其他的,唯乐原则。
初任弼马温, 孙悟空并不清楚其级别之低, 没有什么不满。
一天, 御马监的同僚们告诉他, 他才知道“这样官儿, 最低最小, 只可与他看马。
”孙悟空得知, 不觉得心头火起, 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 称王称祖, 怎么哄我来替他喂马养马者, 乃后生小辈, 下贱之役, 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第四回)忽喇的一声, 把公案推倒, 取出金箍棒, 打出天门去了。
后来, 孙悟空高高竖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 “遂心满意, 欢天喜地”。
后王母设蟠桃宴一事使他明白, 他又被骗了。
蟠桃宴只请那些领取傣禄的仙人, 孙悟空没有棒禄不在被请之列。
他自以为“我乃齐天大圣, 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第五回)却居然连列席的资格他都没有。
一怒之下, 他“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 又盗王母仙丹, 又窃御酒若干, 去与本山众猴享乐”(第六回)从八卦炉里逃出之后, 他“因在凡间嫌地窄, 立心端要住瑶天”(第七回)索性叫玉皇大帝搬出天宫,大闹天宫。
因罪孽深重,他遭受到了惩罚,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
这一阶段是孙悟空本我人格受到阻力的阶段,孙悟空一味的扩展自我空间,来满足本我的需求。
正如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说,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将一生都毁坏。
他的本真人格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行不通了,意味着他需要健全的人格。
人格磨练的警钟已经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