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2016最终版

合集下载

优势病临床路径

优势病临床路径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盆腔炎患者。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使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 编码:N73.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滞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盆腔超声检查(4)妇科检查(5)阴道分泌物检查(6)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淋病奈瑟菌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选方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

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选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选方杜断桑寄失笑散加减。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选方举元煎合失笑散加减。

2.根据情况辨证选择中成药。

3.根据情况辨证选用其他疗法: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艾灸疗法等。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 编码为:N73.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

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

《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2007 年1月第一版)、2.证候诊断。

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腔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滞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ICD-10 编码为:N73.901)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妇科检查(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3)肝功能、肾功能、(4)心电图(5)盆腔超声(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免疫学检查等。

蛋白、CA125(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药栓剂(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外治法(1)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直肠给药,或用中药栓剂阴道给药。

盆腔炎临床路径诊疗

盆腔炎临床路径诊疗

优势病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盆腔炎患者。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使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 编码:N73.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2).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滞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RP、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3)盆腔超声检查+心电图(4)妇科检查(5)阴道分泌物检查(6)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淋病奈瑟菌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选方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

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选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选方杜断桑寄失笑散加减。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盆腔炎诊治流程图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妇科检查妇科启 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无包块破裂、中毒有包块破裂或中毒 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必要 药物治疗(疗中药治疗: 服、灌盆腔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 901)(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⑵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热毒壅盛证:主证:高热恶寒,无汗,下腹剧痛拒按,口干溲赤,大便秘结或溏稀,带多色黄,如脓样,臭秽,胸闷烦燥,泛恶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气滞血瘀证: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夹块,瘀块排出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4)寒湿瘀滞证: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5)气虚血瘀证:主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

头痛,食欲不振。

2016盆腔炎的诊疗方案

2016盆腔炎的诊疗方案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下腹胀痛或刺 痛
无下腹胀痛
下腹轻微胀痛 或刺痛,时作 时止
下腹明显胀 痛或刺痛,频 繁发作
下腹胀痛或刺痛持 续,影响工作和生活
腰骶胀痛
无腰骶胀痛
腰骶胀痛
腰骶胀痛明 显
腰骶胀痛,较难忍受
带下量多色黄 质稠或气臭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 增加1/2以内
带下量较平 时增加1/
3.疾病本身具有反复性,特别是慢性盆腔炎患者。解决方法:眚知患者疾病
特点,出院时告知注意事项,减少复发。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缓解盆腔疼痛疗效 临床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 疼痛程度积分 降低两个等级。
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 疼痛程度积分 降低一个等级。
情志抑郁或烦躁易 怒,影响工作和生活
带下量多,色 黄或白质稠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 增加1/2以内
带下量较平 时增加1/
2〜1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

带下质稠色白
带下质稠色 黄白相兼
带下质稠色黄
次症
有(2分)
无(0分)
月经不调


经色暗红有块 或排出不畅
次症
有(2分)
无(0分)
形寒肢冷


经期腹痛加 重,得温则减


月经量少或月

盆腔炎的临床路径

盆腔炎的临床路径
□5、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会阴,勤换经垫及内裤,在月经期前后三天禁房事、盆浴、游泳等。
□6、指导复诊,一般出院一周后门诊复查,如有腹痛剧烈等随时就诊。
其余同前
出院当天
治疗
□遵医嘱告知出院随诊计划。
药物
□按医嘱继续服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肉等。忌食湿、热、毒的水果:如芒果、菠萝等
□3、遵医嘱为病人微波治疗下腹部,qd.经皮脉冲治疗下腹部痛点,qd。
检查
□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送病人完成胸片、心电图、妇科B超等检查。
药物
□1、遵医嘱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2、遵医嘱中药直肠给药。
活动
□根据病人的情况,建议其参加盆腔操学习。
饮食
□指导病人,及时合理安排饮食。向病人讲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2、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阴道出血期间禁止坐浴、盆浴。
□3、饮食宣清淡、易消化,忌食湿、热、毒的水果:如芒果、菠萝等,发热期宜多饮水。
其余同前
第3天
护理
□1、做好晨间护理了解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睡眠情况。
□2、检查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接受情况,再次向病人做好饮食宣教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满足病人所需。
护理
□向病人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给于适当的指引,指导病人正确饮食及卫生预防。
健康教育
□主管护士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大夫,呼叫仪的使用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
第2天
检查
□遵医嘱正确抽血,指导病人留取大小便并及时送检。
饮食
□根据疾病的中医分型,给予合适的饮食指导。
药物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盆腔炎诊治流程图(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7版2002年)。

(2) 社,2007年18版(谢幸 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 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热毒壅盛证:主证:高热恶寒,无汗,下腹剧痛拒按,口干溲赤,大便秘结或溏稀,带多色黄,如脓样,臭秽,胸闷烦燥,泛恶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气滞血瘀证: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夹块,瘀块排出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4)寒湿瘀滞证: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5)气虚血瘀证:主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

头痛,食欲不振。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并有臭味。

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膀胱直肠刺激压迫症状。

慢性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疲劳。

病程长者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症。

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

盆腔炎诊治的临床路径

盆腔炎诊治的临床路径

诊疗 项目
用 药
检 查
观察
同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前
同前
观察
除前述 T P R Bp 一般 外, 重症 状况,精神状态 者监测生 同前 及临床症状和体 命体征30 征。 分钟一次 无内科疾病给予 普食或高营养饮 食。糖尿病 高 血压 肝肾疾病 同前 等情况给予相应 饮食。重症需要 手术者禁食水。 三级护理 心理 护理 取半卧位 同前
盆腔炎诊治的临床路径
日程 入院日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4-7天 第8-20天 内诊检查明确诊 每3-5天内 断;宫颈分泌物 再次内诊 再次内诊 诊检查一 细菌培养+药敏 检查,了 根据患者 检查,了 次,进一步 (需氧菌和厌氧 解用药治 的症状、 解用药治 判断疗效, 菌)。如合并阴 上级医生 疗效果, 体征,判 疗效果, 若临床症状 道炎行白带检查 查房 决定进一 断疗效。 决定进一 、体征消 并对症治疗,重 步治疗方 医患沟通 步治疗方 失,未查及 症者行血细菌培 案。 三 案。 阳性体征, 养+药敏。完善 级查房 随时出院。 病历及相关记录 。 选择广谱抗生素 2-3种联合用 药,足量,有效 。抗生素每日2 次静点。选择合 理抗生素(首选 病情不缓 甲硝唑或替硝唑 解者,可 根据分泌 加头孢三代,如 三种抗生 物或血细 待临床症状 头孢三嗪或头孢 同前 素联合静 菌培养结 同前 及体征消失 哌酮,次选1、2 点,同时 果选择抗 后3天停药. 、3代喹诺酮 配合腹部 生素。 类)慢性反复发 理疗。 作者可同时腹腔 用药和腹部理疗 。重症者用激素 治疗。阴道炎者 同时阴道上药 与患者及 家属沟通 查血常规, 尿常 交待病情 规, 肝功, 肾 和诊疗程 功, 乙肝五项+ 必要时查 序,注意 有阴道炎 丙肝, 血钾钠 血常规、 复查血常规 病情变 同 前 者复查白 氯, 血糖, 急 肾功、离 至正常 化,有中 带多项。 查四凝, 心 子等。 毒性休克 电, 胸透, 彩 趋势者及 超二或三部位 时行剖腹 探查术。 除前述 T P R Bp 一般 外, 重症 状况,精神状态 者监测生 同前 及临床症状和体 命体征30 征。 分钟一次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诊治流程图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3)(4)(5)弦涩无力。

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

头痛,食欲不振。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并有臭味。

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膀胱直肠刺激压迫症状。

慢性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疲劳。

病程长者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症。

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

白带增多,色黄或淡黄水样,或黄绿色可有臭味。

可出现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

慢性炎症可致不孕。

(2)体征:急性期可出现急性病容,体温升高,超过38度或持续低热。

心率增快,腹胀,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及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充血,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颈管可见脓性或脓血性4(1)(2)(3)(4)1.异位妊娠其输卵管妊娠流产、破裂者,腹腔内出血,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甚至晕厥,与急性盆腔炎相似。

盆腔炎者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

异位妊娠者,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

后穹隆穿刺,异位妊娠者可吸出不凝固的积血,盆腔炎者则为脓液,可资鉴别。

2.卵巢囊肿蒂扭转其常有突然腹痛,渐加重,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一般体温不升高。

2016盆腔炎的诊疗方案

2016盆腔炎的诊疗方案

盆腔炎诊疗方案中医病名:盆腔炎西医病名:盆腔炎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木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舐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病史:急性盆腔炎近期有经行、产后、妇科手术、房事不洁等发病因素。

慢性盆腔炎有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妇科手术感染史。

(2)症状:下腹疼痛,腰舐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口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3)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舐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t血沉检查:可有口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舐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⑨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澹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中医临床路径-盆腔炎治疗的护理观察

中医临床路径-盆腔炎治疗的护理观察

盆腔炎是指女性 的 内生 殖器 及其周 围 的结缔 组织 和盆 腔腹膜的炎症 , 是 当前最 常见 的一种妇科 疾病_ 1 ] 。如果盆 腔
炎不进行 及时 、 彻底 的治疗 , 可 能会导致 不孕 、 慢性 盆腔痛 、
1 . 2 方法
对治疗组 给予 中药熏 洗局部 、 艾灸神 厥 、 中药保
高 于对 照组 ( P <O . 0 5 ) 。因 此 整 体 护 理 有 助 于促 进 行 胸 腔 闭
[ 3 ] 成丽娅 , 赵冬雨 , 王烈梅. 肋骨骨折 合并血气 胸胸腔闭式引流术
的优质护理 [ J ] . 贵 阳医学院学报 ,2 0 1 3 ,3 8 ( 6 ) : 6 8 5 — 6 8 7 .
[ 1 ] 邬笔 玉, 张海儿. 多 根多处肋 骨骨折患 者行 胸腔 闭式 引流 的整
体护理 [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1 2 , 2 8 ( 2 1 ) : 3 8 — 3 9 . [ 2 ] 顾群英. 多根 多处 肋 骨骨折 的 围手术期 护 理C J ] . 中外 医学研
和对照组均为 4 8例 。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熏洗局部 、 艾灸 神厥 、 中药保 留灌肠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 的抗 生素药物 治疗 。结果 : 治疗组患者进行 1 个疗程治疗后 , 痊愈 率为 6 2 . 5 O , 显 效率 9 3 . 7 5 , 对 照组痊愈率 1 6 . 6 7 , 显效率
表 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 焦虑程度、 护 理 满 意 骨 骨 折 患 者 恢 复 , 应 在 临床 中 推 广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断端肋骨 锐利 , 易刺破胸 膜从 而 应用 。 致 使胸膜腔内进人气 体 、 血液 , 引 起气 胸 、 血胸 , 甚至气 胸 合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7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及住院记录
□初步拟定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中医辨证施护
□按医嘱进行治疗
□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起居调摄指导
□中医辨证施护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阴道分泌物检查
□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外治法
□中药直肠给药
□中外敷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熏蒸治疗
□灸法
□物理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据检查结果,并予相应处理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外治法
□中药直肠给药
□中药外敷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熏蒸治疗

2016盆腔炎地诊疗方案设计

2016盆腔炎地诊疗方案设计

盆腔炎诊疗方案中医病名:盆腔炎西医病名:盆腔炎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病史:急性盆腔炎近期有经行、产后、妇科手术、房事不洁等发病因素。

慢性盆腔炎有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妇科手术感染史。

(2)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3)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t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⑨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编码BFZ001)
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TCD-1(编码:N73.901)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
案”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慢性期: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TCD-1(编码:N73.901 )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
(4)心电图
(5)盆腔超声
(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7)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8)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
(9)血糖
(10)快速表抗+输血前筛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A125免疫
学检查、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
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等。

慢性期
1)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中成药:丹黄祛瘀胶囊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方药: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中成药:血府逐瘀片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

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方药: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2.外治法
(1)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直肠给药,或用中药直肠栓剂肛门给药。

(2)中药熏蒸治疗:根据各证型选择不同方药进行熏蒸治疗。

3•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

4、妇科基础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抗生素进行治疗。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消失或减轻。

2.盆腔炎体征消失或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或因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或病情变化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