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课题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长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课题旨在探究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为提高家校共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升家长教育理念:通过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让家长了解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 增强家庭教育能力: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可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3. 促进家校合作:家长学校教研活动为家校双方搭建沟通桥梁,增进彼此了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4.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有助于学校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现状分析(1)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2)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策略(1)优化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组织形式(2)丰富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内容(3)创新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方法3.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效果评价(1)家长满意度调查(2)学生成长变化分析4.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案例分享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和家庭教育研究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现状及家长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
4. 实验研究法:针对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制定研究计划。
2. 调查阶段: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相关资料。
家校协同育人课题研究
家校协同育人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家庭和学校的有效协同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有利的成长环境。
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课题研究可以涉及以下内容:
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研究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形成有机整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探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融合与共享。
2. 家校合作模式与策略:
-研究不同类型的家校合作模式,如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校间定期沟通等,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式。
-探讨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策略,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制定共同的教育计划等。
3. 家校共同育人的成效评估:
-研究家校协同育人的效果评估方法,如学业成绩、社交能力、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探讨家校共同育人对孩子发展的长期影响,如对学业发展、职
业规划等的影响。
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研究如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如家庭教育知识的传递、学校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等。
-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
5. 家庭和学校的角色与责任:
-研究家庭和学校在育人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明确双方的角色和责任。
-探讨如何激发家长和教师的主体性,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这些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为实践中的家校合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研究成果还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家校合作研究报告(最新)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临溪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众所周知,家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开端,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如果得不到家庭教育的良性配合,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
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度出现了偏差,前者被赋予了过多的教育职能,后者则相反,被一定程度的矮化。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审视自身,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家校合作是协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竞争与合作、新科技革命、转变与跨越的时代,面对学校教育的理想与挑战,思考家庭教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再看看今日儿童的现状,学校单方面已无力应对,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这种努力的目的不仅在于学校能够生存、发展下去,而且更直接地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因此,来自家庭方面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庭教育质量不高,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不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形不成教育的合力,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我们对学校的现状做了认真的分析:我校招收的学生有本地生,也有不少外地借读生。
在工作中,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着误区。
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某某家长说了,孩子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本事;孩子的学习就应该由老师管,否则我们上学干吗呀;当有时孩子出现了问题,老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就是几巴掌;当孩子在校内与同学发生了摩擦,放学后,家长堵在校门口,厉斥当事学生,为自家孩子出气;也有些家长在老师面前说的头头是道儿,回家后依旧不管孩子,特别是外地借读生的家长,他们多以做小买卖为生,精力上确实达不到,从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模式研究家校共育”模式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实现家校共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分为两个部分:周一至周五在学校生活,周六至周日则在家中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学校教育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而家庭教育则千差万别。
因此,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发挥双方的优势,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校共育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家校共育,学生可以得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家长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此,我们可以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家庭中不断地接受教育。
在《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了素质教育应该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
这表明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方面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不仅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家校共育模式的必要条件。
我们相信,通过家校共育模式的实施,学生将会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长共同育人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化学校教育环境,避免教育真空,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加完整。
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开设家长社团课堂,让家长进入课堂,利用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不同的课程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达到共育的目的。
XXX认为,制定符合本国、本地区和各教育机构自身特色的质量框架,并进行不同的实践,是制订质量标准的重要原则。
家校共育的案例研究课题
家校共育的案例研究课题2、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品德、学业和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具有推广性的家校共育经验,为全国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开展家长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
2、探索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建立家校共育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作业等方式促进家校互动和合作。
3、研究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1、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开展家长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
2、建立家校共育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作业等方式促进家校互动和合作。
3、开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4、总结经验,形成具有推广性的家校共育经验,为全国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方式,促进家校教育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为此,我们将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现状调研。
我们将通过家长和教师的调查,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做事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和困惑。
2.家长参与作用的积极开发。
我们将发挥家委会和家长教师会的作用,建立家长委员会管理章程和运行机制,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等将学校和家长的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切合学生以及各自家庭实际的指导方案并付诸于实践,形成教育合力。
3.制定学生“家校联系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导航。
教师根据学生“家校联系卡”资料反馈来制定学生行为改进指导方法,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行为改进指导方法。
4.学校对家庭教育实行动态跟踪指导,并进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行为惯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
5.构建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教育立体网络。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反思和改进,通过“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这一个四个循环阶段来深化对家校共育的认识。
家校合作课题申报书
家校合作课题申报书1. 背景介绍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题旨在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和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推进计划。
2. 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如下: - 分析当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和策略; - 提出具体可行的推进计划,并实施评估。
3.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 3.1 家庭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对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冲突,并寻找有效的对接方式,促进双方更好地沟通和协调。
3.2 家庭参与学校决策研究研究家庭如何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包括课程设置、教育活动安排等方面。
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和平台,使家长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学校的决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满意度。
3.3 家庭教育资源共享研究探索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方式,促进双方互补互助。
例如,学校可以向家庭提供教育指导和支持,而家庭则可以为学校提供社会资源和实践机会。
3.4 家长培训与支持研究研究如何为家长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
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4.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家校合作的期望和需求。
- 访谈观察:通过访谈学生、家长和教师,深入了解他们对家校合作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
- 实地调研:走访一些典型学校,观察并记录其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从中汲取借鉴和启示。
5. 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预期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提出具体可行的家校合作模式和策略; - 提供推进家校合作的实施计划,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 - 形成一定规模的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推进效果。
家校社协作育人课题
家校社协作育人课题一、家校社协作育人的背景与意义1. 家校社协作育人的概念家校社协作育人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合作育人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学校和社会互相理解、支持和协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2. 家校社协作育人的重要性家校社协作育人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可以形成与孩子共同育人的良好合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品德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家庭在家校社协作育人中的角色与作用1. 家庭的教育责任家庭是孩子最早、最主要的教育环境,家长有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作为家庭成员,他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家校社协作育人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活动,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家长还可以提供学校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资源支持,为学校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家庭与社会的互动也是家校社协作育人的重要内容。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责任,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校在家校社协作育人中的角色与作用1. 学校的育人使命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2.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教育讲座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教育理念,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
3. 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与企业、社区、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举办各类校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家校合作课题研究内容设计
家校合作课题研究内容设计家校合作课题研究内容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研究目的:首先,要明确研究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为了改善家校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只有明确了研究目的,才能更好地设计研究内容。
2. 调查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家校合作的现状,包括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知、态度、参与度,以及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做法、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3. 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包括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4. 提出策略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促进家校合作的策略建议。
建议应具体、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建议应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5. 总结反思: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同时,对研究结果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家校合作课题研究内容设计应全面考虑研究目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策略建议和总结反思等方面,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应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为提高家校合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课题申报书:凝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项目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凝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项目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课题名称:凝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项目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关键词:单位申报申报级别: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1、在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仍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学科发展的特性和内在要求决定了技术与教育的自为性结合,这从客观上促使网络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在从事繁忙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需要有效地开展专业学习和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时间、空间、指导、引领等一系列的问题,而网络工具、资源、服务和环境等能够更好地支持教师的知识建构、交流协商和资源共享。
2、信息处理被认为是教师ICT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应该整合到教师ICT素养培训的课程中。
此外,Michail Kalogiannakis对希腊全国范围内的ICT培训项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为受培训教师提出了建议:一方面,为了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教师需要广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以便使ICT资源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整合,而不是作为一个附加的工具和资源。
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书
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中小学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环境,进而家校合作教育则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
所以家校合作这种教育改革就这样应运而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也更强调多元化、化的开展,家长的合作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与评价理念确实立,为家校合作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国的家校合作一直处于初级的状态,根底十分薄弱,理论根底不够深厚家校合作的开展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
家校合作的困境探究及其应对策略的探究在这里提出就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前言:家校合作是整个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家庭与学校只要形成合力、达成一致的共识不仅能促进青少年安康全面的开展,更能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保障教育的安康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也提出了挑战。
而且与美国相比,我国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
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家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实践中,我国家校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走上正轨,合作的水平较低,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体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
因此,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使家校合作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家校合作开展的困境以及应对的策略,还涉及到中小学家校合作开展的特点以及各种开展模式。
〔一〕中外家校合作的现状1、我国家校合作进展情况研究在我国, 家校合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迄今, 家校合作在理论、实践方面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容之一。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学⽣活即将结束,⼤学⽣们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篇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是幼⼉园教育⼯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促进幼⼉⾝⼼全⾯和谐发展提供了⼀条有效的途径。
著名幼⼉教育家陈鹤琴先⽣指出:“幼稚教育是⼀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能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共同合作⽅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苏赫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这样⼀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家长是幼⼉园教育⼯作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家长作为孩⼦发展中的重要他⼈,若能参与孩⼦的教育,积极与幼⼉园合作,让家园教育相辅相成、协调⼀致,就能有利于孩⼦发挥各种潜能,获得健全⼈格的发展。
(⼆)《指南》颁布的意义 1、为深⼊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意见》,指导幼⼉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全⾯和谐发展,制定《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张:(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后继学习和终⾝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标,以促进幼⼉体、智、德、美各⽅⾯的协调发展为核⼼。
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童学习与发展⽬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对幼⼉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度过快乐⽽有意义的童年。
(三)、⽬前我园家园共育中的现状及问题 1、教师现状: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2、家长现状: (1)多数家长将⾃⾝⾓⾊定位为被动的配合者; (2)家园沟通不充分、沟通对象单⼀; (3)家长参与幼⼉园活动流于形式; (4)隔代教养和独⽣⼦⼥包办代替现象严重; (5)家长观念存在“⼩学化倾向”。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和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强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园共育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分析当前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探索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3. 评估家园共育策略的实施效果。
研究问题包括:1. 当前家园共育实践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 如何构建有效的家园共育模式?3. 不同的家园共育策略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 对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分析;2.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园共育实践案例;3. 分析不同家园共育策略的特点及其实施效果;4. 提出改进和优化家园共育策略的建议。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园共育实践案例;3. 案例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家园共育策略的特点和效果;4. 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
四、预期成果与贡献本研究预期能够:1. 揭示当前家园共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提出切实可行的家园共育策略;3. 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园共育指导;4. 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育质量。
本研究成果将对教育实践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研究计划与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文献综述与理论构建(第12个月):收集并整理家园共育的相关文献,梳理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 调查研究与数据收集(第34个月):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大纲,选取样本学校和家庭进行调查,收集一手资料,为深入分析家园共育现状提供实证依据。
家校合作有效伴读课题研究
家校合作有效伴读课题研究家校合作有效伴读课题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旨在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家校合作有效伴读课题研究的建议:1. 确定研究目标:在开始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
例如,研究家校合作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或者研究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等。
2. 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合适的研究方案。
例如,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和学生对阅读的看法和态度,或者组织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动,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变化。
3. 实施研究: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
这可能需要与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面的合作,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4. 分析研究结果: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分析家校合作活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或者比较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学生阅读兴趣的差异。
5. 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例如,如果研究发现家校合作活动对学生阅读能力有积极影响,那么可以建议学校和家庭更多地开展这类活动。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偏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
3. 注意研究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权益。
4. 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家校合作有效伴读课题研究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合作和努力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发展。
家校共育课题
家校共育课题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积极合作,携手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方式。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教育环境,通过双方紧密配合和合作,可以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校共育课题是指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开展的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议题。
以下是几个家校共育的课题,可以作为研究和讨论的方向: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涉及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的统一,以及对孩子的支持和指导等方面。
2.家校沟通与合作模式: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和合作模式,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互动。
关注双方合作的机制、沟通方式、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等问题,以推动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3.家庭与学校的家庭作业管理:研究如何在家庭作业管理中实现家校的有效协作。
包括家庭对学生作业的合理辅导与监督,学校作业布置的质量和数量合理性等方面的讨论。
4.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教育:探讨家庭和学校如何共同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技能。
关注双方在培养学生情感表达、人际关系建设、情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和配合。
5.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如何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涉及双方在知识、经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交流与分享,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育体验。
家校合作德育课题研究
家校合作德育课题研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简直是个大热点!想象一下,孩子们在学校里学知识,回到家里又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真的是事半功倍啊!咱们不妨想想,孩子们在学校听到的那些道理,回到家里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延续,那种感觉就像是喝了最甜的果汁,真的是心里暖暖的,充满了幸福感。
说到家校合作,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事儿离自己远得很,觉得老师和学校是“高高在上”的,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但其实不然,教育这条路,可不是单靠学校一头热就能搞定的。
家长们也得参与进来,像做饭时的调味料,少了可不行。
要是家长们能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像家长会、志愿者活动等等,孩子们会觉得特别有面子,甚至会更努力,觉得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见,真是挺不错的!家校合作也并不是说只靠嘴巴说说而已,行动才是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让家长更好地参与,比如说亲子活动、家庭作业分享等。
想想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做手工、一起读书,简直是乐趣无穷,家长也能了解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家庭的温馨感,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究竟能带来哪些好处呢?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孩子们在情感上更加稳固。
孩子们在家里能够感受到爱和支持,而在学校又有老师的引导,这样的双重保障就像是给他们穿上了“护身符”,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更自信。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心态自然会更加积极,面对困难时也会更勇敢。
家校合作还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
常常有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往往是因为缺乏沟通。
通过家校的合作,家长可以了解到学校里的教学理念、孩子的学习状态,甚至还可以学到一些教育技巧。
这样一来,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就能更从容不迫,不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更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
此外,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也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
当家长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期待。
家校合作课题研究计划
家校合作课题研究计划第一节:引言家校合作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尽管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家校合作的实践,我们决定进行一项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节: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家校合作的影响和实施策略。
我们希望了解目前的家校合作模式和策略,以及家长、教师和学生对此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节:研究方法我们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我们将获取详细的信息和意见。
第四节:数据收集我们将在多个学校中进行研究,并邀请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调查和访谈。
我们将向他们提供匿名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访谈。
同时,我们将观察家校合作的具体实践,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第五节:数据分析我们将使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频率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
对于访谈和观察数据,我们将进行内容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和综合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
第六节:家校合作的影响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将探究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家校合作模式,并评估其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
第七节: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将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以了解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和看法。
我们将探讨参与度、意见、需求和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八节:家校合作的实施策略我们将研究当前的家校合作实施策略,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通过访谈和观察,我们将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实践经验,并探讨如何改进实施策略。
第九节:建议和推荐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将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改进家校合作的策略、加强家长教育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节:实施和评估我们将与学校、家长和教师合作,共同实施有关家校合作的改进方案,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评估。
我们将使用学生学业成绩和家校合作参与度等指标来评估改进方案的效果。
第十一节:计划可行性和限制在实施计划之前,我们需要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并认识到可能的限制。
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生家校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申报 《 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研究方案
家长课题申报\小学家长课题申报小学生家校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民勤农村家庭孩子比较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而导致出现“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
家校合作有着诸多的不协调因素,其中家长素质对家校合作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首先有的家长感情用事、态度粗暴,过于溺爱、护短;其次有的家长期望值过高,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第三,家长片面的成才观,认为只要主科成绩好、身体好,就比什么都好,坏的习惯、思想不要紧,树大自然直,于是到处“培优”,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
由于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民勤大部分农村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没有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
这些都影响家校合作制度的建立,甚至容易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冲突。
二、课题研究的的意义: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
家校合作制度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于家校合作制度的研究,许多国家在教改中都非常重视,不少学者对家校合作的类型、方案、形式及具体途径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美国把家校合作作为当今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主题。
我国虽然很早就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我国农村家校合作还显得很薄弱。
因此,研究“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显得很有意义。
但愿,通过本课题的探索,使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职责,从而促进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1、政策依据: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都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二小学田儒翠
一、研究背景
对现代家校合作中出现的新矛盾的认识使然。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矛盾: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
学校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发展的多重压力,其责任被过度强化,“教育者替代父母的关系”变得更为明显;同时因学生“不合矩”的表现、学业成绩不良、教育难度增加及教育效果不佳,学校容易将责任归咎于家庭。
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共识使然。
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美国为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研究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2007年就启动了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关于家校合作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报告》中让就我们分享了不同年级家校合作的特点以及合作、沟通的几种基本形式。
对我校家校合作现状的反思使然。
我校举办的家长培训、家长会展示活动、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家校活动,因为有设计、有意义、有品位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家长参与其中生动感受学校教育,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状态。
但就现代家校合作角度来看,我们只是注意到了单向交流,或向家长展示、或向家长提出配合要求,还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错失了许多良好的家长教育资源。
其次,有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类家庭的家长对孩子抚育有着一定的研究和规划,他们摒弃以往单纯的配合、被动的局面,期望能与学校就教育思想达成共识,教育方式协调一致。
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展提高家校合作实效的策略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法,首先对家长资源进调查分析,建立家长资源库,然后探究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
实践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的分析、重组与整合。
在充分调用政府、社会给学校的教育资源时,充分挖掘家长中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建立家长资源库,并根据学校实际主动整合开发成“家长课程”;倡导合作方式的灵动与多元,尽可能扭转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最大程度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与家庭间的同伴互助;注重教育影响的实效与长效,一切合作活动避免形式主义,追求本真,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通过研究,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开发一系列有意义的“家长课程”。
2、通过研究,提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
3、通过研究,创新家校合作的模式,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体育人环境。
四、研究的内容
围绕上述的研究思路和目标,在研究实践上,我们主要开展下列研究:(一)建立有效的家长资源库的研究。
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作用。
作为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和教育影响的力量,家长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主动介入或参与学校民主化的管理,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岗位资源、人力资源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的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在家长群体和社会共建单位中开展走访、调查等互动活动,了解采集、挖掘开发、整合梳理有效育人资源,然后分类架构家长资源库。
(二)开发生动的“家长课程”的研究。
家长走进学校,展现自己的专长当回老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
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更多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无疑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而
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至于教师,听听“家长老师”怎么上课,也许会给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所启迪。
我们的研究工作就是在形成家长资源库的基础上,让父母参与学生新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一系列合理、生动的“家长课程”,让班级或学生自由选择。
(三)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家校合作,一般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学校指导家庭,教师教育家长,在合作过程中家长被动多于主动,更多的时候是“教师讲家长听”,这是一种单向的家校合作行为。
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是要实现合作的双向甚至是三向,即家庭、学校、社区的三向合作,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教育体系融为一体,各个要素有机联合。
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还要由原来的指导模式转为服务模式,用服务模式全方位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基于此,我们从建设“学校发展智囊团”、“家教培训团”、“班级议事团”、“家长义工团”切入,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
1、形成“学校发展智囊团”。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成立家委会。
人员组成:各层级家长代表、社会贤士、教师代表。
(2)每学期举行两次专题论坛活动。
2、优化“家教培训团”。
(1)邀请嘉宾,组建团队。
人员组成:“典型”家长代表、优秀教师代表、专家若干。
(2)开发家长培训课程资源。
低年级:《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
中年级:《如何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孩子贪玩怎么办》。
高年级:《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失败》。
(3)实施差异引领。
利用家教优势资源,提供家庭结对帮助和家教咨询,解决部分家庭的家教困惑。
3、建设“班级议事团”。
(1)以班级为单位建章立制,组建小型团队。
(2)每学期商讨论证“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策划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和一次班级家长沙龙。
4、建设“家长义工团”。
(1)公开招聘,成立家长义工团。
设团长一名,秘书长一名。
(2)设立“行为督查”、“校外辅导员”、“外出活动协管员”等义工服务岗。
(3)每学期由学生评选“人气家长义工”。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辅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
六、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8年1月——2018年2月):
完成课题设计,启动研究。
2、研究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0月):
按照方案实施研究,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