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后朗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精品课件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体会诗韵,读出节奏。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韵脚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一样吗?
“天上的风雨”指狂风暴雨、倾盆 大雨、暴雨如注……
听朗诵,想一想:短诗为什么朗朗上口?
大海啊!
ɡuānɡ 韵脚“ɑnɡ”
哪一颗星没有光?
句式相仿,
xiānɡ
排比。 哪一朵花没有香?一次又一次地问,
哪 一 次 我 的 思 潮 里一次又一次地想。 xiǎnɡ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朗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难忘 )的回忆 ( 波涛 )的清响 (幽 静 )的园中
( 汹涌)的大海 ( 伟大)的母亲 (猛烈 )的风雨
二、比一比,组成词。
漫( 弥漫 ) 慢( 快慢 ) 萝( 萝卜 ) 箩( 箩筐 )
灭( 消灭 ) 火( 灭火 ) 膝( 膝盖 ) 漆( 油漆 )
藤( 藤条 ) 滕( 滕州 ) 涛( 波涛 ) 铸( 铸造 )
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表 达了诗人对母亲由衷的感谢之情。
结构梳理
繁星
大海 波涛的清响 母亲 只躲到你的怀里
赞美之情
描写母亲的诗句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课 乡下人家品读释疑课件

桃花水。第1个问句对应的是3、4自然段,第2 个问句对应的是5、6自然段。
拟人
啊,河流醒来了!
“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哗哗 流淌的河水时的喜悦心情。
“绮丽”的意 思是鲜艳美丽。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什么?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正 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人 们称其为桃花水或桃花汛。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 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浪花、 旋涡比作桃花和酒窝,突出桃 花水流动的美。
读一读课文第3-6自然段,想一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月桃花水的?
那忽大忽小的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 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 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对比等,然后结合句子的语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 比较分析作者在文章语句中对关键词的选择。
运用:《乡下人家》的关键词是“独特”“迷人”,文中“别 有风趣”的装饰、母鸡 “率领”小鸡在竹林中觅食、“天高 地阔”地吃晚饭等,都让人感受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中“探”字运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春笋的喜爱。
鸡鸭觅食图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 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 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母鸡犹如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则 俨然是一位正在阅兵的将军,又如同 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家人、守 护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课件)

查资料
茅盾(1896—1981):原名___沈__德__鸿___,笔名__矛__盾___, 字__雁__冰__,浙江省桐乡市人。1927年开始使用茅盾这一笔名发 表小说。中国__现__代___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 及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__子__夜__》《腐蚀》等,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课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慰 藉 )
è bà
(恶 霸 )
hé tān
shǎn shuò
(河 滩) (闪 烁 )
ruì lì
biān fú
(锐 利 ) ( 蝙 蝠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感觉灵敏。
(锐利)
2.奇异而虚幻。
(奇幻)
3.用武力或其他手段彻底清除。(扫荡)
三、说一说:成为孩子们心灵慰藉的天 窗是什么样子的?
富有想象力的句子: 1.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 通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气,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 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 唱着,急流发出愉快的喧哗声和咆哮声,从一个溪谷奔向另一 个溪谷。 2.春风带了新绿来,阳光又抱着树枝亲吻,老树的心温柔了, 她抛开了那些讨厌的云儿,也来和自然嬉戏。你看,她有时童 心发作,将清风招来密叶里,整天飘飘渺渺地奏出仙乐般的声 音。她们拼命使叶儿茂盛,苍翠的颜色,好像一层层的绿波。
读一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 天窗对孩子们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 的慰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 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研读教材一、教材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
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
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7. 开火车读文。
三、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 交流:
此环节的设计是
【出示课件 7】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提问:文章写白鹅哪些方面的内容?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明确:从鹅的形状、叫声、步态、吃饭、贡献等方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面来写。)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
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 年 9 月 30 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
世。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范读,注意预习时难读的字音。
2. 再读文,把画住的词语多读几遍。
3. 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 出示课件 5】
看守 叫嚣 引吭大叫 奢侈 窥伺 供养 姿态 高傲
职,那么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哪儿? 【课件出示 17】相机出示课件: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 _____________ 的,颇像
设计填空这一环节, 可 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 力和准确运用词语的 能力。
_______________出场。指读—说体会(理解净角)
相机看净角出场的视频 (试着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净
【课件出示 19】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再读一读,说说上演了哪一出呀?有趣吗? 指名说
指导朗读 指读 - 师范读—指读。
四、阅读链接 【课件出示 20】 读一读“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 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 再体会两篇文
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预设:
相同点:都写出了鹅的高傲的特点。都有对鹅的步 态的描写。
捉( )
厉( ) 剧 (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7.生命生命【第1课时】【新版】

弹
dàn( 子弹 )
3.我能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 顽强 ) ( 巨大 ) ( ( 活 ) 写 ) 的生命力 得精彩 ( 拼命 ) ( 不停 ) 地挣扎
4.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鼓动 跃动 骚扰 打扰 鼓动 )双翅。 跃动 )。 骚扰 )着我。
(1)飞蛾在我手中挣扎着,极力( (2)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
震惊: 大吃一惊。本课指飞蛾的求生欲望令“我” 大吃 一惊。 造句:长城是奇迹,它震惊了世界人民。 茁壮: 生长旺盛。本课指香瓜苗生长旺盛。 造句:成千上万的少先队员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沉稳: 沉着;稳重。本课用来形容心脏的跳动。 造句:世界上很多成功者都是性格沉稳的人。
震撼: 震动;摇撼。本课指“我”被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 声所震动。
yù
书写指导:左右基本等宽,“谷” 的第四笔捺变点。
qū
屈
结构:半包围
音序:Q
部首: 尸
宁死不屈 书写指导:“尸”字下横较短、 撇伸展,“出”字中间一竖到底。
组词:屈服
造句:革命先辈宁死不屈的 精神永垂不朽。
zhuó
茁
峰峦
结构:上下
音序:L
部首:山
组词:山峦
造句:桂林的山层峦叠嶂,奇 伟瑰丽。
书写指导:上下匀称,第二画要 稍微长一点。
点击 听朗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围绕“生命”这一话题, 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易读错字
骚扰( rǎo yǎo ) √
多音字
弹
tán(弹力 ) dàn(子弹 )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围绕“生命”这一话题,作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优质课件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写出了白桦洁白的 特点。
总写白桦的特点。
新知讲解
朗读指导
朗读这一节,要亲切、自然,体现出对朝夕相处 的白桦的喜爱。
新知讲解
齐读第二节诗,想一想,这一节描写了白桦的什么?
毛茸茸的枝头,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49
四、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50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 字,会写250个生字,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 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 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会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单的现代短诗。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 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 地方。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 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倡先学后教 的理念。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 读书、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 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 向到训练目标上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交流。
4. 预设交流 【课件出示 8】
(1) 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 , 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 知识广博 , 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 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以夜继日
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 , (车胤)就用白
课题
文言文二则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1. 认读“恭 勤”等 4 个生字,会写“囊 萤”等 9 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
教学 目标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等词语。 2.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呢? )
2.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 (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 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 会成功。 ) (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 “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出示课件 19】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3. 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
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 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 【出示课件 17】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
学生思考后回答 问题,教师抓住机会点 拨指导,再提出关键性
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的问题,随着学生思考
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夜雨寄北》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夜雨寄北》课件夜雨寄北一、课文导读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夜雨寄北》是一篇古文诗词,通过描写雨夜寄情北方亲友的情景,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本课件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古文的美妙之处。
二、古文赏析《夜雨寄北》诗词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游子思乡之情,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通过诗词中优美的语言与深沉的情感,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思考。
三、词语解析1. 寄:寄托、寄予某人特定的希望或感情。
2. 疑:这里指人对情况、事物的不了解产生的猜疑、疑问。
3. 剩:剩余,此处指还有残存。
四、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开头用“北国风光”形容北方的景色,接着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描绘了北国寒冷的冬天。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思念北方亲友的情感,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思念传给了远方的亲人。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疑虑,担心信件是否能够及时送达,并盼望着亲友安好,希望他们能保重身体,期待相聚的日子。
五、课件呈现课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精选的图片展示北方冰雪覆盖的景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北方寒冷的冬天。
同时,在课件中也插入了一些相关的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夜雨寄北》这首诗词的情感和美妙之处。
六、课后练习1.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词语“寄”和“疑”。
2. 诗词《夜雨寄北》描绘了什么情景?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3. 你有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是否有过思念家乡的时候?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七、学习总结通过学习《夜雨寄北》,我们不仅了解了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文学成就,也感受了诗词中传递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以北国寒冷的冬天以及游子思乡为背景,通过优美的语言与深沉的情感,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远离家乡的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妙之处。
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篇教学目的: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一、教学目的一、二是教学重点。
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
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
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白鹅》优秀课件

本文描写了白鹅“郑重严肃”的____叫__声_、 “大模大样”的__步_态___和“三眼一板” “一丝 不苟”的____吃__相_。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课时“语基素养专训” 的相关习题,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品读释疑
本文作者抓住白鹅 高的傲特征,运用对比的 写法从 、叫声、步态这三个吃方相面来描绘白鹅,表 达了作者对鹅的 之情。 喜爱
《白鹅》写于1946 年夏天。当时,丰子恺迁往重 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 艰苦,种菜、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描写了白鹅“高傲”
的特点。想象它当时在说什么。
家里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 你想干什么?赶紧出去,。我家不欢迎你。
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 门外那鬼鬼祟祟的人,你。赶紧离我家远点儿。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
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我会读
háng kān
xiāo
fèi
cù gōng
引吭 看护 叫嚣 狂吠 局促 供养
pō
shē chǐ
gǒu shì
kuī sì
颇像 奢 侈 一丝不苟 侍候 窥 伺
易错音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 √ 角(jiǎo jué)色
√ 相似(sì shì)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篇目推荐(人教版)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篇目推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黄山奇石》《一株紫丁香》《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酸的和甜的》
《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小鸟和牵牛花》
二年级下册
《找春天》《笋芽儿》《泉水》《数星星的孩子》《春的消息》
三年级上册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花钟》《找骆驼》《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掌声》《五花山》
三年级下册
《燕子》《荷花》《珍珠泉》《翠鸟》《和时间赛跑》《太阳是大家的》《卖木雕的少年》
《我爱故乡的杨梅》
四年级上册
《观潮》《火烧云》《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长城》《搭石》《五彩池》《小青石》
《迷人的张家界》
四年级下册
《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乡下人家》《麦哨》《生命的药方》《可爱的草塘》
五年级上册
《窃读记》《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地震中的父与子》《学会看病》
《最后一分钟》《黄果树听瀑》《鞋匠的儿子》《剥豆》《你一定会听见的》《百泉村》
五年级下册
《草原》《祖父的园子》《再见了,亲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语文园地一课堂笔记

主题:《语文园地》第一课堂笔记内容:一、课堂内容概述1.1 本节课是《语文园地》第一课,内容主要围绕“人和动物”的关系展开。
1.2 课堂内容包括课文朗读、重点词语解析、课文内容讨论等环节。
二、课文朗读2.1 张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朗读了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调、停顿等语音语调。
2.2 朗读过程中,张老师及时纠正了同学们的发音错误,让同学们保持标准的语音语调。
三、重点词语解析3.1 张老师围绕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且示范了正确的读音和用法。
3.2 同学们积极参与,主动提出疑惑,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加深了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四、课文内容讨论4.1 张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中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4.2 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五、课堂互动5.1 张老师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展开谈论。
5.2 同学们踊跃发言,共享了自己与动物的故事,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课堂小结6.1 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强调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6.2 同学们表示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
七、总结7.1 本节课内容生动有趣,通过朗读、词语解析、课文讨论等环节,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验。
7.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获得了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并且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八、对课堂教学的建议8.1 鉴于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建议学校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增加类似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九、拓展课堂活动 9.1 建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到动物园进行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9.2 通过观察、访谈动物园工作人员,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增加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十、引导学生写作10.1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写一篇关于与动物的亲密经历或者感悟的作文,可以让学生们在书写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说课稿大全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说课大全1《忆江南》一、说教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二、说设计思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
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力求营造一种“简约而不简单,随意却不随便”的和谐语文课堂。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1、(师生问好后,教师板书“忆”字)①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
能给“忆”字组几个词吗?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创造这个字的呢?(课件一:演示“忆”的演变过程)②师:由此,你想到了“忆”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回想、思念)。
③师:古往今来,有人思念家乡,有人思念亲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们将和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一条小溪,
来自雪山或地下涌泉,
蜿蜒流淌于崇山峻岭、草原峡谷之中,
欢叫着、跳跃着奔向蔚蓝色的大海;
生命是一棵长青藤,
吸收着大地的滋养,
沐浴着阳光雨露的滋润,
在山坡草地、悬崖峭壁上默默地展现着自己的青枝绿叶;
生命是一束流动的光,
尽情地、炽热地燃烧着自己,
装点着苍穹,
最后以能量的形式融合于其他物体之中;
生命是一条羊肠小道,
在杂草丛生中绕过荆棘,
在砾石陡坡上绕过陷坑,
蜿蜒曲折于青山之中、绿水之旁。
生命是一个谜,
是红尘中的人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人生最崇高、最伟大的事莫过于探索生命!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研究生命!
人生最让人心花怒放的事莫过于敬畏生命!
人生最让人平心静气的事莫过于沿着生命的轨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