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必修1)

合集下载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案(必修1)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案(必修1)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3)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b(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3)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c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生用书P12]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4.发展生产力(1)原因①理论角度: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现实角度:是由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2)意义: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1)生产决定消费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真正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下图消费扩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消费萎缩→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缩小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结合当前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假日经济”不难理解。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1)“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扩大消费;另一方面生产率的提高会增加消费品数量并降低消费品价格;三是产品的升级换代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愿望。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高考热度★★★)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2.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4.生产与消费是连接分配与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5.我国当前的各项工作应该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6.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7.生产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除贫富差距。

9.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0.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11.我们应当把社会大生产作为党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3.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14. 集体经济,是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15.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17.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但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

1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9.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20.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各地区居于优势地位。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高考热度★★★★)21.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

22.公司的决策机构包括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23.企业应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

24.企业兼并、破产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不利的。

25.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是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6.企业经营成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7.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必修1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必修1
题考查消费者对生产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或者选用经济生活中某项生 产活动作为背景素材,以体现说明类或原因意义类形式考查生产的作 用。
【方法与规律】 解答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的一般思路 在解答选择题时,判断题干材料到底是体现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
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关键在于看材料的落脚点。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 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改善, 一般侧重强调生产决定消费。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 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 ①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 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②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 支配地位。 (3)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平衡、支持科技进步、 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答案】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 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 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 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考向点评】 本部分知识近两年有加强趋势。常见考法是以体现说明类的选择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 的驱动因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即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 原因。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因此必须细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 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赛事带动服务 产业的发展、主办方和主办城市的收入非常可观等,然后结合经 济学相关知识进行归纳。赛事能带来可观收入说明其商业价值大, 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反过 来又促进赛事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对赛 事发展予以巨大支持;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居民收入增加,推 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从而推动赛事需求的上 升。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课时跟踪(含解析)(必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课时跟踪(含解析)(必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选择题1.(2019届重庆市模拟)“互联网+”与出行方式日益深入融合和改变的今天,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

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结构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选 C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是指人们消费的对象只有先被生产出来,才能用于消费,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能消费的,①与题干不符。

“互联网+”与出行方式日益深度融合,说明互联网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的决定作用,②正确。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并未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③与题干不符。

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共享单车,扩大了人们对共享单车的需求,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C项。

2.(原创)5G时代真正实现“万物互联”,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联系起来。

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电网、智慧放牧种植等都能够实现,居民可以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

无人产品开始普及,特别是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让消费者免于驾驶。

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科学技术进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④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质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5G时代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居民可以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表明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④正确;①强调了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与题意无关。

故选D。

3.(2020届黑龙江牡丹江测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使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重视供给侧改革是因为( )①消费能为生产引领方向②消费对生产起决定作用③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 D 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重视供给侧改革就是重视生产,原因在于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入选。

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形式)——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本质属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的前提 下的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公有的资本如何组织、管理、经营,是方法、 技术操作问题。
注意: 1.公有资产≠国有资产。 2.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 3.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4.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5.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
6.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既使国家或集体控股,也只能说具 有明显的公有性。 7.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并不会改 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占主体并不要求在所有行业和地区都必须 占主体,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也是就全 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 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5)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作用: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 具有重要作用。
(6)国家态度: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发展
④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怎么办)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身体素质。 ③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 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新发展、新科技、新业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互联网+); 供给侧改革意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农村三权分置;民营经济座谈会内容。
考点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 沙田山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分析作者在神妙的山水之美及哲理性语句中流露出的淡淡的乡愁。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绸缪..( ) ②阒.黑( )③天籁.( ) ④肩膂.( )⑤肘腋.( ) ⑥衣袂.( )⑦蹂躏..( ) ⑧朝暾.( )⑨摇曳.( ) ⑩氤氲..( )答案 ①chóu móu ②qù ③l ài ④lǚ ⑤yè ⑥mèi ⑦róu lìn⑧tūn ⑨yè ⑩yīn yūn(2)多音字①蒙⎩⎪⎨⎪⎧茸蒙.( )蒙.古( )蒙.混( ) ②吐⎩⎪⎨⎪⎧吐.露( )呕吐.( )③禅⎩⎪⎨⎪⎧ 禅.机( )禅.让( ) ④伺⎩⎪⎨⎪⎧ 窥伺.( )伺.候( )答案 ①mēnɡ/M ěn ɡ/mén ɡ ②tǔ/tù ③ch án/sh àn ④sì/cì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渺( )缈( ) (2)⎩⎪⎨⎪⎧ 缪( )谬( )(3)⎩⎪⎨⎪⎧ 姗( )珊( ) (4)⎩⎪⎨⎪⎧ 桅( )诡( )(5)⎩⎪⎨⎪⎧ 蔼( )霭( ) (6)⎩⎪⎨⎪⎧ 蜿( )婉( )答案(1)渺小/缥缈(2)绸缪/谬论(3)姗姗来迟/珊瑚(4)樯桅/诡计(5)蔼然/暮霭(6)蟠蜿/婉言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氤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阒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历历可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心血来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洞里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容烟或云气很盛。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必修1)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必修1)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目的。

( F )2.(2020·金华十校调研)我国高铁建设引入社会资本,体现了我国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 T )3.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 F )4.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代表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F )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0·稽阳联谊学校联考)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将越来越难觅服务员、导购员和收银员的身影,“无人经济”正在到来。

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D.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解析:选B。

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无人经济”正在到来,正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B符合题意。

A、D 与材料不符,不选。

C说法错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7.(2020·浙江9+1联盟联考)每逢iPhone推出新机型,就会有众多“果粉”迅速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

这体现了( )A.消费促进生产发展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D.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解析:选C。

iPhone推出新机型,体现生产;众多“果粉”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体现消费,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生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故B排除;A、D 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8.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例证消费的导向作用:节能轿车逐渐为消费者所青睐,汽车厂商纷纷将节能轿 车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说明消费对生产调整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例证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比如汽车消费带动了公路建设、运输业、汽车维修和 保养、加油站、汽车保险业、金融信贷等产业发展。 4.非公有制经济作用:2017年,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 GDP贡献占比均超过6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 过80%。
10.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 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_引__导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脉络金穗】
【状元金笔】 1.举例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1)古代封建帝王不能玩手机、电脑,乘坐汽车,说明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2)由实体商店购物到网购,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改革开放以来,由百元级消费到千元级消费,再升级为万元级消费,说明生 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新款手机的出现,激发人们消费欲望,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 _优__势__。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主__导__作用。 7.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 8.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9.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_社__会__主__义__市__场__经__济__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_基__础__。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 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返回目录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2.改革是怎样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

(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
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2)改革的意义:通过改革,调整生
• ②从社会主义的基础看,只有大力发
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返回目录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 ③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看,只有大 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 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
• ④从国际竞争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 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 国际地位。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 高考点拨 如何解答有关消费的试题 • ①考查促进消费,主要立足影响消费
的因素:收入、物价、生产和宏观政策, 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分析。② 考查消费的意义,主要立足社会再生产四 个环节,分析消费对生产(生产发展、生 产方式、科学发展观)、分配、交换(物价) 的影响。
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经济发展,主要考查消费 对经济的反作用;立足所有制结构调整,重点考查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为主,考查 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材料题多以措施类和原因类为主,考查消费的作用和多种 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意义。
返回目录
②关系: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 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 动力。

最新浙江选考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时生产与经济制度讲义

最新浙江选考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时生产与经济制度讲义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时生产与经济制度【分析考情扫描考向】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概述: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表现: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选一选: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车标准补贴1.5万元~5万元。

这一政策将加快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节能产品的生产比重。

我国采取这一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②消费需求引导生产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④价格调节生产规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能够促使消费者选择更多的节能汽车,从而促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体现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故②③正确。

①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而不是相互决定,排除;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项。

答案 C点一点:(1)生产决定消费。

结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结论:扩大内需。

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考点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考点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原因(1)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要求(1)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考点四公有制为主体1.从三方面把握公有制经济(1)地位: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81(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目的。

( F )2.(2020·金华十校调研)我国高铁建设引入社会资本,体现了我国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 T )3.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 F )4.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代表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F )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0·稽阳联谊学校联考)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将越来越难觅服务员、导购员和收银员的身影,“无人经济”正在到来。

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D.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解析:选B。

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无人经济”正在到来,正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B符合题意。

A、D 与材料不符,不选。

C说法错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7.(2020·浙江9+1联盟联考)每逢iPhone推出新机型,就会有众多“果粉”迅速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

这体现了( )A.消费促进生产发展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D.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解析:选C。

iPhone推出新机型,体现生产;众多“果粉”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体现消费,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生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故B排除;A、D 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8.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④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

9.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纷纷加入“互联网+”大军,一场消费革命正悄然拉开序幕。

商户加入“互联网+”大军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增加了消费对象,增加了消费动力②培养健康消费习惯,改善人民生活③加速了产业转型,促进了生产发展④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

商户纷纷加入“互联网+”大军,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促进销售模式的转变,促进生产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商户纷纷加入“互联网+”大军,不等于人们的消费对象增加,①不选。

互联网在商业上的广泛使用,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但与健康消费习惯无关,②不选。

10.一部让地球“流浪”的中国科幻电影,票房突破40亿;一次让故宫“灯如昼”的浪漫活动,“霸屏”朋友圈……人们日益爆棚的精神文化需求,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供给和表达方式需要不断“升级”。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消费一定能够推动文化生产的发展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生产方式的变革④应立足市场需求,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人们日益爆棚的精神文化需求,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供给和表达方式需要不断“升级”,这告诉我们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应立足市场需求,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④正确。

①中的“一定”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生产决定消费,③错误。

11.中央企业重组工作要坚决杜绝搞“拉郎配”,成熟一户推进一户,要加快“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这样做( )①可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②可以确保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④可以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国有经济。

材料中的举措可以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的“确保”说法过于绝对,不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排除。

12.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是因为(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具有重要作用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④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④正确;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起主导作用,②错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③排除。

13.(2020·绍兴模拟)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其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出资60亿元、国投出资40亿元和社会募资100亿元组成。

该基金主要投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工业机器人等与“中国制造2025”相吻合的行业。

材料表明(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③国家发挥国有经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题意强调我国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错误,排除。

14.(2020·浙江黄岩选考模拟)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这是因为各种所有制经济( )A.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都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答案:B15.(2020·浙江温岭选考模拟)浙江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以及90%以上的就业岗位。

这说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 )①扩大就业②支撑经济增长③增加税收④提供公共服务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16.(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就是在国家资本的主导下,适度地吸收各个国有企业的资本。

2019年7月20日,南航在集团层面引入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的国有资本,合计增资300亿元。

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 )①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保证了国有企业效益的持续好转③有利于壮大中央企业的实力④有利于完善中央企业的治理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不能保证国有企业效益的持续好转,排除①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17.(2020·浙江9+1联盟联考)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A.坚持公有制B.大力发展生产力C.提倡积极消费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答案:B18.浙江省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坚持“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成分看贡献,不限速度看效益”。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公有制经济将取代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D。

本题以浙江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此的正确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③说法错误,排除。

三、综合题19.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网民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数字背后的社会效应让人们触手可及。

当我们每天遇到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看到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当移动支付化解了出门忘带钱的尴尬,形形色色的O2O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便利……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人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消费的热情正在被点燃。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消费的作用。

解析:由材料中的“快递”“二维码”“化解……尴尬”“便利”等关键信息可知,应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数字经济因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而点燃了人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消费的热情,这说明了生产不仅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也为消费创造动力。

2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些瓶颈制约。

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多项举措: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用优质制度建设支撑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加大政府性资金扶持力度,实现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等方面共同发展;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为其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推进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创新,强化精准服务。

这些举措,为新时代浙江民营经济再创辉煌、再立新功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经济生活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关知识,阐述浙江省是如何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的。

(2)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1)问需要从材料分析中演绎出相关答案要点。

具体解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提取并概括重要信息点:改革、扶持与保护、优良环境等;其次要调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演绎出相应的结论:改革体制与制度建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扶持与保护,保证民营经济共同发展;打造优良环境,实现更好地平等保护与发展。

解答第(2)问的关键在于抓住“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知识,结合材料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可以推理出答案: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