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软陶社团活动总结参考

软陶社团活动总结参考从星期一开始我们开始了学工的经历在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从星期一到星期二上午我们一直在学习数码摄影从星期二下午开始我们便开始了软陶艺术的学习起初以为软陶艺术就是捏橡皮泥玩可是经过这两天的接触才发现它们原来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艺术从材料上说橡皮泥是用水、面和油合成的而陶泥是用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和油合成的橡皮泥不可以长期放置放久了会干裂而软陶泥则不一样了在制作好后放入烘焙箱中再烤十至二十分钟冷却完毕后它就成型了如果制作的足够好可以存放十年而这是橡皮泥无法做到的软陶的用途十分的广它可以做成珠子珠宝小挂饰小雕像笔饰小玩偶图画微型模型仿真饰品盒子花瓶雕刻品画框等等在做之前要备好充足的陶泥还有足够的颜色再捏制时要注意颜色不要串色并且要捏紧了因为在烤的的时候如果不捏紧小的零部件可能会掉在做工艺品时要注意创新不要过于死板老套在这次软陶艺术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并且制作了许多工艺品如小熊汉堡等我渐渐喜欢上了软陶这门艺术!软陶——让我从无知到热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软陶的确有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它的色彩就像彩虹一样多彩的交叠而又完美的衔接制作一个软陶成品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耐力的锻炼更是细心与情致的培养人格的修缮软陶——让我从无知到热爱初识软陶还是在课堂上以前曾有过听闻但却不知何物直到课堂上才看到像橡皮泥一样的软陶泥颜色有26种之多让我顿时产生了极大兴趣每一块都细心包裹生怕有什么损坏但是当用它来制作实物时着实苦恼了我一个个花型纹的制作对我来说困难很大但是课程的压力让我别无选择为了完成作业我不得不在课下补习落下的花型所以开始的几周让我很是难过但是适应总是需要过程的几周后我的花型积攒了很多做起来也越来越顺手因此我开始逐渐喜欢上了它也不再满足于花型纹的制作比如玫瑰花的制作也让我陶醉其中同时软陶的制作也让我渐渐体会到了艺术的美不仅出自外表还在于赋予他的努力的内含一个的稳定性和它的有天不稳的耐力也会被作品集中展现为了不留一点瑕疵我总是尽力做的完美虽然可能不尽人意但我还是锻炼了自己也成熟了自己修缮了作品这种经历正是我所缺少的也是我们必备的在此刻得到锻炼真是高兴之至软陶的学习让我开始崇尚艺术!在学习工程中我逐渐体会着它给的快乐正如老师所说学做软陶也同时在学做面点例如卷状花纹的制作其实就是夹心面包卷大理石纹的制作其实就是学习擀面做完十字花纹我觉得我相当于学会了包饺子!真是受益匪浅软陶真的很奇妙当一个作品完成时总会有很多废料做成胚珠未免太浪费了几种肥料糅在一起美妙的一刻出现了另一种颜色的软陶泥展现在眼前这可能正是需要的制做软陶也是一种享受啊每当一个作品完成都意味着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就每一次制作的体验都是精神与身体的的完美协作都是个人难得的锻炼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最让人难忘的是制作的过程最让人高兴的的是完美的成就体验软陶制作过程的繁杂琐碎就是感知人生的气怒喜悲如果能将一个作品细致尽力的做好那么他也一定能把人生规划的很美好很成功软陶的确有他的魅力它让我如结益友如拜良师土隧111班马原19号。
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总结(2篇)

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总结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一学期结束了。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觉得超轻粘土真的繁而累。
不过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制作时的那份快乐,自己的累一下子就抛到了脑后。
为了以后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总结如下:超轻粘土制作是一种通过自己构思、想象、利用一些简单工具,制作而成的手工作品。
它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并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较好的一门课程。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而我也会给孩子们一个美好、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孩子们上好每一节课,从而喜欢橡皮泥,能制作出一件件美丽的作品来。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在这一学期内开设的一些内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学期我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在超轻粘土的制作中经常会捏、揉、压、粘等面同时进行。
先仔细观察课件,再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创作。
主要是通过《小黄鸭》、《奇特的的深海鱼》、《愤怒的小鸟》等的教学来完成的。
对超轻粘土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先学会观察,然后我再进行示范制作。
孩子们再独立的完成。
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在制作时也表现的很认真,完成的作品也很漂亮。
另外,对于超轻粘土创作,孩子们的进步很大,动手制作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看图示进行操作,我先让孩子们认识一些在超轻粘土创作中常见的方法,在制作时我也会边制作边讲解该图示的意思,让孩子们进一步的来理解。
通过学习,发现一些简单的图示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捏制了。
当然也会有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还需要加强,多多的练习。
一学期下来,毕竟孩子们的天赋有差异,在制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从不用我的帮忙,经过我的示范讲解后自己就能独立的完成。
而小部分孩子,从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帮我,行吗?”经常会需要老师的帮忙。
当然,也有能力相对于好的有的孩子,自己也能独立的完成。
橡皮泥活动总结

橡皮泥活动总结橡皮泥活动总结本学期我和赵梓琦老师共同担任校本课程 ---橡皮泥手工制作的任课老师。
这门课程学生感兴趣并非常乐意参加,手工橡皮泥是一项对孩子有积极作用,很有意义的活动。
孩子的智慧存在他的四肢上,通过各种动手的经验,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培养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延伸他的想象力。
因此我们把它设计成课堂气氛活跃,制作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自主创新的趣味课程。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主题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以及食物。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由此展开丰富联想的东西。
而且我们还将这些内容设计在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单调,乏味。
同时,我们还在正式制作前先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导入,让孩子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
比如,在教他们制作动物的时候,分成了两次课程。
第一次专门是陆地动物,第二次是海洋动物。
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常识导入动物的主题,再问问小朋友知道哪些动物,比如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这在森林里的等等,开拓他们的思维。
要求他们以一个背景为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意料。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们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们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废树叶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低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3篇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3篇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范文1:活动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玩泥的各种技巧,而且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和发展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意识到孩子们却是缺少科学的感知事物,那怎样让孩子用证据说话呢?于是我增加了让幼儿学习一些整体塑造,让幼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塑造。
要求幼儿会塑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的按意愿塑造.并给捏出的泥塑图上你喜欢的颜色。
活动总结: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了泥塑。
开展好泥塑活动不仅使幼儿从小了解、接触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而且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泥塑的重要特征是直观、立体、形象。
因此,我们从引导幼儿观察入手,掌握观察的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微观察、自上而下观察、由内向外观察、由大到小观察、由轮廓到特征观察等,培养了幼儿观察的条理性,使幼儿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提高泥塑的表现力。
在游戏中,注意循序渐进,使幼儿既不感到高不可及、束手无策,又不感到不费力气、唾手可得,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经过稍稍努力便可达到目的。
在手工区游戏时,鼓励幼儿进行变通创造,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建立信心。
开始,我先让幼儿无目的的揉、玩彩泥,在揉玩的过程中了解泥的特性,引导幼儿去发现彩泥极强的塑型力和还原力,可以变成各种形状,幼儿很感兴趣。
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在玩中总结出一种技能——揉,在揉的过程中孩子发现如果改变手的方向,变成一前一后,就会把彩泥揉长——实际上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搓的技能。
于是,我们将这个概念在游戏中渗透给幼儿,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掌握了搓的技能。
并逐步的发现搓长后一折一拧,就变成麻花、花卷,一盘一卷变成了蛇和蜗牛,一压一抻变成了带鱼和面条,逐渐启发幼儿捏简单的物体。
陶泥彩绘活动总结

陶泥彩绘活动总结活动背景近日,在我们公司的员工活动中,举办了一次陶泥彩绘活动。
这一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平台,让员工们可以在放松的氛围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彩绘陶泥的过程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为每位参与者准备了一块陶泥,并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彩绘工具,如颜料、画笔、刷子等。
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些保护措施,如塑料布和纸巾,以保证参与者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力而不必担心弄脏衣物或桌面。
此外,我们还精心挑选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场地作为活动的举办地点,并在现场布置了丰富多样的陶泥作品,以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活动当天,参与者们按照工作组的划分,分别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
我们首先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和演示,以帮助参与者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陶泥和使用彩绘工具。
然后,我们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
在整个彩绘的过程中,大家积极地交流和分享彩绘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和激发创意。
这不仅帮助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还提高了每个人的创造力和艺术能力。
活动收获这次陶泥彩绘活动让参与者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他们学会了怎样处理陶泥和使用彩绘工具,这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创作或手工制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大家在彩绘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和交流,培养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最后,彩绘创作的过程也给参与者带来了放松和快乐的体验。
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压力,忘记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结语通过这次陶泥彩绘活动,我们的员工收获了很多。
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技能和知识,还在快乐和创造中享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员工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我们希望未来能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公司的发展和文化建设。
幼儿园捏黏土反思报告

幼儿园捏黏土反思报告
在幼儿园的黏土活动中,我选择了捏黏土来进行创作。
这次的捏黏土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也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些反思。
首先,通过捏黏土活动,我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捏黏土的过程中,我可以自由地塑造各种形状,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可以捏出小动物、花朵、食物等等,这让我感到非常快乐。
其次,黏土活动也培养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捏黏土的时候,我需要仔细观察模仿真实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逐渐学会了使用不同的手势和工具来塑造不同的形状,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另外,通过捏黏土活动,我也锻炼了我的耐心和专注力。
捏黏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我学会了静下心来专注于黏土的塑造过程,不急于完成作品,而是慢慢享受捏黏土的乐趣。
此外,通过和同伴一起参与黏土活动,我也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有时候,我们还会互相帮助,一起解决一些困难。
这样的合作和分享让我感到非常愉快。
总结起来,黏土活动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通过捏黏土,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耐
心、专注力和合作精神。
我会继续努力,在以后的黏土活动中表现得更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班级特色黏土活动总结报告

班级特色黏土活动总结报告1. 引言班级特色黏土活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黏土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班级特色黏土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制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2. 活动设计本次班级特色黏土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们自由发挥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黏土作品;第二个阶段是学生们组队合作,共同创作一个大型黏土作品。
在第一个阶段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选择制作不同类型的黏土作品,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等。
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黏土和工具,同时也给予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让他们的作品充满个人特色和独特性。
在第二个阶段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要共同决定一个主题,然后合作完成一个大型黏土作品。
通过合作设计和创作,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想法。
同时,他们也加深了对黏土艺术的理解和体验,提高了自己的造型和构思能力。
3. 活动效果通过这次班级特色黏土活动,我们收获了许多成果和效果。
首先,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在黏土活动中,学生们需要用手捏、搓、揉黏土,这一系列动作不仅需要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也需要他们的用力掌握。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尝试,学生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其次,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在自由发挥的阶段,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制作各种各样的作品。
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最后,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合作创作的阶段,学生们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的黏土作品。
通过互相协调和配合,学生们加深了各自的沟通和理解,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橡皮泥活动总结范文

橡皮泥活动总结橡皮泥活动总结范文在一个有趣的活动结束后,想必你会开拓了视野,这时候,最关键的活动总结怎么能落下。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橡皮泥活动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橡皮泥活动总结1本学期我和赵梓琦老师共同担任校本课程---橡皮泥手工制作的任课老师。
这门课程学生感兴趣并非常乐意参加,手工橡皮泥是一项对孩子有积极作用,很有意义的活动。
孩子的智慧存在他的四肢上,通过各种动手的经验,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培养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延伸他的想象力。
因此我们把它设计成课堂气氛活跃,制作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自主创新的趣味课程。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主题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以及食物。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由此展开丰富联想的东西。
而且我们还将这些内容设计在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单调,乏味。
同时,我们还在正式制作前先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导入,让孩子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
比如,在教他们制作动物的时候,分成了两次课程。
第一次专门是陆地动物,第二次是海洋动物。
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常识导入动物的主题,再问问小朋友知道哪些动物,比如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这在森林里的等等,开拓他们的思维。
要求他们以一个背景为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意料。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们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合集14篇)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第1篇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学准备: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
(以蝴蝶为例)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
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
(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四、交流探究学习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
班级特色黏土总结

班级特色黏土总结引言黏土是儿童教育中常用的教具之一,它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我所就读的班级中,黏土教育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特色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总结我所在班级的班级特色黏土教育经验,并探讨其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班级特色黏土教育模式1. 提供多样化的黏土材料我所在的班级重视提供多样化的黏土材料,包括各种颜色、形状和质地的黏土。
这样的材料丰富度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2. 鼓励自由创作班级特色黏土教育模式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创作。
老师们从不用模板或指导来限制孩子们的创作,而是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形状、结构和主题。
这样的自由创作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与其他学科整合班级特色黏土教育模式将黏土教育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使孩子们在制作黏土作品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制作黏土地图时,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这种整合能够增强孩子们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黏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1.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黏土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自由创作的方式,儿童可以自由地塑造黏土、构建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发展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黏土教育需要儿童用双手进行塑造和造型,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黏土塑造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运用手指和手腕的细微动作,让黏土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这对于他们的手部发育和运动协调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
3. 培养耐心和集中注意力黏土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儿童在制作黏土作品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细节的处理和精雕细琢。
通过长时间的专注和细致的操作,儿童能够培养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 促进社交交流和合作在班级特色黏土教育中,孩子们可以互相观摩和交流彼此的作品,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想法。
泥塑活动总结范文4篇

泥塑活动总结范文4篇泥塑活动总结范文1目的:泥作为一种在雕塑艺术的基础教学中最容易上手,并可反复使用的可塑性材料,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中和理念上,是有很大的可进一步发掘的潜力,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形”的概念的理解和强调,基本上是到位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明确的。
但是在培养学生对泥塑语言有个性探索的要求不够重视,没有看到学生做为一个个感受自然的个体,对模特的形体感觉是多样性的,对泥这种可塑性材料的体验也不相同,从而形成在观察、感受、造形表现多种可能。
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的感受、知觉的结晶。
方法: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同学们在那里“磨”,也知道“磨”不出来,为什么不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呢?经验告诉我们,课时的长短不能决定学生是否掌握整体观念的问题,看形的方法也磨不出来,学生是否“开窍”取决于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并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的时间的长短如力度,每个学生所具有这种“定力”不一样,时间的长短不同,就像有人善短跑,有人善长跑,有人喜欢走路一样。
下面总结最近的具体教学法:1、短期强化训练可以短期作业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在每天结束时给自己的作业拍照(至少四个角度),并做文字小结。
不会“磨”,每天解决不同的问题,另外,文字总结可以帮助理解,增强记忆,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明了问题出在哪个阶段,整理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在总结会上不但被要求谈自己的作品,及问答老师和同学们的质询,同时还要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同学们保持一种学术思考的习惯。
2、中、长期训练(人体)我们前面说过学生对形体语言的“开窍”,是产生于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的。
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切实的榜样,但由于我们的训练要求的标准一直比较单一,对个性化训练重视不够,所以对学生个人感受性,创造潜能,塑造手法的开发方面比较陌生。
仿佛我们大家一直在对所有的学生重复地提倡“一种”感受理解,塑造的过程模式。
少年宫泥塑教学工作总结

少年宫泥塑教学工作总结
少年宫是一个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地方,泥塑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少年宫泥塑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不断探索和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传授泥塑的基本技巧,更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在泥塑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我们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在泥塑教学中,我们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们的朋友和引导者。
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泥塑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学生们在泥塑教学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泥塑教学活动。
除了传统的泥塑课堂教学,我们还组织了泥塑比赛、泥塑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泥塑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泥塑艺术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少年宫泥塑教学工作总结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泥塑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泥塑艺术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彩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总结

彩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总结彩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总结篇一:《多彩的泥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多彩的泥艺》——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本主题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1.“超轻彩泥”的把玩、制作、创新体验活动,制作彩泥作品美化生活。
这部分内容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把玩彩泥,制作简单的作品—节日礼物,掌握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自由创作阶段,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拓展思维,进行旧物改造、装饰等作品创作。
(超轻彩泥,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份量很轻的特点,主要是由水、纸浆、糊剂制成的一种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
它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手感特别细腻,延展性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造型。
用它做成的作品更加生动逼真,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发饰、浮雕壁饰、镜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由超轻彩泥的制作拓展到我国地方传统泥塑,了解并感受民间泥塑艺术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感知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多数同学小时候玩过橡皮泥,而且见过一些彩陶饰品和泥塑,因此对于超轻彩泥和泥塑很感兴趣,能够尝试、体验泥塑作品的制作会很兴奋,兴趣较高。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泥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1.掌握超轻彩泥制作方法,体验超轻彩泥作品的创作过程。
2.通过多种材料的创意使用,对旧物改造、装饰来创作作品,美化生活。
3.了解地方传统泥塑,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本课重难点:重点:掌握超轻彩泥制作方法,体验超轻彩泥作品的创作过程。
难点:难点是自主创作与构思,多种材料的创意使用。
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演示法、引导探究法、任务驱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创作欲望。
学法建议:体验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示范作品。
2. 学具准备:各色超轻彩泥、彩泥常用制作工具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彩泥作品的创造性(独特性)、造型、色彩、技法、精细程度、美感等进行评价。
橡皮泥活动总结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优胜 者并颁发奖品和证书。
橡皮泥作品展示
01
02
03
展示形式
将参赛作品摆放在展台上 ,供观众欣赏和交流。
展示内容
作品种类繁多,包括动物 、植物、人物等,形态逼 真、色彩鲜艳。
观众反馈
观众纷纷驻足观赏,对参 赛者的创意和手工技巧表 示赞叹。
橡皮泥制作技巧分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享嘉宾
邀请经验丰富的橡皮泥制作师进 行现场演示和讲解。
分享内容
制作师介绍了橡皮泥的选择、色 彩搭配、塑形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并现场演示了几个经典作品的
制作过程。
互动环节
观众可以现场提问,制作师耐心 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03
活动效果
参与人数统计
总结词
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显示出孩子们对 橡皮泥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橡皮泥活动总结
contents
目录
• 活动概述 • 活动内容 • 活动效果 • 活动收获与反思 • 结语
01
活动概述
活动背景
橡皮泥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手工材料,它具有可塑性强、易于操作等特点,能 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儿童早期教育 中,手工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04
活动收获与反思
活动收获
培养创造力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橡皮泥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将不 同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组合在一起,创造 出独特的艺术品。
在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 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塑造每一个细节,从 而提高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小班泥塑活动总结

小班泥塑活动总结小班泥塑活动总结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以下是小编带来小班泥塑活动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班泥塑活动总结篇1在幼儿园多元美术园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下,我们结合自己班级的发展实际确立了研究特色——泥工。
幼儿园泥工活动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
制作中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的一系列的过程。
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激发兴趣、培养基本技能、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和拓展等环节加以指导,让幼儿在玩泥活动中感受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泥工特色在我们小二班里开展快三个月了,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操作活动常规,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还会收拾整理,而且兴趣日益浓厚,技能也在不断提高。
回顾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规划在前、心中有数在特色活动开展之前,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特色计划,并与主题活动相结合,预设了本学期泥工特色活动的教学内容,避免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重视系统性和科学性。
保证特色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
根据三岁幼儿的思维水平、动手能力及手部肌肉发育的程度,我们把小班泥工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要求落脚在:认识泥工的材料,为了便于展示,我们的材料以面泥、橡皮泥为主;尝试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泥工刀、模具、牙签、火柴梗、吸管等)来进行造型;学习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从手掌动作的掌握逐步过渡到五指协调动作,用搓、团、压、拧、粘合等方法塑造一些简单的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幼儿积极参与泥工活动的前提。
给孩子们一团泥,多数的孩子都会本能地拿起泥摔着、捏着、用刀切着,但是行动缺乏目的性。
于是,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泥工作品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感受作品的不同造型和美丽的图案花纹,当孩子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的同时,再拿出色彩鲜艳、五光十色的彩泥,并以玩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今天我们来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看一看,瞧一瞧,我变了什么?”(汤圆)!又变了什么?(蜗牛)!哇,真好玩!该你们变啦!这个“我变了大饼”那个“我的泥变成面条啦”!看着张张小脸兴趣盎然的样子,我赶紧赞叹:“你们真能干!很棒哦”!第一次的成功,大大提高孩子对泥工的兴趣,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教授捏泥的技巧,孩子们积极地对泥工产生了浓厚兴趣。
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总结

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总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参加课余社团活动,其中百变超轻黏土社团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进行总结,以下是活动的内容和体会。
一、活动内容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是一个以百变超轻黏土为创作材料的艺术社团,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基本技巧:通过教学视频、导师的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百变超轻黏土的基本使用技巧,比如搓揉、切割、捏制等。
2.创作动手实践:学生们跟随导师的指导,动手进行百变超轻黏土的创作。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如动物、植物、食物等。
3.互动交流:社团鼓励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想法。
此外,社团还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如合作创作等,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展示成果:社团会定期举办展示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
这不仅能激励学生们更好地创作,还能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二、活动感受参加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活动对小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百变超轻黏土的操作简单,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
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搓揉和捏制黏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腻性。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其次,百变超轻黏土作为一种艺术材料,能够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创作百变超轻黏土作品,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
同时,他们也能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从中获得艺术上的满足感。
最后,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等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小学生百变超轻黏土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这一活动不仅是课外活动的一种丰富形式,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泥塑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二年级组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开设的泥塑兴趣小组的任课老师。
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乐意参加的活动项目,而捏橡皮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义,对孩子有积极作用的活动。
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智慧存在他的四肢上,通过各种的动手经验,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激发出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延伸的想象力。
因此我意在把此课设计成一个气氛活跃,手段灵活多样,学生自主的趣味课程。
因此我在设计课程主题的时候也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以及食物。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有此展开丰富联想的东西。
而且我还会将这些内容设计在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感觉单调,乏味。
通过这个兴趣课程,学生初识了斑斓的色彩世界。
学生对物体的颜色有一定的惯性思维,在常规的颜色之外,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给孩子不一样的色彩世界,特别是对于花、鱼等可以有丰富色彩的物体,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当我们提供给孩子其他一些辅助材料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让孩子积极地去创造。
在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特别是一些精巧物品的制作,很能锻炼一个孩子定性。
我还适当的给学生欣赏橡皮泥、泥塑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让他们体验美,感受艺术的魅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
比如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亲情,从植物上可以衍生到环保,而从食物上我可以教育孩子吃饭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教授的这堂兴趣课,虽然只是课余的活动课,但是我在其中渗透了各种对一个低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品质教育,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
其实教育学生不仅是在常规课堂,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把教育学生渗透在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