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ppt4 人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专题教学目标
西方人文精神是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 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 作用,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推动了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的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时代和阶级 的局限性,西方人文精神也存在着明显 的局限性和不足。
(二)本专题教学内容概述
本专题主要学习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理 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再现人文精神的发展 历程。人文精神的举和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 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公元前5世纪中叶出现的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 精神的滥觞。它的启蒙作用在于使古代西方人对自然、 社会、 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 规则,人的价值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 加合理了。 14 世纪至 17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 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有 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 型。 17 、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自由、平等、 博爱的旗帜,是继智勇双全者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更大 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 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四、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学习目标 掌握自然法论中的人文主义出现的原因和观点 及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洛克限制“公权”的 设想,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康德的自由 平等、永久和平思想;比较诸位思想家政治思 想的异同,明确其继承关系。 提供一些涉及本课思想家的资料,让学生了解 他们的生平,以加深对其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 握。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述、对比和分析的方 法,介绍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及其影响。
第二课 人性的复苏
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 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 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与《大 卫》;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知道《九十 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 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 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上述学习要求中的某些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课本 中没有提及,学习中要予以补充。“古典文化 的‘再生’”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本课内容概述
本课介绍了始于古代希腊文明的西方人文精神。 其中的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精神的滥觞,代 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的先驱;苏格拉底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理性 的尊严和思想自由的原则,以他的实践真理和 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赢得了 人们的爱戴。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介绍了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首先发生于13 世纪末14世纪初的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 西欧各国;首先表现为上游社会和知识阶层的 以“人的发现”、“自然的发现”为内容特征 的文艺复兴,继而发展为向广大人民群众扩展, 主张诉诸个人的内心信仰,否定了教皇和罗马 教会的至上权威的宗教改革。这场人文主义运 动对人性的复苏,有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封建制 度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西方文明的 发展、演变和更新的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 史作用。
省高中会考要求
1、“人是万物的尺度” 无 2、人性的复苏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a a ②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 a b 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b b 3、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a b 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①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要主张 a b ②卢梭的民主思想 a b
学习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文精神;从历史回归现实, 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 艺复兴之价值与局限性的合理认识的基础上, 对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批判地借鉴包括 文艺复兴在内的西方文明的问题进行深思;激 发学生尊重自我、实现自我的意识,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内容线索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理解 启蒙运动的性质。 难点:如何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 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本课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教学上 应在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方面下工夫。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形 成对启蒙思想较为完整准确的认识。 学法:学生在学习中,除根据老师的设问积极 思考认真讨论以外,可充分利用图书、,网络 资料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可 就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和主张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成小论文,可办题为《我看启蒙运动》或 《我眼中的康德》的板报。
本课学习目标
结合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理解凡事都 不可过于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 相和谐的音符,导致事物的性质发生一 定的变化。培养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理论 修养,勇于更新观点、与时俱进的精神
本课内容线索
本课主要讲述了“呼唤光明的时代”、“启蒙 的真啼”、“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三 部分内容,通过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源、历史意 义、理论表现等知识的学习,认识人文主义在 启蒙运动中的继续发展并达到成熟。此时,人 们已从以往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理性的 崇拜。理性与自由成为这一时期西方人追求的 最高理想,并构成了西方社会这一时期最显著 的时代特征。由于对理性的过分追求,产生了 浪漫主义思潮,这既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也 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 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而作 出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然而由 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明 显的不足之处,如伏尔泰并不反对财产上的不 平等以及公开称赞实行“开明专制”、康德的 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区分等等。为此需要对 他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其合理的 一面,摒弃其不合理一面,为我所用。
第三课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 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认同启蒙思想家 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 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本课内容时要注意结合本专题第四 课的相关内容。
第四课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知道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 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政治主张;概括启 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认同启 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 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本课内容要注意与本专题第三课相 关内容的整合。“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 主张”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二、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
第一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 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 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感受苏格拉 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古代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和雅典民主政治 的发展是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学 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 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人生而平等”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二、人性的复苏
学习目标
了解人性复苏的表现和历史背景,认识一定时期的意 识形态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了解文艺 复兴、宗教改革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潮,进而综合 认识人性的复苏在不同水平、不同层面上的发展;培 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分析、 比较、综合的方法审视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的能力。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人性复苏的资料, 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马丁路德的主要事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前后的社会状况等,积累探究学 习的感性、理性材料;课上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 设问题情境、分享学习资源,组织戏剧欣赏和角色扮 演等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发 展历程,合理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性复苏的 意义;课下结合现实焦点问题进行追踪学习和研究。
重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历史背景;“人是 万物的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智者 运动的历史意义;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德行就是知识、助产术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 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所孕 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 底“认识你自己”的名言秘体现的尊敬理性和 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14世纪开始的人性复苏的历史 背景的分析;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关 系的认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之价值观与局限性的辩证认识。 难点:对文艺复兴发展历程的分析概括 和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对文 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关系的认识。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学生收集、分享有关人性的复苏材料,如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马丁路德的主 要事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前后的社会状况;创设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和历史情境,指导分析概 括历史事件,运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欣赏、学生反思认 知过程等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课前通过收集有关人性的复苏的资料进行自主 学习;课上通过分析分享资料、戏剧赏析、“兜售赎 罪券”角色表演与讨论、互评等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反思学习过程,进行元认知学习,依托现代学习手段。
预习要求
学习本课要求课前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 如图书、网上资源等获取有关西方人文主义起 源和发展的信息,积累探究学习的感性材料; 课上可以创设有关问题情境,通过分享收集的 相关信息、欣赏智者雄辩和苏格拉底方法的案 例表演剧,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追溯其产生 的历史背景,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课 下还可以依兴趣和疑点继续研讨。 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 情趣,塑造健全人格。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组织学生收集、分享有关智者运动、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资料,创设有助于启 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反思认知过 程等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收集有关人文主义精神起源的资料 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享资料、讨论、互评等 进行合作学习;依据案例角色表演等实现体验 性学习;反思学习过程进行元认知学习,依托 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进行情境学习,结合感兴趣 的话题开展拓展性的学习。
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本课学习目标 掌握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启蒙运动的内容、 意义以及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主义。通过对 这些内容的学习,理解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 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 动的对比,更加明确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 的具体表现。 根据本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将问题 中心法和史料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合作探究, 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三、教材分析理解
(一)本专题教学目标
了解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 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掌握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与发展过程,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 人文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对欧洲乃至世 界人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在学习本专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西方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线索,阐述它的 产生、发展过程。提供有关思想家的材料,让 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以 及产生的背景和影响。采取对比、分析、讨论 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 发学生
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天宁
一、课标内容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 涵。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 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 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 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西方人文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作用; 重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和突出贡献。 难点:对西方人文精神实质的理解;人 文精神产生、发展三个阶段之间的内在 联系和区别;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四)各课教学要求: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学习目标 知道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智者运动,理解该运 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哲学观 念和方法,了解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及其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会其人文精神的内涵, 合理地评价智者运动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培养“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能力; 了解苏格拉底及其在哲学史上的贡献;掌握西 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的线索,提高综合认识 历史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