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选科调研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专题二第一节。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有儒家文献记载,“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
推动“天下为家”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舜禅让禹
B.成汤灭夏
C.启继禹位
D.盘庚迁殷
2.有学者说,商代“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
这表明商代
A.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B.等级制度较为森严
C.人民的思想受到禁锢
D.统治阶级愚昧无知
3.秦朝之前,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上,实行的是一种分权模式,是“用利益换忠诚的政治举措”。
这种分权模式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从《史记·殷本纪》记载看来,商代所行的是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的王位继承制。
“父死子继”之制还为其后的周朝所承袭,并规定嫡长子传子继统。
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A.王位传承较为平和
B.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C分封制延续性明显 D.权力集于君王手中
5.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使按地域划分的国家各级行政组织和按血缘划分的大、小宗族基本重合,国家系统的君统与家族系统的宗统,政权和族权紧密结合为一体,各级政权的首领均由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家长担当。
这反映出西周
A.家族组织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B.宗法制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C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D.分封制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直接控制
6.右图是秦国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而开通的进路,因路宽五尺,称为“五尺道”。
秦开辟的“五尺道”用于
A.发胜农业生产
B.加强北部边防
C.征伐岭南地区
D.治理西南地区
7.秦始皇在会稽立石刻,有文:“六王专倍,贪戻傲猛,率众自强……内饰诈谋,外来侵边。
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这一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
A.平定六国的合理性
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
C.有统一全国的雄心
D.对六国进犯有所防范
8.秦统一全国后,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已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
由此可知,秦朝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增加了中央官吏数量
D.形成了官僚政治体制
9.日本学者西嶋定生说:“始皇帝所采用的‘皇帝’称号,与其文字所表现的意蕴一致,正是‘煌煌上帝’‘上帝主宰宇宙’之义。
”这说明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在于
A.树立为民服务形象
B.宣扬皇权的至上性
C.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D.凸显其统一的功绩
10.右图所示的是秦朝中央官制结构。
图中括号内应填入
A.治安
B.经济
C.文化
D.监察
11.“朝议”也叫集议,凡有国家大事,皇帝让群臣集中讨论。
它作为一项制度在封建社会各个朝代一直存在。
据此判断,朝议制度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B.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氛围
C.杜绝了君主专断独裁
D.起到了反映民情的作用
12.自三省制设立以来,三省夺权问题日益突出,中书有时夺尚书执行之权,门下有时夺中书出令之权,尚书有时夺门下封驳之权,各自为政现象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初A.在尚书省设立六部 B.在门下省设政事堂
C将中书与门下合并 D.收回三省长官实权
13.汉武帝设置的刺史“秩六百石”,监临的是二千石的郡国守相。
刺史就职掌而言是刺察,而不是治民,就其身份而言是以卑临尊。
可见,汉代设置刺史旨在
A.宜扬中央权威
B.管理地方财政
C.协助地方官吏
D.加强地方控制
14.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这主要表明皇太极
A.权力受到皇族大臣牵制
B.认识到察举制度的价值
C.重视发挥监察机关效能
D.注意防范吏治腐败现象
15.元代行省作为中央权力的延伸,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这说明元代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恶化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D.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6.明太祖“乾纲独断”,不仅掌握最高决策权,而且还成为领导政府日常工作的行政首脑。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枢机构效率低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制度的建立 D.明太祖勤于政事
17.明朝万历皇帝十分慵懒,全国上下各种大事全部交于内阁首辅张居正负责。
万历皇帝即位后在张居正辅佐下的第一个十年(1572~1582年)为当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
这说明当时内阁
A.发挥了辅助朝政的功能
B.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C缓和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掌握了中央决策大权
18.明朝崇祯帝对内阁辅臣说:“职掌在部院,主持在联躬,调和在卿等。
”据此可知明朝
A.中央机构较完备
B.内阁受制于六部
C.六部相当于丞相
D.阁权依附于皇权
19.清朝军机处文件的封袋上,分别规定右书“办理军机处封”;左书“某处某官开拆”;至于皇帝亲笔改定的谕旨,在封袋上,则居中大书“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其封口及书年、月、日处皆钤印。
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A.办事效率极高
B.完全听命皇帝
C.保密工作严实
D.执掌军事大权
20.《清史稿》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说:“满洲、蒙古,语言虽异,而衣食起居,无不相同,兄弟之国也。
”后来为了管理蒙古事务,清朝
A.设立理藩院
B.推行密折制
C.设置宣政院
D.实行土司制
21.下表反映的是近代我国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单位:%)。
导致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割占中国香港岛
B.五处通商口岸被开放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22.《辛丑条约》规定,清朝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说明
A.清朝封建统治极端腐败
B.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C.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
23.右面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近代中国出现的现象。
该现象
A.发端于三国干涉还辽
B.致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
C.消弭了列强间的矛盾
D.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梦
24.1899年,美国向其他列强提出照会,“切望美国公民的利益不因任何强国在其所控制的在华势力范围内之排他性待遇而受损害,并希望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开市场”。
这一要求A.表明美国否认了列强的既得权益 B.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了中国的狂潮
C.促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D.说明美国对当时的中国深表同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武王已克殷封,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弟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
”
——司马迁《管蔡管家》材料二
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
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李斯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文主编《中国全史》(l)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在政治上的积极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采纳李斯主张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中的制度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之处。
(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一
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
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
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
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
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材料二
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治”全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共同目的。
(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以祝贺乾隆帝八十寿辰为名,派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廷的拒绝。
道光十七年到十八年(1837~1838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外交大臣巴麦尊表示:“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
——摘映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践行巴麦尊“先揍它一顿”而采取的行动并分析原因。
(5分)
(2)材料二条文出自近代中国哪一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条约所体现出的列强侵华方式发生的变化。
(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从上述材料提取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特点须具体明确,说明须结合史实,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