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预计报告
可靠性预计报告
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报告1前言XXX产品名称是XXX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XXXX、XXXX、XXX的作用和功能。
本报告以可靠性模型为基础,根据现有的可靠性数据信息,采用应力分析方法,预计XXX产品名称可靠性水平。
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产品的薄弱环节,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2引用文件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通用要求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GJB/Z 299C-2006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 451A-2005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技术协议书》《技术方案》3可靠性指标要求《XXX型XXXX技术协议书》中规定的可靠性定量指标如下。
MTBF目标值:XXXXX小时MTBF最低可接收值:XXXX小时4系统定义4.1系统功能与组成XXX产品名称的具体功能如下:(略)XXX产品名称由主板、显卡、时统板、网卡、背板、和两个电源组成。
其中,两个电源模块在实际使用中同时工作,并联使用互为备份,只有在两个电源同时故障时才会导致XXX产品名称功能失效。
4.2任务剖面XXX产品名称全程参与XXX系统的工作。
5可靠性建模和预计5.1假设条件XXX产品名称主要由电子产品组成,另外包括少量结构件。
由于结构件属于机械产品,不直接参与任务执行,且结构件设计强度较高,可靠性可视为1。
因此XXX 产品名称的可靠性可视作服从指数分布。
5.2预计方法XXX产品名称的可靠性预计分为三个步骤:a)考虑到XXX产品名称所采用的元器件种类、型号和工作环境条件均已基本确定,可参照GJB/Z 299C-2006《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手册》中的应力方法,预计给出XXX产品名称各型号元器件的工作失效率指标。
b)依据XXX产品名称的工作原理和可靠性关系分析结果,参照GJB 813-1990建立XXX产品名称各板卡及整机的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c)综合利用a)和b)得到的数据和模型,预计给出各板卡和整机的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失效率和MTBF)。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复杂的技术环境中,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用户体验。
为了确保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功能,进行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系统概述本次分析的系统是一个系统名称,该系统主要用于系统的主要用途。
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部件 1 名称:负责部件 1 的主要功能。
2、部件 2 名称:承担部件 2 的主要功能。
3、部件 3 名称:执行部件 3 的主要功能。
三、可靠性预计方法在本次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通过对系统各部件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
2、可靠性框图(RBD)将系统的各个部件以框图的形式表示,并根据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3、蒙特卡罗模拟利用随机数生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多次模拟,以获取更准确的可靠性估计。
四、部件可靠性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准确的可靠性预计,我们收集了系统各部件的可靠性相关数据,包括:1、故障率数据:从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档、行业标准以及类似系统的历史数据中获取部件的故障率信息。
2、维修时间数据:了解部件发生故障后的平均维修时间,以评估系统的可用性。
3、工作环境数据:考虑系统运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对部件可靠性的影响。
五、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基于收集到的部件可靠性数据和所选择的可靠性预计方法,我们建立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以可靠性框图为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可以表示为各个部件可靠性的组合。
假设系统由三个串联的部件 A、B、C组成,其可靠性分别为 R_A、R_B、R_C,则系统的可靠性 R_sys =R_A × R_B × R_C 。
六、可靠性预计结果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系统的以下可靠性预计结果:1、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具体数值小时,这意味着系统在平均情况下,每隔具体数值小时可能会发生一次故障。
可靠性预计模板
评分预计法
方法说明
在可靠性数据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个别产品 的可靠性数据),通过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或专家对影 响可靠性的几种因素评分,对评分进行综合分析而 获得各单元产品之间的可靠性相对比值,再以某一 个已知可靠性数据的产品为基准,预计其他产品的 可靠性。 时间基准:系统工作时间(一般)
常用的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
相似产品法 评分预计法 应力分析法 故障率预计法 机械产品可靠性预计法
返回
Reliability Prediction 6
相似产品法
方法说明
相似产品法就是利用与该产品相似的现有成熟产品 的可靠性数据来估计该产品的可靠性。成熟产品的 可靠性数据主要来源于现场统计和实验室的试验结 果。
Reliability Prediction
15
应力分析法
失效率模型
晶体管和二极管的失效率计算模型(GJB299)
P b ( E Q R A S c )
Reliability Prediction
8
相似产品法
示例
某型号导弹射程为3500km,已知飞行可靠性指标 为0.8857,各分系统可靠性指标为——战斗部: 0.99、安全自毁系统:0.98、弹体结构:0.99、 控制系统:0.98、发动机:0.9409。为了将导弹 射程提高到5000km,对发动机采取了三项改进措 施: 采用能量更高的装药; 发动机长度增加1m; 发动机壳体壁厚由5mm减为4.5mm。 试预计改进后的导弹飞行可靠性。
返回
Reliability Prediction 14
应力分析法
方法说明
用于产品详细设计阶段的电子元器件失效率预计。 对某种电子元器件在实验室的标准应力与环境条件 下,通过大量的试验,并对其结果统计而得出该种 元器件 的“基本失效率”。 在预计电子元器件工作失效率时,应根据元器件的 质量等级、应力水平、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基本失效 率进行修正。 电子元器件的应力分析法已有成熟的预计标准和手 册。
可靠性报告
基于可靠性和控制性能对电机类型的选择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随着电动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动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换向线路替代了由换向器和电刷组成的机械式换向结构,同时保持了调速方便的特点,有着功率密度高、特性好、无换向火花及无线电干扰等优点。
近年来,DSP在其控制电路中的应用使得无刷直流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大为提高,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复杂算法数字化得以实现,其单周期乘、加运算能力,可以优化与缩短反馈回路,控制策略得到优化,且它的面向电动机控制的片内外设,使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得到简化,有助于实现闭环控制,整个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频响高、动态性能、稳态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正是考虑到无刷直流电机既具有直流电机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又具有交流电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其转子惯量小,响应快,同时无刷电动机绕组在定子上,容易散热,也容易做成隔槽嵌放式双余度绕组,并且其以电子换相代替直流电机的机械换相,易做到大容量、高转速,高可靠性的快响应伺服控制系统,因此,舵机系统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电机。
采用多余度技术是当前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系统为了提高安全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的工程设计方法。
于余度技术是提高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因而在需要高可靠性或超高可靠性的系统,如航空航天飞行控制、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等工程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舵机作为飞控系统的执行部件, 它的故障将直接影响飞行器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多余度舵机是改进飞行控制系统性能, 提高飞行器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技术。
对于舵机系统,电机绕组、功率逆变器、转子位置传感器在当今技术条件下仍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航空航天等高可靠性领域,采用单通道设计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在电机定子中隔槽嵌放两套独立绕组,采用两套独立的功率逆变器和两套独立的转子位置传感器构成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整机可靠性。
第二章 可靠性预计
原材料差异系数 设计结构差异系数 工艺制造差异系数 使用环境差异系数
14
k2
k3
k4
2.4.3 专家评分法
• 依据专家的经验按照几种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 由已知的分系统故障率根据评分系数算出其余分系统的 故障率
15
评分考虑的因素
• 复杂度:根据组成分系统的元器件数量以及它们组装的难 易程度来评定,最简单的评1分,最复杂的评10分; • 技术发展水平:根据分系统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成熟程度来 评定,水平最低的评10分,水平最高的评1分; • 工作时间:系统工作时,分系统一直工作的评10分,工作 时间最短的评1分; • 环境条件:分系统工作过程中会经常受到极其恶劣和严酷 的环境条件的评10分,环境条件最好的评1分。
24
元件应力分析法
λ p = λb [π E • π Q • π R • π R • π A • π S • π C ]
2
λp
πE
—元器件工作故障率 π R —应用系数 —环境系数 —质量系数
πS
λb —元器件基本故障率 π A —电流额定值系数
2
—电压应力系数
πQ
π C —配置系数
各种因子可以通过GJB/Z 299A-91得到。
18
求 解
ri1
ri 2
可靠性预计报告
(2)、电阻 ◆ 对于进口电阻,其工作失效率预计模型为:
λP=λbπEπQπTπS 式中:λP——工作失效率,10-6/h; λb——基本失效率,10-6/h; πE——环境系数(取一般地面固定,即 GF1) ; πQ——质量系数(取 3.0,即执行军用规范但无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 πT——温度系数(取平均温度为 40℃) ; πS—— 电应力系数; 使用该模型进行预计的器件主要有片式膜电阻(0805 及 0603 规格各阻值) ,该器件由 台湾国巨(Yageo) 生产,精度可达±1%或±5%,工作温度:-55~155℃,按进口元器件 模型进行预计。
图 2.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可靠性框图Biblioteka 电源管理 电能计量LCD显示
红外通讯
存储器
RS485
实时时钟
2 可靠性数学模型:
组成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各个部件之间是串联关系, 设每个部件的可靠度为 Ri, 则系统的可靠度 RS 为:
RS=R1 R2 Rn Ri
i 1
三、 可靠性预计的依据和元器件质量等级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中使用的元器件均符合工业标准并进行筛选, 依据 GJB/Z 299C 进行预计, 国产元器件的可靠性预计采用 299C 应力法, 进口元器件的可靠性预计采用 299C 进口件应力法。元器件质量等级是依据元器件的选用、采购、批检验控制和 FRACAS 系统 运行情况来确定的。
(3)、电容 ◆ 对于进口电容,其工作失效率预计模型为:
λP=λbπEπQπTπSπch
式中:λP——工作失效率,10-6/h; λb——基本失效率,10-6/h; πE——环境系数(取一般地面固定,即 GF1) ; πQ——质量系数(取 3.0,即执行军用规范但无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 πT——温度系数(取平均温度为 60℃) ; πS——电应力系数; πch ——表面贴装系数(取 1.3,即为无引线片式类瓷介电容) 采用该预计模型的元器件有胆电容、铝电解电容和片式电容: ① 铝电解电容选用日本红宝石和韩国三和品牌的长寿命电容 YXF/WL 系列 (105℃) , 使用寿命≥4000h;漏电流:< 3μA,额定电压:≥16V,工作温度:-40~+105℃。 稳压之前的电容工作电压 VS=12V,额定电压为 VM=35V,稳压之后的电容工作电压 VS=5V,额定电压为 VM=16V。 ② 片式电容采用日本 TDK 生产的 0805 系列, 精度可达±5%、 ±10%, 工作温度: -55~ 125℃。生产工艺先进,可按进口元器件进行预计。 编号 ① ② 名称 铝电解电容 400μF-12000μF 片式电容 各规格 0.005 0.0004 1.5 1.5 3.0 3.0 1.6 1.1 0.6 0.4 1.0 1.0 0.0216 0.0008 规格 <400μF λb 0.003 πE 1.5 πQ 3.0 πT 1.6 πS 0.6 πch 1.0 λP 0.0130
可靠性预计报告
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报告1前言XXX产品名称是XXX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XXXX、XXXX、XXX的作用和功能。
本报告以可靠性模型为基础,根据现有的可靠性数据信息,采用应力分析方法,预计XXX产品名称可靠性水平。
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产品的薄弱环节,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2引用文件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通用要求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GJB/Z 299C-2006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 451A-2005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技术协议书》《技术方案》3可靠性指标要求《XXX型XXXX技术协议书》中规定的可靠性定量指标如下。
MTBF目标值:XXXXX小时MTBF最低可接收值:XXXX小时4系统定义4.1系统功能与组成XXX产品名称的具体功能如下:(略)XXX产品名称由主板、显卡、时统板、网卡、背板、和两个电源组成。
其中,两个电源模块在实际使用中同时工作,并联使用互为备份,只有在两个电源同时故障时才会导致XXX产品名称功能失效。
4.2任务剖面XXX产品名称全程参与XXX系统的工作。
5可靠性建模和预计5.1假设条件XXX产品名称主要由电子产品组成,另外包括少量结构件。
由于结构件属于机械产品,不直接参与任务执行,且结构件设计强度较高,可靠性可视为1。
因此XXX 产品名称的可靠性可视作服从指数分布。
5.2预计方法XXX产品名称的可靠性预计分为三个步骤:a)考虑到XXX产品名称所采用的元器件种类、型号和工作环境条件均已基本确定,可参照GJB/Z 299C-2006《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手册》中的应力方法,预计给出XXX产品名称各型号元器件的工作失效率指标。
b)依据XXX产品名称的工作原理和可靠性关系分析结果,参照GJB 813-1990建立XXX产品名称各板卡及整机的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c)综合利用a)和b)得到的数据和模型,预计给出各板卡和整机的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失效率和MTBF)。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一. 简介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特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在面临日益复杂的技术环境和需求的背景下,系统可靠性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预计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以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二.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1. 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系统故障演化模型,分析系统内部和外部事件导致系统失效的概率和频率的方法。
通过对各个故障事件的分析,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并进一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2. 可靠性块图(RBD)可靠性块图是一种可视化方法,用于表示系统中的不同组件或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过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可靠性块,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可靠性,并识别潜在的风险点。
3. 可靠性预计模型可靠性预计模型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用于预测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对系统过去的故障记录和维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系统未来的可靠性表现。
三. 预计分析结果与建议根据对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我们得出以下预计分析结果和建议:1. 系统关键组件的强化通过故障树分析和可靠性块图,我们确定了系统中的关键组件。
针对这些关键组件,建议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提高其可靠性,如增加备件数量、改进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2. 加强故障预测与维护根据可靠性预计模型的结果,建议加强对系统的故障预测和维护工作。
通过建立有效的维护计划和提前预测故障发生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可靠性分析报告
1页可靠性分析报告品质是设计出来而不是制造出来,广义的品质除了外观、不良率外、还需兼长期使用下的可靠性,因此,在开发新产品前之可靠性预估及开发的实验推断相互印证是很重要的,本篇即针对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术语,如何事前预估,事后实验推断以及如何做加速试验及寿命试验做个说明.1. 概论:(1) 何谓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系指某种零件或成品在规定条件下,且于指定时间内,能依要求发挥功能的概率,即时间t 时的可靠性R(t)=(例) 假设开始时有100件物品参与试验,500小时后剩80件,则500小时后的可靠性R(t=500)为80/100=0.8简单地说,可靠性可看为残存率.(2) 何谓瞬间故障率(Hazard Rate ,Failure Rate), 时间t 时每小时之故障数瞬间故障率h (t )= 时间t 时之残存数上例中,若500小时后剩80件,若当时每小时故障数为两件,则第500小时之瞬间故障为2/80=2.5%换句话说,瞬间故障率系指时间t 时,尚未发生故障的物件,其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之概率.(3)浴缸曲线(Bath Tub Curve)瞬间故障率h(t)h(t)=常数= 0 A BC恒定故障率时期 耗竭期早期故障期 Constant failure rateWear-out Infant Periodperiod Mortaliy时间t 时残存数 开始时试验总数2页 PeriodA . 早期故障期: a.设计上的失误(线路稳定度Marginal design )b .零件上的失误(Component selection & reliability ) c.制造上的失误(Burn-in testing )d.使用上失误。
一般产品之Burn-in 即要消除早期故障(Infant Mortality )使客户接到手时已经是恒定故障率h (t )=B 、恒定故障率期:此时故障为random,为真正有效使用此段时期越长越好。
GJB9001C样机可靠性预计报告
GJB9001C样机可靠性预计报告一、背景介绍GJB9001C是中国军事标准的一项更新版本,旨在规范军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流程,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样机可靠性预计报告,我们将对GJB9001C样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满足军方对产品可靠性的需求。
二、可靠性评估方法为评估GJB9001C样机的可靠性,我们将使用以下方法:1.可靠性建模:通过对样机的各个组件和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其故障模式、失效率和维修时间等参数,以评估样机的可靠性水平。
2.可靠性测试:通过对样机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和振动测试等,获取样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数据。
3.可靠性预测:根据样机的设计和测试数据,使用可靠性工程方法进行可靠性预测,包括故障率预测、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预测和失效概率预测等。
三、预计报告内容1.样机设计可靠性评估:对样机的设计进行可靠性评估,包括故障模式分析、失效率评估和维修时间评估等。
通过分析设计是否满足GJB9001C标准的要求,评估样机的设计可靠性水平。
2.样机可靠性测试结果:针对样机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和振动测试等。
提供测试过程和结果,以评估样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
3.样机可靠性预测:根据样机的设计和测试数据,使用可靠性工程方法进行可靠性预测。
提供故障率预测、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预测和失效概率预测等结果,以评估样机的预计可靠性水平。
4.可靠性改进建议:根据评估和预测结果,提出样机可靠性改进的建议。
从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样机的可靠性。
四、报告编写要求1.报告内容应详实、准确、客观,使用科学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工程技术。
2.报告应包括必要的图表、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支持评估和预测的结论。
3.报告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确保读者容易理解。
4.报告应注重实践应用,给出可靠性改进的建议,并论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五、报告完成时间和参与人员本报告预计在一个月内完成,并将由可靠性工程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编写和审核。
可靠性检测报告
可靠性检测报告在当今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各种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可靠性检测作为评估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决策制定、质量控制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可靠性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可靠性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或系统在预期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下,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故障或失效。
通过可靠性检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改进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以及制定合理的维护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企业来说,可靠的产品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售后维修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可靠的产品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二、可靠性检测的类型和方法常见的可靠性检测类型包括环境适应性检测、耐久性检测、可靠性增长试验等。
环境适应性检测主要是考察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盐雾等,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例如,电子设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短路、腐蚀等问题,通过环境适应性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这些隐患。
耐久性检测则是评估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衰减情况。
比如汽车的发动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转测试,以确定其磨损程度和性能变化。
可靠性增长试验则是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测试,逐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在试验过程中,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改进,然后再次进行测试,直到产品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
在进行可靠性检测时,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如试验法、统计分析法、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等。
试验法是通过实际的测试来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法则是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可靠性指标。
FMECA 则是从故障的模式、影响和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改进设计提供指导。
三、可靠性检测的流程可靠性检测一般遵循以下流程:1、确定检测需求:明确检测的对象、目的、要求和相关标准。
项目管理-可靠性预计报告模板
目次1 概述 (2)2 可靠性框图 (2)3 可靠性数学模型 (2)4 预计方法 (2)5 不可直接预计的产品清单 (2)6 可靠性预计 (2)6.1 总要求 (2)6.2 失效率预计 (3)6.3 可靠性预计 (3)6.4 MTBF或MTTF预计 (3)7 结果分析 (3)8 结论与建议 (3)(产品代号+产品名称)可靠性预计报告1概述概述一般包括:a)研制情况;b)功能、组成及功能框图;c)工作环境与可靠性指标。
2可靠性框图根据产品原理图、功能框图,绘制可靠性框图。
可靠性框图是通过直观的方框图方式,表示出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成功地完成规定任务时,所有产品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可靠性框图中的每个单元应按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等实际的组合方式进行连接。
3可靠性数学模型根据可靠性框图及其框图中确定的可靠性变量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
可靠性数学模型是通过数学描述方式,表示出可靠性框图中诸可靠性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
例如,串联模型、并联模型和串并联模型等。
4预计方法可靠性预计方法有相似法、元器件计数法和元器件应力分析法。
系统可靠性预计,按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进行计算。
报告所选用的预计方法应说明理由。
5不可直接预计的产品清单对于不可直接预计的产品,如接口、自制件、超手册器件和某些非电子部件等应指出其所占的百分比及确定原则。
6可靠性预计6.1总要求根据上一级产品对本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产品可靠性预计指标可选择失效率、可靠度、MTBF或MTTF。
6.2 失效率预计电子产品按照GJB/Z299B 或MIL-HKBK-217F 查表得到元器件失效率,之后进行单元体级、系统级失效率预计:a) 应说明元器件失效率数据来源(如GJB/Z299B 、MIL-HKBK-217F );b) 如果预计单元体(或整机)级失效率,预计应按元器件级、单元体级逐级进行;c) 如果预计系统级失效率,预计应按元器件级、单元体级、系统级进行;当在方案阶段,用元器件计数法做系统级预计时,应按元器件级、系统级进行。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在当今高度依赖技术的社会中,各种系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从通信网络到交通运输设施,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安全保障。
因此,对系统进行可靠性预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可靠性预计的重要性系统可靠性预计是在系统设计阶段,通过对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环境、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预测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可靠性预计,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可靠性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评估系统性能可靠性预计可以帮助评估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系统的选型、配置和使用提供参考。
3、控制成本在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预计,可以避免在后期出现可靠性问题时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和维修,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4、提高用户满意度可靠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系统可靠性预计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元器件计数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系统中各类元器件的数量和质量等级进行统计,结合相应的可靠性数据手册,计算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指标。
2、应力分析法应力分析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工作应力(如温度、湿度、电压等)对可靠性的影响。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应力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预计系统的可靠性。
3、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FMECA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个元器件和组件的故障模式、故障影响以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4、可靠性框图法可靠性框图法通过绘制系统的功能框图,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或组件,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系统可靠性预计分析报告模版
项目名称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AMS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经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1•概述 (3)2. ............................................................................................................................................... 引用文件 (3)3.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3. 1系统组成 (4)3.2产品的工作原理 (4)4.产品功能 (4)5.可靠性模型建立 (6)5.1假设条件 (6)5.2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 (7)5. 2.1基本可靠性框图 (7)5. 2.2可靠性数学模型 (7)5. 2.3可靠性预计的依据和元器件质量等级 (8)6.可靠性预计 (8)6.1可靠性预计方法 (8)6.2可靠性预计数据来源 (9)6.3预计结果 (9)6.3.1各模块失效率计算 (9)6.3.2整机总失效率及MTBF (9)7.结果及分析 (10)1 •概述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2.引用文件编制本报告的依据如下:♦GJB450-88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GJB451-90可靠性维修性名词术语;♦GJB/Z299-98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813-90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GJB7826-87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一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EMA 程序;♦GB7289-87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MIL-STDI785系统和设备研制和生产的可靠性大纲;♦MIL-HDBK-217E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
3.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 1系统组成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3.2产品的工作原理4.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5. .6.产品功能产品具有以下功能: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系统功能框图见图Io图1系统功能框图5 •可靠性模型建立5.1假设条件建立产品可靠性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1)各元器件的失效率认为都是常数,及它们的寿命特征服从指数分布;2)产品只有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3)产品中各模块均是相互独立的,即某一模块正常或故障不会对别的莫夸得正常或故障产生影响。
实验室可靠性部分规划报告
品质部实验室可靠性试验部分规划报告一、可靠性试验的必要性1)、产品可靠性是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之一。
一个可靠的产品应该是在整个使用期间能够执行设计要求功能的产品,可靠性是一种质量特性,它体现了当今的购买者对产品的一种主要要求,迅速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2)、可靠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应该从成本性能、顾客的要求及公司的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可靠性目标和方案,然后通过试验对可靠性方案进行评估,来控制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3)、规定品质规范、标准、全面、系统的完成产品可靠性,为生产、研发提供第一手可靠性数据,为新产品确定提供基础。
4)、为客户提供可参观性,为业务员提供可介绍性,信赖公司产品质量,增加公司知名度,为公司创造影响力。
5)、来料常规测试,统一检测地点,标准、规范、有力控制供应商。
不合格产品一律拒之,减轻制程与出货之间的压力。
二、可靠性测试定义和目的定义:系统或者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所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所谓的规定条件包括产品说处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冲击、等)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估的一种手段。
试验结果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定产品是否达到公司和客户要求,提供依据。
测试目的:1、在新产品研制阶段用以暴露产品各个发面的缺陷,为研发提供依据。
2、为监督生产提供信息。
3、对新产品检测分析和验收,增加新材料的开发,降低成本。
4、暴露产品在不同环境下失效规律以及失效模式。
5、经过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冲击、安规等测试后为客户提供有据有依产品质量数据。
让客户相信公司产品质量达到的方式,提高公司知名度。
三、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和作用及预计费用可靠性实验室设备配备和作用及预计费用序号实验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图片及预计费用设备的作用1喷雾试验盐水喷雾试验机试验空间1200*1000*500价格6000元左右验证五金件的抗氧化能力2耐压试验耐压测试仪测量范围:0-5KV(V)已有验证电线电缆的耐压能力和防击穿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i) A(i)
式中: λunit 第 n 个单元的失效率; λ(i) 在 n 个单元中第 i 个元器件的工作失效率; A(i) 在第 n 个单元中第 i 个元器件的重要度系数; (3) 每个模块的失效率是各个单元失效率之和:
艾默生商业秘密
3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项目组
拟制:
可靠性室审核: 测试经理复核: 测试总监批准:
艾默生商业秘密
2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目
录
1. 前 言 ..................................................................................................................... 1 2. 参考文件 ................................................................................................................ 1 3. 产品组成 ................................................................................................................ 1
宋学东 罗跃辉
2012.06.04
可靠性预计结果
温度\不可用度 常温 (25℃) 最高工作温度 (45℃)
规格书要求值
实际预计值
预计年返修率 (%)
5×10-7
2.98×10-7
/
/
/
/
结
论
■通过 茹永刚 胡林忠 方红苗 曾卫国 日 日 日 日 期: 期: 期: 期:
□不通过
2012.06.08 2012.06.08 2012.06.10 2012.06.11
6. 可靠性预计结果 ..................................................................................................... 5
6.1 系统可靠性预计模型........................................................................................................... 5 6.2 产品/模块可靠性预计结果 .................................................................................................. 5 6.3 系统可靠性预计结果........................................................................................................... 5
艾默生商业秘密
4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6. 可靠性预计结果
6.1 系统可靠性预计模型
略
6.2 可靠性预计结果 产品的可靠性预计结果见下表:
名称 1 2 3 4 5 6 7 数量 周期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失效率 MTBF(h) MTTR(min)
艾默生商业秘密
2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4.2 使用电气条件 输入特性 (1)输入电压:260-530Vac (260-530Vac为半载) (2)输入电流:100A (3)输入交流电压频率:40-70Hz 输出特性 (1)输出直流电压:42-58VDC (2)输出直流电流:0-1000A (3)输出均流特性 :≤5%额定电流;测试电流范围10%—100%额定电流。
4.
使用条件 .............................................................................................................. 2
4.1 使用环境条件 ..................................................................................................................... 2 4.2 使用电气条件 ..................................................................................................................... 3
5. 可靠性预计 ............................................................................................................ 3
5.1 可靠性预计方法 ................................................................................................................... 3 5.2 计算条件 ............................................................................................................................. 4
3. 产品组成
3.1 产品简介 W64AAZ 电源系统的功能是将 380V 的交流市电变换成-48V 的直流电,为通信设 备提供电源。 3.2 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 交流输入到交流配电柜后,分配给整流模块及相应的用户供电分路,整流模块将交 流电整流滤波以及逆变成次级的-48VDC直流电压,为直流侧的负载以及电池供电。当 交流停电后,整流模块没有输出,此时将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达到负载不间断供电的 目的。监控模块对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以及整流模块、电池组的监控和状态监测与 管理的功能,并与上位机通讯和信息交换。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与可靠,对交流输入和 直流输出部分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原理方框图如图1。
2. 参考文件
Bellcore TR—332 《Reliability Prediction Procedur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MIL-HDBK-217F TS-S100200002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可靠性预计规范》 《P020127 项目产品规格书》
监控模块 整流模块 交流配电柜 电池组 电池熔丝 直流配电柜 1 整机 MTBF
Λequip=πE×
i 1
n
Ni×λt(i)
式中:λEquip λunit(i) Aunit(i)
电源的失效率; 第 i 个单元的工作失效率 第 i 个单元的重要度系数;
(4) 系统的可靠性一般用不可用度来衡量,得到模块的失效率后,利用可靠性预计 软件 RELEX 中的 RBD 模型画出可靠性方框图(见图 2) ,将方框图中每个模块的 失效率或 MTBF 输入,如果可以维修的模块还必须输入维修性参数,即可计算出 系统的不可用度。 5.2 计算条件 (1) 质量系数 我司产品使用的元器件符合 Bellcore RPP TR332 中的第 II 级要求,因此: πQ=1.0 (2) 环境系数 我司产品运用的环境见表-1: 表-1
··
电池 图-2
图2
W64AAZ 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方框图
复合模型的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在考虑维修性的时候,这里采用可靠性预计软件 RELEX 中的 RBD 计算模型计算。 4. 使用条件
4.1 使用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40℃~65℃ 存储温度:-40~70℃ 相对湿度: 95%(无冷凝条件、40 ℃±2 ℃)
艾默生商业秘密
3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W64AAZ 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1. 前 言
本报告是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W64AAZ 产品可靠性指标不可用度的的计算书。 本报告简述了 W64AAZ 产品的使用条件和基本工作原理,详细地介绍了不可用度的计 算依据和方法,报告给出了产品可靠性预计结果。 本报告可以作为开发人员进行产品设计时提供可靠性方面的指导,也可以向我司产 品用户提供该产品的有关可靠性信息。
艾默生商业秘密 1
NO.L2047
NetSure801 电源系统可靠性预计报告
电池1 AC输出 输入
交流配电
电池2 整流模块1
直流配电
输出
AC
整流模块2 整流模块10 监控模块
图 1 系统原理说明
DC
··
3.3 可靠性模型 W64AAZ 的可靠性模型为复合模型,可靠性方框图见图 2。
整流模块1 开始 监控单元 交流配电 结束 整流模块2 ⊕ 直流配电 整流模块10
3.1 产品简介 ............................................................................................................................. 1 3.2 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 1 3.3 可靠性模型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