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 (2)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期末考试复习)

在16级基础上更新的重点,水印没有去掉。
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细胞学说提出者:施旺和施莱登。
3.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质膜:1、细胞质膜: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利用血影进行研究2、膜脂:甘油磷脂、固醇、鞘脂;甘油磷脂:卵磷脂以及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①具有一个与磷酸基团相结合的极性头和两个非极尾。
1、膜蛋白的类型:①周边膜蛋白(外在膜蛋白):水溶性蛋白质,非共价键的形式;②整合膜蛋白(内在膜蛋白);③脂锚定膜蛋白:通过共价键插入脂双分子中。
2、去垢剂:一端亲水,一端疏水,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3、胞质膜的基本特征:流动性(温度)和不对称性。
4、膜的运动方式:①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②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③脂分子尾部的摆动;④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上下翻转)。
5、成斑现象:在某些细胞中,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已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排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即所谓成斑现象。
(……聚集在细胞的一段,即成帽现象。
)16.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物质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导;病原微生物识别和侵染特异的宿主细胞的受体也存在于质膜上;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⑦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跨膜运输:1、离子通道的特征:①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②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结构
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四大结构组成。
(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表皮,由脂质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外表构成细胞的外廓。
(2)质膜:是外膜和内膜的结合体,其功能是把细胞质及细胞器室内外分隔开来,上覆有特殊膜蛋白,负责运输、吸收、抗拒等内部结构和功能。
(3)细胞质:是细胞的水分子及其他微量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葡萄糖、磷脂、磷酸、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4)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器官体,由质膜和内膜组成,有线粒体、质体、质颗粒、核仁、微体、质粒、囊泡、小体、溶解体等不同类型的结构体。
2、细胞特征
(1)活性:细胞有生长、分裂、衰老等活性,从而维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和功能的平衡。
(2)多样性:细胞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
(3)分化:细胞可以发生分化,由简单的细胞分化成复杂的细胞,充分发挥其功能。
(4)细胞间共存:细胞之间是相互共存的,调节着彼此间的功能。
3、细胞生物学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是研究细胞的生物学技术,其中包括细胞动力学、细胞培养系统、细胞形态及形态分析、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等。
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形成、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

1细胞生物学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分*20=20分)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
2.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应该是RNA 。
3.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指能够区分两点或两线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4.活细胞用詹纳斯绿B 染色后,被染成兰绿色的棒状或颗粒状的结构是线粒体。
5.胞内受体一般有三个结构域:与信号分子结合的C 端结构域.与DNA 结合的中间结构域和活化基因转录的N 端结构域。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 是转运氨基酸的运载工具,核糖体则是蛋白质合成的装配场所。
7.70S 核糖体中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是23SRNA 。
8.磷脂在线粒体内外膜上的组成不同,外膜上主要是磷脂酰胆碱,内膜主要含心磷脂。
9.植物细胞中的有色体,白色体和叶绿体都是由前质体转变而来的。
10.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中产生ATP 的细胞器,但二者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线粒体转化的是化学能,而叶绿体转化的是光能。
11.蛋白质转入内质网合成至少涉及5种成分: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止转移序列和转位因子。
1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有细胞核膜,具成型的细胞核,后者只有拟核。
13.植物中多糖作为细胞结构成分主要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14.构成膜的脂肪酸链越长,膜的流动性越弱。
15.如果将淡水植物放在海水中,它的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
16.根据参与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受体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偶联受体。
17.构成细胞核的蛋白质主要由游离核糖体合成,并通过核定位信号的引导进入细胞核。
18.溶酶体的标记酶为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标记酶是过氧化氢酶。
19.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根据接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的原初受体不同而区分为NADH 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20.周期蛋白一般可分为G1期周期蛋白和M 期周期蛋白。
21.甘油二酯(DAG )可被磷酸化而失去第二信使的作用,也可被水解而失去第二信使的作用。
细胞生物重点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探讨了细胞生命现象的发生规律和本质。
2.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R.Hooke,而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科学家J.Swammerdan 3.经典细胞生物学的内容(四个基本概念):1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4 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和进化1.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原核细胞包括:蓝藻、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1.生物膜: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1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2 膜蛋白(跨膜蛋白膜周边蛋白质脂锚定蛋白)3 膜糖3.胆固醇的作用:1 加强质膜的作用2 调节膜的流动性。
(膜的液晶态)4.什么叫兼性分子(双亲媒性分子)?:分子的两端,一端是亲水的,为极性头部,另一端是疏水的,为非极性尾部,这种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分子叫做兼性分子。
5.脂质体:大部分的磷脂和糖脂分子在水环境能自发形成双层,而且这样的脂双层又能自我封闭形成脂质体。
(双层亲水头部分别向外,疏水尾部相对形成一个圆环)6.膜蛋白的三种类型:跨膜蛋白(许多跨膜蛋白也是兼性分子),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脂锚定蛋白与脂分子的两种连接方式:1 蛋白质与脂双层的碳氢键形成共价键而被锚定在脂双分子层上2 蛋白质通过寡糖链间接与脂双层结合,主要是蛋白质的羧基端与包埋在脂双层外层中的糖基磷脂酰肌醇相连,而被锚定在质膜外层。
7.分离几种膜蛋白不同试剂或条件:跨膜蛋白——去垢剂(Triton X-100和SDS)分离外周蛋白一般用比较温和的条件处理,如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PH,加入金属螯合剂等分离脂锚定蛋白用去垢剂或有机溶剂处理。
8.液体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做球形蛋白质与脂类的二级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包括:生物膜结构体系、遗传信息表达体系、细胞骨架体系。
3.病毒的增殖过程简单分为三个阶段: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病毒的组装、成熟与释放。
4.膜脂的三种类型: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四种运动方式:侧向运动、自旋运动、尾部摆动、翻转运动;膜蛋白的三种类型: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脂锚定膜蛋白。
5.跨膜结构域是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主要部位。
6.红细胞的质膜是最简单、最易研究的生物膜;膜骨架赋予它既有很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
7.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的方式有:桥粒、黏合带;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锚定连接方式有:半桥粒、黏合斑。
8.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电突触可以快速实现细胞间信号通讯,化学突触则表现出动作电位在传递中的延迟现象。
9.细胞表面的黏着分子中,钙黏蛋白属于同亲型结合;选择素和整联蛋白属于异亲型结合;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既具同亲型结合,又具异亲型结合,且不具有Ca2+依赖性。
10.胶原是胞外基质最基本的结构成分。
11.胞外基质中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共同存在,分别赋予了组织以弹性和抗张性。
12.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其中载体蛋白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和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介导被动运输。
13.植物细胞协同运输的驱动力是H+电化学梯度,动物细胞协同运输的驱动力是膜两侧的Na+电化学梯度。
14.组成型的外排途径与分泌型的外排途径的重要区别是:是否需要激素信号刺激。
15.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典型途径是卡尔文循环;光反应中形成的ATP、NADPH这些活跃的化学能主要在还原阶段被利用,每次循环固定 1 个CO2分子,需 3 个ATP和 2 个NADPH。
16.溶酶体发生途径中,催化溶酶体酶磷酸化生成M-6-P的两种重要酶类分别是:N-乙酰葡萄胺磷酸转移酶、磷酸葡萄糖苷酶。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拟核: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称为拟核。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它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
3、复合糖:细胞中寡糖或多糖存在的主要形式有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和脂多糖等,这些复合产物也成为复合糖。
4、被动扩散: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故也称为被动扩散。
5、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称其为被动运输。
6、主动运输:细胞也需要逆电化学梯度转运一些溶质,这时不但需要运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7、内膜系统:是细胞之中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还有过氧化物酶体。
8、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9、网质蛋白:是普遍存在于内质网网腔中的一类蛋白质。
驻留信号可通过与内质网膜上相应受体的识别结合而驻留于内质网腔不被转运。
10、肌质网:在肌细胞中,十分发达的光面内质网特化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肌质网。
1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12、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的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13、转录: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分子的过程,是细胞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重要环节。
14、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15、基因组:实质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1.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3.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4.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5. 细胞的特殊功能:在细胞生物学中,还有一些细胞具有特殊的功能。
例如,神经元是传递神经信号的细胞,激活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细胞生物学02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E.coli
1. 吸附 2. 侵入 3. 复制 4. 成熟 5. 释放
三、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生物大分子→细胞 → 病毒
有说服力
课后作业:有何依据?
第三节 原核细胞和古核细胞
➢ 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体积为细菌的 1/3,直径为0.1~0.3 μm;
➢ 具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 环状双螺旋DNA,能指导合成700多种必需蛋白;
➢ 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 1500个;
➢ 具有感染性,其中不少是致病的病原体,尤其是 一些慢性病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
由于没有核膜将核和细胞质分开,DNA的复制、 RNA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
2. 细菌的细胞表面结构
细胞膜 细胞壁
荚膜
特化结构 中膜体
鞭毛
1) 细胞膜
多功能性
➢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
➢ 还具有真核细胞线粒体的部分功能;
2) 中膜体
间体或质膜体(mesome)
➢ 由细胞膜内陷产生,每细胞含一到数个;
包括核骨架和胞质骨架,由一些特异蛋白构成的网络 体系;主要对细胞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合理布局起支架 作用,也与胞内大分子运输、细胞分裂等相关
二、细胞大小及其分析
表2-1 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见课本P33)
➢典型的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 在1~10μm之间,而高等植物 细胞的直径平均为10~100μm, 一般为20~30μm
病毒类型: DNA病毒和RNA病毒
形态:立体对称型和螺旋对称型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细胞生物学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为大家梳理高考生物中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能够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还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等。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工厂”,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也是双层膜结构,内部有基粒和基质。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前者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后者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组成。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细胞生物学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领域:(一)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二)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三)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四)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五)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七)细胞的起源与进化(八)细胞工程 3、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4、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真核有核膜2原核除了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3原核的细胞膜和真核的不一样4细胞分裂方式不一样5、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6、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为:(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形成脂分子层,它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但在脂筏中存在某些有助于其结构相对稳定的功能蛋白(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菜其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双层脂分子中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
然而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膜两侧其他生物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同时也形成了赖以完成多种膜功能的脂筏等结构。
7、膜脂的成分;膜脂的运动方式膜脂的成分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一、第二章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
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细胞生存与繁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和酶。
这些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空间不得小于100nm。
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细胞,似乎是不可能存在。
3.请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
ii.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
4.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细胞的生存必须具备细胞膜、核糖体、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物质和结构:i.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为DNA、RNA、蛋白质的复制、转录翻译提供了结合位点,使代谢反映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又为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提供了选择性物质运输的通道,其中伴随能量的传递。
细胞生物学各章节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细胞质膜1、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转运的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转运的溶质分子其自由能变化为正值,因此需要与某种释放能量的过程相耦连。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中。
3、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
紧密连接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紧密连接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过胞外间隙扩散到另一侧,形成渗透屏障,起重要封闭作用,二是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质膜分子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4、通讯连接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方式,位于特化的具有细胞间通讯作用的细胞。
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转运、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主要包括间隙连接、神经元间的化学突触和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动物与植物的通讯连接方式是不同的,动物细胞的通讯连接为间隙连接,而植物细胞的通讯连接则是胞间连丝5、桥粒是一种常见的细胞连接结构,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
一个细胞质内的中间丝和另一个细胞内的中间丝通过桥粒相互作用,从而将相邻细胞形成一个整体,在桥粒处内侧的细胞质呈板样结构,汇集很多微丝,这种结构和加强桥粒的坚韧性有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Ⅰ、被动运输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转运的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简单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2)协助扩散②存在最大转运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
如超过一定限度,浓度不再增加,④不需要提供能量。
属于这种运输方式的物质有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物质Ⅱ、主动运输物质从浓度梯度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方向跨膜运输的过程。
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生产的能量,也需要膜上载体协助。
属于这种运输方式的物质有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二)引言: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具备全面了解各种细胞生物学知识与概念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准备细胞生物学考试的学生们充分理解这一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正文:一、细胞分裂1.细胞周期控制机制G1期控制S期控制G2期检查点M期控制检查点相关蛋白2.有丝分裂早期发生的事件:染色质凝缩,核仁消失等中期发生的事件:纺锤体形成,有丝分裂纺锤纤维的结构与组成晚期发生的事件:染色体分离,细胞膜的形成3.减数分裂早期发生的事件:染色质凝缩,四染色体联会等中期发生的事件:纺锤体形成,减数分裂纺锤纤维的结构与组成晚期发生的事件:染色体分离,细胞膜的形成4.细胞周期疾病肿瘤的发展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细胞周期蛋白激酶的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联细胞周期调节的临床应用5.再生医学中的细胞分裂干细胞与再生能力干细胞的分化与定向分化体细胞克隆的原理及应用二、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膜与信号传导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信号传导通路离子通道与信号传导2.内质网与信号传导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内质网对蛋白质修饰的作用内质网的信号传导机制3.细胞核与信号传导DNA复制与转录过程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调控与信号传导4.细胞生长因子与信号传导细胞生长因子的结构与分类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细胞生长因子在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5.跨膜信号传导的临床应用靶向治疗与分子靶点药物的设计与开发基因编辑的医学应用三、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1.微管与细胞运动微管的结构与功能微管动力蛋白细胞极性与微管运动的调控2.微丝与细胞运动微丝的结构与功能微丝相关蛋白细胞骨架重构与微丝运动3.中间纤维与细胞运动中间纤维的结构与功能中间纤维蛋白细胞应激与中间纤维变化4.细胞与细胞间的运动细胞间连接的结构与分类细胞间连接对细胞运动的作用细胞间运动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5.细胞运动的临床应用肿瘤细胞迁移与转移细胞治疗与移植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细胞运动的关系四、细胞分化与发育1.多能性细胞与细胞分化干细胞的分类与性质分化诱导与细胞命运决定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2.细胞命运决定的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BMP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3.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的三个阶段胚胎干细胞在器官发生中的作用遗传控制与胚胎发育4.细胞再生与组织工程组织再生的机制与应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细胞外基质与组织再生5.细胞分化与疾病细胞分化缺陷与先天性疾病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细胞分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总结: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细胞生物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涵盖了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分化与发育等关键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三、名词解释1.常/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
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2. 细胞融合: 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3. 膜泡(囊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4.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
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5.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6. 胞间连丝: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
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7.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8. 天线色素:天线色素是能够吸收光的色素,又称捕光色素或光吸收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只具有吸收聚集光能的作用,而无化学活性。
9、第二信使:细胞可通过两个途径将细胞外的激素类信号转换成细胞内信号,然后通过级联放大作用引起细胞的应答。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膜相结构:指真核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结构,包括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的所有膜性细胞器。
如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核被膜、过氧化酶体等。
2、非膜相结构:指纤维状、颗粒状或管状的细胞器,如染色质(染色体)、核仁、核糖体、核骨架、核基质、细胞基质、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中心体等。
3、拟核:原核细胞内含有DNA区域,但由于没有被核膜包围,这个区域称为拟核。
4、中膜体: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它是原核细胞质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其中有小泡和细管样结构,含有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类物质),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结构。
5、胞质溶胶:即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或称为胞质溶胶。
6、生物膜:现在人们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7、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细胞膜和胞质溶胶层三者构成,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
8、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已丧失某些独立性,而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为达到各细胞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需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9、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它是由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形成的点状融合构成的一个封闭带。
10、间隙连接: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细胞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子对接把相邻细胞连在一起,相邻细胞之间约有3nm的间隙,故间隙连接处可见七层结构(四暗夹三明)。
11、锚定连接:是由一个细胞骨架系统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而成的。
12、黏着带:常位于上皮细胞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是由黏合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带状结构,其特点是相邻质膜并不融合,而隔以15~20nm的间隙,介于紧密连接与桥粒之间,所以黏着带又被称为中间连接。
13、黏着斑:是细胞以点状接触的形式,借助于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相邻。
2012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2)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膜的化学组成;重点阐述了细胞连接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功能,并对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要求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连接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
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2、脂质体3、双型性分子(兼性分子)4、内在蛋白5、外周蛋白6、细胞外被7、细胞连接8、紧密连接9、桥粒 10、膜骨架11、血影 12、间隙连接 13、细胞粘附分子 14、细胞外基质生物膜系统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
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
4、动物细胞间的连接主要有、、和四种形式。
5、细胞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叫,由组成,中间有一个直径为 nm的孔道。
6、构成动物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和。
7、胶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其肽链的结构特点是。
8、蛋白聚糖是由和核心蛋白的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
糖胺聚糖的结构单位是。
9、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和等。
10、参与锚定连接的骨架系统可分两种不同形式,与中间纤维相连的主要包括,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
三、选择题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E、糖类和脂类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E、合成脂类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5、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细胞生物学重点概念整理

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细胞生物学重点概念整理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细胞生物学重点概念整理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
在生物学考研过程中,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给出一些细胞生物学的重点概念整理,供考生参考。
一、细胞的分类与结构1. 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真核膜和细胞器,结构相对简单;真核细胞具有真核膜和多种细胞器,结构复杂。
2. 细胞的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起到保护和选择性渗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溶质的总称;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化1. 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对外界物质的摄取、转化与排泄等生物化学反应的总和。
细胞代谢可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方式,其中有氧代谢产生较多能量。
2. 能量转化:细胞能量主要通过细胞呼吸来转化。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其中,糖解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丁酸,三羧酸循环将这些产物进一步氧化,最终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
三、细胞的生长与分裂1. 生长过程:细胞生长是指细胞增长体积和物质含量的过程。
细胞生长包括增殖期、衰老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其中增殖期是细胞生长最为活跃的阶段。
2. 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有两种方式,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有丝分裂期间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和等分的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减数分裂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重组,产生四个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四、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1.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
内源性信号是细胞内分子或离子的浓度变化所产生的信号;外源性信号是细胞外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与作用所产生的信号。
2. 细胞调控:细胞调控是细胞内外环境变化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细胞生物学总结(复习重点)——1-2.绪论与简介

细胞生物学总结(复习重点)——1-2.绪论与简介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6.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说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组成细胞膜的组要化学成分就是什么?这些分子就是如何排列的?膜脂、膜蛋白、膜糖类。
膜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极性头部朝向内外两侧,非极性尾部相对排列位于膜的内部;整合膜蛋白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外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膜的内表面;膜糖类就是分布与细胞膜外表面的一层寡糖侧链。
2.生物膜的两个显著性特征就是什么?①流动性:膜脂与膜蛋白都就是可运动的。
②不对称性:膜的内外两层的膜脂种类、分布不同;整合膜蛋白不对称镶嵌,外在膜蛋白在内表面;膜糖类分布在外表面。
3.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被动运输其转运方向为顺浓度梯度,不消化代谢能。
(2)主动运输需要消化细胞的代谢能,但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包括离子泵与协同运输。
①离子泵本身具有ATPase活性,在分解ATP放能的同时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协同运输在动物细胞就是借助顺浓度转运Na+,即消耗Na+梯度的同时实现溶质的逆浓度转运,就是间接地消耗ATP。
4.以钠钾泵为例,简述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①在胞质侧结合3个钠离子;②水解ATP,本身磷酸化;③构象变化,钠离子转移到胞外侧,释放钠离子;④结合胞外2个钾离子;⑤去磷酸化;⑥构象变化,钾离子转移到胞质侧,释放钾离子。
5.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主要过程①膜外侧LDL受体与LDL结合;②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③内陷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④有被小泡脱衣被,与内体融合;⑤内体酸性环境下受体与LDL分离,返回膜上。
、第五章细胞信号传导1.cAMP信号通路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主要2条信号转导通路。
信号通路的前半段就是相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识别结合胞外信号分子,导致G蛋白三聚体解离,并发生GDP与GTP交换,游离的Gα-GTP处于活化状态,导致结合并激活效应器蛋白。
但两条通路的效应器并不相同,因此通路后半段组成及产生的细胞效应存在差别:(1)c AMP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就是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cAMP,进而活化蛋白激酶A(PKA),导致靶蛋白磷酸化及一系列级联反应;(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就是磷脂酶C(PL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IP3与DAG,DAG锚定于质膜内侧,IP3扩散至内质网,刺激内质网释放Ca2+,至胞质Ca2+浓度升高,DAG与Ca2+活化蛋白激酶C(PKC),并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
2.试述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机制细胞膜与内质网膜上均有Ca2+泵与Ca2+通道,①Ca2+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胞质中的Ca2+转运至胞外或内质网腔,使静息状态下胞质Ca2+浓度极低(10-7摩尔浓度);②当信号分子与Ca2+通道蛋白特异结合(如内质网上的Ca2+通道蛋白与IP3结合、突触后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与乙酰胆碱结合),会引起Ca2+通道瞬间开放,使胞质Ca2+浓度迅速升高,产生细胞效应。
3.总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与基本特征组成:①配体即胞外信号分子;②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内受体;③第二信使或分子开关;④细胞内成级联激活的一系列效应酶; 基本特征:①特异性:受体-配体结合特异性及“效应器”特异性;②放大效应;细胞内信号放大的级联反应;③网络化与反馈:一系列正反馈与负反馈组成环路组成;④整合作用:大量的信息以不同组合的方式调节细胞的行为。
4.细胞信号传导通路随受体存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1)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与其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就是一些亲脂性小分子,可以透过疏水性的质膜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
①细胞内核受体本质就是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导致抑制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受体暴露其DNA结合位点而调节基因表达;②NO受体具有GC(鸟甘酸环化酶)活性,当其与NO结合时被激活,引起细胞内cGMP浓度升高,激活PKG(蛋白激酶G),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
(2)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信号分子就是亲水性小分子,不能透过疏水性的质膜。
相应的,其受体为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可识别结合信号分子。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则会引起受体构象改变而被激活(如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与酶联受体),或者引起与受体偶联的蛋白构象改变并进一步激活下游的效应酶(如G蛋白偶联受体)第六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1.细胞间连接方式有哪几种?(1)封闭连接: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地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内部,动物细胞中主要就是紧密连接。
(2)锚定连接:通过质膜蛋白及细胞骨架系统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连接在一起。
又分为①与中间纤维相关:桥粒、半桥粒;②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粘合带、粘合斑。
(3)通讯连接:以细胞间建立的连接通道为基础,具有通信功能的细胞连接方式,分为间隙连接、化学突触与胞间连丝。
2.简述间隙连接的结构与主要特征结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间隙连接蛋白,成环状排列;相邻细胞膜上的连接子对接,中央1、5nm的亲水通道;相邻质膜间间隙2-3n m(缝隙连接),通常集结分布。
通透性调控特点:对小分子物质的通透能力具有底物选择性;通透性受细胞质Ca2+与pH调节;胞外化学信号的调节;第七章内膜系统与核糖体1.请您说明蛋白质合成信号肽的假说①分泌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②胞质存在信号识别颗粒(SRP),当多肽链合成到80个氨基酸残基长度,SRP与信号肽结合,合成暂停;③内质网膜表面存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停泊蛋白DP),可特异结合SRP,将核糖体定位到内质网表面,肽链从内质网膜上的通道进入内质网腔,多肽链合成继续。
2.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功能?①细胞的分泌活动;②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③蛋白酶的水解与其它加工过程;④蛋白质的分选及运输。
3.溶酶体的基本类型与功能就是什么?溶酶体的膜有什么特殊性?(1)溶酶体的类型:①初级溶酶体,②次级溶酶体:分为自噬溶酶体与异噬溶酶体;③残余小体。
(2)功能包括①细胞成分的自我更新;②防御功能;③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④其它特殊功能:参与细胞分泌的调节、受精过程中顶体反应、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自溶作用)。
(3)溶酶体膜的特性:①膜内侧高度糖基化; ②膜上分布有H+泵;③膜上有载体蛋白。
4.请您叙述溶酶体形成过程①RER发生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②进入运输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CGN处,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形成M6P分选信号;③高尔基体TGN 上存在M6P受体,募集溶酶体酶并浓缩;④出芽形成网格蛋白包被小泡;⑤脱衣被后与内体融合,酸性环境中受体解离再循环,初级溶酶体形成。
5.试述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溶酶体在结构,功能与发生上的关系(1)内质网:①糙面内质网进行膜蛋白、可溶性蛋白合成,光面内质网进行膜脂合成;②内质网出芽形成运输小泡,其内包含了内质网合成的各种物质;③运输小泡转移至高尔基体顺面,并与之融合。
(2)高尔基体:①CGN部分膜来自内质网,并对来源于内质网的物质进行进一步加工;②高尔基体各部分扁平囊之间以囊泡转运的形式实现成分的更新,总体方向就是顺面→反面,在各部分有不同的酶或受体的定位,依次对蛋白进一步加工、分选与浓缩,③TGN部分扁平囊末端膨大出芽形成大囊泡,其内包含了已经完成加工分选的产物,依据内含物成分的差别,大囊泡可以就是各种分泌泡或溶酶体,此外逃逸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也以囊泡的形式被送回到内质网。
(3)参见上面No、9。
综上所述,内质网就是内膜系统的发源地,高尔基体、溶酶体的膜成分、可溶性蛋白均来自内质网,但就是内质网的产物必须在高尔基体处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有功能的分子,经过高尔基体的分选方可到达目的地;高尔基体就是内膜系统的枢纽,就是重要的转运途径,分泌性蛋白、膜蛋白、溶酶体酶、胶原纤维等胞外基质等成分都就是通过高尔基体完成其定向转运过程的。
6.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论述高尔基体就是极性细胞器1、(1)结构:扁平膜囊与大小不等的囊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高尔基体顺面网状结构(CGN)、②高尔基体中间膜囊(medial Golgi)、③高尔基体反面网状结构(TGN)与④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
(2)功能:①细胞的分泌活动,②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③蛋白酶的水解与其它加工过程,④蛋白质的分选及运输。
(3)参考上题第(2)部分。
第八章线粒体1.简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囊状结构:①外膜:平整光滑,厚约6nm,通透性大;②内膜:内折形成嵴,厚约6-8nm,通透性低,高度选择性,表面基粒,即ATP酶复合体;③膜间腔:宽6-8nm,与嵴内腔相通;④内室或内腔,内膜包围而成,线粒体基质,就是线粒体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2.简述线粒体基粒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即ATP酶复合体(复合体Ⅴ):将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的结构,就是偶联氧化磷酸化的关键结构:①头(F1因子)可溶性ATP合酶,促进ATP合成;②柄部:寡霉素敏感性蛋白;③基片(F0因子) 镶嵌于内膜,质子通道。
3.请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细胞呼吸的4个阶段及完成部位第九章细胞骨1、简述微管的化学组成成分及生物学功能微管蛋白,分α微管蛋白与β微管蛋白两种亚基。
功能:与其它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基粒、中心粒、鞭毛、纤毛、轴突、神经管等结构,参与细胞器的分布、细胞形态的发生与维持、细胞内轨道运输与细胞分裂。
2.简述微丝的化学组成成分及生物学功能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包括4种α肌动蛋白与一种β肌动蛋白、一种γ肌动蛋白。
功能:①形成细胞皮层;②组成应力纤维,通过黏合斑与细胞外基质相连;③伪足的形成依赖于肌动蛋白的聚合;④平行排列形成微绒毛的轴心;⑤胞质收缩环;⑥肌细胞的收缩。
3.微管就是如何组装的?①α与β微管蛋白二聚体就是微管装配的基本单位,异二聚体首尾相连形成微管原纤维;②原纤维侧面扩展至13根时,合拢为短管状;③两端不断加入新的二聚体,使之延长。
4.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有哪些细胞骨架成分参与其中?其工作原理就是什么?1、有丝分裂就是在细胞骨架引导下的核物质与胞质的均等分配:①核分裂:染色体的运动有赖于纺锤体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在分裂前期开始组装,动粒微管捕获染色体,加上极微管与星体微管共同形成纺锤体,借助于微管的组装与解聚引导染色体在中期排列于赤道面;到后期动粒微管解聚、极微管组装延长,星体微管与膜结合,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促使染色单体分离,到末期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核分裂结束时纺锤体微管解聚。
②胞质分裂:有丝分裂末期,在即将分裂的细胞中部大量微丝反向平行成束排列产生一个收缩环,通过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相对滑动收缩环具有收缩功能使细胞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