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总结播音主持记者考试必备
记者资格证考试《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总结
记者资格证考试《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总结记者资格证考试《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总结【重点复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舆论导向(监督)、真实性原则、新闻价值、习近平讲话。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3、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自愿让渡的原则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二、毛泽东思想5、毛泽东思想(★★★★)形成: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成熟发展时期(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继续发展和渐臻丰满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发展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等群众路线:(1)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广播电视业务知识整理(完整)
精心整理广播电视业务知识整理(完整)1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考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1熟悉带机采访2灵活把握记者角色3熟练操作摄录器材4注重分工协作。
4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关键性信息的采访应该交由带机采访来完成,这是因为带机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能够产生“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
5新闻线索是在新闻实践中,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67确立选题包括:91011*选题的步骤1213*14广播电视15161718电视摄录19全景2021*22背面方向。
232425声说话。
26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结构线索单一,层次清楚,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27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28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新闻中的名词术语,另一种是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9*导语写作特点:具体形象,简短精炼,照应主体。
30常见的导语类型包括直接式导语和延缓式导语。
31倒金字塔式结构:导语之后,新闻主体按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的关心程度排序的一种结构。
32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主体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的进程。
33逻辑关系结构:导语之后,主题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
34金字塔式结构: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按照新闻事件的发生顺序或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安排组织材料。
适用于趣味性或反常性较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35新闻专题报道是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专题一般采用纵式、横式和递进式三种结构。
36*新闻专题特点:1主题开掘深刻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整理)全面年全国广电记者播音主持人资格考试复习要点.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复习要点综合知识一、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世界的物质性:马克思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揭示了各种具体物质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是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
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因为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
其辩证关系表现在:第一,量变时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得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得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
第二,质变引起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
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完整word版)播音主持考试重点整理1-6
第一章P1 填空1.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以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为诞生标志。
2.我国国家电视台也终于在1958年5月1日创建,原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P6 填空1.被公认的主持人节目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当时的荷兰对外广播由艾迪·勒达兹开办了一个名叫《快乐电台》的栏目。
2.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设立了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开创了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节目的先河。
P2 简答应当怎样认识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呢?1,、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2、具体到播音主持工作的特点,语言传播是主要的工作手段,他们的传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各个不同领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导向。
P5 简答播音主持工作的社会影响1.播音主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受众的桥梁和纽带。
2.事实上播音主持工作在完成传播任务的同时,对社会的引导功能,示范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如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品味,审美情趣,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都有着“点滴渗透”“潜移默化”的特点.P7 简答播音员,主持人,两个直接面对受众进行传播的岗位之间联系与区别,继承与发展?一.共同点:a.是他们的工作岗位,同样处于广播电视媒体而受众的最前沿.B。
是他们的传播方式,都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
C。
是他们的职业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党的语言艺术工作者,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个性更加鲜明的主持人,他们共同服务于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这个根本的性质不变。
二.相异:继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和播音前辈的延安精神的前提下,时代发展,广播电视与时俱进所带来的变化。
三.差异;1。
传播身份色彩:播音员一般只承担将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最后一道工序,a.播音员自身无论节目还是受众之间都是一种业务相对单一和单向的传播关系.b。
其传播的信息理所当然的完全代表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意志。
c.播音员的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有声语言的表现层面.根据传播的需要,主持人节目有许多开放的,动态的节目形态,很多主持人说的话来不及经过编辑部的批准,况且传播方式上吸纳了“人际传播”特点,多采用“亲近性文本”,同时强调“个性化"传播策略,事实上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上而下的“官方色彩",总之主持人的传播,强调与受众之间朋友般的“共识,共享”的平等关系,因此,主持人的传媒角色更加平易近人的,受众喜闻乐见的,人格化,个性化的色彩。
播音主持综合资料
播音主持综合资料播音主持之晨练首先,练声的时间以早晨为好,练声之前做一些热身活动(如:扩胸运动,广播体操等),然后做口部训练操。
(主要是唇部和舌部的训练)第二,然后找好练声的正确姿势,双脚自然分开与两肩同宽,头面向正前方,不抬不压。
两肩要放松,然后先做深呼吸的练习。
接下来从字到词再到短句、到段落、最后到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这是第一点。
第三,元音a/o/e/i/u/ü这几个音应该作为练声的基本音素。
特别是元音a的练习(如,a的延长音,a的直上之下,a的绕行等。
)第四,训练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用科学的用声方式进行练习,否则适得其反。
从每天的10分钟一直到多日练习后的30分钟,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声带没有不适的感觉为准。
第五,如感到声带不适,可以:1、用热气熏喉头(一杯热水,双手捂在水面露一个小口,嘴对着小口吸气、呼气)。
2、可做气泡音的练习。
播音主持之吐字发声1、播音主持用声的正确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是指胸、腹所有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隔肌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的呼吸方式。
2、吸气要领:(1)两肩放松,两肋打开,胸腔向四周扩伸。
(2)横膈下降,吸气到肺底。
(躯干下部渐渐向四周扩张,腰带渐紧)。
(3)小腹站定。
(进气时,小腹保持微收状态;腹肌保持绷的状态)。
3、呼气要领:开始呼气时,两肋不能立即放松,要形成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对抗。
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形成一种且战且退状态,两肋有控制回缩,横膈有控制上升,从而控制气息呼出均匀、稳劲,持久。
4、吐字归音根据汉语语音特点,把一个音节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
通过对各阶段的精心控制,达到字音清晰,圆润、有力的境界。
一个音节是由字头、字腹、字尾、几部分组成。
吐字归音要领实际上就是讲字头、字腹、字尾的控制。
出字:出字要求字头部位一定要准确、有力、叼住、弹出。
立字:是指韵腹的发音,字音响亮的关键主要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上。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张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同事李某的姓名,捏造公司另一同事黄某有小偷小摸行为。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和黄某的( )。
A.荣誉权姓名权B.姓名权名誉权C.姓名权隐私权D.名誉权荣誉权2.【问答题】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是怎样的?3.【问答题】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单选题】《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A.斯诺B.斯特朗C.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5.【单选题】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是():①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②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③可以表达个人对社会现象的观点;④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问答题】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7.【问答题】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8.【多选题】主持人运用话题技巧,包括下面一些方面()。
A.要考虑到栏目和自己今后的发展,尽情发挥B.要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和欣赏品味C.要考虑到自己的专业特长、个性特点D.对话题所涉及领域的熟悉和了解程度;E.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素材内容和栏目的要求9.【问答题】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10.【问答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问答题】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12.【问答题】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13.【问答题】《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14.【多选题】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中央日报》B.《中国日报》C.中央广播电台D.中央通讯社15.【问答题】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16.【单选题】关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音主持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活动。
联考播音必备知识点总结
联考播音必备知识点总结一、节目主持基础知识1. 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主持人是节目的组织者、统筹者和协调者,主持人负责整个节目的策划、设计和执行。
主持人要善于发掘节目的亮点,控制现场气氛,配合音效和灯光效果,使整个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2. 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要善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辞章造诣和修辞技巧,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吸引听众。
3. 主持人音质和声音表现力主持人的音质要醇厚悦耳、音量适中。
声音表现力包括音调、音色和节奏等方面,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声音表现方式,以期调动听众的兴趣,使节目更富有表现力。
4. 调控现场气氛主持人要善于调节现场的气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放松或者严肃,使节目现场充满欢乐、活力和温馨。
主持人需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听众情感,让他们产生一种亲近、温馨或幽默感。
5. 主持人心理素质主持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包括对待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与听众沟通时的心理适应能力等。
主持人要善于处理突发状况,避免因为一时慌乱而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进行。
6. 职业道德和素质主持人应遵循主持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行合一、举止得体、亲和有礼,维护自己的形象,塑造亲和力和信任感。
主持人还需要有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和对待工作充满激情的职业素养。
二、节目主持技术要点1. 主持人话术技巧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善于运用话术技巧,包括情感表达、语速控制、停顿与铺垫等,使自己的节目表现更加生动有趣。
主持人要注意寻找节目的亮点,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聆听。
2. 主持人节目空档处理在节目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空档,主持人需要善于处理这些空档,可以选择与听众互动、介绍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场景、播放一些适当的音乐等方式填充空档,使节目更加连贯流畅。
3. 主持人互动手段主持人要善于与听众互动,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动游戏等方式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增加听众的参与感和投入感,使整个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最新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知识点
最新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知识点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一)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一、广播电视采访(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2 、考试方式为闭卷,现场抽题,现场录像。
3 、口试满分为100 分。
4 、试题类型包括新闻播报、话题主持。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内容包括:一、播音主持工作及职业规范(一)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播音主持工作特点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定位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二)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勤奋敬业德艺双馨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树立良好的行业内外形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三)规范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工作的意义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二、普通话语音知识和播音发声常识(一)普通话语音知识普通话概念普通话语音特点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知识(二)播音发声常识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呼吸原理及方法口腔控制原理和要领吐字归音的方法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一)创作准备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备稿的定义、内容、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感受、态度、感情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二)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情景再现的定义、展开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内在语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把握对象感的定义、特征、把握以及应避免的几个误区(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停连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重音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语气的定义、感情色彩和分量、声音形式节奏的定义、类型以及方法(四)即兴口语表达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与分类串联词的定义、功能、把握以及创作追求话题的进入、衔接转换、结束等操作技巧临场应变的定义、要求、依据、现场控制以及应变策略四、播音主持业务(一)文稿播读1 、新闻类节目及其分类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新闻消息的播读新闻评论的播读新闻专稿的播读2 、文艺类节目及其分类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文艺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3 、社教类节目及其分类社教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社教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4 、财经类节目及其分类财经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财经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二)话题主持1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新闻评论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2 、财经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财经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3 、服务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服务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4 、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综艺娱乐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五、播音员主持人形象(一)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概述1 、形象的定义2 、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个人形象(二)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1 、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2 、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三)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1 、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2 、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关系3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四)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1 、塑造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及搭配技巧发型造型的基本常识和要求化妆造型的基本原则及技巧饰物佩戴的基本常识2 、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体态与节目的统一、语言与体态的和谐3 、注重生活中的形象良好的语言习惯、规范的体态语言注意言谈举止的社会影响口试内容和标准(一)口试内容1 、新闻播报。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关于“匿名消息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用匿名的消息来源B.在报道中解释匿名消息源的背景C.对消息源要求匿名的确切原因,应当作合理的评估与判断D.必须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应做到:至少有一名编审人员知道匿名消息源的真实身份2.【问答题】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是怎样的?3.【单选题】《红与黑》的作者是( )。
A.雨果B.巴尔扎克C.司汤达D.狄更斯4.【问答题】什么是正面宣传?5.【单选题】“设身处地”,可以帮助播音员、主持人()A.缩短与稿件所述情景的时空距离和人物的心理距离等B.拉大与稿件所述情景的时空距离和人物的心理距离等C.模糊稿件内容与现实之间的距离D.更有助于体验受众的想法、需求来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6.【多选题】《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 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
其主编是( ),副刊是()A.瞿秋白B.蔡和森C.呼声D.鼓吹录7.【单选题】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A.新闻B.进奏院状C.朝报D.阁抄8.【问答题】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9.【多选题】“基调”是指:()A.稿件总的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B.播音时总的态度倾向C.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D.播音时声音的高低10.【多选题】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写的A.《新闻学》B.《实际应用新闻学》C.徐宝璜D.戈公振11.【单选题】张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同事李某的姓名,捏造公司另一同事黄某有小偷小摸行为。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和黄某的( )。
A.荣誉权姓名权B.姓名权名誉权C.姓名权隐私权D.名誉权荣誉权12.【问答题】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13.【问答题】《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14.【多选题】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邸钞B.朝报C.进奏院状D.除目15.【多选题】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向导》周报B.《前锋》月刊C.《新青年》季刊D.《共产党》月刊16.【多选题】新闻工作者要“三贴近”,是指要在()。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整理一、播音主持中的备稿六步:答:“备稿六步”是狭义备稿六个步骤的简称。
狭义备稿是播音员主持人播出稿件的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
可概括为六个步骤: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确定基调。
二、主持人临场应变的要求及应变策略:答:1、临场应变的要求:1)反应迅速,举重若轻;2)恰当得体,自然天成;3)化险为夷,锦上添花;4)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临场应变的策略:1)借题发挥,自圆其说;2)欲扬先抑,顺势而发;3)善解人意,及时调整;4)有意岔题,峰回路转;5)以攻为守,合理“冲撞”。
三、播音主持创作中情景再现的内涵:答:1、情景再现的定义:情景再现就是播音员主持人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2、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情景再现的内涵:1)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
2)播音员主持人的联想与想象必须以语言内容为依据,以符合稿件的需要为前提,必须遵循稿件规定的目的、性质、范围、任务,不能信马由缰,任意驰骋。
3)依据语言内容想象出的画面应是连续的、活动的、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4)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联想、想象的目的应该是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需要强调的是,情景再现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要以情为主。
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对语言内容的具体感受,要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进而激发强烈的播讲愿望,而不能只满足于“画面”清晰,只重视景而忽视情。
四、在播音中气息运用的方法:答:在播音发声中,气息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气息的激发因素——思想感情的运动。
气生于情而融于声,气随情动,声随情走;2、注意开源节流——呼和吸是一对矛盾,但呼气时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呼气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加强呼气发声时的控制能力更重要;3、要注意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只是综合状态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其他方面(如: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等)的配合;4、注意联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广电资格考试《播音主持业务》重点知识总结(4)
广电资格考试《播音主持业务》重点知识总结(4)57、财经类节目功能:(1)秉承大经济的概念,报道能反映中国经济脉动和趋势的信息;(2)以选择重大的经济世间、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报道的焦点,凭借专家的鼎力加盟以及高素质采编人员的高速运转,透析复杂的经济现象,倾力维护权威与公正;(3)深度报道经济事件,忠实记录企业变革,向对社会经济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经济环境的介绍,以满足受众学习经济知识和经济运行规则、不断提升经济地位的需求。
58、财经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1)深入理解、全面把握稿件内容;(2)弄懂稿件中出现的专业术语及名词并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3)注意停连重音的准确把握;(4)语言基调朴素舒展,自然从容。
59、新闻评论类话题主持:(1)广播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报刊评论沿袭而来的;一类是更能体现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的评论样式。
(2)电视评论的体裁和样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广播评论相仿的口播评论,基本上采用播音员或主持人口播的方式播出;另一类是视听结合的评论,大致又可分为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和电视述评;(3)新闻评论类话题主持的基本要求:①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②要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③要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60、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规范。
具体要做到:(1)掌握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基本特征:新闻性、政论性和群众性;(2)把握新闻评论类话题操作中关键性的两个问题:选题和立论;(3)掌握两种新闻评论类话题操作的基本形式:点评和“独立成篇”的言论;(4)注意话题的结构,安排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明晰,逻辑要顺畅;(5)把握新闻评论话题语言的基本特点:a、语言要平实;b、在叙事的基础上点评,形成夹叙夹议的特点;c、大量采用口语,减少书面化语言。
61、服务类节目从节目功能上,有教育性、知识性、信息性、服务性四种。
62、如何使“服务”二字落到实处?(1)服务要具体;(2)服务要深入;(3)服务要多样;(4)服务要有特色。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总结[最终版]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总结[最终版]第一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总结[最终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把握五个方面:(1)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2)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4)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5)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2、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含义: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要做到以下五点:(1)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3)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4)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5)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3、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总结(播音主持、记者考试必备)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源。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承认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够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有什么意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哲学派别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线索,使我们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哲学名词、术语而抓住它们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和本质。
他是我们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
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这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的问题。
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腹泻、摄影、反映。
5、列宁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
广播电视业务(播音主持、记者考试__必备)
第一部分广播电视采访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特点有:求新性,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新鲜事实,为获取新闻而采访。
突击性,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
灵活性,记者采访比较灵活,通常只集中于一点,致力于发掘精彩的新闻素材,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采访对象和内容。
广泛性,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各行各业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成就和新经验、新问题,都在记者广阔的采访视线内。
持续性,记者的采访往往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采访,不断提供新的新闻信息。
2、带机采访的特殊性有哪些?带机采访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
因此它不仅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也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
在这里,记者不仅要考虑问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发问;不仅要考虑采录到了什么内容,而且要考虑是以什么方式来采录的;不仅要考虑到被采访者语言内容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其语言表述的生动性等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1、关于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
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2、新闻线索的特点有哪些?一,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二,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三,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四,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3、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包括?一,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
二,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三,来自受众的信息。
四,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等。
4、新闻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确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一,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2023年编辑记者证考试知识点全攻略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1.广播电视新闻旳语言体现应遵守旳原则有哪些?广播电视新闻旳语言体现必须遵照广播电视媒体旳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旳基本原则,详细体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旳语言体现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受;(3)广播电视新闻旳各构成要素都规定真实、精确,语言体现要精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体现旳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旳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旳语言体现通俗易懂,同步也要防止语言体现旳简朴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怎样获取新闻线索旳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重要通过如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重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献、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发言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旳观测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旳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旳信息。
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旳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旳规定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有记者旳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有哪些能力?(1)较强旳现场洞察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旳将是不停发展变化旳复杂状况,记者必须通过观测现场、理解现场、迅速掌握状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旳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旳点进行报道;(2)杰出旳口头体现能力。
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旳观测、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旳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有关信息,因此记者口头体现能力旳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旳质量旳好坏;(3)良好旳心理调整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旳是一种充斥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旳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足旳心理准备,随时应对。
良好旳心理调整能力首先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首先是要保持敏锐旳现场应变能力,既充足发掘随时出现旳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旳突发问题;(4)过硬旳新闻业务能力。
播音主持业务资格证知识点归纳
播音主持业务资格证知识点归纳一、播音发声。
1. 呼吸控制。
- 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其特点是吸气量大、进气无声、呼气均匀、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控制呼气的强弱、快慢等。
- 吸气时,两肋打开,横膈膜下降,感觉气息下沉到腹部,腰部有明显的扩张感。
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气息的流量和流速,做到稳劲、持久、自如。
2. 口腔控制。
- 口腔是发声的重要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
提颧肌可以使面部肌肉积极向上,增加口腔开度,改善共鸣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清晰地发出字音。
- 打牙关是指打开上下颌关节,使口腔的开度增大,为字音的清晰圆润创造条件。
挺软腭能够扩大口腔后部的空间,增加共鸣效果,同时避免声音发闷、鼻音过重等问题。
- 松下巴是为了让口腔在发声时更加放松自如,避免下巴紧张导致的喉部肌肉紧张,影响发声质量。
3. 吐字归音。
- 吐字归音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
出字要准确有力,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b、p是双唇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突然放开。
- 立字是在出字的基础上,把韵母的发音饱满圆润,主要是把韵腹拉开立起,如“好”(hǎo)字中的“ao”,要把“a”的音发得饱满。
- 归音要趋向于清晰、到位、完整,韵尾要收住,如“安”(ān)字中的“n”要归到鼻腔位置,做到“弱收到位”。
二、普通话语音。
1. 声母。
- 声母的分类:按发音部位可分为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 声母的发音方法:塞音(b、p、d、t、g、k)是发音时气流冲破阻碍爆发成音;擦音(f、h、x、sh、r、s)是发音时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塞擦音(z、c、zh、ch、j、q)是先塞后擦的音;鼻音(m、n)是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边音(l)是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成音。
2. 韵母。
电视新闻播音专业知识
电视新闻播音专业知识第一篇:电视新闻播音专业知识一电视新闻播音的定义和特征(与广播新闻的不同)分别是什么?答:定义:电视新闻播音,即电视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
特征(与广播新闻的不同):1、电视新闻播音形式多样化;2、电视新闻播音有副语言参与;3、电视新闻播音稿件形势非常单一化;4、电视新闻播音关注点多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是什么?答:1、时效性强;2、信息量大;3、参与性强;4、现场感强三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有哪些?答:1、画面图像,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感;2、解说,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3、音乐,它具有表情性;4、音响效果,它可以营造真实的环境,表现人的情绪,折射人的心理,具有象征性和自身价值;5、同期声,6、字幕,它具有提示、补充的作用四电视纪录片解说的作用是什么?答:1、提示说明作用;2、补充丰富的作用;3、深化主题的作用;4、烘托添趣的作用;5、抒情造境的作用;6、连接画面的作用五电视纪录片解说的特点有哪些?答:1、语言特点:比广播新闻播音用声低、力度弱、用用气更灵活、语言更自如、多变;比电视新闻片配音有艺术性,技巧性较高,表达形式更丰富。
2、备稿特点:即三个方面、两个阶段、一个循环三个方面:全片创意、解说本体、画面图像;两个阶段:整体把握、具体把握;一个循环:形成首先要看解说(每段到整体);其次是现画面;了解到创意;再回到解说词(整体到每段)的循环。
简而言之,解说的备稿特点是:全方位涉及,循环式过程和整体氛围下的具体把握。
3、稿件特点:散化、不完整、不连贯,有的有句无段,有的有段无章。
但在解说时,不能稿子写得散,就播得碎,应当心中有整体感,并把握每段解说的具体作用,懂得与画面承接、配合。
解说的表达处理,不仅要依据解说稿,也要参考画面情况,以及其他几个创作要素。
4、创作过程:感觉和感受同时发挥作用。
看解说时,与解说词对位的画面可形成对解说者的直接感官刺激,引起解说主题的相应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及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源。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承认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够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有什么意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哲学派别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线索,使我们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哲学名词、术语而抓住它们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和本质。
他是我们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
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这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的问题。
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及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腹泻、摄影、反映。
5、列宁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
从一般物质的反映特性到意识的出现,大致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阶段:从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意识活动具有调控性和指导性;作为意识活动重要内容的人的心理对人的生理具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7、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8、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人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新事物客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第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统一的辩证本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二,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他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
二,质量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旧质限制了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质的根本变革,量的变化就不可能超出旧质的界限。
只有通过质变,事物才能在突破旧质的界限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的肯定及否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辨证统一的。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看主观认识是否及客观实际相符合。
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是要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一对照。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也就是他的绝对性和唯一性,即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归根到底只能靠实践检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他的相对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第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更替的历史。
14、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15、在现代化的生产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16、什么是生产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他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17、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他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及其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贯穿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始终,直接制约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9、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应注意把握什么?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第二,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三,社会形态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在不同国家和民族,这种发展会采取不同的形式,所以要把握人类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20、当前我国的人民包括哪些人,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当前,在我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1、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关系。
种种社会发展事实说明,人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第二,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和劳动者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关系。
正确处理劳动者和财富占有的关系,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
人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财富的占有;否认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更谈不上人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努力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总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也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真正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
要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不断满足人的需求,服务于人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方面?包括五方面: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项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3、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及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的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
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自愿让渡的原则。
25、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般认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的或多次的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因此叫不变资本。
(用C表示)。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心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因此叫可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