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25张)

合集下载

(一上)数学PPT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21张)

(一上)数学PPT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21张)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比一比
你想还想有谁其的他绳方子法更 吗长??
图上有些什么? 他们在干嘛?
这两个小朋友在 干什么?你会比 吗?
比一比:是两个或两个
物体以上进行比较。比较 结果一般是谁比谁高,谁 比谁矮,谁比谁长。谁比 谁短。
方法总结
比长短:一端要对齐。或 者用软尺测量惊行比较。
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 比较。或者用尺子测量两 者身高后进行间接比较。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在教室里找一找, 比一比,你找到 了多少?
练一练
—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_6371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_6371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排队游戏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拓展课上下课内外巩固提升练习六、评价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课后反思总结得失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

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

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

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不足: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游戏的时候,完全放手了,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让学生操作,为了肯定每个小组的发现,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了部分练习题没有当堂解决。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共25张PPT)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共25张PPT)
“轻比” 轻和 重“重” 身边事物的轻和重
我们都有秘密武器,猜猜谁的更多?
刚好放满2个小魔法盒刚好放满4 Nhomakorabea小魔法盒
谁轻谁重?


谁轻谁重?
轻重
说一说
轻 重
轻 重
比一比 你天会平看来天称平一吗称?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
天平





×
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
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 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 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 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 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 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 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 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 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 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得更高才能看得、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我走、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我们这个世界, 从不会给一个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人都有自己的做人之志和生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1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 17、流过泪的眼睛 更明亮 18、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 19、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 20、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1、只要你肯奋斗,没有什么是绝对 22、幸福和幸运是需要 代价的,天下没有 23、再困难,氧气总是 24、励志的句子: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25、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 26、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 27、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 28、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9、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0、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行走,只要心还 在。 31、力成文学:牢记所得到的,忘记所付出的 32、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 35、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 36、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37、每个人的生命都宛如一曲乐章,奏出悲欢离合、描绘阴晴圆缺。 38、 好多人做不好自己,是因为总想着做别人!39、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热爱生命,努力生活。40、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41、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42、山 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43、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4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45、励志的句子: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46、从不奢求 生活能给予我最好的,只是执着于寻求最适合我的!47、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48、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49、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50、青 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 51、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5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坚持下去才可能成功! 53、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 没有山 54、励志的短句子:自信的生命最 55、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诺,踏上旅途,义无 56、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57、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就值得了 58、要让 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59、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扞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60、把艰辛的劳作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即使没有收获的希望也心平 气和的继续。61、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62、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 63、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 64、人生,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是一种 精神的超然,是生命的升华。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于 等于 小于)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于  等于  小于) ▏沪教版

小于、等于、大于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

【能力目标】1、能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能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大小比较。

3、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实践,主动体验,理解知识,获得感悟,进而学习运用。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民族精神教育切入点: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

民俗文化教育渗透点:教学过程:一.形象地引入大于、小于、等于号1.出示18页的比身高图。

问:你们看,今天,小伙伴在比身高呢,那谁和谁在比身高呢?比的结果谁高,谁低?师:对呀,也可以说成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与小明一样高,小亚比小巧高。

2.出示第1题的计算条。

1 < 32 = 23 > 11 小于 3 2等于23 大于 11)师:再来看看,这儿一个方块就表示一个单位的计算条。

问:这些计算条,哪个长,哪个短?(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中引出<、>、=。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就是“1”,那三个单位的计算条就是……?(在计算条下写1和3。

)①先看中间的计算条。

你知道是几吗?(2)你们看,如果在这两根计算条的上下两端各画上一条线,这两条线都是平平的,两边开口一样。

我们把这两条线移下来,看,这就是一个表示“同样多”的符号,它叫什么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等号板书出示: 2 = 2读作:2等于2学生一起书空等号②找出相等的计算条。

用等于号来连接。

③师:现在,我们再在每组两根计算条的上下两端各画上一条线,这两条线还是平平的,两边开口一样的吗?师在计算条上画小于号、大于号。

师:这两个符号,一个叫大于号,一个叫小于号。

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比较大小和轻重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较事物大小、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物比较物体的大小、轻重。

四、教学准备:简易杠杆模型,天平一架,大纸盒和魔方,皮球和铅球,两袋包装、质量不等的糖果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大小1、师:拿出准备好的纸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大纸盒和魔方都是正方体。

生2、纸盒大,魔方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用眼睛看出来的。

2、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如纸盒比魔方大,魔方比纸盒小。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1.说一说。

师:现在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

(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生1:桌子和凳子比,桌子重,凳子轻。

生2:我吃饭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3: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轻,大象重。

生4:我爸爸买了1千克梨和0.5千克香蕉,一千克梨重,0.5千克香蕉轻。

生5:我用象和蚂蚁比,象重,蚂蚁轻。

生6:我用剑龙、霸王龙和翼龙比,霸王龙最重,剑龙最轻。

……2.掂一掂。

(1)观察自己课桌上的皮球和铅球,猜一猜谁轻谁重。

现在,请把你的皮球放在一只手上,铅球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皮球和铅球谁重谁轻。

师:请小朋友把轻的举高一些(生把皮球举高了),把重的放低一些(生把铅球放低)。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用“大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拿出正方体饼干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师:现在,大家看老师这儿的两个物品,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比一比,你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
生1:一个是魔方,一个是饼干筒。
生2:魔方比饼干筒小,饼干筒比魔方大。
师:比较是相对性的,对于魔方和饼干筒这两个物品比较,魔方比饼干筒小,饼干筒比魔方小。想一想:这个魔方能放进饼干筒吗?
学校检查评价:
检查人签名:
年月日
师:谢谢你们,我终于明白了。说哪个物品轻或重,要看和谁比。苹果和西瓜比,苹果比西瓜轻;但是苹果和羽毛球比,苹果比羽毛球重。那西瓜、羽毛球和苹果三个物品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呢?(请同学到前面拿一拿、掂一掂)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题
大小轻重的认识
课时
1
课型
新授
课时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情感、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学法培养
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哪个轻、哪个物体重。
课时重、
难点
重点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难点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生1:大象重,小松鼠轻。
生2:大象大就重,小松鼠小,小松鼠就轻。
生3:大象比小松鼠重,小松鼠比大象轻。
生4:我也同意:大象比小松鼠重,小松鼠比大象轻。因为小松鼠可以趴在大象背上,只占大象背的一部分,大象也不觉得累;但是如果大象趴在小松鼠的背上,小松鼠的背都不够大象趴,并且会把小松鼠压的喘不上气来。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共9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共9张PPT)
乘车规则:
1辆车只能坐1个人
车够吗?
人比车多几个? 车比人少几辆?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仔细听; 你数4,我写4,4像小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称钩来买菜 你数6,我写6,6像哨子吹得响; 你数7,我写7,7像镰刀割麦子; 你数8,我写8,8像葫芦有个腰; 你数9,我写9,9像勺子把饭盛; 你数10,我写10,10像火腿加鸡蛋。
比一比,说一说
比一比,说一说
比一比,说一说
老师这样买合适吗?
பைடு நூலகம்
1.你学习了什么本领?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3. 你还想夸夸谁?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数的顺序时,可以根据两个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和顺序直观地比出大小,但离开了数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就比较难了。

教材通过比较松鼠和小兔两个小动物谁拾得贝壳多这一情境,引入比较数的大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现实的。

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和20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处理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实际问题,积累了这方面的数学活动经验。

所以,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允许并提倡比较策略多样化。

从编排特点来看,教材改变了板着面孔说教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做法,恢复了数学“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貌;淡化了传统的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强调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

目标预设1.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条理清楚地比较两个数、三个数的大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的结果,应是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形成探究精神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记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不能由他人代替,而是学生主动地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完成。

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课中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情境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和智慧。

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 ▏沪教版

比一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运用“一一对应”、数一数等多种方法比较物体谁多谁少。

[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铅笔与铅笔套、橡皮与尺,三角形,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指导科学归纳法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

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师:如果每个人坐一辆碰碰车,这些车够不够?你有什么好方法很快就知道?(小组讨论)生1:我数了数,小朋友有6人,碰碰车只有5辆,所以每人坐一辆碰碰车,碰碰车就不够了。

师归纳: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

(板书:数一数)生2:生2:图上已经有4个小朋友坐进了碰碰车,还剩下2个小朋友和1辆碰碰车,所以碰碰车也不够。

生3:我想一个小朋友坐一辆碰碰车,另外一个小朋友再坐一辆,一个一个这样坐,结果碰碰车没有多余了,小朋友还多1个。

所以碰碰车不够。

(板书:一个对一个)师:(题1左下角一一对应图片)谁再来说一说?生:可以连连线,一个小朋友对着一辆碰碰车,一个小朋友再对着一辆碰碰车,结果碰碰车没有多余了,小朋友还多1个,所以碰碰车比小朋友少。

也可以说小朋友比碰碰车多。

归纳小结:大家的方法真多,有的用数一数的方法、有的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还有的小朋友看图中还剩下部分来比较,都知道了碰碰车和小朋友比较的结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一比》。

(出示课题)二、探究1、(出示笔和笔盖、尺和橡皮)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尺与橡皮,你能有什么方法比较出铅笔与铅笔套谁多?多几个?或者是尺和橡皮谁多?多几个?请任意选择一组和你的同桌一起来比一比。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共24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共24张PPT)
比一比
复习目标:
• 1、通过复习我能更加熟练的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是生活中的数学。
复习重难点:
•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兔妈妈
兔宝宝
兔妈妈
兔宝宝

小结:哪边低哪边的东西重,哪边高哪边的东西轻
小结:哪边多哪边的东西轻,哪边少哪边的东西重

数学王国 比一比
第二关
(1)哪根绳子最长,在它左边画“√”

(2)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3பைடு நூலகம்身高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数学王国 比一比
第三关
(1)

√○
(2)

(3)


(4)

( )最重 ( )最轻
小结:先找相同的东西判断它的轻重,然后再 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判断出谁最重谁最轻
长 短
比较物体的长短时要让物体的一端对齐
直线距离短 曲线距离长
数学王国 比一比
第一关
(1)在短的动物后面画“○”
(2)哪棵树的影子长,在它下面画“○”
(3)哪条线长,在它后面画“○”
(4)上学哪条路近,在它上边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比一比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绳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游乐场,还学会了数一数,这节课,我们到校园里看一看,这是老师拍的照片,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1、比长短师:我们先观察图的左边,有两位小朋友在跳绳,瞧,他们跳得多好!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男孩手中的绳和小女孩手中的绳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生:黄色,红色引导:现在陶老师手里也有两根绳子,你能比一比他们的长短吗指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比较。

方法:比长短的时候,应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长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小明和小红这两人的绳子,谁的更长一些吗?生:不能,他们的绳子是弯的。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根绳子拉直了。

提问:小朋友们用手指一指,这两根拉直了的跳绳,哪端是对齐了的?(请学生指一指)师:现在你能比较出他们的长短吗?说明:红色的跳绳长一些,黄色的跳绳短一些。

师:这时,茄子老师有一个要求,他让小朋友在长的那根绳子后面的方框里画“√”,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试一试!反馈练习:师:老师这有两支铅笔,请小朋友们比一比长短。

(学生演示)师:现在,老师增加一支铅笔,这三支笔哪支最长?(把铅笔一端对齐后再比)2、比高矮谈话:接着我们继续看图的右面,图中有两位小朋友正准备玩滑滑梯,这两位小朋友,谁高一些,谁矮一些?提问:我们在比高矮的时候,一个人站在板凳上,一个人站在地上,能这样比吗?(出示PPT图片)生:不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比大小》教学设计课前准备一、课标分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师生教学的文本,教师要善于理解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数学课程的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方式再也不只是单一的、枯燥乏味的、以被动听讲和反复解题为其主要形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仅应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选择和自己编制数学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真实地”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

重视课前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

二、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比大小”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直观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以及认识了1~5各数。

其中“=、>、<”在教材中都是首次出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系符号的实际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水果和可爱的猴子作为切入点和知识媒介,同时运用生动的课件,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温故知新,练习巩固、课堂延伸,环环相扣。

注意了学生的兴趣,紧密联系生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会快快乐乐地获得新知,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整理、比较等活动,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从事简单初步的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按长短差异进行排序。

3.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2. 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教、学具:1.不同长度的物品。

2.三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老师在课下看到同学们之间经常拿着铅笔,铅笔的一端放在桌子上,好像在做什么游戏,能告诉老师你们在干什么吗?(指明回答)二、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师:老师这里也有两支铅笔,请你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比的呢?(出示两支颜色长短不同的铅笔)2.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到前面来比比看好吗?(边做边说出自己是怎么比的。

)3.师:总结比长短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时一般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再比较。

三、发现长短的相对性;1. 师:大家仔细瞧了!现在哪支长,哪支短呢?(出示紫色的铅笔,老师把黄色的短铅笔拿走。

)2.师:同学们,刚才是绿色的铅笔长。

为什么现在绿色的又变短了呢?(出示刚拿走的黄色的短铅笔)3.教师小结:绿色的铅笔跟不同长度的铅笔相比,它们比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四、反馈练习1.师:我们玩一个比长短的游戏,好不好?你们可以比谁的胳膊长,谁的胳膊短;谁的手长,谁的手短;谁的脚长,谁的脚短;总之,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2.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比的是什么?告诉老师是怎么比的?五、巩固练习1.师:大家玩这个游戏开心吗?老师这里种了两棵树,它们也想比一比谁的影子长,在长的方框里画勾同学们快来看看吧!(出示树的课件)2.师:比完了小树,咱们能不能比一比学习用具呢?3.出示学习用具图,在最长的后面画对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_7824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_78243
生1:可以看托盘,往下沉的那边的物品重,向上翘的那边的物品轻。生2:还可以看指针,指针偏向哪边就说明哪边的物品重。
学生猜有不同意见:●苹果重。●梨重。●苹果和梨一样重。
生1:天平是平的。生2:天平哪一边都没有沉下去,也没有往上翘。生3:天平两边是平衡的,说明苹果和梨一样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些)。
师:我现在找几个同学用手掂一掂,亲自感受一下。
师:两只手的感觉怎样?
2.教师出示天平。师:这种工具叫天平,它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托盘,可以上下晃动。在中间还有一个指针,它会随着托盘的晃动而左右摆动。
教师边介绍,边操动天平。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
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课题与教学内容
比较物体轻重
课时
安排
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过程方法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
情感态度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札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三、实践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天平图作出判断。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看图,读懂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学生判断后交流一下各自做的记号。
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学生看两幅图,说一说是什么和什么比较,再根据两幅图把鸡、鱼、火腿按由轻到重编上序号。

二、探究体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_25247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_25247
学生在书上涂色。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过程。
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大小、轻重的认识
大小
轻重
课题
大小、轻重的认识
课时
一课时




1、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2、引导学生经历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的过程,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3、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学生猜测。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 ?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做记号。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拿出一个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
师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
(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
(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大小、轻重的含义,懂得比较大小、轻重的方法。
难点: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示比较的结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 沪教版

比一比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面进行拓宽。

除了会比较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外,还会比较事物的远近、厚薄、宽窄等等。

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建立一个比较的概念难点:根据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上学过的知识。

⒈电脑显示:数学王国里的两只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这时聪聪说:“同学们,我叫‘聪聪’。

”明明接着说“我叫‘明明’。

您们好!我们俩是‘数学王国’的两只小精灵。

你们想到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游玩吗?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游戏。

可好玩啦!”聪聪接着说:“可是,去数学王国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而这些知识我们可能在教科书上没学过。

你们有信心做对吗?”教师接着问学生:“你们有信心吗?有信心的请举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都举手,建立自信心。

)⒉出示复习题。

教师指出:同学们聪聪有话要跟我们说。

我们一起安静地听听聪聪要说什么,好吗?(电脑放出聪聪的话)聪聪说:“同学们你们要去数学王国必须到玩具房里面取两样东西。

一是在最高的那个柜子上有三条钥匙,你们必须取最长的那条钥匙。

二是在最多玩具的那个木箱里有一个“多拉A梦”,请你把他带上。

你别小看他。

有困难的时候他可是你的好帮手噢!只要你把“多拉A 梦”按一下,他就会发出声音召集小朋友来帮忙。

(老师提示学生把“多拉A梦”放在桌面的右下角的正方形筐里。

)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

二、进入“数学王国”,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

⒈进入“数学王国”。

电脑放出明明的话: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

现在,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好吗?请大家跟我来。

接着画面出现了一个写着“数学王国”四个大字的门口。

但是通向“数学王国”有两条路,一宽一窄。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路的异同,并提出问题:应该走哪条路呢?我们听听聪聪是怎样说的好吗?电脑放出聪聪的话:同学们请大家由较宽的路进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比多少)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比一比--比多少) 沪教版

比多少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

播放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摘了许多水果。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提问:1.小猴子们摘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分呢?引出课题:比多少。

(二)引导学生一起来帮猴子分水果,学习“>”“<”和“=”1.教学“=”(猴和桃比)。

(1)提问:小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数字。

(2)教师说明:有3只小猴,有3个桃子,这时没有多出的猴子也没有多出的桃,我们就说小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说3和3同样多,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3=3,(播放光盘),让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小猴的只数与香蕉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猴比香蕉多教师说明:有3只小猴,2根香蕉。

1只小猴,分1根香蕉,第3只小猴没有香蕉,所以小猴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我们就说3比2多,多可以用“>”来表示。

板书3>2,(播放光盘)让学生跟读3大于2。

,3.教学“<”(猴和梨比)(1)小猴的只数与梨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猴比梨少教师说明:3只小猴,4个梨, 1只小猴,分1个梨,小猴没有了,还多1个梨,所以小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我们就说3比4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多少)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多少) ▏沪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案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 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实验发现对象的特征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3.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学习—总结—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做游戏,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2. 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3.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知道“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实物说出“谁多谁少”及“同样多”。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黄色、红色和蓝色的雪花片,椅子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2)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大小、轻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和轻重
教学反思:
让学生讨论,也许学生会说蛋糕中,因为它大,或许有的同学会考虑到饮料罐是否是空的,从而说明“看”的办法不可取,需要采取其他研究方法。
提示:看看大头蛙教了我们什么好办法。
让学生知道这组物品中,个大的轻,个小的反而重。
(3)同样比较两个球谁轻谁重。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比较物品的大小和轻重有什么不同?”
出示饼干盒和魔方
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大谁小。
生:“饼干盒大,魔方小。”
接着动物图,学生先观察画面,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事物说出那个大,哪个小。给学生交流机会。
2、比轻重
(1)呈现西瓜和苹果图,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在提问“哪个重哪个轻”
(2)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师:“刚才,我们是用看的办法比较出物体的大小,现在你能光凭眼睛观察,比较出物体的大小,现在你能光凭眼睛观察,比较出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吗?”
生:“大小是能直观看的,轻重是看不出来的。有的要通过生活经验来比较。”
(1)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先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2题:比较三种水果轻重。全班交流
第3题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在书上涂色。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涂色。
第4题:图中的游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谁和谁在玩,情况怎么样,再比较涂色,全班交流。
课题:比较大小和轻重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高矮长短) ▏沪教版

比一比——大于、等于、小于教学内容一(上)P18(准备期)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这三种符号的含义、作用,并掌握读写方法。

2、知道比的结果能用“>”、“<”和“=”表示,并会正确使用这些符号;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并会使用“>”、“<”和“=”;教学难点:能够区别大于号和小于号,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课前儿歌课前习惯引导谈话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的本领,用一个对着一个的办法知道谁多谁少,并学会用两句话来说。

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比一比”的本领。

二、新授(一)认识“=”1.出示主题图,突出计算条图,认识“=”。

(1)传授“=”号的特征意义:2=2,它表示2和2一样大。

(2)书写(跟着老师书空)(3)读法:它读作:2等于2。

表示2和2一样大。

2.找一找,还有哪些图能用“=”来表示?3.举例:谁还能说几个用“=”连接的式子?4.小结:两个数一样大小,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

(二)认识“>”1.出示点子图。

2.传授大于号的特征、书写和读法:3>1,表示3比1大;3.找一找,这里还有可以用大于号表示的图吗?怎么表示?怎么读?4.举例5.小结:前面一个数比后面一个数大的时候,可以用大于号来连接。

(三)认识“<”1.出示笑脸图。

2.传授“<”的特征、书写和读法:1<2,表示1比2小。

3.举例。

4.小结:前面一个数比后面一个数小的时候,可以用小于号来连接。

(课间操)(四)新课小结两个数比大小,比的结果可以用“>”、“<”“=”来表示。

大数在前用什么号?小数在前用什么号?两数相同用什么号?三、巩固练习1.看图填空2.填空3.动脑筋:方框里填几:7>□四、课堂总结1.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2.你认为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为什么?3.今天上课获得老师和小伙伴表扬的同学课后把贴纸贴到智慧树上,获得表扬但没有得到贴纸的小朋友课后到老师这里敲个五角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轻比” 轻和 重“重” 身边事物的轻和重
我们都有秘密武器,猜猜谁的更多?
刚好放满2个小魔法盒
刚好放满4个小魔法盒
谁轻谁重?


谁轻谁重?
轻重
说一说
轻 重
轻 重
比一比 你天会平看来天称平一吗称?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
天平





×
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
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