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定义】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病因与分类】1.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主要原因包括:肠腔阻塞(如蛔虫阻塞);肠管受压(如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肠壁病变(如肠套叠)。
(2)动力性肠梗阻——是神经反射/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消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及痉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肠管血运障碍,引起肠失去蠕动能力,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1)单纯性肠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伴肠管血运障碍3.按梗阻的部位高位肠梗阻/ 低位肠梗阻4.按梗阻的程度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5.按梗阻发展快慢急性肠梗阻/ 慢性肠梗阻【病理生理】1.局部(1)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早期阻以上肠管蠕动增加,肠管膨胀(2)急性完全性梗阻肠管血运障碍,肠管可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2.全身变化(1)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高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酸性胃液丢失低位:肠管无法吸收胃肠道分泌液体+血浆渗出、积存+酸性代谢产物增加(2)感染和中毒以低位肠梗阻表现显著(3)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阵发性腹部绞痛)、绞窄性(持续性剧烈腹痛)、麻痹性(全腹持续性胀痛或不适)(2)呕吐●早期(反射性,呕吐物以胃液及食物为主)●高位(呕吐早且频繁,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呕吐出现较迟而少,呕吐物可呈粪样)●麻痹性(呕吐呈溢出性)●绞窄性(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3)腹胀高位(腹胀较轻)、低位(腹胀明显)、闭袢性(多不对称)、麻痹性(均匀性全腹胀)(4)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多不再排便排气);不完全性(多次少量排便排气);绞窄性(可排血性黏液样便)2.体征(1)局部–腹部视诊(腹胀,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触诊(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诊(绞窄性肠梗阻性肠梗阻可有移动性浊音)–听诊(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全身:脱水、中毒和休克【辅助检查】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有很大价值),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襻,肠扭转时可见孤立、突出的胀大肠襻。
小儿外科
肠梗阻一、肠梗阻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表现,无休克者取半卧位,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3.禁食,胃肠减压,注意胃液的性质和量、颜色。
4.按医嘱静脉输液,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严密观察腹痛性质,腹部疼痛未确诊之前,禁用止痛药。
6.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腹痛或呕吐加剧、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生进一步检查,以判断有无肠绞窄。
绞窄性肠梗阻需行急诊手术,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7.做好口腔卫生,呕吐时取坐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二)术后护理1.按小儿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平卧6~8小时,然后取半卧位(休克者例外)。
4.禁食和胃肠减压,直至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按少量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过渡。
5.按医嘱静脉输液,注意电解质平衡。
6.鼓励病员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7.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二、肠梗阻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1.腹胀腹痛呕吐脱水观察要点:①腹痛、腹胀的性质、程度、发作规律,是否伴有呕吐,呕吐物的颜色、量、气味②缓解或加重因素③伴随症状④腹壁紧张度、肠鸣音⑤有无镇痛指征⑥皮肤的颜色、干湿度、弹性、光泽度、尿量、尿色、比重等,是否有严重脱水的征象⑦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护理措施:①做好心理护理,告知引起腹痛及呕吐的原因,以取得积极的配合,并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物②剧烈呕吐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头偏向一侧或给予侧卧位,以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加重病情③加强皮肤护理,并保持口腔清洁;如每次呕吐后给予生理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异味,给患者感觉舒适④遵医嘱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处理⑤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减压管通畅2.停止排便排气观察要点:①平时排便习惯②肛门形态③有无痔、瘘及肛裂④腹痛、腹胀、肠鸣音护理措施:①告知患者禁饮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正氮平衡②给予胃肠减压、定时抽吸胃液,告知保持胃管通畅、勿折压,在未停止减压之前,每周更换胃管给予重插,保持口、鼻、咽部的清洁,预防并发症③及时准确地执行各项医嘱、保证治疗的有序进行①根据需要、遵医嘱给予肛门排气或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或松节油湿热敷腹部,刺激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减轻腹胀、腹痛腹外疝一、腹部疝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肠梗阻护理常规1、非手术治疗护理(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有无休克表现,无休克者取半卧位;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2)禁食、胃肠减压,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发现有血性液体,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按医嘱静脉输液,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正确、按时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和脓毒症。
(4)若用重要汤剂治疗,先抽空胃内容物,从胃管缓慢注入汤剂,(5)按医嘱给予腹部热敷,观察感等。
(6)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腹痛或呕吐加剧,腹部触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师进一步检查,如绞窄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应在短时间内作好术前准备。
2、术前护理:与腹膜炎手术前护理同。
3、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记录液体出入量。
(3)取半卧位(休克者除外)(4)禁食和胃肠减压,直至排气和肠鸣音恢复.(5)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技术增高,腹壁切口处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6)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7)如作肠造瘘术,护理要注意: ①造瘘口未开放前应禁食。
患者出现剧痛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不可随便放开钳子或注射新斯的明。
②造瘘口开放后,四周皮肤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软膏保护,以防皮肤糜烂,如有粪便外溢污染衣服,应立即清洗造瘘口,更换衣服。
③应根据肠瘘的具体情况选择营养支持的方法。
1 / 1。
肠梗阻的护理常规(模板)
肠梗阻护理常规定义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分类按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分为1.机械性肠梗阻2.动力性肠梗阻3.血运性肠梗阻按照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2)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一)症状1.腹痛2.呕吐3.腹胀4.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二)体征1.全身:单纯性肠梗阻早期,病人全身情况多无明显改变2.腹部视诊: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触诊:可有轻度压痛。
叩诊: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为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治疗原则是矫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
一)基础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2.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防治感染和中毒4.镇静、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
二)解除梗阻1.非手术治疗,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即应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①解决引起梗阻的原因: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除异物、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等。
②肠切除肠吻合术③短路手术④肠造口或肠外置术护理问题/关键点1 疼痛2 水、电解质失衡3 休克4 绞窄性肠梗阻5 胃肠减压护理6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 基础生命体征、疼痛2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 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 家庭支持情况5 体重、营养状况6 了解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及有无过敏史7 患者过去的外科疾病及手术史,尤其是腹部手术史8 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和腹部体征持续评估1 基础生命体征和疼痛2 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神志改变情况3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手术有无思想顾虑,经济承受能力,希望了解的问题4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1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和腹部体征及其动态改变4.2 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改变4.3 神志和生命体征及其动态变化4.4 周围微循环状况及其改变4.5 排泄物(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泄物)的性状及量5 胃管引出液的颜色、性状和量6 各种检查结果及其变化7 辅助检查8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 体位/活动无休克者取半卧位。
肠梗阻的非手术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护理肠梗阻是指肠道某一部分的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食物、液体和气体不能顺利通过肠道。
非手术护理是指在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期间,提供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手术护理措施:1.病情评估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腹痛程度、腹部肿胀、呕吐、排气和排便情况等。
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指导后续处理。
2.协助调整体位:适当的体位可以缓解腹部不适和促进肠道气体和液体的移动。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并鼓励进行适当的活动。
3.管理疼痛:肠梗阻常伴随剧烈的腹痛。
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合适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或使用热敷等方法。
4.气体排出和胃肠减压:肠梗阻患者可能会有胀气和呕吐等症状,这是肠道气体的积聚所致。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胃管或鼻胃管插入胃内,将胃内的液体和气体导出,减轻胃肠压力。
5.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肠梗阻患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和液体摄入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失衡。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输出情况,并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补液和电解质管理。
6.配合营养支持:肠梗阻患者在非手术期间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接受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7.情绪支持和教育:肠梗阻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解答患者关于病情和治疗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教。
非手术护理对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密切与医疗团队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评估疗效。
肠梗阻导管护理常规标准
肠梗阻导管护理常规如下: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 肠道准备:肠梗阻患者大多有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因此在术前需做好肠道准备,禁食、禁水,进行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以防肠道内的细菌或毒素移位引发感染。
3. 确保导管通畅:应密切观察导管的深度,确保导管在位,并注意引流液的情况。
二、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
2. 导管固定与护理:仍需密切观察导管的深度,并注意引流液的情况,同时要保持导管的通畅。
3. 保持引流管在位:防止引流管脱落,并确保其固定良好。
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开始给予患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5. 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6. 并发症的预防:及时发现并预防如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三、家庭护理注意事项1. 患者应遵医嘱继续使用肠梗阻导管,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 患者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打折或脱落。
3. 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饮食方面需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
5.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肠梗阻导管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导管通畅、注意饮食、预防感染等措施。
通过精心护理和良好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医学
避免剧烈运动。
养生保健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肠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 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枸杞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练习冥想等 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需要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通过腹部X线平片、腹部CT等检查, 可以观察到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如肠 管扩张、气液平面等。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肠梗阻的护理中,需 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病情、体质、年龄、性别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肠绞窄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观察腹痛及腹部体征
详细描述
肠绞窄是肠梗阻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 况及腹部体征。如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迹 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结词
控制肠梗阻症状
详细描述
为预防肠绞窄,应积极控制肠梗阻症状。根据病情,可采 取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等措施,以减轻肠道压力,缓解 梗阻症状。同时,保持肠道通畅,避免粪便和气体在肠道 内积聚。
Hale Waihona Puke 证候分类实证实证主要分为气滞证、瘀血证和痰阻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气排 便不畅;瘀血证表现为腹部刺痛、固定不移;痰阻证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痰 涎。
虚证
虚证主要分为气虚证和血虚证。气虚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血虚证表现 为面色苍白、心悸失眠。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
冯建珍 急诊 2010、2
• 一、护理评估 • 1、观察腹痛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 2、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 状。 • 3、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 4、心理社会状况。 • 5、辩证: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
• • • • • • • •
• (六)临症施护 • 1、腹痛加剧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止痛。 • 2、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 蜡。 • (七)健康指导 •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活动。 •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 3、鼓励多饮水,多进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烟、酒、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4、早期发现,及时就医。 • 5、保持情绪稳定,态度乐观。
பைடு நூலகம்
(三)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四)用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 2小时,防止溢出。 • (五)情志护理 • 做好心理安慰及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 之配合治疗。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 3、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流畅。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排气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及引流量。发现血性 引流液时,应报告医生。
• • • • • • •
肠梗阻护理常规ppt课件
提高肠梗阻护理质量策略
完善护理规范
加强培训教育
制定和完善肠梗阻护理操作规范,确保各项 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培训, 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强化护理质量监控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建立肠梗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护理 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改进。
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和关怀,减轻患者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肠梗阻的病因、部位和程度。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
术前禁食、禁饮,进行肠道准备,如灌肠、胃肠 减压等。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术后观察
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
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更换衣物和床上 用品,注意口腔卫生等。
肠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观察及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肠瘘、腹腔脓肿等并 发症的迹象。
营养支持
对于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应给予积极 的营养支持治疗,如静脉输液、肠内 营养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预防引流不畅导致的并发症。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染。
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并发症处理
02
03
04
若出现切口感染,及时更换敷 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并应
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若出现肺部感染,给予吸氧、 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等。
若出现肠粘连,可给予胃肠减 压、中药灌肠等处理,必要时
急性肠梗阻一般护理常规
急性肠梗阻一、急诊观察与护理1、禁食、水,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道内积气、积液。
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若引流出血性液体,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可能。
2、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刮擦腹部症状和体征、呕吐等情况,警惕休克和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3、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4、诊断明确的病人可遵医嘱适当给予以解痉治疗。
5、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行小量不保留低压灌肠刺激肠蠕动。
7、病人呕吐时防止发生误吸。
8、鼓励并协助病人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9、如肠蠕动症状消失,停止胃肠减压,可进食少量流食,并逐渐增加食量。
10、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人症状未见好转或腹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呕吐频繁,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甚至出现中毒症状者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护理1、按腹部手术欠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安抚病人及家属,稳定情绪。
三、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
3、禁食,胃肠减压至肛门排气、排便。
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食,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4、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
5、注意术后有无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如有发热、切口或腹腔引流管有粪样液体流出,警惕肠瘘的发生。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禁食,按医嘱补液。
2、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
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发生绞窄。
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腹痛中医护理常规(肠梗阻)
腹痛(肠梗阻)一、定义:肠梗阻系不同原因引起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腹部阵阵作痛,恶心呕吐,腹满拒按,无排气排便,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
2、肠腑热结腹痛腹胀,痞满拒按,恶心呕吐,发热口渴,小便短赤,无排气排毛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苔燥,脉洪数。
3、肠腑寒凝腹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稍减,腹部胀满,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脘腹怕冷,四肢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4、水结湿阻腹痛阵阵加剧,肠鸣辘辘有声,腹胀拒按,恶心呕吐,口渴不欲瓢无排气排便,尿少,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数。
5、食积中阻饱餐、用力或剧烈运动之后,腹痛骤起,持续阵发加重,频繁呕吐,上腹胀满拒按,无排气排便,苔黄厚腻,脉滑而实。
6、虫积阻滞腹痛绕脐阵痛,腹胀不甚,腹部有条索状团块,恶心呕吐,有吐蛔、便虫史,苔薄白,脉弦。
三、一般护理(非手术病人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干净、凉爽,要定时通风。
及时更换污染衣被及呕吐物。
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病人的腹部保暖。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规律。
3、肠梗阻病员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应取半卧位。
4、禁食禁饮。
5、胃肠减压:注意固定胃管,保持通畅,持续负压吸引。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生理盐水或银花、甘草煎水清洁口腔。
并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的颜色、性状和数量。
6、准确记录出入量。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以及神志、尿量、腹痛程度、皮肤弹性和肢温等情况。
8、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行中药直肠滴注。
9、呕吐护理:病人要注意保暖,扶助其坐起或头偏向一边。
呕吐后予以冷开水或等渗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颜面部的清洁。
观察呕吐出现时间、次数、性质、量等,并做好记录。
四、临证护理1、腹痛时可遵医嘱行热水袋热敷或盐熨腹部,或遵医嘱654-2 针足三里穴位封闭。
2、呕吐者可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上脘、曲池等穴位以助止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护理常规
一、定义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
这里肠道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二、症状和体征:
1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因肠蠕动增强,常有阵发性腹绞痛。
腹痛发作时病人常自感腹内有气体窜行,可见到或扪到肠型,听到高亢肠鸣音;如果是不完全肠梗阻,当气体通过梗阻后,疼痛骤然减轻或消失;肠扭转和肠套叠时,因肠系膜过度受牵拉,疼痛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到病程晚期由于梗阻以上肠管过度扩张、收缩乏力,疼痛的程度和频率都减轻;当出现肠麻痹后,腹痛转变为持续性胀痛。
(2)呕吐:呕吐的频度、呕吐量及呕吐物性状随梗阻部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高位梗阻(主要指十二指肠和空肠近侧)呕吐出现较早、较频繁,呕吐量较多;低位梗阻呕吐出现较晚,次数也较少,呕吐量较少,低位梗阻由于细菌繁殖的作用,呕吐物还具有粪臭
味。
(3)腹胀:梗阻时因肠管扩张而引起腹胀。
腹胀程度因梗阻是否完全及梗阻部位而异。
梗阻越完全,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有时梗阻虽完全,但由于肠管贮存功能丧失,呕叶早而频繁,亦可不出现腹胀;若不注意这一情况,可导致漏诊、误诊。
闭拌型肠梗阻常表现出不对称性腹部膨胀,有时可在该处扪到扩张的肠管。
(4)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因为肠内容物运送受阻,不能排出体外,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但必须注意,梗阻部位远端的肠内容物仍可由蠕动下送。
因此,即使完全梗阻,
在这些内容物排净之前,患者可继续有排气排便,只是在排净之后才不再有排气排便。
当然,在不完全性梗阻,排气排便现象不会完全消失。
2、体征:
(1)局部
视诊: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腹部彭隆、肠型和异常蠕动波;肠扭转时可见不对称性
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均匀。
触诊:单纯性肠梗阻时腹壁较软,轻度压痛;绞窄性肠梗阻时有腹膜刺激征、压痛
性包块;蛔虫性肠梗阻时常在腹中扪及条索状团块。
叩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呈鼓音;绞窄性肠梗阻时有渗液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
或消失。
(2)全身:肠梗阻病人由于体液丢失可出现相应的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脉细速、血压下降和心率失常等。
三、常见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及胃肠减压有关。
2、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3、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4、潜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痿、肠粘连等。
四、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抽出积聚在梗阻上端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内张
力,有利于改善肠壁血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对于需要手术者也是一种良好的术前准备;
(2)维持体液平衡:重点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肠绞窄时因丢失大量
血浆和血液,故在适当补液后应输全血或血浆;
(3)营养支持:肠梗阻时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进食,所以营养
支持很重要。
一般的外周静脉输液通常达不到营养支持的要求,可采用全胃肠外营养,也就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液。
肠梗阻时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既可作为术前的准备,也可作为非手术治疗或术后不能及早进食的支持治疗。
若肠梗阻解除和肠功能恢复,最好尽早口服。
不能进正常饮食的病人,可进要素膳食;
(4)抗生素治疗:肠梗阻时,在梗阻上端肠腔内细菌可迅速繁殖。
肠梗阻病人应使
用针对需氧和厌氧的抗生素。
(5)腹部按摩:若病人为不完全性、痉挛性肠梗阻,可适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缓解腹痛。
(6)应用解痉剂:腹痛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适当给予解痉剂。
2、手术治疗
1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测血压、脉搏、呼吸,记录液体出入量。
3、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予以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等。
4、保持腹腔引流通畅,观察渗出液的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
5、观察病人术后腹痛、腹胀症状是否改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等。
如腹腔引流管引出的液体带粪臭味、同时病人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应警惕腹腔感染或肠痿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6、早期活动:协助病人适当的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7、饮食指导:根据病人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
五、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宜食用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人少食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禁忌剧烈运动。
2、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品。
3、注意肠功能: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予以口服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4、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5、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