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名山县基本概况(来自名山土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壤形成条件

我县地处川西个原西南边缘,北半部属岷江流斌,南半部属青衣江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03°2′一103°23′,北纬29°58′一30°1′。版图近似矩形,东西长约64公里,南北宽约61公里。幅员面积616.88平方公里,合925319亩。东临蒲江,西靠雅安,南连丹棱、洪雅,北接邛崃,县城坐落西南隅,距雅安市17公里。

全县辖3个区,1个镇,22个乡(调查时为公社),192个村(调查时为大队),1244个组,县属1个农场和1个茶场,地属劳改农场1个,位于县城东部(附名山县行政区划图)。

县境内大部为老冲积台地,南北两端有较为开阔的冲积平坝,东南和西北边缘为低山地形。低山广泛分布着砂岩,丘陵多出露尼岩和页亡,台地复盖着大量第四纪黄色堆积物(即老冲积)。南北部份和低山地区之间的气侯差异较大,低山与平坝、丘陵的植被也不相同。这些较为复杂的自然因素,加之长期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

第一节地形地貌

我县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天台山一—籍江雁行带、成都凹陷和熊坡——盐井沟雁行带结合部。县境西北边缘为蒙顶山背斜。地层向东南倾斜50°左右。东南边缘为总岗山背斜的一部分,地层向西北倾斜60°左右,并有一较大逆断层。西南角为地层顷斜30°左右的金鸡关背斜。西部为名山向斜,呈南北走向,核部平坦开阔,两冀倾斜25°左右。中部和东北部为成都凹陷南端,系一西南高,东北低,开口朝北的“撮箕”形,地层多呈水平分布。此外,在东南部尚有三个小背斜和两个小向斜。

我县地形三面环山,中部和东北部坪岗交错,溪谷纷呈,整个地形犹如“U”字,为川西南台状丘陵地区之一。县境最高点为蒙顶山颠,海拔1440米,最低点为红岩乡的小河子,海拔557米,全县相对高差883米,地貌类型以台状丘陵和缓丘平坝为主,仅在县境边缘有低山分布。沿名山河、延镇河、百丈河沿岸一、二级阶地,属缓丘平坝,海拔650米以下,占幅员面积的22.1%。蒙顶山、莲花山、,总岗山一带属低山地貌,海拔850米以上,占幅员面积的13.7%。其余大部地区均为台状丘陵地貌,可分出一至五级阶地,海拔650-860米,占幅员面积的64.2%。其中,城南、前进、车岭、红星等地为低丘坪岗、冲沟多为中谷和宽谷,海拔650—700米,占幅员面积的82.9%,新店、红光、中峰、解放等地为中丘坪岗,冲沟多为中谷,海拔700一800米,占幅员面积约27.8%;城东、万古等地为高丘坪岗,冲沟多为窄谷,海拔700-850米,占幅员面积的3.5%。

第二节农业气候

我县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适宜于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茶叶、果树、桑树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早春多寒潮,秋季多绵雨,日照扁少,是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因素。

据1958一1980年23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5℃变幅为14.7一16.1℃。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月,为24.5℃,最低气温在1月,为5.3℃。极端最高气温为34.7℃,最低为-5.4℃。全年稳定通过10℃的天数为241大,始期3月23日,终期11月9日,积温为4772.5度。稳定通过12℃为221天,始期3月30日,终期11月5,积温为4530.1度。全县气温变化不大,东北和西南缓丘平坝气温略高。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年均温16℃左右。西北和东南低山区,气温较低,年均温13一14℃,农事季节比丘陵和平坝地区推迟7一10天。

全年降水量1519.9毫米,最高年2118.7毫米,最低年1107毫米。降雨日数21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8.1%,夜雨较多,夜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9%,故有“天漏中心多夜雨”之说。降水多集中在6一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6%。其中7一8月暴雨较多,累年平均7月份1.7次,8月2.O次,共占全年暴雨次数的77%。往往造成局部性洪涝灾害。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是由西向东递减,西部蒙顶山全年降水量2125.4毫米,东部的茅河为1251毫米。由于降水频繁,相对湿度较大,累年各月平均对对湿度为82%。9月和10月最高,均为86%,5月最低,为77%。全年蒸发量1029.6毫米,占降水量的67.7%。仅春未、夏初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某些年分有短暂旱象威胁。

全年无霜期298天,最长年344天,最短年258天。初霜期为12月11日,终霜期为2月15日,年平均实际霜日12.3大。

阴雨天多,日照偏少,年平均阴雨天数为277.2天,全年日照时数仅1053.5小时,日照率为24%。其中8一9月为772.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3.3%,大春生产具有较大的光能资源优势。

全县农业气候比较稳定。全局性的严重灾害性天气较少。累计年平均发生干旱0.91次,大风3.2次,暴雨4.8次,洪涝1.3次,低温4.6次,冰雹0.51次,均属局部性危害。

(附名山县主要气象要素表)

第三节成土母质

我县地域较小。生物气候仅在土壤形成和演化方向上给予影响,成土母质对土壤类型、分布和性质上的作用则是十分直接而明显的,因此在土壤分类中,特别是在土属一级的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县出露地层较新,有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以第四纪和白垩纪为主。主要成土母质有8种:侏侏系上统蓬莱镇组,白垩系上统夹关组、灌口组,下第三系名山群,第四系中更新统老冲积物,全新统紫色新冲积、黄色新冲积和再积黄壤。夹关组和灌口组呈条带状分布于县境西北和东南两侧,名山群主要分布在西部名山向斜核部,河流沿岸为新冲积,广大坪平岗丘陵地区为老冲积,蓬莱镇组仅在低山区有零星出露。各种母质的属性和成土特点如下:

1、近代河流紫色冲积物:分布于名山河,延镇河沿岸,厚度为0~8米,表层细粒,下伏砾石层。成土通透性好,宜种性广,肥力较高。

2、近代河流黄色冲积物:主要分布于百丈河、两合水沿岸,系流经老冲积黄壤区的流水搬运而成,成土粘沙适中,肥力较高。

3、再积黄壤:主要分布在百丈河二级阶地后缘,系三级阶地以上老冲积黄壤经洪水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