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不仅是并列关系,同时也是一种递进关系-word范文模板 (5页)

合集下载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选阅读(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2010年5月,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对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长陈力俊说:“大学有三宝:校训、校友和校园。

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

”“两岸还没统一,但海峡两岸清华校友会早就统一了。

”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陈力俊的认同,海峡两岸的清华同根同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被传为佳话。

两岸清华同样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

梁启超对清华情有独钟,将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华学校念书,二人都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家。

同时,梁启超本人十分关注清华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

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学子的文化植根,曾说过:“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

”他欣赏清华学堂章程所述的“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

1914年11月他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礼貌,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

清华老学长钱耕森教授解读清华校训时提到,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清华校训是世界所有大学最好的校训,而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则认为,清华校训的内涵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张岱年曾指出:“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一样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由来与理解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由来与理解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由来与理解一、由来1. 历史渊源二、理解1. 自强不息- 个人成长方面- 在学业上,这要求清华学子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例如,在科研领域,清华的许多学者和学生面对复杂的科研难题时,不轻易放弃。

他们日夜钻研,像钱三强等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艰苦的科研条件,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核物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 在个人能力提升上,学生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无论是在体育运动还是在艺术创作等方面,都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就像清华的体育传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种对自身健康和能力提升的追求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 面对挫折方面- 当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创业的道路上,清华的一些校友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但他们凭借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重新调整策略,再次出发。

比如一些清华校友在互联网创业初期,虽然遭遇了多次项目失败,但他们没有被打倒,而是继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最终取得了成功。

2. 厚德载物- 品德修养方面- 清华学子要注重自身品德的培养,要有包容心。

在校园生活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汇聚在一起,大家要相互包容、理解。

例如,在学术讨论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时就需要以厚德载物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的观点,尊重差异,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 要有社会责任感,厚德载物也体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上。

清华人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

在抗击自然灾害、扶贫等工作中,都有清华人的身影。

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这种奉献精神正是厚德载物的体现。

- 团队合作方面- 在团队项目中,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

一个团队中的成员性格、能力等各不相同,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为指导,就能够包容团队成员的不足,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作为与北京大学齐名的顶尖学府,她那煌煌上庠的高贵气质,那水木清华的灵婉俊逸,那人才辈出的光辉校史无不令莘莘学子心驰神往,寤寐思服;而她那看似平淡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间又蕴涵了几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百年之前,梁启超先生向清华学子发表演讲。

他引用《周易》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以鼓励莘莘学子奋发图强,立志成才。

但其实,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它在栉风沐雨的艰辛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搏斗中抽穗,最终在那一次次的钻木中闪出收获的火花。

人类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便在演绎着自强不息的一幕幕。

君不见,汨罗江畔,三闾大夫批发跣足,疾呼自强不息;君不见,北海荒原,苏子牧羊,用白发诠释自强不息;君不见,元大都狱,诋骂元酋,用狼毫书写自强不息;君不见,扬州城破,誓死不降,用鲜血印刷自强不息。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自强不息才走到今天,世界上没有哪个文明像我们的文明这样坚韧,正是由于自强不息,我们的文明才得以保存;正是由于自强不息,中国人民才能在八年抗战中走过来,从屈辱奴役中走过来。

拥有自强不息,我们以后会走得更加顺利;拥有自强不息,任何困难都压不垮我们,地震雪灾不再怕,因为我们是坚韧的民族。

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可有谁敢否定《战争与和平》的伟大?毕加索生前贫困潦倒,无人看好,可有谁能否定他那一双隐藏着美与智慧的眼睛?李杜、苏辛都曾仕途坎坷,不被重用,可有谁敢否定他们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还有那些在各个领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现当代人民,没有奖杯,没有奖金,可有谁能否认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人才,不论得奖与否,都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自强的人,才会朝着理想不断努力;自强的人,才会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挑战自我.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类技能的不断提高,才会有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这一点来看,那些所谓的"第四十一席者"与前"四十席者"一样的可敬!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美德,是这些美德让我们的文明博大精深。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辩证法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辩证法

汉朝的盛世伴随着儒学的兴起和繁荣,唐朝的盛世伴随着儒学的风雅到了极至,宋朝的盛世伴随着程朱理学的大兴。只有清朝的盛世没有延续汉文化的复兴,而是汉文化的衰落,结果清帝国逐步从乾隆时期GDP世界第一沦落为任人欺凌的贫弱封建王朝。这其实不是中-全球品牌网-国传统文化的封建性造成的,而恰恰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把汉文化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给丢掉了。“自强不息”也有开放创新之意,“厚德载物”也是兼容并蓄。正是丧失了这两点精神内涵,我们才从保持千年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走向了衰弱之路。(有关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孔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家修炼》、《老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管理》、《孔子的“四毋”与企业家修炼》)

物质和精神文明是衡量一个社会与国家发达程度的两个缺一不可的指标,有时精神文明也许更重要。物质上的匮乏从古到今没有摧毁一个民族的自信,而精神的匮乏会毁掉一个民族。我们在实现经济强国梦时,一定要把这个梦注入文化和文明的色彩,那样中华精神会在“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中完美绽放。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对于君子来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品格特征,两千多年来,对这两句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的意义并没有太大的分歧,那就是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勇往直前”,君子还应该“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两句话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无论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和道家的水德至上的出入世思想都源于这两句话的哲学内涵。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是这两句话的翻版。这两句话不仅是论述君子行为,也可理解为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哲学思考。“自强不息”就是一个国家一定要积极向上,走“富国强民”的道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社会刚健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富有。孔子在《易经?易传》中也说“富有之谓大业”。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自强不息”精神追求的很重要的指标特征。但是我们在“自强不息”时,一定不要忘记“厚德载物”。在物质不断增强,财富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要想承载这个飞速增长的物质总量,必须“厚德”。“厚德”就是一个国家社会道德伦理的建设和培育。因为只有社会的道德文明高度发达,才能承载物质富有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困惑。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至今依然璀璨,就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盛世王朝,也是文化文明大发展的时期。

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

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

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人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定不移、不屈
不挠地向前奋斗、自我拼搏、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质。

这种精神体现
了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推动力,强调不放弃、不气馁、不畏惧,
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坚信自己总能在努力奋斗中克服困难,实
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厚德载物,则是指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始终保持良好道
德和品质,能够持之以恒地负责任、勇于承担、宽以待人、慢以言志。

这种品质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强调做事要有始有终、一丝不苟、恪守职业道德、以人为本,同时也要成为他人的楷模,积极推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这两种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标准,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
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贡献。

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这两种精神,通过自我提高、自我学习、勇于探索和敢于实践,实现自己的目
标与价值,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实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实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实意义摘要:1.引言:阐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来源与含义2.自强不息的现实意义: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的动力3.厚德载物的现实意义:社会和谐、人类共生的基石4.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结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5.结论:强调传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正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源于古代先哲的智慧和教诲,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这两句话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自强不息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自强不息也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正是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无论是科技创新、经济建设,还是文化繁荣、民生改善,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其次,厚德载物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人,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诚信为本,待人以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厚德载物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担当。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厚德载物的精神,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结合,是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

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够将这两句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后人,传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让他们成为新时代最可靠的支柱。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一句蕴含着深刻意义的名言。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实践的行为准则。

自强不息,是在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是追求卓越、追求成功的信念。

我们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厚德载物,是在强调个体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厚德,即修养良好、品质高尚的品德。

人不仅要强大自己,更要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坚守道义,执守原则,做到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能发现许许多多用自己的善举改变世界的人们。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爱心,营造出一个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精髓,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和国家进步的指导灯塔。

它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迈向成功;它教会我们不断自我求索、不断超越自我,不满足于现状,勇往直前;它告诉我们要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注重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自强不息,以积极的态度和坚持的决心迎接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优秀的品德和公益行动来弘扬厚德载物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和家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奋斗、不断提高自己,让我们在社会中用真诚和爱去影响他人。

相信只要我们秉持这样的信念,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充实有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后德载物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后德载物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后德载物的意思1. 你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吗?就好比你在攀登一座高山,途中困难重重,可只要你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像那永不停歇的脚步,一步一步往上爬,绝不放弃!这就是君子的自强。

而在与人相处中,能包容他人的过错,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这就是厚德载物。

你想想,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呢?2. 哎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底啥意思?这就像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不管多累多苦,你都咬着牙坚持跑下去,不断超越自己,这就是自强不息呀!再比如,朋友犯了错,你能不计前嫌,还给他温暖和支持,这不就是以厚德载物吗?你说是不是?3. 你有没有思考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好比在创业的道路上,面对一次次失败,却依然勇敢前行,不断探索新的方法,这就是自强不息。

而当合作伙伴出现失误,你选择理解和帮助,而非指责,这不正是以厚德载物待人吗?4. 想弄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像一位运动员,受伤了也不退缩,努力训练,追求更高的成绩,这是自强。

又像在团队里,你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给予鼓励和赞扬,这难道不是厚德载物?5. 你真的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吗?比如一个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每天都刻苦努力,不断进步,这就是自强不息。

在班级里,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不就是厚德载物吗?6. 还不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想象一下,一位科学家,为了实现科研目标,日夜钻研,不怕困难,这是自强。

而在学术交流中,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这就是厚德载物啊!7. 你搞清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含义了吗?好比一位音乐家,为了创作出动人的作品,不断尝试,不怕失败,这就是自强不息。

当面对同行的竞争,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而非嫉妒,这不是厚德载物吗?8. 想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味着什么?就像一位农民,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辛勤劳作,期盼丰收,这是自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厚得载物"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辨证的处理态度。

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人们崇尚的道德境界。

但这两句话由于出处年代久远,加之古人的话一个字概括了多种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理解各不相同。

后世人更多的是把“上善若水”与“厚得载物”连在一块理解,使之从词意和语境上更趋于协调,产生了一种别样的艺术美和哲学美。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前后呼应。

整句话的意思是: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象水一样。

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意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到达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象水一样的柔性。

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又不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

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柔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回报。

孔子也曾赞美水的“品德”说它长流不息,能惠及一切生物,好象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象有义;浩大无尽,好象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象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象守法;量见多少,不见削刮,好象正直;无孔不入,好象明察;发源必自西,好象立志;取出去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象善于便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好水。

如果有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澄明,水一样的源源流长,水一样的大智大愚,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

厚得载物由“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引申而来。

这两句前后呼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天行键”,意为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的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世界;“君子以自强不息,”则表示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进取、强壮自己。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理解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自强,就是刚健的精神;厚德载物,就是宽厚的精神。

这是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提出的。

张岱年先生把息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看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做人应当秉承这种精神,强大自己,强大祖国。

从古至今,人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

自强不息,意思是说,个人、民族或国家如果想要强大自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应当增厚美德要做到像大地一样宽厚包容,无所不能承载。

自强不息体现的是一种刚健、豪迈、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不低头,无数的前辈和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命运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奋勇抗争,探索前行,写着自强不息精神的壮丽篇章。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理念是我们的先人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出来的文化精髓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

我是一名小学生要以先贤仁人为榜样,学习孔融让梨的品德,司马光砸缸的精神,王羲之习字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学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礼”字当先以“理”服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演讲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演讲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演讲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呀。

咱先来说说自强不息。

这不就像是咱平日里跑步一样嘛,你得自己使着劲儿往前跑,不能老等着别人推你呀。

生活中也是这样,遇到困难了,别退缩,咬咬牙,自己努力去克服。

就像那石头缝里的小草,不管环境多艰难,它都拼命往上长,去追寻阳光。

你想想,要是小草都能这么顽强,咱人咋能不行呢?再看看厚德载物。

这就好比是一艘大船,你的品德就是那承载万物的船舱。

品德好,就能装下更多的东西,能接纳更多的人。

要是品德不行,那船舱到处是漏洞,啥也装不下,还可能随时翻船呢。

咱得有颗包容的心,别老是斤斤计较,对人友善点,这样大家才愿意和你在一起呀。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自强不息的典范?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可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

但他们从来没放弃过,一直坚持着往前冲。

这就像是爬山,一路上会有荆棘,会有陡坡,但只要你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能爬到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

而厚德载物呢,则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

就像那温暖的阳光,能照亮每一个角落。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心里踏实,有安全感。

咱普通人也得把这八个字记在心里呀。

工作上遇到难题了,别抱怨,自己想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强不息。

和同事相处,多些理解和包容,别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吵闹闹,这就是厚德载物。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比如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别嫌麻烦,坚持下去,你肯定能学会。

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候,多关心他们,多为他们着想,这也是一种厚德载物的表现呀。

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大家都努力奋斗,相互包容,相互帮助,那不是一片和谐的景象吗?所以呀,咱可别小瞧了这八个字,它们可是咱人生的指南呢。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做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让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难道不是吗?。

《周易》成语的华夏精神,国人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成语的华夏精神,国人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成语的华夏精神,国人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

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

据统计,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

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堪称是对华夏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举例如下: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

作为一种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华夏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

勤劳是华夏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勤劳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华夏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华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

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华夏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的记载,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

这是对华夏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它是华夏民族进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浅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浅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浅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红桥中学毛靖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出自《易经》中的一句话。

但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做,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自强不息,怎么才能厚德载物。

以下,我说说个人的见解。

我认为这是做一个成功人的最初根本。

其实,更应该说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而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并且做的很好,那么它是你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首先要自强不息,不断的提高自己。

这包括各个方面,例如自己本身的技能水平,对于同学们来说叫学习能力;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种类,同学们可以叫它学习方法;自己的财力、物力、精力,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性格……等等。

简言之,就是要积蓄内力,也就是积累知识。

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增加,才能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更多的生存手段。

自身财力、物力、精力的提高,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资本去做一些事情。

自身学识,智慧,经验的提高,则能够为我们做任何事情提供智慧保证。

最后一个人的性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性格决定成败。

只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

而做任何事情心理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其实自强不息也可以说是先不断的完善自我。

而自强不息还不仅仅是不断的完善自我。

他还应有的解释是,积极上进以及自己努力解决问题。

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赛跑,而一旦被落下往往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如果不想被淘汰掉,那么就积极上进吧。

更何况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一个永久的帮手,永久的合作伙伴。

就算某个人愿意在某段时间某个特定场景下帮你做某件事情,那也并不表示他愿意帮你一辈子,再说他也不可能永远和你总在一起,也不能永远对你有求必应。

所以往往事情还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比较好。

所以要学会自己处理所遇到的事情。

要自强。

要不断的变的强大起来,我想这应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解释”。

而下一句,我理解则是,要宽厚为人。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易经》里面很著名的两句话,分别是“乾卦”和“坤卦”卦辞的句子。

自从我理解了这两句话所蕴含的真实义理,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并决定将这两句话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时时指导自己的心灵按照这两句话所揭示义理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什么叫“天行健”呢?这里的“天”,是指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行”是“运行”的意思。

每天早晨,是谁带给人间第一线曙光,使人们感受到光明和温暖、体验生命的美好?当然是“太阳之神”!夜幕降临,又是谁将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使人们沉浸在柔和的银妆素裹之中,享受生命的安详和宁静?当然是“月亮仙子”!所以,“太阳”是以“快乐和光明”的秉性在运行着,“月亮”是以“安详和纯洁”的秉性在运行着。

所谓“健”,就是“稳定、坚持不懈”的意思,也即太阳在运行其“快乐和光明”时,月亮在运行其“安详和纯洁”时,是从来不会懈怠的,不会因为任何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其“快乐和光明”与“安详和纯洁”的秉性的。

我们知道,无论大地万物是美的还是丑的,高的还是矮的,太阳和月亮都会用其固有的光芒无有懈怠、永不停息地照射它们。

太阳和月亮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秉性,就叫“自强不息”!所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说,君子之人应当以太阳和月亮为榜样,让自己的心始终像太阳一样“快乐和光明”、像月亮一样“安详和纯洁”,并且这种“快乐和光明”、“安详和纯洁”的心态在任何对境之下,不应当有所动摇和改变,而应当坚持不懈。

所以,当我们面对不如意的外境,并且内心想痛苦、忧愁、悲戚、抱怨、发火的时候,我们要想想,太阳和月亮是如何面对地面上的丑陋事物的,他们肯定是用“快乐、光明、安详、纯洁”来面对的,所以我也要用这种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外境如意不如意,是外境的事情,而我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是我自己的事情。

选择“快乐、光明、安详、纯洁”就是自强不息!选择“痛苦、忧愁、悲戚、抱怨、发火”就是自暴自弃!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我们就会感到生活快乐而美好!用“月光”的心态面对一切,我们就会感到生活安详而恬静!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顽劣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因为他人的顽劣,就让自心快乐和美好的“阳光”熄灭呢?生活中我们也一定会遭遇种种不如意,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因为外境的不如意,就让自心安详和恬静的“月光”蒙上乌云呢?“从今以后,我要自强不息!决不自暴自弃!决不因为外境的顺逆而改变内心的'快乐、光明、安详、纯洁’!”我们需要经常这样在内心祈祷,并不断“对境练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地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厚实承载着万物,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宽厚,使自己拥有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阴柔品质。

“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样阴阳共济、刚柔并存,才是完善的人性。

梁启超就是这样的人。

他集政治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激情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

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梁启超虽然已经逝去大半个世纪,但在广东新会、北京、天津乃至日本神户,不仅其故居保存良好,而且他那强国、改革的愿望至今仍然鼓舞着无数海内外同胞。

1914年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被清华大学沿用至今。

然而,在北京香山植物园内,这位风云人物、学界泰斗的墓碑上没有生平,没有任何一个头衔。

透过这座墓碑,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为国家复兴而奔走呼号,为民族振兴而鞠躬尽瘁的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

去世时,梁启超曾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三十年来,新事业,新智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一个坦荡的人,就连他的呼声也是坦荡的,浩然正气永留人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个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是一个坚强果敢的人、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一个伸张正义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能接纳美又能包容丑的人。

然而,我们,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却把学习当成一种累赘,把求知当成一种负荷,把生活当成一种游戏。

当千年前的屈原振臂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他决计没想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我们这些后人会用自我放逐的方式和他开一个令他尴尬的玩笑。

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解读

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解读

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解读1914年冬,梁启超到清华学校作了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条象辞进行了解释。

他说,“君子”是中国传统的人格标准,但其涵义却很少有明确的界说,只有英文GENTLEMAN与之相吻合。

我们应发扬英美教育精神,养成国民的君子人格,人人都努力成为GENTLEMAN。

但是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君子,历史上又连篇累牍,难以一一列举。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有五十三卦的象辞提到“君子以……”,但只有乾坤两卦所云最为基本。

由此引出了对这两条象辞的诠释: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

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

《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

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于自然。

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

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且夫自胜则为强,乍见孺子入水,急欲援手,情之真也。

继而思之,往援则己危,趋而避之,私欲之念起,不克自胜故也。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王阳明曰:“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

”古来忠臣孝子愤时忧国奋不欲生,然或念及妻儿,辄有难于一死不能自克者。

若能摈私欲尚果毅,自强不息,则自励之功与天同德,犹英之劲德尔门(GENTLEMAN),见义勇为,不避艰险,非吾辈所谓君子其人哉。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

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非如小有才者,轻佻狂薄,毫无度量,不然小不忍必乱大谋,君子不为也。

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为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以上梁启超对两条象辞的诠释和发挥,总的来看是贴切、积极的。

他把儒家思想中的一些优秀成分吸收进来,使原意的内容更为丰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
中国馆智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
中国国家馆通过城市发展的演绎展示,使人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智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这两个“智慧”是对“人”的品行的要求,概括了中国文化中民族精神与民族命运关系的认识。

其中“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蓬勃、顽强的一面,“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谦和、宽容、乐观的一面。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分不开的。

“师法自然”源自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源自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两个“智慧”是对“人”的处事要求,概括了中华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辩证处理方法。

其中“师法自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和”,而不是“同”,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善于学习、交流、融合,要保持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来看,这四个“智慧”不是同一个层面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偏重于对“人”本体的要求,是内省的、世界观层面的,“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偏重于对人行为的要求,是外化的,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时的方法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不仅是并列关系,同时也是一种递进关系篇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提要: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她那煌煌上庠的高贵气质,那水木清华的灵婉俊逸,那人才辈出的光辉校史无不令莘莘学子心驰神往,寤寐思服;而她那看似平淡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间又蕴涵了几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关键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大学生;精神文化“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

但其实,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它在栉风沐雨的艰辛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搏斗中抽穗,最终在那一次次的钻木中闪出收获的火花。

人类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隐忍含垢,发愤著书,“述往事,思来者”,耗时十余载,终于凝就了“奔放而浩漫,停蓄而渊深,妍媚而蔚郁,感愤而伤激”的《史记》,为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自强不息的精神,并非中国人独有,它是人类共有的优秀品质。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的早年经历却是一连串失意组成的:借钱经商,两次破产;竞选议员,三次落选;甚至一度精神崩溃。

然而他却说:“这一路充满坎坷,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而已,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生活中常常有人埋怨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然而“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难道他们当真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我看不尽然。

他们只是没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敢正视困难,不敢接受挑战,不敢面对失败,殊不知,“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

这样的人恐怕也只能是庸庸碌碌之辈,让人空叹一声“尔志不远矣”。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古往今来,自强不息的人太多太多,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然而我不禁要问:“自强不息是形于外的,有没有什么是蕴于内的呢?”我想是有的,那便是蕴于心中的“厚德载物”的修养。

古人云:“郁情于中,必发于外。

”正因如此,人们非常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期达到“内圣”的境界。

这也是所谓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司马迁正是因为仰慕学习先贤古圣们的美好德行,才能于缧绁之中撑起民族的脊梁,成为一代“倜傥非常之人”;林肯的真诚与德义使得惠特曼无限敬佩地写下“号角为你长鸣”,甚至在他遇刺之后,作为败北一方的南方人都为他流泪,而谴责布恩的谋杀简直是“弑父”行为。

倘若没有“厚德载物”的修养,他们怎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荣誉呢?麦克阿瑟是二战时期盟军的最高统帅。

论勇毅,他或许比不上天才将军巴顿;论奇谋,他或许比不上“沙漠之狐”隆美尔;论识人,他或许比不上独具慧眼的马歇尔,但他却能在盟军处于劣势,盟国互有猜疑的情况下,首先表示诚意,以美军为先锋,使盟国间建立彼此的信任。

他以德服人,巧妙平衡盟国间的关系,使麾下三员骁将竭心尽力协同作战,甚至连桀骜到不可一世的巴顿也唯其马首是瞻,这岂不正应了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古语?相反的,一些无德之人,纵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也不会得到世人的尊崇。

钱谦益在明末文坛上也算是个领军人物,然而他贪生怕死,甚至没有“女流之辈”柳如是那般的豪情与傲骨,徒为后世耻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从《尚书》中的“九德”到魏征奏章中所书“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从诸葛亮的那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光绪帝师翁同和的那句“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从刘备遗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到曾国藩家书“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身之道,以图无忝所生”,“厚德载物”始终是人们追求的至高修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因有德,才有自强之气;而正因有那不息的自强之气,才愈能修性自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不仅是一则耐人寻味的隽语警句,它更是一种风华卓绝的精神气质,更是一种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确实具有普世价值,值得我们铭记心头。

篇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一)这个星期,我读完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

书的名字为什么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呢?原来自强不息就是刚健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就是宽厚的胸怀。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发扬刚健而宽厚的精神,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和美好。

书中有句话说的好:坚守孝心,自立自强。

意思就是说践行孝道需孝心驱动,以自立为前提基础。

尽快成为独立的人,成熟的人,不给父母添负担找麻烦,就是坚守孝心的最好体现。

这几天我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太多心,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孝心。

这句话对我真是深情受益啊!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作为青少年,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爱国人物、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巧夺天工的科学技术、精彩的文学艺术,深刻的道德理论。

这本书总体给我的感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

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上的一种全面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厚德载物”所体现的外融力。

这种外融力最直接最典型的就是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开放怀抱拥抱世界的热情和活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同时还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从奥运会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论语》吟诵到刘欢和萨拉布莱曼的“我和你”的演唱;从150万奥运志愿者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服务到时刻散发着迷人微笑的奥运礼仪小姐;从传遍大街小巷的《北京欢迎你》到残奥会闭幕式上英国代表团打出的“谢谢你北京”的条幅,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从千年文化的积累,到百年梦想的期盼到七年历程的准备,最后表现为完美的举办。

中国与奥林匹克结合的历史,正是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见证,也是中国博大、宽广的民族精神正式亮相世界的开端。

当圣火在国外传递受阻时,亿万华夏人民齐声高呼,保护火炬,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

从“家乐福事件”到千万华人、华侨在国外自发组织护卫圣火,爱我中华。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眷恋。

民族精神使我们更加团结友爱,民族精神促使我们与世界更加共融和共享,同时也使我们更加自立自强,永葆战斗力和活力。

篇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古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不断前进,勇于拼搏。

“自强不息”还意味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要不断地有新的成就。

人的一生,只有在这种新的追求中,人的生活才能更有意义,才能感觉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自强不息”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始终如—地坚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厚德载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能够像大地那样载物育万物,生长刀物,在做人与处世时,心胸开阔,意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要求—个人有高尚的道德,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下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

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

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

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则应该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

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蒙汉良书 [2]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