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2476ed249649b6648d747c0.png)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请广大师生关注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相关信息,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秋冬季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肺结核等,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的,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二、为消除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隐患,学校开学以来,对各班级的教室及卫生区的环境卫生做到“每日三清”,以确保学生学习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为做到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各班要建立缺课报告制度,一旦有同学缺课要问清楚原因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健康老师报告,以便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四、呼吸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以下几点措施可供参考:
1、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使室内空气清新;
3、随着秋冬季气温的变化,要随时注意增加衣服;
4、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又不流通的场所;
5、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6、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
7、如果已患了呼吸道传染病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隔离;
8、呼吸道传染病都有相应的预防疫苗可供注射,注射后可以获得免疫力,一般就不会被传染了,即使被传染其症状也很轻,所以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只要我们能认真做到以上几点,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e086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0.png)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在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湿度较高,人们更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常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小常识。
1. 流感的预防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流感的传播。
- 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年秋季,我们应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 勤洗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手部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或咳嗽、打喷嚏后。
-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周围有人感染了流感,我们要尽量避免与其接触,以免被传染。
2. 感冒的预防感冒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也是感冒高发季节,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感冒的传播。
-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方式,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周围有人感染了感冒,我们要尽量避免与其接触,以免被传染。
3. 肺炎的预防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
秋冬季是肺炎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更容易感染肺炎。
- 注射肺炎疫苗: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应该及时接种肺炎疫苗。
- 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
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受凉。
-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周围有人感染了肺炎,我们要尽量避免与其接触,以免被传染。
4. 腹泻的预防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秋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们更容易感染腹泻病毒。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生食熟食分开、饮用开水等都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1ad7ac19e8b8f67c1cb9e1.png)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冬季节已到来。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学生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对于学生了解秋冬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及其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先了解一下秋冬季好发哪些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主要好发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有流感、水痘、麻疹、风疹、流脑、猩红热、白喉、百日咳等疾病。
二、为什么秋冬季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由于秋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多集中在室内活动,互相接触机会较多,门窗关的较严,空气不流通,室内温度较高,给存在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室内外温差较大,当从温暖的室内外出时,骤然吸入大量的冷空气,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细胞功能也随之降低,这时潜伏在呼吸道内的各种病菌也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是什么?传染源:大多为发病期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染。
四、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①改善通风。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教室、寝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三次。
当周围有病人时,还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②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学**、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教室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开来。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纸巾掩盖,用过的纸巾不要随地乱丢。
勤换、勤洗衣服,天气好时将被褥在阳光下暴晒,不要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怎样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怎样预防秋冬季传染病](https://img.taocdn.com/s3/m/6792189e6bec0975f465e2d9.png)
怎样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一(1)班主题班会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水痘、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避免受凉。
秋冬季白天气温较高,但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参加体育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有的同学运动时出了汗仍舍不得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2、净化环境。
教室里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班内如果有同学已经发病要回家治疗,同时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
3、补充营养。
平时要注意多吃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桔子、橙子、猕猴桃、草莓、西红柿、黄瓜、萝卜等。
4、注意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有资料表明,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所以,小学生最好每天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长跑、打球、踢球、跳绳、踢毽子等。
6、注意洗手。
在家庭或学校,同学们都要勤洗手,并做到用肥皂正确洗手,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还要注意尽量站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7、免疫预防。
有的同学身体抵抗力非常差,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预防接种,如注射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气短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如果确诊为传染病,一定要在家治疗休息,痊愈后要到疾控中心开具证明,然后方可返校学习。
此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三早”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加重,切忌自己乱吃药或因忽视而耽误病情。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时还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附近的医疗机构报告。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预防知识内容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预防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69ba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f.png)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预防知识内容如下: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避免触摸眼睛、鼻、口等,避免病毒通过口鼻侵入。
2.加强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一天内开窗3~4次,
一次30分钟左右。
避免在封闭的空间内长时间停留,减少与病
人接触的机会。
3.佩戴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或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
时应及时佩戴口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接种疫苗: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
染风险。
5.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超市、
电影院等,减少感染机会。
6.加强锻炼和饮食调理: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合
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7.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治疗。
同时,应将自身情况告知身边的人,以便及早采
取措施。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c9cd5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e.png)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一、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3日,主要病症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病症。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病症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至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开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8f206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7.png)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应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要点: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冬季气温较低,应注意增加衣物,特别是保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病原体,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手是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建议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及时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洗。
4.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良好的免疫力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5.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人群密集场所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尽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
6.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7.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针对一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球菌感染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
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
总之,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强免疫力、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措施的综合运用。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率。
冬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宣传
![冬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53dd4f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4.png)
冬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包括感冒、咳嗽、流感等疾病都容易在这个季节出现。
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宣传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知识,以便大家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些疾病。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饮食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的冬季。
一、预防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冬季气温较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锻炼,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
因此,大家需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容易导致身体受凉。
特别是儿童、老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受凉,穿着衣服要合适,避免过于单薄或者过厚,以免引发感冒等疾病。
3.室内通风冬季人们喜欢封闭门窗来保暖,但如果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会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因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细菌病毒的传播。
4.注意个人卫生冬季呼吸道疾病容易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因此大家要注意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要注意清洁家居环境,保持整洁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5.避免过度劳累冬季天气寒冷,身体消耗增加,过度劳累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因此,大家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休息。
二、饮食调理1.多喝水冬季天气干燥,人体很容易缺水,因此要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病毒,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2.饮食均衡冬季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身体摄入各类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3.合理搭配食物冬季饮食要搭配合理,尽量选择温热性食物,如姜、葱、大蒜等,有助于驱寒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
4.注意饮食卫生冬季食品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因此大家要选择新鲜卫生的食品,并且注意食品的存放和加热处理,避免食物中毒。
三、生活方式1.户外活动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3bc8ba0dd3383c4bb4cd2e8.png)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二、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多饮水、多吃水果4、注意通风,居家、教室、宿舍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三、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体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舌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
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
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流行性出血热:亦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为特征。
1、流行病学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和我国家鼠型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传播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也常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数人呈隐性感染状态,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
2、临床表现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
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8c058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一、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秋冬季是幼儿园传染病高发期。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秋季传染病的特点;二是预防措施;三是家长和教师的责任。
二、秋季传染病的特点1.1 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和传播。
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在这个季节尤为严重。
例如,流感、咳嗽、支气管炎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表现形式。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
1.2 消化道传染病秋冬季,孩子们户外活动减少,室内空气不流通,加上饮食不当,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例如,腹泻、呕吐、肠道感染等都是消化道传染病的表现形式。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
1.3 皮肤传染病秋冬季,孩子们穿着厚重,皮肤容易出汗,加上缺乏个人卫生意识,容易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例如,疥疮、湿疹、皮炎等都是皮肤传染病的表现形式。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破溃等,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
三、预防措施2.1 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活动室、玩具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还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幼儿园应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2.2 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园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可以教育孩子们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与生病的同学接触等。
幼儿园还应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
2.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学校则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指导,让家长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f3e4b7767f5acfa0c7cdda.png)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须知进入秋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一些传染病可能在此时发生,所以说秋冬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杜绝传染病暴发流行,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领导尤为重视,加强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一)秋冬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2、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
感染后48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冬季是诺如病毒的高发季。
诺如病毒变异快,传播速度也很快,感染人群以儿童多见,容易导致学校等场所集体爆发,非常少量的病毒就可以致病,并且人群普遍易感.因为它的病毒很容易变异,所以也没特效的疫苗以及特效的药物。
尽管诺如病毒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预防,但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一般2到3天即可恢复。
(二)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1.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2.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4deff0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d.png)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
秋冬季是多种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更应做好预防!以下是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的一些措施: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痛、咳嗽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等。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就医并隔离治疗。
2.水痘、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对于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应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措施。
3.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饮用水要经过消毒处理等。
总之,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人群聚集和空气污染。
如果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并隔离治疗。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c9438f84868762caaed5bd.png)
(第三版)知识窗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连载)学校卫生室教师魏彩丽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肺结核等。
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应特别注意。
一、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
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
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
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预防:(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秋冬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
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报告班主任或学校卫生室,及时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本期就介绍这两种传染病情,其余下期继续介绍。
如何预防儿童在秋冬季节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预防儿童在秋冬季节感染上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2ec369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0.png)
如何预防儿童在秋冬季节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和抵抗能力不足,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气污染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儿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家长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经常开窗通风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带走室内积累的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此外,家中可以绿植以促进空气净化,并定期清洁家具、地板和窗帘,避免积尘。
二、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呼吸道感染非常重要。
家长们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用手触摸口鼻、不搭嘴打喷嚏等。
此外,家长们应该教孩子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式,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三、合理饮食保障营养良好的营养是增强儿童抵抗力的关键。
秋冬季节,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和禽肉等。
此外,在家庭烹饪中应该注重食材的新鲜,并避免食用生肉、生蛋和未煮熟的食物,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四、避免接触呼吸道病毒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家长们应该尽量减少孩子接触呼吸道病毒的机会。
首先,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在流感季节。
其次,不让孩子与病人接触,尤其是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
此外,注意家庭卫生,定期清洁常用物品和触摸频繁的表面,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此外,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预防儿童在秋冬季节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需要家长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教育孩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合理饮食保障营养,避免接触呼吸道病毒以及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等都是关键措施。
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知识大全
![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f7b4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e.png)
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知识大全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
在寒冷的天气中,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
为了帮助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知识,供家长们参考。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一般密封,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致病菌。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 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儿童身体受寒,降低机体免疫力。
因此,家长应该确保孩子们保持足够的穿衣保暖,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穿戴帽子、手套等防寒物品。
3. 做好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家长应教育孩子们勤洗手,进食前后及接触过公共场所后都要洗手。
此外,还要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以防传染。
4. 合理饮食营养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对于儿童免疫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孩子们的抵抗力。
5. 多喝水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保持水分摄入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提高抵抗力。
因此,鼓励孩子们多喝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
6. 避免接触病原体儿童在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
因此,在冬季高发季节,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到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减少感染风险。
7. 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在冬季,家长可以组织一些户外运动活动,如滑冰、滑雪等,让孩子在锻炼中增强身体抵抗力。
8. 预防接种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家长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完成相应的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等,以提供主动免疫防护。
9. 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应该切实避免在孩子面前吸烟,同时还要注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远离有害气体的环境。
10. 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嗓子痛等,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正确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 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 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流行性感冒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 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 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 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 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 种腮腺炎疫苗。
返回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链球菌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猩红热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 创伤处或产妇产道而引起。偶可经污染的用具、书 籍等间接传播。
水痘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 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 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 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 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 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水痘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 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 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 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 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 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 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 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 天。
猩红热
主要症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 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
猩红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 以儿童最为多见,特别易发于托幼学校。
猩红热
预防措施:本病流行时,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 动。儿童机构发生猩红热病人时,要严密观察接触 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简称流脑,是由脑 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水痘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 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 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风疹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 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 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风疹病毒 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 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优选)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 染病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 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 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 咳嗽、喷嚏等形成的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 气不流通处2米以内的接触者均有被感染的风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主要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 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 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 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水痘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 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 也可能被传染。
风疹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 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为特征。
风疹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 女;成人偶见感染。
风疹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 疫苗。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 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 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 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