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 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问题,并初步学会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寻找中间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教学难点:学会寻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学校“六一”时,四、五、六年级参加创编操汇演的方阵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生:有:3::个方阵,并且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师: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并且思考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

独立思考后,在组中交流。

生讨论解法:(1)先求:每个方阵有多少人?10×8=80(人)。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80×3=240(人)。

(2):先求:3::个方阵的一行共有多少人?(也可以说是有几列?)10×3=30(人)。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30×8=240(人)。

(3):先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行?8×3=24(行)。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10×24=240(人)。

分层次说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个人算、后同桌说,最后全班一起说。

)2.师:观察这三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异同?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相同点:都是用两步解答出来的,并且都是乘法计算。

(板书:连乘)不同点:解答问题的过程不同。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多层面的学习。

多种方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从多种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2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连乘、连除或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计算乘除法式题。

22×16= 190×2=35×17=804÷2=245÷7= 128÷8=2.应用题①隆福小区有15栋楼,每栋楼有5个单元,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个单元?5×15=75(个)或15×5=75(个)答:隆福小区一共有75个单元。

②隆福小区每栋楼有5个单元,有业主60户,平均每个单元有多少户业主?60÷5=12(户)答:平均每个单元12户。

总结算题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探究新知例3课件出示插图及例题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师:观察题目,说说你从图中指导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已知条件:总共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引导学生计算,教师总结板书:(1)每个箱子里有12个保温壶,一周卖出5箱,共卖出多少个保温壶?怎样计算?60个保温壶,每个45元,总共多少钱?引导学生回答:60×45=2700(元)怎么列综合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示范:12×5×45=2700(元)](2)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并板书[12×5=60(个)45×60=2700(元)综合算式:12×5×45=2700(元)]比较两次结果是否相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课时
第3课时
班级
三年级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三数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
2、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3、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谁能提出问题?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60/2/5=6(人)60/(2*5)=6人
这两种都正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P100做一做
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练习二十三10-11
1.10题先让生认真审题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2、11题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综合:60÷2÷5=6(人)60÷(5×2)=6(人)
七、教学反思
教师强调: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再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不同的思路来思考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通过连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为后续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导入、问题探究、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3.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培养克服挫折、持续进步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理解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连除运算顺序的掌握,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连除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分水果、分配玩具等,引出连除的概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连除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6.家长参与作业: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道连除实际应用题,并在作业本上签字,以增强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关注。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课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与教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提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连除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连除运算顺序这一难点,教师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突破难点。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版2015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版2015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版201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人教版2015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人教版2015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部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重点: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给予积极的评价。

2. 练习评价: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成果评价: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 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有效计算;- 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解决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将:- 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沟通和协作;- 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策略和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 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学习态度;- 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内容1. 问题导入: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3. 例题解析: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反思。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4.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1. 问题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3. 例题解析(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反思。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十三、教学拓展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学接龙、速算比赛等,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结合季节特点,设计一些与季节相关的数学问题,如秋季收获、冬季奥运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十四、教学反馈与改进
1.教学反馈:在每节课后,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如: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
-学校的操场上有20个男生和女生在进行接力赛,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什么的?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巡回指导。
5.练习与应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6.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7.课堂小结: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十七、教学效果评估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反应和互动情况。
-对于课堂纪律问题,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并严格执行。
-对于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十二、教学总结
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指导,预期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调整,教师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解决问题后,通过交流解决问题方法,获得欣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愉悦的心理体验。
单元
知识
结构
1.例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教学时,提出问题后,请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课件设计
讲授指导交流指导
幻灯片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作汇报。
课前预习
教材第99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
师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时用乘法,并能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2.例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了团体操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例1与例2素材的选取具有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4、15、16题.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两步或综合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明确解题思路,学会根据信息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团体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运动会上开幕式学生表演团体操情境.(1)观察画面,你还想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表演团体操人数有60人.](2)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1)独立思考,写出算式.(2)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2.评价与反馈.(1)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2)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法尝试:第一步求大圈有多少人?即60÷2=30人;第二步求小圈人数为30÷5=6(人),所以可综合列式:60÷2÷5=6.还可以这样想: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先求60人一共组成多少个小圈,即5×2=10个,再求每个小圈人数60÷10=6.]3.自主解决问题.(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中的问题.(2)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先解决“一箱装多少个杯子”的策略,应给予充分肯定.三、巩固运用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第10、14题.(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方法解决问题.(3)组织交流.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四、全课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五、课后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5、16题.教练创新课后练习指导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这两题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注意适时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从而进一步熟悉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补充习题及解答1.96人排成3个方阵做操,每个方队站成4列,平均每列站多少? 2.小明和小红集邮.共有54枚邮票.平均每页放几枚邮票?3.米奇服装商店今天卖了5箱服装,每箱6件,一共收入1 200元,平均每件服装多少钱?4*.某水果个体经营户买了8箱水果,每箱16千克,共付出960元,平均每箱水果多少元?5*.有56个座位的音乐厅举办音乐会,每张票售8元,已售出15张,剩余按每张5元售出.这次音乐会可以收款多少元?[解答:4*.960÷8=120(元)5*.(56-15)×5=205(元),8×15=120(元)205+120=325(元)]。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应用题的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知道一道题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并解答,列综合算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除法和乘法,现在老师遇到了两道难题,你能帮老师解答出来吗?(课件第2张)(1)一个毛绒玩具熊需要15元,王老师要买20个,一共需要多少钱?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知道了一个玩具熊15元,一共要买20个,求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解答这道题吗?总价=单价×数量。

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15×20=300(元)答:一共需要300元。

(2)全校有284名同学,平均分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多少人?(课件第3张)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知道了一共有284名同学,平均分成4个方阵,求每个方阵多少人。

师:你会解答这道题吗?生:每个方阵人数=总人数÷方阵数量。

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284÷4=71(人)答:每个方阵有71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连乘连除应用题,通过练习两道简单的一步乘法和一步除法应用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打基础。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解决难题很拿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杂一些的解决问题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连乘应用题(出示课件第4张)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知道了一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卖45元。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

改革课堂,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是教育实践所得出的方法。

本课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并不陌生,所以本设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促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本设计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与阅读、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尤其突出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发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表达清楚,再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最后回顾反思。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一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出示下列复习题。

5平方米=平方分米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后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复习题,进一步明确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巩固了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巩固和激活,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72页例8。

请学生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预设生1: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理解题意。

师: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就是求什么?预设生1:就是求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能铺多少块地砖。

生2:就是求长6米、宽3米的大长方形里能摆多少个边长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乘法口诀。

2. 学会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

2. 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用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者数学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

2.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复习乘法口诀。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

2.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正。

第四阶段:拓展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

2.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五阶段: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用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4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分类与解决方法。

2. 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3. 解决问题的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1.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数学问题,并简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一)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够列出综合算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究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上课之前,大家已经回顾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谁来说一说解决问题分为几个步骤?预设: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3:某超市一个月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

每个保温壶售价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师:你能根据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一)阅读与理解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已经知道每箱有12个保温壶,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要求的问题是一共卖了多少钱。

(二)分析与解答师:可以画示意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一箱有12个保温壶,用12个小圆圈表示,一共有这样的5箱,就画这样的5份,其中一个保温壶卖45元。

借助示意图,你知道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搜集不同的解题方法。

全班集体交流汇报。

师:刚刚老师发现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愿意将自己的思路分享给大家?预设:先根据每箱12个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求出每箱的价钱,用每个保温壶的价钱乘每箱的个数,列式为45×12=540(元)。

这一步求出的是图中的这一部分:再根据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求出总钱数,用每箱的价钱乘箱数,列式为540×5=2700(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60×45=2700(元)
综合算式:
12×5×45=2700(元)
分析已知信息:有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45元。
要求的问题是:一共卖了多少元?
第一种方法:要想求出5箱保温壶多少钱,得先知道一箱保温壶多少钱: 45×12=540(元);再求5箱的价钱:540×5=2700(元)
第二种方法:已知有5箱保温壶,每箱12个,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2)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说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
(3)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7.组内交流想法
交流重点:(1)你是怎么想的?
(2)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四)合作交流
8.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交流想法?
指名小组汇报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解答
每种方法汇报后,教师追问:如何改写成综合算式,说说这个综合算式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五)巩固练习
1.1.出示做一做
2.
3.2.完成练习十二1,2题
【设计意图:巩固分析问题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应用能力。】
4.
5.读信息,独立列式解决
6.指名学生汇报,说清你是怎样想的。
7.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6)课堂检测
1.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有30本书。3个书架一共有多少本书?
预设:有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45元。
预设1:一箱多少个?
预设2:一箱多少元?
预3:一共卖了多少元?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5

10分
10分
二、探索
新知
(三)自主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5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5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2.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3. 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2015人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2015人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201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

2. 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列表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到一般法等。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根据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列表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到一般法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实践应用(1)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作业、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解决问题基本步骤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P99 页例 1。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通注重过具体情境的呈现,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虽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思考方法是一致的,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5
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铺垫练习 1.口算。

2.解决问题。

一行有 5 个苹果,三行共有多少个苹果?(口答) 53=15(个)或 35=15(个)(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2.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3 个方阵共有多少人?)(三)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二、探究建模(一)尝试解决3 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看看谁算的最准确。

2.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方法如下:
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出 3 个方阵的人数。

---------------------------------------------------------------最新资料推荐------------------------------------------------------ 列成算式:
108=80(人) 803=240(人)综合算式:
1083=240(人)(板书:
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二)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你用的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怎么列式?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课件辅助展示) 2.运用课件辅助探究,教师适时板书方法方法二:
先求出 3 个方阵一行的人数,再求出 8 行的人数。

列成算式:
103=30(人) 308=240(人)综合算式:
1038=240(人)方法三:
把 3 个方阵横着并在一起,先求出 3 个方阵的行数,再求出 3 个方阵的人数。

列成算式:
83=24(行) 2410=120(人)综合算式:
8310=240(人)(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义,并呈现相应的课件辅助理解。

) 3.比较异同,完善课题观察这三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
相同点:
3/ 5
都是用两步解答出来的,并且都是乘法计算。

(板书:
连乘)不同点:
解答问题的过程不同。

4.小结:
看来,同学们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本领。

三、练习巩固。

(一)课件呈现:
P99 页做一做,一位阿姨正在摆放整盘鸡蛋的画面。

1.组织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要解决什么问题?(王阿姨一共搬了多少个鸡蛋?)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题。

4.指名学生板演反馈,方法如下:
方法一:
568=240(个)方法二:
856=240(个)让学生独立表达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二)完成练习二十三第 1、 2 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附:
---------------------------------------------------------------最新资料推荐------------------------------------------------------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连乘每个方阵 8 行
每行 10 人三个方阵一共多少人?一个方阵
多少人? 三个方阵多少人? 综合算式①
108=80 (人) 803=240 (人) 1083=240 (人)
三个方阵一行共有多少人? 三个方阵多少人? 综合算
式② 103=30(人) 308=240(人) 1038=240
(人)三个方阵共有多少行?三个方阵多少人? 综合算式③ 83=24(行) 1024=240(人) 8324
=240(人)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