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第三条、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先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第六条企业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第七条风险评价准则:采用风险度R)=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L)×后果的严重性(S)具体如下: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可能性L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和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

现有的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的状态,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危害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与法规的符合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停工、环境污染、资源损耗、公司形象等有关。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规范企业风险评价行为,采取科学、有效、全面、客观的方法对企业生产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

合用于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范围的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风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风险信息的更新。

企业总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负责审批企业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并指导企业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各部门负责人在安全员的组织指导下对本部门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填写“危(wei)险有害因素调查表”,并上报安全环保部汇总。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企业常规活动(如生产、办公)和非常规活动(如暂时抢修设备)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人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顾客、承包商、供应商和访问者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边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性灾害;各部门进行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时,可采用问询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如事故记录、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危(wei)险和可操作行研究等方法进行。

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时要考虑危(wei)险有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1)要考虑:存在什么危(wei)险(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 2)要考虑:过去、现在、未来三中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3)要考虑:异常事故(包括启动、运行、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 /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漏、其他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环境污染等)。

10风险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10风险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1. 风险评价目的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风险评价的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评价与控制。

4. 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5. 风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1)公司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

附评价小组成员表一份。

(2)安委会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

安全部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

(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

6. 风险评价的范围(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 常规活动和异常活动(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供方、合同方)(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和产品(包括外部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等)(7)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按全生产规章制度(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7. 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1)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先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数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2)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下为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生产、管理、检测等各个环节。

三、风险评估方法1. 风险辨识: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条件,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

3.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4. 风险监测与反馈:定期对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风险评估责任及流程1. 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2. 风险评估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安全专家、环境工程师等。

3.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与反馈。

五、风险评估报告1. 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详细描述、风险等级和严重程度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评估等内容。

2. 风险评估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并保存备查。

六、风险控制措施1. 风险控制措施应具体明确,包括安全设施的安装与维护、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培训等。

2. 风险控制措施应经过专业人员的论证和审批,并在实施过程中监督其有效性。

七、风险监测与反馈1. 风险监测应定期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包括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2. 风险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八、奖惩制度1. 对于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严重失误或忽视安全生产风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九、制度宣传1. 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评价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迅速适应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十、制度监督与改进1. 公司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评价管理,预防和控制风险,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价,是指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应当树立全面风险管理观念,将风险评价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确保公司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第四条公司风险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对公司所有业务领域、所有层级和所有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价。

(二)重要性原则:对对公司运营有重大影响的风险进行重点评价。

(三)及时性原则: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四)动态性原则:根据公司经营环境变化,适时调整风险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公司设立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风险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

第六条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设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风险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由部门、分支机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分别指定风险评价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风险评价工作。

第三章风险识别第八条公司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风险识别:(一)内部调查: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查找潜在风险。

(二)外部调研:关注行业动态、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客户需求等方面变化,识别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的风险。

(三)案例分析:总结过去发生的风险事件,分析原因和教训,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四)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预警。

第九条公司应定期组织风险识别活动,确保风险识别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风险评估第十条公司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一)定性评估:通过对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职责与任务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职责与任务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职责与任务一、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风险已经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四个方面: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

其中,风险评价是整个制度的核心,意在对风险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识别、评估和分析,以便为风险控制和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将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角度,介绍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在其中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与任务1. 管理层(1)确定组织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方针,以及相关的规程和制度;(2)指导和监督风险管理工作;(3)确定整个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框架和流程;(4)确保风险评价结果得到适当的考虑和应用;(5)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定期的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2. 风险评价部门(1)负责风险评价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2)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案和计划,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3)负责对风险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调查、识别和量化评估,确立风险的成因和危险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价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组织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风险信息;(5)定期评价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相关部门(如安全、生产、质量等)(1)根据风险评价的要求和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负责其实施和检查;(2)加强对相应领域的管理和监督,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3)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共同完成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工作;(4)与风险评价部门紧密合作,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尽早发现和控制潜在风险。

4. 员工(1)遵守组织的风险管理规定和制度,全面参与风险控制工作;(2)发现和报告潜在风险或风险隐患,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3)定期接受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4)保密组织涉及的所有风险信息,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四、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全面、系统地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其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或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引言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的过程,旨在识别和量化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或项目的影响。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管理风险评价工作,保证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二、目的本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提高风险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为组织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适用于组织内进行风险评价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四、管理要求4.1 风险评价流程4.1.1 风险评价的范围和目标应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确定,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4.1.2 风险评价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环节。

4.1.3 风险评价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工作指导和操作规程,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风险评价方法和工具4.2.1 风险评价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等。

4.2.2 风险评价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风险特征和评价目标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风险评价人员4.3.1 风险评价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4.3.2 风险评价人员应独立、客观地进行评价工作,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影响。

4.4 风险评价报告4.4.1 风险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4.4.2 风险评价报告应及时编制和提交,确保评价结果能够为决策提供参考。

4.5 风险评价结果的跟踪和监控4.5.1 风险评价结果应及时跟踪和监控,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5.2 风险评价结果的跟踪和监控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五、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5.1 组织内部应成立风险评价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风险评价工作,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风险评价工作,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风险评价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二、制度内容1. 风险评价的定义和目标:明确风险评价的概念和目标,使全体员工对风险评价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风险评价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风险评价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风险评价的流程和方法:详细描述风险评价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风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制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以便对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 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报告:规定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6. 风险评价的监督和改进:建立风险评价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制度要求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风险评价工作要全面、客观、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和隐瞒。

3. 风险评价工作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风险评价工作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及时采取和有效性。

5. 风险评价工作要与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风险评价的职责,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相关人员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风险评价工作,不得擅自变更评价方法和结果。

3. 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风险评价作业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作业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评价作业管理,规范风险评价行为,提高风险评价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风险评价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风险评价作业管理应遵循合法、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风险评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风险评价作业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风险评价组织体系,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资源,确保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风险评价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风险评价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风险评价工作。

第六条风险评价机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程序;(二)组织实施风险评价活动;(三)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和汇总分析;(四)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五)组织风险评价培训和交流;(六)其他相关工作。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评价的需要,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价团队或者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价。

第八条风险评价团队或者专业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三)具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和设备;(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行。

第三章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第九条风险评价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收集资料: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历史数据、现场情况等信息;(二)识别风险:根据收集的资料,识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三)分析风险: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四)评价风险:根据分析结果,评价风险的优先级,确定主要风险;(五)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主要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六)跟踪监测:对实施控制的措施进行跟踪监测,评估控制效果,必要时进行调整。

第十条风险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二)故障树分析;(三)事件树分析;(四)模糊综合评价;(五)其他科学、适用的评价方法。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各种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展开论述,从制度的必要性、目标、主要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制度的必要性1. 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2. 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评价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对企业和员工造成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3. 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对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风险。

三、制度的目标1. 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体系,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 确定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员工主动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技巧,减少因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四、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风险评价的范围和对象: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的范围和对象,包括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和风险进行评价,如机械设备、化学品、高温、高压等。

2. 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通过对事故概率、事故后果和事故风险的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管控措施。

3. 安全风险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的程序和要求,包括风险评估的组织和责任、评估的时间节点和周期、评估的参与人员等。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为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遇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以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特制定本制度。

1、风险评价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作业过程中能够控制及必须施加影响的风险的识别、评价和管理。

2、定义2.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2.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包括:能量源、能量的载体、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的缺项和作业环境不良等。

2.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大小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4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

2.5重大风险(极高风险):指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极高)的风险类型。

2.6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工作职责3.1总经理(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对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建立、实施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所需的资源。

3.2安环部:负责督促、指导和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跟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3.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风险排查、风险评价与分级工作,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3.4全体员工:参与本岗位风险排查、风险评价与分级工作。

4、风险评价准则4.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4.2有关行业的规范,技术标准。

4.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4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4.5公司的安全生产规定、客户要求及其他其他要求。

5、风险评价程序5.1准备5.1.1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并明确各自职责。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第四条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第四条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二)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三)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四)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五)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七)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八)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三)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第七条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二)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三)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四)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它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匡助企业全面了解和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和资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一、制度目的和背景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1.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估,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2.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建立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或者消除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 监测和改进:建立风险评价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新浮现的风险,并对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二、制度内容和要求1. 风险识别和评估(1)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对象、评估的时间周期和评估的目标。

(2)采集风险信息: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采集与企业相关的风险信息。

(3)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根据采集到的风险信息,采用定量或者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

(4)确定重要风险: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企业影响最大的重要风险,优先考虑进行控制和管理。

2. 风险控制和管理(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监测措施等。

(2)明确责任和权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计划和风险管理记录等,以备查阅和审计。

(4)培训和宣传: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并通过内部宣传推广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监测和改进(1)建立监测机制: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新浮现的风险,并对已有的风险进行定期监测。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严重程度等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第四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全面评估,动态管理;(三)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四)重点突出,措施有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二)确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三)组织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实施,协调解决评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四)审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决定风险控制措施;(五)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七条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细则;(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三)定期提交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四)组织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风险意识;(五)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第八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为初始评估、定期评估和特殊评估。

第九条初始评估应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对项目的设计方案、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

第十条定期评估应按照公司制定的评估周期进行,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再评估,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整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化工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工企业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储存、运输、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评价程序、方法及措施等内容。

第四条企业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确保风险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企业应成立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风险评价工作。

第七条风险评价管理委员会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企业各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风险评价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九条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评价计划、组织评价会议、整理评价资料等。

三、风险评价程序第十条企业应按照以下程序开展风险评价工作:1. 收集资料:收集与风险评价相关的资料,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事故案例、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等。

2. 识别风险: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

3.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4. 风险评价: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确定风险优先级。

5. 制定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等措施。

6. 实施与监督: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7. 风险沟通: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相关方进行风险沟通,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8. 持续改进: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实施情况,持续改进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作业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作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小组职责:(一)制定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二)组织对作业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三)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和上报;(四)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提出整改措施;(五)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三章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内容第六条作业安全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作业环境风险:如高温、高压、高湿、易燃易爆等;(二)作业设备风险:如设备故障、老化、磨损等;(三)作业人员风险:如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健康状况等;(四)作业程序风险:如操作流程不规范、作业时间过长等;(五)其他风险: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

第七条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一)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实地考察,了解作业环境、设备、人员等情况;(二)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作业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三)类比分析法:参考类似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对本作业项目进行评估。

第四章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程序第八条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程序:(一)作业单位提出安全风险评价申请;(二)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小组组织专家进行评价;(三)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四)作业单位根据整改措施进行整改;(五)整改完成后,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小组对整改效果进行复查。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九条作业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小组对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准确。

第十条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作业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____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____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4.1风险的分级管理4.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正文:一、引言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个人的生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二、风险评价的定义与目的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或实际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三、风险评价的重要性1. 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2. 保护利益:风险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发现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身的利益。

3.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因决策不慎带来的潜在风险。

四、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要素1. 风险评价的责任部门:明确主管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在组织内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2. 风险评价的流程与方法:明确风险评价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信息分析、风险评估等环节。

3. 风险评价的指标与标准: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风险评价的报告与监督: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及时上报,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相关的数据和报告应做好保存和备份,以备查验和追溯。

五、风险评价的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搜集与风险相关的信息、数据和材料,包括历史数据、统计数据、专家意见等。

2. 风险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和关键因素。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程度。

4. 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控制、风险的转移等。

六、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岗位及员工。

二、评价目标1.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2.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3.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4.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三、评价内容1.确定评价范围和主体明确评价的范围,包括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场所。

确定评价主体,一般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设计和实施。

2.收集信息收集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1)相关部门提供的报告、数据、文件、资料等;(2)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3)听取员工对安全问题的反馈和意见。

3.风险识别(1)确定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如现场检查、危险源识别、风险图谱等;(2)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环节逐一进行风险识别;(3)编制风险识别报告,明确识别出的风险类别、级别和原因。

4.评估与分析(1)确定评估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如风险矩阵评估法、风险树分析法等;(2)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3)编制风险评估与分析报告,明确评估结果和建议。

5.制定防控措施(1)根据评估结果和建议,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2)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3)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6.监控和评估(1)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台账,实时监控和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2)定期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复查和更新,保持其时效性和可靠性;(3)对已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资料管理所有评价相关的数据、文件和资料要进行妥善保管,包括原始记录、评估报告、防控措施等,确保其完整性和保密性。

五、责任与追究1.评价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报告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各部门、岗位和员工要按照评价结果和防控措施要求,积极参与风险防控工作;3.对违反本制度的部门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追究和处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1.3 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1.4 引用和支持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11月1日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2.1实施)(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9
(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
(1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2)《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
(1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
(1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17)《安全色》GB2893-
(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
(19)《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及标志》GB13690-1992
(20)《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
(2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
(22)其它相关规范、标准等
2 风险评价目的、范围与准则
2.1 风险评价的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2 风险评价的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
(9)企业周围环境;
(10)气候、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

2.2 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1)主要负责人职责
①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②成立企业的风险评价组织并承担风险评价组织领导的责任;
③组织制定企业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和企业风险评价计划并承担审核批准的责任;
④负责厂(公司)级风险控制“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检查和验收;
⑤负责企业风险评价计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绩效的评审/每年不少于1次;
⑥负责制订厂(公司)级持续改进的计划。

(2)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
①直接负责本部门或相关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并承担部门相应的责任;
②负责本部门或相关项目的风险控制“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检查和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