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b1b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9.png)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小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
2. 性格特点:让学生通过测试或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3. 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享彼此的喜好。
4. 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改进不足。
5. 自我管理:教授学生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组织一个自我介绍小游戏,如“快速问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主题。
2. 性格特点:教师发放性格测试题,让学生完成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3. 兴趣爱好: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喜好。
4. 优点和不足: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互相夸赞和提出改进意见。
5. 自我管理:教师讲解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己认识的深入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自我管理实践报告,评估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性格测试题:教师准备一份适合学生的性格测试题,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2. 自我管理方法资料: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2. 邀请一位心理咨询师或成功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发挥优势、克服困难等方面的经验。
3. 布置一次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个自我管理计划,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542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9.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认识的意义。
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讨论如何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
1.3 教学活动:开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在旁边写下自己认为的自己的三个特点或优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分享环节: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我探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探索的意义。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反思和探索来认识自己。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2.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探索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讨论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2.3 教学活动:开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探索的意义。
反思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分享环节: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结果。
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第三章:自我目标设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目标设定的意义。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设定合理的自我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自我目标。
3.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目标设定的意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设定合理的自我目标。
讨论如何实现自我目标。
3.3 教学活动:开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一个目标。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目标设定的意义。
分享环节: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目标。
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定合理的自我目标。
分享环节:邀请几名学生分享如何实现自我目标的方法。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我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一)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45d5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9.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一)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一份有关于主题班会的教案,教案的主题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并提高自己的能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身特点及优缺点2.了解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优点并提高自我能力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思维模式及疑虑的破解三、教学过程1.自我认知:填写自我认知问卷,了解自身的特点及优劣2.心理剖析: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3.互动探讨:分组进行互动探讨,分享学生自我剖析的结果并交流解决方案4.拓展发展:开展一些实践项目,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做到如下实践项目:① 志愿服务活动② 替代式课堂③ 学生干部的选举与交流④ 假期社会实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式教学2.案例教学3.互动式教学4.小组探讨5.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五、教学步骤1.开幕环节:从日常生活切入,介绍主题班会的意义2.认识环节:介绍“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主题,了解学生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和看法3.答题环节:介绍自我认识问卷,并进行填写4.心理剖析环节:指导学生分析并总结自我认识问卷的结果,了解自身的优缺点5.分组探讨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交流并分享自我剖析的结果6.互动环节: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7.总结环节: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组内自评、互评和班主任的评价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互相掌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七、教学安排完善自我这一主题班会的时间安排为两节课,每节课一小时,要求在教学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八、教案总结本次主题班会教案的实现依据了各种课堂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促进了他们的是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实践经历的积累,也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a6a2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XXX《我是金子,我会发光》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研究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研究和讨论。
本课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研究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4、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讲故事(1)乌鸦的故事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它也想抓只羊回去于是天天练。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提问:你们认为乌鸦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这就是它没有的缘故。
(2)画家的故事师:有一名画家把本人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的地方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b44d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9.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完善自我。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我: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相介绍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 面对不足: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如何克服和改进。
3. 完善自我:引导学生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 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互相鼓励和完善。
3. 目标设定:让学生设定一个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4. 沟通技巧学习: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己认识的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时的认真程度和实际行动。
3.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沟通技巧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自我介绍模板:用于学生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2. 沟通技巧教材:用于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
3. 目标设定表:用于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克服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认识自我、面对不足并完善自我的。
2.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沟通困难的情景,通过运用学到的沟通技巧来解决问题,并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此提高他们对自我认识和改善沟通能力的态度。
八、教学实践:1. 自我提升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自我提升的计划,包括学习新技能、培养新兴趣或改善人际交往等。
2. 行动计划:指导学生将自我提升计划具体化,制定可执行的短期和长期行动计划。
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案
![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e02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8.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明确自我完善的目标。
2.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自我完善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将自我完善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我认识?为什么我们要认识自我?二、主体部分1. 讲解自我认识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a. 自我认识的概念: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等。
b. 自我认识的方法:自我反思、他人评价、心理测试等。
c. 自我认识的意义:明确人生目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我认识的方法和心得。
3. 教师总结:认识自我是完善自我的前提,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自我认识的结果,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计划,互相鼓励、支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我完善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二、主体部分1. 讲解自我完善的方法和技巧。
a. 自我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
b. 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 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表达、赞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我完善的经验和心得。
3. 教师总结:自我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自我完善的方法,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互相监督、鼓励。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
2. 学生掌握了自我完善的方法和技巧。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cda1d584868762cbaed517.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
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大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看图取名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提问学生)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
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
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
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959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9.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活动名称:我的特点1.2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1.3 活动步骤:1.3.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贴在纸上,并写下自己的名字。
1.3.2 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特点,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1.3.3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组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3.4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第二章:我的优点和不足2.1 活动名称:优点和不足2.2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2.3 活动步骤:2.3.1 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3.2 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建议。
2.3.3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组员的优点和不足。
2.3.4 让学生制定一个改进计划,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三章:我的梦想和目标3.1 活动名称:我的梦想和目标3.2 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3 活动步骤:3.3.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准备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3.3.2 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
3.3.3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组员的梦想和目标。
3.3.4 让学生制定一个实现梦想和目标的计划,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
4.3 活动步骤:4.3.1 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并准备一张纸,写下这些习惯。
4.3.2 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其他同学给予建议和支持。
4.3.3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组员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第五章: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5.1 活动名称:沟通与交流5.2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3 活动步骤:5.3.1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沟通和交流场景。
2022《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2《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0a10e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c.png)
2022《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 1. 让学生能够理解自我概念,掌握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自我价值感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什么是自我?自我与个体同义吗?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意识: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是什么?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实例为基础,让学生区分和理解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课后布置思考任务,让学生写一篇自我介绍,准确表述自己是谁。
2. 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特长的概念和分类:什么是特长?特长的分类方法。
•不足的认识和处理:什么是不足?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发掘潜能?教学活动:运用“小组讨论”这一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并探讨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分析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激励学生树立勤奋拼搏的信念,追求优秀的自我。
3.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的作用: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了解兴趣爱好、发现兴趣爱好和养成习惯。
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兴趣爱好的分类和作用,进行心理课堂小游戏,以此加深对兴趣爱好的了解;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在兴趣爱好中收获的成长经历。
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和分类: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常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类。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欣赏他人,积极面对困难,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教学活动:以社会新闻摘录、名人事迹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展开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班级实际为例,组织学生进行提案设计,为大家的成长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5f61c31126edb6f1a109e.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
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大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看图取名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提问学生)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
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
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
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主题班会教案:认识自我(最新6篇)
![主题班会教案:认识自我(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3450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b.png)
主题班会教案:认识自我(最新6篇)认识自我篇一一、教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知识与能力: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3、过程与方法:学议导思导读法活动法讨论法二、教学准备:1、搜集素材2、制作课件三、教学重点:如何认识自我。
教学难点:如何悦纳自我。
四、学情分析:1、认知结构方面,由于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2、情感方面,十二三岁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强烈关注自我。
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3、生活背景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七年级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的闭锁性。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你自己(一)导入新课师:课件显示:《斯芬克斯之谜》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
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
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让人们猜。
斯芬克斯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
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谜底:人。
箴言:认识你自己。
师: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4页第二单元第一课。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d41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0.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自我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性格、兴趣等方面来了解自己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结果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了解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建议第二章:接受自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接受自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进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接受自我的意义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制定改进计划2.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表达接受自己的意愿制定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改进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和互相鼓励第三章:建立自尊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建立自尊的能力引导学生维护自己的尊严,并尊重他人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尊的意义自尊的体现:让学生了解自尊的表现,如自信、自爱、自重等维护自尊: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尊严,并尊重他人的自尊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自尊体验,并讨论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尊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自尊的场景,并学会尊重他人第四章:培养自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培养自信的能力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勇于尝试4.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信的意义自信的体现:让学生了解自信的表现,如坚定、勇敢、自律等培养自信: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来培养自信4.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自信体验,并讨论如何培养自信自我暗示:学生进行自我暗示练习,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第五章:积极面对挫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并积极向前5.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意义和影响挫折的应对:让学生了解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保持乐观等积极向前:引导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并积极向前,不断努力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经历的挫折,并讨论如何积极面对挫折成长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挫折中的成长经历,并鼓励大家积极向前第六章:培养良好习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良好习惯对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良好习惯与自我完善的关系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种类,如勤奋、自律、时间管理等良好习惯的坚持:引导学生学会坚持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养成的良好习惯,并讨论如何帮助他人培养良好习惯个人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良好习惯培养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和互相鼓励第七章:学会沟通与协作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与协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沟通与协作的意义沟通技巧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协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在沟通与协作中的经验,并讨论如何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沟通与协作的场景,并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第八章:培养责任感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培养责任感的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责任感的意义责任感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责任感的表现,如自律、承担后果、为他人着想等培养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责任感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在承担责任时的体验,并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感成长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培养责任感过程中的成长经历,并鼓励大家积极向前第九章:学会感恩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意义感恩的体现:让学生了解感恩的表现,如珍惜、感激、回馈等培养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并讨论如何培养感恩之心第十章:规划未来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划未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规划未来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划未来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规划未来的意义未来规划的制定: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未来规划,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调整策略等努力实现规划:引导学生学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未来规划,并勇敢面对挑战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未来规划,并讨论如何实现规划个人演讲:学生进行个人演讲,阐述自己的未来规划,并鼓励大家为实现规划而努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共十个章节。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共三篇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a183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d.png)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一)《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析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性的闭锁性,并且开始强烈地关注自我,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由于中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
认识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认识自我难点:如何悦纳自我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启发法4、活动法五、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学过程中的活动部分(如Who am I?、优点轰炸)留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教学内容的深度也存在欠缺。
(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活动理念]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性的闭锁性,并且开始强烈地关注自我,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通用)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bd3c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自信、自尊与自我成长
02
自我认知概念及重要性
自我认知定义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深入了解和认 识。
它包括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兴趣等方 面的觉察和理解。
自我认知在成长中作用
01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制定个人成长 计划,提升自我。
02 增强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 自信心。
乐观向上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 的心态。
缺点剖析及改进策略
01 缺乏耐心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容易 急躁,需要培养耐心品质。
03 有时过于敏感
对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
需要学会理性看待。
02 时间管理不足
有时难以平衡工作和学习,
需要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04 缺乏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较为
固化,需要培养创新思维。
分享一个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人需求, 成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经验,展现 倾听和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班会成果总结回顾
同学们对自我认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 观。
通过班会中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建立了更紧密的关 系。
建立健康人际关系方法
真诚与尊重
真诚地对待他人,尊 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 的基础。
倾听与理解
善于倾听他人的心声, 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 受,能够增进彼此之 间的信任和理解。
沟通与表达
清晰、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同 时注重与他人的沟通 和交流,有助于消除 误解和增进共识。
包容与宽恕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017e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认识自己》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勇于改进自己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交流,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性格、兴趣、特长等。
2. 自我接纳: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不足,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
4. 人际沟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交流,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5. 班级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勇于改进。
2.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沟通方式,提升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自己。
2.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填写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自我接纳:教师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不足,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
4. 自我改进: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改进自己的品质,分享改进的方法和经验。
5. 人际沟通: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交流,提升沟通能力。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改进自己,制定改进的计划。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活动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认识自己》主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分享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40d4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e.png)
《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主题《认识自己》二、活动背景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特别重要。
同时,高中生对他人也有了一定的关注意识,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对高中新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活动意义1.让高一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好高中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2.认识他人,才能理解,关怀他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友谊与增强自身的情商,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对象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一(11)班六、活动地点本班教室七、活动准备1.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想想自己做过哪些事情,准备几张白纸。
2.征求学生意见,将相对熟悉的学生每三个分为一组,注意男女结合。
八、主题班会过程(一)歌曲《突然的自我》引入,初步感悟。
(二)心理测试1.每个人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在一分钟内写出你认为很重要的五个名词。
2.在二分钟内写出五个形容词。
(学生的结果可能会有积极的,可能会有消极的,在潜意识下所做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人最近的心理状况。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真实地认识自己。
)(自我感知)(二)游戏1.每个人写出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时间限度为3—5分钟。
写好后各人自己保管好。
(自我剖析)2.模拟“与镜子的对话”的方式,每三位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扮演找优点的镜子,另一位扮演找缺点的镜子,一齐找出第三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轮流循环。
(互助剖析)3.对照自己写的和同伴帮忙找的优缺点,交流。
九、小结《认识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闪光点【教学难点】在团体中展现自信的真我风采【教学形式】游戏、行为训练、心理体验、讨论交流【教学时间】45分钟(即一个课时)【教学对象及分析】本主题班会是针对初一新生设置的。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993f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a.png)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XXX《我是金子,我会发光》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研究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研究和讨论。
本课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研究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老师讲故事1)乌鸦的故事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
它也想抓只羊回去于是天天练。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提问:你们认为乌鸦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这就是它没有熟悉本人的缘故。
2)画家的故事师: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
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大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 ---- 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取名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
黑板上)
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提问学生)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
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
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
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2 老师讲故事
(1)乌鸦的故事
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它也想抓只羊回去于是天天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提问:你们认为乌鸦的问题在哪里呢?
其实这就是它没有认识自己的缘故。
(2)画家的故事
师: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
画家觉得非常沮丧。
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
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
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画自己想画的。
当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时,就会被别人所左右。
老师小结
台湾文人林清玄说:“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与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与下人比较,使我们骄傲。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人都迷失了自我,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原有的馨香。
”实际上,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所以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扬长补短,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二)正确认识自己活动
1、要求全班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人说出赞美自己的话不少于5句, 缺点一句)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
的意愿。
咼尔基
1学生发言:
如:精力旺盛、热情、沉着冷静、求知欲强、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细心、大度、爽朗、谨慎、想象力丰富、独立、随机应变、诚实、乐于助人、拥有多方面的才能、父母关心体贴、拥有自己珍爱的物品,喜欢音乐、美术等。
诚实害羞有礼貌乐于助人可靠快乐懒惰有进取心整洁身体健康
合群勤奋认真、幽默好幻想孤独爱表现果断勇敢有毅力谨慎
2、学生将自我欣赏公布于众,让同学倾听及评价。
3、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感到很高兴,大家都有那么多优点且被大家认可,我为你们而骄傲,那同学们能不能谈一谈认识自己的优点会有什么好处?
学生分析:能帮我们树立自信;能帮我们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能多创造成功的记录,能更好的发挥潜力…
4、认识缺点
师:你的优点你知道了,你的缺点你是否也清楚呢?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认识缺点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发言:不认识自己的缺点,容易因自负而失败;优点可能会受到缺点的影响;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就会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就会骄傲;只退不进,失去尊严……
师:我们既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可总是有一些同学老是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只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比,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分析:容易形成嫉妒虚荣的心理;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形成消极情绪……
师:那就请你伸出你那双温暖的手帮这些同学出出主意,告诉他们怎样改变这种不良心态。
学生发言:我会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想办法改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参照标准;要比自信,比勇气,比前进的方向…
观看视频《认识你自己》并谈谈感受
在班歌《怒放的生命》中结束本次班会
三)教师结束语: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那是金子。
只要是金子,无论散落在那里,都会闪闪发光。
但我们也不能拿放大镜来看自己的优点。
每个人身上的缺点,就像一条蛀虫,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肌体和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它。
大海不拒百川之水,才变得浩荡;泰山不拒细小沙石,才变得高大;蜜蜂采百花之精华,酿出最甜的蜜;我们取长补短,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内化行动:根据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知行合一。
巩固效果:及时反馈,(制定反馈表,标有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进步的地方),
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一月一次。
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应用斯金纳的小步子,大目标 ------ 连锁塑造法和多元智能理论,从而达到小活动大德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