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演绎推理”法在生物高考试题中的渗透和应用

“演绎推理”法在生物高考试题中的渗透和应用

“ 绎 推 理 ” 在 生 物 高 考 试 题 中 的 渗 透 和 应 用 演 法
戚 国棋
( 江省余姚 市高风 中学 , 14 0 浙 350 )
摘 要: 主要探 讨 了三种类型的“ 演绎推理” 法在 高考试题 中的渗透 和应 用。
关 键 词 : 绎 推理 ; 说 一 绎 推 理 ; 演 假 演 三段 论 推 理 ; 言推 理 选 中图 分 类 号 : 44 7 G 2 .9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 0 9 3 ( 00 0 一 11— 2 1 8— 6 2 2 1 ) 1 O 1 0 0
上பைடு நூலகம்
高 考 题 例 : 0 8年 高 考 广 东 生 物 卷 第 3 题 20 6
下图为甲病 ( —a 和 乙病 ( —b 的遗传系谱图 , 中 A ) B ) 其 乙病 为伴性遗传病 , 回答下列 问题 : 请
口 正常
根据假设预设实验 : 遗传系谱图 的世代遗传关 系。 演绎推理得到预期结果 : 用遗传图解演绎推理
第 2 卷第 1 7 期
21 0 0年 2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 OURN F B OL Y AL O I OG
V0I2 No J7 .1 Fe b,2 0 01
d i 0 3 6 / .sn 1 0 9 3 . 0 0 0 . 1 o: . 9 9 j i . 0 8— 6 2 2 1. 1 1 1 1 s
假 设 ( ) 甲病 为 隐 性 病 。 2: 根 据 遗 传 系谱 图 的 世 代 关 系 演 绎 推 理 , 3号 、 4号
1 假 说 一 绎 推 理 演
假说 一 演绎推理 模型 的结构是 : 在观 察 和分析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问 题 , 过 推 理 和 想 象 提 出解 释 问 题 的假 通

假说 演绎 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应用

 假说 演绎 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应用摘要: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

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

图为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图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

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相对于观察—归纳法对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要求及体现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新课标中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水平要求,其中属于应用水平的仅有两项,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在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必修二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

必修二教材中涉及假说—演绎方法的内容还有: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第页,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第—第页)以及遗传密码的破译(第—第页)等内容。

理性思维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理性思维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理性思维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内容,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理性思维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本文先就高中生物教学假说演绎法的应用程序以及应用要点简要阐述,然后就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措施详细探究。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在提出假说的过程中,演绎出推论,在实验检验和修正中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那么,什么是假说—演绎法?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如何演绎出推论,发展思维呢?1.“假说—演绎法”的提出与内涵“假说—演绎法”的思想源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假说—演绎法”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凝炼,最终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高中生物教材。

在教材中“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将“假说—演绎法”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2.假说—演绎法”与传统探究的对比分析传统探究过程的基本流程是: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传统探究过程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但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探究流程,比如学生提出问题后就开始设计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生一直沿着固有的思维开展探究活动,思维和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导致思维创新不足,科学思维能力较为薄弱。

而“假说—演绎法”的实施流程是:观察实验过程→在分析中提出问题→逐步提出假说→解释实验现象→设计并演绎→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对比分析可知,“假说—演绎法”是在实验过程中生成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假说,假说不是在实验现象出现后提出的,而是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逐步提出的,并且要运用假说逐步解释实验过程。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2013-08一、方法介绍“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得出的预期结果。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其基本思路简要表示如下: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预期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一致,判断假说是否正确→得出结论(即正确的假说)。

二、“假说—演绎法”应用举例素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其中DNA 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史是“假设—演绎法”一次成功的应用。

案例如下:1.提出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首先向这一观点提出挑战的是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转化实验:(1)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小鼠不死亡;(2)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死亡;(3)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小鼠不死亡;(4)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 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死亡。

格里菲思的结论:第(4)组实验鼠体内可分离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推测已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

在此基础上,1944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改进了格里菲斯的实验:(1)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得到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2)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 加入已培养了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了有毒性的活的S 型细菌菌落和无毒性的活的R 型细菌菌落;(3)将上述提取得到的蛋白质或多糖加入已培养了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 型细菌菌落;(4)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 先与DNA 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已培养了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 型细菌菌落。

【高中生物】逻辑推理的生物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逻辑推理的生物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逻辑推理的生物教学应用摘要:生物学科涉及的推理类型有多种,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

文章主要探究了逻辑推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归纳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演绎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类比推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逻辑推理;生物教学;实验生物学涉及的知识分散,推理过程复杂,原理抽象。

其知识点的获取通常是通过层层推理获得的,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逻辑。

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1]。

一、归纳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一类事物的公共属性,推断出某一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

也就是说,从每个独立事物的特殊性到相似事物的一般性的过程。

在归纳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经过筛选,留下材料的精华,然后对材料进行合理分析,提取材料中的共同点。

归纳法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但它是生物教学中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

例如,在教授“原子核的功能”知识时,教科书给出了四个数据分析。

每一条信息都是为了说明细胞核的作用。

在解释细胞核的功能时,教师可以先分别分析数据1和数据4得出结论,然后故意将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轴突的肤色和伞帽形状属于生物学特性,然后将这些特征延伸到生物遗传,从而得出“细胞核控制细胞遗传”的结论。

然后我们分析了数据2和数据3,并整合了数据2和数据3。

研究发现,无论是细胞分裂和分化,还是细胞生长和活动,都可以概括为细胞的正常生命代谢范畴,由此推断“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

通过这种分离分析、分类分析、归纳和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细胞核的功能,即“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二、演绎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中最常用的演绎推理方法是“假设演绎法”。

也就是说,在发现事物的普遍性之后,“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和合理的想象来解释问题,即“做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在纸上进行演绎推理,以获得预期的结果。

假设——演绎推理法”在探究遗传类实验题中的应用

假设——演绎推理法”在探究遗传类实验题中的应用

“假设——演绎推理法”在探究遗传类实验题中的应用【文摘】:“假设—演绎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理解科学发现史和解答生物学实验题尤其是遗传类的实验探究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假设—演绎推理法”的理论依据为基础,分类阐述了此方法在探究不同类型的遗传实验题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假设-演绎推理法”探究遗传实验应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在生物单科考试还是理科综合考试中,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实验题或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所占的分值比例逐年增加,而其中遗传类实验题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浅淡遗传类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和解法指导。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探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时,是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出预期的结果→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符,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得出结论(即基因的分离定律),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假设—演绎推理法”对于我们解答生物学实验题尤其是遗传类的实验探究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就“假设—演绎推理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在探究遗传类实验题中的应用作一些浅显的阐述。

(一)“假设—演绎推理法”的理论依据“假设—演绎推理法”的步骤:从假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做出一些具体的推断(预期),然后对假设的推断进行实践检验,达到检验假设的目的。

如果观察到的事实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则证实假设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符,则假设就必须修正或摈弃。

所以“假设-演绎推理法”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图1:图1(二)“假设—演绎推理法”在探究遗传类实验题中的具体应用1、探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例1:已知玉米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有高茎和矮茎两个纯系品种,如何确定哪个性状显性性状?①解题思路:根据性状的判别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因此可采用杂交的方法加以判断。

“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探究

“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探究

“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

在阐述了“假说演绎法”和高中生物高考的意义。

在正文部分分别从假说演绎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对生物实验设计的指导和在生物学习中的启发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结论部分总结了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运用假说演绎法备战高中生物高考的建议。

通过对假说演绎法在生物学习中的多方面探讨,可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应试能力,为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高中生物、高考、应用、作用、重要性、实验设计、启发、备战、总结、运用。

1. 引言1.1 什么是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是科学推理的一种方法,也称为演绎推理。

它通过从一般原理性假设出发,推导出具体的实验结论或预测。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假说,然后根据这个假说推导出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件或结果,并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这些推论是否符合事实。

在生物学中,假说演绎法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中,帮助科学家提出新假说、验证现有假说,并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高中生物高考中,假说演绎法的运用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准确解题,提高解题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了解和掌握假说演绎法对于高中生物学习和高考备战至关重要。

通过对假说演绎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运用,高中生物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高考中,假设演绎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考是学生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收官之作,也是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生物学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考察意义。

高中生物高考不仅考察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能力、实验技能和推理思维的培养。

而假说演绎法作为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演绎推理的例子及解析

初中生物演绎推理的例子及解析

初中生物演绎推理的例子及解析案例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从个别开始,然后扩展到一般,再从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

归纳就是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演绎就是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

归纳与演绎的实质表明,它们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认识方法,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7]。

在对生命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认识过程中,首先是在个别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的特征,然后利用一般的特征来演绎推理其他个别的特征。

因此,归纳与演绎是认识生命现象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思维过程。

例如,对鲫鱼、草鱼、鲤鱼等鱼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有鳍辅助游泳。

然后利用鱼类的特征去推理其他的水生生物是不是鱼类,从而加深对鱼类特征的理解。

在进行归纳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个别,因此归纳出来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还需要演绎推理进行论证,因此,归纳和演绎是互为作用的。

例如,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草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鲤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鲫鱼、草鱼、鲤鱼是鱼,所以鱼都有鳞片覆盖。

这样归纳的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这正是归纳的局限性。

如果归纳的结论不正确,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显然演绎推理的结论也不会正确。

按照上述演绎推理的结论,鳝鱼的体表没有鳞片覆盖,鳍鱼就不是鱼类;如果归纳的结论正确,演绎推理的结论当然正确。

因此,用演绎推理来补充或论证归纳结论的正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案例2: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应用举例:1、孟xx的豌豆杂交实验。

19世纪中期,孟xx用豌豆做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载和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杂种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总结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总结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假说演绎法”的定义和步骤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假说演绎法”的定义可以拆解如下:根据实验现象或者结果提出由此引发的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想象对问题作出大胆的假设,相当于提出一个假说,根据假说内容推理另一个实验的结果,相当于得出一个推论。

再通过实验检验推论的正确性。

如果实验结果与推论相符,则证明得出的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假说演绎法的步骤总结如下:(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4)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二、遗传学实验中假说演绎法的应用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在做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合理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根据假说演绎法的步骤,总结如下:(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3∶1)分离呢?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以及性状类型的比例为什么是9∶3∶3∶1的问题。

(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

孟德尔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对相应的现象及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解释,也就是提出了假说(参照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5页和第10页的内容)。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根据已经提出的假说,对另一些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或者推理。

孟德尔根据假说推理出了测交实验的结果,推导出结果是高茎∶矮茎=1∶1以及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后来通过实验得出实际结果高茎∶矮茎的比值接近1∶1,从而证明由假说推出的结论是正确的,间接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4)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当然,一个假说的正确性还需要很多实验结果予以支撑,后来孟德尔又选取多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得出了相近的结果,从而证实了假说的正确性。

最后,孟德尔的假说最终发展为遗传学两大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生物】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科技行业)推理法在生物授课中的运用推理法在生物授课中的运用马秀燕(宁德市实验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大纲: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推理法定义,并对三种推理法进行详细阐述,简单解析三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同时用多个例子说明三种推理法在生物授课中的实质运用,解析了三种推理法在生物授课中重要意义和地位。

要点词:类比推理法演绎推理概括推理授课应用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想过程,其作用是从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特别是能够获取不能能经过感觉经验掌握的知识。

推理主要有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和概括推理。

类比推理,从特别性前提推出特别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拥有这属性。

概括推理,从好多个其他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看法、原则或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

演绎推理,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别事实应依照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别。

这三种推理方法不但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获取科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外面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逻辑推理能力有明确要求,提出了“依照凭据做出合理判断”及“听取他人的建议,利用凭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更正”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阐述《遗传与进化》这部分知识,运用了类比推理、概括推理、假说 -- 演绎等科学方法。

本文拟就三种推理在生物授课中的运用谈几点领悟。

1、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是依照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同样,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同样的思想过程,简称类推、类比。

类比推理方法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经过对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同样点或相似点,并以此为依照,推论出它们的其他属性或规律也可能同样或相似的结论。

这种逻辑推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方法。

用公式能够表示为:依照: A 类对象拥有 a,b ,c 属性、规律;B 类对象拥有 a’, b ’属性、规律;其中 a’, b ’分别与 a,b 同样或相似。

生命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推理

生命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推理

生命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推理生命科学是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的学科,旨在探究生命体的本质、规律和行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

在生命科学中,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它们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取得更加可靠和有效的研究结果。

一、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归纳推理是从具体的案例、事实、数据等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概念的推理方式。

在生命科学中,归纳推理常用于发现新现象、建立新理论和提出新的假设。

例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某种疾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或者发现某个基因与某种性状或疾病的相关性等。

通过这种归纳推理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指导研究的深入。

同时,归纳推理还可以帮助科学家发掘新的科学问题,激发研究动力,促进科学发展。

例如,在发现某种新的生物形态或行为时,可以提出新的科学命题和假说,引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这种归纳推理的思维模式,能够将实验数据、生物特征、分子结构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科学家揭示生命体的奥秘提供更多线索和选项。

二、演绎推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演绎推理是从前提中推出结论的推理方式。

在生命科学中,演绎推理通常用于检验和验证假说、理论和模型。

例如,在研究某种基因的功能时,可以通过对其序列和结构的分析,或者通过人工基因编辑的方法来验证其生物学功能。

通过这种演绎推理的方法,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减少研究误差和偏差。

此外,演绎推理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推断和预测。

通过已知的事实、数据等信息,结合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可以推断和预测生物体的发展趋势、行为特征、基因变异等。

在这个过程中,演绎推理需要严谨的推理过程和规范的实验设计,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归纳和演绎推理的结合与应用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常常相互作用、交叉应用。

例如,在研究基因调控网络时,可以先通过归纳推理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关键节点和调节因子,然后通过演绎推理验证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9T02:50:25.375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9期作者:高宏军[导读] 课程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围绕“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理解课本内容、体验科学研究过程、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应用。

高宏军(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陕西宝鸡 721006)摘要:课程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围绕“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理解课本内容、体验科学研究过程、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假说-演绎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各项素质及处理多变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更高,那么,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早在2014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举措,在课堂上,更需要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来开拓创新,那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应该如何体现和培养呢?本文以假说—演绎法为例,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思路的剖析来体会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能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和挑战,是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是能力、态度整合与情境间的互动体系[1];核心素养指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的共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 、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从内容角度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科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

3 、科学探究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指在学习生活中对一些未知的现象或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通过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交流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而这个探究过程是在科学思维驱动下完成的。

生物作文中如何运用科学推理与论证方法

生物作文中如何运用科学推理与论证方法

生物作文中如何运用科学推理与论证方法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实验和研究,人们可以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等诸多问题进行科学推理和论证。

在生物作文中,合理地运用科学推理和论证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提升作文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在生物作文中如何运用科学推理与论证方法。

一、科学推理方法在生物作文中的应用1. 归纳推理:根据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数据,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例如,在描述动物群体行为时,可以通过观察多个个体的行为,归纳得出关于整个群体行为的规律性特点。

2. 演绎推理:通过已知的前提和普遍性原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例如,当讨论某个特定物种的遗传规律时,可以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演绎推理,推论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 比较推理:通过对多个物种、组织或现象的对比分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过程,得出关于共同祖先和进化关系的推断。

4. 统计推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推断总体特征。

例如,当研究某种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时,可以通过统计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关于总体的推断。

二、论证方法在生物作文中的应用1. 实验论证:通过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用来验证或证伪假设。

例如,在研究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时,可以进行控制实验,观察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2. 逻辑论证:通过运用逻辑学的原理和法则,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例如,当讨论某个物种的进化起源时,可以运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逻辑原理,推断其进化途径和适应环境的原因。

3. 举例论证:通过引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来支持或解释某种观点。

例如,阐述某个基因突变对生物形态结构的影响时,可以引用已知的实例来论证。

4. 专家论证:引用专家权威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讨论人工智能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时,可以引用生物学专家的意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摘要本文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引导学生借助“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步还原DNA复制方式的探究历程。

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寻科学本质,提升演绎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DNA复制假说—演绎法科学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高中生物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演绎与推理能力的要求[1]。

在生物学等科学领域探索中,“假说—演绎法”常被广泛应用。

1 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假说一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推理的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中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为例,开展演绎推理,逐步建构“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发展学生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思维搭建脚手架。

2 基于假说—演绎法的教学过程2.1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学生观看“3·21”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搜救视频,并阅读相关资料: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

在进行比对时,需大量的DNA,专家组会利用PCR技术扩增DNA,PCR技术实质就是DNA复制。

教师创设问题:DNA是怎样精确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呢?设计意图:以热点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的实质性价值,引起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社会问题,助力社会责任的落实。

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一、演绎推理的定义及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前提和逻辑关系得出结论。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演绎推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细胞膜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细胞膜的一般组成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细胞膜具体成分的结论。

二、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的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2.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知识点,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演绎推理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遗传规律时,教师可以列举具体的遗传实例,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推理出遗传规律。

3.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推理任务。

例如,在教授生物多样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物种的特点,从而得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4.实践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演绎推理。

例如,在教授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观察并推理出细胞呼吸的过程。

三、初中生物知识点演绎推理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点,如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掌握遗传规律等。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演绎推理。

如细胞膜的组成、遗传规律等。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介绍生物知识点,解释相关概念,为学生提供推理的基础。

(3)演绎推理: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方法,得出结论。

(4)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演绎推理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高中生物学中的演绎推理例证

高中生物学中的演绎推理例证

高中生物学中的演绎推理例证
高中生物学中的演绎推理是把一般的概念应用到特定的实例中,以便得出特定的结论。

这种推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一些普遍性问题。

下文将结合真实案例,介绍演绎推理在生物学中的运用。

比如,你可能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怎么使用该概念呢?此时,利用演绎推理就能灵活地把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实例中。

以单细胞生物芽孢杆菌为例子,它们有一个真菌膜,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根据一般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演绎推理可以推断出芽孢杆菌真菌膜是如何保护它们,以及它们可以适应诸多环境而不受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例如,真菌膜具有调节介质流动的能力,特定的脂质可以保护芽孢杆菌不受一些常见的毒素的影响。

这些概念可以用演绎推理来证明:有真菌膜的芽孢杆菌比没有真菌膜的细胞更能维持平衡,而且可以适应更多的环境。

因此,演绎推理可以帮助我们把一般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从而加深我们对物种进化和交互作用机制的理解。

演绎推理与此相辅相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普遍性问题,从而揭示生物体运行和存在的价值和普遍性原理。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推理类型及其运用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推理类型及其运用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推理类型及其运用张树峰!!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青岛!)==$$$"摘!要!推理能力是科学思维中一项重要的能力#生物学教学中的常见推理类型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采取何种推理方法#取决于推理过程的起点和已知的其他事实$教材中有许多推理的案例%推理类型及推理方式#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模式$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推理类型!科学思维!!从逻辑学领域来看#推理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即.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中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M 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推理能力是科学思维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本文例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种推理的类型%实例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按照推理的方向#科学的推理类型有三种&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分别解决.什么/.怎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学生解释生命现象%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无论哪种推理类型#核心要素有三个&原因!条件"%机理!规则"和结果$何时采取何种推理方法#取决于推理过程的起点和已知的其他事实$!"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人们在解释一个事物时#先从个别%特殊的事物出发#总结%概括出一般性的机理!规则"#然后从这些机理!规则"出发#再得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具体思维过程是&通过对很多原因!条件"产生结果的观察%总结#得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机理或规则!图'"$归纳推理包括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即使同种生物也有很多个体差异#人们不可能对所有个体研究后再得出结论$因此#完全归纳推理不适于生物学研究$生物学教学及研究中常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图'!归纳推理例如#孟德尔购买了#&个品种的豌豆#选择其中具有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的))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他用包括种子的圆形与皱形%子叶的黄色与绿色%茎的高与矮%花的顶位与侧位%豆荚的绿色与黄色和种皮的灰色与白色在内的M 对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通过严格的人工控制异花授粉#让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亲本杂交#并且所有杂交都采用正交和反交#发现产生的子一代!V '"都只表现一方亲本的性状$然后#他又让V '自花授粉#观察子二代!V )"的性状#发现在V )中都出现了两个亲本的性状$孟德尔意识到要想弄清豌豆的遗传情况#必须对杂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发现变化的规律$他通过对V )豌豆的性状及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发现在V )的性状中几乎都表现出#o '的性状分离比$通过归纳推理#孟德尔提出杂种V '的两个亲本的性状是相互独立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也相互独立%不相融合#但在产生生殖细胞时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孟德尔还用其他植物作了大量的类似研究#其中包括玉米%紫罗兰和紫茉莉等#证明他发现的遗传定律对大多数植物都是适用的$孟德尔通过对M 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产生结果的观察%总结#得出豌豆及其他大多数植物都遵循的遗传机理的推理过程就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不轻信书本知识结论及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批判性思维$这一点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特别重要$当面对媒体上各种观点时#能够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辨别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做出理性解释并采取决策和行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归纳推理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现象的本质#发现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演绎推理演绎推理通常是在假设某些机理!规则"成立的条件下#要求个体推测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即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思维过程是&为了实现某一个预期的结果#借用前人或自己总结出来的机理!规则"#通过创新改变原因!条件"#最终获得预期结果!图)"$图)!演绎推理例如#根据对一对相对性状!单因子"遗传实验现象的分析#孟德尔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和.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四条假说内容'#(#以此来解释他观察到的豌豆遗传现象$但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证据不足$因此#他将假说作为一种机理!规则"#创新条件!原因"#改变杂交组合方式#让V '与隐性类型杂交#推理该杂交产生的子代会出现显性o 隐性i 'o '!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演绎的推理过程$而他实际进行豌豆种植杂交实验的结果与演绎推理的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自己的假说是正确的#由此总结形成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能用分离定律解释M 组单因子杂交实验的遗传现象#但当他进行双因子或三因子杂交实验时#却不能用分离定律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以单因子杂交遗传的研究为机理#继续演绎推理#最终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也是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将果蝇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定位在R 染色体上#同时发现了遗传学第三定律+++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演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工具#可以证明生物学假说或规律是否合理#也可以在理论上解释和预言生物学事实#为科学发现提供一定的方向和线索$因此#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的概念或规律解决具体的生物学问题#或解释特殊的生命现象$演绎推理的过程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逻辑形式还对学生保持思维的严密性有重要的校正作用$$"溯因推理存在一个需要解释的事实!结果"#在众多可能的原因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解释是最好的#推理者从已知事实!结果"出发#借助原有的机理!规则"#对这一事实!结果"的解释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溯因推理'&($其思维过程是&基于已经产生的结果#为了改善或解决问题#借用已知的机理!规则"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该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或条件!图#"$图#!溯因推理例如#为有效预防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医生采用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其中遗传咨询过程就是一种溯因推理&!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产前诊断%不再生育%人工授精和借卵怀胎等$医生或遗传科学家观察咨询对象的症状#检查咨询对象的身体#询问和收集其家族病史#这是先从事实!结果"开始#然后依据自身对疾病和诊断经验%遗传学方面背景知识!机理"究本溯源#再根据实践经验排除不符合的病因#对咨询对象或其家属提出有关该病的病因及遗传方式!原因"$这一由结果到原因的因果分析体现了溯因的推理过程$接下来医生或遗传科学家需要告知咨询对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结果"#再根据其背景知识!机理"确定一个最佳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原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解释$溯因推理是由果溯因的过程#在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通过溯因推理能力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溯因推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运用到背景知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小结其实#很多生物学发现的过程是这#种推理的综合运用#即从一个具体的生物学现象出发#寻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而产生对某一问题的假设#再经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最终被确定为某一生物学规律$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对推理类型及推理方式的梳理#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进行推理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命现象的逻辑分析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探讨立毛肌收缩在体温调节中的意义*为例仇存网'!唐伯平' !!李!丑'!吴生才'!杨智慧)!'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盐城!))&$%'))江苏省盐城市龙岗高级中学!盐城!))&$''"摘!要!基于生命现象的逻辑分析#运用物理学知识对寒冷刺激引起的立毛肌收缩在体温调节中的意义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立毛肌收缩所产热量与保温无关#其生理意义在于减少散热)有针对性地讨论了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如何熏陶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问题$关键词!立毛肌!产热!散热!科学思维!!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讨论题&寒冷刺激后#皮肤上会起鸡皮疙瘩#这个反应有什么生理意义0在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中学生物学教学领域对立毛肌的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的原因"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有如下看法&!中图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中的观点最明确&立毛肌的收缩是为了增加产热)"国内多省的中学教师曾对该问题进行过讨论#有人认为是增加产热#也有人认为是减少散热#还有人认为既增加了产热#又减少了散热''()#我们进一步对部分中学生物教师进行询问#还发现有些教师对该问题无明确答案$总体看来#对寒冷刺激后所导致的立毛肌收缩产生的生理意义的解读存在判断有误或认识模糊的现象$现对立毛肌的收缩的生理意义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拓展思考#以供教学参考$!"立毛肌概述毛发为皮肤的附属结构#分毛干和毛根两部分#毛根埋在皮肤之内#被毛囊包绕$毛发附近有一束扁圆柱状的斜行平滑肌#为立毛肌$立毛肌的下端附于毛囊#上端置于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当立毛肌收缩时#牵动毛囊#使毛囊中的毛发竖立#与皮肤表面形成垂直关系$立毛肌收缩时#因为肌纤维的收缩#使得位于立毛肌上端的皮肤因牵拉出现凹陷#凹陷的周围隆起#形成.鸡皮疙瘩/$有关立毛肌收缩导致皮肤隆起部位的描述#有些!! %%%%%%%%%%%%%%%%%%%%%%主要参考文献''(江蓝生Q现代汉语词典!第=版"'L(Q北京&商务印书馆# )$')&'#)#?')(雷!明#陈明慧#赵维燕#等Q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理论及其模型'T(Q心理科学#)$'"#&'!&"&'$'M'$)#?'#(朱正威#赵占良Q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L(Q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张学立#王东浩Q论溯因推理的义理特征及其应用'T(Q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学生物学教材上的示意图在细节上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图'"#出现违背物理学常识的地方&立毛肌收缩后#肌肉上方的皮肤隆起$错误原因分析如下&肌肉收缩#意味着肌张力增加或肌纤维缩短$仅仅是张力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外形的改变#而肌纤维的缩短则表现为肌肉的起点和止点接近$立毛肌缩短时#一方面引起毛囊的位移#使毛发竖直#另一方面还会牵拉皮肤#使肌肉上方的皮肤下拉成凹!图)"#而不是上凸隆起$隆起形成的部位应该位于凹陷的周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皮肤下拉后#该处下方的结构成分被挤压到周围#形成隆起)另外#相对比较也是形成外观印象的因素之一$图'!某教材的皮肤对寒冷反应的示意图图)!皮肤的附属结构')(及立毛肌收缩对皮肤的影响。

论假说演绎推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论假说演绎推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论假说演绎推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作者:韩公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7年第11期从实际上来说,假说演绎推理法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对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推理来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法,然后根据得到的假设方法在进行推理,并且通过实际的试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方法。

如果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论是一致的,那么说明这个假设方法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假说演绎推理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手段,而却著名的孟菲尔遗传定律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发明的。

在学习DNA的半保留复制时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直接给学生讲关于它的特点,虽然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结论,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被动的学习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进行科学研究的乐趣。

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将假说演绎推理法进行领悟并且应用,因此这篇文章就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DNA的半保留复制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进行了论述。

一、教学的目的与片段1.教学的目的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要设计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科学发现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精神得到提高。

2.教学片段在利用假说演绎推理教学过程中,第一部分就是推测DNA分子的复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一下DNA分予进行复制时可能使用什么样的形式。

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以后会将分子的复制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弥散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

那么下一步就是让学生进行实验,来证明分析复制的形式到底是~JF-种。

学生会自行进行试验,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来标记DNA分子的亲代与子代,然后利用离心法将两种不同的DNA进行区分。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如果DNA分子的复制是使用半保留复制的形式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在这个环节会通过推理的方法来进行,假设DNA分子复制的形式是半保留式,那么在进行离心法区分分子的时候子一代应该在试管中心的位置,而子二代在试管一半而且也是居中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绎推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演绎推理是把已知的一般原理(理论)使用于某一特殊的具体的场合或对象上,并由此作出对未知事件的猜测或假设的一种方法。

在“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提到的“假说演绎。

但因为“假说----演绎法”在我国以前的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没有明确要求,很多教师不但对假说演绎的内涵感到陌生,而且对其教学的落实更加困惑;因而在新课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出现忽略“假说--演绎法”的教学或者教学不到位的现象。

事实上,“假说--演绎法”对于落实“标准”倡导的“提升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1.“假说--演绎法”的教学思维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科学假说是人们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运动规律及其未知事物的存有或尚待发现的预期事物的形象等所做出的推测性解释(或猜测、猜想)。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实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

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实行检验和修正。

通俗的讲,“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实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准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假说--演绎法”。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个发现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所以相关这个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渗透“假说--演绎法”教学的难得的好素材,特别是在促动学生感悟创新科学研究方法及探究生物科学的水平培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自我生成“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式。

在本课学习中,要使学生体会到孟德尔生活的时代是根本无法看到“遗传因子”的,借助“观察----归纳法”是无法研究出遗传规律的。

所以,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把自己变成孟德尔,以他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实行分析,形成假说,实行演绎推理,进而引导他们自行设计出测交实验,这种对重要科学史的重现,既能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也是培养思维水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能够采用“假设--演绎法”教学的其它内容的案例及简要说明。

实例:如果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确实存有,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以前明确表示过不相信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也怀疑萨顿的假说,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实了萨顿的假说。

由此能够看出,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探究历程,也是假说--演绎的过程。

总来说之,不管在学生的“假设--演绎法”的生成还是应用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的水平发展,不能直接地告诉学生应该这样想,那样做;主观认为只要反复地强调了,学生就掌握了。

这样,实际上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失去了体会方法生成的过程,在被动接受中逐渐丧失了思考的动力。

所以,教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体现在平时教学的可利用素材的一点一滴的渗透中,只有引领学生自我建立并会自行使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去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