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中国)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判断练习题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判断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a31127f111f18583d05a2f.png)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判断练习题1.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
2.“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我国的古典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其中优秀的白话文短篇小说集。
4.《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5.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6.《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7.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8.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9.“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明所作。
10.拟话本是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著名的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11.《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12.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13.“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
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4.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为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5365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7.png)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每个文学爱好者或从事文学相关工作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素养。
了解文学常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审美观和写作水平。
下面将从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常识的重要性以及文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探讨事业单位考试中可能涉及的文学常识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涉及到思想、情感、哲学等多个领域。
文学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的形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文学常识的学习中,了解文学的分类是基础和入门的一部分。
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自由的语言文字,表达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体验和思考。
它可以分为议论文、寓言、随笔等不同的类型。
诗歌则是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审美意境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韵脚。
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人物形象和描绘社会风貌的文学形式。
戏剧是以舞台表演为媒介,通过剧本的方式演绎故事情节。
除了了解文学的分类,了解文学常识的重要性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值得关注的一点。
首先,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中,掌握文学常识可以提高我们的答题准确性,避免在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题中犯错。
其次,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并能够进行准确的文学评论和分析。
此外,文学常识的掌握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交流和分享,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文学的发展历程是文学常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古代到现代,文学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灿烂的文化底蕴,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
而在西方文学中,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运动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探索。
在文学常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汇总(上)讲解学习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汇总(上)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ff0d2da216147916112805.png)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汇总(上)文学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一个必考考点,由于范围广,内容多,所以并不利于记忆。
因此,中公教育总结整理出一些常考知识点,以备考生的不时之需。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第一部《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
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1)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
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文学常识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文学常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1e756c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e.png)
⽂学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个必考考点,由于范围⼴,内容多,所以并不利于记忆。
因此,总结整理出⼀些常考知识点,以备考⽣的不时之需。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们,对其所接触的⾃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然现象:⼥娲补天、⼥娲造⼈、盘古开天反映⼈类同⾃然⽃争:⼤禹治⽔、后羿射⽇、精卫填海反映社会⽃争: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海经》、《庄⼦》等。
2、诗歌总集第⼀部《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为主,⼿法上分为“赋”、“⽐”、“兴”。
(4)《诗经》名篇有:《硕⿏》、《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之⽯,可以攻⽟。
/⾔者⽆罪,闻者⾜戒。
⼀⽇不见,如三秋兮。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部《楚辞》:(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的楚国⼈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刘向将楚国屈原、宋⽟以及汉代的东⽅朔、淮南⼩⼭和他⾃⼰的诗歌编成的⼀个集⼦。
它是继《诗经》之后的⼜⼀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多数。
3、屈原与贾谊(1)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出⾝贵族。
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五⽉五⽇投汨罗江⽽死。
屈原是我国第⼀位伟⼤的爱国主义诗⼈,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2016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选择题
![2016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d51b2990c69ec3d5bb7590.png)
页眉内容2016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选择题1.( )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A.《望天门山》B.《梦游天姥吟留别》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望庐山瀑布》C。
【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故本题答案选C。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B。
【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立《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阵地。
故本题答案选B。
3.当代作家( )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描写了东北地区一个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
A.巴金B.丁玲C.臧克家D.周立波D。
【解析】:《暴风骤雨》是周立波于1948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地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
故本题答案选D。
4.郑和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是( )。
A.文莱以西的东南亚B.印度洋沿岸C.马六甲海峡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
【解析】: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故本题答案选D。
5.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主”是( )。
A.宙斯B.赫拉C.雅典娜D.阿波罗A。
【解析】: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之主”,赫拉是宙斯的妻子,雅典娜和阿波罗是宙斯的孩子,分别是“智慧女神”和“太阳神”。
故本题答案选A。
1.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汉宫秋》C.《倩女离魂》D.《墙头马上》A。
【解析】:《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作品,《倩女离魂》是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作品,《墙头马上》是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作品。
故本题答案选A。
2.我国境内的几处晚期猿人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B.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C.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D.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A。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5d402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7.png)
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事业单位考试的文学常识共分为两篇,下面开始逐篇展开讲解。
第一篇:文学常识概述文学作为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
掌握文学常识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在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学的基本定义。
文学是指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字为载体,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艺术意境的艺术形式。
它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呈现,具有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其次,我们要认识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他们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在现当代文学中,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鲁迅、茅盾、钱钟书等。
他们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古文唐宋文派、魏晋文派、近现代新文化运动等。
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学风格。
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围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杰作,反映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腐败社会现象。
第四,我们要了解一些文学批评术语和方法。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创作的研究。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形式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新批评等。
形式主义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结构,强调作品自身的美感。
意识形态批评则关注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表达和社会寓意。
新批评强调读者的解读和作品与文化的关系。
最后,我们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注重细节、情节和语言表达的特点,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蕴。
综上所述,文学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了解文学的基本定义、著名文学家、文学流派、文学批评和欣赏技巧,能够在考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15620ec5da50e2524d7f56.png)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知识(一)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4.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5.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6.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7.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8.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陀;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9.黄河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10.人们把长江流过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段峡谷叫作长江三峡。
11.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12.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黄河,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问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是在黄河流经的地区。
13.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
14.在陕西西安郊区发现的中国黄河流域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叫半坡(文化)遗址。
15.战国时期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
16.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收录了18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著作。
全书共230万页,连接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
请问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2023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8ab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b.png)
2023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流通量的政策。
下列选项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A.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B.增加政府购买C.增加对个人的转移支出D.提高税率2.下列有关书法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旭被誉为“草圣”,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B.黄庭坚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3.由一束光穿过三棱镜投射到白屏幕上后,分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 种色带。
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会聚一点时,该点呈()。
A.白色B.红色C.黄色D.蓝色4.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
下列诗词中与“冬至”有关的是()。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B.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C.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D.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5.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说法正确的是()。
A.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选官B.是东汉后期主要的选官制度C.将官吏的任免权下放到了州县等地方机关D.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6.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但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
A.商标权B.期权C.土地使用权D.专利权7.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8539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e.png)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在陕西事业单位考试中有哪些公共基础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1、先秦散文(1)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乐》)(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3)诸子百家①道家老子,李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内篇、外篇、杂篇);②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核心思想是仁义,强调民贵君轻,提出性善论。
著《孟子》;荀子,战国儒家,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性恶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著《荀子》32篇;③墨家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任能,著有《墨子》53篇;④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集权,著《韩非子》;2、先秦诗歌(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反映周的历史社会,奴隶社会由盛转衰。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2)《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多用“兮”字)。
代表作是《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与《诗经》合称“风骚”)、《九歌》、《九章》。
3、两汉文学两汉散文1、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吊屈原赋》是他的代表作;2、司马迁,字子长,陕西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52de2b580216fc700afde0.png)
文学常识1.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故号杜樊川。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
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他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3.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
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4.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5.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称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与康有为合称“康梁”。
他是“新文体”的创造者: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到不检束。
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
主要作品为《谭嗣同》、《少年中国说》等。
著有《饮冰室合集》。
6.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
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包括:《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老子,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道德经》是他的著作,此书共五千言,系统阐述了老子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
3.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作品属诸子哲理散文。
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公基文学常识(综合篇)
![公基文学常识(综合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bd16f0360cba1aa811daf7.png)
乐器。
544、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545、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546、《世说新语》,又名《世说》,由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547、洪升,清代戏曲作家,代表作品《长生殿》,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诗句作为剧本题目。
548、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
549、孔尚任的代表作是《桃花扇》,洪升和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550、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是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551、《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又叫作《天方夜谭》。
552、王勃<滕王阁序>里提到的那把宝剑是“龙泉剑”。
553、“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554、“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555、“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周邦彦、柳永、李清照、欧阳修、秦观、张先、晏殊、晏几道、贺铸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556、“豪放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代表人物有苏轼(豪放派创始人)、辛弃疾、岳飞、王安石、陈亮等。
557、“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558、“唐宋派”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
559、“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kuí)、姚鼐(nài)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fec94c6336c1eb91b375d26.png)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1、以下关于纪要说法,错误的是()。
A、纪要的主要特点有三:纪实性、纪要性与系统性B、纪要主要分为行政例会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C、纪要的写作分为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D、纪要需要加盖印章2、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某省军区向该省各市、县人民政府行文时可制发()。
A、命令(令)B、函C、指示D、通知3、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种是()。
A、命令(令)B、决定C、通知D、指示4、撰写决定、讲话稿时,一般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B、说明C、论证D、叙述5、决定必须由()。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委、政府领导机关制发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能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知行兼重”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9、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
这表明()。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B、人的主观能动|生是无所不能的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的是()。
A、事物的发展是天定的B、事物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单一的11、当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但源于产业结构、贸易政策等经济因素,也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息息相关。
这反映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结构变化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12、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试卷1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d2be2bca9e3143323868930e.png)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墨子主张人们兼爱,非攻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儒家思想C.《周易》《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孟子的观点√解析:解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意思是世界改变了事情也就随之改变,事情改变了就需要对变化进行准备。
出自战国时期韩非子《韩非子·五蠹》。
D项说法错误,故选D。
2.“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是我国( )的艺术成就。
(分数:2.00)A.汉代√B.宋代C.元代D.唐代解析:解析: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于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
因此选A。
3.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明清小说的是( )。
(分数:2.00)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桃花扇》√D.《三国演义》解析:解析:A项《儒林外史》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写的讽刺小说。
B项《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C项《桃花扇》是清朝戏剧作家孔尚任所写的传奇剧。
D项《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故选C。
4.下列与“昭陵六骏”有关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朱元璋B.项羽C.李世R √D.刘邦解析:解析:“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故选C。
5.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张仲景——《本草纲目》B.孙思邈——《千金方》√C.扁鹊——《伤寒杂病论》D.华佗——《神农本草经》解析:解析:《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A项错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C项错误;《神农本草经》作者并非一人,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D项错误;《千金方》的作者是孙思邈,故B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考网 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中国)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一)文学代表作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在“五经”后增加《乐》,“六艺”,诗、书、礼、乐、御、射。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先河。
《诗经》名句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二)代表人物1.老子,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道德经》是他的著作,此书共五千言,系统阐述了老子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集,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滕文公》、《离娄》、《万章》、《尽心》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作品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属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史记》是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
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名句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东汉人。
主要作品为《汉书》,纪传体西汉史,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名句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
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6.范晔,著《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7.刘义庆,袭封临川王。
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
属笔记体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8.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
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杨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五、唐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
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
属浪漫主义豪放派,他的作品属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6.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其作品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7.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8.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
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9.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故号杜樊川。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
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1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
《行次西效作一百韵》是一首长篇政治诗。
《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11.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
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12.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
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
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善边塞诗、宫怨诗。
13.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14.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