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应用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匀称()和谐()丘壑()雕镂()鸣钟击磬()

轩xiè( ) 斟zhuó( ) wéi( )幕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成语。(6分)

①形容十分精妙逼真。()

②表示相差很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却很大。()

③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

3.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空格里。(4分)

①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

②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鳞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③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陌。()

④铜鹤里点起松柏枝,烟雾燎绕。()

4.改病句。(6分)(改在原句中)

①许多人都认为牛顿真幸运,他得到了这个伟大的偶然发现。

②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不愿意认真练习,怎么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呢?

③我们只有在今天的学习中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就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对祖国作出贡献。

5、在汉语中语序发生变化就会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发生变化。一家店铺为了吸引客人打出了“如果你满意请告诉别人,如果你不愿意请告诉我们”的广告,但这样显得对自己的服务质量信心不足,请略作改动使人民对该店的服务质量更有信心。(2分)

改为:

6、老三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新三峡,但很多人总觉得现在的三峡不如以前了,为了吸引游客来领略新三峡的风貌,请你为新三峡拟一条宣传广告(要求:突出一个“新”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3分)

7仿写。(2分)

例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①人家在何许,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浮云游子意,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绝多生怪柏,,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

⑤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诗中有与郦道元《三峡》中的语句相似之处: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中的“有时,,,虽,。”便是一例。

⑥两岸石壁,。,。晓雾将歇,;,。

9根据《湖心亭看雪》中的内容,想想湖心亭看雪的时候,船上坐着几个人?你是根据文中的哪句话得到这一信息的?(3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0--14题(15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C.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

B.解衣欲睡__________ D. 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念/无与为乐者

B.怀民亦/未寝

C.庭下/如积水空明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翻译句子。(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请根据文中的语句对当时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友情提示:分析时要抄出文中的语句)(3分)

(二)竹子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那一竿竿翠竹,昂然挺立,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遮天蔽日,交织成天然的蓬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最大。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毛竹的制品到处可以见到。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有棱有角的①是世界闻名的珍贵品种,它那独特的外形和鲜美的笋肉,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坚硬的②,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伞柄和手杖;造型生动的③,出笋犹如母鸡带小鸡似的,蔓延遍地;另有那竹梢下垂成球状的④;竹节自下而上成螺旋形的⑤,体态矮小像灌木似的⑥等。形形色色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息着,繁衍着。据记载,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已有1200多种。其中生长在我国的有200多种。

1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

A、实心竹

B、乌小竹

C、方竹

D、一节竹

E、吊丝球竹

F、哺鸡竹(3分)

16、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分)

1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18、文中划曲线语句是描述性的语言,其作用是。(2分)

19、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2分)

A、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B、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D、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三)扬州瘦西湖(12分)

扬州,位于长江之滨,江苏腹部,建城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园林是丰厚历史遗存的重要体现,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在中国园林中魅力独到,其中瘦西湖更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似一幅舒展不尽的绚丽画卷,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瘦西湖地处扬州西北角,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50多公顷,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保障湖。原是隋唐时期,由蜀岗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涧水流入运河的一段水道。瘦西湖河面曲折逶迤,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入人间的一条玉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由于历代官绅豪富纷纷沿河择地构园,借水成景,便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景观。

瘦西湖以瘦著称,湖面瘦长。有人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有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把扬州瘦西湖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有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瘦西湖上的建筑物,小巧精致,或依山傍水,或半架波面,或突入湖心,如同在玉色飘带上镶嵌的珠宝。湖内小园,姿态各异,或栖岛屿,或卧湖滨,或踞土岗。这些小园又都以湖面作为共同的空间,以水相连,因水相通,给人一种相依相偎的亲切感。瘦西湖园景众多,以二十四景著称于世,以五亭桥、白塔为代表。

瘦西湖曾几度兴衰,清代乾隆年间是其鼎盛时期。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曾六巡江浙,而这六巡均曾临幸扬州,促使了扬州园林迅疾兴起。今日的瘦西湖几经修葺,已风貌非凡,在现存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中国古典名园》一书赞赏瘦西湖说:“其烟渚柔波之自然,其婉丽妩媚之气质,其人工与自然相融合之天地无缝,窈折幽胜,仍为苏杭等地之园林所无法比拟者。”

20.这篇文章说明了扬州瘦西湖哪几方面的特征?(3分)

21.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个例子。(4分)

22.文中说“扬州园林是丰厚历史遗存的重要体现,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你怎样理解“北方之雄、南方之秀”?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吗?(4分)23、本文和《苏州园林》都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特征,很成功,你能领会其法并从文中找出实例加以说明吗?(2分)

(四)按所提供的文字资料画图(在画的图下要标出桥名)

2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2分)

25卢沟桥:全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拱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2分)

参考答案:

1、chèn xié shà lòu 榭酌帷

2、①典范、样本的意思②冷清、孤单的意思③超出一般水平的作品④在这里是适合周围的情况的意思

3、①惟妙惟肖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③因地制宜

4、①善——擅②鳞——嶙③坊——枋④燎——缭

5、①后一个分句改为“他这个伟大的发现是偶然的” ②“既然……又”改为“虽然……却” ③“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A.考虑,想到B.想要C.形容水的空无澄澈D.也16.(2分)拟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2分)B 18.(2分)C (一)竹子

1、C A F E D B

2、竹子的种类

3、从一般到特殊(或逻辑顺序)

4、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竹子竿直而高,叶密、丛生的特点。

5、A

(三)20.说明了其形成、河面形态、湖上建筑等几个方面的特征。21.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描摹等说明方法。(例略)22.略23、例如:如《苏州园林》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的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本文介绍瘦西湖时,同杭州西湖相比,突出其瘦长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出新裁葱笼社稷

B、不毛之地学籍轩敞

C、目酣神醉妄肆闾左

D、防不胜防突兀忿恚

3、对下面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我军切断铁路线>

B、炽热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炮火映红了天空>

C、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死尸堆>

D、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似世界一大奇迹。<水稻培育成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说话得体的是()

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

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6、选出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万家忧乐在心头

D.千锤万凿出深山

7、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

8、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1)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2)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A、(2)(4)(1)(3)B(1)(3)(2)(4)

C、(1)(4)(2)(3)D(4)(2)(3)(1)

9、下面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你加以修改,使句子只有一种明确的意思。(3分)

原句: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餐馆一广告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推敲一下,这样说仍显得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没有足够的把握。请对这一广告稍作改动(不改变字数),使其更显自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10分)

[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①桥宽约8米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A、①表示估计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②表示估计

1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1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2分)

1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___之情。

(2分)

1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回答16—20题。(18分)

【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6、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2分)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2分)

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19、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___________ 顺序,丙文是___________ 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_____________ 结构,乙文是_________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4分)

20、有人认为甲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完成21-25题(9分)

①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在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以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②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③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乘坐飞机已成为极普通的事了。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们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学家们制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上天空。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

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21文中表明当今飞机种类众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研制扑翼飞行器并不容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文中②提到了两种飞行方式。其中飞机的飞行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机械鸟”的飞行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2分)

23文章结尾处与开头“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回答不少于3种)(2分)

2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四)阅读《难忘的一课》完成22-25题(7分)

(1)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2)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_地望着他。

(3)“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4)几十双眼睛在问。

(5)“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6)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7)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

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8)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9)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26、在文中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2分)

A. 丢今非昔比惊叹

B. 降神态自若惊恐

C. 栽一反常态惊异

D. 飘判若两人惊诧

27、下边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2分)

A. 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 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 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28文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9作者在第(8)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C

4、D

5、B

6、C

7、C

8、A

9学校收到了出版社送来的许多图书

10好吃,您告诉我们;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11、A 12、举例子作比较。13、结构特点观赏晓月14、形式优美赞美

15、晓月圆距离近光度亮

16、乙: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丙:繁茂交错,莽苍深邃。17、(乙文突出)幽静典雅;(丙文突出)庄严肃穆。18、B.19、逻辑;空间;总分;分总。20、此题开放性强,答案不求统一,不论肯定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21、千姿百态绞尽脑汁22、翱翔扑翼飞行

23、“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作用:提示和突出文章的中心

2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25、时间顺序

26. C 27. D 28. 面对困难……困难不过如此

29. 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整理lamshouming

一.积累与应用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匀称()和谐()丘壑()雕镂()鸣钟击磬()

轩xiè( ) 斟zhuó( ) wéi( )幕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成语。(6分)

①形容十分精妙逼真。()

②表示相差很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却很大。()

③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

3.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空格里。(4分)

①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

②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鳞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③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陌。()

④铜鹤里点起松柏枝,烟雾燎绕。()

4.改病句。(6分)(改在原句中)

①许多人都认为牛顿真幸运,他得到了这个伟大的偶然发现。

②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不愿意认真练习,怎么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呢?

③我们只有在今天的学习中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就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对祖国作出贡献。

5、在汉语中语序发生变化就会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发生变化。一家店铺为了吸引客人打出了“如果你满意请告诉别人,如果你不愿意请告诉我们”的广告,但这样显得对自己的服务质量信心不足,请略作改动使人民对该店的服务质量更有信心。(2分)

改为:

6、老三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新三峡,但很多人总觉得现在的三峡不如以前了,为了吸引游客来领略新三峡的风貌,请你为新三峡拟一条宣传广告(要求:突出一个“新”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3分)

7仿写。(2分)

例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①人家在何许,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浮云游子意,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绝多生怪柏,,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

⑤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诗中有与郦道元《三峡》中的语句相似之处: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中的“有时,,,虽,。”便是一例。

⑥两岸石壁,。,。晓雾将歇,;,。

9根据《湖心亭看雪》中的内容,想想湖心亭看雪的时候,船上坐着几个人?你是根据文中的哪句话得到这一信息的?(3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0--14题(15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C.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

B.解衣欲睡__________ D. 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念/无与为乐者

B.怀民亦/未寝

C.庭下/如积水空明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翻译句子。(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请根据文中的语句对当时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友情提示:分析时要抄出文中的语句)(3分)

(二)竹子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那一竿竿翠竹,昂然挺立,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遮天蔽日,交织成天然的蓬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最大。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毛竹的制品到处可以见到。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有棱有角的①是世界闻名的珍贵品种,它那独特的外形和鲜美的笋肉,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坚硬的②,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伞柄和手杖;造型生动的③,出笋犹如母鸡带小鸡似的,蔓延遍地;另有那竹梢下垂成球状的④;竹节自下而上成螺旋形的⑤,体态矮小像灌木似的⑥等。形形色色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息着,繁衍着。据记载,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已有1200多种。其中生长在我国的有200多种。

1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

A、实心竹

B、乌小竹

C、方竹

D、一节竹

E、吊丝球竹

F、哺鸡竹(3分)

16、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分)

1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18、文中划曲线语句是描述性的语言,其作用是。(2分)

19、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2分)

A、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B、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D、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三)扬州瘦西湖(12分)

扬州,位于长江之滨,江苏腹部,建城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园林是丰厚历史遗存的重要体现,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在中国园林中魅力独到,其中瘦西湖更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似一幅舒展不尽的绚丽画卷,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瘦西湖地处扬州西北角,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50多公顷,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保障湖。原是隋唐时期,由蜀岗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涧水流入运河的一段水道。瘦西湖河面曲折逶迤,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入人间的一条玉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由于历代官绅豪富纷纷沿河择地构园,借水成景,便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景观。

瘦西湖以瘦著称,湖面瘦长。有人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有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把扬州瘦西湖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有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瘦西湖上的建筑物,小巧精致,或依山傍水,或半架波面,或突入湖心,如同在玉色飘带上镶嵌的珠宝。湖内小园,姿态各异,或栖岛屿,或卧湖滨,或踞土岗。这些小园又都以湖面作为共同的空间,以水相连,因水相通,给人一种相依相偎的亲切感。瘦西湖园景众多,以二十四景著称于世,以五亭桥、白塔为代表。

瘦西湖曾几度兴衰,清代乾隆年间是其鼎盛时期。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曾六巡江浙,而这六巡均曾临幸扬州,促使了扬州园林迅疾兴起。今日的瘦西湖几经修葺,已风貌非凡,在现存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中国古典名园》一书赞赏瘦西湖说:“其烟渚柔波之自然,其婉丽妩媚之气质,其人工与自然相融合之天地无缝,窈折幽胜,仍为苏杭等地之园林所无法比拟者。”

20.这篇文章说明了扬州瘦西湖哪几方面的特征?(3分)

21.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个例子。(4分)

22.文中说“扬州园林是丰厚历史遗存的重要体现,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你怎样理解“北方之雄、南方之秀”?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吗?(4分)23、本文和《苏州园林》都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特征,很成功,你能领会其法并从文中找出实例加以说明吗?(2分)

(四)按所提供的文字资料画图(在画的图下要标出桥名)

2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2分)

25卢沟桥:全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拱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2分)

参考答案:

1、chèn xié shà lòu 榭酌帷

2、①典范、样本的意思②冷清、孤单的意思③超出一般水平的作品④在这里是适合周围的情况的意思

3、①惟妙惟肖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③因地制宜

4、①善——擅②鳞——嶙③坊——枋④燎——缭

5、①后一个分句改为“他这个伟大的发现是偶然的” ②“既然……又”改为“虽然……却” ③“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A.考虑,想到B.想要C.形容水的空无澄澈D.也16.(2分)拟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2分)B 18.(2分)C (一)竹子

1、C A F E D B

2、竹子的种类

3、从一般到特殊(或逻辑顺序)

4、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竹子竿直而高,叶密、丛生的特点。

5、A

(三)20.说明了其形成、河面形态、湖上建筑等几个方面的特征。21.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描摹等说明方法。(例略)22.略23、例如:如《苏州园林》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的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本文介绍瘦西湖时,同杭州西湖相比,突出其瘦长的特点。

拓展阅读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把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会认字) 富.f____商挣.zh____钱燃.r____烧蜡.l____烛喷.p____香伸缩.s____ 努.n____力草茎.j____ 推.t____开吱.____ī呀 拆.____āi开旧.j____木料小偷.t____ 答.d____ 应.y____ 卷.j____起 一骨.g____碌牙.y____ 齿.ch____ 嚼.j____碎吞.t____ 咽.y____ 悲.____ēi伤 几.j____乎笑眯.m____眯宣.x____布处.ch____理诱.y____惑 舔.t____一下毅.____ì力强.q____大犯.f____错禁.j____令 犹豫.y____ 跺.d____脚聚.____ù会稍.sh____息斧.f____头 二、看拼音写词语。(词语盘点) huǒ chái wéi qún kě lián jī hūnǎ pà ()()()()() nuǎn huo shèng xiàhuǒ chái liànɡ ɡuānɡzhúɡuānɡ ()()()()() ɡào sùhán lěnɡtònɡ kǔqīnɡ chen lǚ xíng ()()()()() yào hǎo zán men cǎo duīzuò shēng dā yìng ()()()()() zuò mènɡjiù mìng pīn mìng mǎ shàng xiāo huà ()()()()() dāng rán gāng cái zhī juéguāng liàng yǎn lèi ()()()()() lái de jídà chī yì jīng ()() 三、多音字组词。 切qiē() 答dā() 应yìng() 骨gū() qiè()dá()yīng()gǔ() 几jǐ() 处chù() 稍shāo() jī() chǔ() shào() 四、词语训练。 1.选词填空。 棵只把块盏辆头 一()树一()鸟一()椅子一()奶酪 一()煤油灯一()手推车一()大黄牛 2.照样子,连一连,读一读。 集合看寒冷的奶酪 搬运包裹呼呼的冬天 偷偷地队伍诱人的木地板 紧紧地粮食美丽的风声 3.给句中带点词语写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种子觉得很舒服 ..。() (2)风就像一个调皮 ..的娃娃,时不时干点坏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分:2分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茎.(jīng)叶答.(dā)应回答.(dá) B.几.(jī)乎几.(jǐ)圈缩.(suō)小 C.召.(zhào)开融.(róng)化悲.(bēi)伤 D.禁.(jìn)止稍.(shāo)息诱.(yòu)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教() 孝() { 招() 召() { 伸() 申() { 棕() 宗() 四、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7分) 1.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 A.灯不拨不亮, 。 B. ,无理寸步难行。 C. ,万古胜负在于理。 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能行得通,而没有道理一步都很难走。正所谓“”(填序号)。 六、课内阅读。(15分)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次“看”,是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树,它可能在想: 。第二次“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它可能在 想: 。(6分) 2.从这两个“看”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分) 3.你觉得鸟儿是个怎样的形象?(5分) 七、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三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 ...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 ..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土地爷爷:“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土地爷爷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土地爷爷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dùn)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1.用恰当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4分) 迫不及待: 拜访: 2.小猪、小牛和小猴得到礼物后,分别是怎样做的?(5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综合试卷(1) 姓名-- 班级 一、判断题(1-2每题 2分, 3-4每题 4分, 共 12分) 1. 李红4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 2. 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5平方分米,周长是2米.( ) 3. (1)在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是0.( ) (2)539×8≈4800() 4. (1)1994年是闰年,这一年是366天.( ) (2)商店上午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13小时30分.( ) 二、填空题(1-3每题 2分, 4-5每题 4分, 共 14分) 1. 16时是下午( ) . 2. 1992年的二月份有( )天. 3. 除数是12,商是7,余数是11,被除数是( ). 4. ( )×()=总价 ( )×时间=路程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 4分共 12分 ) 1. 600÷50= 350+80= 25×40=28×30=450÷45= 300×6= 52÷13=420÷21=760÷40= 14×5+8=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7分共 14分 ) 1.4205-3485÷17×15 2. 551÷(155-2584÷19) 五、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8分共 16分 ) 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24比1554除以37的商少多少? 六、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共 32分 ) 1.某农机厂今年每月生产的农具是去年的3倍,今年每月生产4140件,今年 每月比去年每月多生产农具多少件? 2.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1464千米,现在一列火车已走了648千米,如果这 列火车每小时行68千米,还有几小时火车到达终点? 3.幼儿园第一次花了90元钱买了5个皮球,照这样计算,花112元钱,可以买 几个皮球? 4. 学校图书馆共有12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上放书560本,现已借给学生1870本,问图书馆里还有书多少本? 5. 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 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曦月(x 3 经纶(I tn)纤云(qi m)轩邈(mi ao) B. 十仞(r峦)沿溯(sh?藻荇(x ing)驱犊(d t C. 燕然(y c n)横柯(k e 素湍(tu m)缥碧(pi OD) D戾天(I i 飞漱(sh 0 萋萋(q i)千转(zhu cn) 2.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 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 指蝉鸣) D. 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 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 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 .默写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⑶ 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等节气中。(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方面来 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4 分) A. 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 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 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合面中学“121”高效课堂九年级英语导学案 英语15 第周星期主备人:曾令秀初审人曾令秀复审人欧贵友 授课人学生组别预习评价整理评价 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25% 1. Let’s ____________ volleyball. That _________ good. A. playing, is B. play, sounds C. play, is sound 2. Peter often _________ my textbook ________ home. A. takes, to B. brings, \ C. takes, \ 3.Maria likes documentaries _______ cartoon, ______ she doesn’t like thrillers. A. and , and B. and, but C. but, but 4.Miss White is a good teacher. She usually _________. A. helps me to English B. help me learn English C.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 5.He sings _______ and he is a ________ singer (歌手). A. good, good B. well, well C. good, well D. well, good 6. The boy _______ blue is my brother. A. in B. on C. to D. of 7. I don’t like oranges ______tomatoes. A. and B. but C. or D. because 8. —_________? —At eight o’cl ock A. What time is it? B. What time does Tom go home? C. How old are you? D. How much is it? 9.He likes playing _______ piano and he can play _______ tennis. A. the, the B. the, / C. /, / D. /, the 10. She likes going to movies and ______sports A. plays B. is playing C. play D. playing 11.Let’s join _____ A. they B. we C. them D. she 12.Young people usually go to movies _______weekends A. on B. to C. for D. in 13.What vegetables do you like? —I like _____best A. hamburgers B. oranges C. eggs D. broccoli 14.What time does Alice usually go to school ? —She usually ______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A. go B. goes C. to go D. going 15.We need lots of ___________ every day. A. vegetable B. chickens C. broccolis D. healthy food 16.__________ like French fries. A. He and I B. I and he C. he and me D. I and him 17.I go to bed __________ 10:00 ________ the evening. A. at, on B. at, in C. at, at D. in,/ 20. Mother often ___________ early. A. get home B. get to home C. gets home D. gets to home 21.What’s this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 A. That is a pen . B. This’s a pen . C. It ‘s a pen . D. It’ s pen. 22._________f and ____u are in the word “fun”. A. An, a B. An, an C. A, a D. A, an 23.I want ______the box to my room. A. to put B. take C. to have D. to take 24.How many new words are there in ________ lesson? There are only _________. A. five; fifth B. fifth; five C. the fifth; the five D. the fifth; five 25.There are ________ stars in the sky. A. million of B. millions of C. the million D. a million of 二.完形填空。10% an apartment in Victoria. One day, Mrs. Wilson 1 her sister. When her sister answered the door, Mrs. Wilson saw tears in her eyes. "What's the matter?" she asked. Mrs. Smith said, "My cat Sammy died last night and I have no 2 to bury(SP) him". She began to cry again. Mrs. Wilson was very 3 because she knew her sister loved the cat very much. Suddenly Mrs. Wilson said, "I can bury your cat in 4 garden in Duncan and you can come and visit him 5 ." Mrs. Smith stopped crying and the two sisters had tea together and a nice visit. It was now five o'clock and Mrs. Wilson said it was time for her to 6 . She put on her hat, coat and gloves and Mrs. Smith put the dead Sammy into a shopping bag. Mrs. Wilson took the shopping bag and 7 to the bus stop. She waited a long time for the bus, so she bought a 8 . When the bus arrived, she got on the bus, sat down and put the shopping bag on the 9 beside her feet. She then began to read the newspaper. When the bus arrived at her bus stop, she got off the bus and walked for about two minutes. Suddenly she remembered she 10 the shopping bag on the bus. 1. A. visited B. found C. saw D. met 2. A. time B. place C. money D. way 3. A. happy B. disappointed C. angry D. sad 4. A. your B. her C. my D. their 5.A. ever B. sometimes C. never D. before 6. A. go home B. have a rest C. have supper D. cook dinner 7. A. left B. got C. walked D. drove 8. A. newspaper B. book C. magazine D. map 9. A. street B. ground C. bus D. floor 10. A. forgot B. left C. lost D. gave 三.阅读理解。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2019秋季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 .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 .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 .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 .心乐.之(乐:以……为乐) C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 .溯洄.. 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 .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 .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 .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姓名: 考号: ※※※※※※※※※※※※※※※※※※ ※※※※※※※※※※※※※※※※※※※※※※※※※※※※※※※※※※※※※※※※※※ ※※※※※※※※※※※※※※※※※※ ※※※※※※※※※※※※※※※※※※※※※※※※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是三(1)班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 1.三(1)班共有学生69人。() 2.三(1)班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的人最少。() 3.三(1)班语文及格的人数比数学及格的人数要少。() 4.语文成绩良好的人数比数学成绩良好的人数多2人。() 5.三(1)班语数都及格的有6人。() 二、下面是小猴、小兔、小狗摘的水果记录表。(每题4分,共12分) 1.小兔摘的()最多,()最少。 2.()摘的橘子最多,()摘的桃最少。 3.小狗一共摘了()个水果。 三、某商场今年6、7月份家电销售情况如下表。(每题3分,共15分)

1.7月份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多?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少? 2.这两个月电视机的销售量相差多少台? 3.这两个月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好?一共有多少台? 4.从6月份到7月份,()的销售量增加得最多,()的销售量减少了。5.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8月份你会怎么进货?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438÷6=△908÷3= 400÷9=△553÷5= 五、下面是三(1)班同学动手操作的得分情况。(1题6分,4题4分,其余每空2 分,共18分) 第一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杨涛刘刚沈阳黄楠 成绩96889778 第二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陈新张力李欢夏天 成绩75949691 1.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2.第一组得优的有()人,及格的有()人。 3.第二组得优的有()人,得良的有()人。 4.如果三(1)班一共有这样的9组,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2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 16分) 三(1)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304510 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451540 1.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字词积累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月晕(yūn yùn) 杜甫(fǔ pǔ) (yánɡxīánɡ ) 委屈(qū pū) 愈合(yù yǜ) 仲裁( zhōnɡzhònɡ) 2.在正确的字上画“”。(6分) 交(叉又) (膝漆)盖 (漫慢)长 涂(沫抹) 指(晖挥) 拥(挤济) 3.下列选项中含有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的是( )。(2分) A.凉爽一清爽仿佛一似乎 B.寂静一喧闹温柔一轻柔 C.炫耀一夸耀胆怯一害怕 D.徜徉一俳徊潇洒一酒脱 4.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形容走得缓慢从容) B.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日光不明) C.这些事一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被磨灭) D.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1)(胆怯)的小白菊 ( )的凤蝶儿 ( )的雪花 ( )的光华 (2)(洗涤)污垢 ( )阴霾 ( )银霜 ( )尘垢 二、句子练习.(13分) 1.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仿写一个有连续动作的句子) (2)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3)哪一颗星没有光?(改为陈述句) (4)风蝶儿在树叶间飞。(改为拟人句) 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草滩的绿,;那菜花的黄,;而那湖水的蓝,又是啊! ①黄得蓬勃②蓝得多么醉人③绿得娇嫩 A.213 B.312 C.123 D.321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2)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3)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0分) 1.《白桦》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白桦象征着高尚的人格。() 2.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3.戴望舒的《绿》写出了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_________学校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满分100分,90分钟内完成) 得分一、我能填对。(30分) 1、xx年3月,我国邮电业务总量是九百八十一亿三千万元,写作( )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元。 2、“十五”时期,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2367 0000 0000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读作:()。 3、与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4、把600606、660600、600066、666000、60606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5、计量角的单位是(),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有()° 6、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5,积是(),如果把因数5改成50、500,积分别是()、()。 7、在○里填上“>”、“<”或“=”。 130×30○13×300 30×310○450×20 220×10○30×110 8、下面各数你是怎么估计的? (1)妈妈的工资每个月是1860元,大约是()元。 (2)一件上衣是105元,你大约要拿多少钱?我大约要拿()元。 9、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15千米,可以写作()。 普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可以写作()。 10、在()里填是最大的数: (1)60×()<423 (2)50×()<358 (3)70×()<300 1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大小()。 12、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这个特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3、小明安排时间最合理:(1)起床整理被褥3分钟;(2)刷牙3分钟;(3)洗脸2分钟;(4)听英语录音8分钟。如果六点起床,最快()时()分做完这些事情。(1分) 得分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通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两点可以画两条直线。() 2、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算单位。() 3、两个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变,积不变。() 4、读含有两级数时,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5、在有余数除法中,可以出现商和余数相等的情况。() 得分三、精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26÷41,如果商是一位数,中可填()。 A、4或1 B、7或6 C、2或3 2、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四条垂线,这四条垂线的长度()。 A、都相等 B、不相等 C、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3、45×26=117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A、1170 B、2340 C、585 4、下面三个数中,读数时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28060000 B、2920000 C、18000005 5、286 460≈287万,里可以填的数是()。 A、3 B、4 C、5

八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分式》 班别: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分式3 92--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x __________时分式x x 2121-+有意义。 3、① ())0(,10 53≠=a axy xy a ②() 1 422=-+a a 。 4、约分:①=b a ab 2205__________,②=+--9692 2x x x __________。 5、若分式 2 31 -+x x 的值为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x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 小时完成,则两人一起完成这项工程需要__________小时。 8、要使 2 4 15--x x 与 的值相等,则x =__________。 9、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232 -=--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0、若=++=+1 ,312 4 2 x x x x x 则__________。 1、下列各式:()x x x x y x x x 2 225 ,1,2 ,34 ,151+---π其中分式共有( )个。 A 、2 B 、3 C 、4 D 、5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字母 B 、当B=0时,分式 B A 无意

义 C 、当A=0时,分式B A 的值为0(A 、B 为整式) D 、分数一定是分式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1++=++b a x b x a B 、22x y x y = C 、()0,≠=a ma na m n D 、a m a n m n --= 4、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8534 B 、y x x y +-22 C 、2 22 2xy y x y x ++ D 、() 222y x y x +- 5、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 、313m m m +=+ B 、212y x y x -=-+ C 、1 23369+= +a b a b D 、()()y x a b y b a x =-- 6、在一段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V 1千米,下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V 2千米,则他在这段路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 A 、 2 2 1v v +千米 B 、2121v v v v +千米 C 、21212v v v v +千米 D 无法确定 7、若把分式xy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 8、若0≠-=y x xy ,则分式 =-x y 1 1( ) A 、 xy 1 B 、x y - C 、1 D 、-1 9、A 、B 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顺流航行至B 地,又立即从B 地逆流返回A 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 9448448=-++x x B 、9448448=-++x x C 9448 =+x D 94 96 496=-++x x 10、已知b a b a b a ab b a -+>>=+则且,0622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2±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