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全问题初探
抓好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抓好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2fc25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6.png)
抓好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工作。
在抓好三农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设施滞后、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不足。
2.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和务工收入,但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经营风险高、务工收入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
3.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4.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稳定农民收入。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补贴、保障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方式,稳定农民经营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抓好三农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发展。
三农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三农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fbcbfd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b.png)
三农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三农经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作为三农的一个重要支柱,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当前三农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生产环节,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种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在加工环节,掺假、掺杂、添加有害物质等不良行为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而在流通环节,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质量检测不严格等问题也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现状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建立、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设立等都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
四、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产业自律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产业自律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自律管理,加强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自律管理的严格程度,树立健康竞争的行业风气。
六、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倡导绿色、有机、生态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
七、加强农民培训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分析论文(10篇)
![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分析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71669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9.png)
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分析论文(10篇)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分析论文(精选10篇)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你知道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2023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分析论文(篇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想必大家看到这首诗后,都想到了现实生活中那香喷喷的大米了吧!那一粒粒不起眼的大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可想而知,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我们再想想,如果我们每天都浪费一点粮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特别的挑食。
今天中午,他又遇到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又开始浪费了。
他“趁热打铁,”趁老师打电话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垃圾袋,偷偷地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倒了进去,他以为老师不会发现,可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吃的这些米饭,还有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很多同学都说去超市买的,去菜市场买的呗。
老师却摇了摇头说:“其实不是的,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影片吧!”在影片中,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辛勤的劳作着,一刻都不停歇。
他们为了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一会儿除草,一会儿犁地,一会儿播种,累得满头大汗。
尽管只有一条擦汗的毛巾,他们还是不停地工作着。
再看看他们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像是干裂的松树干一样。
看着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我真切体会到了,粮食饭菜真是来之不易啊!而那位浪费粮食的男生看后也羞愧地低下了头说:“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另一个影片在山区里,许多小学生的家庭非常贫穷,每天背着几个土豆去上学,土豆就是他们一天的口粮。
放学后,他们还要帮助家人干活,全身被晒得黑黝黝的。
他们干活的样子特别认真,每次他们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衣服湿了一大片。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037ad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a.png)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粮食问题的解决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种植结构问题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主要由小农户生产,种植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难以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升级。
同时,由于地区差异和环境影响,农民种植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统一技术指导,也影响到农产品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和农业管理能力,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但是农田占比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流转和撂荒现象日益严重,也加剧了农地资源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改善农民土地授权体系,保障农民利益。
此外,还需要通过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增加农业投入,积极扩大农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
三、气候灾害防范问题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风险日益增强,如干旱、洪涝、台风等天气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救自卫能力和对应急措施的应对能力。
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高耐旱、抗灾、高产的能力。
四、农业生产成本问题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
一方面,农业生产资金短缺,不能购买高质量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另一方面,农业价格波动大,农民得不到有效的收益。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农业补贴、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保障农民利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督查,保护消费者权益。
总之,粮食安全不仅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农业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农业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论文(一)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论文(一)](https://img.taocdn.com/s3/m/0dfee2f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4.png)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论文(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困境及其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现状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长历史的农业文化。
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定的水平。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的数量庞大,导致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亿,而仅有不足10%的耕地面积,且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更是少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水平整体上相对不高,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再加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大量耕地被占用和转化,农民的承包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农业生产难以满足人口需求。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困境及其影响粮食的供应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我国粮食过剩或者不足都会影响粮食安全。
如果粮食供应不足,则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
如果粮食过剩,则粮价下降,产农收入下降,而农民的反弹性消费较低,对于农村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局和农民的利益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粮食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采取农业合理化种植难,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收入低等多个方面。
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首先是改革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村投资,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和创新技术,开发适应性和抗灾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供应。
其次,应该采取合理的粮食管理政策,加强外部市场对粮食安全的监管,并增加国家的稳定储备。
最后,要加强粮食安全意识教育,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提高人们的粮食消费和药材养生需求,促进全民的身体健康,为保障粮食安全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7e99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a.png)
一、引言“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它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为了深入了解“三农”问题的现状和挑战,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研成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稳定,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团队选择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典型农村进行调研。
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三、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等,了解农村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2. 访谈:与当地政府、村委会、农民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需求和困难。
3. 观察法:实地观察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等情况。
4. 数据收集:收集了当地农民收入、农业产值、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数据。
四、调研结果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研地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 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3. 公共服务不足: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4. 农民素质不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5. 城乡差距明显:城乡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稳定。
五、建议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关于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be2fa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4.png)
关于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粮食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1. 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面临农村人口减少和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导致种植结构单一。
大量农田荒芜或者种植一种单一农作物,使得产量无法达到最大化。
对策建议: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种植观念,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农产品品质安全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等问题,农产品品质安全受到威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降低。
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二、粮食储存环节存在的问题1. 储粮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地区的储粮设施老化严重,储粮条件差,容易导致粮食湿度增加、虫害滋生等问题,影响储粮质量和数量。
对策建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新和改进储粮设施,提升储粮条件,确保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安全。
2. 粮食滞销和浪费:由于粮食储存能力不足和物流配送问题,部分粮食滞销和浪费,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对策建议: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和效率,加强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物流衔接,减少粮食滞销和浪费。
三、粮食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1. 不规范的监管和管理:个别地区存在监管不力,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风险。
对策建议:加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流通环节监管机制,提高粮食流通的可追溯性。
2. 信息不对称:部分农民和合作社缺乏市场信息,无法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
对策建议:加强农民培训和信息传递,提供市场行情和销售指导,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生产和销售。
“三农”视野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三农”视野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e59eccd8bd63186bcebbca0.png)
到亿吨 。因此 , 按计 算 ,那时我国粮食进 口的上 限不大可能 超 过 80 0 D万吨 ,不足部分 ( 主要是 饲料用粮 )从国 外进 口 “ 民以 食 为 天 ” ,粮 食 安 全 问 题始 终 是 “ 农 ” 问 题 的 核 的风险是很小的。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 三 从 国际 市场 进 口粮 食是调 节国 内粮 食供求 的必 要补充 。 心问题 , “ 三农 ”问题的最 终解决也 必须以 此为先决 条件 。
一
就是非常高的 自给率 ,因此我国粮食进 口的理论规模可 以确 定在需求量的 1%左右 。2 3 ,估我国粮食总产量能达到 0 0 0年 6 亿 吨 ,由于 人口届时将达 到 l ,如 果人均粮食 占有 量 4 6亿 按 40公斤 4. 4 5 . 0到公斤计算 ,粮食需 求量将上升到 7亿 吨 7 . 2
粮食安 全是发展国 民经济与构 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物 质基 础 ,也是一 个国家安全 的基础 。解决 中国的粮 食安全 问题 , 要有全 局观 念和长期观念 ,把粮食 安全纳入 “ 三农 ”问题的 整体视野之 中,进行综合 治理。本文结合 中国现 实提出粮食 安全问题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
【 农业发展 l
农监经济 2 1/ 01 4
‘ 夜 ’ 野 下粮 食 安 全 问 题 的 对 策 探 讨 ‘ l 一 ’ 视
◎ 韩 宁
摘 要 :粮 食 安 全 不 仅 是 “ 农 ” 问题 的 核 心 问题 , 而且 是 发 展 国 民经 济 与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根 本 物 质 基 础 ,也 是 国 家安 全 三
四 、不 断 完 善 惠农 政 策 ,保 护农 民从 事粮 食 生
产 的积极 性
我 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 ,更是一个 弱势产 业 ,而且其他产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通用版)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67571e5acfa1c7aa00cc8f.png)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通用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通用版)摘要: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相互交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认为解决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应该立足于国内,必须坚持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好市场“无形手”和政府“有形手”作用,提出了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主要问题、原则、政策建议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来的。
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曾任粮农组织总干事的萨乌马198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
近几年来,国家十分关注“三农”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逐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
粮食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引导下,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为确保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
![浅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https://img.taocdn.com/s3/m/d5cd234a650e52ea551898e7.png)
120三农论坛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所以让人想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强大的国家,我国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次粮食供给不足造成的流离失所,没有饭吃,现在为了吸取之前历史的教训所以一定要居安思危,在问题没出现的时候解决问题,再出现问题后及时应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以前的粮食种植耕地被用来经济开发,实现了许多人的经济问题,但是也减少了我国粮食用地,二胎政策的开放更加大了中国人口粮食的需求情况,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我们不能靠进口,我们要靠自己,牢牢地将主宰权握到自己的手里。
1.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在非常受关注的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紧密相关环环相扣,谁也不能离开谁,想要形成环环相扣的链还需要农民配合政府支持农村,农村统一工业化让生产链形成联系变成农业,农业问题时刻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我们一直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实际就是农民配合政府发展新农村,让农村高大利用化土地资源,哪里适合生产什么发展什么而不是盲目种植,种植低产,使土地做不到最大利用化从而生产跟不上经营,农村发展成功再进一步形成产业链。
2.粮食安全形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加入WTO后被放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了。
我国目前已经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了,想要实现真正的大国强国就不可以将命脉(粮食)掌握在别人手里,一旦让人掐断命脉我们的经济元气将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所以想要真正的成为强国就要成为粮食大国。
201在总统计下我国依然是农产品净进口国,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研究我国农产品面临的问题大概如下:2.1资源、环境以及气候问题对生产的影响。
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在扩大城镇化、工业化的国家,开山建旅游景区、开地建房。
、填海建房等商业行为加速了我国的发展,人均 GDP也随之增长.但是我们忽略的最大问题这些大自然赠予我们的产物已经被我们破坏的所剩无几,我们在消耗我们自然的产物,大楼建起来了,工业化的模式近几年也在逐渐形成,但是这些高楼大厦占用了土地,这样的模式在我们粮食安全问题严峻的今天是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6bc6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f.png)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和粮食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粮食生产和供应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力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粮食资源的短缺目前,中国的粮食产能已经到达了世界最高水平,但由于人口逐年增加和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等因素,加上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粮食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中国的粮食资源十分稀缺,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保证粮食的生产与供应。
二、种植结构的失衡虽然中国拥有世界最高的粮食产出能力,但面对市场需求时却表现出不足的一方面就在于其种植结构失衡。
目前,中国农民主要靠种植两个作物之间轮作来保持土地的肥力,而这种作法已经许多年没有改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种植方式给种植者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中国的粮食市场还存在价格波动大、供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与市场体系不完善密不可分。
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不透明,许多粮食企业存在贪污和非法获利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资源浪费。
四、粮食储备与流通难题中国拥有大量的粮食储备,但由于储备粮流通难度和成本较大,致使储存效果差,并且将粮食浪费和浪费的情形发生得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应尽快建立超市储备库,同时对粮食流通网络实施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五、粮食安全管理体系的薄弱中国的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中等水平。
因此,需要着手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并从国家层面进行具体的管理。
建立一系列严密的监管制度,包括安全化肥、植保措施、环保水准、粮食品质控制等各个方面。
六、粮食出口难度中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但其粮食出口难度较大,因此许多粮食企业的出口业务往往受制于其他国家。
这说明了中国需要加强对出口方面的管理和改革,主要包括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粮食出口的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1c75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和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逐年提升,一方面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负担。
粮食供求矛盾、产量下降、土地利用率提高等问题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国应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和自给率。
粮食种植面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增加粮食种植标准,提高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协调种植结构,扩大合理种植比例,并鼓励科学种植模式的发展,如绿色种植模式等。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也必不可少。
政府可以促使农民先进农业技术和完善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培训,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正确利用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增加农田建设和生态化建设等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其次,保障粮食存储和管理体系更加严格。
在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应加强监管,建立强有力的粮食流通标准。
相应地,可以多渠道建立一些大型的粮食储存仓库,统一策划,统一管理;解决储存设施的不足,为贫困地区提供粮食存储设备,以确保粮食存储的完整性和安全。
在疫情期间,政府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粮食质量检验,提高检验水平,尤其是保证餐桌食品质量安全。
再次,增加进口和粮食生产流通。
国际贸易可以为国内供应不足的粮油、棉布等物资提供更多选择。
因此,可以加强与外国政府的贸易谈判,促成大量低廉的进口商品流入国内市场。
在粮食流通方面可以选拔市场领袖,给与相应的资助和质量保障,承担相应的政府监管责任,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社会信任体系,不仅可以保证粮食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再次保证粮食稳定的价位。
最后,应该加强粮食宣传教育。
只有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粮食安全的实际重要性,才能从社会上形成出一个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的共识。
因此,政府可以在各种互动平台上加强粮食安全的宣传,鼓励人们从平时的生活中做起,采用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并倡导人们践行生态农业、投资自然农业,建设绿色中国。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9124350b4c2e3f57276394.png)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
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
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一、三农问题的意义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
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二、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
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二、宜宾市翠屏区概况1、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是一九九七年一月由原县级宜宾市改设的县级区。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和岷江在此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长江,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开始,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
总面积1123平方千米,总人口76万。
2、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3、全区农村所产的稻米、蔬菜、肉类、柑橘、葡萄、花生、茶叶、芝麻油、宜宾芽菜等众多优质农副特产品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信誉,远销祖国各地。
全区农民人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7e15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a.png)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粮食安全是指人类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保证身体保持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包括加强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质量、加强储备管理、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等。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1.1 粮食生产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不足。
据统计,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仅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4.5%,属于全球粮食生产不足的国家之一。
1.2 粮食质量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受到关注。
据报道,2018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毒大米”,2019年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了“瘦肉精”事件,这些事件均导致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粮食储备不足我国粮食储备制度不完善,储备规模不足,且储备方式单一,导致粮食储备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同时,我国的粮食储备也面临着储存设施老旧、储存环境恶劣等问题。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2.1 加强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2 提高粮食质量提高粮食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粮食种植技术、育种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3 加强储备管理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制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确保粮食储备质量稳定、储存安全。
同时,也应该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粮食储备的信息安全。
2.4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农业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f9b0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6.png)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数量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农业技术、土地资源、农业政策等。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稳定供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
一、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干旱、洪涝、风灾等灾害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歉收,洪涝则可能引发农作物水浸和倒伏。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农民的生计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天气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状况,减少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农业技术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贡献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对农业与粮食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农药、化肥的科学运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加强了对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培训农民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此外,中国还鼓励农民采用先进农业工具和设备,如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和智能化农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土地资源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于农业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中国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化进程对农用地的压力。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土地整治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还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使农用地得到更加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四、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政策来保障粮食供应和提高农民收入。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fa906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农村的那档子大事儿——三农里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这可不仅仅是农民伯伯操心的事儿,那可是和咱每个人的肚子都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呢!咱先说说耕地保护。
你看啊,耕地就像是大地妈妈的肚皮,是咱种粮食的宝贝地方。
可现在啊,有不少麻烦事儿在威胁着这些耕地。
就比如说啊,有些地方为了盖房子或者建工厂,就开始打耕地的主意。
这就好比是抢了粮食宝宝的摇篮,这哪行呢?耕地的面积要是越来越少,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厨房越来越小,那能做出的饭肯定也越来越少啊。
而且啊,耕地就像一个有脾气的老伙计,你要是不好好对待它,它就不好好给你长粮食。
现在有些地方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把耕地搞得“疲惫不堪”,土壤肥力下降得厉害。
这就好比你老是让一个人加班干活,还不给人家好好休息和补充营养,时间长了,这人肯定会生病,耕地也一样啊。
所以咱们得科学种地,就像照顾一个娇嫩的小娃娃一样细心呵护耕地。
那为啥要这么费心费力地保护耕地呢?这就和粮食安全挂上钩了。
粮食安全啊,简单说就是要保证咱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粮食吃,而且是健康、安全的粮食。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耕地,粮食产量就会像一个没吃饱饭的人,有气无力的。
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人多嘴杂,要是粮食不够吃,那可就乱了套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可能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涨,咱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喽。
而且啊,粮食要是不够,还得依赖进口,这就像是把自己的饭碗放在别人手里,人家要是哪天不高兴了,不给咱粮食,那咱们不得饿肚子啊?在农村呢,农民伯伯们可是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在那一片片耕地上辛勤耕耘。
但是啊,光靠他们还不够,咱们全社会都得重视起来。
政府也得出台各种好政策,就像给耕地和农民伯伯们穿上一层保护衣。
比如说,给种地的农民补贴,让他们种粮更有劲儿;严厉打击那些乱占耕地的行为,给耕地撑起一把保护伞。
咱老百姓呢,也能出份力。
平时吃饭的时候,可别浪费粮食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1500作文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1500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37076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c.png)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
1500作文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
基层林业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有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只有稳步扎实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才能将中国人的口粮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做到“国有余粮,心中不慌”。
“藏粮于地”就是严守耕地红线,就是严防耕地“非农化”
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只有耕地才能生产出粮食,耕地是“皮”,人类是“毛”,耕地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是“皮”与“毛”的关系,人类是附着在耕地这张“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是个耕地匮乏的国家,我国耕地仅占全球的7%,人口却占世界22%,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我国耕地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生存下去的基础,珍惜耕地就是珍惜我们生存的基本保障。
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还应该严防耕地“非农化”。
有人吐槽“退耕还林”,但根据基层林业的了解,“退耕还林”的耕地都是坡度较大、处于江河湖泊源头重要生态区位、沙化石化严重、低产低质低效的耕地,而且基本经过国土部门认可,核准的残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能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耕地,因此,“退耕还林”并非耕地“非农化”范畴。
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地方存在将一些优质耕地“退耕还林”的现象,其实这是有违“退耕还林”初衷
的,是必须纠正的。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500字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cb986e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2.png)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三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500字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我国的党和政府历来更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作为13多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地位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假若我国粮食安全出问题,农业就要出问题,从而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
因此,要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了解粮食安全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粮食安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二、(一)粮食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虽然粮食在农业及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但粮食在整个农业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这种基础地位表现在四个方面:(1)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活资料。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维持生命、进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营养物质,粮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粮食商品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
(2)粮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产值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但目前仍占到整个农业产值的50%左右,而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到66%左右。
(3)粮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据统计,轻纺工业原料的60%~70%,是由农业提供的,而其中,粮食是最主要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粮食作为工农业生产资料的用途继续增加,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使得粮食用于制造塑料、人造树脂、人造橡胶等填充料;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进步,玉米等粮食作物成为最重要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以及生物化工产品的原材料。
(4)粮食是稳定市场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战略物资。
粮食价格的高低,稳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与粮食密切相关的产品,还会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
在我国目前CPI构成中,粮食类占的比重达30%以上,粮食价格变动最为直接地影响到全社会物价水平。
(二)粮食收入是稳定广大农民的基础性收入保障虽然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在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提高非农业收入的比重,并且不断发展精深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种粮收入仍是农民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ef490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f.png)
农村三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范文咱农村啊,那可是国家的大后方,这里头有个大事儿,就是三农问题。
啥是三农呢?农业、农村、农民呗。
这三农里头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那可是重中之重,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少了它可不行。
先说说耕地保护吧。
咱农民天天和土地打交道,土地就像是咱的老伙计。
这耕地啊,可不是随便能霍霍的。
现在有些地方,为了盖房子或者搞点别的啥工程,就想打耕地的主意。
这可不行啊!耕地就那么多,就像一个大蛋糕,你今天切一块,明天切一块,最后这蛋糕就没了。
没有了耕地,咱农民种啥?没地种粮食,大家吃啥?这就好比你把鸟儿的窝给拆了,那鸟儿还咋活呢?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地那都是一块一块整整齐齐的,到处是绿油油的庄稼。
那时候长辈们就常说,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要好好伺候着。
耕地保护就得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
可不能为了一时的小利益,就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耕地给糟蹋了。
政府也一直在强调耕地红线,这红线就像一道保护墙,谁要是越过了,就得受到惩罚。
这是为了大家好啊,为了咱子孙后代还能有地种粮食。
再说说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道理。
咱农村人种粮食,那就是给全国人民的饭碗里添饭呢。
粮食要是不安全了,那可就乱套了。
现在啊,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有些人就不把粮食当回事儿了。
在饭馆里,经常能看到剩菜剩饭一大堆,这多浪费啊!每一粒粮食都是咱农民在地里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春天播种的时候,要弯着腰一垄一垄地把种子播下去,夏天要顶着大太阳除草、施肥、浇水,到了秋天才能收获。
这过程就像养育孩子一样,不容易啊!而且啊,粮食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如果粮食都得靠进口,万一哪一天人家不卖给咱了,那咱们不就得饿肚子了吗?咱农村的责任可重大了,要多种粮,种好粮。
现在科技也发达了,咱也不能老守着老一套种地的方法。
得学习新技术,什么科学施肥啊,节水灌溉啊,让咱的粮食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为了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咱农民得从自身做起。
比如说,不私自把耕地改作他用,按照科学的方法种地,减少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保护土壤的肥力。
关注“三农”与粮食安全
![关注“三农”与粮食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47c6b45b3c1ec5da50e270df.png)
专题三关注“三农”与粮食安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一2013年我国根食产量材料二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我国粮食总体转为净进口。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材料三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守住“耕地”红线。
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每年减少耕地600多万亩。
与此同时,随着征地规模和被征地农民数量的逐年增加,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逐年增多,导致步及征地的信访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分析人士指出,“这既与现行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有关,也与一些地方政府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不足、有效的纠纷调处和裁决机制缺乏有关”。
(1)结合材料一,分析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的原因。
并联系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保障粮食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地方政府应如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材料一 2007年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回顾(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一号文件”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材料二民富才能国强,民安才能国稳,故民生乃国之根本。
农民增产不增收,是农户致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家庭农场主老马种的是统一的优质稻,面积大、品质好,让他有能力挑粮商。
但由于缺乏烘干设施,无法控制自己卖粮的节奏,只能以1.44元的价格卖出粮食。
同样卖稻子,农村合作社负责人老胡,既能借助新型粮食经营模式(如图11所示),又有国家补贴大半的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自主选择了卖粮的好时机,以1.7元的价格卖出粮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注:“粮食银行”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
全问题初探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全问题初探摘要:粮食生产发展关系现代农业的推进,影响着农民增收和粮食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涉及整个农村的社会风貌,可以说粮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抓住了粮食问题,粮食安全有了保障,“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了基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和谐。
同时,要想研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应该着眼于“三农”领域来考虑。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影响因素三农问题
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我国的党和政府历来更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作为13多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地位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假若我国粮食安全出问题,农业就要出问题,从而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
因此,要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了解粮食安全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粮食安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粮食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虽然粮食在农业及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但粮食在整个农业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这种基础地位表现在四个方面:(1)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活资料。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维持生命、进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营养物质,粮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粮食商品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
(2)粮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产值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但目前仍占到整个农业产值的50%左右,而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到66%左右。
(3)粮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据统计,轻纺工业原料的60%~70%,是由农业提供的,而其中,粮食是最主要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粮食作为工农业生产资料的用途继续增加,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使得粮食用于制造塑料、人造树脂、人造橡胶等填充料;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进步,玉米等粮食作物成为最重要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以及生物化工产品的原材料。
(4)粮食是稳定市场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战略物资。
粮食价格的高低,稳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与粮食密切相关的产品,还会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
在我国目前CPI构成中,粮食类占得比重达30%以上,粮食价格变动最为直接地影响到全社会物价水平。
(二)粮食收入是稳定广大农民的基础性收入保障
虽然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在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提高非农业收入的比重,并且不断发展精深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种粮收入仍是农民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收入占到了家庭经济收入的53.8%,而在粮食主产区,如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75%和61%。
而从历史上看,农业收入与种粮收入密切相关,粮食价格的升降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高低,粮价的上涨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三)粮食主产区和谐是农村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一些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逐步显现出来,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而粮食主产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由于种粮收益比较低,粮食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为落后。
2006年我国995个产粮大县中,有195个县属于财政困难县,占全部财政困难显得45%,而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1%。
因此,要改善农村社会发展面貌,必须抓紧和解决好粮食主产区的问题。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业方面
1、农业资源约束性强
(1)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必须要素,播种面积是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
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8年已降为18.2574亿亩,12年间净减少1.2526亿亩。
耕地数量的大量减少,除了因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外,主要是因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耕地被大量占用,主要表现在:一、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面积扩大占用大量市郊农用耕地;二是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耕地污染严重,大量土地被废水、废渣污染而不能使用;三是农村宅基用地的增加,所占用的都是可耕作的土地;四是农民工进城打工后,农村土地由于缺少劳力耕种而成为荒地;五是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土地被默许或公开交易,导致农用耕地被大量占用。
在耕地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耕地的质量也不断下降,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调查,华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2%,而高产稳产田有机质含量应在1.5%以上;东北及南方地区50%以上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标准下限;这三个地区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低于标准水平50%和25%。
针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土质下降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扩大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林地;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
并且就目前的的情况来看,我国可利用耕地还有增长的可能。
比如,三峡工程建设以后,长江流域就新增了旱涝保收良田数千万亩;中国有60万个左右的村庄,至少占地4亿亩,若能进行科学规划和整理,从中可节约出1亿~2亿亩土地作为耕地使用。
(2)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地域分布不均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
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需求量还将增加,但灌溉用水供给仍保持在3600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35%,而水资源却高达81%;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虽占全国的65%,水资源却为全国的19%。
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急速下降,而粮食需求却快速增长。
2005年东部10个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307亿公斤,即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由34%降至29%。
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应下大力气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同时,应大力推动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并在国内高效推广运用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加快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3)气候条件不稳定性增加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近十年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使得农作物生长环境被破坏,我国年均受灾面积达7.27亿亩,加大了农业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和压力。
据专家预测,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的变化,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
对于气候问题,在不能够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的侵扰。
(4)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污染原来越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
每年正受到工业排放的368亿吨废水、1500万吨烟尘和固体废弃物的围困,全国遭受工业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的耕地达1000万公顷,工业向大气排放的氟化物污染农田和草原牧场达150万公顷,河流水体污染也非常严重,污水灌溉面积达150万公顷。
另一方面来自农业生产自身的污染。
农民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
农业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35%左右,其余的经各种途径流失到水体和土壤中,使河流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现象,地表结构半截,土地更性变坏,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70%散佚到农业环境中,每年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930万公顷;大量农膜才留在土壤中,对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造成很大危害;禽畜粪便污染也是江
河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由于各地社会、经济、自然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对于农业环境的不断恶化问题,应充分注意各地区的差异,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
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
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而致使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旅游、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