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6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6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6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1教育家李希贵提出“自由呼吸的教育”深深吸引着我,一连串的问题冒出来“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素养教育”“什么是自由呼吸的教育”。

就这样,我怀揣着奇怪心和求知欲读完了这本著作。

每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就犹如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仿佛我在与大教育家促膝长谈一般,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更新完善。

我是一名怀揣着幻想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我的教学阅历虽然尚浅,但我却拥有着无限大的激情。

学校领导信任我,任命我为四班级的班主任。

但或许是我低估了四班级的教学难度,没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及心理预备,有时真的觉得,自己就犹如一台工作机器,要面对处理不完的工作和突如其来的“纠纷”。

面对41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我竟然开头有些束手无策了。

无奈之下,我学着“假装”自己,戴上“严峻”的面具。

孩子们每一个微小的小动作,都会立即尽收我的眼底,哪怕只是动动铅笔,诸如此类的“小详情”我都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我慢慢发觉自己的方法有些顾此失彼,我忽视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如今的他们,好动、好玩儿、都是他们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我若硬是要求他们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他们自然无法到达我的要求,这不仅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失去爱好和信念,也会使我和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和隔阂,百害而无一利!而李希贵老师所说的“有点落叶怕什么”却使我茅塞顿开。

是呀,树叶,随风而落,会飘到屋顶、会飘去湖边、哪有捡完的道理!试想一下,一名年轻的老师怎么还能拿着老一套的教育理念来育人呢?太落后了!再试想一下,有点落叶怕什么,那么孩子们在课堂上有点不违纪的小动作又怕什么呢?素养教育,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可开发可制造的地方。

我们班的同学是多才多艺的,但我把优秀的标准单纯定为学习,导致许多孩子只能是偷着画画、折纸。

李希贵老师再次为我带来了一方清泉: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我们班有一名男孩,特殊淘气,甚至有些多动,我疲于对他错误的订正,对他特长的开发很疏忽,但有一点,这个孩子画画特别棒,在班里数一数二。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

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谈谈读书心得体会。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篇1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学生第一》这部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着作,书中有很多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个都让我有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书中十一中学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

这本书我越读越觉的自己幸运,幸运,为能在求实这个注重人性化的学校任教;幸运,为能有这样一批批天使般的学生。

幸运,为有一个个教育家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诉说不完的幸福和喜悦。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

"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

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

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

而且,李校长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教师幸福了,学生快乐了。

想想我们在求实的待遇,哪一天我们不是幸福的?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而幸福。

李希贵文章读后感

李希贵文章读后感

李希贵文章读后感第一篇:李希贵文章读后感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武药小学熊晓萍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编著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刚借到这本书时,内心也并没有多少想读的欲望,只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早就从文献上看到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强,尤其是美国,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仅2003年产生的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半数左右。

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诺贝尔奖,在我们‚望洋兴叹‛的时候,美国为何就如此‚霸道‛了?难道他们在垄断经济的同时,也垄断了思维,垄断了发明创造吗?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美国人变得如此有才能?带着这些疑问,我好奇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家常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要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美国的教师怎样布置作业、美国人也会耍心眼、中国式的无所谓、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这么多新鲜的名词,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专家却向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在观看我们带去的教学录像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为什么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像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学生吗?为什么课堂上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很好,坐下!‛戴维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师用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是啊,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学生第一》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范文10篇

《学生第一》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范文10篇

《学生第一》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范文10篇《学生第一》作者是李希贵,所收录的文章中,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和他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生第一》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学生第一》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一个个故事所吸引,书中介绍了一个个让学生展示和锤炼的舞台。

是同学们真正的成为了学校的主人,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中,同学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即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能力。

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

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看到这么多的图片,我发现对李校长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

模糊的是这么多图片我竟然记不清李校长的样子,因为只有几张合影中有他,况且位置还在旁边;清晰的是李校长是一位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集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为一体的当代教育的风云人物。

做普通教师,他在班内搞教育改革和实验;做校长,他在全校推行教育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做高密市教委主任,提出“让高密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推进大范围的教育改革;做潍坊市教委主任,把潍坊教育改革弄得轰轰烈烈,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在十一,他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所以当合影时,他在后排、在边角,因为他的心里装着老师、装着学生;当看到他和学生共进“校长午餐”时,彼此亲密无间的谈话与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第一,而这恰恰是另外一种“校长第一”,是付出与责任的第一,是管理智慧的第一。

我被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为师的标杆:一位优秀的校长,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想法。

“学生为本”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学生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

读李希贵有感

读李希贵有感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校长不愧为当代教育家,从书中能深深体会到:1、大胆创新。

不管是当老师,校长还是局长,他都能抓住工作的重点,他说“教学工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去用大胆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向书学习。

他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读书,他把书中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和教育中去,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书中他极力推荐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和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这两本书,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关注“人学”的书,以人为中心,就像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样。

3、平等和放权。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他的属下,他都坚持平等的原则和放权的原则。

哪怕一件小事都会平等对待每个人;只要学生能做的事情,他绝不插手,更不会一把抓,给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越是平等,放权,学生就越有信心,积极地去把事情做好。

除了以上这些,李校长还有一些人生的感悟让我受益无穷:1、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他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细想一下,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是很了不起的。

2、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李校长说这是改变他一生的哲学命题。

的确,如果我们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学生肯定能感受到,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先不说对学习的好处,以后,学生们在工作中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也是很大的成功。

3、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现在的自己已不是之前的自己了,再用之前的方法和思想去做事情是行不通的,但是要记住,“不重复自己,需要可贵的自省;而不重复别人,则需要自信”。

4、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

李校长总能比别人看的更远,总能方法更巧妙,总能方式更独特,总能思想更先进……所以致使他取得了超出别人的成功。

总之,这一切的理念成了让他的学生、学校、属下自由呼吸的基础。

以上这些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书里还有很多教学,教育和管理的先进思想,需要我在今后的阅读中和实践中去学习和体会。

李希贵《新学校十讲》读后感(合集五篇)

李希贵《新学校十讲》读后感(合集五篇)

李希贵《新学校十讲》读后感(合集五篇)第一篇:李希贵《新学校十讲》读后感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十讲》一书,是李希贵校长在新学校行动研究中十次主题讲演的汇编,内容涉及他对新学校的思考、对学校管理的认识、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教育细节的关注等,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在阅读后给我极大的启发。

在本书中,李希贵在给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去做老师。

”另外,他还说:“教育无小事,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教育也没有多少大事,这也是被我们一天天的教育生活所证明了的。

但是,单调、平板、重复的学校生活,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这些天天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当遇到所谓有可能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大事再试图殚精竭虑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

因为,天天发生着的小事铸就了孩子们的魂魄,已经非一时一事可以撼动。

”是啊!作为教育,我们能有多少大事要做,更多的是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默默无闻中追求教育的精致化,只要用心做事,我们也能够收获不一样精彩的教育人生。

用心做教育,能够让我们在不断的追求中提升自我;用心做教育,能够让我们真心对待学生,用智慧赢得学生的信任;用心做教育,能够让我们在思考中追问教育的本质。

只有用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第二篇:读李希贵《新学校十讲》有感读李希贵《新学校十讲》一书有感 2013年9月27日中心组学习材料主讲人:张连芳六年前,李希贵在北京发起“新学校行动研究”,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作为课题的主持人,他要求每年4月和10月中旬的第一个双休日,课题组成员学校的校长们一定要将手头的事情放下来,集中到某一个课题学校,展开学术研究,以推动这一课题的顺利开展。

每一次的学术会议,李希贵都有一次关于课题进展和研究方向的发言,《新学校十讲》就是他围绕“新学校”这一研究主题十次发言的汇编。

一、失败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爱学习的天性,学校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场所。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刘会宝夜读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整理学习笔记如下:【阅读笔记】一、作为服务业的教育1.教育是服务业,我们通过开发我们的产品——课程,为我们的学生的成长服务;2.选择性的课程必然造就有选择权的学生,而有选择权的主体,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3.学生的选择一旦进入校园,教师的角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需求,潜心开发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

4.教育变成服务业后,对话、谈心、咨询、诊断成为教育工作的重头戏;二、如何让教室迸发力量?1.教室是学科学习的重要载体,每一个角落都应当彰显着专业和学术,尊重学科学习的规律,完全按照学科学习的需要配置资源,学生在这里可以观察、演示、实验、模拟、讨论交流和网上游历,学习就变得有趣了。

2.教室的力量来自他的人格。

有了主人的教室洋溢着个性。

3.教室的力量还在于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些志趣相投的伙伴。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他们的创造性,推进他们的社会性。

拥有志趣相投、鼎力相助的同伴是人在社会中搏击风浪的重要支撑资源。

学校应当将孩子们能结识到未来社会生活的同伴作为自觉的、理性的使命。

三、课程的独特价值是什么?1.课程的拉丁语意思为"跑道",因此,课程即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而它的动词形式则是指"奔跑",这样一来,课程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

2.课程的价值应该是尊重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同的成长方式,如果我们能够开辟一些孩子"奔跑"的"跑道",课程的价值将会在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更加明显。

【阅读思考】每当人们问我是做什么的?我总回答我是当老师的。

如果我要说是做"教育"的,人们可能会愣一下。

因为在中国的语境里,"老师"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行业,他无非是"上课"、"教书",或者"识得几个字"而已。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3篇《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篇1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

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

然而在各种充斥着各种压力的今天,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

每天到学校来上学就是煎熬,每天上班时经常能看到垂头丧气的学生,每到放学,这些学生就像刑满释放一样开心。

到底怎样才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带着疑问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六十六个小故事,两百多张图片构成了整本书,书中的文字并不许多,仿佛一位前辈在向大家讲述一个个故事,平实却触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很是感慨,学生第一,不仅是课堂上学生第一,在整个校园中都是学生第一,教师只是提供空间,搭建平台。

学生第一真正的创造了一个属于学生的学校,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教师只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提供空间。

学校是学生的校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这个想必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每位教师都懂,但现实情况却相差甚远。

看看李希贵校长的做法,想想我们的做法,答案显而易见。

固定的课程,严格的制度,枯燥的课堂,乏味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都是原因,但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去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顾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活动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喜好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生的分数高低,只知道学生的成绩好坏。

所有的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似乎都要把他们教育成一个模子。

而在李希贵校长的做法就彰显了孩子的个性,也培养的了学生的能力。

虽然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里经常看到毕业的学生回来看老师,听到老师谈及以前的学生,我发现班上拔尖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那些在老师眼里的后进生进入社会后也不是最差的,甚至有些还很成功。

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的高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有能力的孩子,能力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有学习。

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一举一动都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标杆:优秀的教师,需要低下身子,停下脚步,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在阅读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时,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布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

这本书的是李希贵,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一般老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终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

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进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同学的终身进展,为了老师的美好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进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索、不停的创新,他的胜利应当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善已经成为习惯。

〔一〕阅读丰富自我李老师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头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头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养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假如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老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索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初的《经营人生的才智》;从约翰?基西克的《理解艺术》,心得体会到玛丽?凯的《把握人性的管理》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拿破仑的《胜利的策略》……从教育理论专著到其它各类书籍,李老师从不同种类的书中挖掘出教育的思想,将其用于教学、教育、管理。

也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李老师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有了“每天非常钟”、“朝阳读书打算”、“百万人家尽读书”、“亲子共成长”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读书活动。

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精选24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精选24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精选24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篇1闲暇之余,虔诚地拜读了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钦佩于李老师对教育改革的魄力与智慧,也钦佩于他对教育的深层次的独到见解。

掩卷沉思,李老师的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呈现,“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是啊!没有爱,哪有教育。

正因为有爱,才会“教育,应该从平等开始”;才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才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因为有爱,才会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给予信任与尊重,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真正拥有能够“自由呼吸”的教育。

如今的教育最大软肋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错误的宽容。

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充满朝气的生命个体,我们教育者应该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而非自己的功成名就!爱的教育是宽容与尊重。

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求知欲。

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

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爱上学习,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的教育是赏识与激励。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而教育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都渴望得到阳光。

教育应该多些赏识与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首先要有爱,更要像李希贵老师一样会爱,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教育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篇2寒假期间,我从学校推荐的三本书中选择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来充实自己。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们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啊。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作者李希贵,本系列丛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们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这本书里,作者回忆往昔的工作,没有自诩和矫情的夸夸其谈;探索历程的评价,没有文过饰非的不实之辞;体验感悟的归纳,没有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

有的只是平实的叙述,客观的评判和真诚的自勉自励,从而使任何一个翻阅此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恬淡幽远的儒雅之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掩卷沉思之后,又都会被书中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涌动出的一股股挚爱事业的真诚、改革创新的勇气、遇挫弥坚的恒心和憧憬未来的豪情,所深深地打动和激荡,从而生发出只争朝夕、献身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冲动和欲望,也许这正是此书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吧。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应证。

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急切地、贪婪地阅读,我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时而犹豫,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底色。

毫无疑问,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

” 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西方教育有哪些适合中国,我们该如何取其精华呢?为了了解更多信息,我阅读了一些有关西方教育的书籍,其中李希贵校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让我收获颇丰。

李校长的学习精神十分令人敬佩。

每天的考察、记录和感悟都详尽地呈现给了读者。

如此大的工作量,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中较全面地展示了美国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给人许多启示。

比如:教育要关注人一生的幸福。

哥大教育学院的元老莱维尼先生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坚决反对单纯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学说。

试想,如果生命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那是多么狭窄呀。

如果活着只是为了生存,那我们就失去了生命的整个支点。

所以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不是把人培养成工具,而要关注人一生的幸福。

另外,从幼儿园开始就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美国人十分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放飞想象就是放飞希望。

如书中所说在面对幼儿园孩子一段段“耸人听闻”的口述“故事”时,老师们会大加赞赏。

因为在老师看来,有些孩子仅靠文字难以把自己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只有给他们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尽管我们不敢说自己走得太快,但也的确需要学一学美国的土著人,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像李希贵校长说的那样一个拼命赶路的民族,应该走走停停,不时瞟一眼前方,避开那些坑洼泥淖,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健,更踏实,也才能走得更快。

当我们能够看得更远一点,更多地去反思,能为孩子们着想得更多一点时,我们的'思路才会更宽广,也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为孩子打造一方晴朗的天空。

书中能够借鉴的东西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表述。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辩证地分析,有原则、有选择地“拿来”。

教育必须是开放的、科学的,因为教育的最终使命是要培养世界公民。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李希贵是中国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在面向个体的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认为,个体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和未来都取决于他的教育经验。

以下是我对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教育应该关注到这些方面并且发挥他们的潜能。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存在,而是一个实现自我意识、发挥特长的重要地方。

而这一点,也是李希贵的教育一直着重的方向之一。

其次,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对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环境都对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关爱、充满暴力的家庭可以培养出健全的个体。

而如果学校缺少地道的艺术文化氛围,学生就很难受到美的熏陶,更不会知道如何欣赏艺术。

因此,教育应该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另外,李希贵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个体不仅仅是自我,更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以某种方式帮助别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不仅仅是个体,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最后,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

教育体制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批判思考体验,而不是强迫和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学生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被某种想法所束缚。

总之,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深刻并且引人思考的。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会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以积极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0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当老师这么多年,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

”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

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这个寒假不寻常,一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考。

这本书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著述的,李校长是我们山东人,他以教学线、教育线、管理线三条线为线索,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叙写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阐明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虽然书中的案例多是高中的案例,但他的思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对教育的深度思考。

“爱书的爷爷”不懂教育,却把热爱读书、热爱文化的种子种在了李校长的心中;母亲的讲效率、父亲的沉稳淡泊在李校长的心中种下了幸福的种子,奠定了美好人性生长最适宜的土壤;上学时老师的信任,不经意间的赏识都让李校长感受到了尊重,自觉开启了心智,激发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李校长的成长经历正是“孟母三迁”故事的最好诠释,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土壤的,良好的土壤才能为种子的成长提供最适时的养分。

【读书心得体会】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体会】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作者李希贵,本系列丛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们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范文1霍姆斯说: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

有幸拜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感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是那么的清新。

这本书是他多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潜心实践的结果,是他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也是他教育智慧和教育理想的体现。

他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他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读这本书,使我感到了我们的教育大有可为。

他书中的文字能驱走诸多教育天空的阴霾,使我们的教育充满绚丽的阳光。

你看这些文字,是春雨无声滋润了物教育无痕,是不动声色的教育。

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呼唤原生态教育。

在 20XX年3月26日星期三CCTV第十三届青歌赛团体组复赛第七场的比赛场上,阿鹏,一位来自云南的原声态歌手,却用他最质朴最单纯的全身心的演唱风格,完美而透彻的诠释了他用舒服的感觉来演唱的他家乡的民谣,而阿鹏接下来说的唱歌是件很舒服的事这句话让大家更觉他的朴实和可爱。

阿鹏用他最直接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一名歌者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唱者要唱得舒服,听者才听得舒服。

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训练,没有经过名家悉心的指导,他凭什么拿走了这么高的分数,他凭什么打动全国这么多听众的心?因为他觉得唱歌是件幸福、自由、快乐的事,这就是他的动力,所以他能全身心地唱出心中的感受。

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多数与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2023年学生,起点与归宿读李希贵《学生第一》心得体会

2023年学生,起点与归宿读李希贵《学生第一》心得体会

学生,起点与归宿一读李希贵(学生第一)心得体会李希贵无疑是当下根底教育届最火的人,因为他执著的成功,因为他追求的经历,因为他卓越的智慧。

读李希贵,感触最深的还是他“学生第一〃的教育情怀。

(学生第一)记录的是北京十一中“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教育实践和思考。

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绩自我。

比方,校园时机榜,把学校一般治理的一些工作进行分类,学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由学生负责文稿的征集、编辑、印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园吉尼斯大擂台,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十一学生大使团,让学生向外宾介绍学校,介绍自己。

以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为载体,提示老师们:“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在重视学生的同时,李希贵并没有忘记或无视教师,因为不管一个校长有多么好的思想、理念、创意、筹划,都需要教师去落实,去影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

于是,十一学校推出了名师大讲堂,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个感兴趣领域很有研究的老师在专设的课堂上激情演讲;评选“月度人物〃,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做出令人感激的事情,代表学校主流价值观,就可以获评;特意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才俊〃评选工程,成立教育家书院、教师互助中心,让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教师带体育课,等等。

十一学校的尝试,渗透着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将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乐园的人本追求。

成绩需要靠成绩来激发。

没有比成绩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漫长旅程加油添力。

作为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援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添力。

走出制度治理的误区。

从(学生第一)的描述里,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家、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已经深刻认识到制度治理极端化的弊病,正在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师生开展,引领学校攀向新的顶峰。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1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那睿智的管理手段,鲜明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给人以春风扑面的愉悦。

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作者那些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和做法的感悟,更为他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言之有理,又情有所依的解说而感动。

掩卷沉思,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教育需要改革。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李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理由,就看我们看待成才的标准是什么。

李老师指出:“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谈教育就不能回避教育管理。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老师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

“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

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管你是哪一个级别的领导,或是任教哪一个学科的普通教师,都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

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

”教师需要解放。

“教不严,师之惰”。

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不谓不宽,但厌学的同学仍有增加的趋势。

是师惰,还是生惰?都不是,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说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书中列举了没有老师的语文课事例,说明“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老师眼中,不应该有坏学生李希贵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起步,到校长,局长,在探索教育改革过程中他的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在学习了他的教育理论后,我对教师,教学,有了新的更深刻的感悟。

尤其是他的“在老师眼中,不应该有坏学生”这一观点对我触动很深。

在阐述他的这一观点时,他讲了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当面揭穿一偷同寝室手表的女生,结果毁了这位女生的一生。

最后他总结道“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决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

第二个案例是遇到两个偷窥女厕所的男生时,他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先进行了调查。

调查后,他发现,这两个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行为是青春期的心理躁动和对异性的过分好奇所致。

于是,李希贵悄悄地拟订了一个教育计划,让这两个男生在健康的气氛中,在老师的关爱和同伴的友情里,慢慢融入到了班集体中。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变得开朗了,合群了,不知不觉过了危险的河流,不仅没了原先的坏习惯,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去衡量学生。

”李希贵说,“在教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因为,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失败了。


这两个案例同样是针对“问题少年”,可是教师处理的方法不同,
对学生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试想,如果一开始教师就教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敢于认错的孩子,那么,偷手表的那个女生也不至于会中途辍学去当小贩,从而毁了一生。

不过,好在李希贵先生在教育上及时反思,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第二次的事件就处理的很好,没有给学生留下思想和精神负担。

那件事就像是那两个少年人生中插播的广告,云淡风轻了。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很多问题。

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的必修课。

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追根溯源,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先别急着对症下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想一想,这样解决是最好的方法吗?会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呢?对他以后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吗?考虑好了这些问题,再去对症下药。

每天自省,反思。

反思的不光是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否正确。

总之,让学生享受自由呼吸的教育,快乐的学习每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