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贝才女虫(Polydora+ciliata)繁殖发育生物学和附着变态初步研究 (2009)
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
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摘要】利用活体观察、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对短触手才女虫(Polydora brevipalpa)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光镜下虫体半透明呈浅褐色,触手边缘具黑色斑带;口前叶前端钝圆,脑后脊延伸至第3体节中部,眼点2对,呈梯型排列;第5刚节刚毛变形膨大成爪状且具侧凸缘,鳃始于第7体节,虫体背部中央及鳃中央血管明显,且血液在快速流动.尾部圆盘状,背部具缺刻,肛口开于中间.2)电镜下虫体触手中央具食物沟,内布满纤毛,触角缺失.自第7体节起,背部鳃之间具横向纤毛带,腹刚毛被双齿巾钩刚毛取代.3)组织切片显示虫体主要由表皮、肌肉层和消化管组成.表皮层富含大量的腺细胞,肌肉层发达出现斜肌,消化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密集而规则排列的绒毛构成的纹状缘十分明显,且每个体节均有1对侧生血管、l对腺袋、以及1对后肾管.由此可知,短触手才女虫凿洞寄生是由其表皮层腺细胞分泌黏液化学腐蚀剂和第5体节变形刚毛机械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期刊名称】《南方水产科学》【年(卷),期】2015(011)004【总页数】7页(P95-101)【关键词】虾夷扇贝;短触手才女虫;形态;组织结构;腺细胞【作者】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作者单位】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9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海稚虫科,是指海稚虫科中第5刚节发生变形的所有种类的合称,是多毛纲中寄生种类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之一[1]。
石灰虫、苔藓虫和才女虫对不同群体虾夷扇贝的寄生选择研究
2019.10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 )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目、扇贝科、虾夷扇贝属,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北部水域。
虾夷扇贝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细菌及有机碎屑等。
虾夷扇贝寿命较长,可活1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并繁殖。
虾夷扇贝为我国重要经济贝类,目前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为底播增殖。
此种养殖模式具有生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为广大一线养殖户所喜爱。
石灰虫(Calcarina )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种软体寄生生物,主要分泌物为石灰质。
它们生活在沿海,不仅繁殖力较强,而且附着优势大,形成的石灰质遗管能够成块固着在附着基上。
由于虫体死亡后的遗管不容易自然脱落,从而对海水中的设施和航船船底有危害作用,故又称为污损生物。
虽然石灰虫对于海洋环境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对扇贝等海产品的养殖却是致命的,不仅会对扇贝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也会给海参育苗带来不利影响。
苔藓虫(Bryozoa )属于真体腔动物,外形酷似苔藓植物,是海洋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之一,种类多、分布广,在全世界范围内有5000多种,中国海域范围内有700多种,常成块地附着在扇贝壳上,且附着面积较大,并形成群体,密布在岩壁、渔网、船底、浮标等物体上,在海洋污损生物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苔藓虫是一类水生滤食性群体生物,能够分泌钙质和几丁质骨骼,形成各种形状的硬体,固着于各种物体表面。
且苔藓虫适应范围广,分布深度范围宽,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对附着底质要求较高。
有研究表明,苔藓虫是污损生物群落中主要的建群者之一。
苔藓虫在污损生物群落形成初期,往往为先拓者,当污损生物群落发展到顶级时,又往往会覆盖在其他生物之上,对船底、网箱及其他水下设施危害极大。
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complex )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海稚虫科中具变形第5刚节种类的统称。
自1802年BOSC 发现首例才女虫属复合体种类至今,全世界共发现147种。
才女虫病
才女虫病(Polydoraiosis)
【病原】该病又称珍珠贝黑心肝病或黑壳病,病原为凿贝才女虫。
【症状】才女虫分泌腐蚀贝壳的物质,使壳内面接近中心部形成黑褐色的痂皮,因此,俗称黑心肝病或黑壳病。
病贝生长缓慢。
当虫体钻穿贝壳达到软体部时,则直接侵害内脏团。
在闭壳肌痕范围内虫体最多,被侵组织周围发生炎症,局部形成脓肿和溃疡,引起细菌继发性脓疡。
【流行及危害】我国合浦的珠母贝受害严重,主要危害2-3龄的珠母贝和3-4龄的育珠贝,每个贝上的虫体多达10几个,感染率达100%,死亡率达71%,。
吡虫啉对链格孢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2021,67(05):54-56Shaanxi Journal of Agacultural Sciences 毗虫啦对链格抱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许静,徐玲玲,张梦琦(植物与微生物协同研究实验室,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为了探究杀虫剂咄虫咻是否能直接作用于植物病原菌,通过将其添加至培养基中培养链格砲菌,然后定期测量菌落生长直径、显微观察菌丝生长形态和检测分生砲子的产生,结果显示链格砲菌在添加咄虫咻培养时菌丝生长变慢、菌丝形态纤细,且产砲子较少。
这些结果表明咄虫咻对链格砲菌的生长和繁殖均有抑制作用,为其以后用于植物抗病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关键词:咄虫咻;链格砲菌;菌丝;砲子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88-5368(2021)05-0054-03Effect of Iminacloprin on Altemaria alternat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XU Jing,XU Lingling,ZHANG Mengqi(School yf Bf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rnering,Xi'an Universito,Xi'an,Shaanxi710065,China)Abstract:Tv explore the erect of insecticiZa imiOaclopad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plant pathogens,imidaclopad was added to medium to culture Altemaria alternato,and then recording colony diameter was determined reaularly,growth momholoyy of mycelium was observed by use of microscope,and the conidium p-/-duction was also detected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ycelium growth slowed down,thinner mycelium momholo/y was foxned and conidium production was less after the Alternaria alternato was cultured with addition of imidaclopriZ-In conclusion,imidaclopriZ has inhibition ifeci on both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l-ternaria alternata,This will proviZe some theoreticyl basis ior defending plants trom diseases-Key words:Imidaclopad;AZ^emarf alternato;Mycelium;Conidium前言毗虫咻是德国拜耳公司在20世纪八十年代研发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吗虫和叶蝉及鞘翅目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在超过80个国家的60种农作物上使用,年使用量高达1000~30000W世界销售额达9.2亿美元[1,2]。
贝类疾病二 寄生虫病(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以预防为主
蛤类的蠕虫病
美国沙海螂 斧蛤
寄生于生殖腺和消化腺 生殖腺和消化腺中 裸茎吸虫 寄生于生殖腺和消化腺中
牛头科、 牛头科、裸茎科和斧蛤后独睾吸虫
日本的菲律宾缀锦蛤
杜氏小吸虫的囊蚴
太平洋沿岸的蛤类
上槽绦虫
粗糙蛤仔
四叶目属绦虫的幼虫
斧蛤
变异斧蛤
3种包蚴和尾蚴以及两种囊蚴 种包蚴和尾蚴以及两种囊蚴
牡蛎的蠕虫病
腹殖吸虫 绦虫的幼虫
主要寄生在美国巨蛎的胃 主要寄生在美国巨蛎的胃和鳃中
疣头绦虫的钩球蚴
使上皮组织发生明显的细胞反应
成虫寄生在板鳃鱼的消化道内
腹殖吸虫
牛头吸虫 牡蛎居肛吸虫的囊蚴
可寄生在合浦珠母贝, 可寄生在合浦珠母贝,日本太平洋巨砺 合浦珠母贝
东京拟裸茎吸虫的囊蚴
寄生在太平洋巨砺的鳃和外套膜上 寄生在太平洋巨砺的鳃和外套膜上 鳃和外套膜
寄生甲壳类疾病 寄生甲壳类疾病
贻贝蚤病
豆蟹病
扇贝蚤病
贻贝蚤病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原寄生在牡蛎消化道内 被寄生的牡蛎生长不良,肌肉消瘦, 病原寄生在牡蛎消化道内。被寄生的牡蛎生长不良,肌肉消瘦,失 消化道 微红色蠕虫状虫 去商品价值,散发性死亡。解剖时可发现消化道内有微红色蠕虫状 去商品价值,散发性死亡。解剖时可发现消化道内有微红色蠕虫状虫 被寄生处的组织受到损害,可破坏黏膜组织 黏膜组织。 体,被寄生处的组织受到损害,可破坏黏膜组织。
法国斧蛤
复殖吸虫降低其丰度 复殖吸虫降低其丰度
高氏斧蛤
复殖吸虫幼虫的寄生在其种群大小变动上起重要作用 复殖吸虫幼虫的寄生在其种群大小变动上起重要作用 其种群大小变动
hjdw
围沙蚕属Perinereis: 口前叶具两个触手,围口节4对触须, 吻的口环和颚环上均有齿,Ⅵ区的齿为扁三角形、横棒状或圆锥 形齿混在一起,其余区均为圆锥形齿。除前二对疣足为单叶型外, 其余均为双叶型。背刚毛全部为刺状刚毛,腹刚毛有刺状和镰刀 状刚毛两种。如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重要的经 济多毛类,个体大,质量好,是潮间带上区泥沙滩的优势种,供 做钓饵,为目前出口的沙蚕之一。
沙蚕属Nereis:口前叶为典 型的沙蚕型;吻的口环及颚环上 均有圆锥形齿。前两对疣足为单 叶型,以后为双叶型。背刚毛为 等齿刺状,在体中部或体后部为 等齿镰刀形刚毛代替。腹刚毛为 等齿、异齿刺状刚毛和异齿镰刀 形钢毛如游沙蚕:生活时或呈绿 褐、金褐、红褐、浅褐或呈淡黄 色带点紫,具闪烁的珠光。我国 潮间带习见的种类有旗须沙蚕N. vexillosa、多齿沙蚕N.multignatha 等,它们常栖于潮间带中下区牡 蛎及石莼海藻丛中。
吻沙蚕科Glyceridae 口前叶圆锥形多环轮,前端具 4个小触手(头触角),无触角和触须。翻吻大而 长,为圆柱状或圆棒状,末端具4个大颚,颚基部 具副颚。体不分区,每个体节具2─3个环轮。疣 足双叶型或单叶型。鳃有或无。若有则简单或分枝, 能伸缩者位于疣足各处,不能伸缩者多位于疣足背 缘。要对虫体前后疣足进行观察(尤以体中部重 要);若部分疣足上无鳃或鳃长短不一,则判定为 鳃能伸缩。背刚毛简单毛状、腹刚毛复型。吻沙蚕 以强有力的吻穴居于泥沙中,吻外翻出几乎可达体 长的二分之一。据报道,山东省南部沿海挂网捕获 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数量相当可观。每年4月份, 即墨,海阳沿海一带,有时一天可捕几万斤。有人 认为这是解决虾饵料的一种途径。 吻沙蚕属Glycera:体长,前、后端尖、横断面扁圆 形,至少3个环轮,通常5─7个环轮,前端具4 个小触手。吻很长,表面具多种密集的吻器,前端 具4个大颚,副颚具侧翅。除围口节和次一体节疣 足单叶型外,皆具双叶型疣足。背刚毛简单型毛状 或刺状,腹刚毛复型刺状。如长吻沙蚕G.chirori (图1-7),为日本及我国黄海潮间带、潮下带 (17─53m)、东海(舟山普陀山)、福建平潭、厦门 和北部湾底质软泥中分布较广的常见种。喜群集, 渔民捕虾的挂网中可大量捕到。
柳沫蝉
• • • • • •
卵呈长茄形或弯披针形, (梁继国、赵彦鹏、袁忠利描绘为长卵形状 以卵形来形容卵的形状本人觉得不为恰当) 长1.9mm,宽0.6mm。 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褐色, 尖端有1纵的黑色斑纹。
l龄若虫头胸部黑褐色,腹部淡红 色。末龄若虫黄褐色。复眼赤 褐色。触角刚毛状,具翅芽。 头胸部背面中央有1条黄褐色线 纹,腹部9节,末端较尖。
浅谈国内柳沫蝉研究现状
柳沫蝉(Aphrophora intermedia Uhier) 又名吹泡虫、泡泡虫 、唾沫虫,是半翅目 、沫蝉科。 近些年来在牡 丹江市及周边 地区时有发生
相关文献资料
1.赵彦鹏,《柳沫蝉的初步研究》,上世纪 80年代 2.袁忠利,赵颜鹏《柳沫蝉生物学特性观察 及防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4 3.王颖等,《柳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 术》,中国林副特产,2003.2 4.梁继国等,《柳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 治方法》中国林副特产,2007.2
六 综合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与化 学防治相结合
园林或林业 技术措施 化学防治
1
园林或林业技术措施
• 结合园林或林业生产,对危害较重的 园林树木在初冬季进行适度修枝,剪 去受害较重的1~2年生枝条、林业上采 用间阀或人工阀,集中烧毁,直接消 灭越冬卵的数量,控制第2年再度大发 生。或在园林绿化、苗圃、人工幼林 中,于若虫危害期,人工剪除带白色泡 沫团的枝条,杀死若虫。
成虫
• (3)产卵。成虫交尾的次日即可产卵,不交 尾也能产卵;卵产在新枝梢里,一根枝梢可 产5一47粒,多者可达314粒。成虫昼夜都可 产卵,以早8点以前为多,成虫一次最多可产 34粒,每次产卵间隔2一23天,间隔4一10天 较多。每个雌虫平均产卵53.9粒。 • 高度4-8米,成虫没有趋光性(赵彦鹏); 而在梁继国的论述中则提到7~8月份,利用 黑光灯诱杀从而进行预测预报。
才女虫对三疣梭子蟹育苗的危害
竞争
才女虫与三疣梭子蟹幼体 竞争食物和氧气等资源, 可能导致幼体生长缓慢或 死亡。
传播疾病
才女虫可能携带病原体, 传播疾病给三疣梭子蟹幼 体。
02
才女虫对三疣梭子蟹育苗的影响
破坏三疣梭子蟹的卵和幼体
破坏卵
才女虫会破坏三疣梭子蟹的卵,导致 孵化率降低。
破坏幼体
才女虫还会破坏三疣梭子蟹的幼体, 导致其生长缓慢或死亡。
03
才女虫的防治方法
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源,避免育苗池中的 水质污染。同时,使用过滤器等 设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
物。
调节水温和盐度
确保育苗池中的水温和盐度适宜三 疣梭子蟹的生存和生长。根据季节 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水温和盐度 。
改善底质环境
定期清理育苗池底部,去除残饵、 粪便和其他有机物。使用底质改良 剂可以改善底质环境,提高水质稳 定性。
才女虫感染三疣梭子 蟹后,会导致蟹苗生 长缓慢、死亡率上升 等问题。
加强防治工作是保障三疣梭子蟹育苗成功的关键
针对才女虫的防治工作应该加强 ,包括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等措
施。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才女 虫的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对于已经感染才女虫的三疣梭子 蟹,需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
加强生物防治措施
01
引入天敌
在育苗池中引入才女虫的天敌,如鱼类、甲壳类等。这些天敌可以有效
地控制才女虫的数量,减少其对三疣梭子蟹的危害。
02 03
使用微生物制剂
一些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等可以分泌抗菌物质,抑制才女虫的生长 和繁殖。将适量的微生物制剂添加到育苗池中,可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 用。
才女虫对三疣梭子蟹育苗的危害
才女虫对三疣梭子蟹育苗的危害三疣梭子蟹已成为潍坊市主要池塘养殖品种,潍坊市现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8000公顷,年需蟹苗1万千克,有海水育苗场38家,水体约6.83立方万米,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
但由于存在多种危害,生产屡遭失败,据笔者在多年的育苗生产中观察,才女虫对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具有较大的危害。
现报告如下:一、才女虫的生物学才女虫系隐居目(Sedentaria)、海稚虫科(Spionidae)、才女虫属的一类多毛类环节动物。
虫体较小,成体约长2厘米,亚圆柱形,尾节呈喇叭形,具很多较扁的体节,分区不明显。
口前叶较小,分叉状,围口节上有1对长的围口触手,具小眼两对。
疣足双叶型,无内足刺,疣足叶为叶片状,简单型刚毛。
第五刚节大且变形,具一种变形粗足刺刚毛。
第6~10刚节鳃较短,较长鳃从第11刚节开始。
虫体柔软,容易拉断。
才女虫成虫营底栖生活,常栖于潮下带泥沙滩。
伪才女虫常群集在有机质污水的半污带,是污染生物种,其成体是莱州湾沿岸养虾池中底栖动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栖息密度可达58000条/平方米,幼虫营浮游生活,在浮游生物中占很大比例。
二、对三疣梭子蟹育苗的危害笔者1986~2005年的海水育苗生产实践中,分别在1991年、2000年和2004年遭遇到三次才女虫的危害。
其中1991年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发生才女虫,造成明显减产,2000年和2004年在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发生才女虫,均造成90%的减产。
经过调查,其他育苗生产中大量发生才女虫的育苗场,也造成苗种的明显减产。
才女虫的发生与苗种生产的失败呈显著的正相关。
莱州湾沿岸才女虫幼虫最早出现于3月底,一般见于4月上旬,至11月份仍能观察到幼虫的存在。
幼虫通过育苗场引水进入育苗池,200目以下的筛绢网难以完全阻止幼虫的进入。
育苗池中常见2~14刚节的才女虫幼虫。
幼虫在比自然水温较高、饵料丰富的育苗池水中迅速发育,并沉降池底,利用池底的少量泥沙、残饵、粪便等筑管,营管栖生活。
10阒跨背宸磋掴璐PPT课件
核 糖原块
(碘液染色)
核 拟染色体
(铁苏木素染色)
Entamoeba histolyticalife cycle
Entamoeba histolyticalife cycle
四核包囊
肠腔内滋养体
包囊
组织内滋养体
Entamoeba histolyticalife cycle
感染 寄居 成囊 离体 滋养 体去向
感染 寄居 成囊 离体 大滋养 体去向
当水分和养料减少时, 在结肠下段成囊
Entamoeba histolyticalife cycle
感染 寄居 成囊 离体 滋养 体去向
成形便: 包 囊 稀 便:肠腔内滋养体 脓血便:组织内滋养体
Entamoeba histolyticalife cycle
感染 寄居 成囊 离体 滋养 体去向
流行性 短,< 7天 急性发作
在乙状结肠.腹部.盲肠. 局部有触痛,多不发热
贫血,腹膜炎,器官脓肿
腹痛广泛,有 压痛,常发热
多发性关节炎
WBC不升高/升高不明显 WBC明显升高
排泄物镜检(滋养体、包囊) 细菌培养
灭滴灵
抗菌素
case
张△△,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热、腹痛 及脓血便7天而入院。发病前曾跌入粪坑。 查体:T 38℃,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度压痛, 右下腹可触及腊肠样肿块、可移动。
Entamoeba histolytica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symptom
致病阶段 致病机理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病灶部位 典型病理变化 粪便性状 并 发 症:肠穿孔、 肠出血、
贫血等
Entamoeba histolytica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symptom
白蚬蝶生物学研究及寄主发现
1 研 究方 法和 寄主植 物
・
8 ・ 8
章叔岩 等 : 白蚬蝶生物学研究及寄主发现
叉开 , 连 成 边 缘 脉 ; 不 叶柄 长 5—1 0mm, 密被 长 柔
化 , 色有 所 变 化 , 体 中 央 有 两 列 白色 间 断 的 斑 体 身
毛。聚伞花序或亚伞形花序 , l 从莲座叶腋 中抽 单 , 出 1— 2个 , 总梗长 3—5 5(一1 )c 花梗 长 6—8 . 9 m;
然 急尖 , 部 圆形 , 6—1 (一1 )c 宽 3—5 基 长 2 7 m,
年 以江西九连 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基地 , 对
白蚬 蝶 Sioe y p iaB tr t gs m hd ul 生物学 特 性进 行 了 b n i e
研究。
(一1 )c 边 缘 具 不 明显 的 疏 浅 圆齿 , 边 缘 腺 0 m, 具 点 , 面有时 紫红 色 , 卷 曲 的锈 色 长柔 毛 , 长缘 两 被 具 毛 , 面 中脉隆起 , 脉约 6对 , 背 侧 明显 , 离边 缘 甚远 则
道 , 于 了解 和保 护 的需 要 , 者 于 2 1 基 笔 0 0 , 茎短 或几 无 , 通
常被 锈色 长柔 毛 。叶 互 生 或基 生 呈 莲 座 状 , 叶片 坚
纸质 或几 膜质 , 圆形或 长 圆状倒 卵形 , 端钝 或突 椭 顶
白蚬 蝶 Sioe y p ii B t r 属 昆 虫 纲 t gsn m hd ul 隶 b a e Isca鳞 翅 目 Lpdpea蚬 蝶 科 Ro iia net ei t o r idnde白蚬
1 1 采用 室 内 系统 饲 养 与 野 外 定 点观 察 相 结 合 的 . 方法 室 内观察记 录 各 虫态 、虫 期 、龄期 的生 长发 育 情况 , 各虫 态的 生物学 和 生 活 习性 , 外 观 察 成 野 虫 的交 配 与 产 卵 、 化 、 化 等 。 由于 白蚬 蝶 Si 孵 羽 t — bgsnm hdaB tr寄 主 植 物 一 直 不 为 人 所 知 , oe y p ii ul e 文献 也未 见报 道 , 以采 用 了跟 踪 野 外雌 蝶 产 卵 行 所 为, 经过 近 2年 的跟 踪 , 于 于 9月 见雌 蝶产 卵在 紫 终 金 牛科植 物莲 座 紫金 牛 Ads r uaf i G rn riapi le l ad . i m oa eC a t hmp叶反 面上 , 是首 次报 道 白蚬 蝶 可 以确 定 这
一位让科学更美的女人
一只蠕动的蚕宝宝吸引了一位好奇女孩的注意,于是,她将人生中第一幅昆虫画作献给了这只肥嘟嘟、无忧无虑啃食桑叶的虫子。
这只蚕不会想到,为它作画的这个13岁小女孩日后会成为昆虫学史上最显赫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史上最伟大的昆虫画家之一。
这个女孩就是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梅里安和她的毛虫世界1647年,梅里安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雕刻师和出版商大马修斯·梅里安。
在她的幼年时代,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给静物画家雅各布·梅里尔,继父鼓励她发掘绘画天赋。
刚开始,梅里安喜欢画各式各样美丽的花朵,但是没过多久,她便开始研究更广泛的生物。
渐渐地,她痴迷于毛毛虫和它们所变成的飞蛾和蝴蝶。
梅里安可以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认真观察毛虫、蛹、蝴蝶和飞蛾的生长与变化。
她运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昆虫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她描绘了昆虫从卵、蚕、幼虫一位让科学更美的女人甄真/文《苏里南变态昆虫图谱》的配图另 类 人 物People孵化、蜕皮、结茧,一直变作羽翼丰满的蝴蝶这整个过程,详细描绘了它们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变化和运动。
与其他同龄女孩不一样,梅里安不但不讨厌那些蠕动的恶心毛虫和紧紧包裹的虫蛹,反而和这些小生物十分亲近。
有时她会戳一戳毛虫,挤压一下蚕蛹,催促它们做出反应,她会认真观察毛虫蠕动的动作,看它们在刺激下做出剧烈地翻转,观察蚕蛹在自己的手中一动不动,好像时间已经终止,生命已经终结一样。
16岁的时候,梅里安与继父的徒弟、艺术家约翰·安德烈亚斯·格拉夫结婚。
这段婚姻谈不上幸福,但给梅里安带来两个美丽又聪慧的女儿,即便养育孩子并不容易,但她总能挤出时间醉心于毛虫世界,留下许多关于它们的画作。
她在房子里放置了许多箱子、罐子和植物,把厨房当做实验室。
1675年,梅里安出版了第一本画作《新花卉图鉴》。
1679年,她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一年后,梅里安将自己近20年的观察结果结集出版,发表了《毛毛虫的奇妙的转变》。
后刺才女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研究
后刺才女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研究高燕;张涛;杨红生;张晓芳【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11(035)010【摘要】The embryo and laval development of Polydora latispinosa inhabiting Anadara uropygimelana was observed by microscopy and described briefl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ccumulate more material for polychaeta's developmental biology research and the taxonomy. P. latispinosa perforate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induced the bivalve to secrete a pearly blister over the perforation. The eggs of P. latispinosa are laid in egg capsules which were attached by thin stalks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male burrow. The larvae were released at a stage with three segments and lead a long planktonic life. Then each young Polydora had collected debris and formed a tube.%应用显微技术观察了后刺才女虫(Polydora latispinosa)胚胎的发育过程及各发育阶段幼虫形态结构特点,以期为多毛类的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分类学积累更多的资料。
环节动物的繁殖分解
当雌雄亲体性成熟时,首先形态上发生
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眼变大,具晶体; •围生有口殖的触态 生须〔 殖变现e长pi象t;ok,体y〕在中是产、沙卵后蚕排部科精疣为前足代夕舌表,叶的其加一体宽种形变特发 扁②生雌;变雄疣化异足,沙背生蚕、活体腹方的须式不加由同长底特,栖征雌爬性行体转前为部浮庞游足生背活, ••须后➢➢这①身雌雌乳和部种雌体性 白性腹背具 雄 明个 色须须个有 共 显体。膨有体生 同 缩稍大具背殖 点 短大;锯部态:、于雄齿呈的变雄性状浓虫宽性除排绿体、个体列色又扁体前的,称平。部乳雄为。膨突性异大;个沙外所体蚕,有背体体刚部。个毛呈、 •逐➢眼雄步变性由大个游、体泳黑变的。形桨疣状足刚具毛乳所状替突代起。,雌性无。 •➢身雄体性分个成体2肛个门不周同围形具态有的菊前花区状和乳后突区。,前区
论在育虾苗还是养殖成虾,特别是亲虾越冬,沙蚕
作为活饵,使成活率和产量大幅度增高。根据我们 近年在青岛即墨的实验,在3000亩对虾养殖池中, 由于纳潮引入日本刺沙蚕卵及幼虫,使对虾产量在 前一年根底上每亩增产15-20kg,饵料费用降低 20%一30%,更重要的还在于减少养殖场所的污染, 虾病也明显减少。
1.有益方面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多毛类 是食物网中的—个重要组成局部。无论其成虫或幼 虫均可作经济鱼类的饵料,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经济 效益。多毛类许多种在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和疣 足幼虫阶段营浮游生活,又是幼虾、幼鱼等的优良 饵料。多毛类蛋白质含量丰富,所含热量高。据报 道,1克干重的杂色刺沙蚕含热量5578卡〔1卡= 4.1868焦耳〕;沙蠋含2552卡/1克干重;绿刺沙 蚕含4494卡/1克干重。加上各种氨基酸含量齐全, 因而成为各种经济海洋动物(如鱼、虾、蟹、贝等)喜 食的饵料,尤其底层经济鱼类(如蝶形目)喜食的对象。
白带锯蛱蝶指名亚种生物学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11,48(6):1856—1859白带锯蛱蝶指名亚种生物学研究*陈仁利1**蔡卫京1周铁烽1赵灿南2顾茂彬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2.昆明中林观赏昆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650224)摘要记述了白带锯蛱蝶指名亚种Cethosia cyane cyane (Drury )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规模化饲养的方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白带锯蛱蝶规模化饲养成功的关键,而幼虫饲养是规模化饲养最重要的环节,必须通过匀虫控制好虫口密度。
白带锯蛱蝶在海南尖峰岭地区全年发生、世代重叠,完成1个世代冬季需30 34d ,夏季21 30d ,1年发生8代左右,幼虫共5龄。
成虫群集产卵和幼虫群集生活的习性,使该蝶成为规模化饲养中最易养殖的蝶种之一,其色彩华丽、飞翔姿态缓慢优美,尤其适宜在生态蝴蝶园与喜庆等场合放飞。
嗜食的寄主植物有三开瓢(Adenia cardiophylla (Mast.)Engl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
初孵幼虫至化蛹宜在室内饲养,3龄前用保湿养虫盒,4 5龄改用塑料花盆饲养并使其于盆的盖顶化蛹,将蛹盖挂入羽化室内,通过空调和喷雾装置温度控制在25 28ħ,湿度控制在60% 80%,使蛹能正常发育和羽化。
关键词白带锯蛱蝶指名亚种,形态学,生物学,饲养Study on the biology of Cethosia cyane cyaneCHEN Ren-Li 1**CAI Wei-Jing 1ZHOU Tie-Feng 1ZHAO Can-Nan 2GU Mao-Bin 1(1.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 ,Guangzhou 510520,China ;2.Zhonglin Ornamental Insect Scientific Limited Company ,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rphology and biology of Cethosia cyane cyane (Drury )and describes methods forthe large-scale breeding of this butterfly.Goo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large-scale breeding of this species.Raising larva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during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larval population density.C.cyane cyane (Drury )occurs year round in the Jingfengling region of Hainan Province.It has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requiring 30-34days to produce a generation in winter and 21-30days in summer.About 8generations can be produced in a year with 5larval instars.C.cyane cyane (Drury )lays eggs in a cluster and larvae like to live together ,which makes it a relatively easy butterfly to breed on a large scale.Due to its colorful and graceful appearance ,it is often chosen for release in butterfly gardens and on celebratory occasions.Adenia cardiophylla (Mast )Engl and Passiflora foetida L.are its host plants.Newly hatched larvae should be kept indoors until they pupate ;the 1st -3rd instars should be kept in moist boxes and the 4th -5th instars transferred to plastic flower discs so that they can pupate on the covers of the discs.The discs with pupae are hung in an air-conditioned eclosion room at a temperature from 25ħto 28ħand sprayed with water to achieve a humidity of 60%to 80%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and eclosion.Key wordsCethosia cyane cyane ,morphology ,biology ,breeding*资助项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7-29)“蝴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一种获取珍珠贝贝壳内寄生才女虫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种获取珍珠贝贝壳内寄生才女虫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16(0)1
【摘要】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叶灵通、王江勇等人发明
的“一种获取珍珠贝贝壳内寄生才女虫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珍珠贝贝壳内寄生才女虫的方法,含以下步骤:(1)选取带有寄生才女虫的珍珠贝,打开壳体,露出壳体上的才女虫洞穴,预处理后获得才女虫洞穴;(2)在才女虫洞穴两端各设一个开口,自开口处注入麻醉液,等待3.5分钟后,完全打开才女虫洞穴,暴露出洞穴内的才女虫;(3)将才女虫取出,置于装有解麻醉剂的容器中,使才女虫苏醒,获得完整的才女虫个体,其中从注入麻醉液到开始解麻醉,时间控制在10-15min。
【总页数】1页(P58-58)
【关键词】专利授权;内寄生;珍珠贝;发明;贝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麻醉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65.9
【相关文献】
1.“一种果园对靶喷雾机及其对果树冠层的喷雾方法”和“一种航空施药作业过程近地风场测量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郑庆伟
2.“一种节能高效的循环水养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3.”一种对虾虾苗室内高密度暂养水质调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4.“一种J55钢级SEW膨胀套管及其制造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5.“一种池塘成体虾的捕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防治扇贝的才女病
怎样防治扇贝的才女病
此病由才女虫的幼虫附着到扇贝壳外面鳞片状薄片的内侧,发育为虞虫而引起。
被虫体附着后的扇贝,由于受到刺激,便加速珍珠层的分泌,以防止虫体的继续入侵,结果在壳的内表面就逐渐地形成弯弯曲曲隆起于壳面的管道。
管道的形成,使贝壳受损,闭壳肌周围的壳也变得脆弱,并严重地影响扇贝生长。
在收割闭壳肌时,其组织很易破裂,并具特殊臭味,严重降低商品价值。
才女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山东、辽宁沿海较为常见。
据有关资料,受其害的扇贝可高达80.6%。
才女虫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中的管栖类,在其幼虫阶段营浮游性生活,约经30-40天后附着到扇贝等双壳类的贝壳上,钻穿贝壳,在贝壳内营管栖生活。
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管内产卵,卵在卵袋内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冲破卵袋,浮游于水中,30-40天后又开始附着。
防治方法。
搞清才女虫在当地海区的附着时期,在扇贝放养时避开,可减轻病情。
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附着侵蚀贝壳有明显影响。根据我们对100个虾夷扇贝样品的统计,有65%的虾夷扇贝
壳上的凿贝才女虫管道口100%位于苔藓虫钙质骨骼上,9%的虾夷扇贝壳上的凿贝才女虫管 道口80-99%位于苔藓虫钙质骨骼上,13%的虾夷扇贝壳上的凿贝才女虫管道口70.79%位于
苔藓虫钙质骨骼上,三者合计,有87%的虾夷扇贝壳上的凿贝才女虫管道口70%以上位于
苔藓虫钙质骨骼上。据我们观察,凿贝才女虫的管道口只是位于仿分胞苔虫(Celleporina sp.) 和碟苔虫(Lichenopora sp.)的钙质骨骼上,而其他苔藓虫的钙质骨骼上并没有管道口。对于 其中的原因,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凿贝才女虫幼虫以苔藓虫钙质骨骼管道作为泥管的替代物
进行附着变态,进而侵蚀感染虾夷扇贝壳造成的。由于仿分胞苔虫和碟苔虫的钙质骨骼是复 层或丘状的,厚度较大,有利于凿贝才女虫幼虫利用进行附着变态,而其他种类苔藓虫的钙
育过程中,需要富集泥土颗粒构筑泥管供其生活所致。
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珍品规模化繁育和底播增殖技术研究与开发”(2006BAD09AIO)资助。 木高燕,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殖生态学研究工作。
Email:gaoyan_hust@163.com。
5
当海底底质主要为沙石,底层海水比较清澈时,虾夷扇贝壳上附着的苔藓虫对凿才女虫附着率很高,当细泥的百分比下降
时,凿贝才女虫的附着率也随之下降。通过对底质中泥的百分比含量与贝壳上附着的才女虫 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O.927,p=O.023<0.0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显著的正相关
关系,即才女虫的附着数量随着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凿贝才女虫在其生长发
质骨骼是单层的,厚度较小,不利于凿贝才女虫幼虫的利用。
关键词:凿贝才女虫;繁殖发育;附着变态;底质;苔藓虫
6
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繁殖发育生物学和附着变态 初步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高燕, 张涛, 杨红生 高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张涛 ,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242905.aspx
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繁殖发育生物学 和附着变态初步研究
高燕1一,张涛1,杨红生1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海稚虫科,才女虫 属,寄生于多种贝类,对贝类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凿贝才女虫能分泌腐蚀贝壳的 物质,在侵蚀贝壳钻孔而居的过程中导致贝类被细菌感染而发生脓肿溃疡,危害甚大。我们 对凿贝才女虫的附着变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凿贝才女虫的生活史分为三个阶段:胚胎阶段、浮游阶段和寄生阶段。凿贝才女虫在穴 居的管道中产卵,卵由一层薄膜包裹形成卵袋,粘附在管壁上,胚胎在卵袋内发育成三剐节 幼虫时冲破卵袋,浮游于水中。刚孵化的幼虫有明显的趋光性,此时虫体长约为0.26毫米, 发育15天可达O.7毫米。整个浮游生活期约为30-40天。然后幼虫附着到扇贝壳外面鳞片 状薄片的凹陷处,变态为稚虫。稚虫分泌黏液,固定周围沉淀的泥土,形成细长而弯曲的泥 管,开始进行管栖生活。稚虫在扇贝壳外进行管栖生活的时期为2.3个月。随着虫体长大, 开始钻凿贝壳,筑造管道,在壳内进行管栖。另外,凿贝才女虫还可以通过再生进行无性繁 殖,断裂的身体能够重新长出头或尾,繁殖能力非常强。通过对我国北方大连獐子岛海域的 调查,发现凿贝才女虫每年主要有2个产卵期:3.4月份和11.12月份。相应的,其侵害贝 类也有2个时期:4.5月间附着的大群体所造成的危害和12.1月份间的小群体所造成的危害。 通过对大连獐子岛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养殖区的调查,发现海底底质泥沙比例对凿贝才女 虫附着侵蚀贝壳有明显影响。凿贝才女虫喜欢生活于泥质或泥沙混合处海底。当海域底质中 粒径小于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