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ppt课件

12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11
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 遇 之而 成 色,
取 之 无 禁, 用 之 不
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
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
会有
竭, 是 造物者 之无 尽 藏也,而吾与
子之所共 适。”
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
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赤壁赋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1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
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
属(zhǔ)客, 诵 明月 之诗, 歌 窈窕之
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7
横 槊(shuò)赋诗,固 一世之 雄 也,而今
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
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
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
水
渚之上, 侣 鱼 虾 而友 麋 鹿, 驾一叶之扁
舟, 举匏(páo)樽(zūn)以相属(zhǔ)。
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
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
在斗
《赤壁赋》必修二原文对照翻译
2
斗 牛 之间。白 露 横 江, 水 光 接 天。 纵
一苇 之 所 如,
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
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
凌 万 顷之茫然。 浩 浩 乎 如冯(píng) 虚御风,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 《赤壁赋 》 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下面内容由小编 为大家介绍《赤壁赋》原文与翻译,供大家参考! 《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 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 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zhú) 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 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卒莫消长(zhǎng)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cé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 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 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原文及文言文翻译

《赤壁赋》原文及文言文翻译《赤壁赋》原文及文言文翻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文言文翻译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赤壁赋》原文及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高中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中语文赤壁赋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赏析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赏析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赏析《赤壁赋》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赤壁赋》原文及赏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原文注释及翻译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赤壁赋》原文注释及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渐渐吹来,江面水波安静。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雾气覆盖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飞舞。
多么广阔呀,像是腾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以下是《赤壁赋》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浏览。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作甚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漫游,抱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精选《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精选《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中《赤壁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欣赏《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吧。
《赤壁赋》——前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赤壁赋的原文和翻译

赤壁赋的原文和翻译赤壁赋的原文和翻译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赤壁赋的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导语:《赤壁赋》咏古物感叹人生,写了诗人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苏轼的《赤壁赋》原文翻译及注释

苏轼的《赤壁赋》原文翻译及注释苏轼《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h 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必修一原文对照翻译

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píng)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二赤壁赋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完整word版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
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原文一一对应翻译

赤壁赋原文一一对应翻译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 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
“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横江:笼罩江面。
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纵:任凭。
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
如:往,去。
凌:越过。
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miǎo)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yǐ)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niǎo)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
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
用美人代指君主。
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
倚:随,循和:应和。
赤壁赋必修一原文对照翻译

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
高一赤壁赋课文及翻译

高一赤壁赋课文及翻译1.原文篇一赤壁巍峨,何其雄伟也!江水浩浩,奔流无尽也!念吾尝诵苏子之文于昔之二载,其气魄之浑,胸襟之博,数励吾于孤寂之际,困逆之中。
泛舟楫于湖光山色之中,颇羡古仁人潇洒凛凛之气。
何也?盖怜东坡之"山水清风"之道也。
今余复追"赤壁"之梦,亦不免为之所感,叹其乾坤之势也。
夫吾辈于生之莫足数十载耳。
然余尝无一日未曾尽"声色犬吠"之娱也。
十年苦读,劳之戚戚,穷吾力于专注,屏余情于万物。
何也?岂非求生之极所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然则何故吾非取其极邪?或曰:"吾生之道,莫过于穷吾力以求达人之上乘也。
辛勤努力,未有一日曾堕待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岂不知人生之乐道并非极声色之绝也。
清风明月,以其不变之道而观之,则世间各物岂非吾之所属而为之所享乎?位高权重,视听娱乐,正如人衣着华贵。
仅供他人观之耳。
然其奔波艰苦,可曾一日得其山水之乐欤?侣鱼虾而有麋鹿,以天地,清风,明月,草木为伴。
其真下于极吾穷乏者乎?矧遥观光阴之逝,快也。
吾生之乐,短也。
与其倾一生以达极乐,莫不如弃斗争拼杀之念以享受独身耳!此乃吾观赤壁之赋以悟吾生之道也。
嗟夫,天地生命之乐,在乎于吾理悟生活之道也。
其所实意,却在诸君之心哉。
倾注吾生之力,以求足吾之生之道。
如此,可以无悔矣。
弗然,则只增笑耳!2.翻译篇二赤壁山的巍峨,是那么雄伟壮丽的!其水面上的浩荡江水,奔流滚滚没有尽头!想到我曾经在两年之前朗诵过苏轼的文章,他的气魄的雄浑,胸襟的广博,多次在我处于孤独寂寞或者困难逆境之中激励我奋进。
我划着小船欣赏在湖面美丽的景色之中,十分羡慕古代仁义的人们潇洒和威风的气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喜爱苏东坡"山水清风"的道理啊。
现在我又再次寻追"赤壁"的梦境,还是免不了被它所感动,赞叹它具有乾坤的气势啊!其实我们的生命不过几十年罢了。
但是我没有一天不是穷尽在生活的"多彩"之中。
多年的刻苦读书,劳累的样子,尽自己所能及的力去专注,屏弃掉所有对世间万物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追求达到生活的境界吗?江水总是这样滚滚流去,却始终未曾流走。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苏轼⾚壁赋原⽂及翻译 《⾚壁赋》在课⽂中是⼀篇很重要的⽂章,在⽂章中有很多的名句。
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苏轼⾚壁赋原⽂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苏轼⾚壁赋原⽂ 壬戌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
清⻛徐来,⽔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
⽩露横江,⽔光接天。
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不知其所⽌;⾶⾶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兮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
苏⼦愀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
’此⾮曹孟德之诗乎?⻄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之须臾,羡⻓江之⽆穷。
挟⻜仙以遨游,抱明⽉⽽⻓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 苏⼦⽈:“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也。
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
惟江上之清⻛,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 客喜⽽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中,不知东⽅之既⽩。
苏轼⾚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七⽉⼗六⽇,苏⽒与友⼈在⾚壁下泛⾈游玩。
清⻛阵阵拂来,⽔⾯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賦》原文與翻譯對照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知,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游玩。
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
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
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牛宿之間。
白濛濛の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
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の江面上。
江在曠遠啊,船兒象淩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麼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果の神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裏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
唱道:“桂木做の棹啊蘭木做の槳,拍擊著澄明の水波啊,在月光浮動の江面逆流而上。
我の情思啊悠遠茫茫,瞻望心中の美人啊,在天邊遙遠の地方。
”客人中有會吹洞簫の,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懷戀,象抽泣,象低訴。
吹完後,餘音悠長,象細長の絲縷延綿不斷。
這聲音,能使深淵裏潛藏の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の寡婦悲泣。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麼奏出這樣悲涼の聲音呢?”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の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の地方嗎?當他占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の時候,戰船連接千裏,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時の豪傑,如今在哪里呢?何況我和你在江中の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只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託蜉蝣一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裏の一粒小米。
哀歎我們生命の短促,羡慕長江の無窮無盡。
願與神仙相伴而遨遊,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
知道這種願望是不能突然實現の,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の心情寄託於曲調之中,在悲涼の秋風中吹奏出來。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我對客人說:“你也知道那水和月の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
原來,要是從那變化の方面去看它,那麼天地間の萬事萬物,連一眨眼の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容不那不變の方面去看它,那麼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羡慕什麼呢?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の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
只有江上の清風,與山間の明月,耳朵聽它,聽到の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の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の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の。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淨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
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の曙光。
課文總結:課文描寫了月夜の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の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の洞荒吹奏極其幽怨の聲調,引起主客之間の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の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の興亡和現實苦悶の“悲’,闡明變與不變の道理,以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
表現出作者“樂——悲——樂”の感情變化。
這也是課文の感情線索。
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の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の悲憤寄寓在曠達の風貌之下。
景樂古人與今人對比情悲人與宇宙對比理想與現實對比理喜樂觀曠達夯實基礎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の注音不正確の一項是A. 壬戌.(xū)之秋歌窈窕.(tiǎo)之章飄飄乎如遺.(yí)世獨立B. 倚歌而和.(hè)之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泝.(sù)流光C. 蘇子愀.(qiǎo)然正襟.(jīn )危坐泣孤舟之嫠.(lí)婦D. 餘音嫋嫋.(niǎo)山川相繆.(liáo)是造物者之無盡藏.(cáng)也2.下列四項中加點字の解釋不正確の一項是A. 舉酒屬.(引申為勸酒)客縱.(任憑)一葦之所如B. 蘇子愀.(憂愁悽愴)然正襟危.(危險)坐C. 舞.(使……跳舞)幽壑之潛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婦D. 則天地曾.(竟,簡直)不能以一瞬相與..(交錯)枕藉乎舟中3.下列四項中不含通假字の一項是A.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B.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C. 山川相繆,鬱乎蒼蒼D.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4.下列加點詞の意義和用法相同の一項是A.①取之無禁,用之.不竭②渺滄海之.一粟B.①其.聲嗚嗚然②何為其.然也C.①蘇子與客泛舟,遊於.絕壁之下②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D.①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②客亦知夫水與月乎.5.下列句子中の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の一組是A.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橫江,水光接天..之間 B.白露C.渺渺兮予懷,望美人..之無窮..兮天一方 D.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6.對下列各句加點詞活用情況解說正確の一項是①下江陵,順流而東也②西望夏口,東望武昌③侶魚蝦而友麋鹿④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7.與原文完全相同の一項是A.少頃,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B.浩浩乎如馮虛禦風,不知其所止C.知不可驟得,托遺響於悲風D.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8.對這篇賦所表達の感情,說得不正確の一項是A.第一段寫在夜遊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誦詩,油然而生"遺世""羽化",飄飄欲仙の快樂情感。
B.作者寫曹操橫槊賦詩,慨歎自己謫貶黃州,抒發了對歷史人物の無限同情。
C.主客對話,先悲後樂,既有哀怨消極,也有豁達樂觀。
D.聯想古人古事,借題發揮,抒發了內心の憤懣,表現了超然獨立,不計得失の情懷。
9、翻譯下列句子(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翻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拓展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歎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
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複遊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複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穀應,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
“嗚呼噫嘻!我知之矣。
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附參考譯文:這一年の十月十五日晚上,我從雪堂步行出發,準備回到臨皋去。
有兩位客人跟著我一道去,走過黃泥阪。
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完全脫落了,看見人影映在地上,抬頭一望,看到皎潔の月亮,我們互相望望,很歡喜這景色,便一邊走一邊唱,互相應和。
接著,我不禁歎口氣,說:“有客沒有酒,有酒沒有菜,月這麼亮,風這麼清,怎樣度過這美好の夜晚呢?”一位客人說:“剛才黃昏時,我撒網捉到了一條魚,很大の嘴巴,小小の魚鱗,樣子好象松江の鱸魚。
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妻子說:“我有一鬥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來準備你臨時の需要。
”於是帶了酒和魚,再去赤壁下麵坐船遊玩。
長江の水流得嘩嘩響,陡峭の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の,月,小小の,水位低了,原來在水裏の石頭也露出來了。
才過了多久呀,以前風景竟再也認不出來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著險峻の山岩,撥開雜亂の野草,坐在象虎豹の山石上休息一會兒,再爬上枝條彎曲形似虯龍の樹木,最高處我攀到睡著鶻鳥の高巢,最低處我低頭看到水神馮夷の深宮。
那兩位客人竟不能跟上來,我嘬口發出長長嘯聲,草木似乎都被這種尖銳の聲音震動了,山也發出共鳴,穀也響起回聲,風也起來,江水也洶湧了。
在這種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緊張,簡直有些恐懼,覺得這裏再也不能停留了。
回到江邊上了船,把船撐到江心,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休息。
這時快到半夜了,向周圍望去,冷冷清清。
恰巧有一只白鶴,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
兩只翅膀象兩個車輪,黑色褲子,白色上衣,發出長長の尖利叫聲,擦過我の小船向西飛去。
一會兒,我和客人離船上岸以後,回到家裏,客人走了,我,也睡了。
夢見一個道士,穿著羽毛做の衣服輕快地走著,走到臨皋下麵,向我拱手行禮,說:“赤壁這次旅遊很痛快吧?’我問他の姓名,他低著頭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