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
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
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
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探索引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数学教育中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
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走近数学名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运用教材中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实例教育学生,如:刘徽在对《九章算术》中一些问题的补充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
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的结果。
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通过研究还知道了刘徽一生刚直不阿,在任何条件下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修正前人的错误。
他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而且也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一、利用传统文化故事激发数学兴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寓教于乐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情节以及富有智慧的道理,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些传统文化故事,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生动的故事情节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一直厌恶利用数字解决问题,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寓言故事,如《白蛇传》中的法术变化,引导学生学习代数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深刻理解数学。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二、传统文化与古代数学渊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数学智慧和理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古代数学著作中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数学的智慧。
可以通过教授《算经》中的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数学的本质。
三、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符号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如八卦、十二生肖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数学内容。
可以借助十二生肖,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或故事,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这些文化符号的魅力,并且在游戏中巧妙地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图案、装饰等元素,设计数学教学用品,如数学符号的图案化设计,数字的书法呈现等,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授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知识,如古代算盘的使用、古代建筑中的几何原理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都逐渐渗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数学课堂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积极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也能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就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浅谈,旨在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在数学课堂中还可以引入一些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讲解数学公式时,可以通过介绍古代中国数学家的成就,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数学家在代数、几何等领域的贡献,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数学课堂中还可以通过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引入一些古代算术题、数学谜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古代数学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一些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叉领域,如算命、风水等,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引入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和道理,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启发学生对数学的独特理解,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数学课堂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点,积极探索和尝试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论高中数学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开发
论高中数学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开发高中数学教材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更是对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厚厚重,数学教育应与之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在数学教材中得到传承与开发。
本文就论述高中数学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材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历史和文明的瑰宝。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教材内容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在数学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家的生平、成就等来展现中国文化。
在数学内容中,我们更是可以通过一些古代华夏数学问题或数学思维方式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古代儒家思想传承表现在教育中的贯彻始终的价值观,比如温故知新,刻苦钻研,劳逸结合等等等,这也是数学入门之道。
在数学的基础知识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学作品为教材进行赋诗赞歌。
通过古诗词等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新认识。
二、数学教材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数学题目中的背景故事,可以将其中的一些场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如中国古代的数学家所面对的数学难题,或是故事情节中的华夏传统文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数学教材中也可以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奇闻轶事,可以描述出古代华夏的数算事物,将数学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数学知识正文上更应当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如典故、神话故事等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
为学生们展示独特的数学世界,还要将数学教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通过设计一些传统文化的数学问题,以中国文化当中传统符号或者图案为衍生的数学题目,如‘如何用传统汉字组成对称图案’,或者‘国画中的结构与集合’等等。
高中数学辅导书中,更可以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史,古代数学家以及数学发展的艰辛历程。
如何在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如何在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责无旁贷。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斟酌这几点:怎样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美德与文化,怎样让学生知晓我国的民间传说和多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怎样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孩子的生活。
本文将从数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来加以阐述,希望以此能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注意。
标签: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数学教育理念,孔子的有教无类、知行合一观,宋代“大操练”数学教学等。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我真切地感觉到,努力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并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提升数学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怎样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数学课堂融合,通过传统文化的美德来育人,并让孩子在感受祖国丰富的数学文化遗产过程中,提升孩子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智育得到开发,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为此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一、在数学史料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能够把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充分挖掘出来,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陡升。
例如: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祖冲之,是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大约在1500年前,就能得出圆周率应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发现1000多年。
还有《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书有九章,包含246个问题。
这些知识的介绍极大地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了解了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史。
二、在相关内容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找到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渗透。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来谈谈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忽略了数学的内在美和文化渊源。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关注问题的内在逻辑和数学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也可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穿插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比如《九章算术》、《海岛算术》等经典作品。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学思想,比如易经数学、算筹术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数学的影响。
教学方法也是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采用情景模拟、故事讲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求解问题,更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学术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诗词、典故或成语,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和延伸。
借助《增广贤文》中的典故来构思数学问题,或者介绍《三字经》中的数学知识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也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富有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不断得到重视和弘扬。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中医、武术、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等。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
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故事和典故。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讲述《算经》中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感性的理解去接受这个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乘法的深入理解。
在数学练习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比如设计一些有关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数学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而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
只有教师们自身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热爱,才能在教学中有条不紊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善于发现、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内涵,比如在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数理思维、逻辑推理等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运用。
还需要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些通过歌曲、诗词、音乐等传统文化元素来渗透数学教学,比如设计一些古诗词配合数学题目进行教学,让数学教学既充满了古典文化的韵味,又增加了趣味性。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通过数学题目的设计和数学知识的讲解来实现。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材,设计一些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数学题目,例如关于传统节日的数学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传统数学方法等。
通过这些题目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全方位推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数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比赛、展览和活动,提振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影响力。
学校还可以在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增加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学校还可以邀请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来为学生讲解和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校教育的全方位推动,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学教育中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承和弘扬。
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丰富数学教育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人生观念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通过数学名言、数学谚语来渗透传统文化数学名言、数学谚语不仅是数学知识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引用数学名言、数学谚语,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
例如,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熟能生巧”等名言和谚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古代数学故事、传说不仅具有情趣性,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神话、传说,来传授数学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算盘山》、《司南之典》等古代数学故事,来讲解数学计算方法、数学发展的历史。
三、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来渗透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一种重要的渗透方式。
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从而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光彩更加闪耀。
例如,在讲解孔子心学的“仁、义、礼、智、信”时,可以考虑如何将这些道德准则渗透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从而通过数学教育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
数学童话、寓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们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童话、寓言来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并通过故事的叙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例如,讲述《聪明的一休》一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渗透策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传统文化的地位越发被忽视。
而小学数学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更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都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九九乘法表、数形关系、方位关系等内容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和习俗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在中秋节前后的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含义和习俗,引出与圆形、比例、相似物体等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故事引入数学题目。
祖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题目。
在乘法与除法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出倍数与商的概念,让学生在情节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技艺进行引导。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数学技艺,如算盘算术、勾股定理等,这些技艺都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数学技艺的展示和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技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更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传承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普及,进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爱国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以及功能运用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找到目前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来帮助小学数学教科书更好的与优秀文化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科书;传承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一)显性、隐性呈现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显性呈现方式和隐形呈现方式。
显性呈现方式主要是指在教科书中直接使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部分,比方说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使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例题,使得小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相关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而隐形呈现方式则是指没有直接的在教科书中使用传统文化,而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发现其中的文化内涵,比方说在人教版二年级上的教科书中的例题中提到:“一家人一起吃饭,每人需要一双筷子,四个人需要几双筷子?”,并附了一副一家四口一起吃饭的插画。
这道题中呈现出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和谐氛围,呈现出阖家团圆的传统道德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以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来,显性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外在构成,而隐性呈现出来的则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二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图文呈现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图文结合的教学教材比纯文字的教学教材更能够吸引其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分为纯文字呈现、图画呈现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三种。
首先是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具体来讲,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中以纯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分数的发展进程,让小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分数发展史,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一、在数学问题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将古代的数学发明和成果融入教学中,比如九章算术、孙子定理、数学家秦九韶的算法等,通过这些古代数学成就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历程,更能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思维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比如干支历法、十二生肖的运算等等,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存在的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方式,让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数学问题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还可以包括数学与建筑、艺术的关系,数学与中医、棋艺的联系等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元素,通过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而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方式,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华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数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
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收获。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它包含着民族的智慧、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等,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呢?下面将探讨一些渗透策略。
一、以文化角度解读数学问题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应该是从问题的设计入手。
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可以运用传统文化背景的故事、成语、俗谚等来渗透数学内容。
比如在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或寓言故事,设计相对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热爱。
二、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数学游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智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围棋、中国象棋、双陆棋等棋类游戏,来进行数学游戏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也能够学习数学知识。
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将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数学算法的由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数学的故事和传说,如《算盘神器》、《中国九章算数》等,这些故事和传说背后都包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智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数学算法的由来,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同时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曾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与数学学科联系不大,但在实践中发现,经典诗歌中蕴含了很多数学知识。
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情境的引入来增加“传统味”。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探索。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分苹果》时,我通过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进行引入,让学生感受故事中蕴含的谦虚礼让、尊老爱幼的道理,为引入《分苹果》这一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其次,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也应具有“传统”特色。
在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如中国传统的算盘、算筹、六十甲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
化的魅力,同时巩固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数的认识”中,我设计了“算盘计算比大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使用算盘计算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巩固了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点。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课外拓展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数学的认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数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数学研究兴趣。
总之,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数学教学的内涵,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化具有广博的蕴涵和厚重的积淀,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铺路石。
将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习心理品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在数学教学里渗透进传统文化?貌似只有那么一句话'四舍五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就有四舍五入的思想教近似数的时候多多让孩子们明白就好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我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真正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着“数学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其实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数学文化,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又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那么,如何让“数学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1、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中渗透着数学文化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总是比较枯燥,如果能有一个精彩的数学史故事点缀其中,则足以活跃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的整体氛围,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启发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几何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的小故事。
笛卡尔一天睡醒后观察天花板上苍蝇的爬动,受其启发,才发明了几何,这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旅程碑,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将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中,会让学生倍感亲切、自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着“数学文化”的作用。
2、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一堂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能够顺利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和经典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数学知识和智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当前亟需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典故和数学名人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应用,如古代建筑、航海技术、天文历法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妙之处。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成长和提升,需要教师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创造出多种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典故和数学名人故事,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谜题和数学故事,进行解题讨论和数学推理。
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和探究活动,感受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兴趣。
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数学案例和题目,引导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和情感投入。
以《数谜与数学》为例,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数学游戏和谜题,让学生通过交互、探究、合作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和趣味,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础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既要教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应在其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1.文化自信与自尊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尊,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国家文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道德情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古代数学家的思想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思想品质的培养,如稳重、谦虚、坚持等。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乐于探索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1.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选择一些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如《天书奇谭》中关于张丛威的故事或《东方苏珊医案》中关于刘徽的故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方法和对数学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数学问题通过选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数学问题,如古代的砖砌问题或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论思维。
3.制作传统文化与数学的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游戏,如《算盘题》或《华容道数独》,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融合,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道德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的正确性、诚信和公平性。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
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和启示。
比如《周髀算经》中的古代数学问题,展示了古代华夏先民在数学领域的卓越造诣;《孙子算经》中的算术方法,体现了古代数学家们探索数学规律的智慧。
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和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独特性和个性的重要依托。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教、尊重知识,这与数学学科的本质相契合。
小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性和耐心的学科。
传统文化注重孝道、礼仪,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性和纪律性。
在数学学习中,这种自律性和纪律性表现为解题过程中的条理性和规范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对数学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思维和整体观念,这与数学中整体认知和抽象思维的要求相契合。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学生的态度、自律性、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数学是一门理性严谨的学科,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哲学思想的文化传承。
两者似乎在形式上有些迥异,但如果能够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
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数学的故事和谚语,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和解释这些谚语的含义,让学生在欣赏中吸收数学知识。
著名的《孔子家语》中有关于数学的许多故事,如孔子与徒弟们讨论“百里相逢”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中的数学原理。
还可以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谚语,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意思是指多元化的发展才能带来更好的成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思路。
数学课堂中也可以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和解题方法。
通过教授这些古代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之间的连续性和发展脉络,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课堂的分组讨论和合作解题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诗经”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彼此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和解题实践,让学生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思辨和创新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百家争鸣”思想,强调了多元思维和求真求实的态度。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维。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通过多种思路来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摘要: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
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探索引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数学教育中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
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在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笔者在教学期间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走近数学名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运用教材中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实例教育学生,如:刘徽在对《九章算术》中一些问题的补充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
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
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通过研究还知道了刘徽一生刚直不阿,在任何条件下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修正前人的错误。
他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而且也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他的治学精神是大胆、谨慎、认真。
他对自己还没有解答的问题,把自己感到困难的地方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留待后人去解决。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
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
通过这样对古代数学家、名人的研究,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灿烂的古代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
在原古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数学家,有如此伟大的数学成就,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
从而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又如:祖冲之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二、搜集数学史料,享受数学文明熏陶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史料是表现数学文明气味的重要载体,从数学教材内容动身,搜集、收拾与数学常识相对应的数学史料,根据数学史料所供给的布景常识,创设具有稠密的数学文明气味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不只学到了数学常识与技术,也受到了数学的文明熏陶。
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并将这些内容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教师适时引出圆周率,然后向学生介绍,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是多少。
约2000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里《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人文学家祖冲之。
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通过这段话的学习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时再向学生布置一项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古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圆周率的计算历史、祖冲之的生平及故事等,利用专门时间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和圆周率的计算历史,更体会到了我们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成就。
再比如学习《圆的认识》,向学生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
我国古代对于圆的记载还远不止这些。
在《周髀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通过这样的介绍和研究,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欣赏传统图案,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
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
例如学习对称轴的时候,可以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图片,展示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等等。
经过对资料的了解和观察,学生发现图案的设计用到了数学知识中的旋转和对称的手法,力求体现完美和谐,追求美好的生活。
学生在欣赏精美绝伦图案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灿烂的纺织绘画艺术,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
在数学教材第九册《圆》一单元,展示给学生的有战国时期的外圆内方铜镜、铜钱、玉璧、花瓣状门洞、福建土楼等等一些古代物品图案。
在学习之前,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布置预习任务,分别去查找有关资料,每副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四、了解古代测量工具,揭示古代传统神秘大门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主要通过路线图让学生学会辨认路线图,并会画出路线图。
说起辨认方向,学生最先可以想起辨认方向的工具——指南针。
作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早已为我们所熟知,但关于“指南针”一些背后的历史,我们的学生却知之甚少。
于是,结合本单元内容,教师设计了两项内容:(一)、现在我们认识到的方位名词有:东、南、西、北。
那么,古代表示方位的名词又有那些呢?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古代除了用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还有以下10种方法:1.以阴阳表示、2.以五行表示3、以五色表示4.以四季表示5.以四兽表示6.以左右表示7.以八卦表示8.以数字表示9.以天干地支表示10.以星宿表示。
关于指南针。
1、指南针的历史故事2、指南针的起源3、指南针的发明4、指南针的发展通过这两项内容的了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对古代方位词的认识,以及对指南针的发明、演变过程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初步为学生揭开了古代传统的神秘大门。
五、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创新数学教育形式重庆一所小学的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学校根据《礼记》和《弟子规》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举行了一场隆重又别具深意的“入学礼”,以此教会同学们学会感恩,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这就是对传统文化一个很好的传承。
以此为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数学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放松身心,还可以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我曾建议学生翻阅一些古书籍,看一下中国古代是怎么计算圆的面积的。
在讲到“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还专门引入了一些回文诗,如《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回文诗,可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首轴对称的诗。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简单的小活动,由学生自己搜寻更多的回文诗进行比拼,同时还要结合数学轴对称的知识点对回文诗进行分析。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传承了传统文化,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开展数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
为此,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和数学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如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教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算盘产生的年代以及算盘算珠的简单认读,而“算盘”作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世界计数和计算工具史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很有必要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于是,笔者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上网、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对其进行研究。
类似的实践活动在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也积极开展,如教学《对称》时,让学生收集图案,并利用电脑设计“对称”图形;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设计主题网站,了解我国古代的历法,认识平年、闰年以及日历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学习《简易方程》,组织学生研究方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去研究《九章算术》;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研究分数在中国的发展,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他们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髓,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1]高波涛.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5(1):95-95.[2]任庆奎.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5).[3]杨柳.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 2018(18):96-96.[4]李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1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