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各种接管计算
换热器布管计算
布管(1)换热管的排列方式为转角正方形排列,如下图所示(2)换热管中心距所选换热管d=25mm ,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1.25倍的换热管外径,查国标得换热管中心距S=32mm(3)布管限定圆布管限定圆直径D L=D i-2b3b3=0.25d=0.25×25=6.25mm(一般情况下不小于8mm)∴取b3=8.5D L=D i-2b3=500-2×8.5=483mm具体布管图如附图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校核1由工艺设计给定壳体公称直径为500mm,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管程最高工作压力为1.5MPa,壳程液体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为110℃;管程液体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125℃;管长为6000mm,4管程单壳程的换热器。
原油的黏度大,因此壳程走原油,管程走被冷却的柴油。
2筒体壁厚设计由工艺设计给定设计温度为150℃,选用低合金钢Q345R。
查GB 150一2011可知:150℃时Q345R的许用应力[]150δ=189MPa,厚度暂取3~16mm,焊接采用双面对接焊局部无损探伤检测,焊接系数φ=0.85,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GB/T 709一2006 查3B类钢板得钢板负偏差为C1=0.3,腐蚀裕量C2=3mm,设计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由工艺设计给定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绝);表压=绝压—当地大气压=1.2Mpa-101.3kpa=1.1Mpa∴P c=(1.05~1.1)×1.1=1.2Mpa计算壁厚t=﹙P c D i/2[δ]tφ﹣P c﹚+C1+C2=5.175mm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除承受内压外还受到温差应力、支座反力和自重等载荷的作用,因此壳体壁厚应比计算值大,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满足GB 151一1999的最小厚度要求,查得U型管式换热器的壁厚应不小于8mm,圆整后取钢板名义厚度t n=8mm。
换热器基础知识.
换热器基础知识简单计算板式换热器板片面积选用板式换热器就是要选择板片的面积的简单方法:Q=K×F×Δt,Q——热负荷K——传热系数F——换热面积Δt——传热对数温差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
最后算出的板换的面积要乘以一定的系数如1.2。
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形式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一、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1、表面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表面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4、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是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设备,例如,冷水塔、气体冷凝器等。
二、换热器按用途分为:1、加热器加热器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2、预热器预热器预先加热流体,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
3、过热器过热器用于把流体(工艺气或蒸汽)加热到过热状态。
4、蒸发器蒸发器用于加热流体,达到沸点以上温度,使其流体蒸发,一般有相的变化。
三、按换热器的结构可分为: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设计计算
污垢热阻的大致数值
流体种类
水(u<1m/s, t<50℃) 海水 河水 井水 蒸馏水
锅炉给水 未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经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多泥沙的水
盐水
污垢热阻 m2·℃/W
0.0001 0.0006 0.00058 0.0001 0.00026 0.00058 0.00026 0.0006 0.0004
校核性热计算 针对现成的换热器,其目的在于确定流体 的出 口温度
因此: 设计型——已知任务设备 操作型——已知一定设备预测、调节结果
1、设计型计算的命题
给定生产任务:ṁ1,T1T2(or ṁ2,t1t2) 选择工艺条件:t1,t2 计算目的:换热器传热面积A(管子规格,根数);ṁ2 特点:结果的非唯一性。
换热器设计计算
5.1 换热器类型
换热器类型 按结构分为
间壁式
套管式 交 壳 板叉 管 式流 式(换管热壳器式)管 管 板翅 束 翅式 式 式
螺旋板式
夹套式
混合式
蓄热式
按用途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
蓄热器(蓄能器)
(一)间壁式换热器 一、套管式换热器
二 、管壳式换热器
2、设计计算公式:
质量衡算:ṁ1
ṁ2
ṁn = ?
dn = ?
热量衡算: Q = ṁ1Cp1(T1 - T2) = ṁ2Cp2(t2 - t1)
传热速率式: Q = KAtm
注意: 计算单位要统一
➢ 热量:由于温差的存在会导致能量的交换。 该交换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 热量的国际单位:焦耳(J)或常用单位:卡(cal)。 换算关系:1cal=4.19J
(对数平均数)
Δt1 Δt2 ln Δt1
换热器布管计算资料
(1)换热管的排列方式为转角正方形排列,如下图所示布管(2)换热管中心距所选换热管d=25mm,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1.25倍的换热管外径, 查国标得换热管中心距S=32mm(3)布管限定圆(&)转甬正方形排列n L布管限定圆直径D——圆簡内直径mm;布管限定圆直径D L二D i-2b3b3=0.25d=0.25x 25=6.25mm(一般情况下不小于8mm)•••取b3=8.5DiD L二D i-2b3=500—2X 8.5 = 483mm具体布管图如附图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校核1由工艺设计给定壳体公称直径为500mm,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管程最高工作压力为1.5MPa,壳程液体进口温度为70C,出口温度为110C;管程液体进口温度180C,出口温度125C;管长为6000mm, 4管程单壳程的换热器。
原油的黏度大,因此壳程走原油,管程走被冷却的柴油。
2筒体壁厚设计由工艺设计给定设计温度为150C,选用低合金钢Q345R。
查GB 150 一2011 可知:150C时Q345R 的许用应力「50=189MPa,厚度暂取3〜16mm,焊接采用双面对接焊局部无损探伤检测,焊接系数=0.85,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GB/T 709 一2006查3B类钢板得钢板负偏差为0=0.3,腐蚀裕量C2=3mm,设计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由工艺设计给定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绝);表压二绝压一当地大气压=1.2Mpa- 101.3kpa=1.1Mpa••• P c=(1.05~1.1)x 1.1=1.2Mpa计算壁厚t=( P c D i/2[ S ]冷-P c) + C1+ C2= 5.175mm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除承受内压外还受到温差应力、支座反力和自重等载荷的作用,因此壳体壁厚应比计算值大,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满足GB 151 一1999的最小厚度要求,查得U型管式换热器的壁厚应不小于8mm,圆整后取钢板名义厚度t n=8mm。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解析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操作条件: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105Pa。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四、处理能力:114000吨/年煤油五、设计要求: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1章设计概述1、1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205)1、1、1 传热的概念所谓的传热(又称热传递)就是间壁两侧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问题。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1、1、2 传热的意义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
所以传热是最常见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
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②削弱传热过程,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1、2 换热器的概念与意义[2]1、2、1 换热器的概念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设备,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与设计原则与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与设计原则与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换热器的设计即是通过传热过程计算确定经济合理的传热面积以及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以完成生产工艺中所要求的传热任务。
换热器的选用也是根据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由于参与换热流体特性的不同,换热设备结构特点的差异,因此为了适应生产工艺的实际需要,设计或选用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并通过比较才能设计或选用出经济上合理和技术上可行的换热器。
本节将以列管式换热器为例,说明换热器选用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流体通道的选择流体通道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原则进行: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以便于清洗管子;2.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内也便于检修和清洗;3.高压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并且可节省壳体金属的消耗量;4.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出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不易污染壳程;5.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散热,增强冷却效果;6.有毒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流体泄漏;7.粘度较大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体流向和流速不断改变,在很低的雷诺数(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可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但是有时在动力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将上述流体通入多管程中也可得到较高的对流传热系数。
在选择流体通道时,以上各点常常不能兼顾,在实际选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
如首先要考虑流体的压力、腐蚀性和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等,以便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流体流速的选择换热器中流体流速的增加,可使对流传热系数增加,有利于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
然而流速的增加又使流体流动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增大。
因此,适宜的流体流速需通过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充分利用系统动力设备的允许压降来提高流速是换热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选择流体流速时,除了经济核算以外,还应考虑换热器结构上的要求。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管壳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编写:张景富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三日一、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现在从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来体现工艺条件内容: 1.设计参数 壳程:工作介质:蒸汽、水 Ps=0.2Mpa 蒸汽流量135m 3/h 进口温度:135℃ 出口温度:90℃ 管程:工作介质:含碱水 Pt=0.3Mpa 水流量300m 3/h 进口温度:80℃ 出口温度:110℃ 液体比重:1.25 比热:0.85~0.86 2.工艺计算冷源:q=300m 3 比重:γ=1.25g/cm 3 比热c=0.86J/kg ·℃ T1=135℃ T2=135℃ t1=80℃ t2=110℃ 取a c =2000kcal/㎡·h ·℃ a h =10000kcal/㎡·h ·℃ 换热管规格:φ19×1 其内径d1=0.017m 外径d2=0.019m 中径dm=0.018m 壁厚δ=0.001m金属导热系数λ=17.0 w/m ·h ·℃=17.0/1.16222=14.6 kcal/㎡·h ·℃ (1)传热系数K取传热系数K=1400kcal/㎡·h ·℃ (2)平均温差Δt m (按逆流状态计算)(3)传热面积FC 4.1680-90110-135ln 80)-90(110)-135(1221ln )12()21(lnt 212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2m 42116.4140080)-(11086.01250300tm K t1)-(t2c q F =⨯⨯⨯⨯=∆⨯⨯⨯⨯=γC h m kcal d dm d dm K h c ︒=+⨯+⨯=++=2/7.14436.14001.010000019.0018.02000017.0018.012111λδαα(4)管子根数n (管长L=6m )(5)程数N 单程流速管壳换热器中换热管内水的流速为0.7~1.5m/s N=1.5/0.313=4.79,可以选择Ⅳ程标准DN1000 Ⅳ程换热器,φ19×1的管子,n=1186根,L=6000mm 传热面积F=425㎡推荐设备材质:管程316L 壳程16MnR (6)换热器壁温的计算a.壳程的壁温:由于有保温,可以取蒸汽的平均温度 Tm=1/2(135+90)=112.5℃b.换热管的壁温估算:热流侧Tm=112.5℃ 冷流侧tm=1/2(80+110)=95℃ 换热管的壁温:(7)换热器接管的计算 (a )壳程蒸汽进口 蒸汽流速一般取15~20m/s进蒸汽截面A=135/(15×3600)=2.5×10-3㎡ 接管内径进汽管取φ76×4(DN65) (b )管程进出管管程流动的是含微量碱的水溶液,当P ≤0.6Mpa 时,其流速为1.5~2.5m/s11736019.04212F n =⨯⨯=⨯⨯=ππL d sm nd /313.01173017.04300/36004q221=⨯⨯=⨯⨯=ππωCa a t t c c m t ︒=+⨯+⨯=++=6.10920001000020009510000112.5a a T n n m mAd 564.0105.2443=⨯⨯==-ππ进出管流通截面A=300/(2.5×3600)=0.0333㎡ 接管内径取φ219×6(DN200) 3.提条件设计参数表及管口表设计数据注:管程材质为不锈钢316L ,管板材质为16MnR/316L ,φ1130,b=52。
3.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传热负荷生产上对物料加热(冷却)时所需提供(移除)的热量设Q —传热速率,W ;W1、W2 —热、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s ;Cp1、Cp2 —热、冷流体的比热,J/(kg·K);T1、T2 —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t1、t2 —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r —流体的汽化或冷凝潜热,kJ/kg 。
无相变:()1211p Q W C T T =−()2221p Q W C t t =−()21p Q W r C t t =+−⎡⎤⎣⎦有相变:()()12112221p p Q W C W C t t T T =−=−若忽略热损失,则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22112121212lnln t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Δ()()12121122lnmt t T T t t T t T −−−Δ==−−温差修正曲线¾ψ<1(Δtm <Δtm,逆)是由于复杂流动中同时存在并流和逆流;¾换热器设计时ψ值不应小于0.8,否则不经济;¾可改用多壳程来增大ψ,即将几台换热器串联使用。
Hextran使用最大的管长作为初始值进行计算,如果不满足管程压降和管速限制的话就会减少一个增加值再进行计算。
标准指定选择方法。
设计压力会TEMA类型:前管箱(A、B、C、N、D)TEMA类型:壳程(E,F,G,H,J,K,X)TEMA类型:后管箱或后端结构(L,M,N,P,S,T,U,W)翅片的设计(Fins 选项页)¾翅片效率:对于翅片管外膜传热系数的计算,以光管外表面为基准,其关系式如下:hf0—以光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翅片管外膜传热系数hf—翅片管表面膜传热系数At—翅片管的光管部分的面积Af—翅片管的翅片部分的面积A0—光管的外表面积Ω—翅片效率⎟⎟⎠⎞⎜⎜⎝⎛Ω+=o f t f fo A A A h h。
第三节_换热器计算方法..
2、计算管程、壳程压强降
根据初定的设备规格,计算管程、壳程流体的流速和压 强降。验算结果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若压强降不符合要求, 要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板间距,或选择另一规 格的换热器,重新计算压强降直至满足要求。
3、核算总传热系数
计算管程、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再计算 总传热系数K’,比较K的初设值和计算值,若 K’/K=1.15~1.25,则初选的换热器合适。否则需另设K值, 重复以上计算步骤。
实例
设计任务书
将6000kg/h的植物油从140℃冷却到40℃,井水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
程压强降均不大于35kPa。
工艺设计计算
一、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冷流体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40℃。 考虑冷热流体间温差大于50℃,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流程安排 与植物油相比,井水易于结垢,如果其流速太小,会加快 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传热速率下降。植物油被冷却,走壳 程便于散热。因此,冷却水走管程,植物油走壳程。
壳体上常安有放气孔和排液孔,排出不冷凝气体和冷 凝液等。
5.接管
换热器中流体进、出口的接管直径按下式计算,即
4Vs d u
Vs——流体的体积流量,u——流体在接管中的流速
流速u的经验值可取为: 对液体 u =1.5~2m/s;对蒸气u =20~50m/s ; 对气体u =(0.15~0.2)p/ρ (p为压强,kPa; ρ为气体密度)。来自12 14八、主要附件
1.封头
方形:用于直径小的壳体(<400mm); 圆形:用于大直径的壳体。
2.缓冲挡板
换热器布管计算
布管(1)换热管的排列方式为转角正方形排列,如下图所示(2)换热管中心距所选换热管d=25mm ,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1.25倍的换热管外径,查国标得换热管中心距S=32mm(3)布管限定圆布管限定圆直径D L=D i-2b3b3=0.25d=0.25×25=6.25mm(一般情况下不小于8mm)∴取b3=8.5D L=D i-2b3=500-2×8.5=483mm具体布管图如附图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校核1由工艺设计给定壳体公称直径为500mm,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管程最高工作压力为1.5MPa,壳程液体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为110℃;管程液体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125℃;管长为6000mm,4管程单壳程的换热器。
原油的黏度大,因此壳程走原油,管程走被冷却的柴油。
2筒体壁厚设计由工艺设计给定设计温度为150℃,选用低合金钢Q345R。
查GB 150一2011可知:150℃时Q345R的许用应力[]150δ=189MPa,厚度暂取3~16mm,焊接采用双面对接焊局部无损探伤检测,焊接系数φ=0.85,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GB/T 709一2006 查3B类钢板得钢板负偏差为C1=0.3,腐蚀裕量C2=3mm,设计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由工艺设计给定壳程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绝);表压=绝压—当地大气压=1.2Mpa-101.3kpa=1.1Mpa∴P c=(1.05~1.1)×1.1=1.2Mpa计算壁厚t=﹙P c D i/2[δ]tφ﹣P c﹚+C1+C2=5.175mm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除承受内压外还受到温差应力、支座反力和自重等载荷的作用,因此壳体壁厚应比计算值大,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满足GB 151一1999的最小厚度要求,查得U型管式换热器的壁厚应不小于8mm,圆整后取钢板名义厚度t n=8mm。
(完整版)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 K=767(1+V1+V2)(V1 是管内流速, V2 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 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 K , W/(m 2.℃)水水850~1700水气体17~280水有机溶剂280~850水轻油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 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 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 (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 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完整版换热器计算步骤
第2章工艺计算2.1设计原始数据2.2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基本步骤(1)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2)由热平衡计算的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
(3)确定流体进入的空间(4)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5)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一般先按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6)选取管径和管内流速(7)计算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径、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传热系数,以计算K,然后再校核(8)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因素和初估性质,常采用实际传热面积为计算传热面积值的1.15~1.25倍(9)选取管长I。
(10)计算管数N T(11)校核管内流速,确定管程数(12)画出排管图,确定壳径D j和壳程挡板形式及数量等(13)校核壳程对流传热系数(14)校核平均温度差(15)校核传热面积第2章工艺计算(16)计算流体流动阻力。
若阻力超过允许值,则需调整设计。
2.3确定物性数据 2.3.1定性温度由《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蒸汽和水在 p=7.22MPa t>295 C 情况下为蒸汽,所以在不考 虑开工温度、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壳程物料应为蒸汽,故壳程不存在相变。
对于壳程不存在相变,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其壳程混合气体 的平均温度为: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2.3.2物性参数管程水在320C 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参考 物性数据 无机 表1.10.1 ]表2 — 2壳程蒸气在357.5下的物性数据[1]:【锅炉手册 饱和水蒸气表]t=420 2952357.5 °C(2-1 )T=310 3302320 C第2章工艺计算2.4估算传热面积 241热流量根据公式(2-1)计算:Q WC p t将已知数据代入 (2-1)得:Q WC p1 b=60000X 5.495 X 103 (330-310)/3600=1831666.67W式中:W 工艺流体的流量,kg/h ;C p1 ――工艺流体的定压比热容,kJ/疥K ; t 1 ――工艺流体的温差,C ;Q――热流量,W2.4.2平均传热温差根据化工原理4-45 公式(2-2)计算:按逆流计算将已知数据代入 (2-3)得:【化原 4-31a 】(2-2)t mt 1 t2t 1(2-3)Int2t mt1 t2t1ln420 330 310 295 ‘41.86C ,420 330In310 295第2章工艺计算式中: t m ――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C ;t i ――热流体进出口温差,c ; t 2 ――冷流体进出口温差,c ; 可按图2-1中(b )所示进行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
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整理)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可用旳场合:
1)管程走清洁流体;
2)管程压力尤其高;
3)管壳程金属温差很大,固定管板换热器连设置膨胀节都无法 满足要求旳场合.
2、流动空间旳选择
3、流速旳拟定
4、流动方式旳选择
除逆流和并流之外,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冷、 热流体还能够作多种多管程多壳程旳复杂 流动。当流量一定时,管程或壳程越多, 表面传热系数越大,对传热过程越有利。 但是,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必造成流体阻 力损失,即输送流体旳动力费用增长。所 以,在决定换热器旳程数时,需权衡传热 和流体输送两方面旳损失。
5、流体出口温度旳拟定
若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旳温度都由工艺条件所要求,则不存在 拟定流体两端温度旳问题。若其中一流体仅已知进口温度,则 出口温度应由设计者来拟定。例如用冷水冷却一热流体,冷水 旳进口温度可根据本地旳气温条件作出估计,而其出口温度则 可根据经济核实来拟定:为了节省冷水量,可使出口温度提升 某些,但是传热面积就需要增长;为了减小传热面积,则需要 增长冷水量。两者是相互矛盾旳。一般来说,水源丰富旳地域 选用较小旳温差,缺水地域选用较大旳温差。但是,工业冷却 用水旳出口温度一般不宜高于45℃,因为工业用水中所含旳部 分盐类(如CaCO3、CaSO4、 MgCO3和MgSO4等)旳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出口温度过高,盐类析出,将形成传热 性能很差旳污垢,而使传热过程恶化。假如是用加热介质加热 冷流体,可按一样旳原则选择加热介质旳出口温度。
取管长应根据出厂旳钢管长度合理截用。 我国生产系列原则中管长有1.5m,2m, 3m,4.5m,6m和9m六种,其中以3m和 6m更为普遍。同步,管子旳长度又应与管 径相适应,一般管长与管径之比,即L/D约 为4~6
换热器地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04 4473 4542 4611 4680 4749 4819 4888 4957
3.53 3.59 3.64 3.70 3.75 3.81 3.86 3.92 3.9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弯管半径R32= 弯管半径R33= 弯管半径R34= 弯管半径R35= 弯管半径R36= 弯管半径R37= 弯管半径R38= 弯管半径R39= 弯管半径R40=
换热管外径d= 换热管壁厚= 管孔直径d0= 1.三角形排列隔 板槽面积= 隔板槽两侧相邻 管中心距Sn= 孔桥宽度B= 折流板高度 折流板孔数
2.U形管长度计算
隔板槽两侧相 38.00 邻管中心距Sn= 孔桥宽度B= 5.13 折流板高度 486.00 折流板孔数 1862
2.U形管长度计算
隔板槽两侧相 21 邻管根数n'= 最小孔桥宽度= 3.15 折流板外径 1392.00 折流板密度= 8.89 管板厚度t= 换热管长度L1= 换热管长度L2= 换热管长度L3= 换热管长度L4= 换热管长度L5= 换热管长度L6= 换热管长度L7= 换热管长度L8= 换热管长度L9= 换热管长度L10= 换热管长度L11= 换热管长度L12= 换热管长度L13= 换热管长度L14= 换热管长度L15= 换热管长度L16= 换热管长度L17= 换热管长度L18= 换热管长度L19= 换热管长度L20= 换热管长度L21= 换热管长度L22= 换热管长度L23= 换热管长度L24= 换热管长度L25= 换热管长度L26= 换热管长度L27= 换热管长度L28= 换热管长度L29= 换热管长度L30= 换热管长度L31= 65.00 2262 2331 2400 2469 2538 2607 2676 2745 2815 2884 2953 3022 3091 3160 3229 3298 3367 3436 3506 3575 3644 3713 3782 3851 3920 3989 4058 4128 4197 4266 4335
数量
总重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585 10705 10825 10944 11064 11184 11303 11423 11543
15.23 15.40 15.57 15.74 15.92 16.09 16.26 16.43 16.6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 40.00 62.00 83.99 105.99 127.99 149.99 171.98 193.98 215.98 237.97 259.97 281.97 303.96 325.96 347.96 369.96 391.95 413.95 435.95 457.94 479.94 501.94 523.93 545.93 567.93 589.93 611.92 633.92 655.92 677.91 699.91
34.00 1.80 34.31 -96 38.00 8.80 190.50 302 2926 298.00 336.11 374.21 412.32 450.42 488.53 526.63 564.74 602.84 640.95 679.05 717.16 755.26 793.37 831.47 869.58 907.68 945.79 983.89 1022.00 1060.10 1098.21 1136.31 1174.42 1212.52 1250.63 1288.73 1326.84 1364.94 1403.05 1441.15
换热器有关计算 换热管外径d= 换热管壁厚= 管孔直径d0=
19.05 1.65 19.30 8536
换热管中心距S= 25.40 换热管密度= 8.89 管板密度= 8.89
1.三角形排列 隔板槽面积=
2.正方形排1390 管板重 562.1 量= 折流板 重量= 63.5 8.00
换热管中心距S= 44.00 换热管密度= 7.90 管板密度= 7.90
管孔数
管板外径
286 1000
2.正方形排列隔 -5544 板槽面积= 隔板槽两侧相 21 邻管根数n'= 最小孔桥宽度= 4.85 折流板外径 835.20 折流板密度= 7.90 管板厚度t= 换热管长度L1= 换热管长度L2= 换热管长度L3= 换热管长度L4= 换热管长度L5= 换热管长度L6= 换热管长度L7= 换热管长度L8= 换热管长度L9= 换热管长度L10= 换热管长度L11= 换热管长度L12= 换热管长度L13= 换热管长度L14= 换热管长度L15= 换热管长度L16= 换热管长度L17= 换热管长度L18= 换热管长度L19= 换热管长度L20= 换热管长度L21= 换热管长度L22= 换热管长度L23= 换热管长度L24= 换热管长度L25= 换热管长度L26= 换热管长度L27= 换热管长度L28= 换热管长度L29= 换热管长度L30= 换热管长度L31= 40.00 6868 6988 7108 7227 7347 7467 7586 7706 7826 7946 8065 8185 8305 8424 8544 8664 8790 8909 9029 9149 9268 9388 9508 9628 9747 9867 9987 10106 10226 10346 10466
单重 1.81 1.87 1.92 1.98 2.04 2.09 2.15 2.20 2.26 2.31 2.37 2.42 2.48 2.53 2.59 2.64 2.70 2.76 2.81 2.87 2.92 2.98 3.03 3.09 3.14 3.20 3.25 3.31 3.36 3.42 3.48
弯管半径R32= 弯管半径R33= 弯管半径R34= 弯管半径R35= 弯管半径R36= 弯管半径R37= 弯管半径R38= 弯管半径R39= 弯管半径R40=
721.91 743.91 765.90 787.90 809.90 831.89 853.89 875.89 897.88
换热管长度L32= 换热管长度L33= 换热管长度L34= 换热管长度L35= 换热管长度L36= 换热管长度L37= 换热管长度L38= 换热管长度L39= 换热管长度L40=
管板重 164.6 量= 折流板 重量= 9.7 8.00
折流板厚度=
重量 9.88 10.05 10.22 10.40 10.57 10.74 10.91 11.09 11.26 11.43 11.60 11.77 11.95 12.12 12.29 12.46 12.64 12.82 12.99 13.16 13.33 13.50 13.68 13.85 14.02 14.19 14.37 14.54 14.71 14.88 15.05
直线部长度(不 含管板内)L= 弯管半径R1= 弯管半径R2= 弯管半径R3= 弯管半径R4= 弯管半径R5= 弯管半径R6= 弯管半径R7= 弯管半径R8= 弯管半径R9= 弯管半径R10= 弯管半径R11= 弯管半径R12= 弯管半径R13= 弯管半径R14= 弯管半径R15= 弯管半径R16= 弯管半径R17= 弯管半径R18= 弯管半径R19= 弯管半径R20= 弯管半径R21= 弯管半径R22= 弯管半径R23= 弯管半径R24= 弯管半径R25= 弯管半径R26= 弯管半径R27= 弯管半径R28= 弯管半径R29= 弯管半径R30= 弯管半径R31=
数量
总重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折流板厚度=
直线部长度(不 含管板内)L= 弯管半径R1= 弯管半径R2= 弯管半径R3= 弯管半径R4= 弯管半径R5= 弯管半径R6= 弯管半径R7= 弯管半径R8= 弯管半径R9= 弯管半径R10= 弯管半径R11= 弯管半径R12= 弯管半径R13= 弯管半径R14= 弯管半径R15= 弯管半径R16= 弯管半径R17= 弯管半径R18= 弯管半径R19= 弯管半径R20= 弯管半径R21= 弯管半径R22= 弯管半径R23= 弯管半径R24= 弯管半径R25= 弯管半径R26= 弯管半径R27= 弯管半径R28= 弯管半径R29= 弯管半径R30= 弯管半径R31=
1479.26 1517.36 1555.47 1593.57 1631.68 1669.78 1707.89 1745.99 1784.10
换热管长度L32= 换热管长度L33= 换热管长度L34= 换热管长度L35= 换热管长度L36= 换热管长度L37= 换热管长度L38= 换热管长度L39= 换热管长度L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