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二层、三次交换机技术分析

二层、三次交换机技术分析

二层、三层交换机技术分析一、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1)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2)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3)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二、路由技术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网络传输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是常见的两个设备,它们在网络中负责不同的工作。

其中,交换机是指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传输中的能力和使用领域都有所不同。

接下来本文将讨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一、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是在二层(数据链路层)操作的交换机。

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同端口之间交换以太网帧,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地址。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它所接收到的数据帧对象MAC地址表进行匹配,然后将数据帧传送到目标地址。

由于二层交换机仅在局域网内进行交换操作,它传输速度快,可以快速识别网络中的设备,并将数据传输到其中的目标设备。

二、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是在三层(网络层)操作的交换机。

它已经超出了二层交换机的操作范畴,它不仅可以查找MAC地址表,而且可以查找IP地址表,并对网络流量进行处理和控制。

它是一种智能型交换机,不仅能够快速识别网络中的设备,并将数据传输到其中的目标设备中,还具有路由分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VLAN之间进行转发。

三、路由器路由器也是在三层(网络层)操作的设备,它是一个具有智能型的网络设备,通过路由协议将网络流量转发到目的地。

路由器扮演着不同网络(LAN、WAN等)之间的中转桥梁。

路由器使用路由表来确定网络流量的最佳传输路径,可通过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的路由选择。

由于路由器是一种智能型设备,可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快速识别并处理网络流量,因此可扩展性强。

下面是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一些关键区别:1、作用范围不同二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局域网交换的设备之间的通讯,数据包不需要通过路由,直接在交换机内部完成数据交换。

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之上加入路由功能,可以根据IP地址来进行分组转发,不仅可以完成交换机的传输功能,还可以实现部分路由器的功能。

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的网络之间通讯的中转,通过路由协议来确定网络流量的最佳传输路径,因此可以实现复杂的网络架构。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从一个物理介质传输到另一个物理介质,而网络层则负责在不同物理网络之间进行寻址和路由。

由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不同,因此在网络中通常将它们分离处理。

二层隔离的主要目的是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在二层隔离中,每个虚拟网络有自己的层二交换机(也称为虚拟局域网),并且这些虚拟网络是相互隔离的,不会相互干扰。

通过配置适当的VLAN(虚拟局域网)标识符,可以将不同的虚拟网络绑定到不同的交换机接口上,从而实现二层隔离。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的虚拟网络之间需要相互通信,而不同的虚拟网络是通过不同的物理网络连接到交换机的。

这就需要在二层隔离的基础上实现三层互通。

三层互通的实现可以通过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来完成。

三层交换机通常有一个或多个三层接口,可以同时处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

它可以根据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来识别数据报文,并根据配置的路由表将数据报文转发到相应的接口。

这样,不同虚拟网络的数据就可以在三层交换机上进行路由,并跨越不同物理网络进行互通。

另一种实现三层互通的方法是使用路由器。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路由。

当传入的数据报文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查找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的信息将数据转发到下一跳。

通过在路由器上配置适当的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实现不同虚拟网络之间的路由,从而实现三层互通。

总结起来,二层隔离三层互通的原理是通过将网络分成两个层次进行隔离,使用二层交换机或者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在二层实现隔离和虚拟网络的划分,在三层实现不同虚拟网络之间的路由,从而实现互通。

这种架构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并且允许不同的虚拟网络之间进行通信。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二层交换机(Layer 2 Switch)是一种工作在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的网络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在局域网内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当二层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检查其目的MAC地址,然后查询自己的MAC地址表来确定数据包应该被转发到哪个端口。

当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内时,交换机会广播该数据包到所有端口,学习到新的MAC地址,并记录在MAC地址表中。

1.学习:当交换机第一次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记录该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并把该地址与接收该数据包的端口关联起来,形成一张MAC地址表。

2.转发: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并查询MAC地址表来确定应该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个端口。

3.过滤:交换机只会将数据包转发到与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从而避免了广播和冲突。

三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是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可以通过查找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三层交换机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不同的网络,增加网络的灵活性。

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层交换机除了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外,还可以根据IP地址进行路由。

当三层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查询自己的路由表,根据目的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应该被转发到哪个接口。

如果目的IP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内,交换机就会使用MAC地址转发数据包,如果目的IP地址在不同子网内,交换机就会通过路由表找到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工作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的网络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器通过查找目的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应该被传送到哪个网络接口。

与交换机不同的是,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而交换机只能工作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接收: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并查询自己的路由表。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常用的网络设备。

它们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二层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的交换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二层交换机时,二层交换机会检查数据包中的MAC地址和它已知的MAC地址表中的条目进行匹配。

如果交换机没有找到匹配的目标MAC地址,它将对数据包进行广播。

这样,所有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

然后,当交换机找到匹配的MAC地址时,它将把数据包转发到该MAC地址所对应的端口。

如果交换机仍然无法找到MAC地址,则它将继续进行广播,直到目标设备响应为止。

这样,二层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在局域网中的设备之间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

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是一种基于IP地址的交换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除了具备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实现路由功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一样,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

但是,在检查完MAC地址之后,三层交换机还会检查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该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会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所对应的端口。

其次,如果交换机还没有学习到这个IP地址,它将把数据包发送到它的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是三层交换机的一个特殊端口,它连接到Internet或其他网络。

默认网关将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最后,如果三层交换机本身就是数据包要到达的目标设备,它将拦截数据包并将其传递给应用程序。

这样,三层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路由和转发功能。

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一种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递数据。

它是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将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并根据其路由表来决定将它转发到哪个网络中。

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网络中常见的两种设备,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它们的实现原理。

交换机(Switch)的实现原理是基于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技术。

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时,它会检查数据帧中的目的
MAC地址,然后根据自己的转发表,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
输出端口。

交换机通过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建立转发表。

在后续的数据通信中,交换机会根据已经学习到的转发表,快速转发数据帧,实现端口间的直接通信。

由于交换机在本地网络内实现数据的直接转发,因此具有高效、低延迟的特点。

路由器(Router)的实现原理是基于三层网络层的路由技术。

路由器以IP地址为基础进行路由决策,使用路由表来确定数
据包应该被发送到哪个端口。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并与自己的路由表进行匹配。


由表中存储了网络的连接信息,包括网络地址和相应的出口端口。

根据匹配结果,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适当的出口端口,然后通过该端口发送到下一个目标网络。

路由器的作用是将数据包从源网络转发到目标网络,实现网络间的通信。

总结来说,交换机和路由器在实现原理上的差异主要在于数据的转发层次和方式。

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的直接转发,路由器在网络层实现数据的分组转发。

两者在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协同工作,使得数据能够快速、安全地在不同网络间传输。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详解1. 前言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层隔离三层互通是一种网络设计模式,旨在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同时保持二层网络的隔离性。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并提供示意图和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2. 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在开始解释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

2.1 二层网络二层网络是指基于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进行通信的网络。

它使用MAC地址来识别和定位设备,并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的转发。

在一个局域网中,所有设备共享同一个广播域,因此可以直接通过MAC地址进行通信。

2.2 三层网络三层网络是指基于网络层(即第三层)进行通信的网络。

它使用IP地址来识别和定位设备,并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的转发。

不同子网之间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3. 隔离与互通的需求在实际网络设计中,有时需要将不同子网进行隔离,以提高安全性和性能。

但同时又需要这些子网之间能够互相通信,以满足业务需求。

这就是二层隔离三层互通的基本需求。

4. 二层隔离的原理为了实现二层网络的隔离,可以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

VLAN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虚拟局域网,不同的VLAN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每个VLAN有自己独立的广播域,设备只能在同一个VLAN内进行广播和通信。

4.1 VLAN标记在一个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端口所属的VLAN来实现隔离。

当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根据端口所属的VLAN对数据包进行标记。

这个标记被称为VLAN标记(或称为VLAN ID),它在数据包中加入了额外的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包所属的VLAN。

4.2 VLAN之间的通信由于不同VLAN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在默认情况下它们无法直接通信。

为了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来进行数据的转发。

路由器可以连接到不同的VLAN,并提供跨VLAN的数据转发功能。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转发原理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转发原理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转发原理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都是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转发原理。

二层交换机转发原理:二层交换机是根据设备的 MAC 地址进行转发的。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二层交换机时,它会查看数据包中的目的MAC 地址,并将其与自己维护的 MAC 地址表中的地址进行匹配。

如果找到匹配项,二层交换机会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二层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以便找到目标设备的 MAC 地址。

二层交换机的转发速度非常快,适合用于高速局域网中。

三层交换机转发原理:三层交换机是根据设备的 IP 地址进行转发的。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三层交换机时,它会查看数据包中的目的 IP 地址,并将其与自己维护的路由表中的地址进行匹配。

如果找到匹配项,三层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三层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发送到缺省路由器,缺省路由器会继续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路由器,直到找到目标设备的 IP 地址。

三层交换机的转发速度较慢,但可以支持更大的网络环境和更复杂的网络拓扑。

总之,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都是非常重要的网络设备,它们的转发原理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设备。

- 1 -。

三层交换机功能介绍及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机功能介绍及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机功能介绍及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是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工作的网络设备。

它具备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能够实现局域网内部和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提供高效且智能的数据转发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层交换机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一、三层交换机的功能介绍:1.数据链路层交换功能:三层交换机具备数据链路层交换机的功能,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的转发和过滤。

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三层交换机会查找目标MAC地址,根据MAC地址表更新转发表,并将数据帧转发至目标端口。

这样可以实现局域网内部的高速数据传输。

2.路由转发功能:三层交换机还具备路由器的功能,可以根据网络层的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三层交换机会查找目标IP地址,并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3.虚拟局域网(VLAN)支持:三层交换机支持将一个物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每个分区中的设备可以互相通信,但与其他分区中的设备隔离。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4.负载均衡功能:三层交换机可以根据流量的负载情况,自动选择最优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这样可以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5.安全性和访问控制:三层交换机支持访问控制列表(ACL)功能,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等进行数据包的过滤和访问控制。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二、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功能: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三层交换机会查找目标MAC地址。

如果目标MAC地址在转发表中已存在,三层交换机会直接将数据帧转发至相应端口;如果目标MAC地址不在转发表中,三层交换机会广播数据帧至所有端口,并记录下发端口。

2.路由转发功能: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三层交换机会查找目标IP地址。

如果目标IP地址在路由表中已存在,三层交换机会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原则选择最优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至相应路由;如果目标IP地址不在路由表中,三层交换机会将数据包丢弃或者发送至默认路由。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普及,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其中,三层交换技术与二层交换技术是网络通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会深入解析这两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二层转发原理二层转发技术是以 MAC 地址为关键识别单元,完成在局域网内的报文转发。

它是指通过网络交换机直接在物理层面(MAC 地址层面)实现数据包的转发,所以又称为 MAC 地址交换技术。

在进行二层转发时,交换机会从目的 MAC 地址中学习网络拓扑结构,且维护一个学习表,其中存放着每一个源 MAC 地址对应的物理端口。

当数据包发出后,交换机会查询学习表以确定目的 MAC 地址所在的端口,之后在该端口广播整个局域网内的数据包,所有其他设备都会接受到,但仅有目标设备会读取数据包,并通过 MAC 地址确认该数据包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若该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目标 MAC 地址并非自身,就会直接丢在废纸篓里,并不会向上层传递,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让数据包顺利依托网络层次向目标设备传输,就需要进行三层转发。

二、三层转发原理三层交换是以 IP 地址为关键识别单元,完成在子网内和网间的报文转发。

因此也称为 IP 地址交换技术。

在进行三层转发时,交换机会在目标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中解析出物理 MAC 地址和逻辑地址,并将逻辑地址与路由表相比较来决定下一个网络设备的位置,然后在物理 MAC 地址上找寻它下一个目的地址所对应的物理 MAC 地址,之后转播到相对应的端口。

交换机的路由表中会包含广域网地址(WAN)和局域网地址(LAN),因此它可以在不同子网和区域之间进行转发和路由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层交换中,不是所有的数据包都能够转发出去,因为交换机中的路由表只是一个基于软件的表,不能和路由器那样去探测和发现网络,不能实现完整的拓扑测绘和寻找最佳路由,只能选择转发。

三、二层与三层交换技术的差异1.差异性识别交换机在进行二层转发时,识别的是物理层面上的 MAC 地址信息,而在进行三层转发时,交换机会通过解析 IP 地址识别出目的设备。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二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实现局域网之间的互通,而三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实现广域网之间的互通。

但是,为了保护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性,通常会通过二层隔离的方式来隔离不同的网络,防止不同网络之间的干扰。

具体而言,二层隔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VLAN隔离:VLAN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将不同的网络逻辑上划分为不同的VLAN,实现彼此之间的隔离。

每个VLAN通过交换机进行管理,交换机根据网络上的设备MAC地址进行转发,实现网络之间的隔离。

2.动态隔离:动态隔离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动态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

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IP地址和端口之间的映射,确保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互相隔离。

3.ACL隔离:ACL(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和过滤。

可以通过配置ACL规则来限制不同网络之间的流量,并实现网络的隔离。

在实现了二层隔离之后,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三层互通来实现。

1.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策略,管理员需要手动配置不同网络之间的路由表。

通过静态路由表的配置,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一种自动学习路由策略的方式,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的协议,可以自动学习网络拓扑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VRF隔离:VRF(虚拟路由转发)是一种隔离不同网络的技术,通过在网络设备上创建多个VRF实例,可以实现不同VRF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总的来说,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通过二层隔离技术保护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性,通过三层互通技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这种架构可以确保网络之间的隔离和互通,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2层 3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原理与区别

2层 3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原理与区别

2层 3层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区别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

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原理1. 二层转发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层转发是指在数据链路层进行的转发操作。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报传输到物理层进行发送。

在二层转发中,数据帧被转发到与目标设备相连的物理接口上。

1.1 MAC地址二层转发过程中,利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来识别设备。

每个网络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MAC地址是一个48位的标识符,通常表示为6个十六进制数,用冒号或者短横线分隔开。

MAC地址由厂商分配并烧录到网络设备中。

1.2 MAC学习在二层网络中,交换机是负责二层转发的设备。

交换机通过学习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也称为转发表。

当一个数据帧到达交换机的某个接口时,交换机会查看该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

如果目标MAC地址在交换机的转发表中已经存在,则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转发表中对应的接口。

如果目标MAC地址不在转发表中,则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帧广播到除了源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上。

同时,交换机会更新转发表,将源MAC地址与接收到数据帧的接口关联起来,以便将来可以直接转发数据到对应的接口。

1.3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当一个数据帧到达交换机的某个接口时,交换机会检查该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

2.交换机会根据目标MAC地址查找转发表,确定接收到该数据帧的接口。

3.如果该接口是广播或者多播接口,交换机会将数据帧转发到所有除了源接口以外的接口上。

4.如果该接口是单播接口,交换机会将数据帧只转发到该接口上。

5.交换机会更新转发表,将源MAC地址与接收到数据帧的接口关联起来。

2. 三层转发原理三层转发是在网络层进行的转发操作。

网络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三层,负责处理逻辑地址(IP地址)和路由。

2.1 IP地址在互联网中,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设备的逻辑地址。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

二层隔离三层互通原理二层隔离三层互通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二层隔离来实现不同的网段或子网之间的隔离,然后通过三层互通来实现这些隔离的网段之间的通信。

在这个过程中,二层隔离和三层互通的原理分别是通过二层设备(例如交换机)和三层设备(例如路由器)来实现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层隔离和三层互通的原理。

二层隔离是指通过维护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将不同的网段或子网分割成不同的虚拟网段。

每个虚拟网段都有自己的VLANID,用于标识该网段。

二层交换机根据帧头中的VLANID将不同的帧进行分类,然后将其转发到正确的目标网段上。

通过二层隔离,不同的网段之间可以实现互相隔离,彼此之间无法直接通信。

其中,二层交换机的原理是基于MAC地址的转发。

当一个帧到达二层交换机时,交换机会读取帧头中的源MAC地址,然后将这个地址和交换机的MAC地址表进行匹配。

如果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没有记录该源MAC地址,则交换机通过广播方式向所有的端口发送该帧;如果MAC地址表中已经有了该记录,则交换机会将该帧直接转发到相应端口,不需要再向其他端口广播。

三层互通是指在二层隔离的基础上,通过三层设备(例如路由器)实现不同的网段之间的互相通信。

路由器根据不同网段的IP地址进行转发。

当报文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读取报文头中的目标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来确定下一跳的地址。

路由表中存储了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段以及与路由器间接相连的网段的IP地址和对应的出口接口。

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告诉路由器如何将报文转发到目标网段上。

在进行报文的转发时,路由器会将原始报文中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进行替换。

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中,不同网段之间通信时需要使用路由协议进行寻址和转发,而路由协议是基于IP地址的。

因此,路由器需要将报文的源IP地址替换成路由器上配置的出口接口的IP地址,将报文的目标IP地址替换成目标网段的IP地址,然后再进行转发。

通过二层隔离和三层互通,不同的网段之间可以实现互相隔离和通信。

交换机与路由器都有路由功能

交换机与路由器都有路由功能

交换机与路由器都有路由功能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设备,它们都具有路由功能,但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工作原理略有不同。

1.交换机:交换机是在局域网内部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设备。

它通过学习和存储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使用的是二层路由,即根据MAC地址来进行路由转发。

交换机通过自学习机制将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绑定,从而可以快速转发数据包,提高网络性能。

交换机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包括:-存储转发: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后,会先将其存储在缓冲区中,然后再根据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硬件实现:交换机的转发机制是通过硬件实现的,因此速度较快。

-单播转发:交换机只将数据包转发给目标设备,而不会进行广播或多播。

-无需IP地址:交换机可以直接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因此无需知道设备的IP地址。

-局域网内部通信:交换机主要用于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传输,不涉及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路由器:路由器是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设备。

它根据IP地址对数据包进行转发,使用的是三层路由,即根据IP地址来进行路由转发。

路由器通过学习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在不同网络之间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转发。

路由器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包括:-分组转发:路由器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拆分为多个分组,然后根据目的IP地址选择适当的路径进行转发。

-协议转发:路由器支持不同的网络协议,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进行转换和相互通信。

-路由表:路由器会根据学习到的路由信息构建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负载均衡:路由器可以根据网络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均衡,以确保数据的平衡转发和网络的高效利用。

-不同网络之间通信: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可以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

总结来说,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交换机主要在局域网内部进行数据包转发,使用的是二层路由;而路由器主要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使用的是三层路由。

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原理

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原理

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原理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原理一、什么是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二层转发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通过物理地址(MAC地址)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的过程。

•三层路由是指在网络中,通过网络地址(IP地址)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的过程。

二、二层转发原理1.物理地址(MAC地址)–物理地址也称为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是网卡(网络适配器)的唯一标识。

–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十六进制的方式显示。

–MAC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24位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UI),用于标识网卡的制造商;后24位称为扩展标识符(EI),用于标识具体的网卡。

2.二层转发过程–当主机A需要向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主机A首先会将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Frame)。

–数据帧中包括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数据等信息。

–主机A将数据帧发送到本地网络的交换机。

–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通过目的MAC地址来查找目的主机B的位置。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主机B的MAC地址,那么它将数据帧直接转发给主机B;如果没有学习到主机B的MAC地址,那么它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的端口,并更新自己的学习表。

–主机B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目的MAC地址来判断是否是自己的数据。

3.二层转发的优点和缺点–优点:二层转发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局域网或数据中心等规模较小的网络环境。

–缺点:二层转发只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进行,无法跨越不同的网络进行通信。

三、三层路由原理1.网络地址(IP地址)–IP地址是网络中设备的逻辑地址,用于标识设备所属的网络和主机。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显示。

2.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用于决策数据包转发的表格。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的信息。

3.三层路由过程–当主机A需要向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主机A首先会将数据包封装成IP数据报。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设备,它们都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它通过学习MAC地址表来转发数据帧。

2. 当一个数据帧到达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查看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并将其与MAC地址表中已经学习到的地址进行比对。

3. 如果MAC地址表中存在目标MAC地址,交换机会根据目标地址找到对应的接口,并将数据帧转发到该接口。

4. 如果MAC地址表中不存在目标MAC地址,交换机会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接口,以寻找目标设备。

同时,交换机会更新MAC地址表。

5. 交换机通过过滤和转发的方式,将数据帧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来转发IP数据包。

2. 路由器根据目标IP地址来查找路由表,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个跳。

3. 路由表中存储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信息,可以确定数据包应该通过哪个接口发送。

4. 路由器使用路由算法,如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和跳数,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5. 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接收,并通过另一个接口发送,以使数据包达到目标网络和设备。

总结:
交换机和路由器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交换机负责局域网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MAC地址表来转发数据帧。

而路由器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使用路由表和路由算法来决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

二层交换及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区别1二层交换技术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2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3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 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4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5详细对比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其原理是: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A、B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发送站点A在开始发送时,把自己的IP地址与B站的IP地址比较,判断B站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

若目的站B与发送站A在同一子网内,则进行二层的转发。

若两个站点不在同一子网内,如发送站A要与目的站B通信,发送站A要向“缺省网关”发出ARP(地址解析)封包,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其实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模块。

当发送站A对“缺省网关”的IP地址广播出一个ARP请求时,如果三层交换模块在以前的通信过程中已经知道B站的MAC地址,则向发送站A回复B的MAC地址。

否则三层交换模块根据路由信息向B站广播一个ARP 请求,B站得到此ARP请求后向三层交换模块回复其MAC地址,三层交换模块保存此地址并回复给发送站A,同时将B站的MAC地址发送到二层交换引擎的MAC地址表中。

从这以后,当A向B发送的数据包便全部交给二层交换处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换。

由于仅仅在路由过程中才需要三层处理,绝大部分数据都通过二层交换转发,因此三层交换机的速度很快,接近二层交换机的速度,同时比相同路由器的价格低很多。

第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传统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

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

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

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由于交换机只须识别帧中MAC地址,直接根据MAC 地址产生选择转发端口算法简单,便于ASIC实现,因此转发速度极高。

但交换机的工作机制也带来一些问题。

1.回路:根据交换机地址学习和站表建立算法,交换机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

一旦存在回路,必须启动生成树算法,阻塞掉产生回路的端口。

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没有这个问题,路由器之间可以有多条通路来平衡负载,提高可靠性。

2.负载集中:交换机之间只能有一条通路,使得信息集中在一条通信链路上,不能进行动态分配,以平衡负载。

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算法可以避免这一点,OSPF路由协议算法不但能产生多条路由,而且能为不同的网络应用选择各自不同的最佳路由。

3.广播控制:交换机只能缩小冲突域,而不能缩小广播域。

整个交换式网络就是一个大的广播域,广播报文散到整个交换式网络。

而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广播报文不能通过路由器继续进行广播。

4.子网划分:交换机只能识别MAC地址。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而且采用平坦的地址结构,因此不能根据MAC地址来划分子网。

而路由器识别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管理员分配,是逻辑地址且IP地址具有层次结构,被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于划分子网,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5.保密问题:虽说交换机也可以根据帧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其他帧中内容对帧实施过滤,但路由器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端口地址等内容对报文实施过滤,更加直观方便。

6.介质相关:交换机作为桥接设备也能完成不同链路层和物理层之间的转换,但这种转换过程比较复杂,不适合ASIC实现,势必降低交换机的转发速度。

因此目前交换机主要完成相同或相似物理介质和链路协议的网络互连,而不会用来在物理介质和链路层协议相差甚元的网络之间进行互连。

而路由器则不同,它主要用于不同网络之间互连,因此能连接不同物理介质、链路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

路由器在功能上虽然占据了优势,但价格昂贵,报文转发速度低。

近几年,交换机为提高性能做了许多改进,其中最突出的改进是虚拟网络和三层交换。

划分子网可以缩小广播域,减少广播风暴对网络的影响。

路由器每一接口连接一个子网,广播报文不能经过路由器广播出去,连接在路由器不同接口的子网属于不同子网,子网范围由路由器物理划分。

对交换机而言,每一个端口对应一个网段,由于子网由若干网段构成,通过对交换机端口的组合,可以逻辑划分子网。

广播报文只能在子网内广播,不能扩散到别的子网内,通过合理划分逻辑子网,达到控制广播的目的。

由于逻辑子网由交换机端口任意组合,没有物理上的相关性,因此称为虚拟子网,或叫虚拟网。

虚拟网技术不用路由器就解决了广播报文的隔离问题,且虚拟网内网段与其物理位置无关,即相邻网段可以属于不同虚拟网,而相隔甚远的两个网段可能属于不同虚拟网,而相隔甚远的两个网段可能属于同一个虚拟网。

不同虚拟网内的终端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增强了对网络内数据的访问控制。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性能和功能的矛盾体,交换机交换速度快,但控制功能弱,路由器控制性能强,但报文转发速度慢。

解决这个矛盾的最新技术是三层交换,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

第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在第三层交换技术出现之前,几乎没有必要将路由功能器件和路由器区别开来,他们完全是相同的:提供路由功能正在路由器的工作,然而,现在第三层交换机完全能够执行传统路由器的大多数功能。

作为网络互连的设备,第三层交换机具有以下特征:1.转发基于第三层地址的业务流;2.完全交换功能;3.可以完成特殊服务,如报文过滤或认证;4.执行或不执行路由处理。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路由器相比有如下优点:1.子网间传输带宽可任意分配:传统路由器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子网,子网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的速率被接口的带宽所限制。

而三层交换机则不同,它可以把多个端口定义成一个虚拟网,把多个端口组成的虚拟网作为虚拟网接口,该虚拟网内信息可通过组成虚拟网的端口送给三层交换机,由于端口数可任意指定,子网间传输带宽没有限制。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由于访问子网内资源速率和访问全局网中资源速率没有区别,子网设置单独服务器的意义不大,通过在全局网中设置服务器群不仅节省费用,更可以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3.降低成本:通常的网络设计用交换机构成子网,用路由器进行子网间互连。

目前采用三层交换机进行网络设计,既可以进行任意虚拟子网划分,又可以通过交换机三层路由功能完成子网间通信,为此节省了价格昂贵的路由器。

4.交换机之间连接灵活:作为交换机,它们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作为路由器,又可有多条通路来提高可靠性、平衡负载。

三层交换机用生成树算法阻塞造成回路的端口,但进行路由选择时,依然把阻塞掉的通路作为可选路径参与路由选择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

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

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时,一般不称之为网络互联,因为这仅仅是把一个网络扩大了,而这仍然是一个网络。

高层网关由于比较复杂,目前使用得较少。

因此一般讨论网络互连时都是指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互联的网络。

本文主要阐述交换机和路由器及其区别。

2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是今天网络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从桥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电话系统,无论何种场合都可将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交换。

其实交换一词最早出现于电话系统,特指实现两个不同电话机之间话音信号的交换,完成该工作的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

所以从本意上来讲,交换只是一种技术概念,即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

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该定义的所有设备都可被称为交换设备。

由此可见,“交换”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词语,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二层的设备时,实际指的是一个桥接设备;而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三层的设备时,又指的是一个路由设备。

我们经常说到的以太网交换机实际是一个基于网桥技术的多端口第二层网络设备,它为数据帧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任意端口的转发提供了低时延、低开销的通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