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5_IGBT(电力电子技术)
任务5IGBT原理与应用
![任务5IGBT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b948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任务5IGBT原理与应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结合了MOSFET和BJT的特点,是现代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本文将介绍IGBT的原理以及应用。
一、IGBT原理IGBT的结构由N区、P区和N+区组成,其中N区和P区形成了PN结。
在PN结上覆盖有一个绝缘层以及一个控制栅极。
IGBT的工作原理如下:1.导通状态:当控制栅极施加正向电压时,栅极与发射极之间形成导通通道,从而形成一个低电阻通路,使电流通过。
这个过程类似于MOSFET的导通状态。
2.关断状态:当控制栅极施加零电压或负电压时,导通通道被切断,电阻变得非常大,电流无法通过。
这个过程类似于MOSFET的关断状态。
3. 关断恢复状态:在控制栅极施加正向电压之前,需要通过引入一个一个“确保关断恢复”(“turn-off recovery”)过程,以消除在导通状态下形成的电荷。
在这个过程中,IGBT的发射区域较小的PN结正向偏置。
由于IGBT在封装设计上能够扩展应用于高电流和高电压环境中,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IGBT应用1.变频调速应用:IGBT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可以实现电机的高效率控制。
IGBT的快速开关速度和低开关损耗使其适用于频繁开关的应用环境,如电梯、电动车、空调等。
2.电力传输和配送应用:IGBT能够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因此用于电力传输和配送系统中的开关和控制装置。
例如,IGBT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用于实现高效率的功率转换和电力控制。
3.汽车应用:IGBT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如电动车辆的电控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辅助电力转换系统。
IGBT的高可靠性和高温性能使其适合在汽车环境中使用。
4.可逆变频电源应用:IGBT在可逆变频电源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用于实现AC-DC、DC-AC和AC-AC的高效能量转换。
可逆变频电源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电力电子技术(第2版)》 王立夫、金海明版 第二章 习题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第2版)》 王立夫、金海明版 第二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37c7c67ec102de2bd89fd.png)
4
sin
t)2 d(t)
Im 2
3 1 4 2
0.4767Im
Kf1
I1 Id1
0.4767Im 0.2717Im
1.7545
b)
Id 2
1
4
Im
sin
td (t )
Im
(
2 2
1)
0.5434 I m
I2
1
(Im
sin
t)2 d(t)
4
2Im 2
3 1 4 2
0.6741Im
解: 对ⅠGBT、GTR、GTO 和电力 MOSFET 的优缺点的比较如下表:
器件
优点
缺点
IGBT
开关速度高,开关损耗小,具有 开关速度低于电力 MOSFET,
耐脉冲电流冲击的能力,通态 电压,电流容量不及 GTO
压降较低,输入阻抗高,为电压
驱动,驱动功率小
GTR
耐压高,电流大,开关特性好, 开关速度低,为电流驱动,所需
而普通晶闸管不能?
答:GTO 和普通晶闸管同为 PNPN 结构,由 P1N1P2 和 N1P2N2 构成两 个晶体管 V1、V2,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1 和2 ,由普通晶闸管的 分析可得,1 +2 =1 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1 +2 >1,两个等效晶 体管过饱和而导通;1 +2 <1,不能维持饱和导通而关断。
智慧树知到 《电力电子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 《电力电子技术》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ab4650c1c708a1294a4451.png)
智慧树知到《电力电子技术》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电力电子技术中,电力变换电路包含()变换。
A:AC/DCB:DC/DCC:DC/ACD:AC/AC正确答案:AC/DC,DC/DC,DC/AC,AC/AC2、()年,电子管出现,从而开创了电子技术之先河。
A:1904B:1914C:1905D:1915正确答案:19043、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 ),因电气性能和控制性能优越,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A:晶闸管B:GTOC:GTRD:IGBT正确答案:晶闸管4、一般认为,电力电子学的诞生是以( )的发明为标志。
A:IGBTB:晶闸管C:GTRD:GTO正确答案:晶闸管5、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A:向容量更大和更小的两个方向发展B:向集成化方向发展C: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正确答案:向容量更大和更小的两个方向发展,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6、电力电子器件按照驱动信号分类,可分为()A:电流驱动型B:电压驱动型C:混合型正确答案:电流驱动型,电压驱动型7、电力电子器件按照器件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分为( )。
A:单极型器件B:双极型器件C:复合型器件正确答案:单极型器件,双极型器件,复合型器件8、电力电子器件按照其控制器通断的能力分为()器件。
A:半控型B:全控型C:不控型正确答案:半控型,全控型,不控型9、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组成。
A:控制电路B:驱动电路C:电力电子器件D:保护电路正确答案: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电力电子器件,保护电路第二章单元测试1、晶闸管稳定导通的条件()A:晶闸管阳极电流大于晶闸管的擎住电流B:晶闸管阳极电流小于晶闸管的擎住电流C:晶闸管阳极电流大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D:晶闸管阳极电流小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正确答案:晶闸管阳极电流大于晶闸管的擎住电流2、已经导通的晶闸管的可被关断的条件是流过晶闸管的电流()A:减小至维持电流以下B:减小至擎住电流以下C:减小至门极触发电流以下D:减小至5A以下正确答案:减小至维持电流以下3、为限制功率晶体管的饱和深度,减少存储时间,桓流驱动电路经常采用()A:du/dt抑制电路B:抗饱和电路C:di/dt抑制电路D:吸收电路正确答案:抗饱和电路4、IGBT是一个复合型的器件,它是()A:GTR驱动的MOSFETB:MOSFET驱动的GTRC:MOSFET驱动的晶闸管D:MOSFET驱动的GTO正确答案:MOSFET驱动的GTR5、晶闸管触发电路中,若改变()的大小,则输出脉冲产生相位移动,达到移相控制的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27d7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4.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一、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来进行电能的变换、控制和调节的技术领域。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件将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1. 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1.1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1.2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3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1.4 MOSFET的工作原理1.5 IGBT的工作原理2. 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参数2.1 二极管的特性参数2.2 可控硅的特性参数2.3 晶闸管的特性参数2.4 MOSFET的特性参数2.5 IGBT的特性参数三、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1. 二极管1.1 整流二极管1.2 快恢复二极管1.3 肖特基二极管2. 可控硅2.1 半控型可控硅2.2 全控型可控硅2.3 可关断可控硅3. 晶闸管3.1 双向晶闸管3.2 单向晶闸管3.3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4. MOSFET4.1 N沟道MOSFET4.2 P沟道MOSFET5. IGBT5.1 IGB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2 IGBT的优点与应用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交流电压控制1.1 交流电压调制技术1.2 交流电压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2. 直流电压控制2.1 直流电压调制技术2.2 直流电压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3. 电力变换与调节3.1 交流-直流变换技术3.2 直流-交流变换技术3.3 直流-直流变换技术4. 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与故障诊断4.1 电力电子器件的热保护4.2 电力电子器件的过流保护4.3 电力电子器件的过压保护4.4 电力电子器件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五、总结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希望本课件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IGBT工作原理
![IGBT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ed66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5.png)
IGBT工作原理概述: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高压、高电流功率开关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IGBT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模式和特性分析。
一、结构:IGBT由PNP型晶体管和NPN型晶体管组成,两个晶体管共享一个N型区域,中间被一个绝缘层隔开。
晶体管的结构使得IGBT既具有MOSFET的高输入电阻特性,又具有Bipolar Transistor的高电流承载能力。
二、工作模式:1. 关断状态:IGBT的控制极(Gate)施加负电压,使得P型区域与N型区域之间形成反向偏置,导致晶体管的PN结截断,IGBT处于关断状态。
2. 开通状态:IGBT的控制极施加正电压,形成正向偏置,使得P型区域与N型区域之间形成导通通道。
此时,通过控制极的电流可以控制IGBT的导通和截断。
三、工作原理:1. 开通过程:当控制极施加正电压时,形成正向偏置,P型区域的空穴和N型区域的电子会相互扩散并重新组合,形成导通通道。
同时,由于控制极的电流非常小,所以可以忽略控制极的电流对导通过程的影响。
因此,IGBT的导通主要由两个PN结之间的电压来决定。
2. 关断过程:当控制极施加负电压时,形成反向偏置,导致PN结截断。
此时,由于控制极的电流非常小,所以可以忽略控制极的电流对截断过程的影响。
因此,IGBT的截断主要由两个PN结之间的电压来决定。
四、特性分析:1. 低开通电压降:IGBT的开通电压降(VCEsat)非常低,通常在1-2V之间。
这意味着在导通状态下,IGBT可以承受较低的功耗。
2. 高电流承载能力:由于IGBT具有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电流承载能力。
普通来说,IGBT的电流承载能力可达几百安培至几千安培。
3. 快速开关速度:IGBT的开关速度较快,通常在数十纳秒至几微秒之间。
这使得IGBT在高频率应用中具有优势。
4. 温度敏感性:IGBT的导通电压降和截断电压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a06887ec3a87c24028c4aa.png)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2.2 电力电子器件基础
1.PN结的形成
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常温下,本征 半导体可以激发出少量的自由电子,并出现相应数量的空穴,这两种不同极 性的带电粒子统称为载流子。 用适当的方法在本征半导体内掺入微量的杂质,会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因掺入杂质化合价的不同, 杂质半导体分为电子型(N型)半导体和空穴型(P型)半导体两类。 N型半导体的杂质为五价元素,在半导体晶体中能给出一个多余的电子, 故N型半导体内自由电子数远大于空穴数,则自由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简 称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而P型半导体中的杂质为三 价元素,能在半导体晶体中接受电子,使晶体中产生空穴,即P型半导体中 的空穴数远大于自由电子数,则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称为少数载 流子。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2.2.2电力电子器件的封装
图2-2是电力电子器件几种常见的封装形式
TO-220
TO-247
SOT-227
TO-64
TO-209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2.3 功率二极管
功率二极管(Power Diode) 属于不可控电力电子器件,是20世 纪最早获得应用的电力电子器件, 它在整流、逆变等领域都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基于导电机理和结构的 不同,二极管可分为结型二极管和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是半导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 臵时表现为低阻态,形成正向电流, 称为正向导通;而反向偏臵时表现 为高阻态,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称 为反向截止。
电
电力电子技术 第2章 习题及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 第2章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f83e4e009581b6bd9eb52.png)
第2章习题(2)第1部分:填空题1. GTO的多元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2. GTO的开通控制方式与晶闸管相似,但是可以通过在门极施加负的脉冲电流使其关断。
3. GTO导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一样,只是导通时饱和程度较浅,导通时管压降增大。
4. GTO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与门极负脉冲电流最大值I GM之比称为电流关断增益, 该值一般很小,只有5 左右,这是GTO的一个主要缺点。
5. GTR导通的条件是:集电极承受正电压(NPN型)且基极施加驱动电流。
6.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GTR工作在开关状态, 在开关过程中,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过渡时,要经过放大区。
7. 电力MOSFET导通的条件是:漏源极间加正电源且在栅源极间加正电压U GS,且大于开启电压。
8. 电力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截止区、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放大区、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放大区。
9.电力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
10.IGBT是由MOSFET 和GTR 两类器件取长补短结合而成的复合器件。
11.IGBT导通的条件是:集射极间加正电源且u GE大于开启电压U GE(th)。
12. IGBT的输出特性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阻断区、有源区和饱和区。
IGBT的开关过程,是在阻断区和饱和区之间切换。
13.IGCT由IGBT 和GTO 两类器件结合而成的复合器件,目前正在与IGBT等新型器件激烈竞争,试图最终取代GTO 在大功率场合的位置。
14.将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在一个模块中,称为功率模块。
15.与单管器件相比,功率模块的优点是:可缩小装置体积、减小线路电感。
16.功率集成电路将功率器件与逻辑、控制、保护、传感、检测、自诊断等信息电子电路制作在同一芯片上。
17.功率集成电路实现了电能和信息的集成,成为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接口。
第二章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
![第二章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5d37d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3.png)
3.特点
高频,容量大 反向耐压低(必须反接二极管) 模块化 驱动和保护有专用芯片
其他电力电子器件
MCT——MOS控制晶闸管 SIT——静电感应晶体管 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
1.单管GTR
单管GTR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晶体管相同 作为大功率开关管应用时,GTR工作在截止和导
通两种状态。 主要特性是耐压高、电流大、开关特性好
2.达林顿GTR
单管 GTR的电流增益低,将给基极驱动电 路造成负担。达林顿结构是提高电流增益 一种有效方式。
达林顿结构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管复合而成, 可以是PNP型也可以是NPN型,其性质由 驱动管来决定
安全工作区
防止二次击穿,采用保护电路,同时考虑 器件的安全裕量,尽量使GTR工作在安全工作 区。
4.特点
全控型,电流控制型 二次击穿(工作时要防止) 中大容量,开关频率较低
第三节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S G
N+ P N+
N+ P N+
沟道
N-
N+
D
D
D
G: 栅极
D: 漏极
G
G
第二节 GTR——电力晶体管
➢ 电力晶体管GTR (Giant Transistor,巨型晶体管) ➢ 耐 高 电 压 、 大 电 流 的 双 极 结 型 晶 体 管 (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 英 文 有 时 候 也 称 为 Power BJT ➢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范围内,GTR与BJT这两个名称等效。 应用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小功率范围内取代晶闸管, 但目前又大多被IGBT和电力MOSFET取代
igbt课件
![igb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852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d.png)
igbt课件IGBT课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集大功率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优点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它在现代电力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变频器、电动车控制器、电力传输系统等。
IGBT课件是一种教学资料,用于介绍和讲解IGBT的原理、结构、特性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IGBT课件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电子器件。
一、IGBT的原理和结构IGBT是一种三端器件,由NPN型双极型晶体管和P型MOSFET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控制电流的导通和截止。
在导通状态下,IGBT具有低电压降和高电流承载能力;在截止状态下,它具有高电压隔离能力。
IGBT的结构复杂,包括N型衬底、P型基区、N型漏极、P型栅极等部分。
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这些结构,可以实现IGBT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二、IGBT的特性和优势IGBT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优势,使其成为现代功率电子领域中的主要选择。
首先,IGBT具有高开关速度和低开关损耗,可以实现高频率的开关操作。
其次,IGBT的导通压降较低,可以减少能量损耗和发热。
此外,IGBT还具有较高的电流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温度范围,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作。
这些特性和优势使得IGBT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IGBT的应用领域IGBT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IGBT被用于变频器、电机驱动器、电力传输系统等设备中,用于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控制。
在交通领域,IGBT被应用于电动车控制器、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等,提高了交通工具的能效和可靠性。
此外,IGBT还被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中,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IGBT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IGBT课件的教学意义IGBT课件是一种教学资料,用于向学生介绍和讲解IGBT的相关知识。
最新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IGBTppt课件PPT
![最新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IGBT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0931c94431b90d6c85c7e9.png)
IGBT在关断的过程中会产生动态的擎住效应。动态擎住 所允许的漏极电流比静态擎住时还要小,因此,制造厂家所规 定的IDM值是按动态擎住所允许的最大漏极电流而确定的。
动态过程中擎住现象的产生主要由重加dv/dt来决定,此外 还受漏极电流IDM以及结温Tj等因素的影响。
4.开关时间与漏极电流、门极电阻、结温等参数的关系:
5.开关损耗与温度和漏极电流关系
(三)擎住效应
IGBT的锁定现象又称擎住效应。IGBT复合器件内有一个 寄生晶闸管存在,它由PNP利NPN两个晶体管组成。在NPN晶 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有一个体区电阻Rbr,在该电阻上, P型体区的横向空穴流会产生一定压降。对J3结来说相当于加 一个正偏置电压。在规定的漏极电流范围内,这个正偏压不大, NPN晶体管不起作用。当漏极电流人到—定程度时,这个正偏 量电压足以使NPN晶体管导通,进而使寄生晶闸管开通、门极 失去控制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擎住效应。IGBT发生擎住效应后。 漏极电流增大造成过高的功耗,最后导致器件损坏。
(2)用低内阻的驱动源对门极电容充放电.以保证门极控制电压VGS 有足够陡峭的前后沿,使IGBT的开关损耗尽量小。另外IGBT开通 后,门极驱动源应提供足够的功率使IGBT不致退出饱和而损坏。
(3)门极电路中的正偏压应为+12~+15V;负偏压应为-2~-10V。
(4)IGBT多用于高压场合,故驱动电路应与整个控制电路在电位上 严格隔离。
门极换流晶闸管GCT是基于GTO结构的一种新型电力半 导体器件,它不仅有与GTO相同的高阻断能力和低通态压降, 而且有与IGBT相同的开关性能,即它是GTO和IGBT相互取
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王兆安,刘进军)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王兆安,刘进军)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6bf3a8f121dd36a32d8263.png)
-
V
+ + + + + + n +
p -
-
+
+
Wo W
17/89
2.2.1 PN结与电力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基本原理——PN结的单向导电性 ◆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时,在外电路上则 形成自P区流入而从N区流出的电流,称为正向电流IF, 这就是PN结的正向导通状态。 ◆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反向偏置)时,反向偏置的 PN结表现为高阻态,几乎没有电流流过,被称为反向截 止状态。 ◆ PN结具有一定的反向耐压能力,但当施加的反向电压 过大,反向电流将会急剧增大,破坏PN结反向偏置为截 止的工作状态,这就叫反向击穿。 ☞按照机理不同有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两种形式 。 ☞反向击穿发生时,采取了措施将反向电流限制在一 定范围内,PN结仍可恢复原来的状态。 ☞否则PN结因过热而烧毁,这就是热击穿。
u i UFP
iF
u
2V 0
F
t fr
b) 零偏置转换为正向偏置
t
图2-6 电力二极管的动态过程波形
22/89
2.2.3 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正向平均电流IF(AV) ◆指电力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在指定的管壳温度(简称 壳温,用TC表示)和散热条件下,其允许流过的最大工 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 IF(AV)是按照电流的发热效应来定义的,使用时应按有 效值相等的原则来选取电流定额,并应留有一定的裕量。 ■正向压降UF ◆指电力二极管在指定温度下,流过某一指定的稳态正 向电流时对应的正向压降。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指对电力二极管所能重复施加的反向最高峰值电压。
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一般都远大于处理信息的电
电力电子技术_第2章_器件5_IGBT讲解
![电力电子技术_第2章_器件5_IGBT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65591a2e53a580216fcfe69.png)
正向阻断区
b)
IGBT的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
a) 转移特性 b) 输出特性
UGE(th) UFM UCE
• 当UCE<0时,IGBT处于方向阻断工作状态,在系统运行 中,IGBT处于开关状态,因而在正向阻断区和饱和区之
间来回转换。
1-8
IGBT的动态特性:开通特性
IGBT的开通过程:与MOSFET的相似。
驱动原理与电力MOSFET基本相同,场控器件,通断 由栅射极电压uGE决定。
导通:u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时,MOSFET内形 成沟道,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IGBT导通。 通态压降:电导调制效应使电阻RN减小,使通态压 G 降减小。
关断:栅射极间施加反压或不加信号时,MOSFET 内的沟道消失,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IGBT 关断。
开 通 延 迟 时 间 td(on) : 10% uGE 到 10% iC幅值时间。
电流上升时间tr:10% iC幅值上升到 90% iC幅值时间。
集射电压下降时间tfv :uCE的下降 过程分为tfv1和tfv2两段。
tfv1——IGBT中MOSFET单独工作的 电压下降过程,该过程uGE保持不变, 即处于米勒平台;
12500 400 (50 0.27 50)
12.8s
Pswon
1 [Vcc I0 T2
t 21
I
0
(Vcc
Vceon 2
t32
Vceont32 )] 1.4W
Pswoff
1 T
{I
0
(Vcc
Vceon 2
t65
Vceont65 )
Vcc
IGBT 可在近200度下连续运行。导通时,MOS段的N通道 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Q2的射基结具有负温度系数,总通 态压降受温度影响非常小。
《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1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2
![《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1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ac7705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3.png)
《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章电力电子技术(第1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二章电力电子技术(第1节)学习时间: 2015年11月23日--11月29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电力电子技术第1节中的晶闸管的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保护,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晶闸管的驱动,掌握功率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安全工作区,掌握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擎住效应和安全工作区,掌握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过压、过流保护。
第一节功率半导体器件2.1.6 晶闸管的驱动1.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要求:1)触发脉冲信号应有一定的功率和宽度。
2)为使并联晶闸管元件能同时导通,触发电路应能产生强触发脉冲。
3)触发脉冲的同步及移相范围。
4)隔离输出方式及抗干扰能力。
2.常见的触发电路图3-12为常见的触发电路。
它由2个晶体管构成放大环节、脉冲变压器以及附属电路构成脉冲输出环节组成。
当2个晶体管导通时,脉冲变压器副边向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输出脉冲。
脉冲变压器实现了触发电路和主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
脉冲变压器原边并接的电阻和二极管是为了脉冲变压器释放能量而设的。
2.1.7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电压控制半导体元件,其特点是控制极静态内阻极高、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合高频化的电力电子装置。
但由于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小功率的电力电子装置。
1.结构与工作原理(1)结构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根据栅源极电压与导电沟道出现的关系可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一般为N沟道增强型。
从结构上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与小功率的MOS管有比较大的差别。
图3-13给出了具有垂直导电双扩散MOS结构的VD-MOSFET单元的结构图及电路符号。
(2)工作原理如图3-13 所示,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三个极分别为栅极G、漏极D和源极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解决挚 住效应
改善饱和压降和开 关特性:N+缓冲 层、P+层浓度、 厚度最佳化、新 寿命控制,饱和 压降、下降时间 微细化工艺 均降低了30%以 上。
有选择的寿命控制,饱 和压降和关断时间 下降到1.5V/0.1ms。
沟槽技术
19
2.5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2.5.1 MOS控制晶闸管MCT 2.5.2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 2.5.3 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 2.5.4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2.5.5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电力 电子器件
11
2.4.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的主要参数 ◆前面提到的各参数。 ◆最大集射极间电压UCES ☞由器件内部的PNP晶体管所能承受的击穿 电压所确定的。 ◆最大集电极电流 ☞包括额定直流电流IC和1ms脉宽最大电流ICP。 ◆最大集电极功耗PCM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允许的最大耗散功率。
12
正向电流密度(A/sp.cm)
1000
IGBT
100 10 1 0.1 0 1 2
300V 600V 1200V 300V 600V 1200V
MOSFET
正向压降(V) 16
3
温度特性
功率MOSFET 导通时温升沟道电阻速增,200度时可达室温时的3倍。考 虑温升必须降电流定额使用。 IGBT 可在近200度下连续运行。导通时,MOS段的N通 道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Q2的射基结具有负温度系数,总 通态压降受温度影响非常小。
13
IGBT_5SNS 0300U120100
主要参数: • VCES 1200V • IC(DC) 300A • Tc(OP) -40~125oC • VCESAT IC300A ,VGE15V: 1.9V 25oC,2.1V125oC
• tdon IC300A Vcc600V 25oC 150ns 125oC 180ns • tfon 80ns tdoff 25oC 770ns 125oC 750ns • tfon 70ns
7
(b)
图2-24 IGBT的转 移特性和输出特性 b) 输出特性
IGBT的动态特性:开通特性
IGBT 的开通过程:与 MOSFET 的相似。
开 通 延 迟 时 间 td(on) : 10% uGE 到 10% iC幅值时间。 电流上升时间 tr : 10% iC 幅值上升 到90% iC幅值时间。 集射电压下降时间 tfv : uCE 的下降 过程分为tfv1和tfv2两段。
+ ID RN VJ1 - + + IDRon E b)
C IC
通态压降:电导调制效应使电阻 RN 减小,使通
态压降减小。
G
关断:栅射极间施加反压或不加信号时,
MOSFET 内的沟道消失,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
切断,IGBT关断。
5
2.4.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的基本特性
◆静态特性
☞转移特性 √描述的是集电极电流IC 与栅射电压UGE之间的关系。 √ 开 启 电 压 UGE(th) 是
2.4.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GTR和GTO的特点——双极型,电流驱动,有电导调制效应, 通流能力很强,开关速度较低,所需驱动功率大,驱动电路复杂。 MOSFET 的特点—— 单极型,电压驱动,开关速度快,输入阻 抗高,热稳定性好,所需驱动功率小而且驱动电路简单。但高压器 件导通电阻较大,通流能力受限。由于MOS器件发展遇到了提高电 压与降低导通电阻、降低损耗的尖锐矛盾,RCA、GE、MOTLOLA 公司在80年代初期几乎同时研制出了IGBT。
Vce 0
Vcc 3 45 tr
6
tdoff
+ u g Vceon t -
t doff 400ns, t 65 500ns
t86 10t 76 47.5ns t on T / 2 (t don t 21 t r ) t doff
Pon Vceon I 0t on / T 5.12W
Psw on Psw off
12500 400 (50 0.27 50) 12.8s I0 Vcc Vceon 1 [Vcc t 21 I 0 ( t 32 Vceont 32 )] 1.4W T 2 2 Vcc Vceon I0 1 {I 0 ( t 65 Vceont 65 ) Vcc t 86 ) 15.4W T 2 2
1-17
IGBT功耗的计算
ug 0 ic 0 01 tdon
on
2
12.5
off
I0 7
t 25 t 8
Vcc
Vcc 350 V , I 0 4 A, t don 50ns, t r 50ns
t 21 0.27ns Vceon 2.5V
c e
U g 1,[0,0.5T பைடு நூலகம், T 25s
20
2.5.1 MOS控制晶闸管MCT
■MCT(MOS Controlled Thyristor)是将MOSFET与晶 闸管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器件。
T 2.3 rDSon (T ) rDSon (25 C )( ) 300
O
开关特性
开通特性二者等同。 关断时IGBT漂移区电荷仅靠复合移除缓慢,电流拖尾过程 长,而MOSFET为多子载流,无存储电荷移除反向恢复过 程,关断时间远远短于IGBT。IGBT关断拖尾时间随温升增 涨。 IGBT适于高压低开关频率,功率MOS管则相反
G
+ ID RN VJ1 - + + IDRon E
C IC
tfv1——IGBT中MOSFET单独工作的 电压下降过程,该过程uGE保持不变, 即处于米勒平台;
tfv2——MOSFET 和 PNP 晶体管同时 工作的电压下降过程,由于uCE下降 时 MOSFET 栅 漏 电 容 增 加 , 而 且 PNP 管由放大到转入饱和需要时间, 所以 tfv2 过程变缓。只有 tfv2 结束时, IGBT才进入饱和状态。
+ ID RN VJ1 + + IDRon E C IC C G
G
3
IGBT的结构
IGBT比VDMOSFET多一层P+注入区,IGBT导通时P+ 往 N- 漂移区发射电子,对漂移区电阻率进行调制(电导调 制 效 应 ) , 使 IGBT 具 备 较 大的 通 流 能 力 , 解 决 电 力 MOSFTE中追求高耐压与低通态电阻之间的矛盾。
8
IGBT的动态特性:关断特性
IGBT 的关断过程:与 MOSFET 的相似。
关 断 延 迟 时 间 td(off) : 90% uGE 到 10% uCE幅值时间。 集射电压上升时间trv : uGE电压不 变。 集电极电流下降时间tfi:90% iCM幅 值下降到 10% iCM 幅值时间。下降 过程分为tfi1和tfi2两段。 tfi1——IGBT 中 MOSFET 关断过程, 电流下降速度较快。 tfi2——PNP 晶 体 管 关 断 过 程 , MOSFET已经关断,IGBT无反压, N 基区少子复合缓慢,造成集电极 电流下降较慢。该时间段电流成为: 拖 尾 电 流 。 ( 可 以 GTR 降 低 饱 和 程度来提高速度,但损耗增加)
2.4.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 IGBT的安全工作区 ☞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Forward Biased Safe Operating Area——FBSOA) √根据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射极间电压和 最大集电极功耗确定。 ☞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Reverse Biased Safe Operating Area——RBSOA) √根据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射极间电压和 最大允许电压上升率dUCE/dt。
耐压增加,管开通损耗显著增加;开关 15 时间也明显增加
功率MOSFET与IGBT的比较
导通压降
功率MOSFET沟道电阻 随击穿电压增加迅速增 加,高压管导通压降显 著大于低压管。 IGBT中通态压降 MOSFET段仅占总压降 很小份额,晶体管段电 导调制效应使通态压降 随耐压增涨较小。
两类器件取长补短结合而成的复合器件—Bi-MOS器件 绝 缘 栅 双 极 晶 体 管 ( 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GTR和MOSFET复合,结合二者的优点 。1986年投入市场, 是中小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主导器件。继续提高电压和电流容 1 量,以期再取代GTO的地位。
9
2.4.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的特性和参数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开关速度高,开关损耗小。 ☞在相同电压和电流定额的情况下,IGBT的安全工
作区比GTR大,而且具有耐脉冲电流冲击的能力。
☞通态压降比VDMOSFET低,特别是在电流较大的 区域。
☞输入阻抗高,其输入特性与电力MOSFET类似。
开关损耗= Pswon Pswoff 16.8W
总损耗P 21.9W
1-18
IGBT的技术发展
第6代IGBT模块通过改进CSTBT TM 的元胞结构,在确保安全工作区 的前提下降低了通态电阻。同时,模块里搭载了新开发的具有较低的 通态压降的续流二极管。通过这些措施,在变频运行时新产品的功耗 比传统产品 降低约20%。
发射极栅极 G E N+ N+ N+ N+ P P J3 J2 N N+ J1 P+ C 集电极 a) C IC
漂移区 缓冲区 G 注入区
+ V J1 ID RN - + + IDRon E b) 4
IGBT的工作原理
驱动原理与电力MOSFET基本相同,场控器件,通 断由栅射极电压uGE决定。 导通:uGE 大于开启电压 UGE(th) 时,MOSFET 内 形成沟道,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IGBT 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