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官方Wifi Display协议介绍

合集下载

WIFI display介绍

WIFI display介绍

WIFI display 连接示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pec ◆ ◆ ◆ ◆ ◆ ◆ ◆ ◆
VGA video output interface Stereo Audio output up to 1024x768 resolution supported 802.11 standard 2.4G WiFi Can extend up to 20m wirelessly LED indicators for power and link status Power: 5V1A mini USB connector Size :70(L)*54(W)mm
WIfi display
- - 无线 VGA 影音接收器 此款 wifi display 无线影音方案是基于无线高清视频影音方案基础上开发而来,Wifi display 接收 盒利用 WiFi Module 将影音数据收集后进行数字数据的解压缩后再进行影音数据解码,最终将 音频和视频输出给电视机。这一方案沿用 PC2TV 的理念,可将 PC / NOTEBOOK 的画面通过 wifi 无线投屏到电视机或者投影机上,分辨率可达 1024*768,传输距离可达 20 米,适用于家庭、 会议室等场所。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WIFI(无线保真)协议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用于在局域网内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本协议详细描述了WIFI协议的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安全性以及使用方法,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WIFI协议。

二、协议概述1. 定义:WIFI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2. 特点:a. 无线性:WIFI协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免去了传统有线网络的限制,使得设备可以无线连接。

b. 高速性:WIFI协议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c. 灵活性:WIFI协议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等。

d. 兼容性:WIFI协议兼容不同厂商的设备,使得不同品牌的设备可以互相连接和通信。

三、技术规范1. IEEE 802.11标准:a. IEEE 802.11a:使用5GHz频段,最大传输速率达到54Mbps。

b. IEEE 802.11b:使用2.4GHz频段,最大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c. IEEE 802.11g:使用2.4GHz频段,最大传输速率达到54Mbps。

d. IEEE 802.11n:使用2.4GHz和5GHz频段,最大传输速率达到600Mbps。

e. IEEE 802.11ac:使用5GHz频段,最大传输速率达到6.93Gbps。

2. WIFI频段:a. 2.4GHz频段:适用于较短距离和低速传输的场景,如家庭和小型办公室。

b. 5GHz频段:适用于较长距离和高速传输的场景,如大型办公室和公共场所。

3. WIFI安全性:a.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使用40位或104位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安全性较低。

b.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使用预共享密钥(PSK)或802.1X认证进行数据加密,提供较高的安全性。

c. WPA2:是WPA的升级版本,采用更强的加密算法,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一、背景介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WIFI(Wireless Fidelity)作为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

为了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制定了WIFI协议。

本协议旨在详细解释WIFI协议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确保WIFI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顺畅和安全。

通过规范WIFI协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使不同厂商生产的WIFI设备之间能够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三、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WIFI技术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四、协议内容1. 硬件要求a. WIFI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无线通信标准,如IEEE 802.11系列标准。

b. WIFI设备应具备必要的无线通信功能,如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

c. WIFI设备应支持至少一种常用的无线加密方式,如WPA2-PSK。

2. 软件要求a. WIFI设备应搭载适当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以支持无线通信功能。

b. WIFI设备应支持常用的无线网络配置和管理功能,如SSID设置、密码设置等。

c.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信号强度的自动调节功能,以提供稳定的无线连接。

3. 无线网络配置a.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网络的自动配置功能,如通过DHCP获取IP地址。

b. WIFI设备应支持手动配置无线网络的功能,如手动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等。

4. 无线安全性a.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网络的加密功能,如WPA2-PSK。

b. WIFI设备应支持访问控制功能,如MAC地址过滤。

c. WIFI设备应支持定期更改无线网络密码的功能,以提高安全性。

5. 无线网络管理a.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网络的远程管理功能,如通过Web界面进行配置和管理。

b.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网络的带宽限制功能,以确保公平使用和提高网络性能。

c. WIFI设备应支持无线网络的访问日志记录功能,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安全审计。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1. 引言WiFi(无线保真)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

WiFi协议是指用于规定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协议集合,它定义了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包括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对WiFi协议进行详细解析。

2. WiFi协议的组成WiFi协议由多个子协议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物理层(PHY)物理层是WiFi协议的最底层,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传输。

常见的WiFi 物理层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频段、调制方式和传输速率。

2.2. 数据链路层(MAC)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帧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并提供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主要基于IEEE 802.11协议,定义了WiFi网络中的MAC帧格式、帧的传输方式和访问控制等规则。

2.3. 网络层(IP)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并进行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网络层主要基于IP协议,使用IP地址对数据包进行寻址和路由选择。

2.4. 传输层(TCP/UDP)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段重组等功能。

WiFi协议中的传输层主要基于TCP和UDP协议,它们分别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和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2.5. 应用层应用层负责提供特定应用的数据交互功能,包括HTTP、FTP、SMTP等常见的应用协议。

WiFi协议并未定义特定的应用层协议,而是提供了网络连接的基础,供上层应用使用。

3. 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WiFi网络的建立当WiFi设备启动时,它会主动搜索附近的WiFi网络,并获取到可用的网络列表。

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网络进行连接,并输入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协议名称: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WIFI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协议,用于在有线网络不便使用或者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本协议旨在详细解释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以促进WIF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

WIFI 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最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

WIFI协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实现了无线网络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共享文件和资源。

三、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1.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无线接入点是WIFI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管理无线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它通过无线电波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输到有线网络或者互联网。

2.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它们通过内置的WIFI 模块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

无线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无线网络,选择一个合适的无线接入点进行连接。

3.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是无线网络的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无线网络。

无线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SSID列表来找到可用的无线网络,并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连接。

4. 认证和加密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WIFI协议支持多种认证和加密方式,如WEP、WPA、WPA2等。

认证和加密过程确保惟独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无线网络,同时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数据传输一旦无线设备成功连接到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就可以开始。

WIFI协议使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技术来协调多个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避免冲突和数据丢失。

四、WIFI协议的技术规范1. IEEE 802.11标准WIFI协议基于IEEE 802.11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规范。

WifiDisplay测试

WifiDisplay测试
2.Sink : A device that is capable of receiving and rendering multimedia content 能接受多媒体内容并将其呈现的设备
3.Session: 一个WFD在传输和接收设备之间连接 4.TDLS(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一项802.11协议,在两个连接到同一个Ap的客户端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连接, 5.wifi direct:
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的技术,需要一台设备作为组织者建立 一 个类似ap功能的网络,其他设备可以搜索到并用wifi连接上
1.2、WIFIDISPLAY认证要求
WiFi Miracast : 基于WiFi Display 协议规范 Connectivity : WiFi Certified n Device-to-Device connectivity : WiFi Direct + TDLS(optional) Security : WPA2 Quality of sevices :(QoS) Battery life : WMM Power Save //节能控制 Ease of installation : WiFi Protected Setup
音频 23 LPCM (非压缩音频数字化技术)modes 44.1/48/96/192 KHz; 16/20/24-bit, 2-8 channels
4 AAC modes
7 E-AC3 (Dolby Digital) modes
3 DTS modes • The only mandatory codec is LPCM16-48-2
性能测试
长时间播放视频、玩游戏
压力测试

WiFi Display

WiFi Display
WiFi Display
目录
一、WiFi Display简介
二、WiFi Display特点 三、WiFi Display的原理及连接过程
四、WiFi Display测试点
WiFi Display简介
专业的说,Wi-Fi Display是一种实现智能手机/笔记本和电视/显示器可以无 线连接的技术。该标准由WiFi无线产业联盟制定。由于3D视频很耗带宽, 如果不压缩就会迟滞,Wi-Fi Display技术可以将延迟时间降到百分之一毫秒 以下,因此可以压缩3D视频,从而通过Wi-Fi传输。
WiFi Display连接过程
4.Wifi connection setup
使用wifi direct和tdls技术,建立wfd基础线路 将设备建立TCP连接,并创建一个控制端口来建立和维护session,该端口跑的协议是 RTSP 5.Displa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参数协定,决定需要使用的最佳参数,包括音视频解码率,分辨率,信道负载等等
在传输流头部用MPEG2-TS格式打包,并封装RTP、UDP、IP报头 10.Payload control capability 在数据流建立之后,需要有控制管道负载的能力,包含以下功能: 时间同步 :如果有2个sink设备,二者音视频必须同步,实现保真
WiFi Display连接过程
11.Display Session Teardown
设备
1.Source:支持WFD的手机 2.Sink:Chromecast,电视
操作步骤
1.把Chromecast插入电视HDMI接口 2.手机下载Google home,按照提示设置chromecast 3.打开settings ->device connection ->connection preferences ->cast 选择设备进行连接。也可以在支持cast的 应用中(eg.Album)点击右上角cast的图标进行WFD。

wifi协议详细解读

wifi协议详细解读

WIFI协议详解802.11帧的三种类型:管理帧:负责监督,主要用来加入或退出无线网络,以及处理基站之间连接的转移事宜。

控制帧:与数据帧搭配使用,负责区域的清空、信道的取得以及载波监听的维护,并于收到数据时予以正面的应答,借此促进工作站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帧:好比 802.11 的驮马,负责在工作站之间传输数据。

1、管理帧(Beacon(信标)帧)(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帧)(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帧)(ATIM帧)(Disassociation(解除关联)与Deauthentication(解除认证)帧)(Association Request(关联请求)帧)(Reassociation Request(重新关联请求)帧)(Authentication(身份认证)帧)1. 帧控制结构(Frame Control)1) Protocol Version: (协议版本)通常为02) Type: 帧类型,管理帧: 003) Subtype: 进一步判断帧的子类型3.1) Beacon(信标)帧3.2) 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帧3.3) 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帧3.4) ATIM帧3.5) Disassociation(解除关联)3.6) Deauthentication(解除认证)帧3.7) Association Request(关联请求)帧3.8) Reassociation Request(重新关联请求)帧3.9) Authentication(身份认证)帧4) To DS: 表明该帧是否是BSS向DS发送的帧5) From DS: 表明该帧是否是DS向BSS发送的帧6) More Fragment: 用于说明长帧被分段的情况,是否还有其它的帧,如果有则该值设置为17) Retry(重传域): 表示该分段是先前传输分段的重发帧。

2011官方Wifi_Direct协议介绍

2011官方Wifi_Direct协议介绍
•al component of a P2P Group
– Capable of either an infrastructure or a P2P connection – Can always connect with another P2P Device – Supports both P2P Group Owner and P2P Client roles – Negotiates P2P Group Ownership with other P2P Devices – Must be Wi-Fi CERTIFIED™ for Wi-Fi Protected Setup™ – Must be Wi-Fi CERTIFIED™ for WMM®
– The same gold-standard Wi-Fi capabilities as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 • • • • • • Full, robust WPA2™security using AES Typical Wi-Fi data rates (up to 802.11n) Typical Wi-Fi range Support for 2.4GHz and 5GHz devices Simple, secure device authentication and enrollment via Wi-Fi Protected Setup™ (WPS) Excellent co-existence with neighboring networks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Wi-Fi CERTIFIED™ devices
• Note : Legacy devices may only function as clients in a P2P Group. They see P2P Group Owners as APs.

WiDi(IntelWirelessDisplay)无线高清技术

WiDi(IntelWirelessDisplay)无线高清技术

WiDi(IntelWirelessDisplay)无线高清技术WIDIWiDi(Intel WirelessDisplay)全称为无线高清技术,它是通过WiFi信号来实现电脑和显示设备的无线连接。

在英特尔发布Capella移动平台之后,WiDi技术就已经能够运用在相关产品之中。

在IT领域,支持无线传输的设备非常多,比如说无线键鼠、无线网卡、无线耳机等,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无线设备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只需搭载英特尔Centrino Advanced-N 6200/6300/1000的无线网卡就能够通过无线接收适配器和显示设备进行无线连接。

WiDi硬件要求除了需要配置英特尔Centrino Advanced-N 6200/6300/1000的无线网卡之外,实现WiDi还需要电脑内置Windows 7操作系统。

由于WiDi目前能够支持标清的视频传输(即将发布的SandyBridge平台能够支持高清),所以显示端最好配有HDMI这样的数字视频传输接口,这样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

WiDi系统环境的搭建WiDi的实现原理是笔记本首先通过无线网卡发出无线信号,然后电视端会有一个无线接收装置来接受WiFi信号,无线接收装置在通过HDMI或者A/V线缆把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上。

无线显示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会议室进行PPT演示时,用户不必再为布置繁杂的视频线缆而发愁。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即便用户把电脑放在卧室,他也可以在客厅的液晶电视上欣赏到高清视频。

·WiDi2.0有何不同?随着英特尔SandyBridge新平台和英特尔二代酷睿i处理器的广泛应用,相应的新技术有全面升级。

目前新平台下的WirelessDisplay 技术也进行了新版本的更新,正式升级到了WiDi 2.0。

无线WiDi2.0高清显示技术相比较于之前的WiDi 1.0,无线WiDi 2.0高清显示技术给了使用者更多的空间,同时基于英特尔高清显卡技术的帮助,带来了无限的画面感受,解放了眼睛局限在笔记本方寸之间的束缚,也扩大了以前因为通过传输线连接电视和投影仪的有限活动半径。

AndroidWiFiDisplay(Miracast)介绍

AndroidWiFiDisplay(Miracast)介绍

AndroidWiFiDisplay(Miracast)介绍————————————————————————————————作者:————————————————————————————————日期:2Android Wi-Fi Display(Miracast)介绍来源:/innost/article/details/84746832012年11月中旬,Google发布了Android 4.2。

虽然它和Android 4.1同属Jelly Bean系列,但却添加了很多新的功能。

其中,在显示部分,Android 4.2在Project Butter基础上再接再厉,新增了对Wi-Fi Display功能的支持。

由此也导致整个显示架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首先介绍Wi-Fi Display的背景知识,然后再结合代码对Android 4.2中Wi-Fi Display的实现进行介绍。

一背景知识介绍Wi-Fi Display经常和Miracast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Miracast是Wi-Fi联盟(Wi-Fi Alliance)对支持Wi-Fi Display功能的设备的认证名称。

通过Miracast 认证的设备将在最大程度内保持对Wi-Fi Display功能的支持和兼容。

由此可知,Miracast考察的就是Wi-Fi Display(本文后续将不再区分Miracast和Wi-Fi Display)。

而Wi-Fi Display的核心功能就是让设备之间通过Wi-Fi无线网络来分享视音频数据。

以一个简单的应用场景为例:有了Wi-Fi Display后,手机和电视机之间可以直接借助Wi-Fi,而无需硬连线(如HDMI)就可将手机中的视频投递到TV上去显示[①]。

以目前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来看,Wi-Fi Display 极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我们真正实现多屏互动。

从技术角度来说,Wi-Fi Display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Wi-Fi技术。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WIFI(无线保真)协议是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信协议,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并且为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WIFI协议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工作原理、协议规范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二、工作原理1. 无线网络基础架构WIFI网络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组成,每个AP负责管理无线设备的连接。

无线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过与AP建立连接,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 信道和频段WIFI协议使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进行无线通信。

每个频段被划分为多个信道,不同信道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减少干扰。

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无线网络连接。

3. 无线设备连接当无线设备与AP建立连接时,首先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开放式身份验证和共享密钥身份验证。

验证通过后,无线设备将获得一个IP地址,可以通过该IP地址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4. 数据传输WIFI协议使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机制来进行数据传输。

在传输数据之前,无线设备会先监听信道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传输数据,以避免碰撞。

如果信道空闲,设备将发送数据,否则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尝试。

三、协议规范1. IEEE 802.11标准WIFI协议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进行制定和规范。

最初的标准是在1997年发布的IEEE 802.11标准,后续又发布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多个版本,不断提升了无线网络的速度和性能。

2. 速率和带宽WIFI协议支持不同的速率和带宽选项。

最初的802.11标准支持的速率为2Mbps,后续的版本逐渐提高到54Mbps、300Mbps甚至更高。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详细介绍WIFI协议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功能、工作原理、安全性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通过本协议,用户能够全面了解WIFI协议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管理WIFI网络。

二、定义1. 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基于IEEE 802.11标准,可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2. WIFI协议:WIFI协议是指WIFI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三、功能WIFI协议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网络连接:WIFI协议允许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2. 数据传输:WIFI协议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3. 无线扩展:WIFI协议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可实现无线网络的扩展和覆盖。

四、工作原理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1. 信道选择:WIFI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信道,选择最佳的信道进行通信。

2. 接入点连接:WIFI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接入点,选择一个可用的接入点进行连接。

3. 认证与加密:WIFI设备在连接接入点时,需要进行认证和加密,确保通信安全。

4. 数据传输:WIFI设备通过接入点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5. 路由和转发:接入点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到目标设备。

五、安全性WIFI协议具有以下安全性保障措施:1. 加密算法:WIFI协议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如WEP、WPA、WPA2等,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2. 认证机制:WIFI协议通过认证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可以连接到网络。

3. 密码设置:WIFI网络管理员可以设置密码,限制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网络。

4. 防火墙:WIFI网络可以配置防火墙,过滤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六、应用场景WIFI协议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1. 家庭网络:WIFI协议可用于家庭网络,实现多设备的无线连接和共享。

2. 商业网络:WIFI协议可用于商业网络,满足办公、会议、娱乐等多种需求。

WifiDisplay

WifiDisplay

Wi-Fi Display 使用案例总结
Wifi Display 工作范围
Wifi Display规范参考模型
WifiDisplay 音频/视频 有效负载 处理图
WFD 功能模块图
HIDC: 人机接口类 UIBC: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PES:打包基本数据流 HDCP: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 MPEG2-TS: MPEG2传输流 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Wi-Fi P2P: Wi-Fi Direct TDLS: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使用wifi direct和tdls技术,建立wfd基础线路将设备建立TCP 连接,并创建一个控制端口来建立和维护session,该端口跑的 协议是RTSP。
5.显示参数协定
Displa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参数协定,决定需要使用的最佳参数,包括音视频解码率, 分辨率,信道负载等等。 若有一级和二级sink存在,都需要单独设定。
• Android 4.2支持Miracast无线显示共享协议, 通过无线将Android设备的视频和音频上传到 高清电视上.
• Presentations • 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app/Presentation.java • development/samples/ApiDemos/src/com/example/android/apis/app/ • PersistentState.java • PresentationActivity.java • PresentationWithMediaRouterActivity.java • Display Manager • framework/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display/ • WifiDisplayController.java • WifiDisplayAdapter.java • PersistentDataStore.java • DisplayManagerService.java

官方Wifi_Display协议介绍

官方Wifi_Display协议介绍

– Wi-Fi Display devices can be used in homes, home offices, small offices, public access environments like hotspots, hotels, conventions centers, and large enterprises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1
Wi-Fi Display : A Prime Opportunity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In-Stat Wi-Fi Entertainment Devices Shipments (in millions units)
Wi-Fi Protected Setup™
WMM Power Save
Approved11n / WMM® / WPA2™
• Wi-Fi Direct shall be enabled out-of-the-box
• TDLS, if implemented, shall be enabled out-of-the-box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0
Wi-Fi Display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 All WFD Source and Sink devices shall pass the following WFA certifications
Wi-Fi Display TDLS (optional)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方案wifidisplay操作文档

方案wifidisplay操作文档

8551/8560/8580方案蓝光机wifi display操作文档Wifi display功能可以在不需要连接线的情况下,把手机屏幕投射到电视上。

在电视大屏上分享手机小屏。

实现该功能,必须是手机支持该功能(手机上该功能一般在wifi设置界面)。

第一步:如果蓝光机没有内置wifi,则首先必须插入无线网卡,有内置wifi则不需要插网卡,但蓝光机不需要连接网络。

第二步:在蓝光机主界面将光标移到“设置”,按OK键进入设置界面。

第三步:在设置界面,选择“网络”——“wifi直连”,将wifi直连“启用”。

第四步:返回主界面,打开“多屏互动”菜单,会看到蓝光机的设备名称:
第五步:打开手机的wifi display功能,搜索周围的设备。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等。

本协议旨在详细解释WIFI协议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便确保各方在使用WIFI网络时能够遵循一致的规则和要求。

二、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WIFI技术的设备和网络,包括但不限于WIFI路由器、WIFI终端设备等。

三、术语定义1. WIFI:Wireless Fidelity的简称,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

2.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的简称,是WIFI网络的名称。

3. AP:Access Point的简称,是WIFI网络的接入点。

4.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的简称,是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5.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的简称,是一种自动分配IP地址的协议。

6.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的简称,是一种WIFI网络的安全协议。

四、WIFI网络设置1. SSID设置a. SSID应具有唯一性,不得与其他WIFI网络重复。

b. SSID应简洁易懂,便于用户识别和连接。

c. SSID不应包含任何个人或敏感信息。

2. 密码设置a. WIFI网络应设置密码,以保证网络安全。

b. 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长度不少于8位。

c. 密码应定期更换,以增加网络安全性。

3. MAC地址过滤a. WIFI路由器应支持MAC地址过滤功能。

b. 只有在MAC地址列表中的设备才能连接到WIFI网络。

c. 管理者应定期更新MAC地址列表,删除无效或不需要连接的设备。

五、WIFI网络连接1. 连接方式a. 用户可以通过WIFI终端设备连接到WIFI网络。

b. 用户应选择正确的SSID,并输入正确的密码进行连接。

2. IP地址分配a. WIFI路由器应支持DHCP协议,自动分配IP地址给连接的设备。

2011官方Wifi Protect Setup协议介绍

2011官方Wifi Protect Setup协议介绍

– A physical Push Button should have the Wi-Fi Protected Setup Identifier Mark or Solo Mark printed directly on it, if possible, or immediately adjacent.
– Please see backup material in this presentation regarding the scope of the specification changes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ation update, a Wi-Fi Simple Configuration Best Practices document was drafted
• Software buttons should replicate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he layout of the physical Push Buttons.
– Manufacturers should refer to the Wi-Fi Allance Brand Styleguide for additional detail.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240
WSC Best Practices: Push Button Configuration (1/3)
• User purchases a new WSC device and triggers an Enrollee addition with either a physical button press or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option (e.g. a soft button on a display U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Fi Direct™
(including L2 Service Discovery option)
Note : TDLS does not work for WFD use cases where the Source, Sink, or both do not have access to an AP
• No need to find a cable with the correct type of connectors being readily available • No ne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port on the display device (usually in a hard to reach place) • No need to worry about passing cables around to switch from one source to another
Video Payload
Wi-Fi Display Source
Audio Payload Control
Wi-Fi Display Sink
• PC: Notebook computer (although could include other PC form factors) • Session: A Wi-Fi Display connection between a Source and a Sink device where content is sourced at the Source device and rendered at the Sink device.
– The draft specification is currently available only to Wi-Fi Alliance Display Task Group members – The specification is planned for broad membership and public release at the time when certification for Wi-Fi Display technology becomes available – Members will be able to certify their devices for the Wi-Fi Alliance Wi-Fi Display certification program using a test plan written for this specification
• The branded name for this technology is to-be-determined
– Only devices certified for Wi-Fi Display shall be able to use the brand and supporting marketing material
– Wi-Fi Display devices can be used in homes, home offices, small offices, public access environments like hotspots, hotels, conventions centers, and large enterprises
• The Wi-Fi Alliance is developing a “Wi-Fi Display Specification” to enable and sustain a secure connection between multimedia devices, based on Wi-Fi, to facilitate audio/video rendering
Wi-Fi Protected Setup™
WMM Power Save
Approved11n / WMM® / WPA2™
• Wi-Fi Direct shall be enabled out-of-the-box
• TDLS, if implemented, shall be enabled out-of-the-box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1
Wi-Fi Display : A Prime Opportunity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In-Stat Wi-Fi Entertainment Devices Shipments (in millions units)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2
Wi-Fi Display Program Objectives
• Mirror a wired setup between a Source and Sink
– Establish a point-to-point connection between Source and Sink. – Wherever possible, end-user Wi-Fi Display experience should mirror the wired experience in all ease of use, device discovery and quality of the rendered content
– Functionality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Wi-Fi Display specification will be identified but not discussed – Details of prerequisite certifications shall not be discussed in this module
Wi-Fi Display Overview
Wi-Fi Display Introduction
• This presentation focuses on the specification and possible use cases for Wi-Fi Display technology.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3
Wi-Fi Display Market Target
• WFD functionality targets both the entertainment and business markets
– Enables easy sharing of content (both audio and video) and leverages the flexibility of wireless
• Topology: The arrangement in which the nodes of a network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in some cases) to other networks
• TDLS: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An 802.11 protocol to setup a direct Wi-Fi link between two peer client devices (STAs) that are members of the same BSS
– This training is based on a specification that is still undergoing revision.
• W-Fi Alliance provides NO GUARANTEE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is training material represents the final Wi-Fi Display specification
Wi-Fi Alliance Member (Login required)
Only available to Wi-Fi Display Technical taskgroup members
Non-member (Purchase required) Not yet available
Available for purchase at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80
Wi-Fi Display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 All WFD Source and Sink devices shall pass the following WFA certifications
Wi-Fi Display TDLS (optional)
– Source : A device that is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content – ble of receiving and rendering multimedia content
Reference material :
Specification Wi-Fi Display V1.07 draft Wi-Fi P2P V1.01 Wi-Fi Protected Setup V2.0 Download for free from
/specifications.php
https:///knowledge_center_overview.php?type=4
WMM V1.2
IEEE 802.11-2007 (WPA2)
Wi-Fi Alliance, April 2011
178
Overview of Wi-Fi Display
• Critical termi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