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6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使用课时】2-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知识,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2、熟读诗歌,梳理文意并积累相关知识。
3、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4、正确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学习重点】
1.熟读诗歌积累知识。
2.把握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熟悉情节,归纳整理。
2.小组合作探究及老师点拨。
【导学问题】
1.借助注解,自学诗歌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徐陵〔507-583〕字孝穆。
今山东郯城人。
文学家。
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代表作家,时人称为。
曾编选十卷,成书于梁代,是继、之后最早的最一部古诗总集。
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优秀的。
开头一篇小序,表达了故事发生的、和,以及成诗的经过。
全诗357句,1765字,沈德潜称为,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原名,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及唐代韦庄的并称为,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或简称。
★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箜篌.〔〕公姥. ( ) 槌. ( )床伶俜. ( ) 绣腰襦.〔〕
葳蕤
..( ) 纨.( )素明月珰.( ) 磐.( )石便.( )言令才
否.( )泰踯躅
.. ( )
★指出以下各句中的偏义副词
〔偏义复词定义: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
“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
“我有亲父兄〞( ) “我有亲父母〞( )
“逼迫有弟兄〞( ) “其日牛马嘶〞( )
“否泰如天地〞( )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
虽与府吏要〔〕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奄奄黄昏后〔〕
合葬华山傍〔〕
★指出以下句中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为仲卿母所遣〔遣:〕守节情不移〔守节:〕便可白公姥〔白:〕可怜体无比〔可怜:〕汝岂得自由〔自由:〕槌床便大怒〔床:〕本自无教训〔教训:〕举手常劳劳〔举手:〕逆以煎我怀〔逆:〕阿母大悲摧〔摧:〕便言多令才〔令:〕府吏见丁宁〔见:〕恐此事非奇〔奇:〕寻遣丞请还〔寻:〕否泰如天地〔否:〕渠会永无缘〔渠:〕便利此月内〔便利:〕蹑履相逢迎〔逢迎:〕逼迫兼弟兄〔弟兄:〕叶叶相交通〔交通:〕多谢后世人〔谢:〕★指出“相〞的用法
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嬉戏莫相忘〔〕誓天不相负〔〕不得便相许〔〕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誓不相隔卿〔〕久久莫相忘〔〕★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东南:〕勤心养公姥〔心:〕手巾掩口啼〔手巾:〕卿当日胜贵〔日:〕〔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槌床便大怒〔槌:〕自名秦罗敷〔名:〕谢家事夫婿〔事:〕交广鲑珍〔:〕千万不复全〔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煎:〕足以荣汝身〔荣:〕便利此月内〔利:〕
★特殊句式
为仲卿母所遣〔〕
2.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文章中的爱情故事。
3.再读诗歌按“开端〞“开展〞“再开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开端:〔〕
开展:〔〕
再开展:〔〕
高潮:〔〕
尾声:〔〕
4.诗中的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1〕、刘兰芝:。
〔2〕、焦仲卿:。
〔3〕、焦母:。
〔4〕、刘兄:。
★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
焦母休刘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6.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7. 这首诗表达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
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你对这种结尾的看法。
8. 结合例子理解诗歌中铺陈、比、兴手法的运用。
铺陈,即铺叙,详细地表达,相当于《诗经》手法中的“〞。
如这局部中,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
美就美在她的沉着、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修养。
用说明她有大家闺秀风度,遇事沉着、冷静、定自如。
第2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这里作者用铺陈的手法从13岁说到17岁,写出了刘兰芝的聪明能干、知书达理。
意在强调刘兰芝——。
又如第八段“勿复重纷纭……久久莫相忘〞。
用赋的手法写出刘兰芝——;
比兴手法的运用主要表达在文章的和。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别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
尾声: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
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
结尾的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令人联想回味。
这种写作手法源自民歌,极富表现力。
★学习总结反思★
【过关检测】班级:姓名:得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踯躅
..〔zhí zhú,缓慢不进〕日冥冥.〔míng,生命终结〕否.泰〔pǐ,坏运气〕
B、婀娜
..〔é nuó〕赍.钱〔lài,赠送〕娇逸.〔yì,文雅〕
C、伶俜.〔pīng,孤单的样子〕磐.石〔pán,磐石,厚而大的石头〕流纨.素〔wán,绸子〕
D、愆.违〔qiān,过错〕令.才〔lìng,美好〕明月珰.〔dāng,耳坠〕
2.以下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哽咽葳蕤遗施主薄B.伶聘公姥扶将窈窕
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D.婀娜掷躅嗟叹煎迫
3.以下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
..D、汝岂得自由
....体无比B、交语速装束
..C、叶叶相交通
E、共事
..
..H、寡妇起彷徨..二三年 F、进退
..无颜仪G、既欲结大义
5.指出句中“相〞的用法和意义
A、儿已薄禄相〔〕
B、枝枝相覆盖〔〕
C、誓不相从许〔〕
D、好自相扶将〔〕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以下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奄奄黄昏后,寂寂
..人定初〔暗沉沉的样子〕
B、生人作死别,恨恨
..那可论〔愤怒到极点〕
C、从人四五百,郁郁
..登郡门〔繁盛的样子〕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依依不舍的样子〕
E、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沉甸甸的样子〕
F、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如此如此〕
7.以下对有关表时间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岁.食贫〔多年〕
B、往昔初阳岁
..〔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C、鸡鸣
..外欲曙〔相当于四更,午夜1-3点〕
D、初七及下九
..〔每月的十九号〕
E、寻.遣丞请还〔寻找〕
F、登即.相许和〔立刻就〕
G、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
..初〔相当于21-23点夜深人静时〕
“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9.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
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
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
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
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
10.以下面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
(4分)
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
写的话是:
7 诗三首
【使用课时】2-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五言诗的特点,初步把握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背诵诗歌,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3.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1.积累知识,疏通诗句,背诵诗歌。
2.鉴赏诗歌,感受诗人情感。
【学习方法】
结合学案自我学习探究,老师点拨解决疑难。
①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②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
〔1〕魏晋南北朝是古代五言诗大开展的阶段,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超过了辞赋,在文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的《》,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思妇相思之苦,对社会动乱之不满,时光短暂之感……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艺术上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浑成〞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感情特征:感伤、苦闷。
〔2〕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大魏武皇帝〞。
〔3〕陶渊明〔365-427〕,又名,字。
东晋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
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
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抒写田园生话的恬静和谐。
他的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自然,诗味醇厚绵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此后,田园诗不断充实、开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
课文是第一首。
《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2.重点字词
遗谁〔〕子衿〔〕何时可掇〔〕三匝〔〕
阡陌〔〕〔〕吐哺〔〕羁鸟〔〕守拙〔〕
暧暧〔〕呦呦〔〕荫后檐〔〕
【导学过程】
《涉江采芙蓉》
熟读诗歌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鉴赏品味诗歌。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了什么感情?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6〕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4.背诵诗歌。
5.拓展阅读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
1.知人论世,熟悉诗歌,疏通诗句。
2.鉴赏品味诗歌
〔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诗人是如何忧的?
〔3〕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4〕诗人忧的根源是什么?
〔5〕品味诗句,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6〕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3.背诵诗歌。
4.拓展阅读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归园田居其一》
1.知人论世: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
2.熟读诗歌,疏通诗句。
3.鉴赏诗歌,感受情感。
〔从题目入手思考问题〕
〔1〕从何而归?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何归来?外表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是什么?
〔3)归向何处?找出相关诗句。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说明诗人什么心境?(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5〕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4.背诵诗歌。
5.拓展阅读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学习总结反思★
【课堂检测】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 ___ _ ,______ 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 _,_______ 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 _,____ ___ _。
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 __。
〔4〕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_。
〔6〕周公吐哺, 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_______ _ 〔2〕青青子衿.〔〕_____ 〔3〕何时可掇.〔〕______ __ 〔4〕周公吐哺.〔〕_______ _ 〔5〕羁.鸟恋旧林〔〕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____ 3.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 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 __ _
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局部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局部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过关检测】班级:姓名:得分:
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芙.蓉〔fú〕皎.洁〔jiǎo〕纤.细〔qiān〕札.札〔zhā〕
脉. (mò) 参差
..〔xiānmò〕
..〔cēncī〕呦呦.〔yōu 〕阡陌
C.羁.鸟〔jī〕暧.暧〔ài〕樊.笼〔fán 〕守拙.〔zhuō〕
哺.〔bǔ〕笙瑟
..〔shēngsè〕机杼.〔shū〕三匝.〔zā〕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涉江慷慨杜康泣涕
B.譬如俗韵墟里故渊
C.守拙乌鹊后檐沉吟
D.树巅可掇狗吠佳宾
3.以下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同心
..〔感情深厚〕而离居
B.契阔
..〔久别重逢〕谈讌,心念旧恩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D.暧暧远人村,依依
..〔柔美的样子〕墟里烟
4.以下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长期呆在官场里,〔现在〕才得以重返自然。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徒然地来往。
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关在笼里的鸟怀想往日的树林,养在池塘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潭。
5.以下诗句没有运用对仗的一句是〔〕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其后主要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他们使现实主义诗歌得以继承和发扬。
B.楚辞,原指楚地歌词,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
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过失落,多用方言和语气词“兮〞,如《涉江》。
C.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署,主要负责从民间收集歌谣,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北宋时的《东坡乐府》中收集的诗歌和汉乐府民歌,属于同一种体裁。
“风〞“骚〞传统的继承和开展。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答复以下问题。
〔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达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
9.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
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6分)
想象雾倾听
(1)表现“欢快〞:。
(2)表现“忧愁〞:。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