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与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与价格理论汇报人:日期:•微观经济学概述•价格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目录•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生产者行为与决策•市场失衡与政策干预01微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及其市场表现的一门学科。
定义微观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背景定义与背景微观经济学为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理论意义微观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价格形成等问题,为企业决策、市场监管等提供指导。
实践意义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理论、生产成本理论等为代表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早期发展20世纪中期,以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为代表的新兴理论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涵。
中期发展随着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当代发展微观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02价格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价值决定其价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市场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歧视是指对同一商品或服务,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或地区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的种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对每个消费者都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根据购买量或消费量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所属的不同群体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产品特点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定价策略价格促销策略差别化定价策略企业通过降价、折扣、赠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企业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或地区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16东北师大微观经济学 第三讲 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解析

1)需求富有弹性时的总支出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需求量的变化比例大于价格的
变化比例。因此,数量变化对消费者总支出的影响 大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总支出的影响。可以作如下 归纳:
⑴P上升,Q下降更大比例,因此,消费者的总支出
下降(企业总收益减少)。 ⑵P下降,Q增加更大的比例,因此,消费者的总支 出上升(企业总收益增加)。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数值,我们可以判 断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⑴ | Ed | = 0:完全无弹性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无论价格如何,需求量总是相同的 (火葬、特效药)
⑵ | Ed | = ∞:完全有弹性
在既定价格上,需求量无限; 一旦高于该价格,需求量为0。 需求弹性无穷大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在 这种情况下,价格极小的变动会 引起需求量极大的变动。
需求弹性的不同形态
P P P P P
D
D D
O Q O Q O Q O
D D
Q O Q
完全无弹性
弹性无穷大
单元弹性
缺乏弹性
富有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 弹性的因素 ⑴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奢侈品的需求 弹性大 ⑵ 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 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弹性 越大
Ed
Q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Q Q P ed P P Q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P
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 的反应程度,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取绝对值)。
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及运行规律的科学。
经济社会个体的总和构成经济总体。
因此,由个体的一般规律就有可能得到经济总体的一些规律。
一、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关系。
对应需求曲线D为负斜率。
供给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供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给量之间呈正向关系。
对应供给曲线S为正斜率。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
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
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
市场通过价格杠杆作用的调节趋于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如图1所示。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或供给变动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改变,对应的均衡改变。
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品而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为D1。
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
如图2所示。
再如,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为S2。
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
如图3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从图2可以看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
由于经济社会大部分商品属于正常品,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
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价格理论

(二)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P
7 6 5
(以“收敛型蛛网模型”方式不断趋向均衡)
D
S
4 P
3 2 1 0
E
100
200
300
400 Q
500
600
700
800
Q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因 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 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需求变动)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曲线的位 置移动而改变均衡价格。 图示说明如下:
价格决定理论小结
影 响 供 给 的 因 素
价 需 供 给 格 求
影 响 需 求 的 因 素
思考题:
1、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2、简述供求定理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 Qs=-10+5P,计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若需求函数Qd=60-5P,供给函数不变,计算 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若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Qs=-5+5P ,计 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需求函数和需求表
(一)需求函数与需求方程 1、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在某一时点主要是商品 自身的价格。因此,商品的需求量表现为商品价格的 函数。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一阶导数小于零) 2、需求的线性方程:Qd=a-bP (a,b)>0 a为自发消费,即价格接近于0时的最大需求量。 bP为引致消费,即由P的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减少。(b 为需求与价格的相关性系数)。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以及价格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媒介,它是由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是指市场上的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供给曲线呈正斜率;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当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下降,因为供应商为了促销产品会降低价格。
反之,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因为供应商可以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价格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竞争情况、成本、消费者偏好等。
当市场上存在充分的竞争时,价格往往会趋向成本水平,因为生产者无法在价格上过分提高,否则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
此外,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也会影响价格。
如果某种产品非常受欢迎,需求量大,价格就会相应上升。
价格理论还涉及到弹性概念。
价格弹性是指当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程度。
如果产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说明价格弹性高;反之,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说明价格弹性低。
价格弹性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方式。
总之,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内容,研究了价格形成的机制以及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竞争状况、成本、消费者偏好和价格弹性等因素都在价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价格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作的原理,并从中得出对于个人和企业决策的主张。
价格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深入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弹性、竞争状况、成本和消费者偏好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相关内容,以加深对价格理论的理解。
首先,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们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微观经济学之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

MRPL =
பைடு நூலகம்
d TR dL
=
d TR dQ
dQ dL
= MR MP
相关概念:边际要素成本(MFC)
边际要素成本:指因厂商增加 1 单位生产 要素的使用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因为,边际产量指新增 1 单位要素而带来 的产量的增加量; 边际成本被定义为增加 1 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增量,故:
边际要素成本 = 边际产量 边际成本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产品 = 边际要素成本
亦即
MRP = MFC
MRP > MFC ,表明若继续追加对某要素 的使用量结果将是得大于失, 且所得尚未 穷尽,利润仍有扩张空间;
MRP < MFC ,表明若继续追加对某要素 的使用量结果将是失大于得, 且要素追加 得越多, 损失就越大;
=
Py MPy
= …… = MC = MR
改写上式,有: MPx MR = Px MPy MR = Py
式中,左边是由增加1单位要素而增加的产量带来
MFC = MP ·MC
证明:
MFC ( Marginal factor cost )是指在不完全 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引起的 总成本的增加量,即
MFCL =
d TC dL
=
d TC dQ
dQ dL
= MC MP
使用要素的基本原则:
与产品市场类似,厂商对要素的使用量 也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
相应的要素价格:工资、利息、地租。
马歇尔的生产要素“四位一体”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理论将社会 经济资源,亦即生产要素分为四大类: 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价格理论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商品:指两种在效用上互相补充的商品。 替代商品:指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
相关商品
互补品: 互补品 P1 替代品: P1 替代品
Q1 Q1
Q2 Q2
3、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一般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 正常商品,如牛奶。
4、消费者爱好 5、收入预期、价格预期和支出预期 6、人口数量与结构 7、政府政策 8、突发事件
•
最低工资法有利也有弊, 最低工资法有利也有弊, 最低工资法该不该实行? 利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 工资 最 政 低 府 工 规 资 定 的 护了就业者的利益,对于 护了就业者的利益, 社会稳定也是有利的, 社会稳定也是有利的,有 利于获得民众对政府的支 持。弊的方面在于破坏了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 起不到调节劳动力供求的 杠杆,特别对青年人、 杠杆,特别对青年人、非 技术性与非熟练劳动者尤 为不利。 为不利。由于加大了厂商 产品的成本, 产品的成本,厂商减少雇 佣人数, 佣人数,这会扩大失业人 数,提高失业率。
(二)需求价格 消费者对一定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叫需求价格。 消费者对一定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叫需求价格。
(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 需求表 2. 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曲 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
•
p
D
Q
(四)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的销售价格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即P Q P Q
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 生产者供给的调整时间 • 生产要素的市场可供给量 • 生产的难易程度 • 其他因素
(2)图形上的 (2)图形上的 表现不同
P
需求量的变动:沿 需求量的变动: 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

1
案例1:看病难看病贵,
多年以来,咱老百姓一直被“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困扰着。有些贫困家庭,拿不出钱,看不起病,甚至硬是 拖着撑着。我亲眼见过一位家境贫寒的农村父亲,含辛茹 苦,省吃俭用大半辈子,60岁时不幸得了鼻咽癌。到了肿 瘤医院,医生告诉他治疗至少得花费10万块钱,而且还不 知道可不可以治好。这位父亲二话不说,默默离开了医院, 他认为他的钱是留给他儿子的,不能让那该死的病把他半 生辛劳所得给糟蹋了。
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欲望无限
由低到高
m.
社会地位的需求
归属感与关爱
4
安全和保障
3
生存需求 2
1
自我实现的需求 5
1—1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6
附:从欲望到权力
7
(二)需求(Demand)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在一定价格条件 下对商品的需要。
需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愿 意购买;二是消费者有支付力。
2
案例2:死无葬身之地 每到清明节时,大家都会关心中国的墓地、殡葬的价格
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火葬费用是非常高的,墓地 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以致于中国人发出感叹:死无葬身 之地!这是为什么?
案例3:高昂的住房价格 如果不死,我们就需要住宅,自从1998年中国全面的 住房市场化进程以来,中国的住房价格可谓是飞速提高, 与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极不相称。 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开始,中国政府下大力气打压房地 产价格,可是房地产的价格还是直往上冒。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怎么回事?
9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消费者的货币收入(I) 一般地说,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运动 当收入高时,对某一物品的需求量就多;反 之,当收入低时,对某一物品的需求量就少。这 些物品称为正常品。如果收入高时需求量反而减 少的物品被称为劣等品或非正常物品。 用数学方法可以表述为:QD=F(I) 该函 数称为需求收入函数。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均衡价格理论是以A·马歇尔建立的体系为依据的。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相互作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
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第一节需求一、需求与需求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与欲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欲望或购买欲望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感到缺乏,希望得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需求则是具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微观经济学规定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即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所以,西方经济学在讨论需求概念时强调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首先,必须有购买的欲望;其次,必须有购买的能力;因此,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虽然有购买欲望,但是没有货币支付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相反,如果有货币支付能力,但没有购买欲望,也不能算作需求.最后,在讨论需求量时强调其是—个流量,即必须有特定的时间单位.例如,如果只说某一城市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这个数字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说该城市每个月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就很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的需求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在经济运行中,除了随机因素外,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经常起作用的变量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季节、消费习惯、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以及社会制度等等。
这类因素构成了市场环境,属于客观因素。
同时,广告宣传、产品展销、咨询服务等推销手段也可以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这类因素则属于主观因素.在上述影响需求的众多因素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该商品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之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中的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劳动力市场是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
在劳动力市场中,价格决定理论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劳动力的供给由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意愿程度来决定。
劳动力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人口规模越大、劳动参与率越高,劳动力的供给就越多。
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意愿程度受到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的需求由企业和雇主决定,企业和雇主在决定招聘劳动力时会考虑到生产效益和成本。
生产效益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成本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大。
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较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相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较小,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会上升,工资水平也会上升。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也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变革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技术变革则会改变劳动力的生产力,从而影响到工资水平。
政府的最低工资政策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政策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的。
供给多于需求时,工资水平下降;需求多于供给时,工资水平上升。
此外,产业结构、技术变革和政府政策等因素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者的福利,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
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当供给多于需求时,劳动力市场存在供给过剩的情况,这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

二、供给的表示方式
供给表
供给函数
[Supply Schedule] [Supply Function]
P 7
Qs=-400+200P
6
5
4
3
B
2
A
1
E
D
C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教材P19-20 表2-2、图2-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s
三、供给规律
供给量的变动
P
S
P3 P1 P2
Q2 Q1 Q3
Q
供给的变动
S3
P
S1
S2
P1
教材P24
图2-6
Q3
Q1
Q2
Q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1 d2
s
d3
教材P24
P2
图2-7
P1
P3
Q3 Q1 Q2
Q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
S3 S1
S2
P3
P1
教材P24
P2
图2-8
Q3 Q1 Q2
Q
P
400
500 600
700 Qd
三、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所以: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
。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含义
Supply and Quantity Supplied
价格理论(微观部分)

价格理论(微观部分)
价格理论 (微观部分)
简介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涉及到市场中商
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
本文将讨论价格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模型。
供需理论
供需理论是价格理论的核心。
根据供需关系,当商品的需求增
加时,价格往往上涨。
相反,当供应量增加时,价格往往下跌。
供
需曲线交汇处即为均衡价格。
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边际效用是消费单位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价格理论中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相互影响,从而决定了市场价格
的水平。
垄断与竞争
垄断与竞争是价格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垄断市场中,一个唯一的供应商可以控制价格。
而在竞争市场中,有多个供应商,价格往往由市场竞争决定。
弹性与价格
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即价格弹性大,市场定价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大。
反之,价格弹性小,市场定价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小。
结论
价格理论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中的价格形成机制。
供需关系、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垄断与竞争以及价格弹性等概念都对价格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价格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
微观经济学专题二-均衡价格与弹性理论

D
S
7
6
E
5
4
3
微观经济学
O 6 10 12 14 16 18 22 Q ( 吨 ) 图2-9 某地区鸡蛋市场的均衡
§2.3 供求均衡
表2-8 鸡蛋市场的供求平衡过程
价格 (元/斤)
3 4 5 6 7
需求量 (吨/月)
18 16 14 12 10
供给量 供给剩余(+) (吨/月) 短缺(−)
6
−12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收入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六,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 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 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
§ 2.3 供求均衡
2.3.2均衡的变动
P
D1
D0
S0 S1
P1 P0
E0
E1
P
D1 D0
S0
S1
P0 P1
E0
E1
O
Q0
Q1
Q
图2-12-a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O
Q0
Q1
Q
图2-12-b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学
§2.4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4.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需求 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市场均衡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均衡价格的应用微观经济学第三节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市场中有供给和需求两种市场力量共同作用,当达到平衡和精致的状态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任何偏离均衡的价格和数量,都会在经济力量的作用下,趋向均衡水平均衡价格:商品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商品交易量当有干预价格出现的时候,市场会失衡,资源错配支持性价格谷贱伤农:必需品商品模型(陡必需)产量大幅度上升,但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数量的增长幅度,因而单位价格降低,造成农民收入减少,挫伤农民积极性均衡价格的求解两条线的交点值需求线于供给线的交点,连立方程组求解均衡价格变动分为三种情况1.需求曲线的移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3.两条曲线的移动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
供给曲线的移动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称为供给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的均衡。
两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两线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所谓市场的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的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
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看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的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结合均衡的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
微观经济学1章均衡价格理论-学

二、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又称供给弹性,指价
格变动的比率与供给量变动比率之比, 即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通常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 一般地, Es﹥0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Es=0 Es→∞ Es=1
Es﹥1
0﹤
Es﹤1
P
A
B
C
D E
0
Q
供给的价格弹性
Ed——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Q/Q Ed = △P/P
需求弹性的分类
Ed=0。
P D
0
Q
Ed→∞。
P
D
0 Q
Ed=1。
P D
0
Q
0<Ed< 1。
P D
0Hale Waihona Puke QEd>1。P D
0
Q
P
0
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Q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弹性
0 0~1 1 大于1 无穷大
描述术语
P上升1%对Q的影响
耐用性 预算比例
分析的时间长短
P
短期D曲线
长期D曲线 0
Q 汽油随着时间变化的需求弹性
3、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①需求收入弹性又称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
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Q/Q EY= △Y/Y
收入弹性为负的物品——劣等品(低档品) (Inferior goods)。 正常的物品与服务的收入弹性是正值。 可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进一步分类: 0﹤EY≦1——必需品(Necessities) EY﹥1——奢侈品(Luxuries)
第二章价格理论讲义

3、供给函数
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商品供给量和这些影响 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Qs = f 〔P,C,T,PX ,PX , N……〕
供给价格函数: Qs = f 〔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 供给函数:Qs=f〔P〕 dQs/dP > 0 ➢ 供给方程:Qs = - c+dP 〔c、d为常数,d>0〕 ➢ 供给表: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
Q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幅度相同
D D1
S
S1 D D1
Pe
S1 Pe
S
Q0 Q1 供求增加,幅度相同
Q
Q0
1
供求减少,幅度相同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相反、幅度相同
D D1
S1
P1
S
Pe
D D1 Pe
P1
S S1
Q0
Q0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幅度相同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幅度相同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相同、幅度不同
在 $2.00时, 需求量等于供給量!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称均衡数量。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当产品价格高于均 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至均衡 价格;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 不应求,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图示〕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 〕项的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需求规律的
例外 A.面包 B.吉芬商品 C.低档品 D.小汽车 E.炫耀性商品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与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与市场分析一. 价格理论的概念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的学说。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价值,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价格理论研究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为什么不同,以及如何调整以达到市场的均衡。
二. 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是影响价格的两个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的数量和价格。
市场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在某种价格下出售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市场进入均衡状态。
三. 价格的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环境下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所引起数量变化的比例。
对于弹性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
四. 市场结构要了解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将市场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 垄断定价垄断是市场中最严重的结构。
垄断者可以控制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售卖,因此价格通常会高于市场清算价格。
垄断者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定价是他们策略的核心。
六. 竞争定价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中所有买方和卖方的供给和需求来确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完全由市场出价机制来决定。
七. 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通常会发生在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时。
价格歧视的基础是供求关系,从而为市场赚取最大的利润。
八. 总结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机制。
价格理论和市场分析提供了识别和解释价格变化的框架。
无论是垄断还是竞争市场,都是供给和需求的结果。
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对于企业领导者、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就是影响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因 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是 生产成本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
1.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生产要素价格 3.商品自身的价格 4.其他商品的价格 5.预期价格 6.考查时间的长短
五、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短缺是指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有支付能力
的需要),通常表现为排队、持币待购、配给和凭票供应。
二、需求的表示方式
Qd
P
需
12
0
求
10
1
表
8
2
6
3
4
4
2
5
0
6
P
需求函数
7
6 Gdd
需5
F
求 曲 线
4 3
E D
2
Qd=12-2P
C
1
B
A
0
246
8 10 12 14 Qd
需求函数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种商品可 能的购买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含义
1.需求[Demand]与欲望[Want] 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
统一。
2.需求与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 需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
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 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需要与需求(demand); 稀缺与短缺(shortage)
影响商品需 求量的其他
因素
不变
变
价格
商品的 需求量
变
变
不变
变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含义
1.供给[Supply]与欲望
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
2.供给与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 供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
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 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Qd F (T ,Y , P, Pa,Pb , Pc ,, PE )
式中, Qd代表某种商品的需求量,T代表消费 者的偏好,Y 代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P代表该商品 的价格, Pa、P b 、P c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PE代表 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可简化为仅以价格 P为自变量的函数 :
Qd f (P)
需求量的变动
P
P2
B
P1
A
0 Qd2 Qd1
Qd
2.需求的变动
•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 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 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P d1 d2
需求的变动
P1
A1 A2
0
Qd1 Qd2
Qd
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的 区别
需求量 的变化
需求 的变化
思考 . 讨论
• 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 社会发展是领袖人物决定的吗?分散的决
策如何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 怎样减少香烟的需求量? • 二环东路沿线房价为何急剧上升?
价格理论
教材第2章
教材第3章
一般商品
教材第4、5章
需求
的价格
供给
消 费 理 论
消 费 者 行 为
支出
收入
交换
收入
支出
生 产பைடு நூலகம்者 行 为
• 西湖8号公馆效果图 • 西湖8号公馆效果图
贡院9号
四、影响需求的因素
严格地说: 影响需求的因素就是影响需
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因素。 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一
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都是影响需 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商品与替代商品 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生 产 理 论
供给
需求
市场理论:教材 第6、7、8章
生产要素 分配理论的价格 教材第9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P
P0
价格理论
[Price Theory]
S
D
Q0
Q
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和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弹 性理论及均衡价格理论;
• 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作用; • 能运用弹性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说明现
✓需要是一种主观欲望,它只受当时的技术可能性条件限
制。技术等因素既定时,一个社会的需要通常取决于它的 人口规模和人的欲望的大小程度。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同时具 备时,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判断一个国家市场容量大小, 只能依据于需求而不是需要。
✓稀缺通常是指资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不同资源的稀 缺程度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但资源的稀缺性则始终不变。
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本章的地位与作用
只要能教会鹦鹉学说供给与需求, 就能把它培养成一个经济学家。
——卡莱尔 (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
•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论 • 均衡价格理论是解释经济、社会问题的基础
内容与结构
• 需求的一般原理 • 供给的一般原理 • 均衡价格的决定 •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 蛛网理论 • 弹性理论
二、供给的表示方式
Qs
P
供 给 表
0 2 4 6
0 1 2 3
8
4
10
5
12
6
P
7
6
供5 给4 曲3 线2
B 1A
0
2
供给函数
Qs=2P
F E D C
46
8 10
ss
G
12 14 Qs
一般的供给曲线
P
S
Q
供给曲线的特例
P
S
P
Q
P
S Q
S Q
三、供给规律 [Law of Supply]
规律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 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表现 供给函数一阶导数大于0;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左下方倾 斜。 例 外 劳动的供给等。
价格预期与收入预期
替代品与互补品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 满足人们的同一需求,那么,这两 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两种 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相互补充 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那么,这两 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这两种 商品互为互补品。
替代关系:
Q肉↑
P肉
Q蛋↓
P蛋↑二者同方向变动
式中,Qd是需求量,P是决定需求量的价格 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可采用线性需求函数,即:
Qd a-bP
三、需求规律
[Law of Demand]
规律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成反方向变动。 P
D
表现
需求函数一阶导数小于0;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 Q
例 外 “吉芬商品”等。
房地产是吉芬商品吗?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供给量 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互补关系:
Q车↓ Q油↓
P车 P油↑二者反方向变化
2007年-2008年3月猪肉价格及变化趋势
2007年-2008年3月牛肉价格及变化趋势
2007年-2008年3月鸡蛋价格及变化趋势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需求量 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